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書頁美文
一個偶然或者說必然的機會,我得到了有范新紅先生贈送的《登歡喜地》散文集一書。小米的黃色,散發(fā)出陣陣馨香,差不多正方形的版式,一幀梅蘭桃盆景交集的國畫和一號仿宋字的書名,還有一枚鐫刻著書名的星鈕,整個封面大方簡潔,賞心悅目。
我摩挲著,輕輕地吻著、嗅著,能出一本書,一向是我的夙愿,然而……今天看到久已神交而雖未謀面的朋友贈送的這么一本我向往已久的書,又怎么能不浮想聯(lián)翩呢?
看到書名,打開目錄,在眾多的篇目中,作者何以以《登歡喜地》作為全書的名字呢?我不由地思索起來。這也是我一向閱讀的習(xí)慣,于是翻到這一篇文章,虔敬地拜讀起來。原來,“登歡喜地”,講得是一種禪家的悟道,是一種佛家不可為外人道的境界。而我認為:這更是人們希祈的一種靈魂高度,是一種精神的追求,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涵養(yǎng)深度。我想,這也應(yīng)該是普天塵世、蕓蕓眾生應(yīng)該勉力達到的一種思想層次,一種修養(yǎng)的佳境。正所謂“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
原來如此。
說實在,讀范新紅先生的書有些吃力,有些凝神,有些沉重,有時忍不住要鼻子酸澀、淚眼朦朧。雖然其間既不乏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也不少怡紅翠綠、妙曼佳人;既不缺沃野千里、桑竹萬頃,也不少波光掠影、海水蕩漾……然而,我讀到的更多的是塵世中凡夫俗子,是棚戶區(qū)百姓的呻吟,是街頭擦鞋者的顧盼的眼光,是流淌于霓虹燈下半裸半露的風(fēng)塵女色的辛酸淚水,是年三十晚上為了生計而彳亍于大街小巷的三輪車主,是過去時光中是曾經(jīng)歷過的浸潤楚痛的歡愉,是香港同胞百年離恨所積郁的滿腔悲憤……
每每合上書頁,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便躍然于我的眼前:那難得正月半上城看電影看戲的被售票者奚落的尷尬買票女子,那鄉(xiāng)間鄉(xiāng)下露天廣場電影銀幕背后無奈而滿足的觀眾,那破敗的.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老宅門前悵然的子孫,那站在豪華大廈下期盼的鄉(xiāng)下窘迫的無錢買房者,那編輯部里對于求生的渴望和對于生命力量的感恩,那蘇小小墓前門后年輕人的夢幻縈繞與感嘆……他們或憑或立,或正襟危坐或者對酒當(dāng)歌,或愁眉百結(jié)或笑口常開地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讓我回避不得,割舍不斷,不得不凝眸注目,長吁而短嘆:生命中竟然有如此千種風(fēng)情萬種變幻,世態(tài)人人之中竟然有這么多的沉淪起伏!如果作者不具備如此的才情慧眼,不具備如此細切隱蘊;如果作者不具備這樣哀憐悲憫,不具備這樣的體恤同情,那是看不到在這酒樓林立霓裳遍地的萬千世界中有這么被人遺忘的一族的,更不會知道在鄉(xiāng)野之下如此豐富多彩而奔放熱烈的生活,當(dāng)然也不會記得三十多年以前農(nóng)人無處訴說的心酸無度和悲涼遭遇。
衙齋臥聽瀟瀟雨,疑是民間疾苦聲。古人云:“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蔽腋械,在當(dāng)今社會,作為一個坐慣了機關(guān)、拿穩(wěn)了俸祿的鐵飯碗們,是決不會有這么多顧忌的,恐怕也很難想到在這繁華街市還有如此的貧困潦倒之人,除非他的農(nóng)民的本質(zhì)還沒有丟掉,除非他骨子里父輩的血還沒有徹底到換掉,而范新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坐在機關(guān)心系平民,關(guān)注民生的文化人,一個心憂天下蒼生的讀書者,思考著,一個放不下些許下里巴人的沉重筆者。這就難怪,范先生的書也是這樣的沉重,同時也讓讀者的心靈沉重……
【沉重的書頁美文】相關(guān)文章:
沉重的內(nèi)心變輕了美文06-02
沉重的靈魂舞蹈美文06-01
生活背后的那份沉重美文07-04
寫父親太沉重美文04-13
父母之愛的沉重的親情感悟美文06-24
生活美文隨筆-寫父親,太沉重06-19
古籍的書頁版式03-26
書頁中的父愛11-03
沒有人必須沉重地活著美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