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桃花源記中的重點句子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記中的重點句子,希望大家喜歡。
桃花源記中的重點句子 篇1
1、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3、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4、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6、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7、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8、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
9、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0、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11、見漁人,乃大驚。
12、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漁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3、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14、不足為他人道也。
15、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6、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7、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18、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19、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0、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2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2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24、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2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26、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2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8、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9、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30、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桃花源記中的重點句子 篇2
1.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解析:用一組句式整齊的句子描繪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風尚,寫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麗和諧,表達了作者對其的贊美與向往。這是漁人進入桃花源后所見到的桃源風光,是本段的第一層次。作者把桃源寫得如此幽靜美好,是為了反襯外界的黑暗和污濁。
2.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解析:“異之”、“復前行”、“欲窮”暗示將會出現(xiàn)“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圖景做了鋪墊。文章用一個“異”字來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個“窮”字,緊連下段首句的“盡”字。
3. 見漁人,乃大驚。
解析:“大驚”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的久遠,與下文“自云……間隔”暗合,從側(cè)面反映了社會生活的黑暗。
4. 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漁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這兩句都表現(xiàn)了村中人的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特點,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和平恬靜,豐衣足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其的向往。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解析:“嘆惋”,一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如此黑暗而嘆息,二為桃源外的人一直過著痛苦的生活而嘆惋。
6.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解析:桃花源從此與世隔絕了,這就渲染了“世外桃源”的神秘。
7.不足為他人道也。
解析:說明桃源人不愿外界打擾他們和平安寧的生活,同時為下文埋下伏筆。
8.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解析:用借代的寫法寫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歡樂,表現(xiàn)了桃花源人民的幸福安定,表達了作者對其的熱愛與向往。
《桃花源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所選四篇文言文都是“記”一類的散文,其單元教學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弄懂文言詞語的含義,積累文言字詞知識,疏通文意。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在學習現(xiàn)代游記類散文和其他記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識、形成的能力,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課文、領(lǐng)會文章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短一ㄔ从洝肥翘諟Y明的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虛景)散文,也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藝術(shù)作品,它表達了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陶淵明平生厭惡晉朝朝廷上下統(tǒng)治階級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討厭官場上的舞弊營私的行為,他曾經(jīng)三次因此辭去官職,隱居農(nóng)村并親自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和農(nóng)民交朋友,感受了田園生活的恬靜閑適, 于是用筆構(gòu)想出了一個他心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一個風景奇麗秀美,人人勞作、人人平等,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戰(zhàn)亂,人民安居樂業(yè)、豐衣足食、風氣淳樸的理想社會。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熱烈追求及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渴望擺脫剝削壓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讀這篇名作,要在引導學生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及其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fā)學生向著自己的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二、學情分析:
1、學生雖已在七年級和上學期學過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還比較薄弱,而本文又有較多古今異義、一字多義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現(xiàn)象,因此會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礙。
2、學生年齡都在十三四歲,年齡尚小生活閱歷較少,特別是他們對陶淵明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了解不多,因此要感受作者美好的.社會理想及本文深刻的主題思想有一定的難度。
3、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游記類散文和敘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關(guān)閱讀這類散文的能力,可引導學生進行能力的遷移幫助學習本文。如游記散文往往以“行蹤”為線索,本文就有這個特點。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生字詞,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通譯全文。
2、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題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會理想。
4、熟讀并背誦全文。
(二)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理解、積累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培養(yǎng)學生自讀文言文的能力
3、學習本文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作手法及敘事脈絡(luò)清晰、描寫生動的特點。
(三)德育目標
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fā)學生向著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四)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匯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淳樸的人情,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樂融融的人際關(guān)系。
(五)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gòu)這一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四、教學方法
1、課前預習法。
(1)搜集作者生平的相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思想性格、志趣愛好、所屬流派及文學成就等。老師發(fā)放相關(guān)詳細資料供學生參考。
(2)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的讀音。
2、朗讀法。本文語言簡練生動、通俗流暢,教師可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朗讀,首先要讀得清晰,即字音咬準、句讀分明、節(jié)奏合理;其次要讀得流暢,語句流利,讀出抑揚頓挫之情。本文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還應注意讀出對稱感來。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熟讀背誦。
3、討論與點撥相結(jié)合法。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虛構(gòu)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理想社會,帶有傳奇色彩,引人入勝,可讀性強,課本注釋也較詳細,教師可適當點撥翻譯技巧鼓勵學生反復通讀全文,在粗通大意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課文注釋,大膽試譯課文。不懂的地方,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并進行適當指導點撥。
4、品讀法。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分步品味,通過想像、描繪、分析、推理的活動,讓學生含英咀華,探幽攬勝,進而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這環(huán)節(jié)主要著眼于學生想像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分析概括能力、鑒賞能力的訓練。
5、拓展延伸法。分發(fā)《桃花源詩》,指導學生進行詩文對讀,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五、教具準備
已打印好的資料、錄音機和示范朗讀磁帶、幻燈機和幻燈片
六、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導入新課
以“‘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是誰的人格宣言?”這一問題入手,引出陶淵明,然后由學生自由暢談對陶淵明的了解及本文寫作的背景等,老師可做適當補充。從而自然導入課文。
(二)回憶舊知、確定目標
充分調(diào)動學生以前學習文言的舊知和經(jīng)驗,在此基礎(chǔ)上師生共同商議本課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達成一致后將教學目標板書在黑板上,然后明確每課時的目標(本課時完成目標一、二)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地翻譯全文,并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
3、研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體會桃源之美。
4、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掃除下列字詞障礙(用幻燈放映出來)
豁然 儼然 黃發(fā)垂髫 要還家 邑人 間隔 此中人語云 詣太守 阡陌
2、錄音范讀。(要求學生聽讀品味,進入意境,想像畫面。)
3、指導學生朗讀
(1)老師做些斷句講解和師范:(用幻燈投映)
A、忘/路之遠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一般都是按意義單位劃分或者按句子成分劃分)
B、對偶句、四字句要讀出對稱感來,如“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老師可適當作些語調(diào)、節(jié)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等朗讀技巧的指導:
如“a問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漢,c無論魏晉!币痪洌又靥柕脑~宜重讀,語調(diào)稍慢;a句讀得略平緩,b、c句讀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頓略久些,b、c句連接要緊湊。這樣讀,能較好地讀出輕重緩急形成鮮明的節(jié)奏感和抑揚頓挫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鼓勵學生放聲讀,大膽讀,力求有所提高。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要求吐字要清晰響亮、節(jié)奏要準,要讀出韻律。
(四)理解、積累文言字詞、通譯全文(用幻燈片投映出來)
1、理解、積累文言字詞
老師要指導學生有意識有方向地弄懂一些文言字詞:常用重點詞、多義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性活用詞。平時要注意識記,做到爛熟于心。
2、翻譯技巧的指導:(1)翻譯時除了注意上述這些詞的詞義,其他字詞一般都是沿用我們現(xiàn)在的意思,且一般都是用我們現(xiàn)代漢語中的雙音節(jié)詞去表達文言中單音節(jié)詞的意思。所以翻譯時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大膽推斷文言字詞的意思。(2)國名、地名、人名、官名、書名、帝號、年號、器物名稱、度量衡等專有名詞都照原文直接抄錄。(3)文言中有些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判斷句、反問句等,平時遇到要及時積累,學會如何去調(diào)整句序如何去翻譯。練習多了就會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4)文言句式注重簡練往往承前承后或固定省略某些句子成分,翻譯時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出來。
3、用例句進行具體指導。
例: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村中人)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要說魏和晉了。
4、落實全文翻譯
(1)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用筆圈點出不能準確把握的地方,然后找老師或其他同學進行幫助指導。(鼓勵學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和已儲備的知識大膽嘗試通譯全文,并建議學生不要借助翻譯資料書,以免養(yǎng)成依賴資料書的習慣。)
(2)合作小組完成后進行翻譯接龍活動,比比哪個小組翻譯最準確最完整。
5、歸納本課須積累的文言字詞和句式?梢圆捎糜蓪W生邊說邊做筆記老師邊板書的方法完成,或者用幻燈放映出來。(啟發(fā)學生養(yǎng)成逐步積累的良好習慣)
(1)重點詞:
甚異之 欲窮其林 既出 桑竹之屬 不復出焉 便扶向路 詣太守 阡陌
(2)四個“然”字詞:
豁然 儼然 怡然 欣然
(3)古今異義詞:
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妻子——古義:妻和子女。
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境地。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jié)果不變。
不足——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不滿。
如此——古義:像這樣。
今義:這樣。
間隔——古義:隔離。
今義:距離。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如:這孩子儼然是個大人。
(4)一詞多義
復 A復前行 B不復出焉 乃 A乃大驚 B乃不知有漢
舍A 便舍船 B 屋舍儼然 尋 A尋向所志 B 尋病終
【桃花源記中的重點句子】相關(guān)文章:
桃花源記重點語句03-23
桃花源記重點虛詞02-23
《答謝中書書》重點字詞注釋及重點句子翻譯07-28
《桃花源記》重點知識匯總02-18
桃花源記中的經(jīng)典成語09-10
答謝中書書重點句09-15
答謝中書書的重點句10-09
桃花源記中的文言知識歸納01-14
出自桃花源記中的成語及解釋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