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力》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力》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問題中能找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可以引起物體的形變。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力的知識學習,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揭示學科特點,能用身邊一些簡單的學習用具通過實驗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會物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二、教學重點:力的概念;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學難點: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難點方法:列舉大量事例,精心設計實驗,使學生對難點問題有深刻的感性認識。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
“力”字的含義是非常廣泛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智力、生產力、體力等解釋。在物理學中,力是一個重要的物理量,表示的是力量,其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產中的力的現象。本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有關力的知識。2、力是什么?
a、請學生列舉自然、生活、生產中有關力的事例。我們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時候需要用力?(教師舉例總結如:馬拉車,人推木箱,壓路機壓路等)其它物體之間是否也產生力的作用呢?(讓學生舉例老師分析)不接觸的物體之間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地球對月亮的引力。(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b、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舉例幫助學生進一步分析這一句話的深刻含義,及會區(qū)分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例如:一本書放在桌面上,那么書對桌面有一個向下的壓力,同時桌面對書有一個向上的支持力:)
3、在上述事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a、 教師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彈簧測力計受拉力伸長、受壓力縮短。
b、學生上臺演示力的作用效果。鼓勵學生使用身邊的學習用具做實驗,例如:直尺,練習本,橡皮等,引導學生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讓學習差一點的學生演示,注意鼓勵,態(tài)度和藹。)
c、學生通過身邊的一些自然想象舉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促使其自己嘗試歸納總結: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fā)生改變(簡稱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同時讓學生利用力的作用效果舉例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及時鼓勵)
4、力的三要素
引導學生舉例分析哪些因素能影響到力的作用效果。舉例:用力彎直尺,改變力的大小觀察直尺的彎曲程度。再例如扳手擰螺絲,用同樣大小的力,作用在扳手的不同位置,效果相同嗎?同樣還可以利用教室里的門改變力的大小及力的作用點進行關門試驗,體驗力的三要素(注意探究方法)會畫力的示意圖。注意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實驗:1、兩名學生面對面雙掌對推。
2、請兩名學生上臺演示實驗:拉彈簧。
3、請同學們用手拍桌子。
b、請同學們談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離岸時竹篙點岸;手拉橡皮筋;兩人雙手對拍、對拉;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及體會并歸納: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力時,乙物體同時對甲物體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練習(嘗試用自己總結的所學知識解決物理習題及身邊的一些物理現象)
例如:體育課上,同學們用腳踢球為什么腳會感到疼?
7、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初步學習了有關力的知識,知道了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知道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講課的過程中由于較多的使用了學生身邊的一些學習用具通過簡單實驗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物理和生活的聯系,寓教于樂從而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多鼓勵表揚。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過程中自信力逐步得到提升,從而更好地學好本門課程。
《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認識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體產生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2、方法與過程:
讓學生經歷和體驗歸納概括力的初步概念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表述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力現象的好奇,初步領略力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自然現象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欲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和體驗歸納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
教學難點:
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出簡單的規(guī)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學方法:
多媒體網絡教室法,啟發(fā)與講解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多媒體展示課本圖片引入課題,引起學生探究力的興趣。(教師講述:在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中及大量的自然現象中,許多都有與力有關,怎樣認識力?
本節(ji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新課教學:
1、力(force)是什么:
①多媒體演示分析圖5-1中的各種力現象,指出兩個物體。(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分析,最終由學生概括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
②分析動詞(舉、推、壓、拉、吸引、排斥等--力的作用;"加油站")(說明: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了這種作用,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
、蹖W生活動:學生各抒已見,陳述自己的觀點。(力是什么?)
、芙處熖釂枺合嗷ソ佑|的兩個物體能發(fā)生力的作用,不接觸的兩個物體能否也能發(fā)生相互作用?
⑤學生活動: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現象。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賹嶒炋骄浚鹤寣W生做幾個簡單的實驗(用手拍桌子,兩手互拍等)后,多媒體演示課本P77/圖5-2后,在教師的點拔與引導下,由學生得出"甲物體對乙物體施力時,乙物體對甲物體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結論。
、诮處熣f明:物體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這兩個力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蹖W生活動:學生各抒已見,陳述自己的觀點。(物體間力的作用有什么特點?)
、軐W生活動:舉出一些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現象。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體產生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①多媒體演示課本P78/圖5-3、圖5-4中的現象,在教師的點拔與引導下,由學生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體產生形變,也可以使物體的運動
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結論。
②教師解釋什么是"形變(deformation)、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加油站)
、蹖W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點拔與引導下總結。
、軐W生活動:舉出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
見《學案》。
四、新課小結:
這節(jié)課著重介紹了力是什么,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P79/1、2題。
2、達標題:第5.1節(jié)。
【《力》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范文03-0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力》物理教學課件11-25
小蝸牛教學設計范文01-04
杜甫《月夜》教學設計范文07-29
杜甫《絕句》教學設計范文10-31
老舍《貓》教學設計范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