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 錚 溫州中學
很喜歡梁實秋的《鳥》,就把這篇初一新文章引進到高一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杜鵑”引發(fā)了高中生極大的閱讀思考興趣。
師:梁實秋為什么要打破“有人”對于杜鵑的“幻想”?
生:因為梁實秋自己對鳥不存在任何幻想。
師: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痹瓉砹簩嵡锸莻喜歡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別人的人哇。
生笑。
生:我感覺是因為梁實秋不太喜歡“杜鵑”,因為他會侵占其他鳥類的巢,顯得蠻橫無理。所以有人覺得聽到杜鵑的叫聲感到很有詩意,梁實秋就要告訴他真相。
師:成語“鳩占鵲巢”中的“鳩”指的就是杜鵑的一種,布谷鳥。看起來杜鵑確實是一種野蠻的鳥類,那么梁實秋是否真的不喜歡杜鵑呢?大家好好想想,找出文字依據(jù)。
生默讀課文。
生:不是,我感覺梁實秋是喜歡杜鵑的。文中第二段最后一句說,“一直等到夜晚,才又聽到杜鵑叫”,這個“又”字,感覺梁實秋期待杜鵑的聲音很久了。
生:我也覺得是喜歡的,“一直“等到,你看,那么執(zhí)著地等待,肯定是喜歡的。
生:我不同意,在夜晚聽到的鳥叫聲會讓人悲傷的,文中說“客夜聞此,說不出的酸楚”,明明讓人“酸楚”,梁實秋怎么會喜歡杜鵑?
生就作者是否喜歡杜鵑進行討論。
師:請大家再次閱讀這兩處關于“杜鵑”的描寫,看看人們在聽到杜鵑聲音之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第二段里,“客”聽到杜鵑的聲音是“酸楚”的,文中寫道“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一聲急似一聲,竟是凄絕的哀樂!蔽易x了這段文字仿佛都聽到在我耳邊的凄涼的鳥叫聲了。在第五段里,作者寫有人聽到杜鵑的聲音是興奮的,因為它想到了“杜宇”、“望帝”,覺得非常有詩意,所以很興奮。
師:看得非常細致,我們跟隨某同學的思路一起想象一下,在漆黑的夜晚聽到杜鵑聲音的這個“客”的狀態(tài)。
生:這肯定是客居他鄉(xiāng),獨自一個人的狀態(tài)。
師:沒錯,這樣一個“客”,聽到的杜鵑聲,梁實秋描寫是“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一聲急似一聲”的,可不可以換成“遠遠近近都有杜鵑的叫聲,而且聲音急切”呢?
生:不好,和“遠遠近近”比起來,“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更有那種時間的差別!耙宦暭彼埔宦暋北取凹鼻小甭犉饋砀杏X更著急。
師:非常精彩。梁實秋的文字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自己揣摩,卻發(fā)現(xiàn)意味深長。簡單的“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其實飽含了時間的綿長感,其實還包涵空間的縱深感。從遠方而來的聲音,這個遠方是哪里呢?聲音近了,又慢慢疏遠,這對于一個離別家鄉(xiāng)的人來說,又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一聲急似一聲”,是鳥聲急切,還是其他什么因素導致聽者覺得它急切呢?所有的這些細微的感受,都要通過大家反復咀嚼文字,才可以獲得哦。
學生再次閱讀,思考。
師:那么回到剛剛最初的問題,有人聽到杜鵑的聲音,感覺很興奮,梁實秋為什么偏偏要打破他的美好的幻想?
生:剛剛所說的,本身杜鵑的聲音是會帶給人悲涼的感覺的,這個人卻感覺興奮,覺得怪怪的。
師:順著這個思路去思考,剛剛有同學說過了,讓他興奮的是?
生:知道了,杜鵑的聲音不過是一個導火索,這個人真正的興奮點在于是他覺得“自己回憶起這么多典故,很有詩意”。
師:非常好。同學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兩處關于杜鵑的描寫,梁實秋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前者這個“客”,是真正被杜鵑的聲音感染了,才會生發(fā)出“酸楚”的感受;后者的這個人,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覺得有無限詩意”,其實根本沒有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愁”,反而有種附庸風雅的感覺。梁實秋這兩處看似無心的筆法,卻暗含了他自己的價值觀,人真正被物所牽動的感情是真實的感情;而想象的感情常常是架空的虛假的幻想。
不同棲處有喜悲
海門市中小學教師研修中心 錢藝林
師:在梁實秋的筆下,鳥這個美麗可愛的精靈翩躚起舞,歸去來兮。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棲息時空的變化?
生:是的,作者寫鳥有時間的不同也有地點的不同。
師:這位同學說得很對,小精靈的翅膀劃過了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作者的感情也隨之起伏。我們先從時間看有什么變化?
生:在第3、4自然段寫了黎明、夜晚、白晝的鳥。
師:對,時間確實不同,作者的感情呢?
生:黎明時分的鳥叫聲優(yōu)美,白晝的鳥形體俊俏,作者都在欣賞;而夜晚的鳥叫聲凄絕作者不喜歡。
生:我不同意剛才那位同學說的夜晚的鳥叫作者不喜歡。因為根本沒有明確寫不喜歡。
師:嗯,有意思,在這里有一個焦點:作者對夜晚的鳥鳴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請說出理由!小組討論后回答。
生:我們小組認為不喜歡。理由是作者用了“凄絕”“哀樂”“酸楚”這些詞語。
生:我們認為喜歡,不能說這些哀愁的詞語就代表討厭吧,有很多流行歌曲不是也很哀愁嗎?
師:好,辯論很激烈,而且都有道理。同學們再讀第三小節(jié),仔細找出證據(jù)。
(生輕聲快讀,迅速查找)
生: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第3小結第一句話是“我開始欣賞鳥,是在四川”,說明作者是“欣賞”的態(tài)度!
師:嗯,你真是火眼金睛,這確實是提綱挈領的一句話。那么作者欣賞黎明的鳴叫優(yōu)美,白晝的形體俊美,夜晚的鳥鳴也美嗎,如果美是一種什么美?
生:凄美!
師:望帝春心托杜鵑,凄美,很恰當!好,我們由時間再穿越到空間的維度看看寫鳥的地點有何變化?
生:第2自然段寫了籠中鳥,2、3自然段寫了野外鳥。
師:對,情感有何不同?
生:對籠中鳥深表同情,對野外鳥是欣賞。
生:不完全是,第6自然段是對野外鳥的悲憫。
師:嗯,同學們分析得很全面,我們繼續(xù)穿越,還有地點變化嗎?
生:還有作者寫了故鄉(xiāng)四川的鳥和離開四川以后的鳥。
師:對,鳥棲息的故鄉(xiāng)也棲息在異鄉(xiāng)。那么作者是什么感情?
生:作者對故鄉(xiāng)的鳥是贊美,對異鄉(xiāng)的鳥是遺憾的,而且還帶著淡淡的鄉(xiāng)愁。
師:好,“遺憾”“鄉(xiāng)愁”,這是多準確的表達呀,同學們從哪寫詞語看出遺憾?請默讀第7自然段圈點詞語。
(生默讀圈點)
生:我從“不再容易看見”“也不再容易”“不知逃到哪里去了”“也很少看見”看出遺憾。
生:還有“只是”“有時”“偶爾”。
師:對,還有“鼓噪”“怪叫”“令人觸目”“不忍看”這些非褒義詞也說明了作者的遺憾。
師:作者的思緒隨著鳥兒的棲息時空的變換或喜或悲,或欣賞或同情,或贊美或遺憾。這都是顯性的。老師有一個發(fā)現(xiàn),第5小節(jié)很奇怪,因為它不屬于時間也不屬于空間,超越了時空耶!它到底寫的什么,有人說干脆去掉,同學們覺得呢?同座討論討論看。
生:我覺得作者是在寫他愛鳥是“很單純”的,“不存任何幻想”。
師:這里的“幻想”是什么?吃天鵝肉嗎?(生笑)
生:“幻想”就是對鳥的看法。
生:從第5自然段后面的內容看是在鳥身上寄寓的感情色彩。
師:同學們越說越明了,這是作者從主觀維度評價愛鳥,他是愛鳥的本身,超越了個人的好惡,是一種超然的愛,那是一種“單純”的愛。那么這一段能否去掉呢?
生:不能,因為其他地方寫了客觀世界的鳥,這一段是從主觀的角度寫。
師:說得很有道理,這里作者筆下的鳥從客觀維度飛到了主觀維度,表達了他對鳥愛的純粹,主客結合渾然一體,而且這段的加入拓寬了知識和精神層面又不偏離主題,更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請大家?guī)е伎祭首x本段第一句“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我對鳥并不存任何幻想。”和最后“我想濟慈的‘夜鶯’,雪萊的‘云雀’,還不都是詩人自我幻想。與鳥何干?”進一步體會作者獨立和創(chuàng)造的思想。
(生帶著思考朗讀)
師:時空轉換間的發(fā)現(xiàn)式閱讀,讓我們穿越梁實秋的字里行間,我們發(fā)現(xiàn)了作者筆下的鳥棲息在黎明在晨昏;在籠中在野外;在故鄉(xiāng)在他鄉(xiāng);在客觀在主觀,隨著時空、維度的變換,我們還發(fā)現(xiàn)作者的情感也在起伏,抒發(fā)著與鳥兒的情趣、情志和情懷。我們在作者的“移步換情”中審美、感悟、成長,同時這種寫法也很值得我們平時寫作中學習。
[緣物生情--梁實秋《鳥》教學實錄片斷]相關文章:
1.鳥梁實秋教案
2.“鳥 梁實秋”閱讀試題及答案
3.鳥梁實秋閱讀答案
4.日記教學實錄
8.觸景生情造句
9.輔導學生情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