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論文范例(15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jīng)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言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言論文1
摘要: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在高中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既可以促進學生文字書寫水平的提升,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在書法作業(yè)點評中運用語言藝術成為高中書法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對此,書法教師應注重激發(fā)高中生的書法興趣,并在點評時注重準確性和簡潔性,給高中生自由思考的時間,就能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書法;作業(yè)點評;語言藝術
書法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國書法已經(jīng)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成為了一門獨特的藝術,以其獨特的方式彰顯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書法課被越來越多的高中學校所認可,并成為高中教育的組成部分,旨在促進高中生真正領悟書法藝術的內涵,從而將民族瑰寶傳承下去。但是,由于很多學校缺乏專業(yè)的書法教師,教師教學目標不清晰,教學水平有限,導致書法教學陷入僵局,尤其是在書法作業(yè)的布置和點評上更是缺乏規(guī)范性和藝術性。因此,高中書法教師必須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優(yōu)化自身在作業(yè)點評時的語言藝術,給高中生創(chuàng)設全新的書法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下面,筆者根據(jù)實際教學經(jīng)驗,主要論述四種點評高中書法作業(yè)的語言藝術,希望對書法教學有所幫助。
一、多一些啟迪與引導,培養(yǎng)思維方式
高中書法教師在日常點評作業(yè)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參與熱情,結合多種有效的點評方式,給高中生帶來心靈的啟迪和引導,幫助高中生快速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找到正確的書法學習習慣。一個優(yōu)秀的高中書法教師不僅要會敘述理論知識,講解書法技巧,還要善于做出示范,滲透終身學習意識。比如有些學生的書法作業(yè)整體上不夠清晰,運筆技巧、字體結構等存在問題,教師在點評的時候可以轉換思路,先帶領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展示,再給學生講解書法作品背后的故事,使學生懂得欣賞書法之美,從而喜歡上書法。然后,書法教師再針對每個學生的作業(yè)現(xiàn)狀進行點評,充分體現(xiàn)出平等的原則,讓全體高中生都得到進步。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高中生就會逐漸發(fā)現(xiàn)和總結漢字書寫的規(guī)律,提高自主書寫的能力。同時,高中書法教師必須認識到對高中生書法作業(yè)的點評最終目的是修正學生在書法寫作過程中的錯誤,指引學生正確的書寫方向,為高中生深入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我在點評書法作業(yè)時盡量做到語言得體,對待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表揚措辭,批評采用委婉的方式,避免傷害學生的自信心,使得評價與反饋、鼓勵與批評有機整合到一起。
二、多一些欣賞與鼓勵,促進自主探究
在面對形形色色的高中生書法作業(yè)時,高中書法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以鼓勵為主,多發(fā)現(xiàn)學生書法作業(yè)中的閃光燈,并用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一名高中生,促進高中生自主探究,滿足高中生的成就感。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關注。教師點評的語言必須要具有魅力,這樣才能夠震撼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與教師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鳴,從而使高中生全身心投入到書法學習中來。有些高中生運筆的快慢不均,寫出的書法缺乏骨力,給人一種神散的感覺。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會對他們說:“你書寫的很認真,能夠領悟到書法寫作的精神,這一點老師非常替你高興。但是,你還要抓住筆法的關鍵,保持持之以恒的信心,這樣你的書法會更上一層樓!痹偃纾行└咧猩≡,沒有理解漢字基本的結構原理,書寫基本功薄弱,作業(yè)潦草。對于這樣的學生,我會對他們說:“你對書法有自己的看法,在書寫過程中體現(xiàn)了自己的特長,接下來你要嘗試著眼全局,規(guī)范作業(yè)書寫流程,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寫出自己的字來,讓老師和同學們都刮目相看!蓖ㄟ^我的這種教學方式,高中生都做出了改變,班級被濃郁的練字氛圍所籠罩,有利于高中生提高書法寫作效率。
三、多一些演示和互動,深化學生體驗
傳統(tǒng)的點評作業(yè)方式通常是教師在學生做錯的地方用紅筆標出,警示學生反思做錯的原因,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這樣的方式雖然比較簡單明了,但是卻使高中生只看到了自己的錯誤,把修改作業(yè)當成一種負擔。在實際高中書法作業(yè)點評中,書法教師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深化高中生的體驗,滿足高中生的求知欲,多設計一些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并為高中生演示書寫技巧,以達到最佳的點評效果。當教師批閱學生的書法作業(yè)時,應該認認真真觀看欣賞,工工整整書寫評語,以身作則,讓學生耳濡目染地努力把字寫好。對于比較出色的書法作業(yè),我會在班級中進行展示,讓高中生都能夠學習其中的優(yōu)點,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當發(fā)現(xiàn)高中生在書寫中存在共性的問題時,我也會在黑板上給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演示,并通過小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對書法技巧的記憶。我經(jīng)常對高中生說:“寫好書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學們要保持耐心,發(fā)揮出自身的潛力,為傳承中華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與學生的互動,高中生認識到了書法的重要性,也理解了“習字如做人”的`道理,有助于高中書法教師有針對性的展開書法教學活動。
四、多一些幽默與趣味,控制課堂節(jié)奏
幽默趣味的語言是一種教學才華的體現(xiàn),不僅有利于緩解書法課堂的枯燥和壓抑,還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使高中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受到知識的熏陶。同時,書法教師掌握一定的語言藝術,還可以更好地控制課堂節(jié)奏,在點評書法作業(yè)時更具有靈活性和全面性。比如,有的高中生毛筆書法作業(yè)上筆頭墨水過多,造成漲墨過甚現(xiàn)象,不僅不美觀,也影響到了整體書法效果。這時,我會運用幽默的語言與學生溝通:“你寫的毛筆字下筆時墨水太重,像一個牛頭一樣,這樣是字老師給它起個名字,就叫牛頭病。”當學生聽到這個詞時都會發(fā)笑,但是當他們笑過以后,就會非常認真的進行思考,下一次書寫時筆頭濡墨不會過多,下按之力根據(jù)字的大小適可而止。通過這樣的點評教學,高中書法教師做到了“以人為本”,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課堂上出現(xiàn)了高中生燦爛的笑臉,展示出了高中生的個性,也讓高中生的思維更加縝密,積極探索書法的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書法作業(yè)點評看似是一個小事情,實際卻包含著大學問,關系到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發(fā)揚和高中素質教育的深化。所以,高中書法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使評價語言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全體高中生受到啟發(fā)。
語言論文2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各個階段的教育中,小學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在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都是非;A的。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語言藝術
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必須學習的一門學科,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才能正確理解題意,所以在小學教育中應該對語文進行重點學習。語文的運用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學習方面,同時它也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語文不好,在人際交流方面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說為了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把語文學習好。本文將以如何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為課題進行了研究。小學語文語言運用價值的實現(xiàn),我們將從語言技能的有效利用和語言策略的有效利用這兩個部分進行分析。
一、語言技能的有效利用
1.較豐富的多樣性的教師語言
在教育行業(yè)中,除了學生以外,最為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師了,教師教書育人,但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前提是必須具備教師的資格,教師具備教師資格除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以外,最為重要的就是還要具有一定的其他方面的學識。教師在教學中,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普通話,因為普通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對語言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師的普通話教學中,學生的普通話的口語能力會得到提升。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樣性的語言,能夠促進學生對各種語言的積累。小學語文主要還是小故事的講解,教師在教授課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語言的內容和語調的變化,讓學生能體會并逐漸吸收基本的語言技能。
2.教師語言表達一定要準確、清晰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熱情比較高,在課堂中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老師的表達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一種教學,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今后的語文運用中,更多的是模仿老師平時課堂表達的習慣,所以在課堂中要求教師語言表達一定要準確、清晰,這樣能夠更加方便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
3.注意課堂的語音、語速、語調
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在需要技能方面的有效利用主要有三個方面,除了較豐富的多樣性教師語言和教師語言表達一定要準確、清晰以外,還包括對課堂的語音、語速、語調的注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更多的學習的是對語言文字的識別以及基礎語言的積累,所以說教師在課堂中對語言的各種運用就是學生學習的最好模板,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中對語言表達中的語音、語速、語調根據(jù)具體的情景進行合理的'改變,這樣聲情并茂在課堂上進行相應的講解,非常有利于學生進行基本語言的學習、積累和運用。綜上所述,為了能夠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需要從語言技能的有效使用方面著手進行,主要就是要注重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一定表達準確清晰,注意多樣性。教師語言使用的語調、語音和語速,做到這些方面,可以說在語言技能方面充分發(fā)揮了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
二、語言策略的有效利用
在語言策略有效利用這一方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積極地引導學生和有效地鼓勵學生,下面進行一一的分析。
1.積極地引導學生
小學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學習基礎。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言類學科的學習不同于理科類的學習,在鉆研一類題型之后就會做很多類似的題目,但是在語文這種語言類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一步一步的引導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說,一個字的認知,一個字的形象記憶,一句話中主謂賓的分析和替換等,都需要教師進行手把手的指導。在語言引導學習中可以算是一種語言策略的使用,教師主要通過一定的需要來對學生語言運用方面的學識進行教授,在教師一步一步的引導中,學生能夠對基礎的語言進行進一步的累計,從而使語言得到有效的運用。
2.有效地鼓勵學生
在小學語文的有效利用過程中,在語言策略的有效利用方面還包括對學生的鼓勵。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求鼓勵式的教學方式,通過一定的語言鼓勵,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這樣對語文的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能夠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也為了語言運用價值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需要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鼓勵。在本文中,介紹了具體語言運用價值在語言技能和語言策略兩個方面的運用,通篇論述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對語言的有效利用。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育中,還需要老師進行更多的語言價值的有效利用,讓老師在課堂中的語言更具有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李藝,鐘柏昌.談“核心素養(yǎng)”[J].教育研究,20xx(9).
。2]辛濤,姜宇,劉霞.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yǎng)模型的構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
[3]林新節(jié).如何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20xx(17).
。4]徐慶華.如何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語言運用價值[J].新課程(小學),20xx(2).
。5]張琴.試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語文天地,20xx(24).
。6]劉晶晶,郭元祥.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標準與學生評價的一致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xx.
語言論文3
1引言
語言是人們進行思想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同時也是重要的教學工具。教學語言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xiàn)了教師的基本的語言素養(yǎng),是完整良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因素之一,因此,對教師來說,不斷提高教學語言的專業(yè)素養(yǎng),應該成為教師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重要內容。語言是教學知識最普遍和最直接的體現(xiàn)方式,是主要的信息載體。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教學語言藝術的重視,這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在教學中的現(xiàn)狀
在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生物教學形成了一種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但是在教育體制改革和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這種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明顯的與教育發(fā)展已經(jīng)不相適應了。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中過多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堅持用單一繁瑣,語調平淡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不重視教學語言水平的提高,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失去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普遍語速過快,學生的思路更不上,反應不過來。而語速較慢的話,學生也不能適當?shù)膶ζ渌季S進行調整。初中生物教師教學的語調通常是平鋪直敘,不能抑揚頓挫的進行講述,使得課堂教學中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沒有教學的激情。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采用的教學語言不夠簡練,過于繁瑣,導致生物教學拖泥帶水、學生找不到學習的重點[1]。教師教學語言過快或者過慢、語調平淡、語言啰嗦等不適當?shù)慕虒W語言,都不能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在初中生物的學習中不能準確掌握學習的目標和重點,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3初中生物教學中重視生物教學語言的重要意義
生物教學語言是教師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通過對語言的利用,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語言藝術體現(xiàn)了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的高低,它是進行知識傳授的重要的信息手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的知識傳授、講解、概括和提問都是通過語言的利用才得以進行的。教師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簡介通過教學語言傳輸給學生,因此,只有教師教學語言清晰明確,學生才能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教學語言可以起到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課堂教學不論是知識的傳播、開闊思維、陶冶情操,還是培養(yǎng)能力都離不開語言的運用和表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教學語言清晰、簡潔、準確、生動和有趣,就能很好地對學生起到提高學習興趣,開闊學生思維,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提高學習能力的作用,同時有效地減少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果[2]。提高對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能夠培養(yǎng)和完善學生的品格。教師合理的應用教學語言,學生在課堂上實現(xiàn)了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升華,體現(xiàn)出教師高素質的綜合能力和語言魅力。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應用教學語言藝術,可以啟發(fā)學生智力、開闊學生思維、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這對學生在完善和發(fā)展人格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語言藝術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語言藝術可以提高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和相關事物的認識,提高自身的判斷分析能力,進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教師通過完美的教學語言,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啟發(fā)了學生的智力,開闊了思維,提高了其自主思考能力[3]。
4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過程
4.1引出重點的過程
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和重點進行簡短而有吸引力的描述,為學生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方向,這在生物教學中起著重要的積極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簡短的引言,奠定課堂的主要基調,體現(xiàn)了教師的語言、知識和教學方法等綜合能力。例如:在學習《學習使用顯微鏡》這一內容過程中,為了能夠將重點引申出來,教師需要構置一系列問題,如“‘P’與‘d’及‘pd’在顯微鏡中呈什么像?”激發(fā)學生興趣,并引導學生使用顯微鏡,促使學生能夠真正領悟到顯微鏡呈倒像的含義,通過簡潔、明了的問題的引導,能夠突出本節(jié)課重點,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4]。
4.2過渡過程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過度是相當重要的,它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通過教學語言藝術體現(xiàn)出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教學結構體系,使學生體會到生物教學過程的嚴謹性。過渡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關鍵,在過渡環(huán)節(jié)注重教學語言藝術性,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生物與環(huán)境》這一內容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收集關于本地某河流中的生物類型,并讓學生匯報收集成果,吸引學生注意力,并播放相關音樂及圖片,如《草原上升起部落的太陽》等,給學生展示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促使學生明確自己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員,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內心中產生共鳴,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
4.3內容講解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教學語言,要想起到教師和學生形成思想共鳴的目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運用生物教學語言時就要適當?shù)倪M行情感的投入,創(chuàng)造出豐富、生動形象同時具備情感投入的生物課堂教學環(huán)境,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xiàn)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標頻,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兩類植物生存環(huán)境等,在了解植物基本特點基礎之上,為學生展示二者與人們之間的關系,促使學生明確認識到雖然這類植物矮小、極易被人們忽視,但是,同樣是生態(tài)圈中的一部分,需要人們共同保護,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同時,讓學生掌握植物特點。4.4評價和總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利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學生課堂表現(xiàn)和問題進行評價,實現(xiàn)教學結果的反饋,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然后教學的收尾,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動物生殖》過程中,師生在共同分析鳥類生殖行為后,在課堂總結時,采用問題等形式,讓學生總結鳥的生殖、發(fā)育特點,落實本節(jié)課知識點,強化學生對動物生殖特點的認識,強調課堂教學重點,F(xiàn)代教育新形勢下,學生除了對生物基礎知識需求之外,對教師普通話、幽默語言等方面要求逐漸提高,至此,教師需要從自身入手,加強對語言藝術的分析和研究,立足于學生特點,不斷突破自己,將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熱情,為學生呈現(xiàn)耳目一新的課堂氛圍,不單讓學生掌握生物知識,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標。
5結語
教學語言藝術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它對教學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但是教學語言藝術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形成的,因此,教師要不斷對初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進行研究、完善和發(fā)展,提高自身的綜合教育水平。
語言論文4
摘要:商務談判是在經(jīng)濟活動中,談判雙方通過協(xié)商來確定與交換有關的各種條件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它可以促進雙方達成協(xié)議,是雙方洽談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商務談判的過程就是談判者語言交流的過程。語言在商務談判中猶如橋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往往決定了談判的成敗。在商務談判中除了在語言上要注意文明用語、口齒清楚、語句通順和流暢大方等一般要求外,還應掌握一定的商務談判的語言技巧。語言的表達技巧有其優(yōu)雅、生動、活潑和富有感染力等特點,在商務談判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著重談了商務談判中的語言技巧,重點論述了談判中常見的提問、回答、拒絕的語言技巧,并結合相關案例進一步分析商務談判語言技巧的運用。
關鍵字:商務談判 語言技巧 提問的技巧 回答的技巧 拒絕的技巧 案例運用分析
1、語言技巧在商務談判溝通中的作用
美國企業(yè)管理學家哈里·西蒙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人都是一位出色的語言表達者!背晒Φ纳虅照勁卸际钦勁懈鞣匠錾腵運用語言技巧的結果。無論有聲語言還是無聲語言,在商務談判溝通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語言技巧是商務談判中表達自己觀點的有效工具
在整個商務談判中,談判人員要把握自己的判斷、推理、論證的思維成果準確地表達出來,必須出色地運用語言技術技巧。
② 語言技巧是通向談判成功的橋梁
在商務談判中,恰當?shù)剡\用語言藝術技巧來表達同樣的問題或一段話,可以使對方聽起來有興趣,并樂于聽下去。
、 語言技巧是實施談判策略的主要途徑
談判策略的實施,必須講求語言技巧。許多策略如軟硬兼施、紅臉白臉,都需要比較高超的語言技巧。
④ 語言技巧是處理商務談判中人際關系的關鍵
在商務談判中,雙方人際關系變化,主要通過語言交流體現(xiàn)。語言技巧決定了談判雙方關系的建立、鞏固、發(fā)展、改善和調整,從而決定了雙方對待談判的態(tài)度。
2、商務談判中運用語言技巧的原則
、 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要求在商務談判中運用語言技巧來表達思想、傳遞信息時,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并且運用恰當?shù)恼Z言為對方提供令其信服的依據(jù)。這一原則是其他原則的基礎。
、 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要求在商務談判中運用語言技巧要有放矢、認清對象、對癥下藥。 ③ 邏輯性原則
邏輯性原則要求在商務談判過程中運用語言技巧要概念明確、判斷恰當、證據(jù)確鑿,推理符合邏輯規(guī)律,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 隱含性原則
隱含性原則要求在商務談判中運用語言技巧,要根據(jù)特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委婉而含蓄地表達思想、傳遞信息。
、 規(guī)范性原則
規(guī)范性原則要求在談判總必須認真思索、謹慎發(fā)言,用嚴謹、精當?shù)恼Z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如此,才能通過商務談判維護或取得自己的經(jīng)濟利益。
、 說服力原則
說服力是談判語言的獨特標志。這一原則要求談判人員在談判溝通過程中無論語言表達形式如何,都應該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和力度。
上述基本原則都是在商務談判的語言表達中必須遵守的,運用這些原則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語言的說服力,因此說服力的大小是語言技巧高低的衡量尺度,所以在商務談判中運用語言技巧,必須堅持上述幾項原則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tǒng)一,這樣才能使語言具有真正的說服力。
3、提問的技巧
3.1 提問的不同方式
① 選擇式提問
選擇式提問是就兩種或多種答案征詢對方的意見,讓對方根據(jù)自己意愿,自主地選擇答案。這種提問方式能表達對對方的尊重,有助于形成一個平等、又好的談判氛圍。比如:“您認為我們先談什么好?規(guī)格、品質,還是交貨期?” ② 澄清式提問
澄清式提問或稱直接式提問,就是通過己方的提問,使對方做出直截了當?shù)拿鞔_回答。其好處在于方向明確、節(jié)省時間,一般用于需要確切地知道與對方有關于某些情況或想法,而對方又有義務與責任提供時。比如:“您剛才說我們的
合同條款有含混不清之處,請舉個例子,好嗎?”
、 探索式提問
探索式提問是旨在與對方探索新問題、新方法的問句。比如:“假如采用新方案,您們覺得怎么樣?”
、 多層次提問
多層次提問即在一個問句中包含了多種主題。比如:“施工現(xiàn)場的水質、電力、運輸和資源的情況怎么樣?”或者:“請您把和是那歌詞合作中的談判、簽約、履約過程簡單介紹一下怎么樣?”
、 誘導式提問
這種問句旨在開渠引水,具有強烈的暗示性,使對方在思考與回答時受到啟發(fā),從而理解與贊同己方觀點。比如:“交貨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是要承擔違約責任的,您說是不是?”
3.2 提問的時機
、 在對方發(fā)言完畢之后提問
在對方發(fā)言的時候一般不要急于提問,因為打斷別人發(fā)言是不禮貌的,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當發(fā)言時,你要認真傾聽,即使你發(fā)現(xiàn)了對方的問題,很想立即提問,也不要打斷對方,可先把發(fā)現(xiàn)的和想到的問題記下來,待對方發(fā)言完畢再提問。這樣不僅反映了自己的休養(yǎng),而且能全面、完整地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避免操之過急而曲解或誤解了對方的意圖。
、 在對方發(fā)言停頓、間歇時提問
如果談判中,對方發(fā)言不得要領、糾纏細節(jié)或離題太遠而影響談判進程,那么,你可以借他停頓、間歇時提問,這是掌握談判進程、爭取主動的必然要求。例如,當對方停頓時,你可以借機提問:“您剛才說的意思是?”或者:“細節(jié)問題我們以后再談,現(xiàn)在請談談您的主要觀點,好嗎?”
、 在議程規(guī)定時間內提問
大型外貿談判,一般要事先商定談判議程,設定辯論時間。在雙方各自介紹情況和闡述的時間里布進行辯論,也不向對方提問,只是在辯論時間里,雙方才可自由提問及進行辯論。在這種情況下,要事先做好準備,可以設想對方的幾個方案,針對這些方案考慮己方對策,然后再提問。
、 在自己發(fā)言前后提問
在談判中,當輪到己方發(fā)言時,可以在己方的觀點之前對對方的發(fā)言進行提問,不必要求對方回答,而是自問自答。這樣可以爭取主動,防止對方接過話茬,影響己方的發(fā)言。例如“您剛才的發(fā)言要說明什么胃痛呢?我的理解是??.對這個問題,我談幾點看法!
語言論文5
摘要:古往今來,中華的文化創(chuàng)城已經(jīng)有了五千年的歷史,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中華的文化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傳承,這其中最為精髓的文化傳承便是語言文化,從曾經(jīng)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簡體中文,從曾經(jīng)的文言文早現(xiàn)在的白話文,漢語的傳承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與進步,漢語言文學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語言應用;意境分析
一、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
漢語言是我國現(xiàn)用的母語,是我們現(xiàn)代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在應用方面來說,在中國任何一種東西的應用都沒有漢語言應用廣泛,所以漢語言在我國的反戰(zhàn)非常重要。
1.提高現(xiàn)代人的內涵素養(yǎng)。在我國的漢語言我文化之中,其所包含的內涵是世界上各國的語言都無法比擬的,在現(xiàn)代的生活中,也從不缺乏對漢語深入研究了解的人,這些人無疑都在漢語言文學的海洋之中遨游多年,他們內心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都遠遠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所以研究漢語言文學不僅能夠增長文化知識,在一定的程度上還能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我國的漢語言文化意境在多年的發(fā)展之中已經(jīng)步入了更高深的層次,其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數(shù)不勝數(shù),只要人們多了解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提高現(xiàn)代人的內涵素養(yǎng)非常的重要。
2.增強現(xiàn)代學生的文化水平。隨著漢語言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發(fā)展,早已經(jīng)是在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經(jīng)典,在這其中有諸多的文學名著流傳下來,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頌,比如流傳至今的四大名著等諸多的文學作品,不僅如此,流傳下來的漢語言文學非常的多,這樣一來這些漢語言文學就會成為中國教育事業(yè)上的一大助力,因為漢語言文學之中包含了較多的文化知識以及傳統(tǒng),同時這其中也包含著文明古國的千年歷史,無疑這些文學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而且還能夠幫助他們了解我國的文化歷史,在學生以后的發(fā)展道路上提供巨大的幫助,所以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會極大地提高我國學生的文化水平以及知識素養(yǎng)。
3.有效遏制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在我國的漢語言文學之發(fā)展的歷史之中,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洗禮,這些文學已經(jīng)摒棄其中所含有的糟粕,而文學的光華正在熠熠生輝。這些漢語談文學在無論是在語言的應用還是在意境的發(fā)展進程之中都有著及其強大的力量,其中包含著對人文的基本禮儀和基本素養(yǎng)要求,更有古代圣賢令人敬仰的高尚情操,如果將這些文學在社會上進行廣泛的宣傳一定能夠在未來有效的遏制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隨著社會經(jīng)濟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正在逐漸加快,但是其中不乏風氣的改變,近些年來我國大力發(fā)展生產力而忽略了對人文素質的監(jiān)督,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國的社會風氣在近年來有下滑的趨勢,所以在現(xiàn)階段對漢語言文學的宣傳應用已經(jīng)勢在必行,引文漢語言文學中擁有著儒學等大量文學大家在生活中的高尚情操,這些可以對現(xiàn)代人浮躁的心靈得到洗滌和凈化,讓本已經(jīng)有些渾濁的內心變得更加的清明澄澈。
4.有助于中國的文化建設。在我國多年來的建設發(fā)展之中,大多注重生產力的發(fā)展,促進經(jīng)濟與科技的建設,在我國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之中,多數(shù)都是在經(jīng)濟科技方面的建設而忽略了文化的建設,誠然文化是一個人、一根家庭乃至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支持一個民族在不斷發(fā)展進程之中不竭的動力,是為之增添源源不斷活力。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缺少了文化的支持也就缺失了發(fā)展下去的動力,所以在中國文化建設必不可少,而漢語言文學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主要代表,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帶動中國的文化建設,在漢語言文學的應用和文化精髓中包含著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些文化是我國歷史流傳的結晶,對我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化價值,這些結晶在我國的文化建設之中可以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同時可以彌補我國多年來對文化建設忽略而導致的缺陷,從而幫助我國在文化建設方面給國家?guī)韽姶蟮木駝恿Α?/p>
二、漢語言文學的語言應用
語言在漢語言文學之中占有主要位置,漢語言的學習目的就是進行語言應用,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語言的應用越來越多,無論是在人際交往還是在報告文件之中,這些有聲的和無聲的都是語言應用的重要體現(xiàn),下面簡單介紹語言在漢語言中的主要應用。
1.用于人際交往之中。在現(xiàn)代社會這個龐雜的人際關系之中,人人際交往能力便是現(xiàn)在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能力。由于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各國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不同國家之間的人員交往也日漸增多,但是在現(xiàn)代社會之中我國因為應試化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只能夠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缺乏這種人際交往的能力,所以必須要加強對語言的培養(yǎng)和學習,才能夠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尤其是在現(xiàn)代的社會之中,人際交往能力不可或缺,只有加強人際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現(xiàn)代的社會之中站穩(wěn)腳跟。
2.用于文學的理解。理解能力對于現(xiàn)在的人來說也非常重要,語言對文學的理解能力有著巨大的作用,在這方面尤其可以提升現(xiàn)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能力,同時讓他們對文學中的文字進行研究,理解文學內容不僅僅是字面意思那么簡單,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更深層次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已經(jīng)分析能力,曾慶他們的閱讀興趣這對他們以后的生存和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3.加強寫作能力。寫作是一種靜態(tài)的語言應用,這種能力并不是表現(xiàn)在口頭上,而是在筆和紙中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這種能力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之中極為重要,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中都少不了對寫作能力的應用,漢語言文學中的語言應用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而且應用也是極為廣泛,語言的學習可以更好地提高人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之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
三、漢語言文學應用與意境分析的主要問題
從長遠角度來講,漢語言文學在我國的發(fā)展過程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現(xiàn)階段我國的漢語言文學應用還不廣泛,在這其中有諸多問題。1.現(xiàn)代人的學習意識不夠。隨著我家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與建設,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經(jīng)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這之中,很多情況下對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并不能帶來直接的經(jīng)濟利益,由于社會經(jīng)濟利益的突出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的提高但是現(xiàn)代社會浮躁的心也越來越多,人們都在著重提高生活的經(jīng)濟利益,沒有學習漢語言文學的意識,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漢語言文學的傳承和發(fā)展,一旦自己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也就沒有失去了自身的修養(yǎng)價值。這種情況一旦在大范圍內產生也就阻礙了漢語言文學應用和意境分析的發(fā)展。2.對漢語言文學應用和意境分析了解的人少。漢語言文學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傳承,經(jīng)歷了千年的歷史,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堅持對其進行研究和了解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很多人在研究的過程中半途而廢,也有一些人遇到了挫折而選擇放棄,到了現(xiàn)代,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使下更加沒有人愿意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同時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以及意境分析的研究極其乏味而枯燥,在這種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需要非常平靜的內心,然而現(xiàn)在人的內心已經(jīng)被燈紅酒綠的生活渲染的浮躁而奢華,現(xiàn)在能夠靜下心坐下來認真研究它的人已經(jīng)很少,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廣泛的發(fā)展與傳播。
四、提高人們漢語言應用和意境分析能力的對策
1.培養(yǎng)學習意識,加強訓練。要提高人們的漢語言應用和意境分析這方面的能力,首先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意識,如果學習意識不夠,在如何的學習與培養(yǎng)都不可能成功,在這方面尤其是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學校要加強相關的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對漢語言文化的學習意識,在培養(yǎng)學習意識的基礎上還要對學生加強訓練,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加強他們對文學內容的意境分析能力,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加強寫作能力也是對漢語言文學的一種認知和培養(yǎng),同時還能夠加強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這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和提升意境分析能力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2.書本媒體相結合教學。在培養(yǎng)語言的應用能力和意境分析能力時,對于學生來說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是最能夠使學生培養(yǎng)能力的地方,所以,在教學時要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傳統(tǒng)的漢語言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書本知識進行創(chuàng)收,教師的講課內容經(jīng)常會被學生忽略,同時,學生對很多國代語言無法進行深入的理解,書本知識所代表的傳統(tǒng)的講課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需求,所以要結合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模式結合書本知識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含義和內容,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作用。除此之外,兩者的結合更容易讓學生了解文學的時代背景,從而使意境分析的更加準確,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意境分析能力。
語言論文6
1英文和日文間的視點!照
首先,表1)將上述例1)中a.~d.的表達方式,翻譯成日文的表達進行對照。英文和中文間的視點!照接下來將對英文和中文中的視點現(xiàn)象進行比較,表2)將把例1)中a.~d.的英文表達方式,翻譯成中文的表達。此處,“a.我們正在接近東京。”中,將事件“接近東京”的參與者“我們”作為主體,把握事件全局。但是仔細思考中文中的語言習慣,“我們”正在接近東京不太自然,而“列車”正在接近東京顯得比較自然。這種語言習慣我們可以考慮為,因為“我們”也是乘坐在列車上的一部分,所以用列車來替代“我們”,作為主體。另外,“b.東京正在接近。”也顯得十分不自然。如果按照符合中文習慣的說法來表達的話“,前方即將到達東京”也許更為自然。而后“,c.小島進入了我們的視野!边@個句子中,小島作為事件發(fā)生的“場”,而“小島進入我們的視野”作為發(fā)生的事件。最后,“d.他們正在接近東京!边@個句子中,自己并沒有作為事件“接近東京”的參與者,而是將自己放在了事件之外來觀察事件。
2“最適視點排列”和“自我中心化的視點排列”
Langacker(1985)在其著作中,將圖1中A圖定義為“最適視點排列”(Optimalviewingarrangement),而將D圖定義為“自我中心化的視點排列”(Egocentricviewingarrangement)。所謂“最適視點排列”中的主體,只是一種概念化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主體對于自己在整個概念化的過程中的存在是沒有意識的。于此相對,“自我中心化的視點排列”中,主體與概念化了的整個事件不產生關聯(lián)。在概念化了的對象中,主體“自己”不參與其中,也就是說主體不將“自己”列入“自己”觀察的范圍內。從這兩種視點排列的概念來看,英文,中文的使用習慣傾向于“最適視點排列”,而日文則傾向于“自我中心化的視點排列”。首先要探尋英文的類似表達。例如,電車中的英文廣播“WeareapproachingTokyo.”,“WearearrivingatTokyo.”符合“最適視點排列”的概念。此外,與“c.Theislandcameintoview.”類似的例子有,“Theharborswiftlyrecededintothedistance.”、“Theshipwasalreadyrecedingfromview.”。此類句子中主體自身既不作為“主體”也不作為“客體”,而形成事件發(fā)生的獨立的“場”,在事件之外來掌握事件本身。而探尋中文的例子,“他們昨天晚上去吃了晚飯。”,“她的桌子上正放著她最愛看的書!,在這類句子中,自己本身是置身于事件之外,不作為事件的.參與者,而來把握事件。所以我們可以說,英文,中文的使用習慣更傾向于“最適視點排列”,而日文則更傾向于“自我中心化的視點排列”。
3結語
語言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一種基于主觀影響的概念化的表達。語言之所以可以表達,可以被聽者理解,是基于我們人類有著共同的身體構造,器官結構,可以有相通或相似的感覺和經(jīng)驗,因此才有可能產生相同的主觀感受,既而語言才有可能得以流通。但是,語言的概念化也并非只受主觀作用的影響,它也受到生態(tài)心理學上的環(huán)境的影響和支撐。總而言之,各種語言間的視點的不同,不僅受語言習慣的影響,從生態(tài)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它也受到我們不同的人處于的不同的環(huán)境,對于我們身體感官的影響。在這里,生態(tài)心理學所指的環(huán)境,是能影響我們每個人的認知和行動的環(huán)境。語言所表達的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內在的想法,而更多的是環(huán)境的狀態(tài)。作為今后的課題,我們可以從生態(tài)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更多語言之間的各種語言現(xiàn)象。可以說生態(tài)心理學,給了語言研究一個不同角度的啟發(fā)。
語言論文7
[論文關鍵詞]語言學 英語教學 課程設置 語言教學
[論文摘要]做好語言管理工作,首先應對語言教學,特別是英語語言教學理論的發(fā)展有深刻了解,才能自覺地進行有效地英語教學。
一、現(xiàn)代語言教學和英語語言教學
自講不同語言的人類群體間有交往起,就有了學習其他語言的必要,從而也就開始了語言的教學。有了語言的教學,人們就會碰到諸如語言教學的目的、組織、管理、方法等問題。而這些在最初階段都不是很明確的。真股權的語言教學是從19世紀初開始的。
19世紀的語言教學主要以現(xiàn)代語言教學為主,教學方法為語法翻譯法。人們學習語言主要以娛樂、學術等為目的,極少考慮語言學習的交際目的。語言教學也就十分注重語言結構的分析,語言規(guī)則的學習以及目的語和母語互譯中規(guī)則的運用等。語言教學強調的是語言的知識而不是語言的運用。當時,英語只是被認為是一個島國的語言,而法語才被看作是歐洲大陸通用的語言。此后,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英語學習才得以發(fā)展。英語作為世界普及語言開始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應該說,英語教學的崛起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英帝國的日益向外擴展;二是美國作為一個講英語的超級大國的崛起;三是現(xiàn)代語言教學的衰落。
英語教學的崛起,首先是從對外國移民進行英語教學開始的,然后逐步成為教育制度中的一個科目。隨著英帝國勢力向全球的日益擴張,英語教學也開始走向世界各地。當時許多有影響的英國人,如Palmer,West,Homby等,都把英語教學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并在英國以外的其他地方進行長期的英語教學活動。隨著現(xiàn)代語言教學的衰退,英語語言教學開始進入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時期,幾乎在世界每個地方,英語在中學的教學大綱中都成為了一個必修的科目,甚至在高等教育大綱中也成為必修科目。英語作為獲取知識的鑰匙,其工具作用日益顯現(xiàn)出來。所以,對英語的需求不僅存在于教育界,而且還存在于貿易、商業(yè)、工業(yè)、體育、文化等其他領域。自20世紀50年代起,現(xiàn)代語言教學和英語語言教學先后受到了應用語言學理論的影響,這些影響在語言教學的設計、安排、組織、管理、大綱、考試中都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但是,最大的變化在于無論是現(xiàn)代語言教學還是英語語言教學,口語教學開始占據(jù)重要位置,這表明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語言教學和傳統(tǒng)的英語語言教學已朝著語言口頭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發(fā)展,并承認語言是社會行為這一觀點。
英語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地理或社會文化為基礎最后形成了語言教學。美國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是聽說法,立足于結構語言學和行為倫理學的原則,強調語言學習首先是口頭的,而不是書面的,重視發(fā)音訓練和大量的口頭句型操練。同時強調基礎階段的句型操練必須正確,竭力避免養(yǎng)成日后難以糾正的錯誤和不良的語言習慣。教學原則是模仿、記憶和背誦。從教學大綱設計角度看,基礎是強調語言的口頭訓練和本族語的對比分析的原則,強調良好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
二、語言教學與課程設置的關系
課程設計理論涉及到哲學體系和價值體系。課程設計包括:目的、內容、方法、評價以及課程發(fā)展、執(zhí)行和評價的過程。因為課程設計研究,是如此的包羅萬象,所以課程發(fā)展所涉及的問題和人員極其廣泛。是課程發(fā)展的深度和廣度使其區(qū)別于大綱設計,而大綱所關心的問題主要局限于教學的內容。但是目前的語言教學界,似乎出現(xiàn)了語言教學與課程設置研究脫離的現(xiàn)象。語言教學,無論是現(xiàn)代語言教學還是英語語言教學,都相對獨立于課程設置的研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英語語言教學是在應用語言學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英語教學的實踐者所要依賴的理論創(chuàng)造者被稱為應用語言學家而不是教育家。所不同的是,現(xiàn)代語言教學是以純語言學理論為基礎的,而他們恰恰是從這些理論中得到了啟發(fā)和靈感。因此,現(xiàn)代語言教學在教學實踐中,遠不如英語教學那樣講究教學的方法,而教學方法總是教育家們感興趣的問題;二是英語語言教學是在20世紀后期才出現(xiàn)和發(fā)展起來的職業(yè),有其自己的傳統(tǒng)、價值和特征。從事現(xiàn)代語言教學的教師們在1892年就成立了他們自己的協(xié)會,而英語語言教學的相應組織直到60多年后才成立。如美國1966年才成立TESOL協(xié)會,英國于1967年才成立IATEFL協(xié)會。此外,一本專門關于英語語言教學的學術雜志EnglishLanguageTeaching(現(xiàn)名為ELTJournal)直到1946年才問世。另一個使英語教學發(fā)展成一個職業(yè)的重要因素是英國文化委員會(theBritishCouncil)。英國文化委員會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60年來,英國文化委員會為發(fā)展英語教學,在世界各地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根據(jù)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來建立和發(fā)展英語教學實踐,從而使大批英國人來到世界各地把英語教學作為他們的職業(yè)。這不僅提供了不少就業(yè)機會,而且也使英語教學職業(yè)化了。但是,英語教學與現(xiàn)代語言教學不同的是,在當時還沒有一個國家把英語教學作為正規(guī)教育的基礎,也沒有一個國家把英語教學看成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英語語言教學的普及,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英語教學逐漸被看作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并被列入各級學校的課程。因此,英語教學和課程設置的關系自然就日益緊密起來。
三、語言教學的發(fā)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語言教學一直注重的是教學的過程,直到20世紀70年代,教學的重點才開始轉向教學設計。語言教學的重點向設計方向的轉移是70年代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無疑導致了對語言教學目的和作用的重新評價,而且評價本身反過來又產生了許多有關內容和技術以外的問題。隨著語言教學的發(fā)展,英語國家(如英國)開始有了英語教學的對外援助項目。那些語言教學專家通過對外援助,認識到語言教學的內容、材料、方法的整體出口可能不很合適,因為接受援助方的教育體系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經(jīng)濟、政治的環(huán)境之中。那些ELT專家們作為受援國課程發(fā)展的參加者,發(fā)現(xiàn)他們所面對的這些新的教育難題已很難在應用語言學理論中找到答案。他們開始把教育看作是新理論和新過程發(fā)展的源泉,尤其是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革新和發(fā)展更是如此
在英、美國家,現(xiàn)代語言教學已成為國家教育的一部分,現(xiàn)代語言教學沿用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對課程的其他方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現(xiàn)代語言教學被納入課程設置研究的范圍里時,人們開始對教育目的和方法進行重新評價。應該說語言教學已成為課程設置研究的一部分,而課程設置研究對語言教學研究的影響也顯而易見。近年來,有不少有關英語教學的討論文章和專著,討論研究的問題大多集中在英語教學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大綱設計和管理、教材改革、課程設置等方面。而這些就是今后語言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和研究領域。
四、小結
語言教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英語教學在其發(fā)展成一個有特色而且獨立的職業(yè)過程中,首先是從應用語言學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這一理論的創(chuàng)立者主要有英國傳統(tǒng)語言學理論代表Palmer,West和Hornby,以及美國傳統(tǒng)語言學理論代表Bloom—field,Fries和Lado等。美國傳統(tǒng)理論主要是把語法結構作為語言教學大綱內容的基礎,而英國傳統(tǒng)理論強調的是語言的交際和運用,并把語言的運用與長期關注的語言結構結合起來。在Chomsky語言學理論的影響下,有關語言學習的新理論發(fā)展了起來,這種新理論的發(fā)展又促使了有關學習者內在語言學習機制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修改了關于第一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傳統(tǒng)觀點,從而導致了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Chomsky提出了純語言能力理論,Hymes發(fā)展了這一理論,提出了語言交際能力的理論。英國和美國的各自思想流派最終匯總到他們共同關心的理論問題,即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流利的表達語言使用者的意圖和思想。對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原則要進行再評價的同時,一方面要考慮到語言教學在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認識到英語教學的組織和管理以及課程設置研究可以為語言教學大綱的發(fā)展和革新中的決策提供一整套理論和實踐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吳萍.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思考[J].克山師專學報,20xx,(04).
[2]呂芳.語言學習法與教學法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1996,(04).
[3]彭偉強.當代美國基礎教育外語課程發(fā)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xx.
[4]陳慧.雙語教學目標論[D].河南大學,20xx.
[5]胡春洞.外語教學法的綜合化多元化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3,(04).
語言論文8
一、小學英語教育中常涉及語言交際的文化差異
語言的學習在于應用,在于交際,而語言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約。同樣要表達一種感情或一種意思,來源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表達所用的語言方式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往往會產生不同的交際方式。外語的學習是用來與別的民族進行交流和溝通,要注意用他們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語言文化習慣。小學生實際語言交流時經(jīng)?赡苡玫椒Q呼用語、禮貌用語和電話用語三方面。
二、稱呼用語
稱呼用語在日常生活交際中的運用十分頻繁的。在漢語中根據(jù)輩份和親屬關系等分得十分詳細清楚,對于無直接親屬關系的年長者也稱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爺和大媽等。而在日語中更是在這些稱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語,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之意。但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時是不可能教授小學生這么多稱呼的英語說法,因為事實上英語中對長者的稱呼并沒有我們文化中那么復雜,而是簡單稱呼男的為“unele”和女的為“auntie”。但是我們要讓小學生了解英語中關于男性和女性的說法沒有漢語中他和她那么簡單了。在英語中我們一般稱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還常把男士尊稱Mr,未婚女士尊稱為MsiS,己婚的尊稱為Msr或不明對方是否己婚的可稱呼為MS。讓小學生了解掌握這些日常稱呼用語可以很好的讓他們獲得對方的好感。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導入英語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語學習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中談到英語教學中文化的導入中應注意遵循適用性、適度性和階段性原則。1.適用性原則:指所導入的文化內容必須要和學生學的語言內容密切相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2.適度性原則:指所選的材料的適合程度和教學方法的適合程度。應注意選擇代表主流文化的內容,同時兼顧趣味性。3.階段性原則:主要是指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狀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逐漸理解文化內容的本質。我們認為分析的相當?shù)那‘敽秃线m,結合小學英語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參照以上原則的內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外的情景教學中進行主動地英語文化的輸入。
四、結束語
語言來源于文化,又受制于文化,但語言與文化又互相影響,相輔相成。文化的創(chuàng)造離不開語言的發(fā)展,語言的發(fā)展又離不開文化的進步。英國語言學家Claire-Kramshc將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歸納為:“語言表達文化現(xiàn)實;語言體現(xiàn)文化現(xiàn)實;語言象征文化現(xiàn)實!币虼,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不失時機地向學生導入一些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小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論文9
【內容提要】
在文學語言觀上,古典的“載體”說和現(xiàn)代的“本體”說都有片面性。文學語言既是文學的工具,又是文學的對象。作家感受到言不盡意的痛苦,追求“言外之意”是解除這種痛苦的一個策略。文學的幻象應該真實而新鮮,與此相對應,文學語言的深層特征是“內指性”、“本初性”和“陌生化”。
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但至今我們在文學語言方面研究得很不夠。對于文學語言的種種問題,只停留在淺層的描述上。如語言在文學中到底具有什么功能、處于什么地位呢? 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作家呼喊“語言的痛苦”呢? 文學語言與日常語言有沒有區(qū)別? 如果有區(qū)別的話,那么文學語言的深層特征又是什么呢? 本文將對這些問題做初步的探討。
一、語言在文學中的地位和功能
從古典到現(xiàn)代,人們都非常重視語言在文學中的地位。但他們對語言在文學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具有什么功能的看法是各異其趣的。中外古典文論所持的是 “載體”說,語言只是一種“形式”、“工具”、“媒介”、“載體”,它的功能在表達生活和情感的內容,內容有“優(yōu)先權”,包括語言在內的形式則處于被內容決定的地位。20 世紀西方科學主義文論則持“本體”說,認為語言是文學的“本體”,文學就是語言的建構,語言是文學的存在的家園。古代文論與20 世紀西方文論的文學語言觀就這樣分道揚鑣。文學語言觀念從古典到現(xiàn)代的轉變是怎樣發(fā)生的呢?
這種現(xiàn)代語言論的文學觀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可以從“人”和“文化”這兩個視角來證明文學語言本體論有其理論基礎。
語言是人的最重要的一種符號,因此,在卡西爾看來語言也是區(qū)別人與動物,并指明人的獨到之處的一個重要方面?ㄎ鳡栒f有兩種不同的語言,一種是情感語言,一種是命題語言。在類人猿那里有情感語言,它可以表達情感,但不能指示和描述。因為它不具有“延遲模仿”和“移位”的認知機制,也不具備轉換、開放的機制。只有在人這里,才用具有認知、轉換、開放機制的“命題語言”進行交往活動。人才是真正的語言符號動物。進一步說,人的語言與人的感覺、知覺、想像、理解等心理機能是同一的。語言是內在于人的感覺的,就以個體的人的語言發(fā)展而言,他的語言與他的感覺是一致的。一個老年人說不出兒童的那樣天真爛漫的話,是因為他已經(jīng)在社會化過程中失去了“童心”,找不到兒童的感覺;同樣的道理,兒童有時會說出一些完全不合理不合邏輯但卻極生動和極富詩意的話,就是因為他們無知,他們還沒有“ 社會化”,他們的語言與幼小心靈的感覺是同一的。在現(xiàn)代生活交往中擁有一個新詞或新的詞語組合,就表明對生活的一種新態(tài)度,或者是人們的一種舊的生活方式的結束,或者是一種新的生活的開始,或者顯示某種生活正處在變動中。
既然語言是與人的感覺、知覺、想像等是同一的。那么文學語言的“美學功能”與人們的藝術直覺具有同一性就更凸現(xiàn)出來了。如果說日常語言具有“實用” 和“美學”兩種功能的話,那么在文學語言中,語音的搭配,詞的組接,句子的連接,就不單是為了傳達信息,它們本身就具有審美意義。例如,唐代岑參的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在這頭四句中,如用保存古音較多的南方音讀,那么“折”和“雪”都應該讀急促的摩擦的入聲,而后面的“來”和“開”則是流暢浩蕩的平聲。在這首詩中,由入聲轉入平聲,象征著由封閉到開放,由寒冷局促的冬天到百花盛開的春天的轉換。這里,詞的這種先后安排本身就含有審美意義。這就是因為作者強調了語言的美學功能,似乎平時作為傳達手段而毫不起眼的語言突然開始強調自己的存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文學作品中,作家為什么這樣選擇和安排詞句,而不是那樣選擇和安排詞句,這是因為語言的運用是與作家的藝術直覺同一的。他們這樣運用語言,不是單純擺弄某種技巧,乃是因為他們如詞語這般感覺生活?ㄎ鳡栐谠u論莎士比亞的劇作時,在指出他筆下那些故事本身都是陳舊的大家都熟悉的之后,接著說:沒有莎士比亞的語言,沒有他的戲劇言詞的.力量,所有這一切仍然是十分平淡的。一首詩的內容不可能與它的形式———韻文、音調、韻律分離開來。這些形式成分并不是復寫一個給予的直觀的純粹外在的技巧和手段,而是藝術直觀的基本組成部分。
卡西爾的這個看法很精到,說明作家筆下的語言的確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內在于作家的“藝術直觀”。莎士比亞藝術感覺的特征與文學語言的運用是同一的,他的語言只是他的感覺的組成部分。抽離他的語言,他的作品就變得十分平淡。
語言又是一種文化,從而它能夠規(guī)定人們思考的不同方式。應該說,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因為人是必須用語言來思考問題的,語言不同,思考的方式自然不同,作為思考的產物的文化也就不同。操 英語的人和操漢語的人,不僅僅是用不同的語言工具,實際上是擁有不同的文化和對事物的不同理解。例如“梅花”這個詞,整個歐洲都沒有,因為歐洲沒有梅花。那么中國人的“松、竹、梅歲寒三友”的觀念,歐洲人也就不可能有。他們對中國文學中各種“詠梅”詩詞同樣也難于理解。像法國古典主義時期,在文學作品中,不能直呼 “chien”(法文,狗) ,而要稱為“de la fidelite respectable soutien”(忠誠可敬的幫手) ,對我們而言,也是無法理解的,甚至覺得很可笑。這里顯示出基督教文化與儒教文化的差異,是文化差異導致的生命意識的根本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的不同歸根結底是文化的不同,不僅僅是使用的工具不同。
以上兩點可以說明,20 世紀以來的語言論的文學觀念,即把語言看成文學的本體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們說它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說它全對!袄硇怨ぞ叱绨荨闭撌遣粚Φ,可“ 語言拜物教”也未必全對。實際上,傳統(tǒng)的語言“載體”說和現(xiàn)代的語言“本體”說,都有它的片面性。上述兩種理論傾向,盡管在觀點上截然對立,但在思想方法上的偏頗則是相同的!拜d體”說沒有看到文學作品中語言的特殊性,把文學語言與其它領域中的語言混為一談!氨倔w”說則過分夸大了文學語言特性,而沒有看到文學語言與其它領域中的語言的共同性,即任何文學語言都建立在日常的語言的基礎上,它不是文學家造出來的另一類語言。
巴赫金認為,文學語言具有“全語體性”。所謂“全語體性”就是指各種語言體式在作品中實現(xiàn)了交匯,它既是交際和表達的手段,同時它又有了新質、新的維度,它本身就是被加工的對象,就是構筑成的藝術形象。簡略地說,文學語言既是手段又是對象。巴赫金說:
語言在這里不僅僅是為了一定的對象和目的所限定交際和表達的手段,它自身還是描寫的對象和客體。在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切可能有的語言語體、言語語體、功能語體,社會的和職業(yè)的語言等等!叭Z體性”正是文學基本特性所使然。(4)
這就是說,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一方面仍然要傳達交往中的信息,因此語言的實用功能仍然在發(fā)揮作用,沒有一篇作品不蘊含一定的審美信息,那么傳達這些信息仍然有必要把語言當成“載體”、“手段”和“工具”,以便讓讀者能夠無障礙地接受作品所傳達的信息。但是文學語言之所以不同于日常語言、科技語言、公務語言,就在于它本身的確又成為了對象和客體,語言的美學功能被提到主要的地位。作家作為主體加工這個或那個,實際上都是把話語當成對象來加工。而且在這種加工中有其獨特的規(guī)則,與日常語言中的規(guī)則不同。
就文學作品的語言說,大體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描寫景物、人物、事件的語言,一類是人物的對話(包括獨白) 。
前一類語言主要以景物、人物和事件作為描寫對象,但是正如巴赫金所說“描寫性語言多數(shù)情況下趨向于成為被描寫的語言,而來自作者的純描寫的語言也可能是沒有的!保5)這是很有見解的論斷。作家似乎是用語言描寫對象,風花雪月如何,陰晴圓缺如何,但其實他的描寫性語言不知不覺中成為他的藝術直覺和藝術個性的顯露。因為在作家那里,語言與他的藝術直覺、藝術個性與描寫性語言是同步的,結果給人的印象是作家的藝術直覺和個性掌握了語句,詞句成為了被掌握的對象或客體。如杜甫的《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涓涓。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晨鐘云外濕,勝地石堂煙。柔櫓輕鷗外,含情覺汝賢。
這首詩寫的是杜甫坐船到夔州天晚了靠岸住宿,原想第二天早晨上岸,去拜訪他的朋友王十二判官。但船一靠岸,就下起大雨來。杜甫憂心忡忡,擔心受風雨的阻隔而上不了岸。果然,第二天仍然陰云密布,杜甫只得心中告別朋友,繼續(xù)自己的行程。在詩中有對月色、風雨、江水、鐘聲、鷗鳥的描寫等等。杜甫是一位特別重友情的人,他憂心風雨大作影響他與朋友的會面,于是在他眼中,船上春燈的晃動被描寫為“春燈亂”,“亂”既是寫春燈晃動的樣子,又寫出了他的心情。夜間大雨被描寫成“夜雨懸”,懸即掛的意思,雨怎么會“懸掛”在空中呢? 這里既是寫雨,也是寫詩人的心情,從一個憂心人的眼中,那雨就像一根從天而降的繩子,永不隔斷地懸掛在那里了。鐘聲如何會“濕”呢? 這是從一位多情詩人聽覺所產生的變異,鐘聲從密布的陰云中傳過來,似乎被云沾濕而有點喑啞。這些描寫性的話語,如“亂”、“懸”、“濕”等,似乎不是詩人從語言中選擇出來的,而是與詩人的藝術直覺和生活遭際密切相關的,詞語只是被顯露出來而已。它們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文學世界的有機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單純的 “載體”。
文學作品中語言的另一類就是人物對話。作品中的人物對話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對話是不同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的對話只是傳達對話人的信息,哪怕這些話含有情態(tài)性質,也只是傳達具有情態(tài)的信息而已。所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話語,還只是信息的“載體”。但在文學作品中,人物對話也被當成了被加工的對象,經(jīng)過藝術加工,人物的對話有豐富蘊含。它雖然有傳達信息的一面,但又不止于傳達信息。
作品作為統(tǒng)一整體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上,人物的言語聽起來完全不同于在現(xiàn)實的言語交際條件下獨立存在的情形:在與其他言語、與作者言語的對比中,它獲得了附加意義,在它那直接指物的因素上增加了新的、作者的聲音(嘲諷、憤怒等等) ,就像周圍語境的影子落在它的身上。例如,在法庭上宣讀商人尸體的解剖記錄(《復活》) ,它有速記式的準確,不夸張、不渲染、不事鋪張,但卻變得十分荒謬,聽上去完全不同于現(xiàn)實的法庭上與其他法庭文書和記錄一起宣讀那樣。這不是在法庭上,而是在小說中;在這里,這些記錄和整個法庭都處在其他言語(主人公的內心獨白等) 的包圍中,與它們相呼應。在各種聲音、言語、語體的背景上,法庭驗尸記錄變成了記錄的形象,它的特殊語體,也成了語體的形象。
巴赫金的分析揭示了文學作品中人物與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對話的不同,并深刻說明了這種不同是如何產生的。巴赫金洞見到文學作品中“人物對話”不僅從自身獲得意義,而且還從整篇作品的各種聲音、言語、語體的背景上獲得意義,并組成為語體形象。這一洞見極為重要。我們這里要對巴赫金做出補充的是,不僅作品中人物對話,而且日常生活的信息語言,一旦納入到作品中,被作品的背景、特別是其中的語境所框定,就變成文學話語,那么它就不再是單純的傳達信息的“載體 ”,而獲得了豐富的審美的附加意義。這附加意義是指,作品中的全部話語處在同一大語境中,因此任何一個詞、詞語、句子、段落的意義,不但從它本身獲得,同時還從前于它或后于它,即從本作品的全部話語語境中獲得意義。話語意義不僅從本身確定,還從其前后左右的話語聯(lián)系中重新確定。我們似乎可以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 “大語境”性。
這一點講,文學話語與普通話語是不同的。普通語言一般說只具有小“語境”性,而文學話語則具有“大語境”性。這就是說,在普通的日常話語中,由于指稱是主要的,所有的意義必然是詞典意義,由詞所組成的句子或句子群,其本身就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指涉意義是被句子、句子群(即“小語境”) 限定的,一般地說,它不必在整個談話中再次確定它的意義。但在文學話語中,情況就不同了。文學話語在作品中是一個美學整體,而且主要功能是表現(xiàn)。盡管在敘事作品中,也用普通話語寫成,但它是一種前設性和后設性的話語。句子和句子群的意義并不是限定于這個句子和句子群,它還從作品的整個話語系統(tǒng)(“大語境 ”) 中獲得意義。
美國新批評派理論家布魯克斯在引用了著名詩人T ·S ·艾略特認為詩的“語言永遠作微小變動,詞永遠并置于新的突兀的結合之中”這句話后說,“科學的趨勢必須是使其用語穩(wěn)定,把它們凍結在嚴格的外延之中;詩人的趨勢恰好相反,是破壞性的,他用的詞不斷地在互相修飾,從而互相破壞彼此的詞典意義!保7)日常用語中“小語境”性要求用語遵守詞典意義,文學話語的“大語境”性,則往往導致詞語“破壞”詞典意義,而僅屬于作品整體的符號系統(tǒng)的意義。“大語境”性使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每落一字一句,都不能不“瞻前顧后 ”,力求使自己筆下的句子能夠屬于作品的整體的符號系統(tǒng)。前后與后句之前,前句群與后句群之間,應形成一種表現(xiàn)關系(即非指稱關系、單純因果關系等) ,或正面烘托,后反面襯托,或象征,或隱喻,或反諷,或悖論使作品中的符號系統(tǒng)形成一種“表現(xiàn)鏈”。具有“表現(xiàn)鏈”的話語,才是真正有表現(xiàn)力的話語。
從上面討論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到結論,文學言語在文學中是載體,但又不僅是載體,它更重要的是文學的對象,文學賴以棲身的家園。
二、面對審美體驗時的語言痛苦
文學語言是文學賴以棲身的家園。但并非任何語言都能成為文學的家園。在這里作家們遇到了困難。最常見的現(xiàn)象是,作家們常常感到,自己想說的很多很多,可實際說出的卻很少很少。德國作家歌德說泄氣話:“那試圖用文字表達藝術經(jīng)驗的做法,看來好像是件蠢事!备郀柣谴蠛按蠼:“世界上沒有比語言的痛苦更強烈的痛苦了。”而在中國的先秦時期,就提出了“不可言傳”和“言不盡意”的問題。莊子在《天道》中說:“世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敝档米⒁獾氖,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語言表達中所遇到的問題,與莊子所遇到的問題非常相似。所以陸機、劉勰以后的文論,對“言不盡意”的命題一直十分注意。在陸機、劉勰那里,已深深感到正是語言的“征實”性與審美體驗的豐富性之間的距離,造成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言不盡意”這種困境。
“言不盡意”的困境給作家?guī)砹舜箫@神通的機會。我們古人苦于“言不盡意”,提出了超越語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實踐則與現(xiàn)代心理學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語言的理想。劉勰首先在《文心雕龍·隱秀》篇提出:“文外之重旨”和“義主文外,秘響旁通,伏彩潛發(fā)”的主張。所謂 “文外之重旨”、“義主文外”,即追尋“言外之意”。這一思想可以說是劉勰的一大發(fā)現(xiàn)。他認識到“言征實而難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煉語言的基礎上,使意義產生于語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響從旁邊傳來,潛伏的文采在暗中閃爍。這樣一來,不但“言不盡意”的困難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總多、余意無窮的效果。所以,從“言不盡意”到“義主文外”,可以說在思想上實現(xiàn)了一次飛躍。在劉勰所開辟的這一超越語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發(fā)揮與補充。如唐代司空圖就直接提出了“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題。(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詩人梅堯臣的見解,他曾對歐陽修說:“詩家雖率意而造話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也。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歐陽修:《六一詩話》) 他認為“作者得于心,覽者會以意,殆難指陳以言也。”但通過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寫,還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們的古人解決文學語言與審美體驗疏離、對立的思路,即以語言去寫景狀物,從言外去追尋所要表達之意。
從現(xiàn)代心理學的角度看, “義主文外”說或“言外之意”說,就將言語與感覺、想像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語言作為一種心理實體,具有指稱和表現(xiàn)兩種功能,索緒爾說:
語言符號連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后者不是物質的聲音,純粹物理的東西而是這聲音的心理印跡,我們的感覺給我們證明的聲音表象。它是屬于感覺的。
這個觀點是符合實際的。例如, “山”這個詞,一方面它是一個“概念”,即所指,它是對各種各樣的山的一種抽象,它無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任何人也無法感覺到作為概念的“山”。另一方面, “山”這個詞又是一種“音響形象”,即能指,中國人聽到“Shan”這個詞的聲音,就會立刻在頭腦中喚起那高低起伏的、蒼翠碧綠的峰巒的形象。如果你的命運與山有著不同尋常的關系的話,那么“山”這個“音響形象”還可能撥動你的心弦。這時候,“山”這個詞已屬于我們的感覺、情感和想像的心理領域,或者說“ 山”與我們的感覺、情感、想像實現(xiàn)了某種同一。這樣“山”這個詞的表現(xiàn)功能就凸現(xiàn)出來。一般地說,語言的指稱和表現(xiàn)兩種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語言的表現(xiàn)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語言的表現(xiàn)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寫景狀物,這樣,語言就感覺化了、心理化了,語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現(xiàn)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情和意,收到“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三、文學語言的深層特征
以“言外之意”的策略來消解語言的一般性與審美體驗特殊性之間的疏離與對立,所強調的是文學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含蓄性、音樂性等,總的說還停留在對文學語言表層現(xiàn)象的描述上,只是揭示了文學語言的表層特征。下面我們將按“文學語言是文學賴以棲身的家園”的新思路探求文學語言的深層特征,嘗試著揭示文學語言的根本規(guī)律。
文學的真不等于自然的真。更進一步說,文學是語言編織出來的事件。這樣,普通生活中的客觀世界和文學作品的藝術世界的邏輯是不同的。在這兩個世界的岔道上,文學話語與日常話語也就分道揚鑣了。雖然就語言系統(tǒng)看, 文學話語與日常話語并沒有什么不同。同一個詞語,既可以在日常話語中運用,也可以在文學話語中運用,文學并沒有一種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正如巴赫金所認為的那樣,日常的話語一旦進入小說,就發(fā)生“形變”:
它們(指文學語體等) 在自身的構成過程中,把在直接言語交際的條件下形成的各種第一類體裁進入復雜體裁,在那里發(fā)生了形變,獲得了特殊的性質:同真正的現(xiàn)實和真實的他人表述失去了直接的關系。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或書信,進入長篇小說中以后,只是在小說的內容層面上還保留著自己的形式和日常生活的意義,只能是通過整部長篇小說,才進入到真正的現(xiàn)實中去,即作為文學藝術現(xiàn)實的事件,而不是日常生活的事件。
巴赫金想說明的是,日常的話語進入文學作品后,它就屬于文學現(xiàn)實事件的統(tǒng)轄,而與原本的現(xiàn)實的話語失去了直接的關系。這個看法是對的?梢赃@樣說, 日常話語是外指性的,而文學話語是內指性的。日常語言指向語言符號以外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因此它必須符合現(xiàn)實生活的邏輯,必須經(jīng)得起客觀生活的檢驗,也必須遵守各種形式邏輯的原則。譬如,如果朋友見面時問你:“你住在哪里?”你必須真實地回答說:“我住在北京西長安街”之類,你不能回答說:“我住在天堂,我同時也住在地獄!”因為前者可以檢驗,而后者則無法驗證。文學話語是“內指性”的話語,它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現(xiàn)實生活的邏輯,而只需與作品藝術世界相銜接就可以了。例如,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起,月是故鄉(xiāng)明”,明顯地違反客觀真實,月亮并非杜甫家鄉(xiāng)的才明,但由于它不是“外指性”的,而是“內指性 ”的,因此在詩的世界里它不但說得通,而且深刻地表現(xiàn)了杜甫對故鄉(xiāng)的情感的真實。概而言之,文學語言的“內指性”特征,只要求它符合作品的藝術世界的詩意邏輯,而不必要經(jīng)過客觀生活的驗證。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是“自主符號”。“內指性”是文學語言的總體特征,它表明了文學語言可以不受客觀事件的約束,只管營造文學自身的世界。
當然,上面所述的文學語言作為一種“內指性”的不必經(jīng)過現(xiàn)實檢驗的語言,并不是指作家筆下的語言可以隨意扭曲生活。恰恰相反,文學語言必須是真實的,不是一般的逼真,是深刻的心理真實。這樣作家在語言與體驗的疏離的痛苦中,就力圖尋找一種更貼近人的心靈、人的審美體驗的語言,一種帶著生命本初的新鮮汁液的語言,一種與人的審美體驗完全合拍的語言,一種更具有心理真實的語言。那么有沒有這樣一種語言呢?
前蘇聯(lián)一些著名的語言學家提出了一種稱之為“內部言語”的概念。A ·P ·魯利亞認為,語言的產生經(jīng)由內心意蘊的發(fā)動到外部語言的實現(xiàn)的基本過程,這個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由此不難看出,這種“內部言語”與人的欲望、情緒更貼近,與人的難于言說的審美體驗更相對應,因而也更真實。作家若是把這種中間性的“內部語言”直截了當?shù)貎A吐于稿紙上,那就可以以本初形態(tài)去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情緒和種種審美體驗,填平語言與審美體驗之間因疏離而形成的峽谷。我們古人也懂這個道理,宋蘇軾作詩講究“沖口而出”,他說:
好詩沖口誰能擇,俗子疑人未遣聞。(蘇軾: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此數(shù)十紙皆文忠公沖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畫皆有自然絕人之姿,信天下之奇跡也。(蘇軾: 《題劉景文歐公帖》)
所謂“沖口而出,縱手而成”,也就是截獲“內部語言”,不加修飾,直接傾吐,結果所得到的“自然絕人之姿”。實際上,不少作家就是嘗試著用這種“內部語言”寫作的。譬如,法國作家司湯達就喜歡用不假修飾的“內部語言”寫作。他在給巴爾扎克的回信中就說,“口授(修道院) 的時候,我想,就照草樣付印罷,這樣我就更真實、更自然、更配在一八八○年為人閱讀,到那時候,社會不再遍地都是俗不堪耐的暴發(fā)戶了,他們特別重視來歷不明的貴人,正因為自己出身微賤!雹冢11)司湯達這里所說的那種“更真實、更自然、更配在一八八○年為人閱讀”的“照草樣付印”的言語,實際上就是那種更貼近心靈本初、更貼近深度體驗的“內部語言”。
“內部語言”究竟是什么形態(tài)的? 這里我想舉郭沫若的《天狗》為例:
我是一條天狗呀! / 我把月來吞了,/ 我把日來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 我把全宇宙來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 光線的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xgy(能) 的總量!
我飛奔,/ 我狂叫,/ 我燃燒。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 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 / 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剝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嚙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經(jīng)上飛跑,/ 我在我脊髓上飛跑,/ 我在我腦筋上飛跑。/我便是我呀! / 我的我要爆了!
首先,這首詩所用的動詞特別多,比例特別大,其中有些動詞重復地出現(xiàn),動詞如“飛奔”、“狂叫”、“燃燒”、“剝”、“食”、“嚙”、“吸”、“爆 ”等,在詩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其意義與詩的情緒本身密切相關。這就說明這首詩的語言功能的“述謂性”特別強。詩以“我”作為行為、動作、情緒、欲望的主體,向四方八方發(fā)射“我”的動作,達到極為狂放和為所欲為的地步,而且這一切似乎不加思索、隨口噴出,使人感到詩人落在紙上的不是詞語,而是欲望、情緒本身。其次,詩的言語在語法上、邏輯上都不合規(guī)范,如“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我在我的神經(jīng)上飛跑”、“我在我脊髓上飛跑”等等,都有語法、邏輯上的毛病,但這些話語讓人獲得鮮明的感受,并被人理解。而關聯(lián)詞極少,但像“月”、“日”、“星球”、“宇宙”、“皮”、“肉”、“血”、“神經(jīng)”、“ 脊髓”、“腦筋”這些系列名詞與系列動詞結合成中心詞語,都按順序排列,意蘊十分密集。這樣就形成了這首詩言語形態(tài)的凝縮性特征。這首詩的言語完全是緊貼人的欲望、情感、意緒的,是不加思索就落在紙面上的,保持了語言的本初性特點,從而更深地傳達了詩人的體驗。
文學不但要求真實,而且還要求新鮮。語言的“陌生化”命題,就是為適應文學的新鮮感而提出來的。文學語言“陌生化”的思想早已有之。但作為學術觀點正式提出來的,卻是俄國的學者什克洛夫斯基。什克洛夫斯基在《藝術作為手法》這篇重要的論文中,把“陌生化”與“自動化”對立起來。他認為“自動化”的語言缺乏新鮮感。“自動化”的語言,由于我們反復使用,詞語原有的新鮮感和表現(xiàn)力已耗損殆盡,已不可能引起我們的感覺。因此在“自動化”的語言里,“我們看不到事物,而是根據(jù)初步的特征識別事物。事物仿佛被包裝起來從我們身邊經(jīng)過,我們根據(jù)它所占的位置知道它是存在的,不過我們只看到它的表面。在這樣的感覺的影響下,事物首先在作為感覺方面減弱了,隨后在再現(xiàn)方面也減弱了!边@樣,什克洛夫斯基就提倡“陌生化”的言語作為文學的手法。他說:
為了恢復對生活的感覺,為了感覺到事物,為了使石頭成為石頭,存在著一種名為藝術的東西。藝術的目的是提供作為視覺而不同作為識別的事物的感覺;藝術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又譯奇特化———引者) 的手法,是使形式變得模糊、增加感覺的困難和時間的手法,因為藝術中的感覺行為本身就是目的,應該延長。
根據(jù)我對什克洛夫斯基這一思想的理解,所謂“陌生化”語言,主要是指描寫一個事物時,不用指稱、識別的方法,而用一種非指稱、非識別的仿佛是第一次見到這事物而不得不進行描寫的方法。對此,什克洛夫斯基舉了許多列夫·托爾斯泰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必須說明的是,陌生化言語手法是多種多樣的,上述這種非指稱性、非識別性的對事物原本形態(tài)的描寫,只是陌生化最重要的一種。
語言論文10
一、匯編語言在軟件工程中的應用
匯編語言是建立在傳統(tǒng)機器語言基礎之上的,保留了傳統(tǒng)語言的優(yōu)勢的同時,突破了傳統(tǒng)語言的弊端,能夠對關鍵程序代碼進行準確控制,且能夠直接訪問并控制相應的硬件系統(tǒng),促使硬件發(fā)揮積極作用,從而確保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不僅如此,匯編語言程序編譯后的目標代碼空間需求較小,執(zhí)行效率較高,在系統(tǒng)軟件程序和過程控制程序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且普遍,其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是其他語言難以取代的`。但是,事物具有兩面性,匯編語言也存在一定不足,由于其基礎是機器語言,使得其對象沒有發(fā)生變化,沒有改變其是一種低級語言的地位,且理解難度也較高。在軟件開發(fā)中應用此語言,效率并不明顯,且針對硬件系統(tǒng)而言,且精確度并不高,兼容性較差,即便是類似硬件也不能夠通用。在軟件工程中,匯編語言憑借自身與硬件系統(tǒng)聯(lián)系密切,且能夠實現(xiàn)直接訪問,很多系統(tǒng)軟件都采用匯編語言進行編程,還包括一些對處理速度要求較高的程度也是通過匯編語言編寫的。不僅如此,在系統(tǒng)核心部分、軟件加密、解密及計算機病毒分析等方面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在一些行業(yè)中,匯編語言是不可缺少的,只能夠選擇它,在熟悉的程序員手中,使用匯編語言能夠顯著提升效率及性能,但是,其弊端是需要利用更長的時間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匯編語言在一些工業(yè)企業(yè)中,制作4位單片機等,以此來實現(xiàn)對工業(yè)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另外,針對需要快速及實時響應的場合,也需要選擇匯編語言,例如:儀器儀表及工業(yè)控制設備等,一般情況下,匯編語言應用于最底層,驅動程序及嵌入式操作程度等,隨著現(xiàn)代軟件系統(tǒng)不斷發(fā)展,匯編語言逐漸成為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門課程,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計算機運行原理,夯實計算機相關知識基礎。
二、C語言在軟件工程中的應用
C語言自上個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在計算機領域中,C語言作為一種高級語言,不僅具有人性化特點,還包括匯編語言的特性,受到軟件工程開發(fā)廣泛關注,其本質是高級與低級語言有機結合的編程工作單元,通過函數(shù)、循環(huán)等應用,能夠形成結構化設計方法,提高系統(tǒng)層次性、清晰度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且方便用戶調試和維護。C語言自身優(yōu)勢很多,運算符豐富,實現(xiàn)多樣化表達,滿足多元化需求,且數(shù)據(jù)類型較多,例如:指針型、實型等類型,能夠實現(xiàn)相對復雜的數(shù)據(jù)運算任務,相比較而言,C語言更具有靈活性,兼顧人性化及實用性兩方面,能夠直接對對位地址和字節(jié)地址進行操作,另外,運用C語言編寫源程序,不僅系統(tǒng)質量高,而且執(zhí)行效率也很高為更好地移植和修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誠然,C語言也存在一定缺陷,靈活度高,使得其對語法規(guī)則要求并不嚴格,使得變量類型規(guī)范也受到一定影響,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初學者剛接觸C語言時,難以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增加了學習難度。指針作為C語言在軟件工程中應用的關注點,針對與硬件聯(lián)系較多的程序,C語言編寫程序更為高效,且多種機型及操作系統(tǒng)也可以選擇C語言,幫助人們直接訪問地址,及時檢查語法錯誤,糾正錯誤,既能夠提高系統(tǒng)質量,也能夠有效提高系統(tǒng)運行效率。未來,C語言將會廣泛應用于系統(tǒng)程序編寫中。綜上所述,匯編語言與C語言自身都存在優(yōu)勢及缺陷,單純的使用一種語言,難以發(fā)揮有效作用,且不利于軟件工程開發(fā),至此,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在程序編寫過程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更好地滿足用戶對系統(tǒng)的需求。
三、結論
根據(jù)上文所述,軟件工程作為一項綜合性工程,在促進社會發(fā)展等方面占據(jù)不可替代的位置,而匯編語言與C語言作為實現(xiàn)軟件工程開發(fā)的核心,二者均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及不足,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程序編寫,應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取二者之長,提高系統(tǒng)軟件可讀性、靈活性,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
語言論文11
【摘要】獨立學院轉型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推動英語語言學課程改革勢在必行;谡n程學科特點與網(wǎng)絡時代學生獨特學習特色,筆者就現(xiàn)階段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兩方面提出建議,試圖找出能夠達到更好教學效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英語語言學教學改革 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
英語語言學課程是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它對英語專業(yè)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能夠為學生今后學習工作提供必要理論基礎與理論指導。通過課程學習,學生能夠了解英語語言學的發(fā)展歷程,習得人類進行語言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在系統(tǒng)且全面地學習之后,學生能夠運用語言學理論解釋語言現(xiàn)象,進而解決具體語言問題,并且能自覺提高英語語言素養(yǎng)。
由于本學科理論性過強,抽象概念過多,學生很難長時間保持持久學習興趣。并且由于課時限制,教師上課內容過于緊湊,很多時候只能壓縮和學生互動時間來完成必要教學任務。這樣學生普遍缺乏獨立思考時間來進行批判性思維的拓展,影響自己知識系統(tǒng)的構建。在獨立學院轉型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背景下,教師首先要明確學院人才培養(yǎng)目標,挑選與社會實踐相匹配的教學內容,思考選用哪種教學方式能夠達到更好教學效果。因此,本文擬結合筆者近幾年課程教學實踐,就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兩個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通過對新華學院文法外語系20xx級英語專業(yè)一班和二班,20xx級英語專業(yè)一班共79名學生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要求課程應該采用新教學模式。46%學生認為講解抽象概念時如果加入更多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例證能夠促進理解,加強記憶。32%學生認為小組討論形式能更好地挖掘學生內在潛力。18%學生認為小組討論較浪費時間,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為輔,這樣更能有效地獲取知識。
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教師首先要明確培養(yǎng)目標,選取學生能夠在今后學習工作中極有可能用到且能力能夠得到提升的教學內容。根據(jù)筆者教學實踐,結合課程特點,教學內容應該把語音,詞匯,句法,語用等微觀語言學內容以及部分宏觀語言學內容列為教學重點。微觀語言學內容很多,但是如何通過更多例證使學生更好理解且能學會自己思考分析還需要教師精心備課才能達到更好教學效果。而宏觀語言學方面,選取二語習得作為教學重點,這樣可以使學生了解一語習得的特點以及二語習得面臨的困境。
由于英語語言學課程分配課時少,學科專業(yè)術語過多,很多內容晦澀難懂。傳統(tǒng)課程教學大多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內容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方面很有優(yōu)勢。但是,學生上課忙于記筆記,進行大量被動學習,學生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教學效果差。因此,筆者認為情境式教學模式與任務型教學模式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更適合英語語言學教學。根據(jù)本人教學實踐,情境式與任務型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情境式教學強調:“把知識看做工作,并試圖通過真實實踐中的活動和社會性互動促進學生的文化適應!鼻榫呈浇虒W要求教師精心備課,做好課程設計,提前布置好情境任務,讓學生課下提前做好預習工作。而任務型教學模式通過教師制定教學目標,給學生設置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學任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使學生明確教學重點,逐步在合作與探討學習方式當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與團隊意識。通過情境式教學模式與任務型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激發(fā)自身的學習動力。創(chuàng)設學習者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討論研究,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有助于促進良好的師生與生生關系。
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教改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性,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利用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并使學生學會運用知識的能力!鼻榫呈浇虒W模式與任務型教學模式提倡的教學理念與英語語言學教學改革相適應。這樣看來,情境式教學模式與任務型教學模式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在英語語言學課程改革當中理論實踐方面都具可行性。所以如果課時充足的情況下,情境式教學模式與任務型教學模式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在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教學實踐當中是很好的范例。
隨著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高速發(fā)展,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即時更豐富的教學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語言學概念和相關教學理論。網(wǎng)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需要掌握更多操作技能,定時定量發(fā)布英語語言學發(fā)展最新研究成果。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對學生問題在線解答,在線留作業(yè),收作業(yè)。學生分組討論制作PPT并做成小視頻放群里供班里學生學習思考分析。語音與視頻資料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拓展思維。教師要教會學生進行語言研究的方法,使用中外數(shù)字資源搜索相關信息來擴充知識量,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語言學方面APP,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學習。
本文分析了獨立學院英語語言學課程所面臨的困境并提出自己粗淺的幾點建議。通過對英語語言學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筆者就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希望今后教學實踐中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能力與合作精神方面找到更多突破點。
參考文獻:
[1]田慧.論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導向的英語語言學教學改革[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xx(1):43-44.
語言論文12
一、一般教學技能提升策略
(一)備課:分項過關。
備課即在進行正式的課堂教學前對課堂教學進行整體設計,內容包括課標研讀、文本解讀、學情了解、目標設定、重點確立、難點挖掘、過程設計、方法選擇、課時安排、課件準備、板書設計等,最終落實到教案編寫。課堂如同戰(zhàn)場,教案如同作戰(zhàn)計劃,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對課堂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既體現(xiàn)出師范生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掌握情況,也體現(xiàn)出他們的專業(yè)綜合能力,難度較大,可以采取分項過關的方式?梢韵冗^文本解讀關,然后練習目標設計,初步掌握目標確定的方法,能夠運用比較規(guī)范的語言表述教學目標。如:“學生(行為主體)在課堂討論中(行為情境),至少能夠比較(行為動詞)兩種(行為標準)課文所用修辭手法(行為對象)的異同!敝筮M行教學過程設計的訓練,在對程翔的“起領—教讀—自讀—總結”四步單元教學過程模式、鐘德贛的“中學語文反芻式單元教學法”以及潘鳳湘的“八步教讀法”、魏書生的“六步法”、錢夢龍的“導讀法”、余映潮的“板塊式”等單篇課文教學過程設計及依據(jù)了解的基礎上模仿總體教學過程設計,再根據(jù)課堂教學過程所需技能分項訓練,如導入、提問、講解、結課、板書等。這樣一步一步逐項訓練,最后對整個教學設計進行修正,相對會減輕備課的難度,而且比較扎實。
(二)說課:開口論辯。
說課是既要說出課上什么、如何上,又要說出為何要這樣上,既考察教師的實踐能力,又考察其理論素養(yǎng),是進行教學研究、培訓師資的重要活動形式,可放在課前,也可放在課后。課前說課,主要說為何這樣設計,可起到對課堂教學矯正的作用,增強上課的理性;課后說課,主要說為何這樣設計及課堂教學實效,可起到檢驗教學設計的作用,反思意味濃厚。說課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三個方面:一是提升理論素養(yǎng),撰寫好說課稿。說課稿一般要涉及五個方面: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其核心應是說出教師本人對教材的獨特理解及教學設計的思想、思路,力求達到既具備科學性,又具備理論性、可操作性。二是多開口練習。稿子過關后讀熟,直至脫稿,把握好說課的時間,提高說課的邏輯性與藝術性,力求語言表達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字正腔圓,悅耳動聽。三是在論辯中提升說課水平。一般訓練把說課僅僅作為了一種形式,師范生說課完畢后輔導教師點評一下說課就結束,忽視了說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與同行及專家交流。所以說課訓練除了讓師范生準備好說課稿,自己多開口練習外,應有重要的一環(huán),即提問與答辯。教師與其他師范生在說課結束后可模仿專家與同行,針對教材內容、目標設置、教學思路、方法選擇、重難點突破等提問,使說課者在與專家及同行的對話交流中進一步明晰自己的教學設計,提升說課水平。
(三)講課:自講合作。
自講即按照教案設計,自己在空教室或其他地方反復演練,進一步熟悉教學內容、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等,發(fā)現(xiàn)疏漏,及時修改。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培養(yǎng)師范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也為下一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打下基礎。試講中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小組活動及班內交流,在個人講熟之后把全班師范生編為小組,在小組內試講,進一步發(fā)現(xiàn)問題,使教案更加科學,教學更加有效。還可結合年輕人精力旺盛、爭勝好強的特點,在組內展開比賽,以賽促講。小組試講之后,組內選拔代表進行班內交流。講課要求抓住重點,突出重點,讓學生掌握重點,透徹理解重點,能夠結合運用,轉化為能力最好。因為師范生的試講沒有真實的教學對象,缺乏真實的體驗,講課易出現(xiàn)兩個問題:其一是忽視學生的學,以個人講解為主。講課中要培養(yǎng)師范生一種教學生學,引導學生喜愛、理解、欣賞、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而不是當知識的“掮客”。其二是貪多,一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結果每個問題都是走馬觀花,要引導師范生學會一節(jié)課著重解決一兩個問題。這些都要在師范生自講與合作學習的反復練習中加以解決。
(四)評課:先寫后評。
評課實際屬于教學研究范疇,評課訓練不僅使師范生具備評課能力,更重要的是起到如何導引教學的作用。從以往師范生的評課來看,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過多關注外在的東西,如教師的儀容儀表、語言表達等,對教學內容是否適切、教學方法是否靈活、課堂結構安排是否合理、學生接受是否難易等涉及較少。還有的要么全評優(yōu)點,看不到問題;要么全評缺點,一概否定,抹殺授課者的創(chuàng)造,嚴重打擊授課者的自信。作為師范生的能力弱項,不妨先練習寫較詳細的評課稿,慢慢明確評課的原則、內容、方法后,再寫較簡略的評課稿,直至最后列出要點評課甚至打好腹稿脫稿評課。評課稿主要包括評課的內容與思路。評課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效果、教師素質等方面。評課思路可以有兩個:一是按照上述內容逐項點評;二是抓住一項或幾項內容點評,先說優(yōu)點,再提出問題,最后提出建議。評課稿必須有理有據(jù),不能只有論點。評課可培養(yǎng)師范生的反思意識,自我反思有利于師范生專業(yè)發(fā)展,因此在他評前應該先自評,進行自我剖析。
二、專業(yè)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語文教學能力的高低,除了與師范生掌握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理論高度相關外,其自身具備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聽說讀寫能力本身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區(qū)別于其他專業(yè)師范生的重要標志,是進行教學的基礎、底氣、看家本領,可稱為專業(yè)核心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始于小學一年級,直至大學四年級,本文著重探討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課學習中如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師范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聽:課例講座。
教師要對學生的答問做出反應,具備良好聽力是教師必備的素質之一,對語文教師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對話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而對話的基礎是理解與尊重,其表現(xiàn)則是傾聽能力,F(xiàn)在的大學生,個性都比較強,善于自我表現(xiàn),對別人缺乏應有的尊重與理解,可借助師范生課堂試講、見習、聽講座等機會,對其進行聽的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善于傾聽,在別人講課解說時盡量不交頭接耳、嘀嘀咕咕地說,有問題記下來,可在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表達。二是聽課、聽講座要專心聽,記錄要點。三是邊聽邊思,記錄自己的感想、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師范生聽的能力會有所提高。
(二)說:備課講課。
說課就是說備課,是面對同行專家介紹說明自己的教學設計及其設計依據(jù)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培訓師范生的重要方式,也是訓練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說的能力的良機。說課前要求其撰寫好說課稿,自己課下反復練習,直至脫稿,然后小組內說課,借助微格訓練,調出錄像反復查看比對,查漏補缺,提升說課的邏輯性、藝術性,從而提升說的能力。講課中的講授技能訓練、課堂引導及課例觀看后的反思評課,也是提升說話能力的機會,可組織師范生辯論研討,一方面增加了開口說話的`機會,另一方面加深了對教學的理解。比如針對案例發(fā)表自己觀點的即席講演,考察了師范生多方面的知識儲備,特別是訓練了師范生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
(三)讀:教育名著。
讀書,應該是語文教師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憑借是教材及語文教育名著。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文學名著讀的較多,語文教育名著閱讀量較少,對語文教材的閱讀也比較忽視,不明白語文教材閱讀與一般閱讀不同,一是不管喜歡與否都應細讀,二是閱讀中不僅有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還有教師與作者、教師與編者、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從而把語文教材閱讀簡單化。針對上述情況,可在課程開設之初,向學生開列語文教育名著書單,推薦語文教育名著,如《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導讀的藝術》、《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思想錄中學語文卷》等,以及語文教育報刊雜志《中學語文教學》、《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中國教育報》、《語文報》等,要求做好筆記,在合適的時機以讀書報告會的形式進行交流。語文教材的閱讀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如朗讀、誦讀、細讀、讀書報告會等。
(四)寫:教學論文。
研究,也是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是未來語文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要素。教師需要對教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如果認為其只是技能的疊加,則教學活動就會很快陷入滿足,繼而無趣,行而不遠,體驗不到職業(yè)的幸福感、愉悅感。目前,語文教育科研的訓練欠缺,畢業(yè)后能夠寫出教研論文者寥寥。只有認真從事教學研究的教師,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更好地運用技能傳授知識。要學會在調查中了解,在實踐中反思,在研討中提升教學科研能力。要結合教材分析、教案設計、說課稿撰寫、評課稿撰寫、讀書筆記、調查等常規(guī)訓練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把探討的結果用文字表達出來,并在寫作中創(chuàng)新。寫作是思維的利器,是教師專業(yè)化的必由之路,教師只有寫,才會寫,如果能夠把其中優(yōu)秀的文章修改發(fā)表,對師范生會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一方面在寫作中提高了寫作能力,保留了精神作品;另一方面也體驗到了問題解決的喜悅,增加了對原有問題的認知與解決能力。
三、結語
要說明的是,備說講評的提升策略并非不可互用,以先寫后練為例,講課也需要先寫教學設計,說課也需要先寫說課稿,但教案和說課稿都是在講課、說課之前就準備好的,講課、說課打的是有準備之仗。評課則不同,是根據(jù)講課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現(xiàn)場不僅要想好,還要用語言表達出來,難度較大。因此有人以模擬教學針對性不強或師范生評課水平較差為由不訓練師范生評課,使師范生欠缺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不利于培養(yǎng)師范生的反思意識、研究能力。為了突破難點,文中提出先寫后練的策略。也就是說,本文提出的一般教學技能的提升策略是建立在本項技能的特點及師范生學情基礎上的,針對性較強。至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要說明的一點是,四項能力互相影響,尤以閱讀語文教學名著為核心:一方面既可培養(yǎng)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其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閱讀是語言運用的基礎,在做讀書筆記時又能訓練寫作能力,參加讀書報告會時聽說能力也得到訓練,可謂一舉多得。
語言論文13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婚慶司儀市場走熱。與傳統(tǒng)婚禮相比,司儀貫穿整個婚禮的主線,通過語言來把控現(xiàn)場,渲染熱鬧和喜慶的氛圍,進行婚禮禮儀服務;閼c司儀的語言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傳播方式,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
關鍵詞:婚禮;司儀主持;語言
司儀這一行業(yè)在古代就有,古代對于司儀的稱呼為儐相。近年來,隨著西式婚禮的流行,延續(xù)了幾千年的民族婚禮不僅在服裝和場地上有所改良,而且婚禮的形式也有所西化,形成中西方結合為基礎的婚禮模式,增添了很多娛樂元素,司儀在婚禮主持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個地區(qū)婚禮習俗不同,婚禮策劃師會首先將特色迥異的策劃方案呈獻給新人,但不管婚禮的形式如何變化,司儀都必須通過自己的語言來靈活駕馭現(xiàn)場,烘托現(xiàn)場的喜慶。以前司儀的選擇局限于新人家長熟悉的領導和朋友,如今大部分是請婚慶公司推薦的有經(jīng)驗、口碑較好的婚慶司儀。專業(yè)的婚慶司儀對于主持風格和現(xiàn)場把控能力較強,很多新人認為婚禮是一生中的大事,為了辦一場圓滿的婚禮,他們都希望找一個專業(yè)素質強的司儀來主持。因此,婚慶公司對司儀的主持技術要求逐漸提高,婚慶司儀語言藝術的提升迫在眉睫。
1婚禮司儀現(xiàn)狀
1.1婚禮司儀市場需求大
據(jù)統(tǒng)計,全國每年都有將近80萬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婚禮大部分都交由婚慶公司籌辦,婚慶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但由于處于起步階段,行業(yè)尚無標準,缺少行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層次不齊。作為婚慶行業(yè)產業(yè)鏈中的一員,婚慶司儀市場需求廣闊,但高層次的優(yōu)秀司儀明顯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人對于婚禮的要求和質量不斷提高。人們需要隆重又溫馨的婚禮和高水平、高文化素質的司儀,對司儀的選擇也充滿了多樣化標準。當下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都是追求個性的一代,他們希望擁有一個獨特的婚禮,避免千篇一律。對于婚禮不同場景的把控,司儀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司儀需要將新人、家人和好友之間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婚禮。司儀的語言水準對婚禮現(xiàn)場的氣氛把握和設計十分關鍵,婚禮的水平和婚禮的熱鬧程度,決定于司儀的主持形式和主持態(tài)度。因此,一個知名度高的司儀需要提前預約。
1.2司儀從業(yè)人員復雜目前婚禮司儀從業(yè)人員隊伍較為龐大,但魚龍混雜
有些地區(qū)是專業(yè)演出的主持人和電臺、播音主持人臨時客串來當司儀。也有一些是酒店工作人員、攝影師來當司儀。司儀主持的能力和水平層次不齊。有些司儀在主持過程中經(jīng)過謹慎的策劃,并且及時配合現(xiàn)場的燈光布置和現(xiàn)場的氣氛來進行主持,而有些只是簡單地按程序完成就認為萬事大吉。有些司儀穿著太過正式,容易和新郎撞衫;有些穿著過于隨意,不適合婚禮的氛圍。
1.3業(yè)務水平普遍偏低
很多司儀并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訓練,在主持過程中缺乏專業(yè)的語言功底和文化修養(yǎng)。他們只是按照婚禮的流程進行宣讀,在語言上缺乏靈活性。而且受過專業(yè)培訓的司儀并不是很多,在說開場白的時候還混雜著其他地方的口音,即使飽含深情,也無法讓人專心去參與到新人的婚禮中去,往往會讓人出戲。有些婚禮現(xiàn)場的司儀主持陳述和現(xiàn)實情況會呈現(xiàn)相反狀態(tài),比如說今天是個好日子,天氣晴朗,但其實窗外下起了綿綿小雨。這些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很多司儀存在嚴重的背詞和念詞問題;槎Y現(xiàn)場環(huán)境瞬息萬變,主持人應通過自己的語言和現(xiàn)場語境隨意組詞。機械化地創(chuàng)詞,不僅沒有給新人和現(xiàn)場的來賓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使婚禮的現(xiàn)場更加僵化,讓婚禮陷入尷尬境地。受經(jīng)濟利益驅使,有些婚禮司儀的主持過程千篇一律,他們主持完這場婚禮,下一場婚禮也是用的同樣的話,并沒有任何新意,也沒有突顯出婚禮的特色。他們的主持工作非?贪澹还苄履锖托吕墒鞘裁吹胤降、什么場合、什么職業(yè)。雖然很多婚禮主持人在現(xiàn)場會講一些幽默的話語來駁現(xiàn)場來賓一笑,但是很多幽默的話語,品味并不高雅,甚至會容易造成別人的反感。結婚本來就是高雅浪漫的,但是很多素質不高的司儀會將婚禮瞬間搞得非常尷尬;槎Y主持過程中的司儀的語言藝術是非常重要的,婚慶司儀應該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技能和技巧,掌握系統(tǒng)的語言,來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2司儀主持特色
2.1語言任務
司儀在主持過程中首先要定好婚禮的基調,按照婚禮本身的特點,串起相應的主持詞和主持風格。如果婚禮場地較為傳統(tǒng),婚禮主持人就應用明亮的語調來烘托現(xiàn)場的氣氛。如果是一些主題浪漫的婚禮,主持人的語速就要放慢,主持風格要溫馨和抒情;槎Y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要將婚禮的各項事宜緊湊地搭建在一起,不能只是機械地充當報幕員。對于主持中的串場詞和結束語更加應該連貫,不斷營造現(xiàn)場的氛圍。主持人需要將親情融入到婚禮中去,讓婚禮構成情感為主要氛圍的主線[1]。婚禮主持過程中司儀不能喧賓奪主,講話要精而少,以增加和配合嘉賓和新人之間的互動,加強現(xiàn)場嘉賓的參與程度。
2.2語言特點
在主持婚禮過程中,司儀需要和新人以及現(xiàn)場的'嘉賓加強交流。在交流中要注意對方的反應,如果說出來不太適合的話,要及時改正,并且及時帶過去,避免尷尬的事發(fā)生。在婚禮主持過程中要注重雅俗共賞,老少皆宜的方式。注意主持的地點和受眾的群體,語言要注重通俗易懂,保持原有的風格和多樣化的特色。由于受眾整體文化水平不同,所以主持的語言基調就應該多樣化。婚禮的參與嘉賓是一個特殊群體,為了烘托現(xiàn)場的主持氛圍,應該加強嘉賓和新人之間的互動,調動現(xiàn)場的氛圍。
2.3語言準則
主持的過程中要符合客觀的實際需求和受眾的需要,從客觀規(guī)律出發(fā),準確無誤地表達。對于婚禮來說,主持要運用簡單的口語,注重普通話的發(fā)音,用專業(yè)特別的聲音來主持。司儀要保證主持過程中的主持詞熟練于心,即使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突發(fā)情況,也要懂得臨場發(fā)揮和應變的語言,減少修飾的成分;槎Y是一件大喜事,調侃是必不可少的。在婚禮現(xiàn)場,如果想要調動來賓的氣氛就需要不斷拋出包袱,切記不要出現(xiàn)低俗的語言。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擁有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婚禮主持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婚禮的檔次,注重人文情懷和烘托整個婚禮的意境。主持人主持時話語要真情感人,要拿出來相應的技巧和腔調,不能讓人感覺十分虛偽和矯揉造作。在主持過程中要注意語言幽默,隨時切換各種角色,要符合現(xiàn)場受眾的層次,注意自己的語調,而且在主持過程中要及時應變,把握語言講述的時機[2]。
3專業(yè)婚慶司儀必備的素質
3.1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專業(yè)的婚禮司儀應該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槎Y主持過程中,司儀的吐字發(fā)音語言標準和語調的親切,是對婚禮現(xiàn)場的直接性把握。語言的幽默可以帶動現(xiàn)場的氛圍,因此司儀要事先對親人和嘉賓加以了解。在婚禮現(xiàn)場要及時完成語調的把握,不斷渲染婚禮的浪漫、喜慶的氣氛。婚禮主持過程中的前期工作需要做好,婚禮開場前要提前訓練好自身的語言表達;槎Y的主持語言開場時一定要簡潔明快,對周圍的氛圍把控要適度。要加強現(xiàn)場的靈活互動。一場婚禮不僅僅只有主持人、新郎、新娘,還有各位來賓。主持人在主持時要注重和嘉賓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達,這樣才會避免語言表達僵化和尷尬的情況。
3.2良好的現(xiàn)場反應能力
婚禮主持過程中,司儀要具備即興表達的能力,即使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婚禮司儀都應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及時縝密的邏輯思維,不斷組織語言。比如當證婚人上臺時不幸摔倒,司儀要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機智的語言化解尷尬。司儀在主持過程中要具備良好的現(xiàn)場反應能力,就需要在幕后下很多功夫,了解婚禮現(xiàn)場中容易存在的問題,提升自己的婚禮主持經(jīng)驗,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司儀的應變能力也是最考驗主持功底的一部分,需要通過長期的鍛煉和訓練,逐漸提升臨場發(fā)揮的語言組織能力,不能過度修飾,也不能出現(xiàn)語句啰嗦和重復的現(xiàn)象。
3.3充滿魅力的主持風格
司儀在主持婚禮過程中一定要具備幽默的語言風格,因為如果不夠幽默,就會導致婚禮現(xiàn)場略微尷尬,不適合婚禮的主持[3]。要想成為真正的詼諧幽默的主持人需要相應的幽默細胞,懂得幽默的方法。婚禮司儀可以學習相聲演員的幽默功底和技能來提升自己的幽默素養(yǎng)。在婚禮主持過程中,主持人要有學者風范,注重儒雅和隨機應變,這就需要主持人做好課后工作,不斷學習和提升主持技巧。
3.4了解各種民族文化
結婚群體來自五湖四海,因此,婚禮司儀要了解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婚禮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和擴展下來的,每個地區(qū)的婚禮習俗、婚禮文化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婚禮司儀擔負起傳播這種文化的職責。很多地區(qū)對于婚禮主持所需要的用語不同,在整個婚禮過程中,無論是新人還是現(xiàn)場的來賓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忌諱的語言。所以司儀在主持婚禮時一定不要說忌諱的詞語,要將新人的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婚禮中去,營造出美好的婚禮氣氛。
參考文獻:
[1]宋奕.婚慶司儀作為主持藝術初探[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xx(2):109-111.
[2]董永前.婚慶司儀亟待規(guī)范化[N].蘭州日報,20xx-04-24(A2).
[3]阿丙,大門.婚禮司儀,都市里的“雅俗燴”[J].溫州瞭望,20xx(3):46-47.
語言論文14
尊敬的評委老師:
我叫**,05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員,在**學校任教六年級語文,兼?zhèn)湔n組組長。我所撰寫的論文題目是:論《圍城》方鴻漸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我的指導老師是進修學校副校長***老師。從確定選題、擬定題綱、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諶老師精心細致的指導,使我很快掌握了論文的寫作方法,并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迅速完成論文的寫作。不管今天答辯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由衷的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勞動,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批評指正。
選擇《圍城》這本小說作為我的畢業(yè)論文的寫作題材,一方面是因為我對這本小說比較的喜歡,包括由這本小說改篇而成的電視劇。的確,《圍城》是一個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會意義的命題,它向人們說明40年代中國社會的動蕩、黑暗和病態(tài),使戀愛、結婚、家庭成為“鳥籠”和“城堡”,寓意只有沖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會的“圍城”,把個人的命運和整個民族、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會有新的生路!秶恰凡焕橐徊吭⒁馍羁、發(fā)人深省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結合當今社會現(xiàn)實,許多的現(xiàn)象也與《圍城》中的描寫場景有一些的相似,揭示其中的聯(lián)系,警示世人,以倡導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性的人生,也是我想通過自己的寫作給社會的一次貢獻。
我在這篇論文中,主要采用了內容分析和現(xiàn)實對比的寫作手法,各階段安排依照先典型分析(即具體事例分析),具體對照現(xiàn)象,展現(xiàn)警示,再綜合論述,闡明現(xiàn)實意義的層次進行。具體結構如下:
一、 方鴻漸“玩世不恭”的人生態(tài)度造成的影響對現(xiàn)實社會的警示意義 !
1、***的`后果與不學無術
2、對愛情的“玩世不恭”造成的苦果與性開放
二、 方鴻漸復雜思想性格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1、表現(xiàn)在愛情生活方面的復雜 分析及現(xiàn)實意義
2、表現(xiàn)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復雜思想性格的分析及現(xiàn)實意義
3、表現(xiàn)在事業(yè)方面的復雜性格的分析及現(xiàn)實意義。
第一個方面,著重從方鴻漸兩件典型的事例(即***和談戀愛),聯(lián)系到當今社會兩種不良現(xiàn)象(即不學無術和性開放),以警示世人,這部分用詞頗多,篇幅較長。第二個方面,綜合闡述方鴻漸在社會大背景下的愛情、家庭、事業(yè)三個方面的思想性格,意圖說明無論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如果缺乏主動性,缺乏自主有為的精神,缺乏堅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是很容易被環(huán)境和他人左右的,一個人只有將自身的發(fā)展置于社會論文報告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大熔爐里,事業(yè)才會有所成功;一個家庭,只有在安定平和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削除了社會的重壓,家庭成員之間相互諒解,家庭生活才會真誠和自由。這部分語言精練,立意高遠。
在提綱的完成過程中,我得到了諶老師的詳細指導,觀點進一步得到了提煉,對現(xiàn)實社會某些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也進一步深入。初稿完成后,諶老師又詳細地審閱了全文,對一些用詞不當?shù)牡胤,觀點不明朗的地方提出了指正。最后正式定稿后,諶老師又認真地提示了論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正是在老師的著力指導下,在本人細致的研究下,我結合當今社會現(xiàn)實的某些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了《圍城》所蘊含的警示意義和指導意義。關于《圍城》的有關論著相當?shù)囟,但以其人物形象的現(xiàn)實融合來確定研究方向,應該是我的一個創(chuàng)新之點。
本篇論文已經(jīng)完成,雖然不是很盡人意,還有許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進,但總的來說,在撰寫的過程中,我真實地學到了許多東西,更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知識,自己的認識也有了相當?shù)奶岣摺?/p>
語言論文15
摘要: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起來非常有難度,小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弱,很多時候對教師嚴肅的管理行為產生畏懼或者逆反心理。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藝術對管理效果和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影響,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特點,然后細致討論了錘煉管理語言藝術的基本要點。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工作;管理語言藝術
1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特點
。保毖灾欣淼奶攸c:在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中要注重言之有理的特點,也就是說班主任的每句話都要講道理。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或者講道理的時候,要良好的掌握語言在表述中的邏輯關系,更好地將事情經(jīng)過或者道理有條不紊、條理清晰的講述出來;除了注重描述事件和講述道理的條理外,還有注意觀察小學生的情緒,保證班主任和小學生雙方都在理性和平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交流并思考問題。班主任和小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更好地發(fā)揮管理語言藝術言之有理特點的前提。
。保惭灾袆e的特點:在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中,言之有別是指在班主任的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個體的差異,針對不同性格學生要運用不同的語言。小學階段的學生三觀尚未完全形成,性格各有區(qū)別,班主任應該更深入的對每個學生的性格進行了解,從而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進行更有效的交流溝通。這種言之有別的管理語言藝術可以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時完成班級管理工作。
。保逞灾形锏奶攸c:在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中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求班主任結合事實說話,給學生們闡述各種道理。這種以事實為基礎的說理更為清晰且直觀,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道理,提高個人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
2小學班主任錘煉管理語言藝術的要點
。玻惫芾頃r要思路清晰:管理語言的藝術主要源于思路清晰,從而能夠在對話當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自己思想之間的矛盾,從而激發(fā)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這種機智的語言對話比說服教育效果好很多。說服教育中,孩子是在被動接受大量信息,巧妙的語言管理是激活孩子的大腦,讓孩子自己梳理自己的思緒。這種管理方式,切實將“教師主體學生主導”的教學理念落實到了實處。例如,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在管理行為之前,先要給學生提示語。例如,“聽懂話,做對事”就是一句很好的提示語。在組織學生排隊出操時,就可以這樣說“聽懂話,做對事。放下筆,站兩排。”語言表達生活化,多使用詞語,便于記憶。對于沒有聽懂話,或者故意調皮搗蛋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說:“離群的小雞,會被大花貓抓走,快快站到這里來。”這樣的表達幽默有趣,并且學生會順著教師手指的方向乖乖站好。管理不是擺架子,管理是讓被管理者服從管理,按照管理者的計劃行事。所以,管理的效果說明了管理質量的優(yōu)劣。
。玻补芾頃r要兼顧學生心理: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兼顧學生的心理。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需要教師時刻呵護。在對班級紀律進行管理時,對于違反班級紀律的學生,既要讓其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的嚴重性,又要避免苛責和嚴厲的批評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例如,很多小朋友上課接話,打斷了教師講課的秩序。對此,教師可以這樣說:“你的想法非常好,我們下課討論!边@樣讓接話的學生感受到教師是認可他的想法的,即便是純心調皮搗蛋的學生也會被教師的賞識所感化,從而在課堂上乖乖聽話。這種管理語言飽含賞識教育,會變成管理的潤滑劑,減少課堂管理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語言摩擦。
。玻彻芾頃r要就事論事:小學班主任工作一般是由女教師擔任的,女性的思維是扇形的,即有一個點可以聯(lián)系到諸多方面,最后把一件事擴散開來。小學生的思維是簡單的,是單線條的,并且小學生一下子處理不了大量的信息。在班級管理中,對一些讓人頭疼的問題孩子,班主任在管理時常常會聯(lián)想起學生之前的錯誤,從而非常不高興,容易找學生“算總賬”。為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首先管好自己的語言表達,不要隨意擴散事情,要就事論事地處理問題。否則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處理問題缺乏調理,影響教師對學生的信服度。
。玻垂芾頃r要遷移學生注意力:管理的目的是讓學生聽話,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做事。小學生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在管理過程中既要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進行矯正,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該做的事情上去。所以,教師在管理過程中,語言表達要注意技巧,先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批評矯正,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后將學生的注意力遷移到正事上。如果先告訴學生該做什么,然后在喋喋不休地批評學生的錯誤行為,則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2.5管理時要換位思考: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有限,但是小學生的自我意識還是非常強的。很多時候小學生會用撒嬌的方式來讓對方妥協(xié),這種情況多發(fā)生在小學低齡年級。對此,教師一方面要疏導學生,讓小學生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不能用賴皮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用學生撒嬌的方式來回答其問題,這樣的結果會讓學生感覺很滑稽,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例如,在一次家長會結束后,學生不想自己背書包,學生的爸爸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的書包自己背。這時候,學生這樣撒嬌說:“不,爸爸這次你幫我背!睂W生爸爸顯得無可奈何,這是教師模仿孩子的口氣說:“不,這次必須得寶寶自己背”。這個時候,學生、家長和教師都笑了。教師還順勢將書包給孩子背上,用手指輕輕點了學生的小鼻子。這種語言表達方式,很快解決了問題,同時也避免了給學生上“尊老愛幼”的一課,也免去了家長對孩子教育無可奈何的尷尬,可謂一舉多得。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班主任錘煉管理語言藝術,其主要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思維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僅僅學會辭藻的堆砌是不夠的。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對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和心理活動進行分析,同時還要了解小朋友說話的語言特點。班主任和小孩子的交流中要有語言和思想的交鋒,這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溝通,解決問題。所以,班主任嘗試用孩子的語言去與孩子溝通,也是錘煉語言藝術的良好方法?傊,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語言藝術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不能照搬管理類書籍的既定方法。
參考文獻
。郏保萏轿鲂W班主任管理中如何運用語言藝術[J].柳曉燕.考試周刊.2016(57)
。郏玻菪W班主任管理中語言藝術及溝通方法的運用[J].池景春.考試周刊.2015(97)
【語言論文】相關文章:
語言論文08-07
語言積累方法談論文09-04
漢語言文字論文12-21
語言藝術論文范文08-24
淺談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論文(精選13篇)04-14
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研究論文09-15
語言學理論畢業(yè)論文02-21
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03-18
漢語言文學論文 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