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路
落榜諾貝爾獎
托爾斯泰是阿諾貝爾最喜愛的作家。1901年,首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得主竟是二流詩人法國的蘇利-普呂多姆,而呼聲甚高的候選人托爾斯泰卻名落孫山,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1902年,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解釋說,托爾斯泰落選原因在于他對道德持懷疑態(tài)度,對宗教缺乏深刻認識。1986年,瑞典文學院院士埃斯帕馬克在《諾貝爾文學獎》一書中回憶道:按照諾貝爾的遺囑,文學獎的獲得者必須“創(chuàng)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而早期的18位院士認為托爾斯泰的無政府主義思想與“理想傾向”背道而馳。
盡管外面鬧得沸沸揚揚,托爾斯泰本人卻十分淡漠。他說幸虧沒獲獎,因為金錢“只會帶來邪惡”。托爾斯泰的表態(tài)并不是庸俗的矯情。19世紀70-80年代,他在與本階級決裂而轉(zhuǎn)向宗法制農(nóng)民的立場之后,公開貶斥自己的作品是“老爺式的游戲”,因此他不會食言,接受這些作品給他帶來的褒獎。
放棄版權(quán)
托爾斯泰最早萌發(fā)放棄版權(quán)的念頭大概是在1890年。他說,每個盧布的稿酬都使他感到羞恥和痛苦。更重要的是,接受稿酬,言行脫節(jié),會削弱他宣講基督教教義時所能產(chǎn)生的影響力。但他的想法遭到妻子索菲婭的反駁。索菲婭并不比其他貴族奢侈糜費,但由于她一共生了12個孩子,其中夭折4個,長大成人的就有8個之多,家庭開支龐大,她作為主婦,不能不考慮當前和未來的一系列實際問題。
1910年7月22日(俄歷),托爾斯泰背著家人,坐在森林深處的一個樹墩上,膝蓋上墊塊硬紙板當書桌,寫好遺囑,簽好姓名。遺囑明確規(guī)定,他過去和今后所寫的一切文學作品和其他文字,無論是否完成或發(fā)表,也無論現(xiàn)在何處,在他身后一律歸小女兒亞歷山德拉掌管,萬一她比父親早逝,則歸長女塔季婭娜掌管。她們將實現(xiàn)他的宿愿,完全放棄版權(quán),使這宗遺產(chǎn)為全民所有。
推崇素食主義
1885年秋托爾斯泰結(jié)識了俄國實證論者威廉弗雷。威廉雖年近半百,但身強體壯,容光煥發(fā),自稱得益于食素。在他的啟示和鼓舞下,托爾斯泰不顧妻子的懇切勸阻,決定將他一年多以前試行的不吃肉、不嗜酒的戒條堅持下去,直至生命結(jié)束。
托爾斯泰的素食主義原是他在自律方面的一個步驟,旨在簡化個人生活,防止腐敗,后來他更進而強調(diào)素食的社會意義。他說:如果人人吃素,土地將需要得更少。托爾斯泰又以節(jié)約耕地為由提倡戒煙:應(yīng)該把種煙草的土地騰出來種莊稼,以養(yǎng)活成千上萬的饑民。
托爾斯泰從“不殺生”推演出戒絕行獵的守則,而行獵曾是他最迷戀的一種娛樂,在他的作品中有極其精妙的描繪。同時他又由動物擴大到人,奮起反對死刑和戰(zhàn)爭,乃至號召拒服兵役。
素食沒有損害托爾斯泰的健康,相反地,倒使他避免了肉食者易患的危險病癥。再加上其他的因素,他直到老年都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體質(zhì),70歲的時候可以毫不費力地溜冰,75歲仍熱衷于自行車運動,到了82歲的高齡還能縱馬揚鞭。素食也沒有削弱托爾斯泰的創(chuàng)造力,1885年以后,他照樣以酣暢的筆墨,寫出《克萊采奏鳴曲》《什么是藝術(shù)》《復活》和《哈吉穆拉特》等上乘之作。
來源: 《名人傳記》
[托爾斯泰晚年三事]相關(guān)文章:
1.微小說:晚年
2.微小說:阿呆的幸福晚年
4.阿赫瑪托娃晚年詩十首
8.列夫托爾斯泰課件
9.
10.列夫托爾斯泰的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