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聲樂的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作為聲樂專業(yè)的學習者,除了演唱歌劇、民歌、藝術歌曲等形式的作品外,還應該廣泛接觸戲曲類聲樂作品,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yǎng)!八拇ㄇ逡簟笔莾(yōu)秀的傳統(tǒng)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演唱需要聲音柔美、婉轉。本文以《小放風箏》為例,從唱腔到語言的研究,讓學習者了解“四川清音”特殊的韻味,喜歡上戲曲,并學會如何演唱。
關鍵詞:四川清音;《小放風箏》;“哈哈腔”;“四川話”
戲曲演唱除了其特殊的旋律韻味外,同樣需要有優(yōu)美的聲音,清晰的吐字和飽滿的情感。在清音聲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不僅要求科學的發(fā)聲方法,還要結合“四川清音”的藝術特征,在演唱的時候,要做到聲音圓潤、連貫,用清音特有的“哈哈腔”以及飽滿的情感演繹作品。以《小放風箏》為例,從演唱技巧、演唱語言到演唱情感分析四川清音的演唱特征!缎》棚L箏》唱詞分為四段:三月里來是清明,姊妹們雙雙去踏青。哎呀呀,隨帶著紙糊的那個糊紙的丁丁貓兒黑老鷹、美人頭上加七星,在萬花樓前去放風箏,離卻了繡房門哪,馬上要啟程。姐兒來到一里亭,得見幾個文童生,懷抱著三字經來四字經,口念五經和六經,這小小書童在隨后跟,上京去求名哪,上京中頭名。姐兒來到三里亭,得見幾個姐兒們,頭上巧梳烏云鬢,金簪壓定燕兒根,瓜子臉兒白生生,淡點胭脂和嘴唇,市布衫兒大鑲滾,八幅羅裙兩邊分,十指尖尖如嫩筍,紅繡花鞋緊緊蹬,亞賽王昭君哪,賽得過玉美人。姐兒來到萬花亭,得見幾個兒童們,頭上挽了一個椏扎髻兒,叉叉褲兒現(xiàn)蹬蹬兒,拐扒子細麻繩,手上還提了一個玉蜻蜓,騎竹馬放風箏。老天爺下大雨,哦嗬!風箏放不成哪。
一、演唱《小放風箏》的技巧及難點
整首歌曲旋律婉轉柔美,敘事性強。首先演唱歌曲的狀態(tài),還是要以科學的發(fā)聲方法為前提,使氣息暢通,流動,以達到氣息托住聲音向前流動的演唱狀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能讓我們的聲樂柔和、優(yōu)美,正好符合四川清音柔美的特點。演唱時身體在放松的同時,要有積極的狀態(tài),一方面為聲音的柔和提供放松的狀態(tài),一方面為肢體的表演做好準備。吐字要做到“字正腔圓”,聲母有力,韻母清晰,歸韻準確。其次,演唱這首歌曲的難點,應該就是清音獨特的“哈哈腔”了!肮弧笔撬拇ㄇ逡籼赜醒莩记桑莩獣r使用“啊、哪、哈”等字的.韻母“a”在舌根上彈動,發(fā)出清脆、顆粒般的連續(xù)頓音;是清音大師李月秋先生通過前人創(chuàng)造的“呵呵腔”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那作品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哈哈腔”演唱呢?我們以歌曲第一段為例:歌詞中的“清明”“踏青”以及“繡房門”就是用舌根彈動多個頓音演唱的“哈哈腔”,歌詞被連續(xù)的頓音所拆分,旋律由于頓音的存在,也變得活潑明朗。在“哈哈腔”演唱時,雖然舌根是在彈動每個音符,但是整個旋律是連貫的。這樣的演唱處理,使作品歡快又不失婉轉,清脆又不失柔美。把流暢的氣息、聲音統(tǒng)一的狀態(tài)作為演唱的根基,打好基礎,加上“哈哈腔”熟練的演唱技巧,才能把“四川清音”清脆婉轉的藝術特征演繹出來。
二、演唱《小放風箏》的語言處理
首先整首歌曲是以四川話為歌唱語言,歌詞優(yōu)美風趣,表達清晰。在演唱時,將四川話的語言風格:“說唱”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能讓歌曲更具有四川風味。比如第一段中“美人頭上加七星”;第二段中“懷抱著三字經來四字經,口念五經和六經”,“這小小書童在隨后跟”;第三段中,“市布衫兒大鑲滾”,“十指尖尖如嫩筍”;最后一段中“頭上挽了一個椏扎髻兒,叉叉褲兒現(xiàn)蹬蹬兒”,“老天爺下大雨,哦嗬!”等歌詞說中帶唱,唱中帶說,似說似唱,邊說邊唱,增強了作品的敘事性,也讓作品更有韻味。其次,歌曲中歌詞是地道的四川話,演唱時要注意與普通話的發(fā)音區(qū)別,歌曲中除歌詞是翹舌音的發(fā)平舌音外,還有幾個字是特殊發(fā)音。比如“紙”和“糊”唱作“zi”和“fu”;“得”唱作“dei”發(fā)輕聲;“白”唱作“bei”發(fā)輕聲;“嘴唇”唱作“zuisun”;“嫩筍”唱作“l(fā)ensen”等。最后一句“哦嗬”,不僅要加長“哦”與“嗬”之間的時值,“嗬”字還應該唱作“ho”并以說話形式演繹。演唱這首歌曲要吐字清晰,咬字干凈利落,做到唱詞清脆;四川話要唱的地道,才能展現(xiàn)“四川清音”的獨特韻味。
三、演唱《小放風箏》的感情處理
“四川清音”音樂優(yōu)美,旋律委婉,跟任何聲樂演唱形式是一樣的,都需要有優(yōu)美的聲音,清晰的吐字和飽滿的情感。《小放風箏》所講述的是初春時分,人們紛紛外出踏青,一起去放風箏,很是開心,給人的感覺明朗、歡快!演唱者不僅要理解歌曲的情感,還要融入自身的情感體會。用情帶聲,以聲傳情,加上豐富的肢體語言,讓觀眾體會到去放風箏時的期待,路上有趣的情景,以及最后沒能放成風箏的遺憾。
四、結語
四川清音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這么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我希望能通過對它的研究,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它。今有幸得到四川清音大師李月秋的關門弟子,四川清音表演藝術家田臨平老師的親自示范與教授。學習了《布谷鳥兒咕咕叫》和《小放風箏》等作品的演唱,對清音有了進一步了解,總結出了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今后教授學生清音作品打下了基礎,希望能為四川清音傳承與發(fā)展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付琪.四川清音演唱的發(fā)展探索[J].四川戲劇,2013,07.
[2]李雪玲,楊媛.四川清音的演唱技巧對四川民歌發(fā)聲訓練之借鑒研究[J].戲劇之家,2015,03.
[3]廖紅梅.“哈哈腔”與“花腔”不同的藝術生命力論析[J].四川戲劇,2010,01.
作者:劉蕾 單位:四川音樂學院
【四川清音聲樂的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聲樂教學研究論文11-08
高校聲樂教學研究論文06-11
高中聲樂教學研究分析論文11-08
新課改下聲樂教學研究論文11-08
高校聲樂有效教學研究論文11-08
中老年聲樂教學研究論文10-25
教學模式與聲樂教學研究論文01-23
網絡環(huán)境下聲樂教學研究論文10-25
影視表演專業(yè)聲樂教學研究的論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