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02 07:57:36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范例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范例7篇)

        科學教案 篇1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學會細致、準確、客觀地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現(xiàn)象。

          2、過程與方法:能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生活中值得探究的問題,并能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3、情感與價值觀: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

          實驗準備:

          1、澄清石灰水,水

          2、蠟燭、小刀、火柴、燒杯(干燥、潔凈)、集氣瓶、玻璃片、水槽。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回顧舊識:

          請舉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燒的物質。

          思維聯(lián)想:

          怎樣觀察和描述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探究:

          探究1:觀察和描述——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指導:

          觀察方法:運用味覺以外的感覺器官對蠟燭燃燒前、燃燒時和熄滅后進行詳細的、客觀的觀察、描述和記錄。

          記錄方法:課本第九頁探究實驗報告。

          探究觀察提示:

          1、點燃前:觀察色、味、狀態(tài),形狀,硬度,溶于水的性質,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點燃時: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火焰的層次怎樣,亮度怎能樣,溫度高低怎樣?怎樣證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滅時:有何現(xiàn)象?迅速用火柴點剛熄滅的白煙,蠟燭能否重新燃燒?

          探究參考:

          1、點燃前:蠟燭為圓柱形,白色固體,半透明,有輕微的氣味,質地柔軟。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劃出痕跡,中心由細線擰成的燭芯,把切下的小塊蠟燭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說明密度比水小。

          2、點燃時:蠟燭能被點燃,燃燒時較安靜,并能持續(xù)燃燒,有火焰產生,火焰會隨氣流閃爍、搖晃,火焰上有黑煙向上沖,火焰分層次,上層火焰黃色且明亮,中層較暗,內層底部淡藍色,把火柴梗放入燭火中,外層火焰處最先碳化,說明外焰溫度最高。加熱物體時應用外焰。

          3、熄滅時:有白煙從燭芯飄出,迅速用火柴點燃白煙,火會順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

          實驗中注意的問題:

          1、點燃蠟燭時要仔細觀察前、中、后的所有現(xiàn)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時間為2S左右。

          3、點燃蠟燭熄滅后的白煙時,最好選粗蠟燭且速度要快。

          小結:略

          作業(yè):探究實驗報告。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回顧舊識:

          人的呼吸過程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思維猜想:

          人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人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是否一樣?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多。

          2、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少。

          3、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多。

          制定計劃收集實證:查閱資料,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探究指導:

          1、收集兩瓶空氣做對照實驗(如何收集?)

          2、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做實驗。

          提問:如何收集呼出的氣體?

          演示: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

          同時做空氣的對比實驗。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用燃著的小木條檢驗。同時做空氣的對比實驗。

          5、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呼氣。同時做空氣的對比實驗。

          由以上實驗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1、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多。

          2、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少。

          3、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多。

          探究參考:

          步驟1:瓶內無水且瓶口向外冒氣泡

          步驟2、兩個干燥的集氣瓶中就有空氣。

          步驟3、呼出氣體中渾濁多此,說明探究參考

          步驟1:瓶內無水且瓶口向外冒氣泡。

          步驟2、兩個干燥的集氣瓶中就有空氣。

          步驟3、呼出氣體中渾濁更多些,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多。

          步驟4、呼出氣體中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大,不利于燃燒。

          步驟5、呵氣的玻璃片上有較多的水珠,說明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高。

          結論:跟空氣相比,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驟4、呼出氣體中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濃度大,不利于燃燒。

          步驟5、呵氣的玻璃片上有較多水珠,說明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高。

          結論:跟空氣相比,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呼氣導管應用飲料吸管,不要用實驗室中的玻璃管。

          2、呼氣換氣時不要把集氣瓶中的水吸入口中。

          3、實驗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應相同(同體積同濃度),且量要足。

          4、伸入瓶中的木條燃燒的情況應相同。

          5、探究參考

          步驟1:瓶內無水且瓶口向外冒氣泡。

          步驟2、兩個干燥的集氣瓶中就有空氣。

          交流討論:

          1、與其他組的實驗結論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結論,并再討論如何證明你的推斷。

          2、從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不同的原因。

          反思評價:

          1、學完本課題你的收獲是什么?受到哪些啟發(fā)?

          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學探究?

          作業(yè):科學探究報告冊

          課后反思

        科學教案 篇2

          一、 目標:

          1、 引導學生直接參與科學觀察活動,體驗看、聽、摸、聞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體會到科學觀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2、 通過觀察活動使學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樂趣,從而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研究活動。

          3、 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交流、合作對學習的作用。

          4、 使學生領悟到大樹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體。

          二、 重點:

          開展科學觀察活動,體會到科學觀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三、過程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期望達到的目標

          一、引入(1-2分鐘)

          1、 談話引入。

          師:今天我們給大家上一門新的學科《科學》。

          師:同學們一定會問,《科學》是學什么呢?它有哪些內容呢?我告訴你們,科學課有很多生動有趣的內容,比如,火山、地震、宇宙、天氣、植物、動物、人體、電、光等,F(xiàn)在我先把《科學》第一冊的內容用小圖標來表示,你們猜猜這些小圖標分別表示什么內容。

          師∶同學們一定要問,這些內容怎么學呢? 我告訴你們,每個單元都有許多有趣的活動組成。我們學科學就是要親自參加、經歷這些活動。比如觀察螞蟻的身體,測測蝗蟲跳多高,看看蝸牛是怎樣爬的。通過這些活動長知識、長才干、長智慧。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2、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課《我看到了什么》。這里有一幅圖,仔細看看圖上有什么,然后告訴大家我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樣的?

          1、 引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

          2、引入――激發(fā)看樹的興趣。

          二、看圖片上的樹

          1、 出示一張樹的圖片估計。

          請你先看1分鐘,估計你能發(fā)現(xiàn)多少點情況?還有更多的嗎?

          2、 組織學生交流、傾聽。

          請幾位同學上臺來說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學聽聽他們能一口氣說多少點情況。

          注意:做到不重復的補充介紹。

          3、 再次估計。

          你們再估計一下,看這幅圖你最多能一口氣說出多少點情況?

          1、看圖先估計數(shù)量――激發(fā)起想看得更多的欲望。

          2、 老師用手勢、用問題――鼓勵發(fā)言的學生,幫助其他學生傾聽發(fā)言。

          3、 對圖片中能發(fā)現(xiàn)的內容作一個上限估計,為后面活動得到的數(shù)字作好比較的準備。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期望達到的目標

          三、回憶在樹前曾看到過什么。

          1、過渡:難道一顆大樹真的就只有這么多點情況嗎?(曾在樹前看到過其他情況)

          2、回憶:

          回憶在一顆真正的大樹前。曾經看到過什么?數(shù)數(shù)能說出幾點。比看圖的發(fā)現(xiàn)是多還是少?

          3、小組內交流:

          小組內說說你自己曾經在大樹看到過的情況是否比看圖的多?

          4、全班討論:

          為什么在真正的大樹前看到的情況比看這張圖片的發(fā)現(xiàn)多得多?

          1、師設問――過渡到真正的大樹。

          2、師追問――調動深長的回憶,互相影響引發(fā)回憶內容。把內容控制在自己真正看到過的范圍內。

          3、生分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真正的樹的內容比圖上看到的多。

          4、討論、師追問――進一步明確為什么會多。

          四、引導學生從看樹到觀察一顆樹。

          1、 設問:

          在真正的大樹前看到過的內容比看圖片的內容多得多。如果我們現(xiàn)在到校園里去,站在一顆真正的大樹前――請估計 一下自己:你看到的內容會比圖片、比我對大樹的.回憶多還是少?

          2、 思考:

          天天都看到過樹,為什么再去看看,會看到更多的內容?

          3、什么是觀察(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帶著這樣的目的去看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1、一步比較――為提出“觀察”做準備。同時激發(fā)學生實地看樹的興趣。

          2、 “有目的地看”

          3、追問――初步認識觀察與看是不一樣的。

          五、交流觀察的

          內容和方法

          1、 提問:

          如果現(xiàn)在去一顆樹底下,你想觀察樹的什么?怎么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

          2、 小組討論:

          看看你們小組會想出多少種觀察的內容和方法?

          3、 交流:

          哪個組先上來說說,其他同學聽聽是否可行,有沒有建議或補充,對他們進行幫助。

          4、提出觀察建議:每組觀察一顆樹。用各種方法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建議課后觀察更多的樹,下一節(jié)課要描述自己觀察的那顆樹。

          1、設問、追問――推動學生想一想觀察的內容。

          2、組織學生自主討論、交流、爭論――希望學生相互啟發(fā)影響即將開始的觀察大樹的內容和方法。

          3、師生共同交流――簡要了解觀察大樹不只是用眼睛,包括眼、耳、鼻、舌、手多種感官的運用。

          4、老師的建議――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觀察、記錄和描述。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觀察、記錄和描述。鼓勵學生觀察更多的大樹。

          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方法――期望達到的目標

          六、觀察大

          學生分組觀察大樹。

          老師觀察學生的觀察活動并參與。

        科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認識物體的運動、物體運動的測量等兩課。物體的運動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幾種運動方式,會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物體運動的測量要求學生會測量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會計算物體平動的速度,會進行有關汽車、火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計算。還要求了解我國鐵路發(fā)展的一些情況,比如我國鐵路的發(fā)展史,旅客列車現(xiàn)在的速度等。

          本單元計授2課時。

          第一課時 認識物體的運動

          教學內容:教材第51~56頁。

          教學目標:會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知道幾種常見的`運動方式。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板書 物體的運動

          2、吟誦導語

          陀螺轉轉,秋千蕩蕩,雪橇滑滑,大家玩得多歡暢。

          動和靜,快和慢,如何去判斷,怎樣來測量?

          3、物體運動簡介:物體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鳥在天空飛,魚在水里游,車輪轉動,日月運行,有的物體運動方式簡單,有的物體運動方式復雜。我們怎樣知道物體是否在運動呢?比如你坐在火車上,看見旁邊的一列火車在動,你可能一開始還確定不了究竟哪列火車在動。又比如你看到月亮在云朵間走得很急,有時甚至是向東走的,這是真的嗎?要弄清真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物體的運動”。(板書:物體的運動)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你走在馬路上,汽車擦身而過,你會感覺到“汽車真快”,蝸牛慢慢爬上墻壁,你會替它著急,我們怎樣判斷物體是否在運動呢?

          2、活動1 物體的運動(參看第53頁圖)

          你見過這些情景嗎?圖中的物體都有一個共同點,位置在不斷變化。位置在不斷變化的物體就是在運動。

          3、觀察撐桿跳高運動員在跳高過程中的位置變化(第54頁圖)。

          4、活動2 物體的運動方式

          常見物體運動方式有平動、轉動、振動等。

          舉例:輪船航行、運動員賽跑等是平動;機器、車輛輪子等的運動是轉動;鐘擺、秋千等的運動是擺動或振動。(鼓勵學生例舉生活中見到的運動的例子)

          5、填表(第56頁)

          6、活動3 做各種方式的運動(參照第56頁材料圖,用圖中材料做平動、轉動、振動等)

          三、小結

          四、作業(yè)

          觀察一個運動過程,并描述出來,說說物體的位置變化(如運動的悠悠球、行進中的自行車等)。

          第二課時 物體運動的測量

          教學內容:課本第57~61頁。

          教學目標:會測量平動物體的運動速度,會進行有關速度、時間、路程的計算,初步了解我國鐵路的發(fā)展歷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公里上的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奔流不息,鐵路上列車鳴笛飛駛。自行車和摩托車比,摩托車快得多。但摩托車究竟有多快呢?本節(jié)我們就要探究一個問題:物體運動的測量。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怎樣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

          2、活動1 小車有多快?(參看第58~59頁內容)

          3、活動2 比比誰跑得快

          在操場上量出50米的路程,記錄每個同學跑完50米所用的時間,再計算出每個同學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4、速度的引出 經過同樣的路程,用的時間越短,物體運動得越快,運動的快慢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越高,運動就越快。(根據(jù)活動2的記錄找出跑得最快的同學,計算出他的速度,并總結速度計算公式)

          5、速度計算公式:速度=路程÷時間 速度的單位是“米/秒”或“千米/小時”等,分別讀作“米每秒”和“千米每小時”等。

          6、拓展 列車現(xiàn)在在哪里?(參看第60~61頁圖表,分別計算出列車到達長沙、武漢、鄭州等的大致時間)

          ①先計算出T16次列車平均每分鐘行駛多遠,再計算出火車到各站的時間。

          2294÷1326≈1.730(千米/分)

          707÷1.730=409(分)=6時49分

          16:52+6時49分=23:41

          1069÷1.730=618(分)=10時18分

          16:52+10時18分=27:10(即次日3:10)

          1605÷1.730=928(分)=15時28分

          16:52+15時28分=32:20(即次日8:20)

         、谔畋恚ò延嬎愠龅臅r刻填入下表)

          T16次列車到站時刻表

          站名 廣州 長沙 武漢 鄭州 北京

          路程(千米) 0 707 1069 1605 2294

          到站時刻 16:52 23:41 次日3:10 次日8:20 次日14:58

          根據(jù)這個表即可判斷列車任何時刻的大致位置。比如中午12:00時,列車在鄭州與北京之間。

          7、資料(上網查看) 我國鐵路的發(fā)展

          鐵路被稱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1997年以來,我國鐵路連續(xù)進行了5次提速。目前我國的旅客列車時速已經達到了每小時160千米,中國鐵路正大踏步走向現(xiàn)代化。

          三、小結

          四、作業(yè)

          根據(jù)T16次列車到站時刻表判斷晚上12:00T16次列車的大致位置。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做能量轉化的簡單小實驗;會查閱資料;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對能量轉化現(xiàn)象作合理的解釋。

          2.在做能量轉化小實驗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愿意合作與交流。

          3.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電、光、熱、聲、磁導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觀察課文圖片,并請學生們說出這些物體靠什么“工作”或運動?

          二、猜想假設

          學生根據(jù)圖片描述物體的運動。分析能量的轉化過程,猜想假設原因。

          三、制定方案

          小組之間制定活動方案。

          四、實施探究

          可以采取演講或解說的方式,讓學生到講臺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關于能量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提醒學生學會聆聽別人的發(fā)言,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形成對生活中能量的認識。

          師講述: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雖然你看不見它,但它就在我們身邊。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fā)熱、冷卻、生長、變化、發(fā)光、發(fā)聲的現(xiàn)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問:生活中,你還知道一些什么樣的能量?讓學生自己總結:在我們生活生產中,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如電能、光能、熱能、聲能、機械能、電磁能、化學能、水能、風能、等等,它們時刻在我們身邊為我們服務。

          五、展示交流

          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展示自己帶來的資料。老師也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出示準備的圖片或影像資料,供全班同學研討。把同學們尋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類。學生舉例并講解各種各樣的能量的作用。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能量的作用。問:我們身邊有各種各樣的能量,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請你說一說,電燈發(fā)光時,是將什么能轉化成了什么能?

          問:同學們,想想看,如果沒有能量,人類和自然界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

          師:能量是所有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源泉,沒有能量,一切物體都將停止。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自主描述知道的、熟悉的物品工作時能量轉化的過程。

          六、拓展創(chuàng)新

          讓學生親自體驗能量的轉化,并嘗試解釋能量轉化的過程。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深刻的認識到:學生在做能量轉化小實驗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愿意合作與交流。知道任何物體工作時都需要能量,認識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科學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將自己的設想畫出圖樣。

          能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制作。

          能在制作完成后進行嘗試并加以改進。

          能說得出自己應用的主要原理。

          科學知識

          知道張衡發(fā)明地動儀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傳導的原理。

          知道瓦特發(fā)明蒸汽機是利用了蒸氣氣流的力量。

          了解發(fā)電的多種方法和電轉化為其他能量的形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善始善終地從事一項活動。

          有精益求精的行為傾向。

          重點難點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科學原理及其應用的資料,氣球、輪胎、卡紙、剪刀、膠帶、吸管、泡沫板、木塊、橡皮泥、葉輪、皮筋等。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懂得和解釋是一種本領,能將所學的科學原理應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領。

          2、你知道在科學的發(fā)展史上有哪些將科學原理應用在制作上的例子嗎?

          二、探索和調查

          1、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科學原理應用在制作上的.例子。

          2、閱讀書上73頁的資料。

          3、出示做小車的材料和要求(以空氣為動力,比一比誰的小車跑的又快又遠)

          4、要想在比賽中獲勝,你覺得做小車時應當注意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5、回憶一下,做空氣動力的小車運用到了我們以經學過的哪些知識?

          6、學生動手制作。

          7、小車進行比賽。

          8、交流有關小船的資料。

          9、設計自己想做的小船的草圖和所需的簡單材料。(應當配有文字說明)

          10、你認為制作的小船應當涉及哪些科學原理呢?

          11、討論交流。

          1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計圖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制作一個小船。

          13、你造的小船涉及哪些科學原理呢?

          三、回顧和解釋

          1、今天,我們將自己所學的科學原理應用到了物品的制作上,這也是一種拓展。

          2、其實,科學發(fā)展的目的本意就是用來改善人類的生活,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

          3、你在平時做過哪些小制作,你知道它們是根據(jù)哪些科學原理嗎?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種子能生長,體會植物生長與自然因素的關系,并能大膽畫出幫助種子長大的朋友們。

          2、嘗試渲染的方法,體驗幫助種子生長的快樂之情。

          活動準備:

          幼兒有繪畫螞蟻、蚯蚓等小動物的經驗、小菜園背景圖、小菜園范畫、記號筆、水彩筆、炫彩棒、海綿、抹布

          活動過程:

          一、經驗回顧

          價值分析:通過經驗回顧,鞏固了解種子的生長產生的變換。

          1、(出示照片)瞧!前幾天,老師帶你們去了哪里呀?(小菜園)小菜園里都有哪些蔬菜?

          2、談話討論:它們小時候是什么樣子的?那種子長大需要誰來幫忙呀?

          小結:種子的長大少不了蚯蚓的幫助、螞蟻的幫助,有了它們種子才會慢慢地長大。

          二、想長大的種子

          價值分析:通過情景導入,了解植物生長與自然因素的關系。

          1、種子想長大。

         。ㄟ呎f邊畫種子)老師這里也有一片小菜園,小菜園里種著許多許多的種子。

          2、蚯蚓來幫忙

          有一顆小種子呀,它很想長大?!它的好朋友來幫忙了。ㄟ呎f邊畫:細細長長的會是誰呢?)(蚯蚓)蚯蚓姐姐它是怎么幫助小種子的呢?(松土)

          3、螞蟻來幫忙

          小苗苗還想長大,這回螞蟻弟弟也來幫忙了。

          <邊說邊畫:圓圓的頭、扁扁的'身體、大大的肚子,還有幾條腿呀?

          螞蟻弟弟用什么本領幫助小苗苗的?(松土)

          4、小朋友來幫忙

          蚯蚓姐姐、螞蟻弟弟都來幫助小苗苗了,我們小朋友愿不愿意也幫助小苗苗長大呀?那我們用什么方法幫助小苗苗?(澆水)

          指導語:那我們一起來澆水吧,先用食指在海綿上取點水,然后沿著小苗苗的小葉尖兒,記住哦,是小苗苗的小葉尖哦,慢慢地澆,小苗苗咕嘟咕嘟,喝得飽飽的,看!小苗苗長得可水潤啦!

          5、還想長大的種子

          小種子還想長大,誰還可以幫助它呢?(鳥捉蟲、曬太陽。)

          6、蝴蝶、蜜蜂來慶祝

          出示范畫

          小結:哇!小菜園里的小種子和它的朋友們大伙兒的幫助下越長越高、越長越漂亮,連蝴蝶和蜜蜂都來為它們慶祝呢!

          (三)、小種子長大了

          1、引導作畫:你們也想和老師一樣擁有這么美麗的小菜園嗎?那請你們也去找一塊小菜地,種上你們的種子,請它們的好朋友一起來幫忙吧!

          2、幼兒繪畫

          引導語:“找到埋在泥土里的種子寶寶了嗎?”先引導畫一棵種子;“種子寶寶在哪里呀?”引導幼兒畫上泥土;“你請誰來幫助小種子鉆出泥土呢?除了蚯蚓和螞蟻,還有誰會來幫助小種子長大呢?誰會捉蟲呢?……”

          3、賞析講評

          小苗苗在你們的精心幫助下,長得多好呀!你們喜歡那棵小苗苗呀?

          小結:我們去請班里的小朋友一起來看看你們的小菜園吧。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當環(huán)境條件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思到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重點】

          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

          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參考書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綠豆芽對水的需要的實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1、說說自己種下的綠豆芽生長的怎樣了。

          2、為什么大家的綠豆芽生長的不一樣呢,怎樣才能讓綠豆芽生長的更好呢?

          3、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

          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

          1、討論:綠豆種子發(fā)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么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2、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

          重點指導:

         。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

          (2)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

          (3)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

          3、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

          4、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采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

          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教師介紹實驗:在一個盤子里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fā)芽的綠豆并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

          2、討論:這5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環(huán)境對綠豆種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概括: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當環(huán)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圖片(書8面):

          1、比較香蕉、松樹、仙人掌的葉的不同。

          2、香蕉、松樹、仙人掌分別生長在什么地方?

          3、這三種植物的葉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

          4、說說平時還看見有關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10-17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10-03

        科學教案[經典]10-01

        科學教案(經典)09-28

        (精選)科學教案11-23

        [經典]科學教案11-1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