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12-12 16:01:5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七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初步句式的訓練。

         。、初步寫左右結構的字。

          4、熟記成語。

          5、朗讀背誦詩歌。

          6、按要求連貫地說幾句話,寫一句話。

          教學重難點:拼音訓練、詞句訓練、寫字訓練、讀背訓練、說話訓練。

          教具學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書:練習1。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教師講清題目的要求。

         。、指導。

         。ǎ保┲笇ёx字母的呼讀音或名稱音。

         。ǎ玻┙虒W《漢語拼音字母歌》,熟記字母名稱和順序。

          (3)背誦大寫字母,并練習默寫。

          3、練習。

          (1)出示卡片,集體練讀。

          (2)按字母表順序背誦。

         。ǎ常┠瑢懘髮懽帜。

          4、反饋。

         。ǎ保┱垖W生試背字母表,從讀音、順序、連貫等方面給予評價表揚。

          (2)展示默寫寫得好的字母,表揚默寫寫得好的同學。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教師幫助學生弄清學習要求。

         。、指導。

         。ǎ保V笇W生學習第一組句子。

          a. 朗讀句子,要求讀通順,讀連貫。

          b. 再讀句子,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c. 這組句子有什么特點?

          d. 初步認識句式。

          第一句:用兩個句子把意思說明白。

          第二句:用一個并列復句把兩個意思說明白。

          第三句:用一個單句把句子說明白。

         。ǎ玻。指導學習第二組句子。

          a. 指名朗讀,讀正確、讀流利。

          b.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

          c. 師生共同評論朗讀情況。

          3、練習朗讀。

         。础⒎答。

          用開火車的方法,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爭取檢查到每個學生。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病⒅笇。

         。ǎ保┏鍪究ㄆ,認讀漢字。

          (2)引導學生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ǎ常┲笇鴮憽

         。ǎ矗⿲W生練寫,師巡視。

          (5)反饋。

          表揚姿勢好、寫字寫得好的學生。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薄忣}。

          2、指導。

         。ǎ保W生自由讀成語。

         。ǎ玻┙處煼蹲x。

         。ǎ常⿲W生自由讀。

          (4)理解4條成語的意思。

         。、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ǎ玻┩痪毩暠痴b。

         。础⒎答。

         。ǎ保┘w齊背。

         。ǎ玻┲该场

          二、教學第五題

         。、審題。

         。、指導。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范讀。學生了解詩歌的內容。

          a. 詩歌寫的是什么季節的事?

          b. 第一、第二節分別寫什么?

         。ǎ常⿲W生邊讀邊想象莊稼的樣子和水果的色彩。

         。ǎ矗┰僮x詩歌,讀好停頓和輕聲,逐步達到生動和流暢有感情。

         。ǎ担┚毩暠痴b。

         。、練習。

         。ǎ保⿲W生自由練讀。

         。ǎ玻┲该x。

         。ǎ常┚毩暠痴b,指名試背。

         。、反饋:檢查朗讀、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第六題

          一、審題

         。、揭示說話的話題:9月10號是教師節,小朋友給老師祝賀節日,還親手做了賀卡送給老師,大家都是尊敬老師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

         。、板書課題;老師,祝賀您

          二、指導

         。、指導觀察。

          投影出示圖畫,問:教師節到了,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怎樣做賀卡?賀卡上會寫些什么?

          2、指導說話。

         。ǎ保┛纯磮D,想想你自己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是怎樣做賀卡的。說話時用上“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怎樣做,卡片上寫了些什么”等,用幾句連貫的話說說。

         。ǎ玻┠惆奄R卡送給哪位老師?送賀卡時,你對老師說了什么?老師又會怎樣?

          (3)分角色扮演老師和學生,練習對話。

          3、句式訓練。

         。ǎ保┠闳ニ唾R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ǎ玻┚渥泳毩。

          找老師

          a. 你去送賀卡,怎樣找老師?

          b. 你看見老師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把“找老師”是這部分內容連起來說說。

          送賀卡

          a. 你找到老師,把賀卡送給他,當時你是怎么做的?

          b. 全班討論,板書動詞。

          c. 要把內容說具體,還可以加上:你怎樣走到老師那兒,怎樣把賀卡遞給老師,怎么說的,是什么神情?

          d. 出示句式:我()地說:老師()。

          把“送賀卡”的經過說說。

          收賀卡

          這時,老師非常高興,臉上是什么神情?會對你說什么?

          句式:老師()地說:“()”。

          4、練習說一段話。

          個別練說、指名說、集體評議。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語言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從本單元教材編排的意圖來看,學習本課,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在《春》中所學到的比喻,擬人的修辭,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對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睋瞬⒔Y合本單元編排的意圖和本文的特點確定三維目標。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反復美讀,提高學生欣賞品評美文的能力。

         、谝龑W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垠w會本文運用比喻,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感受濟南冬天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品味優美的語言,

          體會本文運用比喻,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

          難點:學習寓情于景的寫法。

          (二)說教法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我以審美為突破口,從審美角度進行閱讀教學,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審美因素,按照審美過程的規律,我把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部分設計成三個大板塊,即“課文品讀三部曲”: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并在每個板塊中引用一句名人名言作為這個環節的“眼”。讓學生在誦讀中品味美的語言,體會美的情感,領悟美的意境,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感情。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輔之以如下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示范品評法,個性化教學法

          (三)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據此并結合本文內容,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美文誦讀法,畫面再現法,鑒賞品評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漁。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

          課下布置大家找來一幅最美的圖畫,自己配上一段欣賞畫面美的文字,要求盡量多地用上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準備課前交流。

          (此環節的設置,用一種新穎,生動的形式解決字詞教學,既可以督促學生預習又可以初步訓練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導入新課

          大自然多姿多彩,畫家用線條色彩描繪,音樂家用音符節奏表現,而文學家卻用優美的文字來表達。古詩有:“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倍,在北方人們的眼中一向是寒風凜冽,冰封雪凍,然而在一代藝術大師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被描繪得那么美麗多情,溫馨可人,富有詩情畫意。那么濟南的冬天究竟美在哪里?

          請大家趕快走進《濟南的冬天》跟隨老舍先生去切身感受一下吧!

          (此環節我用優美的語言創設一種審美的閱讀情境,喚起學生的美感情緒,使學生獲得美感體驗,立時把學生引入學習本文的情境中。)

          三、品讀三部曲之一——發現美

          1、美讀課文:即讀時一要正確把握語調,語氣,讀出感情,二要有適當的表情,如讀第二段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就要做出含笑的表情。

          (美讀把教材的無聲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把文中靜止的感情變為真情實感,以誦讀方式融入語文的音樂美,把學生帶進課文的情境中去,毫無阻攔地接受課文內容的感染熏陶。)

          2、展示羅丹名言:“美是處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和自然中去發現美!

          請同學們把你們發現的最美的或自己特別喜歡的語段畫出來,傾注感情,再次進行美讀,讀給組內成員聽,并推薦代表在班上讀給大家聽。師生點評。

          (此環節的設置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美讀中發現美的語言,體會美的情感,領悟美的意境,不僅能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加深對文章內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還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信心。)

          3、假如你是導游,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你將分哪幾個方面來介紹

          先列講述提綱,設計一下導游詞,然后說給同桌聽聽,再找三名學生到班上給大家當導游。

          教師適時打出以下提綱供參考:

          先用對比總寫濟南冬天的天氣“溫情”的特點,陽光朗照下的山,再具體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物: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最后寫濟南的水:緊扣“暖”字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以當導游這種活潑的活動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口語交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此環節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整體感知課文是品味妙詞佳句的前提,可為下面研讀課文奠定基礎,抓思路教學能綱舉目張。)

          (閱讀散文,不仔細地咀嚼語言,就不能真正領會作品的美。欣賞妙詞佳句,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因此我設計的下一個環節是……)

          四、品讀三部曲之二——欣賞美

         1、“評析式”品味欣賞

         、俳處熢u析示范:作者錘煉詞語的功力深厚,文中不少凝練形象的詞語和精彩動人的比喻句,擬人句值得仔細品味。下面就請同學就你喜歡的段落寫一段文字,談談你的理解和感受,說說你喜歡的理由。老師在課前對自己喜歡的作了一番評析,你們可以參考一下。同學們在評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一些關鍵的詞語和句子。老師將打印好的“薄雪覆蓋小山圖”評析分發給學生。

          (本文運用比喻擬人,運用寓情于景的寫法,可是初一學生年齡小,閱讀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對寫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理解不到位,這時教師的示范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做出實實在在的楷模,但教師應該主要充當組織引導者,示范點撥者和激發鼓勵者的角色,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所以重點應放在下一環節:學生評析交流上。)

         、趯W生評析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最深刻最獨到的閱讀體驗寫成鑒賞評析的文字,看誰能用特別得體,特別生動,特別詳實的語言展示出來。此環節為了避免欣賞語段的重復,把五個段落分給八個組,每組成員完成本組段落評析任務外,還可選其它段落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對作品中感人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边@一環節是學生自主閱讀的個性化行為。課文中多次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肯定能得到學生的青睞,學生在點評交流時,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體味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對于修辭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換法即通過與改為一般表述的比較,看表達效果的不同,重點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擬人,比喻寫法的好處,如:

          (1)組:甲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組:甲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

          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組:甲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乙

          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教師除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外,還應引導學生體會到:

          (1)

          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里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贊美深情。

          (2)

          組甲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艷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句則少了那份美感。

          (3)

          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學生間相互學習,相互感染,相互吸納,會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初中學生好勝心很強,為了拿出最好的東西更是用勁心思去理解,品味,從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其他學生來講,能夠聽到一些不同的理解,可以更加完善自己的思考,同時也會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起到激勵的作用。)

          2、體驗反思:體會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贊美之情的句子。探究“為什么老舍眼中濟南最美”

          (本環節要在探究中突破難點,在課前布置學生上網查找老舍與濟南的有關資料,讓學生在小組中把資料交換閱讀,學生得知老舍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致潑灑筆墨,情深意切的依次以濟南的馬車,洋車,大蔥,秋天,冬天,齊大校園等景物,寫出了長篇散文《一些印象》。

          通過探索會發現,老舍之所以把濟南的冬天寫得那么美,是因為他對濟南有著深厚的熱愛之情,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文章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做到情景交融,才能讓景更美,情更真。并理解體會別林斯基的名言“美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

          五、品讀三部曲之三——“創造美”

        1、如果你喜歡寫作,你可以把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也可以對課前準備的優美畫面再次進行描寫,注意要借鑒課文的某些寫法,如恰當的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寓情于景的寫法。

          2、如果你擅長繪畫,就畫出想象中的濟南美景。

          (讓學生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內容,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創造美,這種教學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差異,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空間,使有著不同思維方式,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能。第一題的設計意圖: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感情,與本課開頭照應。第二題的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蓖ㄟ^這項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激活學生想象思維,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通過一幅幅畫面的描畫和欣賞,使學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動,使他們在和諧愉悅中得到陶冶,產生強烈的審美欲望,急于次走進文本,對課文去做審美體驗與鑒賞。)

          課堂小結: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細味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神韻。繪山景,描水色。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于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于繞梁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組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學們熱心的觀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選準角度,在描繪時用一些修辭方法,并將自己的感情融會其中,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出美妙的文字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元第21課搭石。

          【教材分析】

          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寫作風格,課堂教學時應該把握好作者的風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領學生領略文本,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正因為《搭石》一文的作者劉章是當代著名的詩人,所以他才能用那樣質樸的語言為我們營造了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么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強烈地感染著讀者的心,激發讀者善良的人性美。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樣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一幅幅畫面,質樸生動,讓人感動。

          《搭石》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的閱讀主題是人間真情,前面已經學習了《古詩二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對于人間的離愁別緒有了初步感觸,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學習《搭石》,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時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脫鞋綰褲、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理所當然的意思,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惰。

         。、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教學重點】

          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并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談話,并課件出示:

         。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同學們,我們的家鄉溫州,有著數不勝數的風景名勝,你認為什么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生交流。

         。、在作家劉章的家鄉──河北承德,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教師板書課題:

          搭石

         。、學生質疑:

          看了這個課題,你聯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劉章?

         。A設歸納學生的話題: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為什么劉章認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ㄔO計意圖:出示課文的中心句,導入新課,并且看課題質疑,在搭石和風景之間劃上聯系的同時,也打上了問號,使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隨文解詞,整體感知

         。、自讀課文,明確目標:用自己喜歡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劃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并思考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ㄔO計意圖:我們的語文課堂要書聲朗朗,也要靜思默想。讓學生朗讀課文,可以有效解決生字的讀音問題,而讓學生再朗讀的基礎默讀課文,則能讓學生更好的思考。)

          3、檢查反饋:

         、 課件出示: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師:看得同學們讀得入情入境的樣子,一定是成竹在胸,看看這些詞語,誰能讀正確。

         、 理解脫鞋綰褲:

          師:還有一個詞,雖然不是生字詞,但是它比較難讀,請大家看老師寫這個詞。

          師板書:

          脫鞋綰褲

          把綰字突出

          指名讀,了解綰的意思,再創設情景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

          讀著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看到劉章所描述的情景:沒有搭石時,人們出工、收工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需要──(生:脫鞋綰褲),來來去去,需要──(生:脫鞋綰褲);有了搭石后,人們出工、收工不再需要──(生:脫鞋綰褲),趕集訪友、來來去去,都不需要──(生:脫鞋綰褲)。

          師:也許正因為如此,(手指課件,引讀)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風景。

          ⑶ 學法遷移,理解其它重點詞語:

          師:再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詞語,還有哪些詞語讓你似乎看到了一道家鄉的風景。

          結合理解運用: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

          把這些詞帶入中心句(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朗讀。

          ⑷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評價。

         。ㄔO計意圖:詞語教學應該是有層次,有質量的,脫鞋綰褲的教學先從讀準字音開始,讓學生理解字意,做動作理解詞義,再結合課文語境理解,然后把脫鞋綰褲帶入課文中心句朗讀,再把這種學習方式遷移到協調有序、輕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教學中,力圖把詞語教學高效、豐滿、立體。)

          三、初品搭石,小結本課,引發深思

          1、思考:

          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學生自由閱讀第一個自然段,劃出相應的記號。

         。、出示句子: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 指名朗讀。相機評價。

         、 自由朗讀,質疑:

          你讀懂了什么?

         。ń鉀Q學生之前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正是因為有了人們的搭,兩岸普通的石頭才能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搭石,它們構成一條路,架起了一座橋,聯結了兩岸的小村莊,也聯結了鄉親們的生活。)

          ⑶ 小結本課,引出下節課要討論的話題: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那么,為什么作者劉章深情地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那又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ㄔO計意圖:第一課時的結尾,教師出示下節課需要研究的話題,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既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延伸,又能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向課外,他們會在課后思考下節課將要研究的問題,學習動機被喚醒,真正做到主動學習。)

          四、學習寫惰,規范書寫

          1、課件演示惰的寫法,介紹與惰字相關的文化,觀察字形,并得出要點。

          2、學生書寫。

         。、點評。

         。ㄔO計意圖:寫字是中年級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可是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這個訓練要求。中年級的寫字教學應該有重點進行指導,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選擇惰進行書寫指導,除了要求寫正確之外,還要求寫美觀,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構建閱讀背景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復詠嘆了這句話──出示:

         。ù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ㄖ该首x)。

          2、課文哪幾自然段寫出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道風景?

         。ǎ病醋匀欢。)

          3、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出示: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你是從哪句子讀出來的,把這些句子畫下來。

         。ㄔO計意圖:構建閱讀話題,能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進行思維訓練、語言積累。本課時圍繞中心句展開學習,達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體會意境,想象拓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靈活進行三個板塊的學習。

          預設1: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指名朗讀,質疑:讀著讀著,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相機板書:

          善良

         。、理解踏:

          師:你現在就是這位大叔,您今年高壽?您這么急著趕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吧?我看到您剛才已經從搭石上過去了,怎么又回來了呢?我還發現您在這塊搭石上踏了幾個來回,您這是──

          師(質疑):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踏?

          師(朗讀指導):是啊!正是這個小心的踏,踏了幾個來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這位老人的善良,你還能把這種形象讀出來嗎?

          3、體會淳樸鄉風,豐滿人物形象:

          師(引述):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如此善良,你覺得中年人會怎樣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們這樣大的孩子呢?(更換主語,引讀句子,例: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風,代代相傳!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寫滿善良的風景。

          預設2:出示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指名朗讀。

         。、理解協調有序:

          板書:

          協調有序

          師(質疑):這幾句話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

         。ㄒ恍腥俗叽钍那榫。)

          師(引述):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走到那一行人當中去吧。

          師:前面的──(生:抬起腳來),后面的──(生:緊跟上去);我──(生:抬起腳來),你呢──(生:緊跟上去);你──(生:抬起腳來),他──(生:緊跟上去);我們──(生:抬起腳來),你們──(生:緊跟上去)這就是──(生:協調有序)

         。、想象畫面,體會意境:

          師:這樣協調有序的畫面,真是讓我們久久沉醉,請大家閉上眼睛(播放音樂,范讀),你似乎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相機體會兩個比喻:像輕快的音樂、畫一般的美感。)

         。、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布滿和諧的風景。

          預設3:出示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指名朗讀。

          2、師(質疑):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

          謙讓、尊老、理所當然

          3、此情此景,多么感人,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表達自己的贊美,如果你當時正站在岸邊,你準備用怎樣美好的語言來贊美他們呢?

         。ㄉ涣鳎?礃幼樱氵真不是劉章的老鄉啊,他們是不會這樣說的,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詞來證明。

          4、理解理所當然:

          師(質疑):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生交流)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先扶后放,寫話訓練:

          師:是的,家鄉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謙讓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他們不把許許多多美好的行為與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你能不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寫幾句話。

          課件出示:

          假如遇到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遇到 , 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生寫話,稍后交流。

          師: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畫滿謙讓、尊老的風景。

          (設計意圖:三個畫面,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并且通過三次吟誦中心句,每次都有不同體會和感悟,層層深入,步步遞進,一詠三嘆,不露痕跡的理解文本人文內涵。)

          三、總結全文,升華課文人文內涵

         。、師(小結):

          今天,我們走進了作者劉章的家鄉,和他一起欣賞了搭石構成的美麗風景。同學們,現在你們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它是什么?

         。病⒄裢瑢W們說的那樣,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樸的鄉親,就讓我們飽含著贊美之情,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羅丹說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搭石發現了美,我想,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平凡的事物,你發現了哪些蘊含著美的事物?

         。、總結全文:

          同學們,一塊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調優美;一塊搭石,就是一段諧調的舞,姿態婀娜;一塊搭石,就是一首謙讓的詩,娓娓動聽;一塊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畫,賞心悅目。然而,這些美好的行為,在鄉親們的眼里,是那么的──(生:理所當然),而在我們眼里,卻構成了最美的風景,這就是──(生齊:搭石)。

          【板書設計】

         。▓A圈可以畫成搭石的樣子,文字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

          【設計評析】

         。、抓住中心,反復詠誦:

          整個教學設計圍繞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個中心句進行:導入新課時,出示的是(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研讀課文時,出示的是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的風景;在詞語學習是,讓學生把那些優美的詞語,帶到句子(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中去讀一讀,既檢查了字音、理解了詞義,還對文章的內容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研讀課文時,吟誦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每次都有不同體會,每次都有新的感悟。經過這樣一詠三嘆,學生對這道風景的理解應該能深刻且有深度的。

          2、讀悟結合,增進實效:

          美文應該美讀,但不是機械重復讀,那樣只能造成學生的疲憊。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再把這些人間真情發自肺腑的朗讀出來,才能與文本質樸的語言、秀美的意境協調有序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在關鍵句子的理解上,設計出了不同的學習方式:預設1用了采訪引讀,預設2用了想象畫面,預設3用了寫作遷移。三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從而進行朗讀指導,讓朗讀教學的增量盡可能的放大。

         。场懛ㄖ笇。

          (是不是應該還可以寫一些練筆上的設計,但不知道從什么角度去說。)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世紀寶鼎》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二冊的一篇說明文。課文通過對“世紀寶鼎”藝術造型和文化內涵的介紹,表現了中國人民對聯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本課時的教學以第二、三自然段為重點。課文第二自然段具體細致地描述寶鼎是什么樣的,寫得極有層次。先寫鼎的藝術造型及它的藝術特點。第三自然段介紹寶鼎的文化內涵,進一步說明了世紀寶鼎的深刻寓意。本課教學要求教師能通過品讀、賞讀引導學生領悟文中表達方法,并讓學生熟練掌握課文內容和語言,使學生從具體語境出發,把書面語變成口頭解說語展現表演,從而讓學生感受語文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進而將這種快樂內化為樂學語文 的動力。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激發學生 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時的教學設計,既改變了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又根據新課程所倡導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性發展”的核心理念,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展示潛能的機會,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統一起來,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課教學設計的整體思路是:熟讀——領悟——表演。即在多讀中領悟寶鼎的樣子、藝術價值及文化的內涵,通過表演把對世紀寶鼎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屬于市級學校,多媒體設備齊全。本課介紹的“世紀寶鼎”,創意基于中國傳統鼎文化,而現今學生對此接觸很少。文中一些專業性詞語,如“浮雕、銘文、紋飾配制等”對于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鼎的樣子”及專業性詞語都可通過多媒體展示的“世紀寶鼎”加以理解。學生們都有表現欲,課內設計的“贈鼎表演”環節能充分調動學生學文的積極性,激發積累詞語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理解“浮雕、銘文、一言九鼎、鼎志昌盛、龍兆吉祥”等詞語。

          能力目標: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領悟課文中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世紀寶鼎”的精湛藝術和深刻的寓意,體會中國人民對聯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

          教學流程:

          一、 激趣導入,激發情感

          1、在聯合國成立五十周年前夕,我國人民贈予聯合國一件珍貴的禮物,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嗎?(板:世紀寶鼎)

          2、讀課題。質疑:你們最想知道什么?

          學生質疑的問題一般可歸納為:世紀寶鼎是什么樣的,我國人民為什么要在聯合國成立五十周年前夕贈予世紀寶鼎等。

          [用問句來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探究的愿望。]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想一想作者從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世紀寶鼎。

          2、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初步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獲得了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同時,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與交流,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

          三、 精讀第二、三自然段,自主探究。

          1、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對照插圖,了解世紀寶鼎的樣子。

          2、 出示“世紀寶鼎”圖片,引導看圖,理解“紋飾”“浮雕獸面”、“云紋填底”等詞語。

          3、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圖文對照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對于文中的專業術語的理解由感性認識走向理性認識。學生以讀為主學習課文,同時有目標地思考相關的問題,在讀中感受到世紀寶鼎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促進了知識的內化。]

          4、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

         、 在自己感受較深的語句旁寫自己的體會,把不懂的詞句畫下來,與大交流討論。

          [學生運用批注的方法獨立學習,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 討論交流贈送寶鼎的意義。

          重點弄懂“鼎”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中國贈送寶鼎表達的美好祝愿。相機引導理解“鐘鳴鼎食”、“一言九鼎”等詞語。

         、 說說帶“鼎”字的詞語。

          如:三足鼎立、鼎立相助、鼎鼎大名、人聲鼎沸等。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圍繞研究的主題,在讀文中、在討論中攝取相關的語言信息,起到了信息共享,擴大學習面的作用。]

          ④ 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四、 品讀課文,領悟表達方法。

          1、 品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品味這兩段在說明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2、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如:介紹鼎的樣子,用了數字寫了鼎高、象征意義;詞句準確、簡明、語言精練等。

          [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從感悟表達的角度再讀文章,學習一些說明文的寫作方法,為學生了去“無米下鍋之苦”。]

          五、 熟讀課文,準備贈鼎表演。

          1、 我們已經了解世紀寶鼎的樣子、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聯合國人員并不知道中國代表團所贈鼎的意義,假如讓你代表中國向聯合國贈送這一世紀寶鼎,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假如你是聯合國人員,你在接受禮物時應該怎么表示?

          2、 同桌互練,一人為中方代表,另一人為聯合國接收禮物代表。

          3、 各組推選代表上臺進行表演。(分兩三組進行)

          ① 提出表演要求:說話口齒清楚,儀態熱情大方。

         、 評選優秀演員,頒發獎品。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創設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說、演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六、 布置練習

          自主選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附板書設計:

          教學自我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因此,本課教學抓住文章重點,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在讀中了解世紀寶鼎的樣子、藝術價值。通過多媒體展示“世紀寶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對世紀寶鼎的感知和體驗,為學生“贈鼎表演”奠定基礎!氨硌輨撛臁边@一環節,能創設具體情境,發揮學生創造想象的能力,發展了語言,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在本課時的教學中,需要今后注意的是語言要更加簡練,小組合作要更加細致。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在表演過程中教師的點撥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點評:

          本教案設計能根據教材特點,學校與學生的具體情況,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確定了教學目標及具體教學步驟。教案能立足于大綱提出的.“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完成教學目標。學生理解課文后,以“表演贈鼎”的形式,讓學生在演練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學會交際,重視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學習!捌纷x、領悟寫作方法”一環節,在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很好地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

          如果本課時的板書設計能用簡筆畫展示,會使學生更直觀、更明了的感知課文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如時間允許,可讓學生用“一言九鼎”說話或出示某藝術品,讓學生加以介紹,培養學生說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1、認識古詩生字,指導書寫“蓑”,準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并能背誦。

          2、通過注釋,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感知詩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大意。

          3、通過對詩歌的感受、體驗詩歌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感悟詩人的心。

          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生字,指導書寫“蓑”,準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并能背誦。

          2、通過注釋,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感知詩歌大意。并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大意。

          3、通過對詩歌的感受、體驗詩歌中所表達的童樂、童趣,感悟詩人的心。

          重點難點:

          能通過讀、想象,體驗詩歌的境界。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詩人導入,整體感知

          1、導入: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兩位詩人(板書:呂巖、楊萬里)。呂巖,我們對他很陌生;楊萬里呢?(引導背誦楊萬里的小詩)。看來大家很熟悉它們了。但是老師要說,看似陌生的詩人,其實我們早已耳聞他的大名;看似熟悉的楊萬里,但我們并未真正走進他的內心。相信嗎?不信,等我們認真學完它們的古詩,你一定會恍然大悟。

          2、你們說,怎么學?(讀準-〉讀懂-〉讀出感受)。請同學們慢慢地,認真、仔細地將這兩首詩讀三遍以上。(老師板書課題)

          3、誰有勇氣單獨為大家朗讀這兩首詩。

          (評價、正音。指導書寫“蓑”字:手和老師一起書空,默記5秒鐘)

          4、故事讀正確,讀通了,我們還應該爭取把詩歌--(讀懂)。請大家借助注釋,理解故事的大意。同學們可以單獨思考,也可以前后左右相互提醒學習,還可以詢問老師。

          5、學生說故事大意,老師糾正。

          6、從剛才同學對故事的理解,你能發現這兩首詩有很多共同點嗎?

         。1)、都是些孩童的故事。

         。2)、都是表達一種愉快的心情。

          (3)、都表達了詩人向往孩童生活的閑適。

         。▽W生如果說不全:老師相信同學們學完他們的兩首古詩,一定還會有更多地發現)

          (二)、從形象入手,教學《牧童》

          1、讓我們先來認識第一位孩童,他是一位--(牧童),大家在電視動畫片中看過牧童嗎?你印象中的牧童是怎樣的?

          2、讓我們認真地讀,沒讀懂,細細體會,你一定會從詩句中找到牧童的形象。

          3、大家說你從古詩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預設一]: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1)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牧童?

         。憧此龘沃《瞧,一路歸來,吃飽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趟,有清風明月為伴)

         。2)這樣的生活真是--?(板書:悠閑、自在、無拘無束)

          (3)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牧童會是怎樣歸來呢?(展開豐富的聯想)

         。4)如此悠閑、自在、輕松的牧童,誰能將他讀出來?(指導朗讀,范讀)

          [預設二]: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1)你能給我們描述一下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在一片蔥蘢的廣闊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爾吹出幾聲清脆的笛聲,好不自在)

         。2)那是一片怎樣的原野?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三首》教案設計

         。ā颁仭保褐弧颁仭弊,讓我們想起眼前綠草蔥蘢,一片生機。

          “六七里”:眼前是無限寬闊的原野。隨身一躺,都似乎躺進了大自然的懷抱。

         。3)你能讀出這樣的原野嗎?

         。4)眼前綠草茵茵,我們耳畔似乎又聽到什么?

          (清脆悅耳歡快牧童的笛聲。你是從哪個字中,聽到了這樣的笛聲。)

          “弄”:逗弄的意思?鞓返哪镣抵茡P的笛聲。同學們,張開我們想象的翅膀,聽著晚風中傳來的牧笛聲(音樂《牧童短笛》)或許,他剛一吹氣,老牛便張起頭看著牧童;或許,不遠處傳來了更有遠的牧童聲,或許老牛一聽著笛聲,便……或許……

          4、眼前綠草茵茵,耳畔牧笛聲聲;白日老牛牧笛為友,晚上清風明月為伴,真如世外桃園的生活。在這樣的懷抱中的牧童,是怎樣的牧童?

         。ò鍟和瘶罚┠隳茏x出這樣的快樂嗎?

          5、你向往這樣的生活嗎?讀出你的向往。

          6、呂巖又為何要寫這樣的牧童呢?(展開呂巖小傳)你知道了些什么?

          7、總結:生于兵荒馬亂的呂洞賓更渴望能過上這樣安悠、快樂的生活。誰能讀出這種渴望。

          (三)、從場景入手,學習《舟過安仁》

          1、牧童在清風明月下安然入睡,讓我們目光跟隨楊萬里。在晴空之下,碧波之上,路過安仁,看到了什么?

         。ㄕn件: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到這樣的一幕,假如此時你也和楊萬里立于船上,心中會發出怎樣的疑問?

          3、詩人也和我們一樣百思不解,左思右想,愣是想不明白。大白天撐著一把雨傘,撐篙、船槳葉放在船上。忽然,他明白了,他--(恍然大悟),原來是用傘使風,讓船前進,你是從哪里讀出了詩人的恍然大悟?--怪生(理解“怪生”)來,誰能讀出這樣的恍然大悟?(知道朗讀)

          4、請同學們想象:假如是你,假如你便是楊萬里,恍然大悟,你會是怎樣的表情?(體驗詩人情緒--〉引出童趣)

          5、小結:一個“怪生”讓我們看出了詩人的恍然大悟,還讓我們看到兩個有趣的孩童,更讓我們看到了詩人對孩童的喜愛之情。

          6、如此有趣的一幕,如此可愛的詩人,誰能用你的讀書聲,傳遞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呢?

          7、拓展:詩人楊萬里,還寫過其他描寫孩童的詩篇呢。請同學們讀讀這幾首詩,再看看我們今天學的詩歌(輕音樂起),結合起來,你能見到詩人一顆怎樣的心?(喜愛兒童,未泯的童心)

          8、總結:詩人楊萬里就是這樣一位對孩童充滿喜愛之情,童心未泯的大詩人。楊萬里還寫了許多其他的田園雜詩,每一首詩的背后,我們都能見到詩人深藏的美好的心。

          四、詩人結尾,兩手整合。

          1、現在我們在讀這兩首詩(老師范讀),你發現他們還有什么共同點?

          2、陌生的詩人:呂巖,其實我們早已認識,今天更讓我們看到了呂巖對悠閑、安定生活的向往。熟悉的詩人:楊萬里,之前我們并沒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今天讓我們看到了他那顆未泯的童心。千百年前的詩人,今天依然呈現他們那么美好的心,讓我們懷著對詩人的崇敬,齊讀一遍,老師引讀。你們愿意了解更多的詩人嗎?那就去讀更多的詩,是個給我們指明了一條走進詩人內心的路。

          第二課時

          清平樂村居

          課前預熱

          1同學們,你在農村生活過嗎?

          2和城里相比,有什么特別的感受?

          一、導入

          1、時光如水,歲月如流,今天讓我們一起慢慢回頭,走進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田園,去品味那個時代的鄉村生活------一起讀:《清平樂?村居》。

          2自己讀一讀這首詞,看看和我們平時所學的詩有什么不一樣?(讀)

          交流:(詞牌名上下片押韻長短句)

          二、初讀

          1、打開課本,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流利,爭取讀得有感情。

          2、誰來讀一讀。(1-2人)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再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哪些詞句。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學生自由讀。

         。2)交流:我們來交流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A翁媼:根據字形就能猜測它的意思。

          在這首詞里,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系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里“翁媼”的意思是?(一對年老的夫妻)

          相媚好:你認為呢?

          吳音:吳的地方話!

          醉:知道意思嗎?可能是誰喝醉了?你們認為呢?

          無賴:調皮的樣子。

          臥剝:誰知道?(躺、趴)

          詞語的意思你們都讀懂了,這首詞你們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三、品讀。

          過渡:剛才有同學提到了“相媚好”,老師還有更深的思考:詞中說到“茅檐低小”,足以看出生活的清貧,可為什么他們還這么“相媚好”呢?

         。ㄒ唬┳杂勺x:自己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這個問題。

         。ǘ┙涣鳎海ǜ形虼髢、中兒的勤勞孝順)

          這個問題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1、學生發言:我覺得兒子勤勞孝順,他們才相媚好。

          2、你是從哪兒讀懂的?

          出示: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3、你是怎么理解的?

          大兒子正在鋤草,他覺得父母年紀大了,想盡孝心,體諒父母。(誰來補充的?你認為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二兒子正在織雞籠雖然沒有哥哥力氣大,能干,但也很盡力。

          4、小結:夫妻倆看著勤勞能干的大兒、中兒,心中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年幼的小兒也讓他們喜歡嗎?

          (三)感悟小兒調皮可愛。

          1、你是從哪兒讀懂的?點擊“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為什么喜歡?(小兒子調皮可愛)

          3、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哪些地方寫出了小兒的調皮可愛?

          無賴:a一般情況下“無賴”是指什么樣的人呢?(蠻不講理游手好閑)

          b在課文中是這個意思嗎?

          C從“無賴”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老夫婦對小兒特別喜歡,是對小兒的愛稱)

          a“臥”可能是什么姿勢?(躺趴)

          b從“臥”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天真可愛調皮可愛)

          C練習說話:看看圖,想象一下小兒頑皮的樣兒,可以自己說一說,好可以同桌討論討論。

          4指導朗讀:小兒頑皮的樣兒該怎么讀出來呢?

          (1)聽老師讀一讀?

         。2)你覺得老師哪些詞讀得好呢?(好在哪兒)

         。3)誰能讀出小兒的頑皮?

          小結過渡:大兒、中兒勤勞孝順,小兒調皮可愛,難怪他們“醉里吳音相媚好”

          過渡:還有什么原因讓他們相媚好呢?(再讀讀課文,想一想)

         。ㄋ模└形蚓懊

          1、生回答: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這兒的景色很美。

          2、你從哪兒讀懂的?

          3、誰來讀讀這句話:[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4、從青青草你讀懂了什么?(草青草茂盛生機勃勃)

          5、他們就生活在這樣優美的山村,你能按順序說說這鄉村的美景嗎?(可以由遠到近,也可以由近到遠)

          A自由練說

          B指名說

          6、指導朗讀:這么美的風景,真是如詩如畫呀!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草真青啊。

          7、小結: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農村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呀。

          那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ㄎ澹└形颍鹤砝飬且粝嗝暮,白發誰家翁媼。

          1、自己讀一讀,想一想,你仿佛聽到老兩口在說什么?

          2、自己說一說,然后同桌討論討論,

          3、交流:(假如你是老爺爺、老奶奶,你會說什么?)

          4、小結:鄉村的景色如此優美,農家的生活如此幸福,真令人陶醉呀!

          5、指導朗讀:女生齊讀,男生齊讀。

          四、感情朗讀全文。

          1、喜歡這首詞嗎?自己練習讀一讀,注意把感情讀出來。

          2、老師讀上闋,誰來讀下闋。

          3、還有誰愿意讀的?你讀上闋,老師讀下闋。

          4、回過頭來,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生平:

          出示: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南宋愛國詞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即歸南宋。任地方官期間,表現出非凡的軍事和政治才干,可是卻受到朝廷當權者忌恨,被罷職,閑居在信州上饒(今江西省上饒市)前后近20年,中間雖短期出任福建安撫使等職,但很快就被罷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勢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辭世。

          教案設計

         。1)這樣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經歷了風風雨雨,飽受了打擊,而如今還要面對晚年的凄涼和寂寞。當他看到眼前這一農家的生活時,他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2)羨慕有多深,憂愁就有多深,面對如此美景,詩人自然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讓我們在靜靜地聆聽中走進他的憂愁,讀懂他的向往。

          5、配樂吟唱。

          五拓展積累

          1、像這樣清新的詩,辛棄疾還寫過不少。辛棄疾一生寫過600多首詞。你讀過他的哪些詞?

          2、學生推薦

          宋詞歷來和唐詩并稱雙絕。每首宋詞都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課后,找來宋詞讀讀,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設計理念:

          1、《稱象》是一篇傳統課文,記敘了曹操的兒子曹沖在七歲時就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課文的重難點均應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曹沖稱象的方法時教師可利用簡單的課件或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教師邊分析邊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

          3、保證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候答時間,指導學生評價各種稱象方法的優劣,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4、可采用變序及板塊教學,隨機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教學,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預設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學會13個生字,正確運用“象、像”、“稱、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議論、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能復述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1、了解課文大意,能正確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正確運用“象、像”、“稱、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議論”的意思。體會“直”的意思。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放《三國演義》主題歌,你們看過(聽說過)《三國演義》嗎?

          2、請學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隨機表揚閱讀面廣的學生,告訴學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

          一、導入。

          1、曹操是三國時魏國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就帶著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象。

          二、學習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員們議論的畫面。

          指名回答:他們在干什么?

          板塊一:

          學生回答:他們在議論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讀,齊讀。正音:柱(翹舌音)堵

          2、師范寫“柱、堵”想想他們有什么特點?(形聲字),各寫三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

          3、學習板塊二。

          板塊二:

          學生回答:他們在一邊看一邊議論誰有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

          1、那么,官員們想了些那幾種辦法稱象呢?

          2、曹操聽了反應如何?為什么?(四人小組議論)

          1)比較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體會直的意思)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直搖頭”是什么意思?誰能邊說邊做動作給大家看。(學著搖了一下頭)這叫直搖頭嗎?誰再做做看?“直搖頭”說是不住地搖頭,表示很不同意。曹操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隨機學習:宰zǎi(書空)說說,“宰”在字典里有幾種解釋?結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塊的再稱”想一想,“宰”在這句話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在這里是“殺”的意思。)

          2)沒有人有力氣提起大秤,因為大象太大了。(進行板塊一的教學)

          板塊三:

          1、最后,大象的體重知道了嗎?是誰想出的辦法?

          2、學生回答。

          3、檢查第四段的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沉(翹舌音)

          2)自由讀課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線、搬。想想怎么記住它們?交流匯報。

          4)這三個生字,學生各寫三個,展示評價。

          5)課文中還有幾個生字沒寫過?找找、讀讀、擴擴詞。

          板塊四:

          1、選擇自己認為難寫的或容易寫錯的字各抄兩個。

          2、口頭組詞:“象、像”、“稱、秤”。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同桌互相讀課文,正音并學習對方的優點。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復習舊知。

          1、官員們提出了那幾種稱象的方法?

          2、曹操為什么直搖頭?

          板塊二:

          學習第四段。

          1、曹沖聽了官員們的議論后他怎樣說呢?(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師出示小黑板,上面寫了曹沖說的辦法。曹沖的這個辦法是用幾句話說清楚的?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說一說。再想想,曹沖所說的辦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還干什么?

          3、做實驗突破難點

          制作了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時,教師讓學生一邊說稱象的步驟,一邊演示.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1)先貼大船和水面的紙片并讓學生注意船身下沉處。(2)再將大象“趕”到船上,將船身下移至適當位置,并在這一次船身的下沉處畫線。(3)把大象“趕”上岸,將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裝”石頭,將船身下移至畫線處。然后讓學生提問。

          對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展開討論. (可能有下列問題,請學生回答,師點撥)

          (1) 大象上船后,船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為什么沿著水面在,船舷恥面一條線.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裝石頭,為什么要裝到畫線的地方.

          (4) 再讀這一段,說說曹沖想出的辦法比官員們提辦法好在哪兒?(通過比較,體會曹沖正是從官員人的辦法中得到啟發).

          4、學生動手演示。請學生各自準備后讓一名學生演示。大家讀一句,該生演示這一句的內容〔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耳、動眼、動腦,既可檢驗學生是否讀懂課文,又可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還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5、同學們,課文里說“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剛才我們的演示沒有稱給你們看。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在課外活動或者在家里,把剛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頭稱一稱,把“大象”稱一稱,看石頭和“大象”是不是同樣重。好嗎?

          第三課時

          預設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熟讀課文,能復述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從哪兒可以看出曹沖稱象的辦法好?

          你還從哪個詞當中得知他的辦法好?誰能讀出來?

          2、稱象這件事發生在曹沖幾歲時?試比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兒子曹沖七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3、朗讀指導。

          板塊二:

          1、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曹沖提出的稱象辦法是用四句話說清楚的。你能來復述一下嗎?(準備三分鐘后在小組中復述,然后再請幾個學生全班交流)

          2、這四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說,連起來說明了一件事,F在我們來學習用這種方法說話。請你們分別用“關”、“灑”、“掃”說幾句話,這幾句話連起來說明一件事。分層練習:用自己的話寫寫曹沖是如何稱象的. 或者:用“關”、“灑”、“掃”寫幾句話,這幾句話連起來說明一件事。

          板塊三:

          齊讀課文后完成練習:

          一. 看拼音寫詞語.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n

          ( ) ( ) ( )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ng

          ( ) ( ) ( )

          二、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或意思,在括號里畫∨.

          1、有的說,得造一桿大枰。

          (1)de ( ) (2)dé ( ) (3) děi ( )

          2、曹操聽了直搖頭。

          (1) 不彎( ) (2) 把彎由的伸開( )

          (3) 爽快( ) (4) 一個勁兒地( )

          3、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1)才氣( ) (2)只有( )

          三、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兩( )樹 一( )線

          四、比一比,組詞。

          官( ) 稱( ) 柱( ) 象( )

          宮( ) 秤( ) 住( ) 像( )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3.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從而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出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ㄒ唬┡袛嘞旅婷款}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ǘ┮胄抡n

          我們已經學過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

          教師板書:比例的應用

          二、新授教學.

         。ㄒ唬┙虒W例1(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1)思考: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 千米.

         。

          2 =140×5

          =350

          答: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3.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