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鑒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詠物詩的解讀賞析,讓學生初步理解詠物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點。
2.讓學生初步明確欣賞詠物詩的步驟和方法:欣賞作者對于所詠之物特點的把握和刻畫即意象分析,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學習比較中進行鑒賞。
過程與方法
朗誦、 互動、合作、探究、賞析與練習相結(jié)合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會詩歌中包含的感情,體會“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生活感悟, 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典詩歌的興趣,提高文學素養(yǎng)和欣賞水平。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詠物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點。
2.學習鑒賞詠物詩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設想
本堂課主要談談在鑒賞古典詩詞中詠物詩時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關于詠物詩的界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詠物詩包括借物抒情詩、托物言志詩和哲理詩;狹義的詠物詩就是指托物言志詩。為了便于掌握,本堂課主要談狹義的詠物詩的鑒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鄭板橋有一首畫竹題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詠物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歷代詩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與啟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寫出了一首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詠物詩的殿堂,學習鑒賞詠物詩。
青燈有味似兒時--回顧自己熟悉的以自然景物為引用對象的詩。
墨梅 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xiàn)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夸它顏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賞析】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jié),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jié)的象征。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圣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賞析】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古詩今譯] 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若等閑。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xiàn)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題竹石畫 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賞析】這是一首是在竹石圖上的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而基礎,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巖”,“千磨萬擊”!皥詣拧眲t正是這個歷經(jīng)風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實寫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
(學生背誦,溫習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作鋪墊。啟發(fā):根據(jù)你所背誦的這幾首詩,請說說你對詠物詩有什么理解?詠物詩具有什么特點?)
三、掀起你的蓋頭來-明確詠物詩概念 (教師講解)
1 定義:詠物詩是一種以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為描寫對象的詩體,它將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寫中。
2 特點:內(nèi)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態(tài)、色澤、所處環(huán)境等)著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zhèn)?不即不離。(重點)
3主要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喻人
托物言志:就是詩人把自己的某種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種具體事物,就是物與志的結(jié)合。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節(jié)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載體。
4 其它手法: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
一首好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或深或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四、讓我輕輕地告訴你--如何鑒賞詠物詩 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
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寫所詠之物的形態(tài)、色澤、特征,追求貼切逼真,但如果僅僅是客觀的描摹,滿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詠物詩。也就是說,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猜猜下面詩歌所詠為何物(趣味活動,學生自由表達“形似”與“神似”)
不論平地與山間,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 羅隱
2、體悟詩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淵明詠菊,抒寫自己閑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堅守正義的氣節(jié)。由于作者的經(jīng)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觀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寫同一事物,他們也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
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1)分析一下這首詩的形象特點。(提示:環(huán)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寒泠荒涼。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2)這首詩托物言志所言的志是什么?(提示: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以雖使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爭精神。)
3)試分析一下這首詩的藝術(shù)手法。(提示:(1)托物言志,(2)環(huán)境烘托。)
( 對比賞析: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賞析】這首《卜算子》以“詠梅”為題,這正和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陸游一生力主抗金,卻履遭群小的嫉妒誹謗和排斥打擊,處地孤危,境遇蒼涼。梅花在陸游的筆下涵蘊著一個失意志士的秉性堅貞、矢志不渝。所以前人評價其“末句想見勁節(jié)”,“沉淪不遇者,讀之一嘆”。
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于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破敗不堪的 “ 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的護理,更談不上會有人來欣賞。隨著四季的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顧茫然-- 有誰肯一顧呢,它可是無主的梅呵!凹拍_無主”這一句,詞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孑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凄涼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獨自愁”,這與上句的“寂寞”相呼應。驛外斷橋、暮色、黃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風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層。“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鈞,前三句似將梅花困苦處境描寫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風和雨”似一記重錘將前面的“極限”打得崩潰。這種愁苦仿佛無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達高潮,然而盡管環(huán)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上闋四句,只言梅花處境惡劣、于梅花只作一“開”字,但是其倔強、頑強已不言自明。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 它也的確還有 “ 愁”。從藝術(shù)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huán)境、時光和自然現(xiàn)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保ā掇ワL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么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寫景”( 田同之《西圃詞說》)。上闋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讓讀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緒-- 愁!也讓讀者逐漸踏入作者的心境。這著實、妙!
下闋,托梅寄志。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已);“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斗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fā),只有迎春報春的赤誠!翱唷闭撸炙、拼命、盡力也。從側(cè)面諷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爭,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nèi)ゼ刀拾伞T谶@里,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草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xiàn)象。其中卻暗含著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茍且偷安的那些人的無恥行徑。說“爭春”,是暗喻人事; “ 妒”,則非草木所能有。這兩句表現(xiàn)出陸游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闋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 零落”, 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第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辯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的凄慘境遇,這是第三層。結(jié)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梅花的命運有多么悲慘,簡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讀者在此時已融入了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上來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致”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無主、風雨交侵的威脅,只是盡自己之能,一絲一毫也不會改變。即使是凋落了,化為“塵”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勁節(jié)”(卓人月《詞統(tǒng)》)。而這“勁節(jié)”得以 “ 想見”,正是由于此詞十分成功地運用比興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謝來形容自己。此時,已將梅花人格化。“詠梅”,實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杰作。
五、總結(jié)歸納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nèi)在品性。
3.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jīng)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六、實踐演練
瀑布聯(lián)句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注]據(jù)《唐溪詩話》記載,此詩的前兩句為黃檗禪師所出,后兩句為唐宣宗李忱所對。
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shù)形象。
【賞析】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描繪了沖決一切,氣勢磅礴的鋪平的藝術(shù)形象。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過程,賦予無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辭勞”,三字有強烈擬人化色彩,充溢著贊美之情;第二句著重表現(xiàn)瀑布氣象的高遠,寓有人的凌云壯志,又含有慧眼識英雄的意味;第三句在詩情上是小小的回旋,小小溪澗式的安樂并不能使瀑布滿足,它心向大海,不斷開辟前程;末句更有沖決的力量,表現(xiàn)出一往無前的信心和決心。瀑布的性格至此得到完成。
答案:涓涓細流不辭辛勞,匯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后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xù)向前,流向大海,決心化作洶涌澎湃的波濤。這“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
七、板書:
1、概念:物--寄情
2、特點:
形似
追求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
神似
3、手法:托物言志(情)
4、鑒賞方法:
(1)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 -由形而神
(2)體悟詩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詠物詩鑒賞(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影視鑒賞教案
2.《鑒賞家》的教案
7.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8.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日月水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