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音樂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0 10:19:06 論文 我要投稿

        音樂教學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教學論文1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 新課改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沖擊是很大的, 同時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初中音樂課作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分辨美的能力的重要課程,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 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初中音樂教學還存在著問題和矛盾, 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素質教育; 初中音樂; 音樂教學;

          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多方面的內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思想文化以及身體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21世紀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而音樂課程作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 在學生綜合培養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 初中音樂教學要切實發揮教育作用, 不斷創新形式讓學生盡快建立起對音樂的興趣, 同時努力做到讓學生盡快發現美, 并甄別出什么才是美。這不但有助于學生在平時辛苦的課程之余, 有機會放松心情, 陶冶情操, 更能幫助學生在日后的發展中不斷向全面綜合以及高素質方面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階段遇到的問題

         。ㄒ唬 對音樂課程的重視不夠

          很多學校教師都認為音樂并不是考試科目, 而是一門輔助課程, 因此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認為音樂課程在閑暇之余上沒問題, 但遇到了類似考試這類的活動中必須為主要課程讓步。這就直接導致一學期的音樂課程標準被壓縮到很短時間內完成, 而時間不夠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師為了趕進度, 將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動手的時間都盡力縮短, 學生沒有動手能力, 對音樂的理解也就僅僅是留于表面。

         。ǘ 認為理論大于實際

          很多學校受教學條件的影響, 不能給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器材, 而音樂課上的時間也就僅僅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音樂的理論知識而后讓學生背誦, 或者直接什么都不說讓學生自己看書。這樣的教學形式根本不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這違背了設立音樂課的初衷。學生無法真正放松緊張的心情, 陶冶情操也就無從談起, 而且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理解不到位, 在潛意識中就將音樂課當成是平時上課的輔助, 認為音樂課就是玩, 就是上課跟同學聊天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由于上述原因, 很多有著音樂天分的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而直接導致不再接觸音樂。

         。ㄈ 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對大部學生來說, 印象中的音樂課程其實與其他課程沒有太大的區別, 都是教師講, 學生聽, 而講學的內容也大都是教材上所寫的內容, 沒有更多的延伸和補充。初中音樂教學上的零互動也是導致學生無法建立音樂興趣的重要原因, 學生以及教師都不能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教師認為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 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 導致效率低下。

          二、如何解決初中音樂課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 重視音樂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 而不是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音樂課程的地位, 按照課程的要求將音樂課程貫徹到底, 并制定教學進度, 其他課程的教師不能隨意占用音樂課的時間, 保證教學課時。另外,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音樂理念教育, 讓學生能認識音樂課的重要性。此外, 學校領導也要重視音樂課程, 讓音樂課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切實起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ǘ 創新音樂教學的內容

          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音樂只是一個成品, 是創作者在一段時間內心血的濃縮。如果單單是學習這一段音樂本身, 不可避免地就會將之創作背后的目的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所忽視, 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音樂教育。在此基礎上, 音樂教師可以適當地將音樂課程進行一個延伸。例如, 在教學《同一首歌》這首歌時, 教師可以首先模擬一下演唱者當時的情境, 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安靜傾聽, 感悟創作者的心態。這時, 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將創作背景講給學生聽, 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以及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切實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 讓學生正確認識美、發現美。音樂教師以及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努力拼搏, 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 創新音樂教學模式

          1。 在初中音樂學習階段, 教師可以分組教學,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下進行音樂學習。分組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還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此外, 教師可以讓班級中有過專業音樂學習的學生分散到各個小組, 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所學樂器的內容方法以及學習心得, 幫助其他學生盡快建立起音樂學習的興趣。

          2。 此外, 多媒體也是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幾首動情的歌, 在上課之前讓課代表拿到班里播放。這樣一來, 既可以讓學生盡快進入音樂課的狀態, 又能讓學生喜聞樂見、放松心情。

          3。 提供幾首純音樂, 如:《魯冰花》。我讓學生辨別一共用到了哪些樂器并想象歌曲中描述的畫面, 切實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 提高音樂鑒賞的能力。再如, 在教學《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曲時, 我提前制作一個幻燈片, 其中插入許多充滿愛意的畫面, 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音樂的號召力。

          三、結語

          學生的素質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音樂素質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教師通過高效的音樂教學, 不但能提高學生音樂意識和音樂素養, 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著高尚情操的人。對于教師來說, 我們要做的就是采取積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讓學生成為新時期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讓素質教育在學生身上有一個更完美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張其超。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分析研究[J]?荚囍芸, 20xx (94) 。

          [2]黃彩霞。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荚囍芸 20xx (93) 。

          [3]孫雨婷。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應對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電子版) , 20xx (12) 。

          [4]石瑋瑋。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 20xx (5) 。

        音樂教學論文2

          一、視唱練耳音樂教學的現狀

          這一學科傳入我國很快便成為了學校音樂專業教學的基礎課程。最初在我國成為“視唱聽音”或者“視聽唱”等名稱,而教學模式也是按照西方國家的傳統方式。國家教育部門直到九十年代以后對這門課程制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具體闡述了從幾個方面培養識譜視唱能力、對音樂的感知和聽辨記憶能力;初步掌握視唱練耳的教學音樂語言;發展音樂的審美能力,初步理解音樂各要素在音樂表現方面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我國視唱練耳這門課程在音樂專業中普遍開設。教學模式還是依照傳統模式,很多班級人數過多,一塊黑板,一臺鋼琴在反復的訓練學習,教師雖然想方設法在改變教學方法,想通過提問和互動的方式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終究還是比較單一的。教師在上面彈,同學在下面聽,這樣的教學形式很難體現出視唱練耳本身的學科價值,教學有待改進和提高。

          二、視唱練耳音樂教學的作用和重要性

          歌唱是以聽覺、記憶、音準和讀譜為基礎的,在課堂上重視視唱練耳訓練可以使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視唱練耳訓練是發聲練習與作品視唱的基礎

          在發聲練習時要表達出音高,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音色、音域、發聲的位置、換聲點等。視唱練耳訓練是基礎,教學中,教學教師選擇發聲練習曲不盡相同,難易度和復雜程度不同,復雜的發聲練習曲篇幅也很大,唱起來難度大,對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要求高。而作品視唱是對歌詞和旋律兩部分的處理,對旋律處理就相當于視唱若干個樂句,老師可以作為視唱的示范,掌握教師的試唱示范需要良好的練耳訓練基礎。

          (二)通過視唱練耳訓練改善學生的音準、音樂節奏感和音樂感知力

          音準是學生學好音樂的首要條件,是聲樂演唱的最基本要求,是音樂的基礎。節奏是音樂的脈搏、是音樂的靈魂,也是音樂的骨架。任何音樂都有鮮明的節奏。視唱練耳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聽覺,辨別音的高低、音色、長短、節拍和調式調性,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另外,視唱練耳也訓練學生的讀譜能力,通過聽、唱、記等形式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

         。ㄈ┩ㄟ^視唱練耳訓練提高學生的音樂創造力與表現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表現力是音樂相關專業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音樂表現的依據是對音樂的解釋,對音樂作品的表現特色、藝術風格、創作方法以及力度、速度、結構、演奏法等各方面的了解程度,并且善于精確地表現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在視唱練耳訓練中逐漸獲得豐富的詞匯,豐富音樂知識,也能夠獲得較多的感受和較深的理解,喚起學生一種內在的音樂感受能力,活躍思維,激發其創作的欲望。

        音樂教學論文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許多教育者對小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圍繞音樂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環境。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應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不斷地優化教學設計,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音樂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藝術審美能力,從而實現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一、謎語導入,激活音樂課堂

          興趣與音樂是緊密聯系的,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音樂的強大動力。由于平淡、枯燥的語言使優美的音樂在教師的描述下失去了應有的感染力,導致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產生了被動的情緒。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轉變教學策略,描述的課堂語言應變得生動、形象,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之中,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金孔雀輕輕跳》這一節內容時,首先課堂導入,并問學生們:“在西雙版納的小河邊走,來了一只動物,猜一猜是什么動物呢?”,用謎語導入課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回到課堂上來,于是我接著說謎語: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帶,尾巴像把扇,展開人人愛。學生們很快猜出謎底是:“孔雀”,于是,我接著引導:“那你們喜歡孔雀嗎?知道孔雀的家鄉在哪里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紛紛表達對孔雀的喜愛,但不知道孔雀的家鄉是來自雙西版納傣族。在謎語的帶動下,使課堂氛圍逐漸輕松起來。接下來,我繼續對學生們引導:“今天,我學生帶來好聽的傣族歌曲,一起聽一聽歌曲是怎樣歌唱美麗的孔雀的吧?”,通過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對于音樂的濃厚學習興趣。最后,我又利用視頻為學生播放了傣族舞蹈表演孔雀的片段,讓學生們從傣族舞蹈感受又進一步感受到了孔雀優美的形象。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讓學生通過謎底感受音樂內涵,激活音樂課堂。因此,教師應采取多種多樣充滿趣味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會更有熱情的參與到學習中。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還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單純的灌輸音樂理論知識,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將音樂教學融入到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再對學生展開引導、點撥。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音樂內涵,還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欲望。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滴哩滴哩》這一節內容課時,我對學生們說:“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學生們紛紛回答:“春天”,我接著問:“春天美嗎?你們能說說春天有什么美麗的景色嗎?”,我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體驗春天的美。學生們在音樂課堂上,暢所欲言,自由說出春天的各種景色。在音樂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在美麗的春天里,人們都喜歡踏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春天的圖片”,讓學生們看去春游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圖,引導春天有那么多美麗的景色。并說:“讓我們感受一下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里找到春天的吧!”,創設問題情境,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最后,我帶領學生改變速度的學唱歌曲,感受一首歌曲唱出不同味道來,感受歌曲蘊含著的快樂情緒。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從學生的情感情緒出發,帶領學生體驗教材的情境,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并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給學生進行情境教學的創設,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音樂,使課堂更具有表現力,從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鼓勵學生探究學習,啟迪思維

          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對學生們進行誘導性教學。課堂教學的不斷創新,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還使學生強化了對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學生們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蘆笛》這一節課時,首先,我打開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蘆笛這首歌曲,讓學生們聽這首歌曲,并設置了問題讓學生們探究,如: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中出現了哪種樂器的名字?,我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課堂上自主探究,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紛紛回答:“這首曲子很歡快,樂器是蘆笛”。同時,我鼓勵學生大膽分析曲譜的故事,然后再對學生們指導、點撥,使學生認真的學習這首歌曲。學生們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很大。最后,我帶領學生有節奏地學唱歌曲,同時開展男生女生接龍演唱的活動,使學生更快的學會這首歌曲。這樣一來,不僅啟迪了學生的學習思維,還使學生對探究性的音樂課堂充滿期待。由此可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感性出發,在探究問題中鼓勵學生敢于探究、樂于探究。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還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美。總而言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應多樣化的設計導入,豐富教學內容,打破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實現全面的提高,使音樂課堂高效地開展.

        音樂教學論文4

          摘要:小學的音樂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主動了解音樂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豐富小學生的個體情感體驗。如今,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漸融入到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之中,并對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及質量產生了許多的積極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學中創設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和情感情境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學模式對小學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情境化教學;直觀情境;問題情境;情感情境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和感知力,也可以豐富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及形式。當前的我國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個性需求出發,通過教師運用多種情境輔助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并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創設直觀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多以形象思維來感知事物,且對動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把音樂教材中各種抽象晦澀的文字和圖片以更加直觀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在視聽結合的雙重影響下深受啟發與感染,這樣既能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又能加強學生對音樂教材相關內容的認識和掌握。音樂的課堂教學相比于其它課程來說,更應該保持課堂氛圍的輕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音樂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需要教師創設直觀化、形象化的情境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歌曲欣賞、歌詞創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傳統民謠《烏蘇里船歌》時,教師可以通過吹奏琴笛來引領學生深入體會旋律中所蘊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表演展開想象與聯想,把聽到的各種形象直觀化、具體化,從而提高了學生主動探索音樂奧秘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動機[1]。在講授《森林狂想曲》時,教師可以借助動物世界中的各種音樂來指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奧妙,并通過對不同動物和植物的觀察來讓學生逐漸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環境中,提高學生對學習這首歌曲的主觀積極性。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專門的音樂廳或音樂教室進行深入地學習,加強學生對各種樂器的了解,鼓勵學生自由搭配組成小型“樂團”,指導學生完成樂團的日常練習和培訓,最后通過舉辦音樂會和匯報演出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音樂才華和團隊配合的魅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

          教師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音樂的內在規律。教師設置具有引導性和指示性的問題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結構,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用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音樂作品別樣的美感,這就可以鍛煉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習《龜兔賽跑》這一課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加深了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教室的幫助與引導下,學生可以更加細致地觀察烏龜和兔子各自所具備的特點,并對學生的個體思考進行啟發,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可以自己對比音樂的節奏快慢,并分析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烏龜來說速度很快,所以與之對應的音樂節奏也很快,而烏龜慢悠悠的,它的音樂也就應該是節奏舒緩的,如此一來,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創設情感情境,提供豐富的音樂情感體驗

          音樂作為人類心靈的一座橋梁,其可以跨越國界、跨越時空,無須過度的言語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體驗,并能產生各自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共鳴。音樂有讓人回歸自然、還原心靈本真、超脫世俗紛亂的功能。情感教學作為音樂教學中最顯著的特性,讓學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創作心境和情感表達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和堅韌自強的奮斗精神。例如,在講解《我的祖國》這一章節時,可以用《義勇軍進行曲》來創設一個愛國情懷的情感基調,用雄渾壯闊的曲調最大程度地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熱情,然后選讓學生學習《紅旗頌》,引導學生自行展開對比學習[3]。學生通過對比可以知道,這兩首歌在前奏方面雖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紅旗頌》的緊迫感更加強烈。學生在學習這些愛國主義歌曲時所彰顯的愛國情懷和紅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發出來的,這些獨特的情感體驗可以使學生保持昂揚的斗志和進取的心態,用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鼓勵和支持他們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功。

          四、結語

          如今,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需要不斷優化情景教學模式,整合多種情境的優勢和特點,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欣賞音樂能力和審美素養,拓展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音樂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梅.情境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xx(4):15.

          [2]金星星.創設音樂情境,感受音樂之美[J].情感讀本,20xx(29):11.

         。3]許偉彬.樂在樂中學: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師道教研,20xx(3):91.

        音樂教學論文5

          一、基本情況

          錄像課來自北京市參加20xx年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學業水平測試的區縣和學校。每個區縣隨機抽取一所學校的測試班,每個測試班攝錄一節常態課。全市共錄制10節。見表1。

          二、研究結果

          本項目的評價是針對10節音樂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從分析的整體結果看,各項評價指標的平均值相差不大,其中教學內容的平均值最高,為8.4分;其余均為8.2分。

          (一)教學目標

          對教學目標的評價分別從3個二級指標進行?傮w來看,10節課的教學目標平均值為8.2分,這表明課堂教學目標比較恰當。3個二級指標的平均值均在8.0以上,且差異不大,表明教學目標在符合課程標準的程度、符合學生實際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三個方面均有良好的體現。其中,在可操作程度上得分最高,平均值為8.4分,表明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比較強。例如,“多數學生能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正確完整演唱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能夠準確演唱歌曲中一音多字和弱起節奏的部分”。這樣的表述既有學生應達到程度的具體標準,又有可觀察的行為動詞,可以在課時結束時進行檢測,可操作性強。但有的課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表述上,存在標準不明確的問題,例如,“豐富學生對國外音樂的認知,培養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體驗并喜愛美洲音樂”。這樣的表述標準不明確,一節課無法承載這樣的責任,既無法達成也無法檢測。

          (二)教學內容

          對教學內容的評價分別從6個二級指標進行?傮w來看,10節課教學內容的平均值為8.4分,這表明10節課教學內容選擇與確定比較妥當。通過對6個指標的比較,我們發現,沒有科學性錯誤這一指標得分最高,平均值為9.7分,說明教師對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較好。教學內容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這一指標得分最低,平均值為7.7分,說明教師對教學目標對于其他子系統的指導作用認識不夠充分,致使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不能明確地體現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例如,唱歌課《紅河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設計為:學習歌曲《紅河谷》,表現歌曲舒展、寬廣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樂的風格,從而產生了解世界各地音樂文化的愿望。教學內容設計為:演唱、識讀樂譜、音樂表現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目標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樂的風格,從而產生了解世界各地音樂文化的愿望”的達成,必然要涉及音樂風格和音樂與社會生活兩方面內容,但在教學內容設計中這兩方面并未涉及,說明該課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的意識不夠強。

          (三)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分別從4個二級指標進行?傮w來看,10節課教學過程平均值為8.2分,這表明10節課的教學過程安排比較合理。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比例合適、教學方式方法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適應這兩個指標得分最高,均為8.4分,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對這兩方面的處理比較妥當。1.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分析項目組采用S-T評價方法對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進行了分析。10節課學生行為占有率平均值為56.1%,教師行為占有率平均值為43.9%,這表明教師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見表4。從課堂教學模式來看,10節課中除1節器樂教學課為練習型外,其余9節課均為混合型,體現了音樂學科實踐性、體驗性的學科特點,見表5。2.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分析在教學過程的二級指標中,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評價最低,平均值為7.6分,說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方面的思考還有待加強。例如,唱歌課《茉莉花》(B)的教學時間安排:第一環節聆聽導入(5分鐘);第二環節學唱歌曲(包括豎笛演奏5分鐘)(21分鐘);第三環節拓展欣賞(11分鐘)這是一節唱歌課,核心內容應為演唱,相關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應該較為充分。但課堂實錄中第二環節學唱歌曲的實際時間僅為16分鐘,占課時的40%;第一環節聆聽導入和第三環節拓展欣賞的時間卻用了16分鐘,占課時的40%。學唱歌曲時間不充足,致使唱歌學習中的基本目標“唱會”都未能達成,課時結束時學生演唱不但存有音準的問題,而且不能較熟練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夠比較熟練準確演唱歌曲”的教學目標未能達成。(四)教學效果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從4個二級指標進行。總體來看,10節課教學效果平均值為8.2分,整體教學效果良好。見圖3。通過對4個二級指標的比較,我們發現教師對全體學生的關注程度平均值最高,為8.7分,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群體的學習情況,較好地面向全體施教。例如,在唱歌課《茉莉花》(C)教學實錄中,教師不但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歌曲的教學,而且分別對男、女生進行了演唱聲音的關注與指導,并適時進行了個體演唱評價反饋與指導。這表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全體學生的關注程度較高。但教學目標達成度平均值相對較低,為7.9分。結合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在符合學生實際的程度上得分較低,這說明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缺乏對學生情況的全面、有針對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學目標脫離學生實際,不易達成,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達成度關注不夠,動態調整教學行為的能力有待加強。

          三、結論

          10節課從4個一級指標評價值來看,差異不大。其中,教學內容平均值為8.4分,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平均值為8.2分。這表明10節課整體教學質量多處于良好水平。從4個一級指標下的所有二級指標來看,差異較大。其中,教學內容下的二級指標“沒有科學性錯誤”的平均值最高,為9.7分,教學過程下的二級指標“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合適”的平均值最低,為7.6分。從單一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來看,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效果的二級指標差異性相對較小,教學內容下的二級指標差異性相對較大,其中,“沒有科學性錯誤”的平均值最高,為9.7分,“圍繞教學目標”的平均值最低,為7.7分。

          (一)優點

          1.教學目標確定準確,可操作性強10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較為準確,基本符合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文字描述標準、有層次,加之可觀察行為動詞的運用,使得教學目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2.教學內容核心突出,知識傳授準確無誤教師多能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核心內容,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科知識技能的認知規律呈現教學內容,同時確保所授知識準確無誤。3.教學方法得當,凸顯學生主體10節課在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比例方面較為恰當,突出了學生主體;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能夠較好地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教師注重發揮示范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4.信息技術使用恰當,有效輔助教學不論是哪一種課型,授課教師在教學中都較為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適時運用,從而有效輔助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

          (二)問題

          1.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教學目標方面有待加強個別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對學生情況的分析與了解不夠深入、全面,致使教學目標針對性不強,符合學生實際的程度指標的評價值相對較低。2.教學內容設計不全面、表述不確切個別教師在圍繞教學目標全面、準確地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和文本寫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強,表現為教學內容設計不全面、表述不確切。3.教學環節時間安排欠妥當由于缺乏圍繞教學目標、圍繞核心內容進行設計的思考,教學中表現出核心內容的環節時間設計較短,相關輔助內容的環節時間設計較長的問題。4.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關注不夠,動態調整教學行為能力缺乏,致使教學目標達成度有待提高。5.授課類型選擇過于集中采樣的10節課中,從授課類型看,器樂課1節、欣賞課1節,唱歌課8節,表現為授課類型過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學中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對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培養有待提高。

          四、建議

          (一)拓展音樂教學領域,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教學領域包括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每個領域又包含三至四項內容。演唱不是音樂教學中的唯一內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內容,各區縣小學音樂教研員及教師應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和北京市小學音樂學科教學設計系列研究成果,進一步拓展音樂教學領域,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如欣賞教學、器樂教學、創造領域的相關教學等,提高教師對不同領域內容教學的認識及教學設計、實施能力。

          (二)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關注目標達成

          教學目標設計中,個別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原有能力,同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調整教學行為,致使教學目標達成度相對較低。建議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前,對學生情況進行客觀、全面、細致、準確、有針對性地分析,了解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了解他們針對每課教學的原有知識技能儲備,使教學目標的確定更趨于合理與實際;同時,提高動態調整教學活動的能力,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

          個別教師存在教學內容設計不全面、表述不確切的問題。建議教師認真學習音樂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學科教學內容;加強作品分析,明確音樂話題和教學話題;同時認真學習北京市小學音樂學科不同教學內容的設計方法與表述形式,進一步明確每課的核心內容,從而圍繞教學目標更加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

          (四)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目標達成

          個別教師的教學環節時間設計欠妥當,致使教學目標達成度相對不高。建議教師進一步關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時間安排。一方面要確保核心內容的教學時間,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學過程中對時間的掌控能力,通過確實有效的教法、學法,提高時間效益、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

          作者:程郁華 郭寶 工作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北京市懷柔區教科研中心

        音樂教學論文6

          摘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以前的傳統教學方法抑制了當代的流行音樂的引入。通過上述的針對初中音樂教師以及初中學生二者的策略,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音樂教學的課堂中,讓更多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心情愉快,也能夠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

          流行音樂,最初起源于歐美地區,后來傳入中國。在中國內地,大部分熟悉的流行音樂作品還是內地和港臺地區的歌曲。流行音樂因為曲調簡單、通俗易懂、容易傳唱的特點,被各階層人士所接受,尤其是初中學生更是“瘋狂”追逐。但是,就目前來講,現在的初中的音樂教學情況究竟怎么樣,又如何將好的流行音樂引入到初中的音樂教學之中,讓初中學生享受到好的流行音樂呢?

          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的教育水平不均等,教師年齡也大小不一。初中的音樂教學情況也參差不齊,但基本上教學的內容是以古典音樂、民俗音樂為主,這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是分不開的。大部分的地區在初中音樂教學上普遍以當地音樂教材為主,年輕的音樂老師可能會教一些輕快、活潑一點的課外歌曲,但也是萬事不離其宗,初中音樂教材還是放在第一位。就年齡比較大的音樂教師來說,傳統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接受新鮮的潮流音樂時會有抵觸心理,所以很大程度上不會教初中生一些流行音樂,這是由于他們對于流行音樂的認識還不夠。在這種原因之下,初中學生在本應該放松快樂的音樂課堂中會表

          創造出我們的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已經成為當前廣大教師所共同探討的課題,這正如教育家舍吉寧所說:“我們的任務是——不要孤立的學生,孤立的教師,而要學生+教師!

          為此我們在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互動”的原理,在音樂教學中,我進行了“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兩部分實踐。

          一、師生共同創造良好的教學開端 興趣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悅和樂趣,回極大地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放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品嘗到學習音樂和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啟發下,為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我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聽音樂進教室的作法。這就是我帶領學生共同扎起彩綢,在歡快、熱烈的秧歌音樂伴奏下,扭著秧歌進教室。又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學生心理,了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在學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變,將傳統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變成“馬蹄形”、“圓形”的座位形式。這些作法不公消除了教學中師生間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礙,而且還大大的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二、師生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 讓音樂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梁。 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是導演,有序地領著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容,讓他們有新

          的發展。教師又是演員,與孩子們一起歡歌跳躍。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那學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學生在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里感受美、體驗美。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互動式”教學模式啟發了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人際關系,堅持以學生為主,教師則普通身份加入,通過適當點撥,發揮向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系,從而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個性,使學生的更多的參與,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提高。我在音樂課上設計了“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輕輕跳》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再如,一年級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將拍手動作換為跺腳、搖頭、聳肩、扭腰等動作,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2、以“賽”激趣促學

          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在我每次上音樂課時總是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并準備了很多寶石花、小五星來鼓勵大膽的學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感覺是最乏味的,我在設計學生認枯燥的力度標記時,采用了分組進行搶答,表演的比賽形式來爭奪紅旗,從而營造了一種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3、開展音樂活動課的實效性

          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音樂活動課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空間更為廣闊;顒诱n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把活動的主動權教給學生。上器樂課時,教師除了講課輔導外,可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如需要配打擊樂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設計相關的鑼鼓點外,還可以和學生裝一起演奏各種打擊樂器,甚至與學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他們用自己的樂器為教師演奏的樂曲進行伴奏??這種作法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頗有興趣,而且還達到了師生營造和諧、愉快的良好教學氛圍的目的。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鳴曲》這一節音樂活動課,由欣賞樂曲入手,感受和分析樂曲每一段的情感特點,再由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用說、演、畫、打擊樂器伴奏這四種方式來表現樂曲。這樣的活動集中了文學、藝術的內容,學生通過活動就更能理解樂曲情感,同時也增強了環保意識。所以,活動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團隊精神,有利于學生智力發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模式開辟了一條新的教學思路,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體現“互動”為音樂課堂所帶來的最佳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論文7

          1音樂教學目標

          在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中音樂教學目標并非是將音樂課本上的知識生搬硬套到腦中,音樂教師在教授音樂時應降低對于音樂專業技能的掌握,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情況。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讓學生親自去體驗音樂的魅力,進而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充分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無形美,音樂教師無論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目的都不僅僅是單純的講授,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親身去感受、體驗音樂自身的魅力,這樣他們自身才會感受到各種風格的音樂會給他們帶來的不一樣感受,這才是音樂教學的最終目標。

          2。音樂審美教育的開展

          2。1提高音樂審美認識程度

          要在音樂課堂上體現出音樂審美的特征。從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音樂隨處都在,小到未出生嬰兒的胎教音樂,大到老年人聽得經典歌曲,不同年齡段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音樂審美關,就中學音樂教學來說,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進而增加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和認知,從音樂中發現生活的另一種美。

          2。2提高審美認識能力

          在學生現有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增強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興趣。要加強學生審美認識的能力,就要讓他們親身去感受,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自己聽音樂、老師在課堂上教或是受家人影響,無論哪種方式,都能加強對音樂認識的能力。

          3。音樂審美的研究對策

          3。1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

          不同風格的音樂給人們帶來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輕快的音樂給人帶來放松的感覺,沉悶的音樂給人帶來壓抑的感覺,音樂節拍的快慢、節奏的強弱都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注意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感知能力。所謂的音樂感知能力,是人對于音樂中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調試、音區、音色、和聲等音樂要素在聽覺上能做出相應的心理反應。人對“音樂語言”的理解能力即音樂的感知能力,這也是音樂審美能力的先決條件。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就離不開音樂語言的學習。多聽、聽不同風格的音樂,而非聽那些稍縱即逝膚淺的流行音樂,多去用心感知音樂,進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3。2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興趣

          在教學實踐中,情感體驗是可以獲得以及后天培養的。只有當學生對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體會時,才會產生對美的追求和喜愛;音樂審美的意義在于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想象與音樂情感聯系起來。師生之間的融洽相處,有助于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對于音樂的學習和認識會有很大的幫助,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音樂的存在,加深對音樂的印象,音樂是有聲語言,在學習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聽唱體驗不同旋律的音樂,了解音樂的背景和時代,加深對音樂作品的進一步理解,提高對音樂的認知和審美。

        音樂教學論文8

          一、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

         。ㄒ唬⿲鹘y演奏技法的繼承和創新

          當前我國的古箏彈奏技法雖然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但傳統彈奏技法依然居于重要地位。在古箏演奏中,運用較多的仍然是點、揉、吟、顫等傳統的演奏技巧,這些傳統技巧凝聚了古箏彈奏技巧的精髓,在古箏彈奏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傳統技法又具有較大的地域性特征,這顯然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多元化音樂藝術需求。因此,古箏演奏技巧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革創新,當前古箏演奏在規范基本演奏手型和姿勢的基礎上,又著重發展了左手演奏技法,使得古箏彈奏更加靈活多變。

         。ǘ┙梃b吸收其他樂器的演奏技法

          古箏演奏技法的產生和發展都是遵循樂器自身特點和音樂發展規律的,在此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其他音樂元素加以融合,促使古箏演奏更有包容性和豐富性。古箏演奏對其他樂器的吸收一方面表現在對民族樂器技巧的借鑒上。例如吸收利用琵琶的掃弦法以及木魚的敲擊技巧等。另一方面是融合運用西方樂器演奏技巧,例如利用除了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參與演奏,同時,充分發揮左手在演奏中的功用。

         。ㄈ┭葑嗉挤ǖ亩嘣l展趨勢

          當前的古箏彈奏技法除了繼承和創新傳統的演奏技巧,還吸收融入其他樂器演奏技巧,同時,還在此基礎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傳統的點、揉、顫、吟等技巧的基礎上,還形成了輪指、搖指、點指和轉換音列等技巧,使古箏演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古箏演奏技巧在繼承民族性特征的基礎上,更加符合當前音樂藝術國際化的時代特點。

          二、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古箏教育作為古箏藝術的基礎與動力,既為古箏演奏提供動力源泉,又跟隨著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而不斷調整,因此,古箏演奏技法的發展必將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和體現,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古箏彈奏技法的創新要求教師在進行古箏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古箏的樂器特征和發展概況。掌握定弦、左右手手勢、音位、基本手指指法等基礎理論和技巧,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的實踐訓練。在訓練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在彈奏時左右手指法的姿勢和步驟是否正確。并且事先為學生講解各指法較常見的彈奏問題及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和改正措施。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指法和手勢,從而確保彈奏的音色和速度效果。其次,在古箏音樂教學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不斷訓練和調整,掌握扎實的基本功,讓學生通過對音節快慢、強弱、粗細的把握,充分展現不同曲調的情感和意境。其次,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古箏訓練時,應當針對“復習曲目”和“新學曲目”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針對“新學曲目”要引導學生放慢速度,即便是節奏較快的曲目,也要從慢練開始。此外,針對那些難度較大、技巧手法比較復雜的曲目或片段,要分章節、分階段逐層練習,在各章節熟練之后再融合練習,逐個擊破訓練的重難點。在學習新曲目的同時,教師也要適時安排學生有計劃的復習已學過的曲目,做到溫故知新。并且指引學生根據已熟悉的曲目總結彈奏技巧和規律,并根據新曲目類型加以實踐檢驗。此外,古箏教學與其他音樂教學一樣,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在古箏教學中,除了要講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應要求學生加強彈奏訓練,通過舉辦各種晚會、藝術節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通過演奏實踐,不斷總結和思考,形成聽覺與感覺的溝通交流,逐漸完善自己的音樂認知標準。

        音樂教學論文9

          音樂是幼兒園教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我還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而且對于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項工作都有所幫助。在這里,我就將我所積累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同討論一下。

          一、 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盡管幼兒天性喜歡音樂,但對這種興趣愛好仍要注意培養,并給予發展。這不僅僅是為了在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幾年中,使幼兒能對音樂抱積極態度,而且要使這種興趣得以鞏固、保留,并成為終生的一種需要。 要想更好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先要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呢?

          1、 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大家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當我們為幼兒播放進行曲時,他們馬上會甩起臂膀,雄赳赳氣昂昂的學起解放軍齊步走來;當我們為他們播放歡快、激烈的樂曲時,他們馬上會手舞足蹈,隨音樂歡快的擺動身體--- ---這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游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币虼,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善于發現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時刻觀察,并進行保護。

          2、 激發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后,就應該及時的激發和培養。首先要讓幼兒更多的接觸音樂,增強音樂對幼兒的感染力。為此,我將音樂貫穿滲透與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為幼兒 播放優美、抒情的輕音樂,讓幼兒在安靜、舒適的音樂中等待用餐;在開展角色游戲時,我們專門創設了一個“音樂臺”,里邊有各種樂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兒可以隨自己喜歡的音樂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兒午睡時,我為他們播放催眠曲,讓他們更快的進入夢鄉--- --- 另外,我還經常組織幼兒玩一些有趣的音樂游戲,充分調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二、 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教學:

          幼兒園的音樂教材,無論是歌曲、舞蹈,還是音樂欣賞、律動,都韻含著一定的教育內容。每當我們拿過來一節課,分析教材內容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徹,才能更好的設計教學活動,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目的是為了抒發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所以,我們在演繹音樂作品時,就應該把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充分的表現 出來。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注意從情感入手,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對音樂的表現力。例如:大班音樂歌曲《賣花姑娘》,是一首節奏緩慢、悲傷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幼兒體驗悲傷的情緒,在課前,我為幼兒講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在故事講完后,我馬上播放《賣花姑娘》這首歌曲,讓幼兒始終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充分感受悲傷的情感。然后,在學唱這首歌曲時,幼兒自然就能夠用低沉、緩慢的聲音把歌曲完整的表現出來。而且還能夠做到表情和聲音的統一,使幼兒對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2、品德教育:幼兒園音樂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讓幼兒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理解其教育內涵,是達到音樂教育目標的根本問題。例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講述了小烏鴉長大以后不忘媽媽的養育之恩,叼來蟲子為媽媽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對自己的父母沒有禮貌。稍有不順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鬧。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上課時,著重向幼兒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連小烏鴉都知道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愛護媽媽,照顧媽媽,拿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呢?”這個問題在幼兒之間展開了討論,使幼兒充分認識到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情感體驗中激發了幼兒尊重他人的行為。

          3、音樂技能的培養: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要一點就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技能的培養。通過啟發引導幼兒積極參加音樂藝術活動,在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美的感受中,培養幼兒對音樂藝術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幼兒主動參與、主動體驗、主動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發展幼兒對音樂藝術的審美感知能力。通過教學,教給幼兒歌唱、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樂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幼兒的音高感、節奏感、音樂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樂素質。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達力及創造力等方面的音樂能力,促進了幼兒音樂素質水平的提高。

        音樂教學論文10

          [摘要]音樂教學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于少年一代心靈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以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探索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之路需要我們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為農家孩子們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藝術教育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素質教育 音樂教學 基礎課程 創新

          農村自全面推廣素質教育工作以來,以德育教育工作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認真搞好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評價為關鍵教育。近年來,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有所欠缺,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面臨著種種問題。音樂教學是整個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一個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既是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又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農村音樂課教學的出路如下。

          1重視音樂課教學,使學生有全面發展的機會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少年兒童的智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當前農村小學,由于經費設備不足,師資匱乏,音樂教育一直處于一種被無視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闡述什么是素質教育時曾指出,一是面向學生:二是德、智、音、體、美全面發展;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然而,在調研中發現,在地域遼闊的廣大農村地區,絕大多數地方的學校音樂教育未到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我們農村小學有很大一部分學校只有三門學科,即語文、數學、外語,課表上一些所謂的“音樂課”,我們稱之為“副課”,實際上是給他人看的。有些學校甚至連“副課”課本都不訂,即使訂了但只發書不上課的也為數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勝任這些學科教學的教師很少,課表形同虛設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在農村實施音樂課教育應從重視音樂課著手,對城鎮小學來說,也許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農村小學來說,卻非易事。在農村,可以說是,一缺師資,二無設備,三缺精力。再是農村小學基礎設施陳舊,生源稀少,專業教師少,師資不能配套。如一個學校學生二百多人,十多個教學班,教師十多位。其結構大多數是民師轉正的為主,正規師范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個一專多能的教師,也獨木不成林。農村小學師生數量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人包一個班的教學多占六七成,按現行課程計劃,語文學科每周8-12節,數學學科每周5-7節,這樣一來,一個包班的教師平均每天要上兩節語文課和一節數學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能認真把這兩門工具課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學科,可以說是課程表上有,課堂上無。有不少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根本就沒有上過所謂的“音樂課”。即使有些學生會唱上幾句,也只是從電視上學到幾句罷了。更有甚者一些音樂、美術特長的教師,因所在學校的教師少,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多,不得不棄音、棄美而從語從數。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樂上有天賦的學生也不能被發現、被培養。因此在農村小學實施音樂課教育,首先要強調的是開設好音樂課,任教音樂課的教師應認真上好每一節音樂課,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兩全方針”之全面發展的原則,使學生主動發展。

          2加強小學音樂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教育的實施需要一批思想先進,業務精良的高素質專職教師隊伍,但現在農村小學教師只注重語、數、外三門基礎工具課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特長教育,那就是音、體、美課。筆者從事農村教學生涯:十多年來,一直兼任著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雖然其中一些同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感到遺憾,遺憾的是發現了一大批熱愛音樂的優秀學生,卻沒有給予他們很好的培養和發展。原因一是家庭條件比較差,二是沒有專職特長的幫助引導,加之缺少教學器材,使那些有著聰穎天資的學生“無用武之地”。筆者認為,基礎教學是關鍵,教學活動是認知、情趣、行為三種心理活動的有機統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識以及由知識向智力轉化的動力。聞一多先生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碑斘覀兊膶W生在實際生活中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進行表演時,都要用心傾注,用內心的情感去演繹。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教育現狀的改觀,音樂發展水平的提高,音樂教師任重道遠,要堅持不懈;當然也需要音樂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們一起與時俱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為農家孩子們的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藝術教育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舊1鈴木鎮一.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h大煒,譯.人民音樂出版杜,20xx.11.

          【2】謝嘉幸,郁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音樂教學論文11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簡要介紹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其中一部分是練習節奏與旋律。節奏的練習主要是指練習的規則與姿態以及反應能力的練習,用聲勢進行節奏的訓練,對節奏基石的提取和練習以及對于節奏進行引導、自編和補充練習等內容。而旋律方面則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樂曲、音樂樂器等其他樂器的演奏規則和方法,為歌曲伴奏,即興演奏以及自編樂曲、欣賞教學、識譜教學等內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體動作的訓練,這主要是指動作訓練、反應訓練、舞蹈表演、動作的伴奏以及即興動作和動作游戲等內容。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幼兒舞蹈創編的影響

         。ㄒ唬⿲τ谖璧附虒W中節奏方面的影響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于幼兒舞蹈教學中的節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舞蹈的節奏清晰明確。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強,幼兒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搶拍或是拖拍的情況,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動作的整齊度。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要求舞蹈教學中,選擇節奏鮮明清晰的音樂,從而在強重音的刺激下,喚醒幼兒的記憶功能。幼兒對于音樂的節奏與旋律記清了,他們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就輕松很多。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舞蹈教學選擇旋律易記的音樂,這樣也可以緩解幼兒緊張與焦慮的情緒。

         。ǘ┯绊懳璧附虒W中聽力能力的培養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影響著舞蹈教學中幼兒聽力能力的培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將原本性音樂與動作和舞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有效調動幼兒的聽覺神經,讓幼兒學會傾聽、辨別甚至是想象各種生活中的不同的聲音,從而能夠幫助幼兒在舞蹈的學習中有效提升他們的聽力能力,使他們更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

         。ㄈ┲w訓練之于舞蹈創編的意義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肢體的訓練。比起傳統的音樂教學重理論知識的特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主要是注重幼兒的實際訓練。因此,肢體訓練便成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重要特點之一。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肢體訓練,有助于舞蹈創編。舞蹈創編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為“語言”的藝術形式,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充分調動幼兒舞蹈時的各種肢體語言與動作,從而保證他們快速地將教師所教的內容吸收并牢記在心。因此,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對于舞蹈創編是有著積極作用的。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應用

         。ㄒ唬┢鹾衔璧钢黝}

          奧爾夫音樂教學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應用,首先表現在教學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題。在幼兒舞蹈創編中,要與具體的舞蹈主題相契合,這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質所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匯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誦以及表演于一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契合音樂的主題是基礎。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表現。

         。ǘ┕澴嘤柧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節奏的把握,這對于幼兒舞蹈創編是非常關鍵的。奧爾夫認為音樂是一種回歸人性、回歸自然的音樂,它主張幼兒去傾聽以及辨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想象。因此,對于節奏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只有對音樂的節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更準確地辨別區分。而舞蹈創編過程中,注重了節奏的訓練,有助于舞蹈創編的順利完成,并且還能確保舞蹈的旋律與節奏不出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節奏的重視,就為舞蹈的創編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是堅持人本主義,教學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正確把握音樂舞蹈的節奏,從而更有效地學習。這就有效解決了舞蹈創編中對于節奏訓練的要求,因而獲得廣泛應用。

         。ㄈ┰鰪娤胂罅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幼兒學會傾聽,學會想象,能想象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如身邊人的聲音、來自大自然的聲音等。通過幼兒對不同聲音的傾聽,可以增強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會對所聽到的音樂給予一定的肢體反應。這個過程便是幼兒在聽到的聲音之后,然后經過大腦的想象,從而給予了肢體上相應的動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對于舞蹈創編是相當關鍵的,只有增強想象力,才能更好地運用在舞蹈創編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恰好實現了想象力的加強,因而在舞蹈創編中獲得了廣泛的運用。

         。ㄋ模└星樯A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應用,除了通過契合舞蹈主題、節奏訓練以及增強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內容來體現,還需感情的升華。無論是何種音樂,沒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樂。對于舞蹈也是一樣,若是舞蹈不能打動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沒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幼兒感情的激發,讓幼兒用心去跳舞。通過引導幼兒傾聽、辨別以及想象,可以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反應能力。在想象的過程中,幼兒的感情也隨著音樂一同起伏,最終達到感情升華的效果與目的。在舞蹈創編的過程中,只有將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編出更有生命力與活力的舞蹈。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所發揮的作用才會越來越大。

          四、結論

          通過本文關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應用,我們了解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舞蹈創編中的節奏、聽力能力以及肢體動作等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應用則是表現在音樂主題的契合、節奏的訓練、想象力的增強以及感情的升華等多方面。相信通過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幫助我們對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音樂教學論文12

          1樹立新穎的教學理念,巧妙設計教學情景

          學校音樂教育要把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審美能力以及學生自身思想素質放在首位。音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體現了美學在育人過程中的特殊功能。美的、健康向上的音樂作品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情感上、興趣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例如我在指導學生欣賞歌曲《走向大自然》時,首先指導學生欣賞四幅反映四季景色的山水畫,使學生觀察畫家用重彩寫意所渲染出的每個季節的特色,再讓學生通過吟頌領悟歌詞所描寫的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結合觀察,發揮想象,使一幅幅有動有靜、色彩繽紛的壯麗景觀在學生心中得以復活。然后借助抒情優美的旋律引導他們去領略那多姿多彩的世界,去揣摩那氣象萬千的大自然,從而激發同學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

          2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挖掘他們對音樂的創造想象,所以要注意以下五點:一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獨唱、小型的齊唱、重唱都是很好的互動環節。這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互相協調的團隊精神,創造充滿美感的音樂課堂環境。二是要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發現人才,吹、拉、彈、唱形式不限,讓他們發揮個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把自己最真、最純、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這有利于調節學生的心理,創造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三是創立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機制,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內互評。教師可根據每名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的參與態度、程度、合作愿望、協調能力對音樂的體驗、模仿能力、創編能力等方面給予鼓勵性的公正評價,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信心。而讓學生自評,可以使學生對相應技能與音樂要素更準確地掌握與理解。小組內互評能使學生探討著去評價,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組內同學的努力,把那些在課堂上不太積極的同學有效地組織起來,使學習氛圍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四是要使音樂課堂上使用的樂器多元化,如口琴、豎笛、手風琴等。這些樂器都有固定的音高,演奏起來不跑調,有利于培養良好的樂感。歌曲學會后可以再配上打擊樂,如沙錘、三角鐵、碰鐘、鈴鼓、響板等進行即興表演,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既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又發揮了創造性潛能和表演潛能,把厭學變成樂學。

          3音樂教學中師生關系互動的具體實施措施與方法

          首先,要注重動態的信息交流,交往論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其次,要合理地轉換教師角色定位,現代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再永遠是教學中的主角,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現代的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合理地進行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也是互動的具體實施方法之一。再次,交往不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機械相加,交往昭示著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在音樂教學中互動的實施是很重要的一點。事實證明,音樂藝術能夠培養人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事物,奮發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貝多芬所說:“音樂能使人們的道德高尚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審美趣味,使他們健康成長。

          4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

          一個完整的人,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各種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而音樂教育對青少年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審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獨特的功能和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中的音樂形象、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精神。通過觀看優秀的音樂光盤、聽音樂作品來引導學生進入音樂天地。通過教師生動的教學語言、演唱和演奏去打動學生的心扉,與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幫助他們分析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和思想情感,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情感體驗,并積極地參與課外藝術實踐,使學生的美學觀念和審美能力都有展示的平臺,從而使其創造能力和自身素質都得到提高。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和體育節,就是給學生施展藝術才華提供的平臺。藝術節和體育節的組織和編排,大型的文藝節目和藝術體操的編排導演均由學生自己組織進行。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豐富了校園文藝活動,又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展示和檢驗了藝術教育的成果。近年來,我校學生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在省、市、縣級文藝調演中多次獲獎,有近百名學生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中學生藝術等級考試,均獲得了合格證。最后,還應重視提高自身的社會協調能力。音樂教師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能否成功組織好大型文藝活動,能否在各類比賽中取得成績。而組織活動和編排節目是一個系統工程,離不開學校領導、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的支持,因此,要成為一個好的音樂教師,還必須擁有一定的公關意識和社會協調能力。

          參考文獻:

          [1]嚴肖虹.注重對音樂精神世界的理解與感悟.中國音樂教育,2003,(8):11-12.

         。郏玻萑沃囆g教育提升學生認知能力.中國音樂教育,2003,(8):42-43.

          [3]章彩萍.先秦儒家的音樂審美教育.中國音樂教育,2004,(9):8-10.

        音樂教學論文13

          一、中學音樂課程評價需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即課程評價應體現中學音樂學科自身特點并符合中學音樂教學的發展規律。課程評價應在公平、準確和客觀的基礎上體現中學音樂教學的價值,并符合中學生音樂學習特點,從而促進音樂教學良性發展。

         。玻刹僮餍栽瓌t

          可操作性原則,即課程評價標準應做到通俗易懂,便于具體操作和推廣使用。音樂課程評價標準中應減少專業詞匯的使用,多使用社會化用語,使全體師生尤其是中學生對課程評價標準能夠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評價標準應囊括音樂課程的所有內容并對具體措施進行細化,從而使評價標準在具體操作上簡便易行。

          二、中學音樂課程多元化評價體系

         。保荚囋u價

          考試是對教師教學成果與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直接評價方法。中學音樂考試有別于語文和數學等科目以試卷的方式進行考試,而是教師規定演唱曲目,要求學生輪流演唱規定曲目,并對演唱效果進行評分。教師在此考試方法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無法選擇自身擅長的表現方式完成教師規定的曲目,并且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具有學習音樂的條件,部分學生由于聲帶先天受損或患有咽喉部位疾病等原因,無法對教師規定的曲目進行演唱,這就會造成音樂考試的不公平。因此,中學音樂教學應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從而使音樂考試趨向多元化、個性化與合理化。

         。玻粘P纬尚栽u價

          日常評價應貫穿于中學音樂教學全過程,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學生平時在音樂課堂上的表現能夠體現其音樂水平,教師對學生平時表現的考查就顯得極其重要。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注意觀察學生在歌曲演唱和回答問題時的表現,并在固定時間對學生進行階段性測試,以了解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音樂水平是否有所提升。

         。常亻L評價

          教師可在學期伊始對學生進行音樂能力測試,以了解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特長,并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對每個學生就其特長進行重點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演唱、舞蹈或編曲等擅長的音樂領域有所突破。學期末考核時,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長,對考核內容做出個性化安排,考核學生在自身擅長的音樂領域的學習效果,從而實現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化發展。

         。矗灾髟u價

          自主評價是學生對自身音樂學習效果的評價,強調學生應積極參與到評價中以提高音樂學習的信心和自主性。自主評價分為自評與互評兩種。自評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自我認知;ピu則可以培養學生的互助意識,并且使學生學習他人音樂方面的長處,從而提升自身音樂素養和水平。

         。担處熢u價

          教師在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進行書面或口頭評價時,應采用學生能夠接受的說話方式并多使用鼓勵性語言。評價時應從學生音樂水平的實際出發,減少主觀因素對評價的影響,并且應就學生語調、音準和流暢度等音樂各方面能力進行詳細評價。詳細評價與只給予學生優、良等級的傳統評價相比,更能使學生認識并改正音樂學習方面的不足。中學音樂課程評價對音樂教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課程評價應在遵循導向性、科學性和可操作原則的前提下,加強教師與中學生的雙向溝通并采用多元化、個性化的評價體系,最終實現中學音樂教學水平的提升,從而提高中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

        音樂教學論文14

          摘 要:音樂需要學生通過欣賞來感受、鑒賞、創造,音樂不是簡單地將音符拼湊起來,而是作者內心真實感情的寄托。學生不僅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欣賞音樂,還需要自我體會音樂的情感。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欣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實踐

          高中是一個緊張的學習階段,學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無論是上課時間還是下課時間都在繃緊自己的神經,音樂既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可以提高文化修養。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中,勞逸結合,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高中的音樂教材會編入很多優秀的、藝術性較高的民族音樂,能夠積極地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情感熏陶,但是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興趣,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從音樂方面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由于高中課程比較緊張,學生不會有太多的時間接觸藝術歌曲或歌劇,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根據音樂的表現形式把音樂的內容和背景故事表達出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思想、內容、感情。比如,在欣賞《長江之歌》時,有很多學生可能沒有親眼看見過長江,高中生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教師可以準備關于長江的照片或短片,讓學生欣賞過后,再欣賞音樂,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喜歡欣賞、學會欣賞對高中音樂的課堂效率是極其重要的。

          高中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是互動的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位于主體地位,學生在欣賞音樂時主動聽、主動欣賞,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教師可以在指導時提出有關音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音樂,學會主動地聽,聽對音樂的欣賞是重要的。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可以發揮想象力,想象音樂的情境,這樣的欣賞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魅力。音樂的欣賞是長期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有多聽優秀的音樂,才能夠使學生學會欣賞、學會感受。著名的《沂蒙山小調》,不是聽一遍就可以了解它的魅力,學生可以多聆聽,了解作品的節奏、旋律、音色的變化,這樣才可以做到對音樂的最佳欣賞。

          欣賞音樂是高中音樂極其重要的環節,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在音樂課堂上緩解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主動地參與到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了解、感受音樂。

          參考文獻:

          楊碧穎。淺談高中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青春歲月, 20xx(16)。

          李芳。高中音樂教育中的欣賞教學研究.考試周刊,20xx(65)。

        音樂教學論文15

          一、職高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魳坊A知識薄弱

          由于學生在初中學校進行學習時,教師往往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和升學率,對音樂教學不重視。甚至有的學校經常出現文化課占用音樂課的情況。由于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不感興趣,基本的音樂知識沒有掌握。

          (二)教學設備簡陋

          在職高音樂教學中,教學設備較少,在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探究時,不能讓他們通過實踐來體會音樂的內涵。在這種環境下的音樂教學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使學生缺乏欣賞音樂盒感知音樂魅力的機會,導致學生對音樂課堂的學習失去興趣。由于音樂設備缺乏,學生對各種樂器的辨別能力不強,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能運用音樂知識來進行分析,感受樂曲中蘊含的情感,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ㄈ⿲W生不注重聆聽

          職高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尤其在進行音樂欣賞環節時不注意聆聽。在對音樂進行欣賞時,主要是通過聆聽來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情感,通過聽來與音樂產生共鳴,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學生在欣賞音樂時不注重聆聽,就不能受到音樂的感染,從音樂中獲取力量。由于沒有專心聆聽音樂,學生對音樂要表達的意境沒有掌握,也體會不了其中要表達的情感。學生聆聽音樂的能力和意識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培養。造成學生不注重聆聽的原因也反映了教師對聆聽的不重視。

          (四)學生對音樂所形成的錯誤觀念

          職高學生對音樂學科存在觀念上的錯誤認識。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課程,就能順利畢業,找到好工作。所以,對于注重專業技能的職高學生來說,音樂課的學習可有可無。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僅僅是為了獲得娛樂,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動作,交頭接耳,課堂紀律很差。學生對音樂課程的錯誤認識使音樂教學不能順利開展,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效率。

          二、運用有效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為了改變職高音樂教學的現狀,讓學生對音樂學習重視起來,職高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采用豐富多彩的方式讓學生感到音樂課堂的趣味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進入到音樂情境中去體會和感受。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環節進行演唱以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傾聽音樂時伴隨音樂進行舞蹈。在跟隨節奏動起來的過程中,課堂氛圍也活躍起來。在歡快的氛圍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使他們積極和教師進行互動,并能主動對教師布置的音樂學習內容進行探究,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能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對人氣質的塑造。通過對音樂知識的探究和對音樂的體會,能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提升他們的外在氣質,使學生的綜合素質獲得提高,為他們順利進入職場提供有利條件。

          三、營造良好音樂情境的措施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不同音樂時要創設不同的音樂情境,使學生能根據音樂風格進行欣賞和探究。良好的音樂情境不僅讓學生在探究音樂知識時感到輕松,還能使他們的情操得到熏陶,形成美好的品質。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良好音樂情境的創設。

         。ㄒ唬┳⒅亓餍幸魳泛蛡鹘y音樂的結合

          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相比,學生更愿意傳唱流行音樂。這是因為流行音樂的節奏比較歡快,在演唱時能激發學生的活力。同時,由于職高學生對新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接受流行音樂的能力很強,學習和接受的速度較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將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拓展文化藝術的視野。讓優秀的流行歌曲走進音樂課堂,就能為學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樂的橋梁,進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情境,提升學生對作品的感染力,最終實現職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ǘ┩ㄟ^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對音樂欣賞的積極性

          如果說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那么音樂則可以稱之為是一種聽說藝術。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通過多媒體來創設一個使視覺和聽覺共同發展的音樂情境,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體會音樂中的意境,感受音樂的美。例如,在向學生教學《草原放牧》這一首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插播動畫片的方式,讓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對相關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特點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確保學生在一種較為輕松和諧的狀態下欣賞音樂,得到美的享受。此外,教師在向學生教學《沂蒙山小調》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與其相關的內容來插播青山、綠水、牛羊、豐收的莊稼。學生觀看的同時,播放歌唱家演唱的畫面,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對作品的興趣,促進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積極性。

          四、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過程中,職高音樂教師要重視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幫助他們通過積極主動的探究來提高音樂學習能力。在教學中,良好音樂情境的創設對學生學習音樂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讓他們通過感受音樂的意境美來發展審美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在傾聽音樂的同時讓學生展開想象,感受來自音樂的魅力,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的綜合能力獲得發展。

        【音樂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音樂的教學論文03-29

        中學音樂教學論文03-29

        小學的音樂教學論文03-29

        音樂優秀教學論文03-29

        高中的音樂教學論文03-29

        教師音樂教學論文08-06

        初中音樂教學的論文03-31

        關于小學音樂教學的論文03-31

        有關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4-02

        2017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4-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