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游擊隊之歌》、欣賞《四渡赤水出騎兵》。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和欣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用氣息支持唱歌的能力、控制力度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學唱歌曲,進行愛國思想教育。
2、附點節(jié)奏的演唱,氣息的支持。
教學過程:
一、導課
這節(jié)課先請同學們聽一首歌曲,《游擊隊之歌》,聽完后請同學們告訴我,這首歌曲描繪了游擊戰(zhàn)士什么樣的形象?這首歌曲創(chuàng)作于哪個歷史時期?
1、這首歌曲形象的描繪了游擊健兒英勇善戰(zhàn),靈活機智、不怕犧牲的英雄形象,極為深刻的表現了革命戰(zhàn)士昂揚的斗志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2、歷史時期:1937年,隨著盧溝橋事變的隆隆炮聲,我們的同胞開始了亡國奴的生活。他們_離開家園,扶老攜幼,到處流浪,那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法忘記的。但是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我們英勇的中國人民不甘心做亡國奴。他們用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游擊戰(zhàn)等同敵人展開了生與死的較量,中國人民在抗擊侵略的戰(zhàn)爭中,創(chuàng)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描寫這些事跡的歌曲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游擊軍》。
二、學習歌曲
1、聽錄音:
同學們發(fā)現了沒有,在這首歌中有一個象聲詞“嘁嚓”。他出現了幾次?在模仿什么聲音?這個“嘁嚓”的腳步聲反映了游擊軍戰(zhàn)士什么樣的形象?腳步輕盈,靜悄悄,不讓敵人發(fā)現。機警、敏捷、靈活的音樂形象。
2、聽錄音為歌曲伴奏:
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身邊的'、隨手可得的物品,來模仿這個腳步聲,為歌曲伴奏,一起來體驗一下游擊軍戰(zhàn)士那種機警靈活的形象。給同學們增加點難度,我要求表現出游擊戰(zhàn)士從遠出走來,又漸漸遠去的腳步聲。
3、隨錄音輕聲演唱:控制音量,自己聽見即可。
4、隨錄音輕聲演唱:聲音稍大點,讓前后左右的同學聽見即可。
5、隨琴演唱:發(fā)現錯誤及時糾正,唱準確為止。
三、處理歌曲
現在這首歌曲同學們唱的非常準確了,下面咱們一起考慮一下,用什么樣的情緒、聲音、力度才能把游擊戰(zhàn)士那種靈活機智、英勇善戰(zhàn)、自信、樂觀的英雄形象表現出來?
1、前半部分,歌詞從個到群,從少到多,從平原到高山,這說明我們的隊伍不斷在發(fā)展壯大。那么同學們體會一下這一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力度來演唱(輕而有彈性,由弱到強)
2、“奪……搶……”用什么樣的聲音演唱?
表現了游擊隊員同仇敵愾、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堅定有信心的演唱情緒,力度遞進增強。
3、“我們老百姓”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抗擊侵略,用號召性的、自信的、堅定的聲音演唱。
4、通唱全曲
四、作者簡介
那么同學們知道是誰為我們譜寫了如此優(yōu)秀的作品嗎?
冼星海1905年出生于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他用40年短暫的生命創(chuàng)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他以音樂為武器,同敵人進行著頑強的斗爭,把自己短暫的一生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革命的音樂事業(yè),他的主要作品有:《救_歌》、《只怕不抵抗》、《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以及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另外還有其他的音樂形式,如交響樂、管弦樂曲、小提琴曲等等。由于他對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被_同志譽為”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吟唱著誕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黃河大合唱》、《游擊軍》等作品,并深深緬懷這些激昂旋律的作者——冼星海。
五、欣賞《四渡赤水出騎兵》
1、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2、聆聽音樂
3、談聽后感
六、創(chuàng)造活動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我國藏的風土人情,以及藏音樂風格特點和藏舞蹈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對藏族音樂感興趣,能積極參與相關音樂實踐活動并認真探索其文化內涵。提高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多樣性的認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藏樂曲的音樂情緒及藏族民間音樂的因素,體驗其豐富的音樂文化內涵,了解“熱巴舞”的由來及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感受藏樂曲的音樂情緒及藏族民間音樂的因素,體驗其豐富的音樂文化內涵,了解“熱巴舞”的由來及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能積極參與相關音樂實踐活動并認真探索其文化內涵。提高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多樣性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老師:同學們喜歡跳舞嗎?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挝璧刚埓蠹艺f一說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教師隨音樂表演一段藏族舞蹈)
老師: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的種類也非常豐富,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感受一曲藏族舞曲---熱巴舞曲。
二、新授
1、完整欣賞管弦樂《熱巴舞曲》,感受藏族音樂風格與特點。
2、請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3、簡單介紹熱巴舞曲。
熱巴舞是中國藏族的一種以鈴鼓舞為主,包括踢踏、說唱和雜耍在內的綜合民間表演藝術。管弦樂《熱巴舞曲》是吸收了藏“熱巴舞”中“踢踏舞”和“圓圈舞”的要素,其抒情、奔放的旋律與插入的舞蹈節(jié)奏形成獨特呼應。全曲手法簡練,結構嚴謹,具有熱烈的場景感。作曲家用現代管弦樂器把藏族音樂各元素表現的淋漓盡致。該曲于1999年在北京首演,20xx年在“中國第十屆音樂作品(交響樂)評比”中獲三等獎。20xx年入選維也納中國新春音樂會,由薩爾茨堡莫扎特交響樂團在金色大廳演出,是近年來深受國內外聽眾喜愛的我國優(yōu)秀管弦樂新作品之一。熱巴是一種由賣藝為生的流浪藝人班子(一般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組成)表演的,以鈴鼓為主,融說唱、諧(歌舞)、雜技、氣功、熱巴劇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它有一套相對固定的程序,由12個節(jié)目組成,全套演出需要5個小時。熱巴舞是一種由鼓鈸(單鈸)、鑼伴奏的集體大型歌舞,技巧性較強,初時舞姿輕捷,高潮時感情奔放,動作粗獷有力。跳熱巴舞的原意是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興旺和禳災、祈豐收。唱、舞、器樂、服裝等方面的藝人需經事前長時間的培養(yǎng)、訓練,方能參加。熱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詞,大意是頌揚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薩等。所演節(jié)目最少不能少于九個節(jié)目:《頌天地,拜四方》、《太陽、月亮、星星》、《鼓聲傳揚,四方平安》、《神佛與我們同歌舞》、《吉友、迷拉師徒斗法》、《烏鴉吹大話》、《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戰(zhàn)勝惡魔獨尼阿巴》、《送神佛、貴賓》。
4、再次欣賞《熱巴舞曲》,引導學生感受整體音樂速度的變化并從作品中體會藏族民間“熱巴舞”由慢而快的的.速度特點。深入體會藏族音樂元素。
5、分主題聆聽,體驗各主題情緒之間的不同。分主題欣賞《熱巴舞曲》并進行對比情緒、旋律。
第一主題:熱情地、抒情性。
第二主題:歡快地、舞動感。
第三主題:溫柔地、親切地,歌唱性。
第四主題:熱情、激動地,歌頌性。
第五主題:急板、熱烈奔放。
同時完成課后實踐與創(chuàng)造第四題,說說兩個主題的不同之出。
節(jié)拍4/4與2/4的不同,節(jié)奏不同,速度不同。
6、實踐體會。讓學生伴隨《熱巴舞曲》用簡單的舞步進行體驗樂曲不同樂段的情緒。
三、教師總結
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眾多的民族都有燦爛的文化與藝術,今天,我們體會到了藏族人民熱情的舞曲與舞蹈,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多的了解體驗各民族的音樂作品。并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3
教材:
沿海版第一冊,第八課
課題:
《可愛的家》
年級:
初中一年級
執(zhí)教:
北大附中南山校宋曦
一、教學內容:
(1)音樂知識:弱起小節(jié),反復跳躍記號
(2)欣賞:《可愛的家》的MTV
(3)學唱歌曲《可愛的家》
二、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培養(yǎng)和激發(fā)出學生的內心感受。
(2)學唱歌曲《可愛的家》,使學生能用情來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國歌曲的結構特點。
三、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感受。
四、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講這節(jié)課所要學的內容和目的。
二、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部MTV.(背景有英國的風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樂用《可愛的家》。)
三、導入新課:
1.教師問:同學門剛剛看完這部MTV,請同學們結合自己談一下家庭生活,并給這部片起一個名字。
2.學生發(fā)言后,教師作出小結,并引入今天的課題《可愛的家》。
四、簡介《可愛的家》的曲作者創(chuàng)作經過:
1.利多媒體把英國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國的'風光展示給學生看。
2.放出《可愛的家》的音樂。
3.給學生講述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為歌劇《克拉里——米蘭姑娘》寫的主題歌,并把這部歌劇的大概內容講一下,歌曲采用英國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調寫成的。
五、分析《可愛的家》的旋律線條及情緒:
1.用投影儀把歌曲的旋律顯現出并請一位同學上來用彩色的筆把旋律線條勾畫出來,教師在旁邊加以指導,然后請他回到座位上。
2.教師問:這首歌的旋律線條是平淡還是起伏跌宕的?
學生回答:是平穩(wěn)的。
教師問:我應以什樣的情緒來演唱呢?
啟發(fā)學生回答。
3.教師通過提問總結出,這首歌我們應用美好的心情來演唱,要唱出對家庭的眷戀。
六、分析《可愛的家》曲式結構并講解弱起小結反復跳躍記號:
1.請學生們把這首歌的結構畫出,相同的樂句用相同顏色的筆畫出。
2.教師小結,此曲是A-B-C三段體的結構
3.講解弱起小結及反復跳躍記號:
弱起小結:歌曲開始的第一個音起于小結的弱拍(或強拍的弱位置)
反復跳躍記號:::在::記號內的音樂要反復兩遍,第三遍則越過:接唱
七、熟悉歌曲
1.請學生把電子琴調到風笛的音色,一起來演奏。
2.教師把電子琴的節(jié)奏調成4/4拍,要求學生跟著節(jié)奏用事打節(jié)拍,做試唱練習,可以變化多種變化多種形式,知道熟悉樂譜。
3.請一位女同學配樂朗誦歌詞,教師要求,用自己的情感來朗誦,下面同學來欣賞。
4.再請一位男同學來朗誦,下面的學生一部分用電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請同學們邊演唱邊彈琴。
6.請同學們再欣賞一遍MTV,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音樂,用心來感受,同時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聽完音樂后再來唱這首歌,用“情“唱。
八、表演
1.請同學根據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感受來做即興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學做背景音樂。
2.全體用合唱的形式來唱這首歌,分聲部,加表演動作,用輪唱,伴唱的形式來演唱。
九、教師作課堂總結。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會演唱《七子之歌》學會相關的樂理知識。理解《七子之歌》中的深厚感情。
二、教學時間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1節(jié)課
一、情感導入與歌曲欣賞體驗
1、導入:以輕聲的《七子之歌—澳門》的歌曲錄音為背景音樂,教師板書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詩人的主要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
2、提問:這句格言出自哪位詩人?他與歌曲《七子之歌—澳門》有什么關系?
3、師生共議:這句格言出自我國現代著名愛國詩人、學者、烈士聞一多先生,它鐫刻在清華大學聞亭下的聞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聞一多先生對祖國深沉的愛,使他創(chuàng)作了《七子之歌》的愛國詩篇,在1925年7月4日發(fā)表在《現代評論》上。《七子之歌》是一部組詩,組詩一共分七章。它們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澳門》是組詩中為首的一章。1997年,在澳門即將回歸之際,作曲家李海鷹,用深沉、誠摯的曲調為《澳門》這首詩譜上了曲。自此,他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共同心聲,響徹了神州大地。
4、請同學們看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澳門歲月》中的主題曲《七子之歌—澳門》。
5、師生共議:片中擔任領唱的年僅七歲的澳門小姑娘容韻林的那雙充滿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視著400年的澳門滄桑,蕩瀾著40萬澳門同胞的炙淚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動了億萬炎黃子孫的心,牽動著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與處理
1、請幾位會唱這首歌的同學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門》。
2、師生評議、討論如何更好的表現作品:(1)要將表現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2)歌曲的第一樂段要以真誠的傾訴為基調,去表現仿佛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對母親的思念之情。(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喚為基調,去抒發(fā)離別已久的游子渴望回歸祖國母親懷抱的強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礎上,教師用鋼琴彈奏歌譜,師生共同演唱歌譜,做進一步的體驗。引導學生以音樂為本,感悟作品的音樂風格和表現形式:(1)旋律線的進行。如:上行中的大跳5 3,下行中的3 21 65 。(2)節(jié)奏中的休止符。(3)速度、力度變化。(4)演唱狀態(tài)。
4、如歌的朗誦歌詞。
5、演唱歌曲;和伴奏帶。
三、聽賞《1997天地人》序曲
1、教師導語:聞一多先生創(chuàng)作的《七子之歌》抒發(fā)了愛祖國、愛人民的主題。如今,愛的內容更寬泛,意義更深遠。一個正直的公民,不僅要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而且要愛世界、愛人類、愛地球。
2、聽賞交響曲《1997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標題,為下節(jié)課做鋪墊)。
第2節(jié)課
一、欣賞交響曲《1997天地人》序曲
1、音畫同步:在音樂聲中出示作品的標題和香港的夜景圖像,提示同學去想象音樂的意境。
2、簡介作品:交響曲《1997天地人》是中國旅美作曲家譚盾創(chuàng)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演。全曲共分天、地、人三個樂章,莊嚴壯麗的古代編鐘聲;天使般純潔的童聲;大提琴低緩的吟唱;交響樂隊熱情的合奏;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作品淋漓酣暢的抒發(fā)了香港回歸祖國的莊嚴時刻,億萬炎黃子孫的豪邁心情,同時表達了中華兒女經歷了百年滄桑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祝福。
二、復聽作品
1、將交響曲《1997天地人》序曲當中編鐘、童聲合唱、大提琴獨奏及樂隊合奏出現的順序在圖中標示出來,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慶的場面。
2、樂曲的高潮處由弱漸強,多次出現下列節(jié)奏型:_ _ _ _ _0 ,請同學隨音樂的力度變化擊這一節(jié)奏型。
三、播放歌曲《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出示課件歌單,請同學隨錄音一起演唱。
四、分析《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兩首歌曲在音樂表現方法上的異同。
曲目相同不同
東方之珠音樂創(chuàng)作手法曲式結構、風格音樂與高潮處理法歌詞表達方式表達的情感
前部分情緒平靜、旋律流暢;都采用切分節(jié)奏及三拍長音。后部分為音樂的高潮,都用了大跳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現手法。抒情、細膩而深沉的歌曲;都是二段體結構。 A:三連音的應用。
B:連續(xù)上行幾個樂音的應用,形成樂段色彩的變化。含蓄、富有詩意表達炎黃子孫對香港的無比愛戀之情。
鼓浪嶼之波A:由高到底,連續(xù)四組“遞音”下行。B:音程大跳,加強歌曲的動力,形成歌曲的新鮮感。傾訴、直白思念臺灣親人,盼望祖國早日統一,渴望親人早日團聚的一片真情。
五、教師演唱
一首自己譜曲的歌曲《消失的愛》,這首歌的詞作者是一位生活在臺灣,孤獨、病殘、年逾古稀的臺灣老人,歌詞表現了老人對年輕時代在大陸的一位姑娘的思念之情:臺灣和大陸千古一脈,是祖國母親的一個孩子,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F在,臺灣與大陸尚處于隔離狀態(tài),海峽兩岸的人民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盼望親人早日團聚!
感受:
這節(jié)課是《七子之歌》的第一課時,作者注重了信息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作者及課文背景的資料,實際就是讓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作者的創(chuàng)作激情,從而為準確體悟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礎,使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培養(yǎng)。
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老師。而創(chuàng)設情境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讓教學進入情感領域,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憑借情境,把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發(fā)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新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在悠揚、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門》音樂聲中,開始了這堂課的學習。
《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學美國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組組詩,共七首。教材選用了其中的兩首,另外五首首分別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子”指的是中國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九龍、廣州灣和旅順大連這七個地方。這七個地方如同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們曾經受盡了列強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苦難當中。本篇課文生字詞較多,預習顯得尤為重要。詩歌內容時代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必須讓學生充分了解聞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
在了解“七子”含義時,我展示了幾組母子情深的圖片,用來調動學生情感共鳴,使學生真正的去理解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的心情。不由的產生與當時澳門民眾一樣的悲憤之情,一樣的傷心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情,使文中的事和物活化,這樣的朗讀才會“有聲有色”,這樣的朗讀才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作者生生流動著的感情。
在本課的學習中,在讀通順詩歌的基礎上,她給予學生質疑的時間:“在詩歌的內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不解與疑惑。她緊緊把握好教材,明確重點難點,對課堂教學的目的進程做到了心中有數,將有價值的疑問因勢利導,納入自己的教學思路中,如學生提出的為什么稱為“媽港”?擄去肉體是什么意思?對學生提出的枝節(jié)問題如生詞的意思,我靈活處理,讓學生互相解決,從而牢牢把握課文的中心。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茉莉花歌曲教學設計10-20
小學音樂《茉莉花》教學設計12-15
小學音樂《歌曲之王》教學設計01-29
永遠的《茉莉花》小學音樂教學設計07-01
茉莉花歌曲教學反思范文03-27
歌曲《螃蟹歌》音樂教學設計(精選5篇)04-13
茉莉花歌曲教學反思四篇01-31
茉莉花歌曲教學反思(精選10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