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和所表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
2、鑒賞和學習文章借題發(fā)揮、一波三折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感受作者所表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借題發(fā)揮、一波三折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自讀理解文句。
教學進程:
一、簡介
“快哉亭”的建造者張夢得即張懷民,于元封六年貶官齊安,他不以政治上的逆境縈懷,于住處的附近,選地建亭,用以觀覽江山形勝,抒發(fā)情懷。與張同命運的好友蘇軾為亭取名曰“快哉”,是深知張夢得建亭的用意。
二、自讀、理解文句
1、古今異義
(1)竊會計之余功(古義:征收錢糧等公務(wù);今義:財務(wù)工作人員)
(2)將何往而非。ü帕x:心情悲傷;今義:疾。
(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古義:心情舒暢;今義:心里平靜,無顧慮)
2、詞類活用
(1)岡陵起伏,草木行列(名詞活用為動詞,成行成列)
(2)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名詞做狀語,用蓬草、用破甕;名詞活用為動詞,編織門戶、做窗戶)
(3)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使動用法,使……驚動;使……驚駭)
3、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此獨大王之雄風耳
②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2)省略句
①而自放山水之間(“自放”后省略介詞“于”)
②亦足以稱快世俗(“稱快”后省略介詞“于”)
(3)狀語后置句
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正常語序為“以清風振之,以明月照之”)
三、了解文章結(jié)構(gòu)
第一段:交代得名緣由。
第二段:寫亭上可見之景及引發(fā)的聯(lián)想。
第三段:展開議論。
第四段:作記時間
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解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進程:
討論問題
1、反復(fù)誦讀文章第一、二兩段,體會字里行間的“快哉”之情,說說作者登臨快哉亭在哪些方面獲得了“快哉”的感受。
討論:登臨“快哉亭”,晝夜可以于“幾席之上”盡情覽賞雄壯景色,放眼四周,可見西邊武昌岡陵起伏的諸山,草木成排成行,漁夫樵夫的屋舍,清晰可數(shù)。此“快哉”之一。沿江兩岸的沙洲,正是當年曹操、孫權(quán)注目的戰(zhàn)略要地,也是周瑜、陸遜為爭奪此地奔走勞形的地段,這也可以讓世俗之人睹此稱快。此“快哉”之二。
2、文章引用楚王和宋玉關(guān)于“快哉”之風的對話并加以發(fā)揮,這樣寫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思想感情的表達有什么作用?
一是交代“快哉”二字的出處;二是為了借題發(fā)揮,引出議論,表明主旨。
布置作業(yè):課外選取一篇記,進行比較閱讀。
[黃州快哉亭記(蘇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