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山藥高產栽培技術的管理論文

        時間:2021-06-13 14:21:29 論文 我要投稿

        山藥高產栽培技術的管理論文

          論文摘要:闡述了山藥的生物學特性,并詳細介紹了山藥的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山藥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

        山藥高產栽培技術的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山藥;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

          山藥又稱淮山、山薯、薯蕷、大薯,原產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地下肉質塊莖供食,喜溫暖濕潤,忌積水,怕干旱。山藥為中藥、蔬菜兼用,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VC、V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等。作為中藥可以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一般產值9萬元/hm2左右,與其他作物進行周年間作套種產值可達15.0~22.5萬元/hm2。

          1生物學特性

          山藥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莖細長,葉對生或3葉輪生,1m以上,葉片心臟形或箭頭形,葉腋間常生1個珠芽(氣生塊莖),亦稱零余子(山藥蛋),可用來繁殖和食用。地下肉質塊莖,分為棍棒狀、掌狀和塊狀3類,表皮粗糙呈淡黃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密生細須根,春季自塊莖上生不定芽,肉白色或淡紫色。夏季開花,花單生,乳白色少有結實,都行塊莖繁殖。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雌花序下垂,雄花序直立,花小,黃綠色。果實有三棱,呈翅狀,成熟后枯黃色。山藥要求高溫,干燥氣候,塊莖10℃開始萌動,生長適溫為25~28℃,在20℃以下生長緩慢,葉蔓遇霜則枯死,短日照能促進塊莖和零余子的形成。

          2高產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當前栽培的山藥品種主要有2類:一是普通種,通常又叫家山藥,二是大薯又叫田薯。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種有淮之、農大短山藥1號等。

          2.2土地選擇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松軟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塊,要求上下土質一致,如下層有較薄的黏重土層,挖溝時挖去,也可種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為宜。山藥不能連作,一般應隔3年輪作1次。

          2.3種子處理,培育壯苗

          應采用零余子(俗稱山藥蛋、山藥豆)和山藥塊莖段作種。種前需曬種1周以上,促進種子內部物質的轉化,打破休眠,殺滅種子表面的病菌。零余子晾曬至表皮呈灰綠色,上面有很多疙瘩突起,用手剝開表皮可見紫綠色的肉。山藥塊莖段晾曬至傷口向內萎縮,并從斷面中間裂開。4月上中旬選擇較肥沃的土壤摻以腐熟農家肥進行集中催芽育苗,可采用10cm×20cm的窩行距,待苗高10cm左右便可移植大田。

          2.4栽植

          挖溝栽植時,首先把溝內20cm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溝兩邊,溝寬30cm,再繼續將溝下40cm深的土層挖松,將拌勻的腐熟農家肥15.0~22.5t/hm2、磷肥750kg/hm2、碳銨450kg/hm2、硫酸鉀375kg/hm2施入其上,并稍加翻挖,最后把溝兩邊的熟土提到溝上,培成寬30~35cm、高20cm的土壟,再將繁育好的山藥苗栽植在土壟上。一般栽4.5~7.5萬株/hm2,水肥條件好,密度宜小。為了便于搭架、田間管理和通風透光,宜采用寬窄行相間栽植,如100cm×70cm×25cm,栽4.65萬株/hm2;或80cm×50cm×25cm,栽6萬株/hm2。

          2.5常見的栽培模式

          常見的栽培模式有:韭菜與山藥套種、玉米與山藥間套種、蠶豆與山藥套種等模式。蠶豆與山藥套種,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整地點蠶豆,來年3月到4月收蠶豆栽山藥,效益可達15萬元/hm2;韭菜與山藥套種,效益可達18萬元/hm2;玉米與山藥間套種高效立體栽培,周年可生產蔬菜,效益更高,可達22.5萬元/hm2以上。

          2.6噴施生長調節劑,控徒長,促高產

          多效唑對山藥藤蔓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表現為節間縮短、藤蔓粗壯、葉色濃綠、葉片增厚、頂端新生側枝減少、花蕾發育不良、零余子生長受抑,能使山藥增產10%以上。噴施多效唑的最佳時期在山藥藤蔓滿架,現蕾開花初期,均勻噴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生長過旺的田塊可多噴1次,間隔1周。

          2.7搭架通風透光

          山藥是藤本右旋攀緣性植物,任其自然生長不利于通風透光和產量提高。搭“人”字架應在藤蔓生長到50cm以上進行,支架頂端用架材連接,并用繩子扎牢,以提高支架的撐力和抗風能力,防止倒架。搭架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中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架內的'濕度,減少病害,從而提高山藥產量。一般架高在2m左右。

          2.8重施鉀肥,促進塊莖膨大

          山藥喜有機肥,從播種到發棵都可鋪施。在生長前期以藤蔓生長為主,應適當供應速效氮肥,進入塊莖生長旺期,要重視氮、磷、鉀的配合施用,特別是重視鉀肥的施用,以促進塊莖膨大和物質積累。生長后期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藤蔓徒長。一般使用的鉀肥有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生物鉀肥等。在山藥生長期內,一般需分次追施硫酸鉀600kg/hm2,

          才能達到較好的高產效果。生長后期結合防病治蟲,根外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還可達到保葉防早衰的目的。

          2.9病蟲害防冶

          2.9.1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白銹病、褐斑病。白銹病于春季發生,褐斑病于夏季發生。防治方法:①搭支架,使通風良好,不能在陰濕積水的地方種植;②用波爾多液(1∶1∶140)或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防治。

          2.9.2蟲害防治。蟲害主要有蠐螬、地老虎,咬食根部。防治方法:①結合整地施入辛硫磷或毒死蜱顆粒劑;②發生時用毒餌誘殺或藥液灌根等。

          2.10防止畸形山藥的形成

          在山藥栽培過程中,因不良環境條件、栽培措施、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響,使山藥在生長過程中改變了內部組織結構,從而產生各種奇形怪狀的山藥,如山藥塊莖上端分杈、下端分杈、蛇形、扁頭形、腳掌形、葫蘆形、麻臉形等,這些統稱為畸形山藥。防止措施:①嚴格按技術規程操作,謹慎施用種肥,防治地下害蟲施用毒土、毒餌時不能盲目加大劑量;②人工挖山藥溝時應在冬前進行,通過冬春雨雪侵蝕冰凍使土塊充分風化粉碎,隨風化解凍及時填溝,填溝時仔細剔除上壤中的石塊、磚塊、沙礫等硬物。不要將大土塊填入溝內;③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人糞尿、堆肥、廄肥和優質土雜肥,要利用夏秋季節氣溫高、易發酵腐熟的有利時機提前進行漚制。提倡有機肥和部分化肥在種植完山藥后施入山藥行間,把腐熟的有機肥鋪施于2行山藥之間的畦面上,耬劃翻土15cm深左右,使土、肥充分混合,然后將畦面的肥土覆于山藥壟的兩側。

          2.11采收加工

          蘆頭栽種當年收,珠芽繁殖第2年收,于霜降后葉呈黃色時采挖。洗凈泥土,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日曬或烘烤干燥,或趁鮮切片,或去泥后進行包裝上市場銷售。

        【山藥高產栽培技術的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油菜高產栽培技術論文05-30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論文04-27

        芝麻高產栽培技術論文04-26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管理措施論文06-24

        地方花生高產栽培技術的論文04-27

        關于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論文05-26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論文05-18

        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論文05-19

        楊梅的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的論文04-1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