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2-05-08 17:13:27 科學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墒堑降资裁礃拥挠媱澆攀沁m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6課時。第二單元,冷和熱,8課時。第三單元;奇妙的王國,5課時。第四單元,吃的學問,5課時。第五單元,排序和分類6課時。本冊內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的推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5、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按一定標準排序和分類。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培養學生排序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四、學生素質分析

          學生已經學了一年的科學課,初步接觸了科學探究,對大自然,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滿了強烈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么,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的作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

          四年級5個班的學生,尊敬教師,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存在問題是班級中有幾個同學好動,講小話,對學習不記不背,影響他人的學習,自己也學不好。

          五、教學措施

          1、帶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加強學生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3、培養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排序和分類。

          4、教師要認真備課,在課堂上下功夫,根據科學課要求,讓學生更加喜歡科學課,學好這門課程。

          5、多開展實驗教學,狠抓課堂紀律。

          6、讓每個學生學有所獲,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六、教學進度

          第一課

          空氣的性質

          2課時

          第二課

          熱空氣和冷空氣

          1課時

          第三課

          空氣有什么

          2課時

          第四課

          空氣也是生命之源

          1課時

          第五課

          冷熱與溫度

          1課時

          第六課

          熱的傳遞

          2課時

          第七課

          加熱和散熱

          1課時

          第八課

          吸熱和散熱

          2課時

          第九課

          水加熱、冷卻后

          2課時

          第十課

          聲音的產生

          1課時

          第十一課

          聲音的傳播

          1課時

          第十二課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課時

          第十三課

          不同的聲音

          1課時

          第十四課

          快樂的小樂隊

          1課時

          第十五課

          我們吃什么

          1課時

          第十六課

          怎樣搭配食物

          2課時

          第十七課

          食物的消化

          1課時

          第十八課

          我們的食物安全

          1課時

          第十九課

          排序

          3課時

          第二十課

          分類

          3課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2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四年級學生共80余人,l兩個班。通過三年級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我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從他們在三年級的科學測試成績來看,有的班級學生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如4.3、4.5 ,在新學期的教學中應注意分層次教學,認真備課。

          二、教材分析:

          1.本冊教科書遵循《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注意選擇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基礎的、適于開展探究活動的內容;在能力培養上,注意了層次上的變化,較三年級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識切塊”式組建單元的做法,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旗桿與影子》《尋訪校園里的動植物》《明天的天氣會怎樣》《我們在校園里運動》4個單元,共21個課題。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教會學生科學地對待自然界的事物。

          2、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3

          熱,變化的天氣,振動與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一、本冊的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

          1、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掌握到的科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活動解決問題;

          2、提高學生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例如使用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利用測量得到的信息繪制圖表等;

          3、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實,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二、 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保畬W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并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ǘ、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膭顚W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玻屆恳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ㄈ、科學知識

          1.了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常J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三、教學實施要項

          經過一年的科學課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但其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是漸進的。對此,四年級的科學教材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的幾點要項:

         。保蠼處煴M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玻匾晫W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匯、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常谟^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并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四、教學進度表:

          1、第一單元:熱 11課時

          2、第二單元:變化的天氣 11課時

          3、第三單元:振動與聲音 6課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4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 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二 、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 我們吃什么: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 水里有什么: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 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 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包括13、14、15、16、17課)

          5 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 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三、 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學習用目測方法觀測風向、風力,用測力計測力。有條件的學?梢越探o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水的三態變化。

          4 、分析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四、 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與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游戲 信息發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社區科學活動

          六、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暗示法

          七、教學進度:

          一課時一課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5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溶解”、“聲音”、“天氣”、“我們的身體”。與原教材相比縮減了一個單元,減少了“磁鐵”、“有生命的物體”兩個單元,增加了“我們的身體”單元。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學生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

          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匯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具體內容見單元目標)

          教學措施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6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6課時。

          第二單元,冷和熱,8課時。

          第三單元;奇妙的王國,5課時。

          第四單元,吃的學問,5課時。

          第五單元,排序和分類6課時。

          本冊內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又可培養同學們的創造能力。

          二、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進行有依據的推測。

          2、使同學們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性質。

          4、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

          5、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物按一定標準排序和分類。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培養同學們排序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同學們設計實驗的能力。

          四、同學們素質分析。

          同學們已經學了一年的科學課,初步接觸了科學探究,對大自然,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景象充滿了強烈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么,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的作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們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

          四年級5個班的同學們,尊敬教師,多數同學們學習積極性高,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存在問題是班級中有幾個同學好動,講小話,對學習不記不背,影響他人的學習,自己也學不好。

          五、教學措施。

          1、帶領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加強同學們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3、培養同學們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排序和分類。

          4、教師要認真備課,在課堂上下功夫,根據科學課要求,讓同學們更加喜歡科學課,學好這門課程。

          5、多開展實驗教學,狠抓課堂紀律。

          6、讓每個同學們學有所獲,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

          六、教學進度。

          第一課空氣的性質2課時

          第二課熱空氣和冷空氣1課時

          第三課空氣有什么2課時

          第四課空氣也是生命之源1課時

          第五課冷熱與溫度1課時

          第六課熱的傳遞2課時

          第七課加熱和散熱1課時

          第八課吸熱和散熱2課時

          第九課水加熱、冷卻后2課時

          第十課聲音的產生1課時

          第十一課聲音的傳播1課時

          第十二課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1課時

          第十三課不同的聲音1課時

          第十四課快樂的小樂隊1課時

          第十五課我們吃什么1課時

          第十六課怎樣搭配食物2課時

          第十七課食物的消化1課時

          第十八課我們的食物安全1課時

          第十九課排序3課時

          第二十課分類3課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7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三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雖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和“聲音”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對有生命物體的與研究。

         。2)、從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3)、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4)、對磁鐵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磁鐵的兩極,兩極的相互作用。

         。5

         。β曇舻奶骄繌膬A聽周圍的聲音開始,通過對發聲物體的觀察的實驗,研究的探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點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例如,對于空氣是否熱脹冷縮,要求學生想出一些觀察的方法。包括用什么方法把空氣裝起來,怎樣才能不使空氣跑掉,怎樣才能看到空氣遇冷或遇熱后的體積變化。在探究活動中,要求小學生自己想出觀察的方法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他們要在積累和掌握了對這一事物的有關知識和一定的觀察經驗之后,才可能做到。由于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空氣”單元,并已經掌握了觀察液體熱脹冷縮的方法,所以在這里對學生提出這個要求是適時的。我們希望在其他活動中,也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自主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為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在本冊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的詞匯、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氣溫、天氣、磁性的強弱、聲音的高低等。在溶解、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等活動中,也對學生的觀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坝猩奈矬w”單元就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要求學生廣泛收集事實,嘗試著進行加工和整理,并運用抽象概括的方法最終形成生物的概念。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科學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領他們經歷一個又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展。在新學期的教學中,希望老師們勇于探索,積累更多的經驗,將以探究為核心的小學科學教學提高到一個?碌乃平?BR>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課題 備注

          1 8.30-9.4 準備

          2 9.5-9.11 《動物怎樣生活》

          3 9.12-9.18 〈形形色色的動物〉、〈植物怎樣生存〉

          4 9.19-9.25 〈植物的根和莖〉、〈形形色色的植物〉

          5 9.26-10.2

          〈動物和植物〉

          6 10.3-10.9 〈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7 10.10-10.16 〈怎樣加快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

          8 10.17-10.23 〈分離鹽與水的方法〉

          9 10.24-10.30 《觀察更多的溶解現象》、《云和雨》

          10 10.31-11.6 〈風的.觀察〉、〈氣溫的變化〉

          11 11.7-11.13 《我們關心天氣》

          12 11.14-11.20 〈磁鐵的磁性〉

          13 11.21-11.27 〈磁鐵牧郊〉?

          14 11.28-12.4 〈做一個小磁鐵〉、〈指南針〉

          15 12.5-12.11 〈聽聽聲音〉

          16 12.12-12.18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7 12.19-12.25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18 12.26-1.1 《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

          19 1.2-1.8 〈制作我們的小樂器〉

          20 1.9-1.15 鞏固評價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8

          一、本班學生狀況:

          我班學生有51名,經過一年的科學課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但其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是漸進的。對此,四年級的科學教材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制定本計劃: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要求:

          1、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掌握到的科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活動解決問題;

          2、提高學生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例如使用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利用測量得到的信息繪制圖表等;

          3、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實,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并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了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四、本冊的重點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以簡單的方法對風進行觀測、記錄。

          五、教具學具的準備:(見實驗課計劃)

          六、教學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師盡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匯、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3、在觀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并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9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

          “電”單元是從“什么是電”開始的。同學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地了解一點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后續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丈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同學形成關于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同學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同學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同學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身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協助同學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征和其變化規律。

          “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同學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同學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對維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同學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同學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同學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加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同學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丈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身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身的假設。

          4、堅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維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同學情況分析:

          進人四年級以后,同學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同學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并能以自身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同學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但由于同學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局部同學知識面不廣,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同學在活動的時候經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因此,本學年是培養同學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同學在學習中逐漸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四、教學措施

          1、了解同學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只有充沛了解同學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干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防止客觀事實與同學的想象混淆。

          2、指導同學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和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協助同學發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同學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同學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同學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同學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身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周都要對同學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同學用準確、恰當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顒又行枰瑢W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協助同學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同學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同學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0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雖經過三年的科學學思想情感。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

          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以學生生活中物體常見的運動狀態為研究對象,構建了《運動與力》、《小球的運動》、《運動的形式》3課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需要給物體施加力;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通過探究小球的運動路線,知道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知道物體基本運動形式有平動、振動、轉動等,一個運動的物體可能包含多種運動形式。

          第二單元《聲音的秘密》以聲音為研究對象,構建了《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聲音的變化》、《噪聲的危害與防治》4課內容。通過實驗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具有能量;通過實驗知道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通過制作水杯“琴"進一步鞏固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的知識;知道生活中的噪聲及其危害,學會減少噪聲對人的影響的具體措施,了解控制噪聲的新技術。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月球》以太陽系中關系密切的3個天體--太陽、地球、月球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人類探索地球和月球的歷程,知道地球是個球狀天體,是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月球也是個球狀天體,是地球的衛星。通過模擬實驗,感受太陽的大小。

          通過持續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內月相的形狀和在天空中位置的變化,掌握長期觀察的方法,總結出月相變化的規律。

          第四單元《植物的生長》以植物的生長和繁殖為研究對象,按照由植物個體到植物資源的順序構建了3課內容,旨在讓學生利用實驗探究,知道種子萌發需要水、空氣等條件;通過種植辣椒,認識植物會經歷種子萌發成幼苗、開花、結果等階段;知道有的植物通過根、莖、葉等來繁殖后代;通過觀察和調查,知道不同環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態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有利于維持植物的生存;了解家鄉的植物,培養愛護植物、熱愛家鄉的情感。

          第五單元《生物的特征》則以實踐活動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去學。《養蠶》讓學生親身觀察蠶的一生會經歷的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使學生直觀了解動物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秳游锏摹凹摇薄纷寣W生了解動物維持生命需要空氣、水、溫度和食物等,也需要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而通過《生物與非生物》探究,學生知道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與非生物具有不同特點。

          第六單元《電的本領》以生活中的電為研究對象,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調查,對日常生活中有關電的現象展開探索。通過點亮小燈泡,讓學生了解簡單電路,能制作簡易開關。通過檢驗物體是否容易導電,知道導體和絕緣體,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借助生活中的例子,知道電的來源及用途,了解電具有能量及安全用電的相關知識。

          第七單元《設計制作小臺燈》讓學生系統地經歷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的科學探究過程,構建了《設計小臺燈》、《制作小臺燈》、《太陽能小臺燈》3課。借助學生熟悉的臺燈,讓學生在動手設計和制作后,了解設計作品、完成項目的基本過程,知道工程技術的關鍵是設計,了解到技術產品與人們生活關系日益緊密。

          二、教學目標

         。ㄒ唬┣楦小B度、價值觀

          小學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探究與興趣目標科學探究的8個要素:

          提出問題、作岀假設、制定計劃、搜集證據、處理信息、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反思評價

          科學態度目標:探究興趣、實事求是、追求創新、合作分享

         。ㄈ┛茖W思考能力

          在教學中引導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備一定的運用他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具體如下:

         、侔l覺與描述自然現象因果冋題的能力覺察、產生和敘述另有假說和理論的能力

         、诋a生邏輯預測的能力

         、塾媱澓蛯嵤┛刂茖嶒灉y試假說的能力

          ④收集、組織和分析實驗數據與相關資料的能力

         、葑鲗绾瓦\用合理結論的能力

          三、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引導學生如何聽講、如何記錄實驗報告單、如何創新科學作業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節課中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引導、培養學生的過程。在課堂上釆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后的學將此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并結合課程知識和能力目標設計謎行赦學設計。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岀發,在實際生活中引導與科學間的聯系,引導并讓學生認識到學科學是真正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3.兒童的科學探究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探究實驗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科學探究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將科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思維,并對現有的事物敢于質疑,敢于打破常規,敢于創新的能力。

          4.建構合理、科學的獎勵制度,讓學生學正確認識到自己教好的學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科學研發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科學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四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觀察,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動物與運動”“位置與運動”“力與運動”“晝與夜”和“交通運輸”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本冊教材以“運動”為主線,通過與運動有關的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不斷運動的世界,從而為下學期學習“變化的世界”奠定基礎。

          2、本冊單元目標:

          (1)動物的運動

          引導學生從多種途徑觀察并模仿動物運動的多種方式,逐漸養成堅持進行合理體育鍛煉的習慣,能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動物身體結構與運動功能的聯系,并鼓勵學生大膽設計仿生產品。

          (2)位置與運動

          通過學生親歷各種活動,能選擇參照物,定性的描述一個給定物體的相對位置,認識地圖圖例,幫助學生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并能利用簡單工具測量物體運動過程中不同時刻所經過的距離,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力與運動

          探究力與運動的關系,體驗各種力作用的不同結果,通過實驗幫助學生意識到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

          (4)晝與夜

          幫助學生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探究方法認識地球運動的有關現象。幫助學生探究太陽和影子的關系、晝夜交替現象和原因,以及晝夜變化對生物的影響等問題。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人類探索地球的歷程。

          (5)交通運輸

          鼓勵學生對常見的交通工具分類,通過搜集資料了解交通工具的發展史,體會到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大膽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以主人翁的精神分析生活中的交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點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為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在本冊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的詞匯、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

          3、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科學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領他們經歷一個又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展。

          五、進度安排

          周次授課內容時數備注

          第1周:《運動著的世界》

          第2周:第一單元動物的運動 《動物運動會》

          第3周:《生命在于運動》、《小吊車》

          第4周:《小吊車》

          第5周:十一放假

          第6周:第二單元位置與運動《確定位置》

          第7周:《做沙盤》、《動與靜》

          第8周:《慢與快》

          第9周:第三單元力與運動、《推和拉》

          第10周:《常見的力》

          第11周:《怎樣讓小球動起來》、《怎樣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

          第12周:第四單元晝與夜、《我們的地球》

          第13周:《太陽和影子》

          第14周:《晝夜的形成》

          第15周:《晝夜與生物行為》

          第16周:第四單元交通運輸、《交通工具》

          第17周:《交通與生活》

          第18周:《展示會》

          第19-23周:期末復習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所教四年級2個教學班。這些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系。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我們吃什么:

          本單元從學生的飲食這一最基本的生活經驗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設計食譜;養成科學飲食的好習慣。逐步從探究科學飲食的多種活動中意識到要珍愛生命;善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長發育等方面知識打下基礎。(包括1、2、3、課)

          (二)水里有什么:

          本單元是在繼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等特點的單元。在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深度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小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礎。(包括4、5、6、7課)

          (三)植物的生活:

          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細致的研究。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科學探究的經歷,對科學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觀察,實驗,查閱資料,整理信息,表達與交流,借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再加上學生對植物比較熟悉,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進行本單元的科學探究并不困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編排體現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本單元,能為后續研究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植物與環境的關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問題打下探究技能與知識的鋪墊。(包括8、9、10、11、12課)

          (四)空氣和水的力:

          本單元主要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手,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及水的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為后續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包括13、14、15、16,17課)

          (五)熱的傳遞:

          本單元主要選取了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現象,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引領,如杯子變熱了,煮稀飯時米粒在水中游動等進入相關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并在其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包括18、19、20、21,22課)

          (六)探究與實踐:

          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教材總的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觀察植物的身體結構,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植物實施環割有哪些益處。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制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植物的重要性。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3

          一、任教班級概況:

          班級:四(1)學生人數:48人。

          學情分析:進入四年級以后,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度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

          二、教學目標與內容概要: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但在具體教學中可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

          “天氣”單元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并堅持較長時間的天氣觀察和記錄,“天氣日歷”則是觀察記錄的載體。教科書中基本上是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象、如何記錄展開的;對記錄的統計和分析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的處理數據方法,并建立對天氣新的認識。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安煌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聲音”單元的各組實驗意在形成一系列發展性的概念。從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來描述聲音,直至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書中的各種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聲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我們的身體”單元旨在認識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的生活。當學生開始關注身體的結構、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時,他們對健康便會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具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每個教學單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撐概念建立的過程性活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教科書中有多處涉及了這類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高低的變化”“探索尺的音高變化”“觀察上肢的運動”“測量心跳和呼吸”“體驗心臟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級引入控制變量的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了解控制變量的實驗的重要,并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已經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在“天氣”單元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堅持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周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教科書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如“描述洗發液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描述物體是怎樣產生聲音的”,等等。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比如“天氣”單元中,需要學生對所記錄一個月的天氣現象進行分類的統計和分析,還要利用柱形圖等做出關于這一季節天氣變化的一般規律。

          四、教學設計進度表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4人,他們大多數年齡在10--11歲之間,他們身心健康,活潑可愛,接受知識的能力強,。由于科學接近生活,大多數同學對科學很感興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高。因此,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抓住學生新奇、愛動的特點,創設多種觀察實驗的情景,多給學生實驗的機會,使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實驗中發展智力和提高觀察思維能力。

          班內的優秀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能及時完成,能大膽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些同學學習方法得當,模仿能力強,思維敏捷,反應迅速,表演能力強,成績突出。

          中等生同學好動,欠細心,但能認真刻苦學習,成績良好。

          學困生:有部分同學大腦比較靈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們有好玩的思想,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不刻苦,學習成績較差。

          針對以上情況,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注意因材施教,搞好優生優培和困難生的輔導和轉化工作,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的學習氛圍,大面提高教學成績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25課,分為五個單元。

          “變化的世界”是全冊的起始課,目的是激發學生觀察事物變化現象的興趣,感受自然界中各種變化的奇妙。同時也突出本學期以獲取資料、設法記錄各種變化的能力為訓練重點。

          第一單元,“天氣”單元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關心天氣變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氣象站”觀測、記錄天氣變化,并堅持做長期天氣觀測,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分析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從中培養學生堅持長期觀測、研究天氣變化規律的興趣和能力。

          第二單元,“物質的狀態”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幫助學生發現、判斷物質的狀態及各種狀態物質的特點,如水的三態變化,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獲得科學結論的能力。

          第三單元“生長與變化”為學生提供了親歷種植、飼養的機會,在觀察、測量、記錄生物生長過程和主要變化等活動中,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生物生長的資料,利用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發現。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偉大和寶貴。

          第四單元“有趣的變化”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一些變化現象提出疑問,幫助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一些物體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發現物質的變化過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鼓勵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支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第五單元,農業與技術是本冊書的結束單元,幫助學生了解農業的發展,農業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農業技術發展帶來的好處,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暢想未來農業,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和能力。

          “展示會”是全冊書的總結,圍繞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較完整的設計、布置、展示活動。目的是通過整理本學期對“變化的世界”的學習內容和收獲,引導學生掌握分析、總結、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小養成良好的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學會自己確定標準,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統。并通過展示與同學交流,達到分享學習成果的目的,從而充分體會成功學習的樂趣。展示會活動,也是對學生本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較綜合性的評價。教師應分別從活動組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概念系統掌握三個方面,對各小組給予綜合評價。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學習,幫助學生: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并通過觀察和實驗,對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和特點進行觀察、記錄;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事物變化的信息,利用簡單工具(包括自制的)對一些變化進定量的測量;能利用語言或圖表描述、展示各種天氣、生物生長、物質狀態等變化,并能通過分析數據或圖表,找出變化的規律;能通過親歷各種活動,搜集各種變化現象的有關資料,并嘗試探究、解釋變化的原因。

          2、能從自己日常生活入手,仔細觀察周圍常見的變化,并有興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愿意參與同學進行分工、合作,體驗討論與交流的樂趣;能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或實驗結果;愿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能從自然界中獲得美的體驗;能積極開動腦筋,創造性地完成設計任務。

          3、能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天氣變化,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人類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能描述植物、動物、人生長發育的過程和主要變化,能說出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的區別;能說出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溫度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通過實驗發現物質的變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說出有一類變化僅僅是形態的變化,不會產生新物質;而有一類變化則不僅是形態的變化,還會產生新物質。

          4、能開始意識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愿意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有關變化的現象和問題,如熱脹冷縮、去銹、去污;能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天氣預報及農業生產的影響。

          (三)本學期教學重難點及奮斗目標奮斗目標:

          本學期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本冊書中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學期力爭使70%的學生進入優秀之列,100%的學生及格,期末成績位列全街道同課前五名。

          三、教學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本冊教材主要是圍繞“運動與變化”這一組統一概念設計編寫的,即四年級(上冊)圍繞“運動”、四年級(下冊)圍繞“變化”統整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學探究和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因此在進行本冊教學時要通過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的分析,幫助學生初步體會自然界是變化的,變化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教材及學生的實際認真備好課,準備好活動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設計好科學活動、問題和作業。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用。進一步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的回答和作業及時準確反饋,貫徹以表揚鼓勵為主的原則。

          5、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6、利用學校設施優勢,采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靈活掌握知識。

          7、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5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屆四年級共有57名學生,其中成績較好地約有18人,這部分學生頭腦靈活、愛動腦筋、學習方法好能夠主動進行探究;學習興趣一般的約有15人左右,這部分學生也比較聰明,只是學習上比較懶惰,不太注意積累好的學習方法,不能積極主動的去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興趣差的約有5人,這部分學生底子較差,學習態度不踏實,自卑心理嚴重,學習積極性不高,需要想辦法改善他們存在的消極學習問題。

          二、教材簡析: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材是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以建構主義為重要的理論依據,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目標和要求來編寫,這冊教材著眼于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著眼于未來社會對人才培養和發展的要求,著眼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和主動發展,全面體現科學課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本冊教材注重各部分的知識聯系,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歸納能力和演示能力,一共21課,分四個部分:

          一、旗桿和影子(1——5)課,涉及簡單機械,方向和影子;

          二、尋訪校園的動植物(6——10)課,內容涉及到動物的觀察與探究;

          三、明天的天氣(11——17)課,內容以風雨為主線;

          四、我們在校園運動(18——21)課,內容都是讓學生從運動入手探究人的身體的科學奧秘。

          三、本學期教學要求:

          1、讓學生通過校園動植物的研究,對所采取的探究方法加以總結、豐富、發展,并不斷運用到今后的科學探究活動中。

          2、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天氣去認真地觀察、研究、發現問題,并想辦法探索其中的奧秘,感受身邊處處有科學,進而激發學生對周圍世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引導學生深入細致地進行觀察與研究,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實驗,對數據分析與綜合等方面的能力。

          4、引導學生獲取有關天氣的科學奧秘,了解風雨的形成。

          四、教改措施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學生對大自然的情感。

          2、加強觀察、實驗、思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

          3、大膽放手,以學生為主體。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加強直觀教學,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

          5、實施實驗操作。例如:說明自然界中風是怎樣形成的,聲音的產生,蒸發、沸騰、凝結等的實驗。

          6、注意通過實驗發展兒童智力,培養兒童的能力。

          7、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驗廣泛合作討論。讓學生多聯系實際,并且將實驗應用到實際中。

          五、教研專題:

          引導主動探究,培養創新意識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 課 題 節次 合計節次

          一、旗桿和影子

          1、我們又長大了 2 8

          2、升旗臺在哪里 1

          3、國旗是怎樣長起來的 1

          4、旗桿的影子 1

          5、影子為什么會變化 1

          自由研究 1

          二、尋訪校園里的動植物

          6、校園里有哪些動植物 1 7

          7、觀察一棵樹 1

          8、小動物的家 1

          9、觀察螞蟻 2

          10、更多的小動物 1

          自由研究 1

          三、明天的天氣怎樣

          11、今天的氣溫是多少 2 9

          12、追尋風的足跡 1

          13、 1

          15、小小降落傘 2

          16、玩“潛水艇 1

          17、沉浮的秘密 1

          自由研究 1

          四、我們在校園里運動

          18、鑼鼓聲聲 1 9

          19、聲音的旅行 2

          20、不同的聲音 1

          21、舞臺燈光 2

          22、反射光 1

          23、美麗的彩虹 1

          自由研究 1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5-05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0篇04-06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0篇04-06

        四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范文03-22

        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4-27

        中班科學教學計劃04-15

        小學四年級科學練習題05-02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總結01-20

        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4-27

        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學計劃05-0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