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中美文學課中教學理念差異探究

        時間:2021-06-12 12:37:50 經典美文 我要投稿

        中美文學課中教學理念差異探究

          中美文學課中教學理念差異

        中美文學課中教學理念差異探究

          一、英美文學課面臨的窘境

          盡管英美文學課對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整體素質如此重要,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它在我國的教學實踐中,卻都跌入一種自身無法脫身的窘境:首先,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 ,受制于諸如招考和畢業(yè)生簽約率等因素,多數(shù)高校不得不將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進行了調整,“大刀闊斧”地壓縮諸如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這樣的語言文學課程,或是把原來一年的課時壓縮為一學期,或是干脆把原來的兩三門課壓縮為一門,由此也便催生了英美文學這門課,如此這般,好為其他更受社會和學生歡迎的課程騰出時間。其次,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像英美文學這樣的課程其備課難度明顯大于一般的課程,沒有良好的英文功底,沒有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根本就不可能備好英美文學課,更不用奢談把課講好了,所以很多老師或是對其避而遠之,或是對其不得已應付了事;第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如果在大三上,這門幾乎和現(xiàn)實“說不上話”的課程著實難以讓多數(shù)學生提起興趣,如果在大四上,由于臨近畢業(yè)的緣故,其教學效果如何也就不難想象了。以上這多重的因素,就讓英美文學長期以來都成為了英語專業(yè)教學領域中一道無法破解的難題。

          二、開放式課程的興起帶給我們的沖擊

          從去年3月份開始,開放式課程在我國的網絡世界中最先興起,而這其中,又以耶魯大學的開放式課程最為典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網絡上就出現(xiàn)了近二十門不同領域和不同學科的耶魯大學開放式課程,而所有這些開放式課程幾乎都受到了網上熱捧,我國許多相關知名網站相關課程的點擊率和下載量都不斷攀升。一時間,諸如像《哲學》這樣在我國備受學生詬病的課程都成了網上熱門課程,而耶魯大學那位在講臺上盤腿而坐和學生大談死亡的哲學教師雪萊教授(Professor Shelly Kagan)甚至都成了網絡紅人。

          在這些開放式課程中,筆者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1945年后的美國小說》(The American Novel Since 1945)(以下簡稱《美國小說》)這門和本人教學工作密切相關的開放式課程,筆者遂以最快的速度從網上下載下來,并抽出時間認真“觀摩”耶魯大學的這門文學課程。但是從首遍起,筆者就驚異于Amy Hungerford教授在《美國小說》中的授課模式和講課風格,筆者一方面折服于Hungerford教授的個人素養(yǎng),另一方面,筆者更是吃驚于Hungerford教授良好的授課效果了。并且,Hungerford教授這種授課效果似乎不但對美國學生有效,它對中國學生同樣有效,而這一點我們僅從相關網站的視頻留言中就能夠看出。吃驚之余,筆者也不禁仔細思考起中美文學課這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產生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筆者若有所悟,遂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寫成下面的文字。

          在這里,筆者不想去分析《美國小說》中的其他因素,在這里,筆者想僅就教師的教學理念這一個因素進行比對,以期能為我們破解英美文學教學難題找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來。

          三、中美文學課教學理念差異分析

          所謂教學理念,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就是對教學活動的看法所持有的基本態(tài)度和觀念,它一般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guī)律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它還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信念。這種信念就體現(xiàn)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它不但決定著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也決定著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把握和對相關能力的獲得。

          作為中國的英語專業(yè)教師,我們所熟悉或者所實踐的教學理念基本上都把教學的關注點集中于對相關知識的傳授上:具體到英美文學這門課而言,我們通常所關注的教學重點都集中在了或是英美文學史上重要流派的介紹,或是英美文學選讀重點段落中語法與句法的講解,我們竭力地備課和講課,根本目的基本上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能夠把我們認為重要的知識點都記牢和掌握,只有這樣,我們才認為自己盡到了為師之道。

          但是反觀《美國小說》中的Hungerford教授,在其一學期全部的26節(jié)課中,我們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她在課堂上跟學生就我們認為重要的一些知識點進行反復講解,相反,她卻在一直不遺余力地向學生傳授閱讀1945年后的美國小說的方法:或者是她向學生介紹自己對小說的理解,把自己賞析小說的方法呈現(xiàn)給學生;或者是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在對學生進行鼓勵的同時對其觀點在進行點評。作為習慣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中國教師,筆者在一開始對Hungerford教授的這種教學方式很是費解,甚至在初次觀摩《美國小說》的過程中,筆者有時候都替Hungerford教授著急:這樣講課,學生能學到多少關于那段時期美國小說的知識呢?但是在看過多遍后,筆者漸漸體味到了Hungerford教授的真正初衷:Hungerford教授真正想讓學生掌握的是對1945年后美國小說的賞析能力(當然,這種能力也一定能夠運用于對其他文學作品的賞析中),而對其中一些在我們中國教師看來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她卻似乎并不太在意學生能否記牢。

          筆者認為,Hungerford教授這些在我們看來似乎異類的教學方法,其實都根源于中美教師教學理念上的差異:在我們中國教師的教學理念中,我們幾乎把全部的關注點都集中于對知識的.傳授上,我們對學生相關能力的提升和相關方法的掌握基本上很少關注;而在美國教師的教學理念中,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學生相關能力的提升和相關方法的掌握,而對一些零碎的知識,他們卻不在乎學生能否掌握。這種教學理念的差異就導致中美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的差異:中國的教師在課堂上基本上是在努力灌輸知識,而美國教師在課堂上卻是在全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教育,學生通常是記的多而領悟的少,而美國的教育則是培養(yǎng)開拓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教育,學生基本上是記的少而領悟的多。前者更形象地說基本上是“以魚”,后者則是“以漁”;蛟S在我們看來,給成框的魚當然比一條條釣來得快,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別人給的“魚”再多也會被吃光,而自己能釣的“魚”再少也會越來越多。類似于英美文學這樣的課程也是這樣:掌握了再多關于英美文學史和英美文學語法的知識,時間長了也會慢慢遺忘;而掌握了賞析英美文學的方法獲得了文學批評的能力后,再少的有關英美文學的知識也會慢慢積累起來,并能夠有所創(chuàng)新。而后者的這種能力,正是我們今天這個社會所欠缺但卻又是所急需的。

          四、結語

          中美文學課在教學理念上的差異實際上反映出了中美教師對教學認識的差異,對于這種差異,我們一方面要給予高度的關注,另一方面,我們更應努力透過這種差異去尋找我們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真正有可能破解英美文學這道教學難題了。

        【中美文學課中教學理念差異探究】相關文章:

        中美鋼琴教學差異研究論文07-04

        在課改中實踐新理念教學反思范文01-17

        中美文化的差異對比09-19

        中美文化差異06-11

        高中美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分析論文07-16

        微課在任務型課程中的教學探究論文06-26

        探究課教學模式的教學反思06-20

        素質教育理念的高校鋼琴教學探究論文06-15

        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探究論文07-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