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2-12-01 11:11:06 科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推薦】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zhàn),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推薦】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好習慣。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ㄈ┛茖W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

          內容:

          課時:

          第一單元

          工具和機械

          8課時

          第二單元

          形狀和結構

          8課時

          第三單元

          能量

          8課時

          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8課時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小學階段的兒童思維能力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雖然仍要借助于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經(jīng)過三年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根據(jù)學生的這些特點,他們在本冊的探究學習中應該更主動一些,應該有更深入的思維參與。

          二、教材分析與目標

          本冊內容由“工具和機械”“形狀與結構”“能量”和“生物的多樣性”四個單元組成。

          在“工具和機械”單元里,學生要學習選擇使用工具并體會它們的作用,研究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等簡單機械和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通過研究認識工具和機械的功能和特點。

          在“形狀與結構”單元里,學生要認識身邊常見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狀結構,研究物體不容易倒的形狀特點,探究怎樣用紙做一座能承重的橋。通過研究認識不同的形狀和結構承受力的特點不同,能滿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單元里,學生要制作和研究電磁鐵,探究兒童小電動機怎么會轉動起來,研討各種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轉化。通過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電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了解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里,學生要調查校園里生物的種類和分布,給動植物分類,研究人的相貌差異,探究不同兒童對生物種類和性狀的影響。通過研究知道生物種類和差別是多種多樣的,認識生物的多樣性與兒童有密切的關系,知道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在本冊的學習中,學生要做很多的實驗和制作,要繼續(xù)學習對比實驗的技能,識別和控制變量。要進行細致的觀察,要用比較和分類的方法認識和描述多種多樣的生物。

          在本冊學習中,學生會體驗到科學技術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怎樣巨大的影響,是怎樣推動著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形成積極對待科學技術的態(tài)度。在更高水平上增強兒童意識和熱愛生命的意識。獲得美的體驗,感受到建筑的形狀結構之美,地球家園生物多樣性之美。

          三、全冊教學重難點

          1.要繼續(xù)學習對比實驗的技能,識別和控制變量。要進行細致的觀察,要用比較和分類的方法認識和描述多種多樣的生

          物。

          2.體驗到科學技術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怎樣巨大的影響,是怎樣推動著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形成積極對待科學技術的態(tài)度。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措施

          1.指導學生大膽利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有根據(jù)的推測,作出假設性解釋。比如推測小電動機轉動原因,煤的成因,根據(jù)動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推測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等。

          2.指導學生認真收集數(shù)據(jù),意識到要尊重數(shù)據(jù),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得出結論,如研究杠桿尺的實驗,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

          3.本冊中的很多內容適于動手操作,材料簡單易得,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保證學生能真正地動起手來進行探究學習,這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

          4.建立能量概念,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在學生三年學習的積累上進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們原有的知識,并幫助他們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學概念。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發(fā)言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是:

          1、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

          2、以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

          3、充分反映我國小學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積極融入世界科學教育改革的精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上說法是我們在教學中的指導思想。全冊教材以學生有系統(tǒng)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盡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展開。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形狀和結構

          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第三單元能量

          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素質教育目標與任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科學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1

          9.03-9.07

          始業(yè)教育1、使用工具2、杠桿的科學

          3

          2

          9.10-9.14

          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4、輪軸的秘密

          復習

          3

          3

          9.17-9.21

          5、定滑輪和動滑輪6、滑輪組練習

          3

          4

          9.24-9.28

          7、斜面的作用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練習

          3

          5

          10.01-10.06

          國慶假期

          6

          10.08-10.12

          1、抵抗彎曲2、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3

          7

          10.15-10.19

          4、找拱形練習課外延伸

          3

          8

          10.22-10.26

          5、做框架6、建高塔

          3

          9

          10.29-11.02

          7、橋的形狀和結構8、用紙造一座“橋”

          復習第二單元

          3

          10

          11.05-11.09

          期中復習知識回顧期中檢測機動1課時

          3

          11

          11.12-11.16

          1、電和磁2、電磁鐵3、電磁鐵的磁力(一)

          3

          12

          11.19-11.23

          4、電磁鐵的磁力(二)練習

          5、神奇的小電動機

          3

          13

          11.26-11.30

          6、電能和能量7、電能從哪里來

          8、能量與太陽

          3

          14

          12.03-12.07

          練習復習第三單元1、校園生物大搜索

          3

          15

          12.10-12.14

          2、校園生物分布圖3、多種多樣的植物練習

          3

          16

          12.17-12.21

          4、種類繁多的動物5、相貌各異的我們練習

          3

          17

          12.24-12.28

          6、原來是相關聯(lián)的7、誰選擇了它們

          8、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3

          18

          12.31-1.04

          復習第四單元第四單元測試概念梳理

          3

          19

          1.07-1.11

          復習第一單元第一單元測試復習第二單元

          3

          20

          1.14-1.18

          第二單元測試復習第三單元第三單元測試

          3

          21

          1.21-1.25

          總復習

          3

          22

          1.28-2.01

          期末測試

          1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接任六年級科學教學,同學們通過三年的科學學習,科學探究已經(jīng)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學生學會了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和進行實驗記錄的科學探究方法,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礎。

          據(jù)上學期科學老師介紹:學生非常喜歡科學實驗,四個班級由于課堂常規(guī)的不平衡,導致綜合能力差異較大,具體表現(xiàn)在,觀察不仔細,操作欠規(guī)范。

          二、教材簡析: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后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杠桿,由此開始認識杠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杠桿類機械,最后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本單元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有的機械可以省力,有的機械不能省力但能發(fā)揮其他作用。

          3、能根據(jù)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機械。

          過程與方法:

          4、通過實驗和收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問題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釋。

          5、對于自己的預測,用實驗來證實。

          對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樂意與同學進行交流。

          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

          引導學生們對紙的抗彎曲能力進行研究。并運用學到的形狀和結構的知識,做框架、建高塔、造橋的活動中,知道結構具有不同的特點能滿足不同的需要;發(fā)現(xiàn)改變物體的形狀結構可以改變其承受力的大。惑w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巨大影響,提高探究興趣,發(fā)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課)是探究形狀結構的科學道理。1——6課分別研究條形、拱形、框架等結構。7課是認識橋梁的結構。

          第二部分(第8課)“用紙造一座橋”是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

          教學目標: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是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了解圓頂形、球形等有與拱形相似的特點。

          3、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物體穩(wěn)定性強。

          4、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5、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把探究的結果與最初的假設相比較,得出合理的結論。

          6、在探究中能既大膽假設又能小心求證。

          7、發(fā)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fā)表自己意見的品質。發(fā)展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第三單元:能量

          從學生最熟悉的電出發(fā),探究電生磁,制作電磁鐵,觀察玩具小電動機怎樣轉動起來,把電能變成機械能。然后以電能與其他能量的相互轉化為中心,認識各種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轉化,再擴展到認識太陽能,了解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絕大部分能量都來自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顒臃譃槿糠。

          第一部分(1—5課),探究電流怎樣產(chǎn)生磁性,制作電磁鐵并研究電磁鐵的磁極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電動機怎樣轉動起來,感受電能轉化成動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課),通過尋找電的用途,研究電的來源,認識電能和其它能量間的轉化。

          第三部分(第8課)探究煤、石油、天然氣能源礦產(chǎn)與太陽能之間的關系,認識我們使用的能量幾乎都源于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教學目標:

          1、電流可以產(chǎn)生磁性。

          2、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chǎn)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改變電磁鐵的正負極接法、改變線圈的繞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的圈數(shù)、電池的數(shù)量等因素有關。

          3、經(jīng)歷一個完整的較深入的探究過程,研究電產(chǎn)生磁、電磁鐵磁力大小、小電動機轉動原理,體會到探究中證據(jù)、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4、認識能量有多種形式,能相互轉化并儲存在一些物質中。意識到重數(shù)據(jù)分析,用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得出結論,體會到合作的必要與留意觀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本單元所關注的是物種的多樣性。引領學生認識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認識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認識生物個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與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多種多樣生物存在的意義。

          1—2課記錄統(tǒng)計校園中的動植物種類,用生物分布圖描述,感受校園生物的多種多樣,建立認識。

          3—4課從校園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樣性認識。通過分類活動,領悟分類是研究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方法,進一步建立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5課研究人類自己,認識生物個體與個體之間也是千差萬別的。

          6—7課引領學生認識不同環(huán)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體結構,生物形態(tài)結構,體會生物多樣性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8課運用資料分析,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大自然賦予生物生存的權利。

          教學目標:

          1、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huán)境。

          3、能觀察到生物之間可辨識的不同特征。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實驗、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能傾聽他人的報告,并能用適宜的方式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

          4、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huán)境,具有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能夠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愿意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5、能夠體會到仔細觀察常會有許多新發(fā)現(xiàn),發(fā)展研究生物的興趣。

          三、教學措施:

          1、用豐富多彩的親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記錄、收集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能力。

          2、用激勵的評價語言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動彰顯他們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組:組長、實驗員、記錄員采取輪換制)

          3、以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指導他們規(guī)范操作實驗(控制變量的對比實驗)。

          4、提供成果展示平臺,評選制作作品(建高塔、美麗的橋、生物多樣性小報……)迎接學校主題開放活動。

          5、建立經(jīng)常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考核制。課堂常規(guī)30%(發(fā)言、傾聽、不同意見、獨特觀點)+實驗探究30%(記錄表、實驗報告、成果資料)+卷面測試30%+小組合作自評10%。

          操作:常規(guī)記錄1人(制表格),科學課代表1人收集活動記錄、實驗報告、成果資料。小組自評表。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5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級科學教材本學期主要安排的科學分組實驗如:第一單元2課《杠桿的科學》3課《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第4課《輪軸的秘密》7課《斜面的作用》第二單元1課《抵抗彎曲》2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8課《用紙造一座“橋”》第三單元2課《電磁鐵》第3課《電磁鐵的磁力(一)》4課《電磁鐵的磁力(二)》第四單元1課《校園生物大搜索》5課《相貌各異的我們》等。演示實驗如:第一單元6課《滑輪組》8課《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第二單元4課《找拱形》第三單元6課《電能和能量》等。

          二、學生分析

          六年級3、4班共有學生106人。這些學生不僅喜歡學習科學,而且特別喜歡做實驗,從上學期的實驗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能與他人合作,學會了寫實驗記錄,并能進行自主實驗。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放不開手腳,甚至不敢參與實驗。本學期還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指導。

          三、 實驗目的

          1、教會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體驗實驗的樂趣。

          2、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主動探索新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包括實驗設計、操作、觀察、記錄和整理資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知識素質和智能素質。

          5、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觀察和實驗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驗措施

          1、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驗過程。

          2、指導學生做簡單的探究實驗,制定實驗計劃,填寫實驗報告,制作簡易科學模型。

          3、加強觀察和實驗,充分利用儀器和器材,讓學生參觀察和實驗活動,從而獲得知識,鍛煉能力。

          4、師生共同開辟科學教學園地,自己搜集資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

          五、實驗安排

          9.月5--8我們使用過的工具研究杠桿尺的記錄

          9月12--15杠桿類工具的研究研究輪軸作用的實驗研究輪軸的輪的大小對輪軸作用的影響實驗

          9月19—22定滑輪作用實驗記錄動滑輪作用實驗記錄研究滑輪組作用的實驗

          9月26—29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實驗記錄

          10月10—13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紙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10月17--20塑料飲料瓶的觀察記錄

          10月31—11月3“橋”的設計方案

          11月7--10制作電磁鐵

          11月14--17電磁鐵磁力與線圈圈數(shù)關系實驗電磁鐵磁力與電池關系的實驗

          11月21--24家用電器的調查

          12月5—12月8校園動物記錄

          12月19--22相貌各異的我們調查統(tǒng)計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6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對科學課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學課程具有科學性和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學期將繼續(xù)和同學們在科學的學習上更加努力。六年級的學生具有更多的獨立思想,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心,使科學課程更加有吸引力,學生對周圍事物充滿了興趣,喜歡提問題,科學課程根據(jù)學生興趣,聯(lián)系生活,使科學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由于生活習慣的差異,有些同學的科學知識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不強,很多學生沒有多少機會接觸大自然,可是學生自身的特點,使得學生更加愿意接觸科學,對科學有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科學是小學階段科學的最后一冊,包括了五個單元,共23課,從人的發(fā)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討科學的奧秘,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三、教學重難點:

          從不同的科學角度出發(fā),重視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學習,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實驗,并得出實驗結論,對實驗結果作出解釋。

          四、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教材,認真?zhèn)湔n,結合新課標要求,將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的特點,用一種探究和輕松的氛圍進行課堂教學,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3、拓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分組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自己得出結論并找出實驗結果,增強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實驗現(xiàn)象或結果得出結論,使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走進科學、運用科學,提高對科學的興趣和科學的行為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自己動手動腦找到科學的方法,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

          3、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了解自然,了解科學,將課本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提高對科學和環(huán)境的認識。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7

          一、課時安排建議

          教科書原則上每個教學活動的時間為1課時,這是根據(jù)每周2課時安排的。我們浙江省科學課的開設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周三課時,因此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保持彈性,在課時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辦法來解決:1、對典型的過程與方法活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2、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開展單元性的評價活動;3、實現(xiàn)教科書中已設計的拓展性活動,或資料庫中的拓展性活動。這些活動對學生的發(fā)展是十分有意義的。為此每個單元安排3節(jié)左右的機動課時是適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業(yè)教育

          第二周: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1、使用工具 2、杠桿的科學

          第三周: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4、輪軸的秘密 5、定滑輪和動滑輪

          第四周:6、滑輪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第七周:第而單元形狀與結構 1、抵抗彎曲 2、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 7、橋的形狀和結構

          第十周:8、用紙造一座“橋”

          第十一周:第三單元能量 1、電和磁 2、電磁鐵

          第十二周:3、電磁鐵的磁力(一) 4、電磁鐵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電動機

          第十三周:6、電能和能量7、電能從哪里來

          第十四周:8、能量與太陽

          第十五周: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1、校園生物大搜索 2、校園生物分布圖

          第十六周:3、多種多樣的植物 4、種類繁多的動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異的我們 6、原來是相關聯(lián)的

          第十八周:7、誰選擇了它們 8、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第十九、二十周:復習

          二、本冊教科書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概要

          在“工具和機械”單元里,學生要學習選擇使用工具并體會它們的作用,研究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等簡單機械和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通過研究認識工具和機械的功能和特點。

          在“形狀與結構”單元里,學生要認識身邊常見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狀結構,研究物體不容易倒的形狀特點,探究怎樣用紙做一座能承重的橋。通過研究認識不同的形狀和結構承受力的特點不同,能滿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單元里,學生要制作和研究電磁鐵,探究玩具小電動機怎么會轉動起來,研討各種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轉化。通過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電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了解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在“生物的多樣性”單元里,學生要調查校園里生物的種類和分布,給動植物分類,研究人的相貌差異,探究不同環(huán)境對生物種類和性狀的影響。通過研究知道生物種類和差別是多種多樣的,認識生物的多樣性與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知道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在本冊的學習中,學生要做很多的實驗和制作,要繼續(xù)學習對比實驗的技能,識別和控制變量。要進行細致的觀察,要用比較和分類的方法認識和描述多種多樣的生物。

          在本冊學習中,學生會體驗到科學技術對我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怎樣巨大的影響,是怎樣推動著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形成積極對待科學技術的態(tài)度。在更高水平上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熱愛生命的意識。獲得美的體驗,感受到建筑的形狀結構之美,地球家園生物多樣性之美。

          小學階段的兒童思維能力處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雖然仍要借助于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經(jīng)過三年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過程與方法意識和能力。根據(jù)學生的這些特點,他們在本冊的探究學習中應該更主動一些,應該有更深入的思維參與。

          本冊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大膽利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有根據(jù)的推測,作出假設性解釋。比如推測小電動機轉動原因,煤的成因,根據(jù)動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推測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等。

          2.指導學生認真收集數(shù)據(jù),意識到要尊重數(shù)據(jù),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得出結論,如研究杠桿尺的實驗,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實驗。

          3.本冊中的很多內容適于動手操作,材料簡單易得,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保證學生能真正地動起手來進行探究學習,這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參與。

          4.建立能量概念,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在學生三年學習的積累上進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們原有的知識,并幫助他們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學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單

          “工具和機械”單元:常用的工具:螺絲刀、羊角錘、鉗子、鑷子、開瓶器等。實驗裝置和實驗器材:杠桿尺、輪軸、滑輪、滑輪組、搭斜面的木板、測力計、鉤碼、鐵架臺。做小桿秤的材料:筷子、粗線、螺絲帽。做滑輪游戲的材料:長繩子和兩根光滑的木棒。觀察用的實物或圖片:鐵皮剪、理發(fā)剪、核桃夾、桿秤、木螺釘和鐵螺釘?shù)取?/p>

          “形狀與結構”單元:做實驗的材料:長、寬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長、厚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折紙梁和做拱形的紙,鐵墊圈、完整的和剖開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橋的材料:瓦楞紙板和繩子。做紙橋的材料:舊報紙、膠帶。觀察用的材料:包裝箱瓦楞紙板、塑料飲料瓶。

          “能量”單元:做電產(chǎn)生磁實驗的器材: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開關、導線、指南針。做電磁鐵實驗的材料:多股絕緣導線、大鐵釘、大頭針、直徑不同的塑料管、長短粗細不同的螺栓。研究電動機觀察、實驗器材:玩具小電動機、紙杯、橡筋圈、V形粗導線、鐵絲支架、磁鐵。手搖發(fā)電機、各種電池或電池圖片。

          “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考察校園生物器材:放大鏡、小鏟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擬實驗的材料:不同形狀的紙魚,球形燒瓶、長頸玻璃瓶、溫度計。魚、鳥、兔的骨骼標本或圖片。適合教學需要的各種動物、植物的圖片或影像資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狀圖。

          四、各單元說明與教學建議

          一)工具和機械

          到六年級時,學生們已經(jīng)能夠比較獨立地進行一些探究活動。他們開始對一些問題進行具有挑戰(zhàn)性的思考,能夠選取自己認為可以進行的方式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究,開始有選擇地利用觀察、實驗所獲取的證據(jù)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解釋。

          在本單元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將有機會對各種簡單機械進行實驗,包括設計和制作一些簡單裝置,并對其進行觀察和加以解釋,認識機械的各個部件,了解它們各自的功用,嘗試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各種工具和機械。人們經(jīng)常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和機械。很多時候,工具和機械為我們贏得了時間和精力,幫助我們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發(fā)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機械,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

          人們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機械的?它們到底發(fā)揮了什么作用?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的?我們應該怎樣科學地使用它們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些既是本單元所要研究的問題,也是我們的教學引領學生們所要經(jīng)歷的科學認識歷程。

          通過本單元的8個主題活動,我們期望學生能真正動起手來,在實踐中去體驗、發(fā)現(xiàn)工具和機械的作用及其運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器材的準備,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并做好探究活動的組織者和支持者。

          科學概念目標

          機械指的是利用力學原理組成的各種裝置。杠桿、滑輪、斜面等都是機械。簡單機械又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工具。 有的機械可以省力,有的機械不能省力但能發(fā)揮其他作用。不同的機械具有不同的結構和不同的功能。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機械。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進行研究各種機械作用的實驗,收集能夠解釋機械作用的數(shù)據(jù)。 通過實驗和收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問題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釋。 用文字、數(shù)據(jù)、圖表等對所觀察到的內容進行記錄、整理與分析。通過文字、圖畫和討論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認識到工具和機械對于推動社會發(fā)展和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能夠將工具和機械的作用、安全與可靠性等與現(xiàn)實社會聯(lián)系進來。 獲得對各種機械功能的認識,以應付各種實際問題,并意識到工具和機械是隨生活的需要而不斷發(fā)展的。形成積極對待科學技術的態(tài)度。 認識到科學與技術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

          評價建議

          在單元教學結束的時候,建議對學生們的學習作一次單元評價。評價可以是多元的,學生們可以自己評價,同學間也可以相互評價,但這些評價都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評價內容建議從以下這些方面去考慮:

          1.“機械”及“簡單機械”的概念,包括杠桿、輪軸、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斜面這幾類簡單機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桿的原理、分類及運用。3.輪軸的原理及運用。4.定滑輪、動滑輪的原理及運用。5.滑輪組的原理及運用。6.斜面的原理及運用。7.觀察分析自行車上一些簡單機械的運用及原理。8.設計并開展測量實驗、對比實驗的情況,整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并形成解釋的能力。

          二)形狀與結構

          物體,不管是天然存在的還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見的形狀和結構,它們以其形而顯其身,千姿百態(tài)。它們?yōu)槭裁淳哂羞@樣的形狀和結構呢?這其中蘊涵著大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也反映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和科技發(fā)展的水平。

          本單元所說的形狀結構,是指能夠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會發(fā)生形狀和大小改變的構造。學生在學習中要了解身邊幾種常見的結構,知道結構具有不同特點能滿足不同的需要;發(fā)現(xiàn)改變物體的形狀結構可以改變其承受力的大。惑w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巨大影響;提高探究興趣,發(fā)展探究能力。

          學生在五年級時探究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知道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其實,靜止的物體也無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單元引領學生探究物體的形狀結構,可以發(fā)展他們對力的認識,知道力還有使物體形變甚至破壞的作用。

          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構,聯(lián)系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后進行綜合和應用。內容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本單元學習的內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教學材料簡單易得,動手操作特點突出。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把制作和探究相結合,把科學教育和技術教育相結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科學概念目標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狀結構各有不同特點,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改變材料的某些性能。 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是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了解圓頂形、球形等有與拱形相似的特點。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結構。 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物體穩(wěn)定性好。 形狀和結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制作、預測和測試結構的承受力。 用簡單材料獨立探究物體不容易倒的秘密。 識別和控制變量,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合理結論。 用不同方式進行解釋。 把探究的結果與最初的假設相比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發(fā)展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探究中既能大膽假設,又能小心求證。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發(fā)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fā)表意見的品質。感受科學技術對社會的作用,對生活的影響。 懂得欣賞橋梁建筑形狀和結構的美。

          評價建議

          1.評價學生是否認識學過的幾種結構,知道厚度、形狀怎樣影響材料抗彎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點,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樣的物體穩(wěn)定不容易倒。2.評價學生在制作紙橫梁、拱形、框架結構過程中的能力和表現(xiàn)。3.評價學生在研究塑料瓶時表達的獨立見解。4.組織學生評價設計制作的紙橋和設計制作的過程。5.評價學生積極參與研究活動,動手動腦動口,樂于探究、不怕困難、與同學合作的表現(xiàn)。6.利用學生記錄表,評價學生觀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的表現(xiàn)。

          三、能量

          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著密切的關系。樹枝搖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們用火做飯、開燈照明是在進行能量轉化。我們必須從食物中獲取能量才能維持生命和進行活動,植物必須從陽光中獲取能量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動物來取得能量維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賴能量才能生存。

          兒童從生活中,從科學課學習中,對能量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已經(jīng)在使用“能量”這個詞。他們知道太陽的光和熱是太陽能,知道食物能供給我們身體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電能、水能、風能。但是在兒童的頭腦里還沒有一個關于能量更一般意義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們能觀察到的只是具體能量所產(chǎn)生的某種效應。本單元不是從抽象的定義出發(fā)來演繹各種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轉化,而是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電和磁為切入口逐步展開對能量的認識。先認識電可以轉化成磁,制作電磁鐵,觀察玩具小電動機怎樣轉動起來,把電能變成機械能。然后以電能與其他能量的相互轉化為中心,認識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轉化。最后認識太陽能,了解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絕大部分能量都是來自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

          本單元安排兩節(jié)課進行的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并制作“強力電磁鐵”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過程充分展開、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動。通過這個探究活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學概念目標

          電流可以產(chǎn)生磁性。 電磁鐵具有接通電流產(chǎn)生磁性、斷開電流磁性消失的性質。 改變電池正負極接法,改變線圈繞線的方向會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shù)、電池數(shù)量等有關。能量有多種形式,能相互轉化,儲存在一些物質中。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制作簡單電磁鐵,合作設計制作強力電磁鐵。做通電導線能生磁的實驗,改變電磁鐵南北極的實驗,研究小電動機轉動原理的實驗。 經(jīng)歷一個完整的較深入的探究過程,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 用分部分觀察和整體觀察的方法研究小電動機的構造。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作出假設性解釋。 體會到探究中證據(jù)、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發(fā)展想象和解釋的能力,意識到要尊重數(shù)據(jù),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得出結論,體會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體驗科學史上發(fā)現(xiàn)電產(chǎn)生磁的過程,意識到留意觀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貢獻。認同珍惜能源、節(jié)約能源的觀點。

          評價建議

          1.評價學生是否認識電流產(chǎn)生磁性的現(xiàn)象,電磁鐵的基本性質,能量的多種形式,能量的相互轉化。是否了解玩具小電動機的構造,初步了解其轉動的原理。2.評價學生在制作簡單電磁鐵、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過程中的能力和表現(xiàn)。3.評價學生在研究小電動機原理時表現(xiàn)的積極性和自主性。4.評價積極參與研究活動,能傾聽、提問、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現(xiàn)。5.利用學生記錄表,評價學生觀察、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達到的水平。

          四、生物的多樣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這樣一種描述,沒有人會產(chǎn)生懷疑。對于有著多次研究生物經(jīng)歷的六年級小學生來說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類怎樣認識和對待龐大的生物家族成員?是什么導致了生物個體的種種差異?為什么現(xiàn)今人類如此關注生物的多樣性……當我們將學生的視野引向生物多樣性的時候,也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引發(fā)諸如此類的種種問題。

          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物種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物種是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物種的多樣性描述著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本單元所關注的是物種的多樣性即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以及同一物種不同生物個體的多種多樣。教科書共8課,包括引領學生認識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認識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認識生物個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與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的關系,認識多種多樣的生物存在的意義。

          科學概念目標

          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 同種生物也會具有不同的個體性狀。 生物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 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huán)境。

          過程與方法目標

          觀察生物之間可辨識的不同特征。 依據(jù)不同目的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研究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利用圖、表等方式整理記錄調查資料。用實驗的方法驗證想法。 使用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 傾聽他人的報告,用適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從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中獲得美的體驗,感受地球家園因生物多樣而美麗。 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huán)境,具有環(huán)保意識。 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愿意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體會到仔細觀察常會有許多新發(fā)現(xiàn),發(fā)展研究生物的興趣。

          評價建議

          單元學習結束后,對學生的評價應基于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發(fā)展狀況的描述;二是對本單元學習水平的描述。

          1.評價標準。本單元設定的教學目標。

          2.評價內容。

          在科學概念方面,重點評價學生對生物多樣性(生物是多種多樣的)的認識程度;對生物多樣性與生物生活環(huán)境關系的認識程度;對于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的理解程度。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重點關注學生觀察辨識事物的能力;用分類的方法認識和描述復雜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資料和表達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重點關注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及熱愛生命的意識,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

          3.評價方法

         。1)記錄課堂上學生活動中的表現(xiàn):課堂上相應的學習活動結束后,對于生物多樣性、生物形態(tài)結構與生活環(huán)境之間關系以及生物多樣性意義的描述;活動中學生觀察區(qū)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現(xiàn);活動中是否有運用分類的方法描述多種多樣生物的意識,以及分類能力的水平表現(xiàn);完成任務過程中與同伴的合作表現(xiàn)。

         。2)收集學生的記錄單及學習的成果資料。

          各小組的區(qū)域調查記錄表、區(qū)域生物分布圖;全班校園生物分布圖;個人收集和小組匯總的調查資料;各小組生物多樣性意義研究成果報告;

         。3)單元測試或設計任務性作業(yè)。

          組織單元考試;對話式的任務性作業(yè):用事例說明環(huán)境變化導致了生物的多種多樣;操作式的任務性作業(yè):提供給學生一筐繁雜的物品,讓學生寫文章描述這筐物品,以考查學生運用分類方法處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等等。

          4.評價結果。

          評價結果要能真實描述學生的發(fā)展狀態(tài)和學業(yè)水平。要綜合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單元學習結束后的評測結果給學生整體上的評價。要關注不同學習型學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發(fā)展。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8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六年級現(xiàn)有兩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難點: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9

          一、學情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學生發(fā)言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

          本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第二單元形狀和結構

          本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第三單元能量

          本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

          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素質教育目標與任務

         。ㄒ唬┛茖W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ㄈ┛茖W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補差意見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1、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2、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3、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七、教學進度安排: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習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ǘ┣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ㄈ┛茖W知識本冊教材由以下五單元組成:《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遺傳與變異》、《假設與實驗》,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

          1、探究對象主要是認識系統(tǒng)與平衡

          2、過程與方法著重與假設與實驗、拓展與應用;

          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為主。

          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并有意識地應用到科學知識指導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單元。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饅頭發(fā)霉了》、《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的,引領

          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與地震》、《地表的變遷》。

          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是屬于“物質世界”板塊中“物質的變化范疇”,教材從生活中熟悉的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jīng)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是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的問題的積極性。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我們周圍的變化》《鐵釘生銹了》、《變色花》、《洗衣服的學問》、《單元總結》。

          第四單元《探索宇宙》的教學只要求學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現(xiàn)象就行了,這是十分復雜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不能講解的太深奧。

          第五單元《假設與實驗》中包括以下內容

          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證據(jù)為基礎;

          2、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本單元由以下幾課組成:《假設》、《實驗》

          三、基本情況分析

          1、本學期我任教六年級兩個班科學,經(jīng)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tài)度較好,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較高,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但是由于在家過于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弱。2、不足

          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3、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往往活動的實效性較差,學生掌握探究活動的方法不系統(tǒng),良好的探究習慣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待培養(yǎng)。

          四、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11、在課堂教學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學會制定研究計劃,掌握探究活動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探究習慣。開展課外探究活動和小專題研究。開展資料搜集活動。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現(xiàn)場考察、情境模擬、科學小制作、科學游戲、辯論會、報告會、交流會、科學幻想等。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單元序號單元課題課序課題課時周次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命

          1做酸奶

          2饅頭發(fā)霉了

          3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4單元總結

          1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

          1地球的形狀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內部

          4火山與地震

          5地表的變遷

          5單元總結

          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

          1蠟燭的變化

          2鐵釘生銹了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1

          一、教學進度

          第二至三周(6課時)第1、2、3課

          第四至五周(6課時) 第4、5、6課

          第六至八周(6課時) 第7課、專題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術

          第九至十周(6課時) 第8、9、10課

          第十一至十二周(6課時)第11、12、13課

          第十三至十四周(6課時)專題研究:能量轉換裝置;第14、15課

          第十五至十六周(6課時)第16、17課;專題研究:能源問題研究

          第十七至十八周(6課時)第18、19、20課

          第十九至二十周(6課時)專題研究:開發(fā)太陽系的計劃;第21、

          22課;期末復習

          二、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學習目標

         。ㄒ唬┛茖W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 科學知識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學生情況分析:

          1、通過過去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一班的學生不如二班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

          五、教材內容簡析

          本冊共分五個單元,共22課。

          第一單元 豐富多采的生命世界:作為本冊教材的第一個單元,選取了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內容作為開始。在學生經(jīng)歷了探究有關動植物形態(tài)、習性、生殖等方面特征的過程后,本單元將引領學生綜合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和能力,通過觀察、調查、資料收集等活動,展覽、實驗、繪制關系圖等設計活動,以及記錄、交流、制作等活動對生命世界的構成形成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認識。

          第二單元無處不在的能量: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聲、光、電、磁等現(xiàn)象以及學習了常見的力、力與運動、礦產(chǎn)資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

          識生活中的能量,并為后面進一步研究能源奠定基礎。該單元以能量為核心,整合課程標準中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關內容,從系統(tǒng)的角度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認識多種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轉化和控制。

          第三單元 寶貴的能源: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能量的各種形式、探究了能量的轉化和控制之后,為繼續(xù)研究能量的來源設計的。該單元以能源為線索,通過分析能量的來源體現(xiàn)了“結構與系統(tǒng)”這一組統(tǒng)一概念。

          第四單元 太陽家族: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生命世界的多樣性和物質世界的能量轉換以后,繼續(xù)研究地球宇宙世界的“結構與系統(tǒng)”通過對太陽系的解秘,來了解太陽系的結構。

          第五單元海洋資源:在充分關注生命世界的多樣性及其與能量和能源的關系基礎上,“海洋資源”作為本冊教材的最后一個單元,再次從系統(tǒng)的角度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查閱資料、討論和舉辦展示會等多種形式,了解各種類型的海洋資源,探究海洋資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

          六、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5、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6、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7、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3)(4)班共有110人,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四、教學目標:

         。ㄒ唬┛茖W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ǘ┣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ㄈ┛茖W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補差措施: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5、悉心指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6、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7、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以賽促學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宗旨。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期本人擔任六年級c209和c210兩班的科學教學工作?偟膩碚f,兩個班的學生都很喜歡上科學課,上課發(fā)言積極,特別喜歡實驗操作、制作比賽和室外實踐活動。兩個班比較,c210班的學生在準備材料、完成作業(yè)方面更認真,而c209班的學生思維敏捷,課堂紀律雖欠佳但常有驚人之語。

          三、本冊教材分析:

          1、教學的總目標

          a、科學探究

          ●根據(jù)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能運用歸納、演繹等方法進行推理和判斷,能將推理判斷的思維過程轉化成語言并能有條理地敘述。能夠及時修訂、完善自己的假設和計劃,比較熟練地掌握對比實驗的設計方法并能用于實踐,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實驗、設計并制作簡單的科學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創(chuàng)新,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c、科學知識

          ●初步了解生物與環(huán)境、營養(yǎng)與健康、地表變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現(xiàn)形式與轉化的有關知識。

          2、教材內容概述和學習方法

          本冊教材以“生存和環(huán)境”為主題,以訓練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為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huán)境”、“營養(yǎng)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秘”、“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其中,“生命世界”有2個單元、7課書;“物質世界”有1個單元、5課書;“地球與宇宙”有2個單元、8課書。每個單元的主要內容是:

          “生物與環(huán)境”—— 此單元包括“一棵頑強的小樹”、“從‘南橘北枳’說起”、“走進池塘”、“假如大樹都倒下”4課書,主要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生物的生存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實驗、觀察、調查、閱讀科技史等。

          “營養(yǎng)與健康”——此單元包括“食物中的營養(yǎng)”、“消化與吸收”、“飲食與健康”3課書,圍繞人的生存逐層遞進地展開研究,主要的學習方法是問題驅動、實驗、調查、測量等。

          “地表變化的奧秘”——此單元包括“地表在變化”、 “地震”、“火山”、“巖石也變化”、“走近礦產(chǎn)”以及“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6課書,重點介紹了引起地表變化的各種內、外力因素,同時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結合教材提供的事實或數(shù)據(jù)進行判斷和推理。如:推測喜馬拉雅山曾經(jīng)發(fā)生的變化,推想噴發(fā)過后的火山山體外形,推測煤的形成等。

          “能量”—— 此單元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編排了“能量家族”、“熱能變、變、變”、“電表轉呀轉”、“太陽能的利用”、“打開能源寶庫”5課書,通過觀察、實驗、閱讀科技史、調查、制作、設計等方法,指導學生認識能量的各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轉化。

          “月球”——此單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陰晴圓缺”2課書,旨在通過觀察、猜想、閱讀科技史、模擬實驗等活動,引領學生探究月球的奧秘,了解關于月球的更多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怎樣做判斷”——此單元是先通過案例及本期回憶整理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出進行推理判斷的方法,然后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開展科技興趣小組,開展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本冊教學所需活動器材及課時安排

          單元 —— 課時安排 —— 課題 —— 活動器材準備

          (一)、生物與環(huán)境——(共7~8課時)

          1、一棵“頑強”的小樹:菜豆種子(或者更多不同種類的種子)若干、紙巾、不干膠、玻璃杯、大小質地一樣的紙盒2個、培養(yǎng)皿、一盆植物苗等。

          2、從“南橘北枳”說起:與本課學習內容相對應的生物圖片

          3、走進池塘:池塘群落掛圖、制作生態(tài)瓶的材料

          4、假如大樹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塵暴等掛圖、繩子、溫度計、表面沒有任何覆蓋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蓋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蓋的木板、水盆、灑水壺等。

          (二)、營養(yǎng)與健康——(共6~7課時)

          1、食物中的營養(yǎng):酒精燈、鑷子、碘酒、紙、饅頭、米飯、肉、煮熟的雞蛋清、生(熟)土豆塊、生(熟)胡蘿卜、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與吸收:可以食用的饅頭、米飯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約90厘米長的線繩一根。

          3、飲食與健康:身高體重計、有安全隱患的食物調查表。

          (三)、地表變化的奧秘 ——(共8~9課時)

          1、地表在變化:因自然原因導致地表變化的圖片或音像資料、反映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文字資料。

          2、地震: 地震發(fā)生時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筷子、白紙、侯風地動儀掛圖、震前預兆的掛圖或錄像資料。

          3、火山: 火山噴發(fā)的圖片或視頻資料、土豆泥、番茄醬、石棉網(wǎng)、酒精燈、三腳架等。

          4、巖石也變化:酒精燈、石頭(最好選用風化程度比較大的頁巖)、鐵絲、布條、燒杯、冷水、稀鹽酸、滴管、石灰?guī)r、與本課相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5、走進礦產(chǎn):礦物及其提煉物標本、當?shù)氐V石標本、無釉瓷片、刻刀、銅鑰匙、鐵釘、磁鐵、放大鏡等,介紹煤的形成及開采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6、人類對地表變化的影響:課前布置學生搜集因人類活動造成地表改變、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課時)

          1、能量家族:上發(fā)條的小鬧鐘、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現(xiàn)形式的物體圖片、廚房工作的場景圖、瓦特改進蒸汽機的科技史資料、介紹生活中各種不同能量表現(xiàn)形式的物品的資料等。

          2、熱能變、變、變:關于探究熱能奧秘的歷史資料、紙風車在燃燒的蠟燭上方轉動的演示實驗裝置、橡皮筋、一端閉合另一端帶有膠塞的鋼管、繩子、水等。

          3、電表轉呀轉:法拉第發(fā)電機模型圖、水力發(fā)電和火力發(fā)電的全景圖、幾種不同規(guī)格的電能表(實物或圖片)、家庭用電情況調查記錄表等。

          4、太陽能的利用: 關于介紹太陽能的針對性比較強的資料、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

          5、打開能源寶庫: 日常能源使用調查表

          (五)、月球——(共2~3課時)

          1、探索月球的秘密:有關“阿波羅”登月的圖像資料、大塑料盆、細沙、小石子等。

          2、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的圖像資料、籃球、明暗球(將1個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筆、記錄紙、筆等。

          (六)、我們怎樣做判斷——(共2課時)

          1、我們怎樣做判斷: 關于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資料、研究昆蟲時的過程性資料、整理記錄表。

          2、科學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齡的樹干的橫切面圖、能夠凸現(xiàn)環(huán)境影響樹木生長的完整年輪圖、記錄紙等。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4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兩個班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 工具和機械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第二單元形狀和結構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第三單元能量 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第四單元生物的多樣性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

          三、教育目標

         。ㄒ唬 科學探究

          1.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2.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3.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補差意見

          (一)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ǘ┯秘S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三)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ㄋ模淞㈤_放的教學觀念。

          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一)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ǘ┏浞掷矛F(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ㄈ┙M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七、教學進度安排:

          一月:期末考試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5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不足之處: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有的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1、《工具和機械》單元介紹了常用工具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尤其是結合常用工具和實驗器材設置了許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究活動,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掌握各類機械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

          2、《形狀和結構》單元介紹了各種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狀和結構及其特點,從實驗材料的選取到各種不同的設計都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3、《能量》單元介紹了電能、水的三態(tài)變化、太陽能以及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質可以相互轉化,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的自然規(guī)律,使學生養(yǎng)成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4、《生物的多樣性》單元讓學生知道生物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能自己確定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知道分類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會用制作生物分布圖的方法描述某一區(qū)域的生物種類。

          三、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wǎng)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增強學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學法、懂法和用法的好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shù)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科學概念

          1、掌握常用的機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設計和制作機械和工具。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熱和燃燒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變化,并能在實驗操作中親自去感受。

          四、教學重難點

          1、把握這部分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六、教學進度表

          第二至三周(6課時)第1、2、3課

          第四至五周(6課時)第4、5、6課

          第六至八周(6課時)第7課、專題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術

          第九至十周(6課時)第8、9、10課

          第十一至十二周(6課時)第11、12、13課

          第十三至十四周(6課時)專題研究:能量轉換裝置;第14、15課

          第十五至十六周(6課時)第16、17課;專題研究:能源問題研究

          第十七至十八周(6課時)第18、19、20課

          第十九至二十周(6課時)專題研究:開發(fā)太陽系的計劃;

          第21周(2課時)第21課;

          第22周-------期末復習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1

        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13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5-08

        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7-03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6-12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6-09

        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7-10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08-14

        六年級上冊科學的教學計劃01-25

        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08-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