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時間:2022-06-23 10:45:0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1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1篇)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1

          一、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流程圖的順序結構和選擇結構。

          (2)能用字語言表示算法,并能將算法用順序結構和選擇結構表示簡單的流程圖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設計流程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流程圖的結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動手作圖,.用自然語言表示算法,用圖表示算法。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歸納概括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重點、難點

          重點:算法的順序結構與選擇結構。

          難點:用含有選擇結構的流程圖表示算法。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

          學法:學生通過動手作圖,.用自然語言表示算法,用圖表示算法,體會到用流程圖表示算法,簡潔、清晰、直觀、便于檢查,經歷設計流程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而學習順序結構和選擇結構表示簡單的流程圖。

          教學用具:尺規作圖工具,多媒體。

          四、教學思路

         。ㄒ唬、問題引入揭示題

          例1尺規作圖,確定線段的一個5等分點。

          要求:同桌一人作圖,一人寫算法,并請學生說出答案。

          提問:用字語言寫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導學生體驗到:顯得冗長,不方便、不簡潔。

          教師說明:為了使算法的表述簡潔、清晰、直觀、便于檢查,我們今天學習用一些通用圖型符號構成一張圖即流程圖表示算法。

          本節要學習的是順序結構與選擇結構。

          右圖即是同流程圖表示的算法。

         。ǘ、觀察類比理解題

          1、投影介紹流程圖的符號、名稱及功能說明。

          符號符號名稱功能說明

          終端框算法開始與結束

          處理框算法的各種處理操作

          判斷框算法的各種轉移

          輸入輸出框輸入輸出操作

          指向線指向另一操作

          2、講授順序結構及選擇結構的概念及流程圖

          (1)順序結構

          依照步驟依次執行的一個算法

          流程圖:

          (2)選擇結構

          對條進行判斷決定后面的步驟的結構

          流程圖:

          3.用自然語言表示算法與用流程圖表示算法的比較

         。1)半徑為r的圓的面積公式當r=10時寫出計算圓的面積的算法,并畫出流程圖。

          解:

          算法(自然語言)

         、侔10賦與r

         、谟霉角髎

         、圯敵鰏

          流程圖

         。2)已知函數對于每輸入一個X值都得到相應的函數值,寫出算法并畫流程圖。

          算法:(語言表示)

         、佥斎隭值

         、谂袛郮的范圍,若,用函數Y=x+1求函數值;否則用Y=2-x求函數值

         、圯敵鯵的值

          流程圖

          小結:含有數學中需要分類討論的或與分段函數有關的問題,均要用到選擇結構。

          學生觀察、類比、說出流程圖與自然語言對比有何特點?(直觀、清楚、便于檢查和交流)

         。ㄈ┠7虏僮鹘洑v題

          1.用流程圖表示確定線段A.B的一個16等分點

          2.分析講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個選擇結構?相應的流程圖應如何表示?

          流程圖:

         。ㄋ模w納小結鞏固題

          1.順序結構和選擇結構的模式是怎樣的?

          2.怎樣用流程圖表示算法。

         。ㄎ澹┚毩暎992

         。┳鳂IP991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明確排列與組合的聯系與區別,能判斷一個問題是排列問題還是組合問題;能運用所學的排列組合知識,正確地解決的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學前準備

          復習:

          1.(課本P28A13)填空:

          (1)有三張參觀卷,要在5人中確定3人去參觀,不同方法的種數是;

          (2)要從5件不同的禮物中選出3件分送3為同學,不同方法的種數是;

          (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選擇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種數是;

          (4)集合A有個元素,集合B有個元素,從兩個集合中各取1個元素,不同方法的種數是;

          二、新課導學

          ◆探究新知(復習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處)

          問題1:判斷下列問題哪個是排列問題,哪個是組合問題:

          (1)從4個風景點中選出2個安排游覽,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2)從4個風景點中選出2個,并確定這2個風景點的游覽順序,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

          ◆應用示例

          例1.從10個不同的文藝節目中選6個編成一個節目單,如果某女演員的獨唱節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個節目的位置上,則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例2.7位同學站成一排,分別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種數.

          (1)甲站在中間;

          (2)甲、乙必須相鄰;

          (3)甲在乙的左邊(但不一定相鄰);

          (4)甲、乙必須相鄰,且丙不能站在排頭和排尾;

          (5)甲、乙、丙相鄰;

          (6)甲、乙不相鄰;

          (7)甲、乙、丙兩兩不相鄰。

          ◆反饋練習

          1.(課本P40A4)某學生邀請10位同學中的6位參加一項活動,其中兩位同學要么都請,要么都不請,共有多少種邀請方法?

          2.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種排法:

          (1)男女相間;

          (2)女生按指定順序排列

          3.馬路上有12盞燈,為了節約用電,可以熄滅其中3盞燈,但兩端的燈不能熄滅,也不能熄滅相鄰的兩盞燈,那么熄燈方法共有______種。

          當堂檢測

          1.某班新年聯歡會原定的5個節目已排成節目單,開演前又增加了兩個新節目.如果將這兩個節目插入原節目單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種數為( )

          A.42B.30C.20D.12

          2.(課本P40A7)書架上有4本不同的數學書,5本不同的物理書,3本不同的化學書,全部排在同一層,如果不使同類的書分開,一共有多少種排法?

          課后作業

          1.(課本P41B2)用數字0,1,2,3,4,5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數,問:

          (1)能夠組成多少個六位奇數?

          (2)能夠組成多少個大于201345的正整數?

          2.(課本P41B4)某種產品的加工需要經過5道工序,問:

          (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種排列加工順序的方法?

          (2)如果其中兩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前,也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種排列加工順序的方法?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3

          一、單元教學內容

         。ǎ保┧惴ǖ幕靖拍

         。ǎ玻┧惴ǖ幕窘Y構:順序、條件、循環結構

         。ǎ常┧惴ǖ幕菊Z句:輸入、輸出、賦值、條件、循環語句

          二、單元教學內容分析

          算法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科學的重要基礎。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算法在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經成為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數學素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古代數學中蘊涵了豐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塊中,學生將在中學教育階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對具體數學實例的分析,體驗程序框圖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通過模仿、操作、探索,學習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發展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三、單元教學課時安排:

         。、算法的基本概念3課時

          2、程序框圖與算法的基本結構5課時

         。、算法的基本語句2課時

          四、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

         。、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循環結構。

         。场⒔洑v將具體問題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的過程,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輸出、斌值、條件、循環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

         。础⑼ㄟ^閱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展的貢獻。

          五、單元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重點

          (1)理解算法的含義

         。ǎ玻┱莆账惴ǖ幕窘Y構

          (3)會用算法語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1)程序框圖

          (2)變量與賦值

         。ǎ常┭h結構

         。ǎ矗┧惴ㄔO計

          六、單元總體教學方法

          本章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輔以觀察法、發現法、練習法、講解法。采用這些方法的原因是學生的邏輯能力不是很強,只能通過對實例的認真領會及一定的練習才能掌握本節知識。

          七、單元展開方式與特點

         。、展開方式

          自然語言→程序框圖→算法語句

         。、特點

         。ǎ保┞菪仙謱舆f進

         。ǎ玻┱蠞B透前呼后應

         。ǎ常┤合一橫向貫通

          (4)彈性處理多樣選擇

          八、單元教學過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學過程分析

          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問題),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能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圖教學過程分析

          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流程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語言的'區別;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流程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分支、循環,會用流程圖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語句教學過程分析

          經歷將具體生活中問題的流程圖轉化為程序語言的過程,理解表示的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賦值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條件語句、循環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和基本算法語句表達算法,

          4.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展的貢獻。

          九、單元評價設想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關注學生在數學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是否對用集合語言描述數學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充滿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能否體會集合語言準確、簡潔的特征;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2、正確評價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關注學生在本章(節)及今后學習中,讓學生集中學習算法的初步知識,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結構、基本語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將貫穿高中數學課程的相關部分,在其他相關部分還將進一步學習算法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4

          重點難點教學:

          1.正確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數相等的兩個條件;

          3.求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

          教學過程:

          1.使學生熟練掌握函數的概念和映射的定義;

          2.使學生能夠根據已知條件求出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3.使學生掌握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

          教學內容:

          1.函數的定義

          設A、B是兩個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種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么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function),記作:,yfA其中,x叫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A叫作定義域(domain),與x的值對應的y值叫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A?叫值域(range)。顯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y=f(x)”是函數符號,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诤瘮捣枴皔=f(x)”中的f(x)表示與x對應的函數值,一個數,而不是f乘x.

          2.構成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義

          設A、B是兩個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個確定的對應關系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元素y與之對應,那么就稱對應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映射。

          4.區間及寫法:

          設a、b是兩個實數,且a

          (1)滿足不等式axb的實數x的集合叫做閉區間,表示為[a,b];

          (2)滿足不等式axb的實數x的集合叫做開區間,表示為(a,b);

          5.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

         、俳馕龇

         、诹斜矸

         、蹐D像法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四種命題的概念;

         。2)理解四種命題之間的相互關系,能由原命題寫出其他三種形式;

         。3)理解一個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個命題真假間的關系;

         。4)初步掌握反證法的概念及反證法證題的基本步驟;

         。5)通過對四種命題之間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6)通過對四種命題的存在性和相對性的認識,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7)培養學生用反證法簡單推理的技能,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四種命題之間的關系;難點:反證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四種命題

          一、導入新課

          【練習】

          1.把下列命題改寫成“若p則q”的形式: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題?上述命題的逆命題是什么?

          將命題寫成“若p則q”的形式,關鍵是找到命題的條件p與q結論。

          如果第一個命題的條件是第二個命題的結論,且第一個命題的結論是第二個命題的條件,那么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道命題。

          上述命題的道命題是“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相等,則它是正方形”和“若兩條直線平行,則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題和逆命題是相對的。我們也可以把逆命題當成原命題,去求它的逆命題。

          3.原命題真,逆命題一定真嗎?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這個原命題真,逆命題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的原命題真,逆命題就不真,所以原命題真,逆命題不一定真。

          學生活動: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則兩直線平行;

         。2)若一個四邊形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舊知識,打下學習否命題、逆否命題的基礎。

          二、新課

          【設問】命題“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除了能構成它的逆命題外,是否還可以構成其它形式的命題?

          【講述】可以將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否定,構成“同位角不相等,則兩直線不平行”,這個命題叫原命題的否命題。

          【提問】你能由原命題“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構成它的否命題嗎?

          學生活動:

          口答:若一個四邊形不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不相等。

          教師活動:

          【講述】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條件的否定和結論的否定,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否命題。把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否命題。

          若用p和q分別表示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用┐p和┐q分別表示p和q的否定。

          【板書】原命題:若p則q;

          否命題:若┐p則q┐。

          【提問】原命題真,否命題一定真嗎?舉例說明?

          學生活動:

          講論后回答:

          原命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它的否命題“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不真。

          原命題“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真,它的否命題“若一個四邊形不是正方形,則它的四條邊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題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真。

          設計意圖:

          通過設問和討論,讓學生在自己舉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題構成否命題及判斷它們的真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活動:

          【提問】命題“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除了能構成它的逆命題和否命題外,還可以不可以構成別的命題?

          學生活動:

          討論后回答

          【總結】可以將這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互換后再分別將新的條件和結論分別否定構成命題“兩條直線不平行,則同位角不相等”,這個命題叫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教師活動:

          【提問】原命題“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的逆否命題是什么?

          學生活動:

          口答: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不相等,則不是正方形。

          教師活動:

          【講述】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結論的否定和條件的否定,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為逆否命題。把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一個命題就叫做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原命題是“若p則q”,則逆否命題為“若┐q則┐p。

          【提問】“兩條直線不平行,則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個四邊形的四條邊不相等,則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題真,逆否命題是否也真?

          學生活動:

          討論后回答

          這兩個逆否命題都真。

          原命題真,逆否命題也真。

          教師活動:

          【提問】原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種命題的真

          假有什么關系?舉例加以說明?

          【總結】

          1.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命題不一定為真。

          2.原命題為真,它的否命題不一定為真。

          3.原命題為真,它的逆否命題一定為真。

          設計意圖:

          通過設問和討論,讓學生在自己舉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題構成逆否命題及判斷它們的真假,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

          教師活動:

          三、課堂練習

          1.若原命題是“若p則q”,其它三種命題的形式怎樣表示?請寫在方框內?

          學生活動:筆答

          教師活動:

          2.根據上圖所給出的箭頭,寫出箭頭兩頭命題之間的關系?舉例加以說明?

          學生活動:討論后回答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自己填圖,使學生掌握四種命題的形式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師活動: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鞏固整理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

          2.經歷知識梳理的過程,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理清知識脈絡、進行分析歸納。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計算能力,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

          理清知識脈絡,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難點:

          能正確地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出示學習導航。

          看:看一看教材第71~88頁的例題。

          想:想一想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說:小組內說一說你整理出來哪些數學知識?

          2.梳理。

          借助教材第91頁的表格填一填。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圖。

          3.觀察網絡圖的特點。

          引導學生發現知識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

          4.結合例題編題。

         。1)引導學生按照例題的類型舉例。

          (2)完成學生舉例的題目。學生做完一一講解,全班訂正。(強調試商方法,商是兩位數的強調商的位置。)

          5.筆算除法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小結:同學們不僅會做題,還能夠根據自己的做題經驗提醒大家注意事項。但是老師還要提醒大家,我們在試商的時候要注意根據除數的特點靈活地選擇試商的方法,同時要認真仔細地計算并養成驗算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把題做得又對又快。

          二、鞏固應用

          1.口算。(教材第91頁第1題。)

          師:要想筆算準確,我們還要過口算的關,因為口算是筆算的基礎,F在我們就來一個口算、估算大比拼。

          2.錯題醫院。

          師:(教師出示收集到的典型錯題)這是我在作業本中搜集到的筆算題。請快速幫助老師檢查他們做的是否有錯誤,錯在哪里?

          3.填空。

         。1)543÷3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293÷67的商是()位數。

          (2)要使687÷□5的商是兩位數,□里最大填()。

          4.教材第91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8位學生板演,集體驗證。

          5.教材第91頁第4題。

          先讓學生議一議,解題策略不唯一?梢韵惹筚I的樹苗棵樹,再求送的樹苗棵樹,合起來就是一共買回的樹苗棵樹。也可以3個16元可以買4棵,176元中有幾個16元就買幾個4棵。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小結:復習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它既可以幫助我們梳理知識,也可以幫助我們查缺補漏,同學們可以建立錯題本、畫知識樹、辦數學知識小報。

          教學反思

          整理復習的過程,就是學生梳理相關知識、形成自己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主動探索、自主建構的過程。因此本節課重在學生的主動參與,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將知識廣泛應用于新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基礎練習、辨析練習和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感受應用數學的樂趣。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7

         。ㄒ唬⿲W習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能進行簡單的時間計算。

          2、借助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初步了解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數學素養,受到科普教育。

         。ǘ⿲W習內容

          基礎性學習包

          (1)走進天文館

         。2)、奇妙的星空

         。3)、我學會了嗎

          開發性學習包

         。1)、認識世紀

          世紀: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當用來計算日子時,世紀通常從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開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這種奇數的紀年法來自于耶穌紀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因此第一世紀從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紀則從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不過,有人將公元1世紀定為99年,而以后的世紀則為100年,如果按照這種定義的話,2000年則為21世紀的第一年。

          (1)、月歷表制作

          每人制作一張20xx年5月份的月歷表。

          拓展性學習包(1)夏至和冬至

          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

          這是由于地球的公轉導致地球上的四季變化的。

          (2)節日

          所有都是陰歷日期

         。1)、正月初一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上元節(元宵節)

         。4)二月初二春龍節又叫龍抬頭青龍節

         。5)二月十五花朝節

         。6)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

         。7)三月初三上巳節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節

         。9)四月初八日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端午節

         。11)夏至節

          (12)六月六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薄肮霉霉潯薄傲铝,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地藏節

          (16)八月十五中秋節

         。17)九月九重陽節

         。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下元節

         。20)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21)十二月八臘八節

         。2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23)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三)整合點解讀

          1、學科單元內整合:認識年月日的教學時,可以利用“條形統計圖”的知識進行匯總。

          2、學科間整合:年月日的知識和日月星辰天體運轉等天文現象有密切關聯,借助科學知識和數學知識的融合,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

          3、體驗式活動:和學生共同制作每個月的月歷表;指導學生認識世紀。

          4、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6課時。

          (四)教學片斷

          課題年、月、日

          年、月、日的鞏固練習環節:

          1、自主練習4、5、6、7其中第6題引入了時間單位“季度”它是對本單元時間單位學習的進一步擴展。練習時可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季度”的含義,學會根據每月的天數計算每季度的天數,知道計算第一季度的天數時要注意2月份的天數,關鍵要看當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月歷表制作

          每人制作一張20xx年5月份的月歷表。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統計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全過程,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調查統計,體驗統計的必要性。“我知道我們班的同學都愛看課外書,老師想買些書來豐富我們的圖書角,你們說老師要買什么書好呢?”讓學生自由發言。最后老師總結。

          二、問題探究

          1、進行調查,收集數據。

          “你們認為怎樣調查?”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以后, 確定一種方法進行。

          2、整理數據:

          活動1——涂一涂。

          活動2——填一填。

          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和統計表,比較統計圖和統計表的優劣。

          3、分析統計數據,說一說“從統計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認為買什么書好呢?”讓學生體驗到統計是為做決策服務的。

          三、體驗感悟

          我們初步學會了如何進行調查,如何進行數據的整理并能夠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同學們學得都很棒!每人得一個“調查小明星”的獎章。

          四、實踐應用

          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活動——說一說。

          2、小組活動——小調查。

          3、調查小組的同學每天睡多長時間。

          調查完后,要對你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

          五、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調查一下你們組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有多長時間嗎?明天把你的調查結果告訴大學。

          六、布置作業

          七、板書設計

          買書

          出示統計表,讓學生獨立填寫:

          類別

          故事書

          漫畫書

          連環畫

          人數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活動為主線,采取合作與交流的方式,學生分組調查、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9

          單元課題

          長度單位

          本節課題

          第1課時統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

          本節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二年級上數學第一單元教學設計與反思。

          2.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媽媽和爸爸比,誰高?誰矮?“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ㄒ唬┙y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拃或腳長為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現在我們就用一拃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交流匯報,教師提出疑問: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進行測量后,量的結果也不同。

          教師小結:因為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需要統一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

         。ǘ┱w感知,認識厘米。

          1、觀察尺子,認識刻度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學生可能回答:都有豎線、還有數字)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字都對著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字是O,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厘米”兩個字,其實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2、認識1厘米。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里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才有了統一的標準。

          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讓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課件呈現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的長度。

          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說一句話嗎?學生積極發言。

          3、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厘米,那現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O到7呢?

          4、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匯報交流。

          (2)如果尺子壞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還能量出這張紙條的長度嗎?怎么量?

          5、實踐應用。拿起數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讓學生看刻度尺,說出鉛筆的長度,再說說是怎么想的。

          2、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四、課堂小結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教學重點:

          稅率的理解和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稅額的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噸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教材第10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2)試說說以下稅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

          3、稅款計算。

         。1)出示例3: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約多少萬元?

          (2)分析題目,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理解“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的含義,明確這里的5%是營業稅與營業額比較的結果,也就是繳納的營業稅占營業額的5%,題中“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因此十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就是30萬元的5%。

         。3)學生列出算式。

          相當于“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列式:30×5%

         。4)學生嘗試計算。

         。5)匯報交流。

          30×5% = 30×0.05 = 1.5(萬元)

          4、課堂練習。

         。1)教材第10頁“做一做”。

         。2)張老師二月份工資收入是6500元,按稅法規定,扣除5000元免征額后,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月張老師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3)黃老師上個月工資收入是8200元,按稅法規定,扣除5000元免征額后,按3%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個月黃老師稅后收入是多少元?

          (4)李工程師得到一筆勞務8000元的報酬,按規定,扣除1000元免征額后,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他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5、課后作業。

          完成教材第14頁練習二第6、7、8題。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會用所學的圖形拼出圖案,培養欣賞美的能力。

          3、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感受圖形自身蘊含的豐富的形態美。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打開思路進行創作。

          教法:

          談話法。談話講解,通過語言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適當點撥,突出重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再現,復習引入

          1、談話:同學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小結并過渡:這一單元,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象,老師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運動現象,你能說說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課件出示“練習七”第7題。)

          學生自己判斷,指名匯報,逐個說出自己是怎樣判斷的,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完成教材“練習七”的第8題。

          談話:你瞧,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可真廣,剛才同學們說鐘面上指針的運動是旋轉,老師這里有一個鐘面,你能寫出分針從12旋轉到下面各個位置所經過的之間嗎?

          課件出示3個鐘面圖。

          分針走到“3”的時候是幾分?(15分)

          分針走到“1”的時候是幾分?(5分)

          分針走到“10”的時候是幾分?(50分)

          2、完成教材“練習七”的第6題。

          談話:明明用這些圖形通過平移拼成一個火箭的圖形。(課件出示圖形)

          請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圖中哪幅是明明拼的?為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明確平移是直線運動的,只有第2幅圖是由所有圖形平移而成,所以應該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練習七”的第13題。

          談話:同學們愛照鏡子嗎?把臉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就會出現和這邊一樣的圖像,小明把這個圖形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出現了另一半,(課件演示),你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蝴蝶)

          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小結:照鏡子時,鏡子外的是物體和鏡子內的成像前后、上下。

        【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第七單元練習》數學教學設計10-09

        數學第一單元位置教學設計06-22

        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精選9篇)05-12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精選8篇)06-10

        單元教學設計05-29

        第五單元《數學筆算乘法》的教學設計06-24

        數學第四單元乘法口訣教學設計05-27

        數學單元教學反思07-13

        《單元導讀》教學設計04-0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