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型:新授課 課時:2課時 累計課時:2
學習目標
1、了解莊子的基本思想,學會正確認識事物的復雜性。
2、理解本文的寓意,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
3、識記本課出現(xiàn)的重點詞語的音、形、義及用法。
重點難點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理解本文的寓意,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
學習過程
一、交流感知
1、文學常識:
2、讀準字音
涇( )流 兩涘( )渚( )崖之間 且夫( 。
伯夷( ) 我睹( 。
殆 ( ) 少( )仲尼之聞
二、研讀共品
請翻譯課文:準確翻譯重點詞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1、翻譯課文
2、根據(jù)課文注釋自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通假字:
涇流之大。
不辯牛馬。
(2)古今異義
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
古義:
至于
今義:
東面而視
古義:
東面
今義:
旋其面目
古義:
面目
今義:
(3)詞類活用
秋水時至: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
少仲尼之聞:
輕伯夷之義:
(4)一詞多義
A 若 望洋向若而嘆曰
以為莫己若者
B 百 聞道百/ 且夫吾嘗聞
少仲尼之聞
C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始吾弗信
兩涘渚崖之間
涇流之大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我之謂也
D 之 野語有之曰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見笑于大方之家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E 于 至于北海
見笑于大方之家
(5)成語
望洋興嘆:
貽笑大方:
大方之家:
(6)特殊句式
【1】聞到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2】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3】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4】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作業(yè):背誦課文,并會翻譯。
第二課時
一、交流感知
回顧字詞,翻譯課文,背誦原文。
二、研讀共品
1、分析河伯形象:河伯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在河伯的感嘆中體會河伯這一個形象。
2、河伯由開始在自己的河中到后來到了海中,對自己的認識有沒有變化?原因是什么?(課后題一)
3、你是怎么理解這篇寓言的?說說你受到的啟發(fā)。(課后題二)
三、互助釋疑
課文中只對河神的神態(tài)和語言進行了描寫,而未對海神展開描寫,請想象一下, 當海神聽了河神說的一番話后,又有什么表現(xiàn)呢?不妨寫下來。
四、鞏固拓展
1、下列紅色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秋水時至 時,季節(jié)這里用作狀語,是“按季節(jié)”的意思
B、旋其面目 旋,掉轉(zhuǎn)
C、野語有之曰 野語,粗俗的話
D、不見水端 端,盡頭
2、與“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組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C、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D、國人莫敢言
3、下列劃橫線詞古今同義的一項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至于北海
C、東面而視
D、以為莫己若者
五、總結(jié)提高
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六、教學反思
張雪
[秋水 導學案設計(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相關(guān)文章:
3.《談中國詩》導學案
10.語文版九年級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