李妍
采薇
教學(xué)目的
通過本詩的鑒賞,使學(xué)員較系統(tǒng)地了解中國文學(xué)的源頭《詩經(jīng)》,理解《采薇》抒發(fā)的情感,體會其表現(xiàn)手法對內(nèi)容表達的作用。
教學(xué)要求
1.對《詩經(jīng)》有較系統(tǒng)了解;
2.領(lǐng)會詩中戰(zhàn)斗豪情與戍邊憂怨交織的復(fù)雜情感;
3.從本詩中體會《詩經(jīng)》的“起興”及重章疊句的表現(xiàn)手法。
一、《詩經(jīng)》簡介
(一)《詩經(jīng)》的概貌
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編成時間約在春秋后期。收錄了從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到春秋中葉(約公元前6世紀)約500年間的詩歌,現(xiàn)存305篇。最早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家將其奉為經(jīng)典,稱為“詩經(jīng)”。
(二)《詩經(jīng)》的分類
根據(jù)音樂的不同,《詩經(jīng)》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有15國風,160篇。分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wèi)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
雅:分為大雅和小雅,105篇;
頌:分周頌31篇、商頌5篇、魯頌4篇,計40篇。
(三)《詩經(jīng)》與音樂的關(guān)系
《詩經(jīng)》是一部樂歌總集。
“頌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保ā赌庸稀罚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保ā妒酚浛鬃邮兰摇罚
《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就是依據(jù)音樂的不同。
“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保ㄖ祆洹对娂瘋鳌罚。
《風》是相對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而言的、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15國風就是15個地方的土風歌謠。
“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保ㄖ祆洹对娂瘋鳌
《雅》是“王畿”之樂,雅又有“正”的意思!洞笱拧、《小雅》之分,眾說不同,大約其音樂特點和應(yīng)用場合都有些區(qū)別。
“頌者,宗廟之樂歌。”(朱熹《詩集傳》)
《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绊炛曒^風、雅為緩。”(王國維)
(四)《詩經(jīng)》的編訂
1.采詩說
“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保ā稘h書食貨志》)
“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xiāng)移于邑,邑移于國,國以聞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保ā洞呵锕騻鳌沸迥辍督庠b》)
2.孔子編纂說
“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純?nèi)≈茉,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五篇。”(《漢書藝文志》)
3.樂師編輯孔子正樂說
魯襄公29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扎魯國觀禮,樂工的演奏證實《詩》已編成,是年孔子僅8歲。
“吾自衛(wèi)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保ā墩撜Z子罕》)
(五)《詩經(jīng)》的版本與流傳
漢初傳授《詩經(jīng)》學(xué)的共有四家:齊人轅固生傳齊詩,魯人申培傳魯詩,燕人韓嬰傳韓詩,魯人(一說趙人)毛亨、毛萇傳毛詩。
齊詩、魯詩、韓詩今已失傳,今天看到的《詩經(jīng)》,為毛詩一派的傳本。
(六)《詩經(jīng)》的內(nèi)容
1.周族史詩
誕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誕置之平林,會伐平林。
誕置之寒冰,鳥翼覆之。
鳥乃去矣,后稷呱矣。
(《大雅生民》)
2.勞動人民的怨憤之歌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倒之顛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齊風東方未明》)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魏風碩鼠》)
3.對統(tǒng)治者荒淫的嘲諷
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鄘風墻有茨》)
4.愛國情懷的抒發(fā)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
5.男女之情詠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風蒹葭》)
(七)《詩經(jīng)》的藝術(shù)成就
1.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
基本特征:善于描寫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刻畫日常生活的具體細節(jié),塑造日常生活的具體場景,并通過這些生動可感的事物、細節(jié)和場景,抒情寫意,自然而然地表達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雞棲于塒。
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王風君子于役》)
2.賦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
賦者,鋪陳其物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朱熹《詩集傳》)
賦者,鋪陳其物而直言之也。
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衛(wèi)風碩人》)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周南關(guān)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周南桃夭》)
3.重章疊句,反復(fù)詠嘆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王風采葛》)
4.四言句式,間或雜言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王風桃夭》)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唐風綢繆》)
5.語言樸素簡潔,繪聲繪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衛(wèi)風木瓜》)
二、《采薇》賞析
(一)解題
本篇選自《詩經(jīng)小雅》,當是西周后期作品。當時諸侯相爭,周室衰落,犬戎、獫狁等外族也經(jīng)常入侵周疆,周亦興師反擊,造成連年戰(zhàn)亂不止。人民特別是出征將士對戰(zhàn)爭有著復(fù)雜的多元感情,既有愛國的戰(zhàn)斗激情,又有久戍邊疆的憂怨。
本篇就是通過一個久役士卒在歸途中的回顧與自述,反映了戍邊生活的艱苦、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和思鄉(xiāng)懷親的憂傷。是一首愛國戀家、服役思歸的情緒矛盾苦悶之作。
(二)通讀(配樂朗誦)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室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三)內(nèi)容分析
全詩共六章,分三部分。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寫起。
第一部分(前三章):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
前四句,以重章之疊詞申意并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fā)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間的一推再推,這種心情越發(fā)急切難忍。
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饑。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反映了戍邊士卒的生活苦況。邊關(guān)士卒的“采薇”,與家鄉(xiāng)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稗币嘧髦埂、“柔止”、“剛止”,循序漸進,形象地刻畫了薇菜從破土發(fā)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它同“歲亦莫止”和“歲亦陽止”一起,喻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歲初而暮,物換星移,“曰歸曰歸”,卻久戍不歸;這對時時有生命之虞的戍卒來說,怎能不“憂心烈烈”。那么,為什么戍役難歸呢?后四句作了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因為獫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為戰(zhàn)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為王差無窮。其根本原因,則是“獫狁之故”!稘h書匈奴傳》說:“(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边@可視為《采薇》之作的時代背景。對于獫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責。這樣,一方面是懷鄉(xiāng)情結(jié),另一方面是戰(zhàn)斗意識。前三章的前后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其實,這也構(gòu)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只是思歸的個人情和戰(zhàn)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jié)有不同的表現(xiàn)。
第二部分(四、五章):主要寫將帥車馬服飾之盛和戍卒的辛勞。
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其情調(diào),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zhuǎn)而為激昂的戰(zhàn)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著圍繞戰(zhàn)車描寫了兩個戰(zhàn)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這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zhàn)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這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zhàn)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zhàn)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后,由戰(zhàn)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戰(zhàn)馬強壯而訓(xùn)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zhàn)無不勝。將士們天天嚴陣以待,只因為獫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獫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guān)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久戍難歸的原因!睹颉犯鶕(jù)這兩章對軍旅生活的描寫,認為《采薇》是“遣戍役”、勸將士之詩。這與詩意不符。從全詩表現(xiàn)的矛盾情感看,這位戍卒既戀家也識大局,似乎不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因此,在漫長的歸途上追憶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生活,是極自然的。
第三部分(六章):表現(xiàn)了歸途中風雪饑渴的苦楚和希望破滅后痛定思痛的悲哀心情。
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diào)是悲傷的家園之思;蛟S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驚醒了戍卒,他從追憶中回到現(xiàn)實,隨之陷入更深的悲傷之中。追昔撫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傷悲”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zhàn)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于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加之歸路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憂傷!靶械肋t遲”,似乎還包含了戍卒對父母妻孥的擔憂。一別經(jīng)年,“靡使歸聘”,生死存亡,兩不可知,當此回歸之際,必然會生發(fā)“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的憂懼心理。然而,上述種種憂傷在這雨雪霏霏的曠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這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結(jié)束。
全詩情感變化基調(diào):憂憤-昂揚-傷悲。
本詩通過一個久役戍歸途中的兵士的復(fù)雜心情的描繪和敘述,反映了戍邊生活的艱苦和戍邊戰(zhàn)士思鄉(xiāng)懷親的憂傷,同時也表現(xiàn)了抗擊入侵者的豪情和強烈的愛國愛鄉(xiāng)的情懷。
(四)藝術(shù)特色
1.重章疊句,反復(fù)詠嘆
疊字:烈烈 (言情)
業(yè)業(yè) 骙骙 翼翼 依依 霏霏 遲遲 (狀物)
疊句:獫狁之故 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 采薇采薇
曰歸曰歸 曰歸曰歸
重章:前三章
2.起興的手法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
彼爾維何?微常之華。
3.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寫
(1)實寫景,虛寫情,以景寓情,以鮮明的畫面表達強烈的感情;
(2)強烈的對比;
(3)眼前景物的自然截取,不著痕跡。
三、拓展閱讀
其他思鄉(xiāng)作品閱讀
擊鼓(邶風)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揚之水(王風)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
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
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東山(豳風)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
灑埽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四、課后作業(yè)
1.背誦全詩
2.預(yù)習(xí)下一課
3.(略)
附錄:
(一)《采薇》譯文參考
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新芽生出來。盼回鄉(xiāng)呀想回鄉(xiāng),盼到歲末仍茫茫。拋舍親人離家園,只因獫狁來侵犯。跪不寧呀坐不安,只因獫狁來侵犯。
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菜柔嫩長起來。盼回鄉(xiāng)呀想回鄉(xiāng),歸期渺渺摧肝腸。憂悉煩悶心火燒,又饑又渴苦難熬。我們征戰(zhàn)永無盡,家鄉(xiāng)無人來問訊!
采薇菜呀采薇菜,薇莖漸硬長起來。盼回鄉(xiāng)呀想回鄉(xiāng),轉(zhuǎn)眼春日暖洋洋。王朝差役沒個完,不顧休息不得閑。憂愁煩悶心病添,我們征戰(zhàn)難回還!
絢麗奪目是什么?華貴車帷繡彩花。高高大大誰的車?將帥貴人乘戰(zhàn)車。駕著兵車氣昂昂,四匹公馬強又壯。哪敢安居歇歇腳?一月頻頻傳捷報。
駕著四匹好公馬,四匹公馬高又大。將帥乘戰(zhàn)車上,兵士隱蔽戰(zhàn)車旁。四匹公馬齊步闖,象牙弓梢魚皮囊。哪一日不警惕?獫狁犯邊軍情急!
當初我們從軍征,楊柳飄拂舞東風。如今我們返回程,霰雪飄落紛零零。慢慢騰騰遠行軍,又渴又饑縈苦辛。我心凄凄悲滿懷,無人體察我情哀!
(二)《采薇》的英文翻譯
When I set out so long ago,
Fresh and green was the willow.
When now homeward I go,
There is a heavy snow.
The homeward march is slow,
My hunger and thirst grow.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sorrow;
Who on earth will ever know.
翻譯選自于1995年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榕培和任秀樺兩位教授譯注的《詩經(jīng)》(中英文版)。
此譯文把意和韻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做到了“婉轉(zhuǎn)時物怡悵切情”。譯者選用了eu這個韻與au這個雙元音相配。調(diào)門低,有低沉感,利于傳達哀婉悲痛的情感;聲音緩,有凝重感,與行路艱難,步履維艱的形象相一致。尤其是譯者用此韻一韻到底,更增強了這種感受,有回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的效果,令人感到喟嘆之音不絕于。
[采薇(人教版必修備課資料)]相關(guān)文章:
5.《采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