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鰲山掠影雜文隨筆
崇明有山,謂之金鰲。此山座落在上海崇明城東約兩公里處,依城而筑,直視長江,水天相含,氣度不凡。拾級而上,步道蜿蜒,一步一景,綠樹繁茂,翠竹桿挺,色彩斑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山有九峰,下鑿蓮池,池中有島,島上建亭,綠水縈繞,清雅幽靜,誠有超然脫俗之感。
金鰲山早在宋、元時系人工所筑的一個形似巨鰲的土丘作為航海之標志。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之前,島上的百姓幾乎都住低矮的茅草房,能有那么高大的土丘,是全島僅有的稀罕之物?滴跗吣辏1668)重筑,峰上建藏(佛家藏經(jīng)處),山前鑿池,山后植紫竹林。關于此山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清雍正十一年(1733),崇明人沈文鎬參加殿試,中了探花,因一時興起,便脫口而出,對皇帝稟道:“微臣雖僻處小島,但崇明面臨東海,背靠長江;東有佘山捍衛(wèi)海疆,西有狼山作為屏障;島上還有金鰲山,山明水秀,確是個絕妙之處!笔潞笊蚍叫盐,知已闖下大禍,因崇明當時實無山。為避欺君之罪,沈匆匆趕回崇明,發(fā)動當?shù)匕傩赵谀亲嗡凭搛椀耐燎鹕咸敉猎炀,逐壘成此山?/p>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縣范國泰有感于此處人杰地靈,于是發(fā)動城內(nèi)商賈縉紳捐資重修,在原址上增設橋、亭、臺、樓、榭、月圃諸勝。園內(nèi)遂有得月樓、水香榭、大有亭、寧德亭、清涼洞等觀景,一時引來騷人墨客,吟詩作對,激揚文字,留下了“鰲山有寺千秋畫,江水無弦萬古琴”;“寺內(nèi)清山山外月,檐前綠水水中天”等佳句。
光緒十九年(1893),山上的藏經(jīng)處改為鎮(zhèn)海塔,塔高十六米。意為鎮(zhèn)海平潮,防坍保島。每逢重陽佳節(jié),游人結伴登高會友,欣賞四方怡人風景。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崇明知縣唐一岑,字惟高,廣西臨桂縣人。率軍民英勇抵抗犯崇倭寇而獻身,明皇帝敕其“光祿寺丞”。為祭祀唐一岑,于民國二十五年五月(1933)在鰲山桂樹旁建紀念碑。昔日“金秋嘗桂”為鰲山八景之一,今稱“庭蔭叢桂”。
金鰲山不僅有著厚實的人文積淀,也有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山的倩影,就像她的`名字一樣英姿璀璨;山的靚容,就像她的胸懷一樣清麗溫馨。她給了崇明人比金子還要寶貴的堅強意志,比白玉還要珍貴的母親胸懷。
金鰲山,山中有八景,即:鰲峰遠眺、綠水環(huán)亭、長堤新柳、清遠荷香、庭蔭叢桂、梅林積雪、后樂觀魚、古剎鐘聲。乾隆時,崇明知縣范國泰曾作“金鰲山八景”詩,現(xiàn)刻碑還保存在“壽安寺”大殿四壁,F(xiàn)“金鰲山”園名為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谷城題寫。
金鰲山雖小,但具有一山、一水、一亭、一橋、一堤、一榭的格局,它古色古香,小巧玲瓏,典雅別致,動靜相宜,栩栩如生,風光旖旎,溫婉爛漫,獨領風騷。春日的午后,風和日麗,漫步在曲徑通幽、松杉灌木、幽花野草掩映的山路上,目及之處,滿眼的綠,滿眼的景,滿眼的美,充滿生機。尤其在清涼洞旁的那棵檜柏,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年樹齡,樹徑茁壯,遮天蔽日,像個衛(wèi)士守護著山林,置身其間,你會感到莊嚴肅穆的氣氛。再有那一堤一橋,又將水池分割或東西兩個水域,既相互連接又形成獨立的單元。清風徐來,吹皺一池清水之時,東西兩側相對的一亭一榭,宛如兩位青春貌美的女子,在隔水相望傾訴衷腸時蕩起的水波。
登峰遠眺,藍天碧空,白云悠哉,江水奔流,波光閃閃,舟楫點點,鷗鳥飛翔,意境深幽,令人心曠神怡。此時,那一墻之隔的壽安寺里,隱約傳來木魚聲和誦經(jīng)念佛聲,梵音飄蕩,香火興旺,裊裊娜娜似炊煙般地飄忽在公園上空,縈繞在鎮(zhèn)海塔四周和庭院深處,久久不愿散去。
金鰲山,承載著說不完的滄桑歷史,流傳著道不盡的人文故事。飽經(jīng)滄海桑田,度過興廢頻仍,遭受風吹浪打,連同她的美名,秀麗質(zhì)樸,依然屹立,盛譽不衰,千古傳頌。金鰲山,是一座集歷史、自然、人文、生態(tài)的有血有肉有情的山,更是一座充滿神奇色彩和富有靈氣的山,她洋溢出一派古樸寧靜又生機盎然的萬千風情,她象征著崇明人的善良、樸實、智慧、勤奮。
【金鰲山掠影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鰲山的天空隨筆06-29
金鰲山導游詞參考04-23
關于金鰲山的導游詞03-22
上海金鰲山的導游詞02-03
金鰲山導游詞范文01-31
攀山雜記雜文隨筆01-02
夜宿福泉山雜文隨筆12-05
天目山雜文隨筆12-22
良言如金雜文隨筆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