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認識比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8 16:30:5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認識比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比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比教學設計

        認識比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本節課應該怎樣體現新課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學量的意義時都應該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感受和體驗呢?教師在教學以前應認真思考:哪些內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讓學生直接去體驗?哪些內容只能讓學生借助推理和想象進行間接體驗。在教學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實際含義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掂一掂、稱一稱”等活動獲得直接體驗,但1噸有多重就不可能讓學生直接去體驗,只能借助間接體驗和想象去理解。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12頁例6、例7,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三中的第1—3題。

          學情與教材分析

          “噸的認識”是一節常見量的概念教學課,同時又是一個大計量單位的教學。一般來說,學生對于大計量單位接觸較少,觀念的建立是比較困難的,是計量單位教學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的問題:1。親歷體驗較缺乏。因為計量單位太大,教師常采用觀看圖片、看書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結果學生往往很難建立起“噸”的觀念。2。教學難點不突出。課中有建立“噸”的觀念和進率的化聚兩個教學內容。由于建立“噸”的觀念比較困難,很難操作,因此許多教師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學時間放在進率的化聚上,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覺得很枯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準備

          主題圖、多媒體課件,課前讓學生測量自己的體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老師的體重。

          教師讓學生猜一猜老師的體重,猜完后教師提問:剛才同學們在猜老師的體重時都用了同一個質量單位——千克,你們為什么不用“克”作單位?

          2、 師:你們知道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它的體重大約是多少?(課件出示藍鯨及有關資料的介紹。)

          師:藍鯨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這個新的質量單位(板書:噸的認識)。你能舉例說說生活中用噸作單位的物體嗎?

          3、 教師課件出示一些以“噸”為單位的物體及其相應質量。

          教師提問:以噸為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教師指出: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比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符號“t”表示。

          [設計意圖:從猜老師的體重和藍鯨這一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導入,讓學生初步感知噸是一個大計量單位,并通過讓學生舉例、教師圖片展示等途徑,初步建立噸的觀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認識噸。

          (1)教師用課件出示第11頁的主題圖。

          師:你們看誰來了?這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到河邊去玩。它們走到一座小橋邊,小馬提議:“這里有橋,咱們一起過吧!毙⌒苷f:“等等,這里有個牌子,上面寫著‘限重1噸’呢!”

          教師啟發學生思考: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1噸有多重呢?“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4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嗎?

          師:誰知道1噸等于多少千克?

          學生憑生活經驗可以說出:1噸=1000千克。

          師:那4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嗎?

          [學情預設:因為學生知道了1噸=1000千克,很可能會想到把幾個數加起來試一試的方法。接著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它們可以怎樣過橋?啟發學生思考:它們可以一個過去后,另一個再過;也可以一次過兩個,還可以……通過學生相互間的交流、補充,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現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圍繞小精靈的“能同時過橋嗎?”的問題,引導學生將動物們的體重加起來,與1噸作比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噸重,從而得出結論。

          2、充分感受噸。

          (1)學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噸。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氣小的同學也可以兩個人抬一抬。

          學生操作后匯報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噸?(40袋)

          教師借助多媒體演示:每次呈現4袋大米(因為4袋為100千克),學生一邊看一邊數: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當40袋大米占滿整個屏幕時,學生會感嘆:哇!1噸有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噸。

          師:課前你們都自己測量了自己的體重,互相說一說你的體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個同桌這樣體重的小朋友質量才是1噸。

          3、舉例:讓學生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

          教師可以用課件出示教科書中的例子,可以說“如果每個學生的體重是25千克,40個同學的體重就是1噸!币部梢哉f“兩頭牛大約重1噸。”還可以說“兩匹馬與1只熊合起來大約重1噸!薄鼞撟寣W生說出生活中的實例。(如:一般電梯的載重量是1噸)

          4。 感受1噸水的質量。

         。1)學生匯報自己家上個月或幾個月用水數量(由學生課前去了解)。

         。2)師:1噸水到底有多少呢?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噸水裝在一個正方體的水箱里,這個正方體該有多大?

         。3)出示一個邊長是1米的正方體:在這個正方體里裝滿水,水的質量就是1噸。

         。4)師:想一想,如果要把這個正方體水箱注滿,大約需要多少時間(課件出示流水速度)。

          【設計意圖:設計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這些教學環節的安排可以讓學生始終處于較好的學習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驗,建立起1噸的觀念。同時一些環節的設計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距離,又將數學知識的教學蘊涵其中,較好地整合了數學的三維目標!

          5、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師出示例7:3噸=( )千克 6000千克=( )噸

          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不難,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填寫,再讓學生組內交流,班內集體說理、說方法。

          【設計意圖:進率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簡單,采取了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反饋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1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1) 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 在一輛載重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

          [設計意圖: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有利于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學生在教科書中獨立完成練習三中的第1、2題。

          第1題,是一組連線題,通過此題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噸的感受?梢圆捎孟泉毩⑦B線,再交流的方法進行。

          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集體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練習三第3題。

          此題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輛車裝的機器不超過20xx千克也就是2噸就可以。由于學生考慮的角度不同,所以裝車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讓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

          3、改錯(小明的數學日記)。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兩個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菜。

          市場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和媽媽轉了一大圈,一共買了1克香菜,2噸西紅柿,3千克雞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媽媽拎著這些東西累得滿頭大汗。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拓展作業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節水方法?

          設計思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直接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嘗試活動,使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發現,在嘗試中成功。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注意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與空間,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設條件。

          “噸的認識”這節課的目的在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借助學生熟悉的物體的質量使學生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同時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與關鍵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通過“猜體重”激發好勝心,復習舊知,培養學生的估測方法與能力,利用主題畫創設問題情境。圍繞“能否同時過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利用學生熟悉的體重,通過背一背、算一算讓學生體驗、感悟1噸的重量,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并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測意識和能力。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力求展現學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認識比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信息窗一第一課時(課本73-74頁)。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該信息窗呈現的是一幅工地上挖掘機繁忙的作業景象。觀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工作的機器,興奮地交談。擬借此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討論“鏟車的工作臂”在工作中可能形成什么樣的角”的問題,引入對角的知識的系統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角,知道平角、周角及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的大小關系。

          2、在觀察、操作、驗證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角的知識,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3、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自覺運用角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教育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平角、周角

          教學難點:認識平角、周角并會畫平角、周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角、直尺等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1、師:(課件)仔細觀察信息窗,你發現了什么?

         。▽l現集中到:鏟斗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生1:畫面上有4臺挖掘機和一輛大卡車在工作。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辛苦。

          生3:我發現挖掘機上有角。

          生4:鏟斗臂上的角不一樣大。

          生5: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

          2、師:誰能用手指指一指鏟斗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哪位同學愿意到臺上來指出角來,大家看仔細,看看有哪些發現?

          生到黑板上指角。

          師:要指一個角,正確的方法是從頂點開始,分別指出兩條邊。(動作說明)

          生再次指角。

          (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從頂點出發,先指出一條邊,再指出另一條邊)

          師:同學們發現了這么多角,你們真了不起!

          3、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的各種角分別是什么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ò鍟n題:角的認識)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平角、周角

          1、 師: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下面我們運用我們制作的活動角研究一下。

          師提要求:

         。1)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2)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

          (3)小組同學說一說,你得到的是什么角。(小組交流):

          生:學生自主研究,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煏r刻關注學生的操作,并隨時指導。)

          師:哪組的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轉動的角?

          生1:我通過轉動得到了一個銳角

          生2:我得到了一個鈍角

          生3:我得到了一個平平的角

          ……

          2、,并且教師選擇學生畫的有代表性類型的角實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貼在黑板上

          3、匯報交流、分類

          看黑板上的角,認識它們的名稱。(老師指,學生進行辨認)

          生1:直角

          生2:鈍角

          生3:銳角

          生4:平角

          這么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學生動手操作)

          說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

          生1我把直角分為一類

          生2:我把銳角分為一類,

          生3:我把鈍角分為一類。

          ……

          4、認識平角。

          (1)質疑:

          方案一:學生畫出平角

          師:剛才有位同學畫出了這樣一個圖形(指著學生畫的平角)這個角是誰畫的?

          生回答

          師:你是怎么得到的這個圖形?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生:(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轉動,轉到兩條邊成一條直線。

          師:“這是角嗎?為什么?”(質疑辯論)

          生1:是,因為他仍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我認為不是角,因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認為不是角,因為它看上去是一條直線。

          師:有的同學說是,有的同學說不是,請問同學們角是怎樣形成的?

          生1: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

          生2: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

          方案二(預設):學生作品中沒有出現,教師演示,面向提出疑問“這是角嗎?為什么?”

          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釋這個圖形也是角

          (2)畫平角

          師:那么平角怎么畫呢?自己試著畫一下

          生動手試著畫角。

         。ㄒ幏懂嫹,示范平角的畫法,學生跟著一塊畫)

          師:先畫頂點,再畫一條邊,然后再畫另外一條邊,這樣就可以了嗎?

          生1:感覺像一條直線。

          ……

          師:想一個辦法,能使它看起來更像平角?(學生疑惑的表情告訴老師“他們沒能相出辦法”)

          還記得剛才我們是用什么辦法得到的平角嗎?

          生1:轉動的辦法

          師:看來只有在圖中把旋轉表示出來,看起來才更像是平角。那么,用什么符號來表示旋轉呢?

          生1:箭頭

          ……

          師:一般情況下,在角的兩條邊之間畫一條“弧線”來表示旋轉所成的角。你們修改一下吧!

          生:動手修改。

          5、認識周角。

          師:我們輕松一下,一起來做個游戲:

         。1)老師先說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2)老師轉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問:轉動一周,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么?(質疑辯論)

          生1:我認為是,從剛才的討論中我發現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形成的,而且是旋轉了一周,所以,我認為是角。

          生2:我認為不是,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而這里只有一條射線,所以不是角。

          生3:我補充,因為這兩條射線重合了,其實是有兩條射線的。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一起用活動角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周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

          畫周角

          師:好,跟著老師畫周角。(示范周角的畫法,并提醒學生,用弧線表示旋轉。)你能自己再畫一個嗎?

          生自己畫

          6、小結(用課件):今天我們見到了以前學過的銳角、直角、鈍角,又認識了兩種新的角——平角和周角。你都認識他們了嗎?他們都有哪些特點?

          生匯報:生1: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了一個角

          生2: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練習:課件出示課本77頁自主練習1

         。ǘ┙堑谋硎痉椒ǎò讯x放前面小結,畫法與前面重復)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生思考,創造符號(兩生上臺板演)

          師: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ㄈ┨剿魅N角的關系

          師: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活動角研究一下。(小組匯報):

          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結論?

          生1:我們發現:平角是直角的2倍

          生2:周角是直角的4倍

          生3:周角還是平角的2倍

          師:同意嗎?(學生都點頭同意,師板書)

          三、回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鏟斗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課件播放,學生回答:直角、銳角、鈍角、平角)

          2、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角,比如在鐘表中就有角的學問(出示課件,看鐘表中分針和時針所成的夾角)

          生匯報交流

          3. 師:在生活中你還在哪見到過角?

          生1:三角板上有銳角和直角

          生2:我的直尺展開就是一個平角,中間是頂點

          ……

          師:你們說的都非常好,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存在著角。

          請看大屏幕(播放:生活中的角畫面:國旗、鐘表、剪刀、房屋等等)

          看到生活中這么多的角,你想說什么?

          生1:角有很多用處

          生2:生活離不開角

          生3:角的作用很大

          ……

          四、回顧整理

          師: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生1:我認識了平角和周角

          生2:我會畫平角和周角了

          ……

          師:同學說的真好!是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角,書包里、教室里、家里、校園里、上學的路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角,角的世界豐富多彩,角的知識奧妙無窮,今后我們將會了解更多關于角的知識,今天的課上到這兒,下課!

        認識比教學設計3

          一、達標檢測:

          1、用不等式表示:

         、 a是正數_____________ ⑵ b不 是負數_________________;

          (3) y與4的和不小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x的2倍與y的3倍的差是非負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a的一半與4的差的絕對值不小于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的2倍加上3的和大于-2且小于4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選擇題:

         。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2x<6 B.-x<0 1="">0 D.x2>0

          〈2〉、任意畫出一個圓,再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字母表示

          師:學完這節課,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嗎?圓里面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著同學們去研究和發現!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像圓那樣完美!

        認識比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根據示意圖辨認事物所在的方向,并能用方向詞語描繪事物所在的方向。

          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描述平面圖中事物所在方向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辨認方向和行走路線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科書上插圖。

          教學方案:

          一、創設情境

          復習引入

          1.在教室里辨認八個方向。

          引入:這節課我們來認識線路圖

          二、自主探索

          1.丫丫家的位置

         。1)出示平面圖,讓學生觀察示意圖,說一說圖中有哪些建筑,每個建筑所在的方向。

         。2)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你能說出丫丫家的位置嗎?

         。3)提出“說一說”的問題,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丫丫家的人會去的地方,并說出這些地方行走路線。

         。4)學生討論去某個地方的行走路線。

          2.行車線路圖

          (1)出示線路圖。提出問題, 從上面的線路圖中,你了解到什么?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只要學生說得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

          (4)議一議

          師:張大爺在長途汽車站,要去火車站, 請同學們議一議他該怎么走。

          指名匯報,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以下兩種行走方案:

          其一:可以乘1路先往北走2站到達郵局,再往西走2站到達火車站。

          其二:也可以乘5路先往西走1站到達商場,再往北走2站到達火車站。

          三、課堂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課本中的習題。

         。2)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討論。

          四、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會了哪些知識?

          五、課堂作業:

          從“長途汽車站”到“火車站”該怎么走?

        認識比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6頁“0的認識”及自主練習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探索“0”的意義,表示一個也沒有,并理解“0”的其它含義起點,分界線等。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較工整地書寫“0”。

          過程與方法:

          通過緊密聯系生活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范書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個《小貓釣魚》的故事。

          師講故事:星期天,有四只小貓結伴出去釣魚,它們高高興興的向小河邊走去。其中有三只小貓釣魚的時候非常專心,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著河面,等待魚兒的上鉤,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幾個釣上了一條一條又一條小魚。還有一只小貓在釣魚的時候一會兒看看遠處的風景,一會兒看看飛來的蝴蝶,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觀察畫面,引入新課

         。ㄒ唬┏鍪局黝}圖.(四只小貓釣魚)

          1. 教師:你能猜出故事里的那只三心二意的小貓是哪一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別的小貓釣了多少條魚,你能用數字表示出來嗎?

          教師:小藍貓一只也沒釣著,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呢?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 “0”的知識.(板書:0的認識)

          師指著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里0表示什么呢?(魚缸空空的一條魚也沒有 板書:一個也沒有)

          教師:小貓釣魚的時候三心二意,所以一條魚也沒有釣到。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向它那樣,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2.說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師:小貓一條魚也沒有釣到,我們用0來表示。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桌上有三個蘋果,爸爸吃了一個,媽媽吃了一個,我吃了一個,結果一個蘋果也沒有了,這時蘋果的個數可以用“0”表示。你能說幾個要用0表示的例子嗎?(學生大量的完整地說,教師正確地引導。)

          3.課件展示0的起源(結繩計數)。

          4.生活中的“0”。

          教師:現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0呢?

         。ㄩT牌號碼上的0;電話號碼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圖片)

          課前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直尺、臺秤、計時秒表、溫度計的圖片)

         。ǘ└兄0的另兩種含義.

          1.觀察自己的直尺

          教師:課前同學們也準備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聲的把直尺上的數字讀一遍嗎?

          2.出示圖片(直尺)

          教師: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這些數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從0 開始的)

          教師:誰來把這些數大聲讀給全班小朋友聽,

         。ㄒ簧胶诎迳现缸x)

          教師:這個0表示什么呢?

          小結: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起點的意思.(板書:起點)

          3.出示圖片(溫度計)

          教師: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生嘗試說)

          教師: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所以這里的0表示分界線。

          4.小節0的三個含義。

          三、學習寫0.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0的這么多知識,0應該怎么寫呢?

          你們看這個0像什么?(生發揮想象,充分說明)

         。2)師在田字格里示范書寫0, 0是一筆寫成,起筆在上半格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圓圓的沒有一點棱角,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這里還有一首有關寫0的小兒歌“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要想寫好數字0 ,封口之處是關鍵”。

          提問:你認為寫0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觀察并書空臨摹

         。3)學生描紅,獨立書寫,教師指導。(你們寫得真漂亮!在寫好字的同時,還注意了寫字的姿勢).

         。4)展示兩生作品。

          教師:你認為他寫的怎么樣?哪還需要改進呢?(生評)

          教師:剛才同學們都學習的很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練習題.

          四、課堂練習

          1.填數.

          2.出示圖片:按順序連數

          教師:你們畫出的是什么呢?(鯨魚)

          誰還想把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看?

          3.出示圖片:(可能剩幾個)

          五、 回顧反思――總結學習所得,深化對0的認識。

          師:現在,請大家想一想,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呢?

          生:認識了數字王國的新朋友--0。

          生:知道0表示一個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分界線。

          生:還學習了怎么寫0。

          板書設計:

         。暗恼J識

          一個也沒有

          起點

          分界線

        認識比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愿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表示!”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表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半個嗎?”(學生嘗試,并說明理由,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入1/2)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么意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見過二分之一?”(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以肯定。并結合課件演示,介紹分數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家族的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二、認識分數、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保ㄍ乐g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么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并示范)“寫這個數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薄斑@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1/2的寫法!薄澳銈兿朐囈辉噯幔俊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斑@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里表示出來。”“你是怎樣寫的?為什么用1/3來表示?”

          其余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反饋!霸鯓颖硎?為什么?”

         。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為什么?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

          強調: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教師板書:1/2、1/4、1/8,讓學生讀出各數。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為你們提供的學具里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你的發現!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1)、(課件出示第3題)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一樣長)

          第一張紙條全部涂色,該怎樣表示?

          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涂色部分會表示嗎?(生答,師演示)

          你能根據三張紙條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并說出題目的要求。

          學生獨力完成,集體反饋。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

          2、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好嗎?

        認識比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4一65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10的認識過程,初步建立10的數感。

          2、學會10的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比較大小和組成,對10的數概念獲得全面認識和掌握。

          3、引導學生感受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掌握10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具盒、水果圖、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已經學過了哪些數字?

          生:0一9

          師:這些可愛的數字娃娃在一起玩的時候發生了一段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聽?

         。娔X播放數字娃娃故事:在數學王國的數字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1~8各數字說:“你們誰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啦!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師:誰來猜猜?

          生:1和0合起來變成10比9大。

          師: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10的認識。(板書課題)

          一、探究新知

         。ㄒ唬禂蹬c認數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64頁,認真觀察這幅圖,看看圖上畫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呢?

          生:圖上有10只鴿子。

          師:是不是10只鴿子,大家一起來數數。

          師:我們數數的時候最好能按一定的順序,這樣不容易重復或遺漏。

          生:圖上有9個小朋友,1個老師,一共是10個人。

          師:大家一起來數數。有幾個小朋友,幾個老師,一共有幾個人。

          師:大家數了9以后再數10,10是9后面的一個數。

         。ǘ10以內數的順序

          1、認識數序

          師:有一天,0~9這些可愛的數字娃娃正在做“排隊”游戲。“10”數字寶寶也想參加,它來到數字隊一看,0~9這幾個數字寶寶已經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隊了,(出示尺子圖)10來了,它應該排在哪兒呢?

          生:10排在9的后面。

          師:為什么?

          生:因為9再添上1就是10,10比0一9的數都大。

          2、感受1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師:其實,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生活中與10有關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動作或一句話表示出來嗎?

          生:我家里有10張櫈子。

          生:左手擺1,右手擺0,放在一起很像10。

          生:我家里有10朵花。

          生:我媽媽買了10個蘋果。

          生:我有10個手趾,10個腳趾。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老師這里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10,我們一起來看看。

         。ㄕn件展示:溫度計、路牌、日歷)

          師:這些與10有關的事物,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3、基數、序數

          師:我們也來玩玩“排隊”的游戲。有興趣嗎?老師這里有10張數字卡片,請拿到數字卡片的同學到前面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隊。

          師:聽老師的口令,第八第八笑一笑、第二第二學貓叫、第五第五跳一跳、10個同學請蹲下、第10第10站起來。

          師:都是10,表示的意思相同嗎?

          生:不相同,10表示這一行的10個同學,第10表示這行排第10的這一個同學。

          (三)比較大小

          1、出示65頁點子圖,數一數、比一比。

          師:剛才聽到小朋友們都說10比9大,9可不服氣了,它拿出九個點子說,(錄音:我有這么多,你比我多嗎?)同學們說說看。

          生:當然是10比9大,因為9個點子再加一個才是10,10比9要多一個。

          師:在9和10中間該填什么號?

          生:小于號(屏幕展示:9<10)

          師:那么比較10和9,中間又該填什么號?

          生:大于號(屏幕展示:10>9)

          2、搶答游戲

          10>()10<()10=()

         。ǹㄆ来纬鍪旧厦骖}目,知道的同學站起來搶答。)

          (四)學習10的寫法

          師:剛才我們已經和10交了朋友,那么10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字有什么不同呢?

          生:以前學的數字是一個數字,10是由兩個數字組成。

          師:你會寫10嗎?

          師: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里寫"1",右邊格子里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得太遠。也不能太近。舉起你的右手跟著寫一次。

          師:請打開書本65頁,把10這一行寫完。

          生:學生動手寫。

          師:寫完后同桌之間互相欣賞一下。

          (五)律動:(課間休息)

          師:全班起立,跟老師做律動。(向上伸伸手,向下伸伸手。向左彎彎腰,向右彎彎腰,向前點點頭,向后仰仰頭。安安靜靜快坐好。)

         。⿲W習10的組成

          師:同學們一個個棒極了,為了獎勵你們,老師帶來了一些蘋果,數數有幾個?(10個)如果把10個蘋果分到兩個籃子里,你會分嗎?請你拿出10個蘋果,擺一擺,分一分?纯从卸嗌俜N分法。

          生:學生動手擺10個蘋果圖的小卡片。

          師:把你的分法跟同桌同學說一說。

          師:也可以把你的分法寫在書上。

          生:學生動手寫。

         。ㄉ鷧R報結果,師板書)

          師:10有那么多種分法。怎樣才能記得快?

          生:我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想到10可以分成9和1。10可以分成2和8,就想到10可以分成8和2。

          生:按順序,10可以分成1和幾,10可以分成2和幾,10可以分成3和幾……

          師:你們的方法可真妙!大家記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也可以仿照他們的方法。

          師:10可以分成1和幾,10可以分成2和幾,我們一起來讀讀,(齊讀10的分成)。那么1和9組成幾,2和8組成幾。一起來讀讀,(齊讀10的組成)。

          師:現在我們做一個拍手游戲,老師拍的數和你拍的數合起來要是10。

          ◆師生互動

          師:同桌之間互相玩一玩這個游戲。

          ◆生生互動

          二、鞏固練習

          1、關于10的知識你掌握了嗎?老師來考考你好不好?打開書本65頁“做一做”寫在書上。

          師:誰愿意說說你是怎樣做的?

          生:5和5組成10。

          生:9和1組成10。

          生:3和7組成10。

          生:6和4組成10。

          生:2和8組成10。

          2、這道題比較簡單,如果再難一點的,有信心挑戰嗎?書本67頁第1題把它寫在書上。

         。ㄖ该吓_說說你是怎樣填的,為什么這樣填?)

          3、師:20xx年,我們國家第一個上太空的人是誰?(楊利偉同志)現在我們模仿一下指揮員發出命令,先把它填在書上67頁第2題。

          師:現在大家一起來試試。10、9、8、7、6、5、4、3、2、1、發射!

          師:你們想不想去太空玩一玩,如果想去你現在該怎么做?

          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三、看書、質疑問難

          師:請打開書本64一65頁,看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問老師的?

          四、拓展延伸

          師: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愿意幫老師解決嗎?

          師:現在老師有10元錢,想買下面的東西,只準買兩樣,可以怎樣買呢?

          出示:草霉蘋果橙子哈密瓜雪梨桃子香蕉菠蘿西瓜

          6元2元4元9元1元3元5元7元8元

         。▽W生出來拿,并講為什么)

          生:可以買雪梨和哈密瓜。因為雪梨1元、哈密瓜9元合起來是10元。

          生:可以買蘋果和西瓜。因為蘋果2元、西瓜8元合起來是10元。

          生:可以買菠蘿和桃子。因為菠蘿7元、桃子3元合起來是10元。

          師:如果老師要買三樣,又可以怎樣買呢?

          生:可以買雪梨、菠蘿和蘋果。因為雪梨1元、菠蘿7元、蘋果2元合起來是10元。

          師:誰還有不同的買法?

          生:可以買香蕉、蘋果和桃子,因為香蕉5元、蘋果2元、桃子3元合起來是10元。

          五、總結全課:談收獲

          師:這堂課,老師感到很高興,不知大家覺得怎樣?那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師:大家學的東西可真多!回去之后把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告訴你的好朋友和爸爸、媽媽,好嗎?

          六、輕松下課:《數鴨子》

          七、板書設計

          10的認識

          1010101010

          1928374655

          10101010

          91827364

          6元2元4元9元1元3元5元7元8元

        認識比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對實物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讓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并能借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會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揭示課題。

          1、老師今天上午遇到了一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著解決,愿不愿意?(老師談起生活中分餅遇到的問題。)

          2、“半塊”不夠一塊,不能用整數1來表示,那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并且探索幾分之一所表示的含義,你還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說)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體驗分數。

          1、體會二分之一的含義。

         、俑鶕䦂D形,體會一塊餅的二分之一的含義。

          ②動手折一折,找到長方形紙的二分之一。

         、鄹鶕䦂D形判斷,加深體會二分之一的含義。

          2、自主體會三分之一的含義。

          根據課件演示,學生試著說一說圓的三分之一所表示的含義。

          3、動手操作,探索四分之一。

          ① 學生動手探索,找到正方形紙的四分之一。

         、谛〗M交流,匯報折法,體會四分之一的含義。

          ③根據圖形判斷,正確體會四分之一的含義。

          4、自主探索,認識、。

          根據線段圖,學生自己說出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含義。

          5、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體會分數的讀寫。

          ① 像我們剛剛學過的......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② 體會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③ 練習分數寫法。

          ④ 分數讀法的練習。

          6、結合圖形,比較分數的大小。

          根據圖形,學生直觀比較,體會發現并進行練習。

          三、鞏固運用,拓展思維。(課件演示)

          四、課堂總結。

        認識比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第4頁例2、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毫米、米和厘米這三個長度單位,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認識分米。課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通過安排大量的實踐活動,運用量一量、畫一畫、數一數、比劃比劃等方式,使學生充分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從而學習長度單位分米,讓他們感到分米的產生是日常測量的需要,初步建立起分米的表象。重視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系,教材中所用物品均來自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使學生感到親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分米的必要性。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材分析]

          “分米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學期關于長度單位的一個知識點。學生已經學習過米、厘米和毫米,對于分米由于實際生活中應用得少,學生接觸的也不多,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充分做好各種準備,以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會選擇分米做單位進行測量,了解分米與厘米、分米與米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2、在測量的過程中理解單位的實際意義,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或語言表達。

          3、在實際測量中,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4、在測量等活動中,讓學生主動求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并在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學難點]

          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套、米尺圖、彩帶、小卷尺、練習紙。

          2、學具:直尺、吸管、彩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個長度單位家族中的新朋友——毫米。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習過哪幾個長度單位?(米、厘米、毫米)其中最大的長度單位是什么?(米)請你用手勢表示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最小的長度單位呢?(毫米)請你用手勢表示一下1毫米大約有多長?那1厘米呢?

          二、探究新知

          1、測量課桌的長度

          如果老師讓你估計出我們所使用的課桌的長度是多少,你認為它的長度是多少?你認為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呢?(厘米)為什么不選擇米為單位呢?(因為桌子的長度不夠1米)為什么不選擇毫米為單位呢?(因為毫米的單位比較小,測量出來的數會比較大)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直尺進行實際的測量,要求:四人小組試著用厘米作單位量一量課桌面的長是多少?并思考:是怎樣測量的?

         。▽W生活動)

          (2)匯報方法

          讓個別小組代表匯報測量的情況。(我們是這樣測量的:用直尺的最大刻度為一段連續量,最后求出桌子的長是59厘米;我們組是這樣測量的:用10厘米的長度為一段連續量,一共有5個10厘米,還多出9厘米,最后求出桌子的長是59厘米……)

         。3)比較測量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剛才測量的三種方法,說出哪種方法比較好?(第三種方法)為什么?

         。ㄒ驗樗且10厘米為一段進行測量的,又好記又好算,不容易出現錯誤。而第一種方法里,直尺的最大刻度有的是15厘米,有的是20厘米,有的是25厘米,這樣在計算的時候容易出現錯誤。)

         。4)引入并板書課題。

          用10厘米來測量很方便,其實它還有1個新的名稱叫分米(板書課題)。

          2、教學1分米有多長

          (1)想一想,1分米里有幾個1厘米?(10厘米)10個1厘米,就是10厘米,也可以說成是1分米。

          (2)從1厘米到多少厘米的一段是1分米呢?(11厘米),從哪里到哪里又是1分米呢?(課件出示1分米放大圖,同時板書:1分米=10厘米)課桌的長度里面有幾個整10厘米?(5個)這5個10厘米是幾分米?(是5分米)還剩下幾厘米?(9厘米)所以我們說,課桌的長度是5分米9厘米。(完成做一做)

          3、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觀察直尺上1分米的長度,然后試將大拇指和食指叉開成1分米。再用直尺量一量是否準確。同桌互相看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開的大小。(反復兩次)

          (2)畫一畫

          我們已經知道了1分米的大概長度,請同學們用尺子上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的線段。畫完后,同桌交換用直尺量一量,看你畫得準不準。

         。3)想一想,在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學生思考后匯報:一根粉筆的長度;一段鉛筆的長度;吸管的長度等)老師介紹身邊一些長度大約是1分米的物體。

          4、教學1米=10分米。

          (1)我們已經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有幾個1分米。(讓學生思考猜測)請同桌兩人觀察軟尺,數一數1米有幾個1分米。

         。2)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一下自己的想法?(學生匯報:我們小組觀察了米尺,我們知道了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為單位,一段一段地數,一共有10段,也就是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3) 如果給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排隊的話,分米應該在什么位置?(在米的后面,在厘米的前面)

          三、訓練反饋

          下面,又到了我們摘取智慧星的時間了。要想摘取最多的星星,就要積極動腦,大膽發言。進入摘星大比拼。

          1、填空。(練習紙)

          1厘米=( )毫米 2厘米=( ) 毫米

          1分米=( )厘米 30厘米=( )分米

          1米=( )分米 60分米=( )米

          2、算一算

          1米- 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其中第四題和第五題要求學生說出為什么

          3、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或數。(練習紙)

          粉筆盒的高約1 ( )。 光盤的厚大約 ( )毫米。

          電線桿高 5 ( )。 乒乓球臺高約7 ( )。

          一間教室高 3 ( )。 一本書的寬 14 ( )。

          4、判斷

         。1)兒童游泳池水深7毫米。 ( )

         。2)課桌高 60米。 ( )

         。3)一分硬幣厚約1毫米。 ( )

         。4)一支鋼筆長約9厘米。 ( )

         。ㄗ鐾旰蠹w訂正)你做對了幾道題,就為自己加上幾顆智慧星。

          5、藍貓日記

          四、總結拓展

          到今天為止,我們學習過哪些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這幾個長度單位中,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多少?(都是10)你有什么辦法來區分它們?(在這些長度單位中,米是最大的,依次是分米、厘米和毫米)那么,有沒有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了呢?在什么時候能用到呢?它和米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這個問題。

        認識比教學設計11

          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中清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2、使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禮貌待人,《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參賽)。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紙條、磁鐵

          學具:數字卡片、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學們,你們分過東西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分東西,通過分東西學習新本領,好嗎?

          動手實踐一:

         、、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學生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學生匯報

          提問:誰愿意說說他是怎樣分的?(學生說,教師板書,在學生說的時候注意鼓勵有創新的)

          8 8 8 8

          17 2 6 3 5 4 4

         、堋⒔處熤钢厦嫠姆N分法提問:這四種方法中有一種比較特別,你們發現了沒有?

         、荨⒄垖W生說,并說說為什么不一樣?

          ⑥、教師歸納指出:最后一種分法中每份的數字卡片數同樣多,都是4張。(教師板書:同樣多)

          2、引入

          動手實踐二:

         、佟⒔處熋鞔_要求:請同學們把8張數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檢查、指導;

          ③、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把8個磁鐵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樣多;

         、、學生分完,教師提問: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是幾個?教師指著學生分的磁鐵說: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方法叫平均分。(教師在磁鐵下貼出紙條,學生齊讀一次)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2

         。1)、創設情境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創設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動物來到老馬家作客(課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動物),老馬非常熱情的招待他們,拿出6個又大又紅的桃子(課件出示6個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見了都饞得直流口水,老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這三個小鬼一定會吵翻天,所以老馬想請我們206班的小朋友幫幫忙,把桃子分好,不過在動手之前有兩個問題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個桃子分成幾份?(當學生說3份時,教師出示3只盤子)②、該怎樣分?

          (2)、動手實踐三: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數字卡片代替桃子動手分。

         。3)、觀看動畫演示分桃子的過程

          教師:在同學們分的時候,老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馬是怎樣分的。(課件演示第一次分的過程)提問:每盤放了幾個?分完了嗎?繼續分。(課件演示第二次分的過程)提問:老馬分了幾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盤放幾個?還剩幾個?第二次每盤又放幾個?

          (4)、動手實踐四:

          現在請同學們學老馬的樣子分一次?

         。5)、學生上臺演示分的過程

          教師:誰愿意上臺分給大家看?(用磁鐵演示)

          (6)、教師歸納小結:把6個桃子放在3個盤子里,每盤放的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做,小學數學教案《《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參賽)》。

          2、學習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①、除號

          表示除法的運算符號叫除號(板書:÷),先寫橫,橫要寫平,然后上下各一點,兩個圓點對齊。

         、、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把要分的東西的總數6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數3寫在除號的后面,除號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個,2寫在等號的后面。(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整道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全班齊讀一遍),學生讀“8÷4=2”進行鞏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書,學生齊讀),學生說“8÷4=2”的意義。

          <三>、形成練習

         。1)、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一小題

         、、讀題,理解題意

          請一名學生說說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凇邮謱嵺`五:

          學生根據題意進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③、觀看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演示分小棒的過程。提問:總共分幾此?第一次每堆放幾根?

         、、指導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幾根該用12除以幾?等于幾?

          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號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做“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二小題

         、、學生獨立做

          ②、集體訂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幾根該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邸⒈容^一、二兩題

          為什么第一小題是除以3,而第二小題除以4?

         。3)、做補充練習

          教師把10本作業本平均分給2名同學,每名同學分得幾本?

          課件出示題目,學生說說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數所表示的意義。

          <四>、歸納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分東西學習了什么新知識?(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五>、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二的第一題

          <六>、板書設計(略)

          五、教學設計說明

          <一>、教材分析。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除法是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內除法是學習除法的基礎,而"除法的初步認識"又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是學習除法概念的第一課。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這節課顯得尤為重要。

          教材在編排時從分東西引入,通過分東西使學生初步領會除法的實際意義。例1通過讓學生動手分一些實物,借助同樣多,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例2使學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過程,直觀的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義。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練習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實際操作題,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分一分、連一連,再寫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說說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分實物,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并且從"平均分"的過程清

          楚、直觀地了解除法的含義;

         。、學生認識除號,會讀、會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義;

          3、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初步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對除法的濃厚興趣;

         。、教育學生熱情待人。

          重點:通過實際分東西,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難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三>、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佟纳顚嶋H出發,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大認知規律;

          ②、課堂上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實現三為目標;

         、、立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情境和氛圍。

          2、教學設計的幾個層次

         、、由同樣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兩次實踐操作,一是把8張數字卡片隨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張數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樣多。通過第一次動手操作由學生的匯報引出"同樣多",通過第二次動手操作和教師的提問引出"平均分"。

         、、用"平均分"指導操作

          在教師講完故事后,讓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幾個,就用剛學的"平均分"來指導學生動手操作。

         、、解決如何"平均分"

          上一實踐只是讓學生嘗試著平均分,并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學生操作之后,觀看老馬分的過程,在模仿老馬的分法進行分,最后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幫助學生解決了平均分。

          ④、把"平均分這一生活常識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決了"平均分"之后,教師指出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可以用除法來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荨⒔Y合除法算式教學除法算式的讀法和意義。

        認識比教學設計12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設計者:謝林紅,文集青星小學。

          學生:文集青星小學一年級。

          教材: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

          二、教學內容分析

          這部分內容的編排采取了認數、寫數相結合的方式。從學生熟悉、感興趣、能夠接受的事實中選擇具體的數學題材,努力創設濃厚、鮮明的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知識。ダ1從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認識,讓學生知道“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和3、2、1一樣也是一個數;例2通過小白兔拔蘿卜,讓學生明白“沒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過直尺圖,使學生認識直尺上的數“從0開始”,體會0可以表示起點,并認識已學過的數的排列順序。接著教學0的寫法!跋胂胱鲎觥币环矫骒柟0的認識和5以內數的順序,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0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崩斫0的具體含義,會讀、寫0。

          2閉莆0~5的順序,加深認識數的排列順序。

          3碧寤0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的意識。

          四、學習者分析

          這雖是學生初入學的第三課,但在生活實踐中他們對“0”已經有了豐富的體驗,所以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原有對“0”的經驗,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開展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教師選擇有趣的話題,讓孩子們在動中完成學習。經歷了觀察—“眼”動,操作—“手動,討論—”嘴“動多種感官參與,一人動,同桌動,小組動,在動中不斷體驗成功,使思維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主動完成學習。

          六、本節課是在多媒體教室中完成教學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格尺等也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

          七、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紹說: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到過我呢?(讓學生盡情地說)

          2“0”再說:那么你們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對0的認識)

          3苯裉煺飩誑撾頤搶慈鮮0。揭示課題:0的認識。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苯萄Ю1。

          講述: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約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們來看看,它們分別采了多少個蘑菇。(出示例1圖)

          讓學生思考每個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個數來┍硎盡*

          學生介紹時,教師對應寫出3、2、1、0。教師在寫0時,注意動作慢一點,讓學生看清楚0是怎么寫的。同時強調說明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與1、2、3一樣也是一個數。

          2苯萄Ю2及0的寫法。

          先出示例2圖,讓學生想一想,兩幅圖表示怎樣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說一說。

          原來的蘿卜數用什么數表示?現在呢?教師強調一個蘿卜也沒有用0表示。

          你會寫0嗎?讓學生先想一想怎樣寫0,再讓學生嘗試在田字格里書寫0。

          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對幾個學生的書寫作出評價,同時教師強調寫0時的起筆、拐彎和收筆,強調拐彎要圓滑。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之間對所寫的0進行評價。

          學生獨立完成書本上的描紅后繼續在田字格里寫出兩個0,教師巡視,注意對個別困難學生的指導。

          3苯萄Ю3。

          講述:通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0這個數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個都沒有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開始的地方是幾?

          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請你從左到右依次讀一讀。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說說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樣練習,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來到果園里,它看到樹上有幾個桃呀?可以用幾┍硎?

          (2)小猴看了很饞,吃掉了1個,這時有幾個桃?用幾表示?

          (3)小猴吃了還想吃,又吃了2個,現在樹上有幾個桃?用幾┍硎?

         。4)小猴索性把最后1個桃也吃了,現在該用幾來表示樹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然后匯報交流,并說說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題。

         。1)請戴有0、1、2、3、4、5卡通形象頭飾的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隊,其余學生說說是怎樣排的。

         。2)學生在書上填一填后,互相檢查正確與否。

          4“想想做做”第4題。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還在哪兒見到過0?

         。2)看一看課本中第4題里畫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嗎?

        認識比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折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說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2)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并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志。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折紙,親自動手折直角,并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的直觀圖,呈現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復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一數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認識比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68-70頁練一練及練習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經歷探究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比的意義,

          2、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3、理解并掌握比與除法以及分數的聯系與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題1,初步認識比

         。ㄒ唬┫扔蓤D片中體育比賽引出“比”的話題,再復習開始

         。1)呈現例1圖(2杯果汁和3杯牛奶)。提問:如果將果汁的杯數與牛奶的杯數進行比較,結果怎樣?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教師整理板書)

          相減——()比()多(或少)()

          3-2=1

          相除——()是()的()

          2÷3=2/3

          3÷2=3/2

         。2)小結:兩個數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

          (3)導入:除了這兩種表示方法外,還有一種表示方法,想學嗎?如有學生表示知道的,可以讓學生來介紹介紹,再讓所有學生看書驗證這個學生所說的是否正確。如果學生原來不知道,可以讓學生看書自學。

          (二)初步認識比:

         。1)指名介紹:還可以怎樣來說?(學生介紹,師板書)“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出示)”。

         。2)想一想,“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3/2”。還可以怎樣說?(出示: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3)小結:看來,如果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那么這兩個數量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板書:()與()的比是幾比幾)

         。4)通過看書自學,你還知道了些什么?結合學生交流,認識比各部分名稱,讀法、寫法。

         。ㄈ┱J識比是有序概念

          為什么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3而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2呢?

          對!兩個數的比是有順序的。因此大家在敘述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是哪個數量與哪個數量的比是幾比幾,不可顛倒順序。

         。ㄋ模╈柟叹毩

          1、出示PPT試一試,練一練

         。1)要求學生用比來表示

          (2)組織交流,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3)小結:要填一個數量與另一數量的比是幾比幾,你是怎樣想的?(只要看這兩個數量分別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比幾。)在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按問題的敘述順序來說,不能顛倒位置)

          2、出示課本68頁試一試

         。1)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的現象還有很多,比如洗潔液,上面的使用說明就是用比來表示的。在這幾個比中,是哪兩個數量在比較?(學生默讀題目后回答)

         。2)每一個燒杯上面的比分別表示什么意思?誰來解釋一下?(學生可以用份數敘述,也可以用分數敘述,要求兩種理解都要到位)

          3、小結:看來,如果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比來表示,那么這兩個數量的關系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二教學例2,理解比的意義

          (一)教學例2

          1、呈現例2題目,學生閱讀題目后提問: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求出什么?

          2、我們怎樣求兩人的速度?(用除法:路程÷時間=速度)

          3、根據這兩個信息能像例題1那樣提出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能提出()是()的幾分之幾這樣的問題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理解剛才是兩個同類量在比較,現在是兩個不同類量在比較,兩個不同類的量進行比較,可得到一個新的數量,在這里:路程÷時間=速度。

          4、請男生計算小軍的速度,女生計算小偉的速度。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5、說明:在這里速度表示的是路程與時間的關系。而這種關系也可用比來表示。誰會說?(學生口答,教師出示: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15。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20)

         。ǘ├斫獗鹊囊饬x

          1、仔細觀察例題1、例題2中的比,你覺得比與什么有關?兩個數的比表示什么?同桌可討論討論。

          2、組織交流,得出:比與除法(分數)有關,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ǔ鍪窘Y論: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

          3.認識比的前項,比的后項,比號。舉例3:5,你能說出各部分名稱嗎?

          三認識“比值”

          1、在3∶5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后項是幾?

          我們把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那么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2、那么900∶20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

          3、你能說出例1中的各個比的比值分別是多少嗎?

          4、觀察這些比值,我們發現比值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還可以是小數。比值是一個數。

          四、探索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1、我們已經知道除法與分數有關,(出示表格)。那么比與除法、分數有什么關系呢?請大家仔細觀察板書,同桌商量,看著表格說一說。

          聯系不同

          比前項比號后項比值表示兩者關系

          除法被除數除號除數商是一種運算

          分數分子分數線分母分數值是一個數

          同樣: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為什么?

          2、書寫比時,一般寫成():()的形式,根據比與分數的關系,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比如:2:3可以寫成,教師邊板書,邊讀。所以2:3只表示比,但既可以看作比,也可看作比值。當表示比時,讀作2比3,當表示比值時,讀作三分之二。

        認識比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本著“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構建自主、開放、富有生機的數學課堂”,一切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快樂中學習數學,在應用中發展數學。

          本課選用學生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的場景導入,借助這一情境巧妙地引入時間單位“秒”。從而在自然而然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主角”意識,重視體驗。本節課始終是學生自主地觀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發現、自主地體驗。本課在認識秒針和1秒;認識1分=60秒時,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始自終是學生自主地觀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發現、自主地在生生、師生的共同合作下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關系,同時在練習中我力求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時間的價值,我設計了即興表演,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人人參與,人人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與難點:

          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鐘

          學具準備:

          各種鐘表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導入新課(引入篇)

          1、同學們,你見過這樣的場景嗎? 課件播放: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

          師:剛才的場景中,用到了哪個時間單位? 秒

          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要用到 “秒”?(生交流。)

          師:在生活中,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今天我們就來探究有關秒的知識。。(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知識篇)

          1、觀察鐘表,認識秒針和1秒

         。1)請拿出你準備的鬧鐘或手表,仔細觀察鐘面。

         。2) 在鐘面上,你發現了什么,在小組中說一說。

         。3) 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從這個鐘面上,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觀察三根針,并認識秒針的特點:又細又長,走得最快)。

          師:觀察得真仔細,請繼續觀察秒針的變化(課件出示秒針走一小格)

          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3) 體會1秒:

         、1秒究竟有多長?想感受一下嗎?請把你的鬧鐘和手表放在耳邊,你聽到了什么?(滴答聲)滴答聲和秒有什么關系嗎?滴答一聲經過的時間就是一秒。

         、鄢鍪剧娒妫赫埧,秒針跑得可高興了,老師想考考你們的節奏感。我們跟著秒針的節奏拍一拍。師示范一次,學生跟著拍。

          師:節奏感真不錯,我們拍一下就是1秒。

         、1秒鐘能干什么呢?請在1秒鐘內做你喜歡的事情,你想做什么? 準備,開始!

          1秒鐘你都做了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誰來說說1秒鐘還可以做什么。

          師:大家知道這么多,真了不起,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想看嗎?(課件播放信息圖)。

          師:看了剛才的畫面,你想說點什么? 生談自己的感受。

          2、認識幾秒

          師:同學們,我們繼續觀察秒針的變化。

         。1)(出示課件)請看秒針指向哪兒,我們讓秒針開始走動,你發現了什么?

          秒針走5個小格,也就是1個大格,是5秒。

          (2) 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3和6各經過了多少秒?

          3、秒的體驗:

         。1)集體體驗10秒:剛才,我們通過看鐘知道時間過去了幾秒,如果不看鐘,你能感受到時間的長短嗎?我們來做個10秒的游戲。老師說“開始”,秒針開始走動,當你認為10秒到了,請馬上坐端,看誰的感受最準確。

          4、揭示“分”和“秒”的關系

          1)繼續觀察,秒針現在的變化,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秒針走了一圈 60秒。

          2)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

          我們再看一遍,觀察分針有怎樣的變化?

          生:分針剛好走1小格,就是1分。

          通過觀察你發現秒和分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小組討論:分、秒之間的關系

          得出60秒=1分(板書:60秒=1分。)

          1分=( )秒 60秒=( )分

          5、體驗1分鐘

          (1)師:同學們已經感受了10秒有多長,那么1分鐘又有多長呢?我們來感受一下。游戲規則不變,當你認為1分鐘到了,就請坐端。

          請猜得準的同學介紹經驗。

         。2)1分鐘里我們能做什么呢?想想你要做什么,我們來做個測試。播放1分鐘的音樂,生做自己喜歡的事。

          生匯報1分鐘做了什么?組織學生看書61頁,再交流有關1分鐘的信息。

          聽了大家的發言,你有什么感受?

          生:1分鐘雖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卻能做很多的事。因此,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小結:同學們,通過剛才30分鐘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師:學得真不錯,有信心接受老師的考驗嗎?

          1、填空。

          2、時間單位,我會用。

          3、評一評:前不久學校舉行了運動會,這是三年級四位男同學50米跑的成績

          老師想請你們來當小小裁判員,評判一下誰是冠軍,并說說你的理由。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估一估,做這些事需要多長時間?

          四、全課總結

          師: 同學們,時間是1分1秒積累起來的,相信通過今天40分鐘的學習,大家會更加懂得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板書設計:秒的認識

          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1分=60秒

          教學反思: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觀察,反復地比較、猜測,獨立地思考、歸納、分析和整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作保證。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已經成為共識。因此,我們應該在更大自由度的環境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全心全意的給他們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創設充分展示創造思維的機會和舞臺。

          在學生把能計量“秒”的鐘表拿回去之后,我設計了同桌互相介紹“好朋友”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地去觀察、猜測,進一步認識秒表、電子表、有秒針的鐘表都是怎樣計量“秒”的。并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針的鐘表有哪些“小秘密”?學生們發現了“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秒針走一圈分針,正好走一小格!睆亩贸1分鐘=60秒。以及“秒針走得最快,時針走得最慢”……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問題是開放的,目標是明確的,思維是發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學生始終是主動的。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所獲得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

        【認識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比說課稿11-08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關于《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2-07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認識面積》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7篇12-29

        認識比喻句教學設計07-20

        幼兒園《比尾巴》教學設計范文12-2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