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09 11:02: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化學反應的實質,理解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根據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對比掌握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化學教案-氧化還原。

          能力培養: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分析、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觀察的化學現象及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到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科學品質: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對反應現象的觀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科學方法:觀察、記錄實驗;對反應事實的處理及科學抽象。

          重點、難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復分解反應能夠發生的條件是什么?并對應舉例說明。

          【評價】給予肯定。

          【指導實驗】全班分為三大組,分別做下面的三組實驗,并觀察記錄:

          一、硝酸銀溶液分別跟鹽酸、氯化鈉、氯化鉀的反應;

          回答:復分解反應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進行的,這類反應必須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氣體、難電離的物質三者之一才能發生。

          例:(1)在反應里生成難溶物質。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應里生成氣態物質,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應里生成弱電解質,如:水、弱酸、弱堿等。

          NaOH+HCl=NaCl+H2O

          分組實驗,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復習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訓練學生實驗觀察能力,根據提出的問題和實驗結果引起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鹽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三、硝酸跟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的反應。

          【追問】分別討論三組實驗,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同,為什么每一組會產生同樣的現象?在筆記本上完成其化學方程式。

          【講解】酸、堿、鹽都是電解質,在水的作用下能電離(強調離子表示方法)。這些電解質在溶液里發生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間反應。

          【練習】書寫如下電離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書】一、離子反應

          1.離子反應

          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屬于離子反應。如:復分解反應和在溶液中進行的置換反應等。

          【過渡】用什么式子來表示離子反應呢?前面已經通過實驗證明AgNO3與NaCl、HCl、KCl均能發生反應,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請同學分別寫出上述實驗的化學方程式。

          二、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三、均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

          思考并討論、猜想。

          回答:復分解反應均是在溶液中進行的,溶質在溶液中大多數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雖然反應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離子。比如鹽酸、氯化鈉、氯化鉀在溶液中均電離出氯離子,跟AgNO3電離出的Ag+結合,所以均產生白色沉淀氯化銀。

          練習: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練習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復習鞏固舊知識,引出新知識。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講解】先把溶液中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的形式,把難溶的物質仍寫成化學式。反應前溶液中大量存在著四種離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結合成難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減少,反應向右進行。把反應前后沒有變化的H+和NO3-即實際沒有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刪去就寫成了“離子方程式”。

          【板書】2.離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

          子方程式。

          【練習】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應的實驗現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設問】通過完成AgNO3分別與HCl、NaCl、K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你們發現了什么?

          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板書】2.意義

         、倌芙沂痉磻膶嵸|;

         、诓粌H表示某一個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提問】Ag++Cl-=AgCl↓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講解】怎樣書寫離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寫、改、刪、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為例分析。

          領悟。

          模仿。

          板書練習: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發現反應物雖不同,卻都可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梢婋x子方程式的意義與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間進行的反應,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銀鹽進行的一類反應。

          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相互交換的過程,探究反應的實質,引出本節的知識點。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板書】3.書寫步驟

          (1)寫: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師生同時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凡是難溶、難電離、氣體等均寫成化學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質仍寫其化學式)。

          (3)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將系數化成最簡整數比。

          (4)查:檢查書寫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①方程式兩邊各元素原子個數是否相等。②方程式兩邊電荷數是否相等。

          【練習】鹽酸跟Na2CO3、K2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練習】請學生在筆記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驗證兩同學回答是否準確。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鹽跟強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類反應。

          分析離子反應如何運用了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對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的練習,要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一重要的化學用語的基本功。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請寫出固體氯化銨與固體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問】有同學將此反應寫出離子方

          H2O請討論此寫法是否正確?

          【評價】對后一組的發言,給予高度的評價。指出,固體物質間的反應,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

          【設問】請寫出實驗室制氯化氫的化

          學方程式。此反應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嗎?

          【評價】答案正確。指出學習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質。

          【投影】課堂練習

          一、完成下列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鋇跟稀硫酸反應

          2.鐵跟稀鹽酸的反應

          二、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實驗室制氯氣:

          寫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討論后回答:

          一組代表回答:按上述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

          另一組代表回答:雖然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此式正確,但反應物都是固態,反應物沒有發生電離,怎么來的離子方程式?我們認為是錯誤的。

          討論后回答:

          在無水參與的情況下,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發生電離,因此不能寫出離子方程式。

          完成練習: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確,雖然元素原子個數守恒(即遵守了質量守恒)但反應前、后電荷數不等,違反了電荷守恒原則。

          4.不正確。不符合反應事實,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時生成Fe2+。

          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及時反饋,進行調控。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總結】離子反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離子方程式不僅能表示一定物質間的反應,而且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正確的離子方程式可揭示反應的實質。要熟練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寫法。

          5.正確。此題是氧化還原反應,除了要遵循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外,同時還應遵守電子守恒。

          【隨堂檢測】

          1.H2S通入NaOH溶液中,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鐵跟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B)碳酸鎂跟稀硫酸反應: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銅與氫氧化鋇反應:Cu2++2OH-=Cu(OH)2↓

          第1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如何表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第2題考查學生利用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則判斷正確結果。

          附:隨堂檢測答案

          1.(C) 2.(B)、(D)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2

          一、說教材

          1、課標分析

          通過實驗探究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律。

          知道活化能的涵義及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通過催化劑實際應用的事例,認識其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重大作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化學反應原理》教材的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是對必修部分與此相關內容學習的延伸與深化,也是后續學習化學平衡及移動知識的基礎。在學習該單元之前,學生通過《化學2》(必修)的學習,已經定性的認識化學反應有快有慢,知道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有影響。在選修教材《化學反應原理》中,這部分內容的設置則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學生實驗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現象產生的原因,逐步認識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而從微觀角度加以解釋,從而實現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升華。另外本節內容的知識在社會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非常強的實用價值。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倮斫鉂舛、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②能用有效碰撞理論、過渡態理論等相關理論簡單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觀察思考、討論歸納等學習活動體驗科學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

          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教學難點:能用有效碰撞理論、過渡態理論簡單解釋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二、說教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本節課的教學,我采用“引導-探究”的教學模式,應用“問題討論、實驗探究、歸納總結、指導講解”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

          通過合理有效的學案,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有方向,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發現。

          2、情境激學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如列舉生活中的常見事實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3、實驗促學

          通過實驗方案設計和實驗探究活動,促使學生在探究與合作中,更好的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4、媒體助學

          通過實驗視頻、動畫演示、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生動形象。

          這些方法都立足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傳統的“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努力實現由教向學的轉變。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理科學生,經過初三和高一的學習,他們已經儲備了一定的相關知識:諸如溫度、壓強、催化劑、濃度、接觸面積等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等;積累了一些化學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技能;基本上都養成了良好的思考、討論、探究的習慣。本節內容的教學目標重點不是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而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和問題解決,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并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學法指導

          學生通過學案導學,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并做好相關的預復習工作,做到溫故知新。

          指導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開展實驗探究、進行自主學習等活動,在思考、觀察、實驗及交流與合作中,自主建構知識,培養和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指導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實際中與本節相關的化學現象,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做到學以致用。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學會”、“會學”、“樂學”。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和完成探究實驗,并交流、歸納、總結濃度、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壓強的影響則是學生通過觀察教師補充的演示實驗得出;應用相關理論進行解釋雖然是教學難點,但由于學習要求不高,所以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學來完成,能達到幫助學生從理論上簡單分析、認識即可。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本節課設計為這樣的學習過程:“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探究活動→自學理論依據→交流歸納總結”。

          具體的課堂教學程序如下:

          1、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本節課的引入可結合視頻和圖片,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已經知道,化學反應有快有慢,不同的反應,反應速率也不相同。比如說:爆炸反應速度是相當快的,一幢20層的高樓,在不到10s中的時間就爆破倒地;而煤和石油的形成卻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

          為什么不同的化學反應,反應速率會不一樣呢?決定化學反應快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結合已有知識,得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接著指出:“反應物的性質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在生產生活中,人們常常是通過改變外界條件來控制反應速率,請大家結合學過的反應或是生活實際討論有哪些外界條件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學生結合生活實例和已有知識,討論歸納得出,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

          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很自然的引出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種引入方式,在上課伊始就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完成實驗探究,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設計,自主完成實驗探究,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歸納交流,主動建構知識。這也是本堂課的主要教學環節。

          (1)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實驗設計。

          如:請選擇合適的實驗用品,設計實驗,探究某一條件的改變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用品:

          試管、錐形瓶、試管架、量筒、藥匙、保溫杯(內裝熱水)氣球

          鐵片、鐵粉、NaHCO3粉末、MnO2粉末、鹽酸(2.0mol/L,0.20mol/L)H2C2O4溶液、H2O2溶液(5%、12%)酸性KMnO4溶液、FeCl3溶液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為了保證實驗設計的合理、有效性,教師應作如下指導:

         、偃绾卧O計實驗?

          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即探究什么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反應物,知道實驗原理→在此基礎上,考慮怎樣操作簡單,現象明顯,進而采用合理的實驗步驟和方法

          ②指明某一條件的改變,即進行實驗設計時,只考慮有一個條件是變量,其余條件保持不變。

         、蹖W生實驗方案設計完成后,指導學生從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和方法幾方面進行交流討論。

          (2)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實驗探究。具體實施如下:

          每組都提供一定的實驗用品,可分別完成相應的實驗,學生選擇相應實驗完成探究活動,并進行觀察、分析。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了解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掌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相互轉化規律及性質的不同點。

          能力目標

          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鈉的化合物很多,本節教材在初中已介紹過的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等的基礎上,主要介紹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對于過氧化鈉,重點介紹它與水的反應,及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同時,還簡單介紹了過氧化鈉的用途。其中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本節的難點。

          對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重點介紹它們與鹽酸的反應,以及它們的熱穩定性。同時,通過對它們的熱穩定性不同的介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同時也是本節的重點。

          本節教材與第一節教材相類似,本節教材也很重視實驗教學。例如,教材中對過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介紹,都是先通過實驗給學生以感性知識,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學生共同得出有關結論。這樣編寫方式有利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能主動學習。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實驗,具有探索和設計實驗的'性質,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能力。

          在介紹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及它們的熱穩定性時,采用了對比的方法,這樣編寫,可使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記憶知識,也有利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教材也重視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及化學史的教育。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方面的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

          教法建議

          1.加強實驗教學?蓪⒁恍┭菔緦嶒炞鲞m當的改進,如〔實驗2-5〕可改為邊講邊做實驗?裳a充Na2O2與CO2反應的實驗,把蘸有Na2O2的棉團放入盛有CO2的燒杯中,觀察棉團的燃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反應及其應用。

          還可以補充Na2O2漂白織物的實驗,以說明Na2O2的強氧化性。

          Na2O2的性質也可運用滴水著火這一引人入勝的實驗來引入。

          2.運用對比的方法。對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質,可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填寫表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訓練學生科學的方法。

          3.緊密聯系實際。

          教學要盡可能地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系起來。對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據的化學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學生說明在后面的課程里將會學到。

          4.閱讀材料“侯氏制堿法”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或參考有關我國純堿工業發展的史料,宣揚侯德榜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可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侯氏制堿法講座。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鈉的化合物

          重點: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及其鑒別方法

          難點: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教學過程

          [提問]鈉與非金屬反應,如Cl2、S、O2等分別生成什么物質?而引入新課

          1.鈉的氧化物

          (1)展示Na2O、Na2O2樣品,讓學生觀察后總結出二者的物理性質。

          (2)演示課本第32頁[實驗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體的兩只試管中,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檢驗生成氣體(圖2-6)。

          演示[實驗2-6]用棉花包住約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在棉花上滴加幾滴水(圖2-7)。觀察發生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現象分析出鈉的氧化物的化學性質。

         、貼a2O、Na2O2與水反應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氣)

          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氣)

         、贜a2O2、Na2O與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氣)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氣)

          [討論]

         、貼a2O2是否是堿性氧化物

         、贜a2O2是否是強氧化劑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結論:

          Na2O2與水作用除生成NaOH還有氧氣生成,與二氧化碳反應除生成Na2CO3外也還有氧氣,所以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由于與某些物質作用產生氧氣,所以是強氧化劑。

          [補充實驗]Na2O2溶于水后

         、僮饔猩椢锏钠讓嶒,有色織物褪色。

         、趯⒎犹囈旱稳朐撊芤,酚酞開始變紅,又很快褪色。

          [結論]過氧化鈉有漂白作用,本質是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3)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課過程中始終要求對比的形式進行比較氧化物的聯系與區別

          2.鈉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

         、僬故綨a2CO3 、NaHCO3樣品,做溶解性實驗。

          演示實驗第32頁[實驗2-7][實驗2-8]

          a.Na2CO3 、NaHCO3與鹽酸反應,比較反應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熱穩定性實驗

          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將二者的性質總結列表。

         、谧寣W生回憶將過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時的反應現象及有關化學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問]: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外因條件變化時,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質: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氫鈉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質:

         、邸昂钍现茐A法”及碳酸鈉、碳酸氫鈉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學生閱讀課文后總結得出。

          總結、擴展:

          (1)總結

          通過列表對比學習: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以及連線法表示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轉化,可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及用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2)擴展

          根據Na2O2的性質可知Na2O2與CO2 、H2O反應,則可增加可燃燒氣體(如CH4、 H2、 CO……)與Na2O2共存于密閉容器,電火花點燃時反應以及酸式碳酸鹽與Na2O2共熱時的反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根據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轉化,不僅可掌握碳酸鹽、碳酸氫鹽相互轉化的一般規律,同時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態時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固態時,可用加熱法,在溶液中則需選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決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業:

          1.補充作業

          (1)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過量的CO2的現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鈉塊(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與水完全反應,生成氣體1.12L(標準狀況),將這些氣體引燃后冷卻到標準狀況,剩余氣體為0.0336L,求鈉塊中單質鈉、氧化鈉、過氧化鈉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與NaHCO3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堝中充分加熱至質量不變時,將殘留固體用足量的鹽酸溶解可產生標準狀況的氣體3.36L;若將28.2g原混合物與鹽酸反應則放出標準狀況下氣體4.48L,由此計算:①殘留固體質量,②n值,③NaHCO3質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鹽的質量為13.7g時,通入多少克CO2?

          (5)200℃時,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氣體與足量Na2O2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加3.6g,求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4

          【教材內容分析】

          在必修2中,學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離子鍵、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知識。本節內容是在介紹了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等知識的基礎上,再介紹金屬晶體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對于晶體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也可使學生進一步深化對所學的知識的認識。教材從介紹金屬鍵和電子氣理論入手,對金屬的通性作出了解釋,并在金屬鍵的基礎上,簡單的介紹了金屬晶體的幾種常見的堆積模型,讓學生對金屬晶體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理解金屬鍵的概念和電子氣理論

          2、初步學會用電子氣理論解釋金屬的物理性質

          【教學難點】

          金屬鍵和電子氣理論

          【教學重點】

          金屬具有共同物理性質的解釋。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大家都知道晶體有固定的幾何外形、有確定的熔點,水、干冰等都屬于分子晶體,靠范德華力結合在一起,金剛石、金剛砂等都是原子晶體,靠共價鍵相互結合,那么我們所熟悉的鐵、鋁等金屬是不是晶體呢?它們又是靠什么作用結合在一起的呢?

          【板書】

          一、金屬鍵

          金屬晶體中原子之間的化學作用力叫做金屬鍵。

          【講解】

          金屬原子的電離能低,容易失去電子而形成陽離子和自由電子,陽離子整體共同整體吸引自由電子而結合在一起。這種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就叫做金屬鍵。金屬鍵可看成是由許多原子共用許多電子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共價鍵,這種鍵既沒有方向性也沒有飽和性,金屬鍵的特征是成鍵電子可以在金屬中自由流動,使得金屬呈現出特有的屬性在金屬單質的晶體中,原子之間以金屬鍵相互結合。金屬鍵是一種遍布整個晶體的離域化學鍵。

          【強調】

          金屬晶體是以金屬鍵為基本作用力的晶體。

          【板書】

          二、電子氣理論及其對金屬通性的解釋

          1.電子氣理論

          【講解】

          經典的金屬鍵理論叫做“電子氣理論”。它把金屬鍵形象地描繪成從金屬原子上“脫落”下來的大量自由電子形成可與氣體相比擬的帶負電的“電子氣”,金屬原子則“浸泡”在“電子氣”的“海洋”之中。

          2.金屬通性的解釋

          【展示金屬實物】

          展示的金屬實物有金屬導線(銅或鋁)、鐵絲、鍍銅金屬片等,并將鐵絲隨意彎曲,引導觀察銅的金屬光澤。敘述應用部分包括電工架設金屬高壓電線,家用鐵鍋炒菜,鍛壓機把鋼錠壓成鋼板等。

          【教師引導】

          從上述金屬的應用來看,金屬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質呢?

          【學生分組討論】

          請一位同學歸納,其他同學補充。

          【板書】

          金屬共同的物理性質

          容易導電、導熱、有延展性、有金屬光澤等。

         、沤饘賹щ娦缘慕忉

          在金屬晶體中,充滿著帶負電的“電子氣”,這些電子氣的運動是沒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電場的條件下電子氣就會發生定向移動,因而形成電流,所以金屬容易導電。

          【設問】

          導熱是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它必然是物質運動的結果,那么金屬晶體導熱過程中電子氣中的'自由電子擔當什么角色?

         、平饘賹嵝缘慕忉

          金屬容易導熱,是由于電子氣中的自由電子在熱的作用下與金屬原子頻繁碰撞從而把能量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從而使整塊金屬達到相同的溫度。 ⑶金屬延展性的解釋

          當金屬受到外力作用時,晶體中的各原子層就會發生相對滑動,但不會改變原來的排列方式,彌漫在金屬原子間的電子氣可以起到類似軸承中滾珠之間潤滑劑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層之間發生相對滑動以后,仍可保持這種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也不易斷裂。因此,金屬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練習】

          1.金屬晶體的形成是因為晶體中存在

          A、金屬離子間的相互作用

          B、金屬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C、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間的相互作用

          D、金屬原子與自由電子間的相互作用

          2.金屬能導電的原因是

          A、金屬晶體中金屬陽離子與自由電子間的相互作用較弱

          B、金屬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可發生定向移動

          C、金屬晶體中的金屬陽離子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可發生定向移動

          D、金屬晶體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可失去電子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必修教學設計02-09

        高中化學必修1《氧化還原反應》教學設計07-10

        高中化學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學設計11-03

        高中化學必修1《物質的分類》教學設計范文04-03

        高中化學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學設計10-22

        高中化學必修1《溴、碘的提取》教學設計范文04-20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06-10

        高中化學必修2《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教學設計12-04

        高中化學必修一 4.4 氨硝酸和硫酸 教學設計人教版01-1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