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秋思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07 09:27:4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秋思優(yōu)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思優(yōu)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思優(yōu)秀教學設計

        秋思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天凈沙·秋思》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5課《古代詩歌五首》。這首詩歌具有意境優(yōu)美、構思精巧、語言生動、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的特點。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啟發(fā)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設計理念】

         。、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發(fā)展。

         。、注意營造音樂的氛圍,采取角色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yǎng)美的情趣,體驗優(yōu)美、充滿韻味的語感。

         。场⒁詫W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了解小令的有關知識。

         。病⑵肺墩Z言,體味詩詞意境。

         。、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

         。、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薄⒔處煖蕚渫队捌、錄音帶和VCD碟片。

         。病⑻圃娝卧~元曲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低聲地)“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學生凝神靜聽,樂曲像小溪般流入學生的心田。)

          在音樂的節(jié)奏中,教師絮語般地導入: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天凈沙·秋思》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圍中,使他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huán)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

          以樂曲《橄欖樹》為引子,激發(fā)學生興趣,導入學習主題。

          二、感知內容

          配樂朗讀:播放陳星演唱的《流浪歌》。“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冬天的風呀夾著雪花,把我的淚吹下……”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讀同時進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學生也許會聯想起遠在異地的親人和流浪天涯的羈旅之人沒有什么兩樣,從而產生共鳴。

          教師用語言描述這幅畫面: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昏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難熬的長夜。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保ㄗ寣W生閉目想像,感悟其內容,體會思鄉(xiāng)之情。)

          要求學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畫面及作者所表達的濃重的思鄉(xiāng)之情(學生踴躍發(fā)言、課堂活而不亂),并要求學生根據作品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創(chuàng)意作簡筆畫,加深思考。(學生的簡筆畫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有的工筆,有的寫意。)

          配樂朗讀,調動情緒;描繪情景,引導想像;交流發(fā)言,表達情感;作簡筆畫,加深印象。

          三、研讀與賞析

          請一位學生模擬費翔的聲音小聲地唱《故鄉(xiāng)的云》!疤爝咃h過故鄉(xiāng)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吹來故鄉(xiāng)泥土的芬芳,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游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漂泊……”(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小聲哼唱,充滿感情。)

          播放凱麗金的鋼琴曲《回家》,烘托氣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請一位女同學將自己搜集的有關小令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并舉例說明。(女學生們爭先恐后)同時,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請一位男同學介紹《秋思》的意境,其他同學補充說明: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一個景物細節(jié)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著“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著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xiāng)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學生深入意境,進入角色。)

          學生配樂(《望鄉(xiāng)》:“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裊裊炊煙飄來了思鄉(xiāng)愁……”)朗讀。啟發(fā)學生討論: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孤獨而思鄉(xiāng)。)

          營造氛圍,烘托情感,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

          播放輕音樂《江南好》和《采花》,讓學生放松一下,然后進行擴展性學習。

          1、介紹20世紀初以龐德為先導的英美意象派詩人學習中國古典詩詞,尤其是唐詩宋詞元曲的情況。(學生靜靜地聽。)

          2、《秋思》的意象分析及《秋思》對英美意象派的影響。

         。、比較意象與意境的異同。(學生紛紛發(fā)言,教師正面激勵。)

         。础W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詩歌,可展開朗誦比賽,以提高朗讀水平。各小組可展開競賽,看誰背誦的詩歌多。

         。怠⑻釂枺河巫訛槭裁此监l(xiāng)思親呢,哪一首詩可以作證?(分組討論《游子吟》。組織學生朗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擴展學習,開發(fā)教學資源。

          五、課后延伸

         。、將搜集的詩歌抄寫下來,增加積累,并低聲播放《窗外》曲子。

          2、展開想像,將《天凈沙·秋思》改寫成一篇散文,下節(jié)課交流。

         。、組織學生齊唱《常回家看看》,掀起高潮,結束新課。

          搜集詩歌,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改寫詩歌為散文,進行創(chuàng)新作文練習。

          【課后反思】

          這堂課我注重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增強。這一節(jié)課還滲透了音樂和美術教學,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秋思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課后練習、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鄉(xiāng)的旅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注釋、課后練習、插圖,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反復誦讀,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感受古詩的優(yōu)美。

          2感受濃濃的親情,珍視與親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古詩,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反復誦讀,抓住詩中所寫的日常生活片斷,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切合時宜地來學習一首和秋季有關的詩——《秋思》。

          2、板書:秋思。齊讀。

          3、釋題:說說你對“秋思”的理解,再帶著你體會到的感情讀題。

          4、質疑:對了這一詩題,你又有什么想要問的嗎?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評讀。

          3、反復朗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互動交流。

          三、品讀,感悟情感。

          1、默讀,思考:你從這首詩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作者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2、互動交流:(見秋風;意萬重;復恐、不盡;又開封)

          3、帶著自己的體會,感情朗讀。

          4、指名讀。

          四、回讀,總結、積累。

          1、回憶詩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斷,反復朗讀。

          2、背誦古詩。

          3、師總結:《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做客他鄉(xiāng)的旅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

          五、拓展延伸。

          1、搜集其他寫“秋天”、“思鄉(xiāng)”的詩詞、佳句。

          2、給家人寫一封信,傳達你對家人的濃濃親情。

        秋思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能正確說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通過畫面的賞析,準確描述小曲表現的形象,體會形象中蘊涵的意境。

         。、通過對比閱讀,學習用具體的意象表達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能背誦并默寫課文,積累古代描寫“愁”的詩文。

          【研究目的'】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ǜ鶕䦟W生課前學習的情況自然導入)

          二、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節(jié)奏。

         。病⒏鶕撓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要求:找出詩歌中的景物,并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勾畫出畫面。

         。、評價活動:可采用多種方式。如,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畫面等。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過渡語:(由形象到意象)。

          介紹有關背景,為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感情。

         。病⒔M織學生活動:

         、判∏憩F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閱讀課文后根據課文內容闡述理由。

         、菩〗M討論。

         、窃u價。明確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這些詞語對表達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四、深入體會詩中的意境

          1、過渡語、指導語。

         。病⒔M織學習活動:

         、沤處煶鍪疽环嬅。要求:根據你對這首曲的理解,找出這幅畫中與原曲意境相違背的地方,根據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⑵展開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樂朗讀課文,體會悠遠的意境。

         。、歸納總結。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非常講究意境的創(chuàng)設,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過精選典型的意象來達成目的,這首小令是這方面的典范。

          五、遷移拓展

          欣賞白樸的一首《天凈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薄⒗首x。

         。、說說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達了怎樣一種意境?

         。、請選擇一句或幾句,發(fā)揮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寫出文中意象所表達的意境。

          4、搜集古詩詞中有關描寫“愁”的詩句,理解用具體的意象表現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六、課后學習

          完成作業(yè)。

          請選擇兩首小令中的一首,寫一段300字左右的賞析文章。

        秋思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朗讀詩歌,能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

          2、學會初步賞析詩歌內容。(重點)

          3、在品讀中體會詩歌意境與情感。(重點與難點)教學方法:

          引導與點撥學生以讀為主,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教學準備:

          課件、朗讀音頻課時安排:25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作者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是蘇州吳縣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介紹背景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集結十萬大軍,大舉進攻宋朝,攻取陜北數縣,延州成為孤城,被圍攻七天七夜。這時,不期而至的大雪紛紛而降,李元昊因糧草難以為繼,無奈撤軍。延州的險些失手,震動了朝野,上下頓時驚慌失措。在這危急江山社稷的時刻,52歲的范仲淹臨危受命,坐鎮(zhèn)延州軍事要塞。

          當時西夏初立,氣焰熾盛,鋒芒正銳,而宋朝邊塞一線,支離破碎,人心渙散。這首詞就是他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他的家在江蘇的吳縣,一個生于江南的'文人,此時此地有何感想呢?讓咱們一步步走近作者。

          二、朗讀詩詞,初步感知

          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展示讀,聽讀,齊讀,點評(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活動:引導與點評

          三、品讀詞句,深入體會

          請再讀全詞,思考以下問題,并結合相應的詞句談談你的理解:

          1、在上闋中,你看到了什么“景”?這景會讓你產生什么樣的感覺?

          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活動:先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全班交流,在品讀中,深入體會詩歌意境與作者情感。

          教師活動:引導與點撥學生品與讀。

          四、課堂小結

         。ò鍟O計:據課堂交流情況歸納)

          五、布置作業(yè)

          1、請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2、請搜集描寫邊塞風光和將士心情的詩句。

        秋思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了解元敬曲小令的特點;

          2、理解《天凈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

          1、理解《天凈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2、訓練想象、聯想、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難點:理解《天凈沙》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初一已經具備初步鑒定詩歌的能力,只要教學時充分利用圖片資源幫助學生解讀作品,學生能夠感覺到詩歌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課時:一課時

          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秋天已經悄然來臨,金色的秋天固然有著收獲的喜悅,但也承載了古往今來許多游子的悲哀,秋下一心合成離人愁。說到離愁,人們往往會想起一首流傳七百多年的作品---《天凈沙·秋思》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感受至深的作品(幕顯1)

          二、初步感知:

          1、釋題,作者簡介(幕顯2),介紹小令(幕顯3)

          2、聽讀欣賞(幕顯4)體會有何感受?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剛才朗讀者的聲音很有表現力,我們不妨練一練。

          3、指名讀,表演讀。

          三、賞析:自學討論:這首曲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游子思鄉(xiāng)之情表達他怎么樣的思想感情?(哪句話能表現出來的)

          這種感情除了抓住景色特點,還能通過什么來體現呢?我們細細品味。

         。伙@5)生:結合畫面,加上你的想象,說說第一句描繪的景致。

          師:小節(jié)(幕顯)(如果把枯、老、昏三個字去掉,還能表現出愁緒嗎?修飾恰到好處。)

          (幕顯6)

          小結:(幕顯7)全曲前4行寫景,第5行抒情,全篇不見一個愁字,滿篇卻是愁緒,以悲涼的景色襯托出秋野旅人的'思鄉(xiāng)情懷。感情朗讀、背誦。

          對于這樣只有28字的小令,不少人將它改寫成散文或現代詩,有人這樣詮釋這首古曲:請欣賞:(幕顯8)輕聲讀,也是一篇佳作

          四、拓展:你收集到哪些描寫思鄉(xiāng)之愁的詩句?(大屏幕9配合《宿建德江》幕顯10《次北固山下》,《鄉(xiāng)愁》)

          五、總結:說不盡的鄉(xiāng)思,扯不斷的鄉(xiāng)愁,因為有鄉(xiāng)思,使漂泊的人不管身在何處,心兒卻回了家,因為有鄉(xiāng)愁,使遷客詩人留下一首首感人的詩篇,讓我們牢記這些凝重的詩句,牢記我們的家。

          六、作業(yè):

          1、背誦,默寫《天凈沙·秋思》;

          2、積累《鄉(xiāng)愁》主題的詩句至少一首背誦下來;

          3、將本曲改寫成散文。

        秋思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做到課堂之上熟讀成誦。

          2、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3、通過適當的回顧與拓展,深入感悟古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切入主體,理解內容,通過多層次地朗讀,理解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和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表達方法的歸納與應用。

          【教學策略】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品味、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同時通過同類詩詞的拓展,豐富感悟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讀圖導入感情鋪陳

          教師出示月夜的課件,學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學生展開聯想,從月夜想到團圓以及古詩《靜夜思》,體會詩人借明月、思故鄉(xiāng),回顧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引入《秋思》。

          二、設疑誦讀切入主體

         。、解題入詩:學生讀文題,理解含義,引出質疑:詩人是借著秋天的景色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嗎?

         。病⒊踝x釋疑: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詩,匯報的時候,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并抓住“重”字進行古詩文的回顧與遷移,豐富學生對于古詩字詞的理解與認識。

         。、切入主體:回憶質疑,撥云見日,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與交流,明白這首詩主要是借寫家書來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三、理清脈絡感知全詩

          提出問題:是什么引發(fā)作者寫這封家書?寫完家書的結果又如何?讓學生再次細細讀文,之后進行反饋,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脈絡,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同時,詩人身世的介紹,有助于理解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的心境,也對深入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起了鋪墊作用。

          四、深化體會品讀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再次深刻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耙馊f重”“說不盡”“又開封”的層層遞進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將自己的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都濃縮在這封家書之中,而內心的矛盾體現在“又開封”這一細節(jié)動作上,從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對遠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牽掛。

          五、歸納總結比較明晰

          表達方法的介紹與總結。由《靜夜思》的借景抒情,引發(fā)《秋思》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什么的疑問。在總結板書,回顧整體的基礎上,將文章的表現手法與學生共同總結出來。之后出示兩篇詩作:高適的《除夕作》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借助學到的知識進行辨析比較,從而深化了對表現手法的認識。

          六、誦讀提升感悟升華

          通過多樣的、大量地朗讀、誦讀、背誦,學生在教師深情地引領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飽滿的感情朗誦《秋思》,在學生感情的高潮結束本節(jié)課的教學,給學生對于思鄉(xiāng)這一主題有更多的思索。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

          見秋風意萬重

          家書────思鄉(xiāng)情(敘事抒情)

          說不盡又開封

          張籍秋思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等獎第3 篇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揣摩關鍵詞句,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演講:展示搜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詞。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

          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2、張籍,唐代詩人。他出身貧苦,常年過著四處奔波、漂泊異鄉(xiāng)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離家十年的詩人身陷洛陽城,卻不知戰(zhàn)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時他在洛陽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給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寫下了這首詩。齊讀課題。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知意。

          1.請同學們反復讀古詩,要做到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詩)誰能把這首詩正確地讀給大家?

          3、(彈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這些多音字的讀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會怎樣記住這個生字?

          5、這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呢?

          6、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7、誰來展示你的朗讀?

          三.入境悟情。

          1、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再讀古詩,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梢栽谀愕臅蠈懸粚懀M織好語言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現在就將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生自由匯報)

          3、(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內容)

          Δ見: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xiāng)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指導。)

          四.情感朗讀。

          1、(播放音樂,課件演示。)秋風瑟瑟,秋意濃濃。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黃;ㄖx了,草枯了,大雁南飛了,老槐樹那茂盛的綠葉,也化作片片蝴蝶,飄飄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葉歸根、全家團聚的時間了,可是……詩人心頭泛起一陣酸楚,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啊?故鄉(xiāng)的親人啊,你們一切都可安好?詩人提筆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xiāng)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后,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fā)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板書“思鄉(xiāng)情”,師范讀古詩。)[教學意圖]:理解詩意,體會詩魂,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讀詩。

          2、請你也來感受張籍這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自己練習朗讀,把你的體會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并評析)

          4、古詩以它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其豐富的內涵,就讓我們記住這精美的語言。合上書,看板書提示齊背這首詩。(生齊背)

          [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與詩人進行情感的對接,從詩句中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呢,進而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5、這首詩作者因見秋風引發(fā)了意萬重,又復恐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見這首詩是通過敘事來抒情的。(板書:敘事抒情)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啊!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課件出示《天凈沙·秋思》)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能體會到什么?我們自己讀讀。(生自由練讀)

          2、誰來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結合注釋想想這首描寫了什么。你能體會到什么?

          3、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說出大概就可以)你能體會到什么?

          4、仔細觀察這兩首詩有哪些異同?(生回答)

          5、異:張籍的秋思是敘事抒情,《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張籍的秋思是七言絕句,《天凈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種詩體)

          同:都表達了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6、思鄉(xiāng)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xiāng)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傆幸惶炷銈冮L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xiāng),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xiāng)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當作練筆。

          3.搜集表達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張籍秋思優(yōu)秀教學設計一等獎第4 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3、感受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意境美,自主積累思鄉(xiāng)的詩詞。

          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幻燈片。

          2、學生準備:搜集表現思想之情的古詩詞,并多讀幾遍。

          設計理念:

          “思鄉(xiāng)”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思鄉(xiāng)情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懷。見秋而生鄉(xiāng)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變的題材,唐朝詩人張籍的《秋思》正是這種題材的一首古詩。詩人因“見秋風”而“作家書”再“寄家書”,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詩的字面意思,學生借助插圖、工具書等能夠理解,但是由于年齡和生活經歷等原因,要真正走進詩人內心,真切體會那無法排解的思鄉(xiāng)情卻很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本課設計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措施:一、以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蕭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緒,為古詩的學習奠定情感基調。二、以詩解詩,以詩悟詩。通過張繼的一首《秋思》帶動一組悲秋思鄉(xiāng)的古詩學習,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詩幫助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感悟,同時

          達到加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豐厚學生經典文化底蘊的目的。三、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設計一個個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悟后讀情,讓思鄉(xiāng)情在一次次朗讀中深入學生心中。四、補充資料,輔助理解。補充一些寫作的背景資料有利于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更好地體會古詩情感。

          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引起對風的興趣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風呀風,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鄉(xiāng)之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二、初步感知,了解詩意

          (一)讀準字音

          1、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盡量多讀幾遍,注意詩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讀。

          3、節(jié)奏地讀一讀這首詩。

          4、齊讀。

         。ㄈ┝私庠娨

          1、這首詩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釋,邊讀邊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師交流。

          2、學生匯報。

          三、探究詩詞,體會詩情

          (一)探究“見”

          1、秋風可觸卻不可見,但伴隨著秋風,秋景卻處處可尋呀。或許這是一個早晨,又或許這是一個傍晚,作者佇立在瑟瑟的秋風中,他看到什么呢?

          2、詩句過渡:“秋風窗下起,旅雁向南。日日出門望,家家行客歸。”。

          3、秋風窗下起,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歸來了,他還看到了什么人呢?

          4、創(chuàng)境悟情:

          (1)秋風習習,詩人看見的也許還有很多很多,望著,望著,詩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鄉(xiāng)了。(出示三組詩句)

         。2)自由品讀,想像畫面。

         。3)讀中感悟悲傷。

          在洛陽城里,在這瑟瑟的秋風中,紅柑樹,白藕花,楊柳見不到的.他見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讀“洛陽城里見秋風”

          在秋風中,菰菜、莼羹、鱸魚膾見不到了,他見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讀:……

          在秋風中,他家人的歡聲笑語,鄉(xiāng)親們的把酒言歡見不到了,他見到的只是那冷

          (4)再讀詩句悟情。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風呀風,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探究“意萬重”

          1、秋風瑟瑟,吹碎了詩人的心,鄉(xiāng)思切切,絞碎了詩人的情!在那個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書以表心聲,可正當詩人執(zhí)筆之際,卻遲遲不能下筆,那是為什么

          2、解釋“意”。

          3、透過資料,走進張籍的心。

          4、情境創(chuàng)設,朗讀中探究“意萬重”。

          張籍,你一人孤獨在外,縱有千言萬語也無處傾訴,此時他鄉(xiāng)遇故人,把你想說的一一向我道來吧。ㄈ齻學生)

          5、小練筆:寫給家人的家書。

          雖然”意萬重”,但思鄉(xiāng)之情是無法抑制的,走近詩人,只見在昏暗的燈前,紙鋪開了,在那秋風輕輕呼喚聲中,在那行人陣陣催促聲中,張籍,拿起筆,把你想對家人說的話快快寫下來吧!

         。ㄈ┨骄俊坝珠_封”

          1、換位思考:寫好的信為什么封了又開,開了又封呢?

          2、讀中感悟其說不盡。

          (四)回歸全詩,整體朗讀。

          四、回應前文,探究寫法

          1、自由探究:看似尋常最奇崛”。那這首詩的尋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處?

          2、小結寫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為見秋風所以意萬重,因為意萬重所以說不盡,因為說不盡所以又開封,就是這樣一個個看似尋常的又開封,卻道出了詩人那無法言喻的思鄉(xiāng)情愁。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尋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喚起想象

          1、出孟郊《歸信吟》。與秋思交叉朗讀。

          2、再讀詩句,品味孤獨。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當作練筆。

          3.搜集表達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秋思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懷親的思想感情。

          2、學生根據古詩內容展開豐富想象,按要求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3、激發(fā)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提高對古詩的鑒賞能力,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們積累了哪些是思鄉(xiāng)詩句,咱們展示展示。

          生自由回答。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王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王維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二、導入新課。

          過渡:同學們,綿綿的鄉(xiāng)思在宋代王安石、唐代李白眼中是一輪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xiāng)思又是什么呢?(一封千言萬語也道不盡的家書。)

          三、整體回顧。

          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鄉(xiāng)之情?

          生答。

          教師小結:這首詩寫的是一件普通事。作者作客他鄉(xiāng),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一件普通的事經張籍這樣的高手潤色,便臻妙境。見秋風而起鄉(xiāng)思,可以說是古典詩詞中的一個常見題材,能以這樣尋常的題材寫出新意的小詩實不太多,而張籍的《秋思》一詩選取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有內涵的片斷——寫、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xiāng)的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懷念。

          (板書:濃濃思鄉(xiāng)情)

          四、改寫古詩。

          我們知道改寫古詩離不開合理的想象,今天,我們繼續(xù)用這種方法改寫《秋思》。(板書:秋思)

          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請同學們回顧記敘文的六要素。

          指名回答。

          我們從這首詩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目的是引導學生回顧記敘文的六要素)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么?(引導學生想象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是秋天,地點是洛陽城,人物是詩人張籍。事情的起因:見秋風。秋風一起,北雁南飛,他鄉(xiāng)羈旅,觸歸思。事情的經過:寫家書,意萬重。事情的結果:行人臨發(fā)有開封。)

          洛陽城里見秋風,秋風是看不見的,作者在洛陽城里都看見了什么?

          生答:他看到庭院中滿天飛舞的樹葉,還有空中排成一字的大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起因:見秋風(秋景:落葉、大雁…… )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進行環(huán)境描寫。

          3、 作者感受到秋風來了,秋風吹過,讓人打了個冷顫。

          引導學生思考“秋風”帶給人心理上的感受。

          4、 詩人在這寂聊的秋風中,又做了什么呢?讀下面的詩句“欲作家書意萬重”

          5、你能想象作者寫家書時的情景嗎?哪個詞寫出了作者寫家書時的復雜感受?

          “意萬重”怎樣解釋?(形容要表達的意思很多。)

          6、詩人在家書中想表達那些意思呢?

          生討論交流。

          (表達因不能在父母面前盡孝而倍感自責;表達對妻兒的無盡思念;讓家人放心,自己在外一切都好。)

          7、師補充: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寄居洛陽,離家千里,見秋風而起鄉(xiāng)思,當時的交通又不便利,再加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鄉(xiāng),只好寫封家書寄托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就使他本來已經很強烈的鄉(xiāng)思之中又增添欲歸不能的惆悵,思緒變得更加復雜多端。思鄉(xiāng)情切,心中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要傾吐,而一時又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作者用“欲作家書”無從下筆,猶豫難寧的.情態(tài)描寫把抽象的“意萬重”表現得真切生動。

          8、這家書怎么寫呢?寫了什么?他可能會對爸爸、媽媽、妻兒說什么?作者沒有明說,讓我們去想象。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來寫。

          (調動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從而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指名回答(怎樣寫家書,家書的內容。)

          教師相機板書 經過:寫家書,意萬重(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

          9、盡管“意萬重”,無從下筆,但就詩句看,家書還是寫了。為什么說 “復恐匆匆說不盡”?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那個捎信人就要上馬,由于捎信人是這樣行色匆匆,詩人不得不匆匆落筆。于是萬重心意一下子很難表達清楚。詩人的急遽之情,匆忙之色,栩栩然如在目前。從而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10、“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边@是家書就要發(fā)出時的一個細節(jié),你能想象具體的細節(jié)嗎?詩人是怎樣拆信的呢?(出示課件圖片和音樂)你看到他送信時的動作了嗎?看到他的神情了嗎?體會到他的心了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來寫。)

          教師相機板書 結果: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11、詩人用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濃縮了自己對親人、對家鄉(xiāng)的萬般的思念,讓我們入情入境地讀。

          學生誦讀《秋思》。

          12、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張籍,一起 走進張籍孤獨凄冷的情懷,一同感受作者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悠長思念。經歷了那千愁萬緒,不知從何說起的內心煎熬,難道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妙筆,把這難忘的一幕寫下來。(大屏幕出示習作要求)

          指導學生給習作取題目。

          13、學生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秋思》改編

          起因:見秋風(秋景:落葉、大雁…… )

          想

          經過:寫家書,意萬重(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 象

          結果: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

          濃濃思鄉(xiāng)情

          附學生的習作:

          濃濃思鄉(xiāng)情

          ——改寫《秋思》

          一個秋天的清晨,張籍正在家中的庭院散步。一陣瑟瑟的秋風吹過,梧桐樹葉好似飛舞的蝴蝶,飄飄悠悠地落在地上。抬頭看,天空中幾只大雁正排成一個“一”字往南飛。嗨,又是一年了。不知不覺來到洛陽已有四個年頭了。此情此景,叫我怎能不想家鄉(xiāng)呢?于是他快步走進書房,想給家人寫封家書。

          他拿好紙,磨好墨,提起筆來正要寫,可就在下筆時,心中縱有千言萬語,一時竟不知從何寫起。幾次提筆又幾次放下。張籍想了想,提筆寫道“親愛的爹娘,你們好。兒在外多年,不能回來看你們,請恕兒不孝。烏江一別已有數年,不知二老身體可好?兒甚是掛念!睂懼鴮懼,淚水迷糊了雙眼。他擦干眼淚繼續(xù)寫道“爹,你的腿有風濕病,天涼了要注意保暖。娘,你的眼睛不好,每天晚上就少補幾件衣服……”“愛妻,辛苦你了,你受委屈了。這么多年,你一直替我照顧咱爹娘,又要照顧咱兒子,可我卻不在你身邊。”“,還有,我們的寶貝兒子已經會叫爸爸,會走路了吧!他是不是很調皮?愛妻,你就多費心了……”寫著寫著,老父親拄著拐杖把自己送到村口的情景歷歷在目,老父的叮嚀“兒呀,記得早點回家呀!”又在耳旁回響。想到這些,張籍聲淚俱下。

          當張籍把書信寫好,準備交給捎信人時,又擔心匆匆寫好的信不能全部表達自己的意思,于是他趕忙把信拆開,又仔細地把信閱讀了一遍,這才放心交給捎信人。捎信人該上馬啟程了,可張籍還一個勁地叮囑“一定要把信送到!”馬兒撒開四蹄一路飛奔,望著捎信人漸漸遠去的背影,張籍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他立刻回到書房,揮筆寫下了一首詩《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秋思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做到課堂之上熟讀成誦。

          2.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3.通過適當的回顧與拓展,深入感悟古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內容,通過多層次的朗讀,理解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作者的表達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生齊讀課題。

          3、解題:“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評讀。

          3、反復朗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互動交流。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1、師:秋風又起,客居洛陽的張籍準備寫一封家信抒發(fā)自己萬重心意。捎信人即將出發(fā),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趕快再添上幾句,說不盡的心事,無奈太匆匆。誒,我突然發(fā)現全詩28個字中沒有一個“思”字,那詩人的思念你們是從哪里讀出來的呢?詩人把思念藏在哪兒呢?捧起書,拿起筆,再讀讀詩句,哪些詞的背后藏著詩人深深的思念呢?

          2、學生自由讀悟。

          3、交流。

          預設:洛陽城里見秋風。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xiāng)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預設: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預設: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預設:“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指導。)

          四、回讀,深化情感。

          師:是呀,小小的一封家書怎能承載一個游子濃濃的鄉(xiāng)愁呢!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那他還帶走了什么?

          生:帶走了作者的心……

          師: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音樂響起)生讀詩;

          1、這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千百年都不會變,看,當年邁的母親思念自己遠在他鄉(xiāng)的孩子時,她會輕輕的吟誦——師誦讀。

          2、當漂泊在外的`游子疲憊、孤獨的時候,她會輕輕吟誦——生誦讀。告訴遠方的親人,她雖身在他鄉(xiāng),卻心在故鄉(xiāng)。

          3、當獨自在家的孩子想念遠方的父母時,他會輕輕吟誦,齊誦《秋思》。用這首詩帶去自己的思念。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啊!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

          2、思鄉(xiāng)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xiāng)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總有一天你們長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xiāng),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xiāng)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總結。

          1、師:同學們家鄉(xiāng)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xiāng)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讓我們再一次吟詠這首傳世之作吧!

          2、配樂背誦。

          七、作業(yè):

          1、將這首樸實的詩帶到遠方的親人耳邊,為他們背誦這首詩,寄托你的思念之情。

          2、請你把《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秋思教學設計9

          一、新課導入

          《夜書所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首詩,寫秋夜所見之景,抒發(fā)羈旅思鄉(xiāng)之情。一句寫梧葉,“送寒聲”,微妙地寫出了夏去秋來之時,旅人的敏銳感覺。

          二句接以“江上秋風”四字,既點明秋風的起處,又進一步烘托出了寒涼的氣氛。秋風已至,而人客居他鄉(xiāng)未歸,因此觸動了思鄉(xiāng)之念。一個“送”字和一個“動”字,都用得十分傳神,前者寫“驚”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三、四句寫兒童挑促織,表面上看似乎與“客情”無關,實際上是用兒童的快樂——無憂無慮,來反襯自己旅居的孤獨和愁思。

          二、解題

          曲:元代新興的一種體裁,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劇曲,一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包括散套和小令!短靸羯畅q秋思》就是有標題的小令。標題一般由曲牌名和題目構成。相似的有《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憶江南》(唐﹒白居易)《漁歌子》(唐﹒張志和)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和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煉,流暢自然。

          三、朗讀指導

          1、生個讀

          2、老師指導及示范讀(字音、語速、節(jié)奏、情感)

          3、生個讀(兩個)

          4、生齊讀

          四、賞景品情

          1、曲中前三句共描寫了幾種景物,情調氛圍有何異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學生思考,分組討論完成)

          明確:①共寫了9種景物,即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練而不簡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鮮明的修飾語,一幅意境蒼涼的深秋晚景圖就勾勒出來,言簡意豐。

         、诘谝痪淙N景物寫出一片蕭颯秋景,造成一種黯淡凄涼的氣氛,襯出了這個旅人內心的悲哀。

         、鄣诙淙N景物則明凈,安謐,就連那戶人家的歡聲笑語也似聽見,對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羈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涼、羸弱,襯托出天涯游子的內心孤獨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見,第一、三句色彩情調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襯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則為“樂景”反襯游子羈旅之苦。(教師適時板書)

          2、這九種景物又是在一個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確:“夕陽西下”,時間愈來愈晚,光色慘淡、昏黃,更使以上景物倍添遲暮蒼涼的情調氛圍。

          3、文章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怎樣的手法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鄉(xiāng)愁已“斷腸”,使景物描寫與人的心境完全溝通,充分體現了因情設景、情景交融的創(chuàng)作意圖。

          說明:①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后,思考并分組討論。②采用討論法,發(fā)揮集體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既能獨立思考又能合作學習的習慣。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靈魂,學生通過教師點撥,對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賞也就從整體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五、課內鞏固

         。ㄒ唬⒈痴b

         。ǘ⒘曨}

          1.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2.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前三句十八個字,寫了九種景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而加在名詞前的定語則體現了詩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

          B.這首小令,寫景由近到遠,感情抒發(fā)由淺入深,開頭一句“枯藤老樹昏鴉”是詩眼。

          C.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秋思”。

          D.這首小令用極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極豐富的意象;人與物結合,情與景交融,有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3.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xiāng)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fā)使人感到孤獨。

          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為了烘托人。

          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并無思鄉(xiāng)之情。

          4、下面的詩句都是寫秋的,請選出與《天凈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項:()

          a沅江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六、讀寫拓展

          改寫《天凈沙·秋思》

          (一)、改寫指導

          1、反復誦讀原詩,把握詩意。

          2、把原詩先譯成白話文,再運用適當的關聯詞連接。

          3、必須展開合理想象。

          4、適當運用口語化語言。

          5、適當補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讓內容豐厚起來。

         。ǘ、范文

          人生不如意有八九,為了派遣心中的孤寂苦悶,我騎上了那匹與我朝夕相伴的、瘦骨嶙峋的老馬,踏上了寄情山水的旅程。

          一路游山玩水,也見過不少的靈山秀水,但是我惆悵寂寥的心情并未有多少改變,我眼中見到的是破敗、凄慘,黃昏的時候,我與老馬來到了一個垂垂老已的大樹下。遙想當年,它是何等的生機勃勃,但是,今天我看不到它身上具有的生命的影子,一條粗粗的藤掛在它身上,已經枯萎了,當初,藤靠著樹成長得是多么迅速啊,攀援地多么高,樹也因為有了藤的纏繞而美麗異常,可是今天當樹老去的時候,這藤也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而枯了。在這死氣沉沉的環(huán)境中,唯有黃昏歸宿的烏鴉的叫聲顯出一點生機,但是單調難聽。

          告別老樹、枯藤、昏鴉,我騎馬繼續(xù)前行,便來到了一座小橋旁,河中的水嘩嘩地向前流去,聲音是那樣的動聽,仿佛在唱一首美妙的歌,看到小橋,聽到流水,我心有種淡淡的釋然,更何況小橋不遠處有戶人家呢,在這蒙蒙的黃昏中,正從那戶人家冒出裊裊的炊煙,我想這戶人家今晚一定是幸福溫暖的,他們一家人在一起享受這寧靜的夜晚,那是多么溫馨啊,但是,溫暖、幸福、溫馨是他們的,那么,我的又在哪呢?

          西北風呼呼地刮著,寒冷一次次向我襲來,我只能牽著我那匹老馬走在古道上,不知要走向何方,西邊,一輪如血的紅日正在慢慢西墜,半邊天空被它浸染的如火般絢麗?粗@美麗的景象,我只能發(fā)出感嘆:斷腸人在天涯,流浪、流浪,流浪到遠方。

          七、教學反思

          本堂課緊緊圍繞“短文長教”通用方法和全面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精妙的課堂結構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堂問題設計具有指引性。

          但整堂課下來,發(fā)現對學情預估過高,教學內容設計超出大多數學生的知識儲備,課堂學生不能主動自如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課堂上跟得較為吃力。

          今后教學應充分把握學情,有的放矢。且在預習上多加于指導,使學生真正懂得如何預習、有效預習。

        秋思教學設計10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你能聽出這首歌抒發(fā)了一種什么感情嗎?

         。ㄋ监l(xiāng)之情是古代詩人常常會抒寫的一種真摯的情感。)

          二、理解詩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2、“秋思”怎么講?作者思什么?

          三、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薄⒂^察詩中插圖,想象圖中畫的是什么意思。

         。病⒆杂勺x詩,注意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3、指名試讀,指名評價,全班齊讀。

         。础⒃僮x全詩,結合注釋理解每句詩的大意,把不懂的詞句做上標記。

          5、班級交流: 你讀懂了哪些詩句?還有什么難以理解的地方?

          四、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1、抓住重點詞句導讀:

          體會“見”、“意萬重”、“恐”、“又開封”等詞的含義。

         。、引導學生想象詩中的畫面和蘊含的故事,體味詩中的情感:

          詩人這樣做是因為什么?從他的'行為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讀完此詩,你被什么感動了?你最感動的是哪些詞句?

         。、感情朗讀。

          五、拓展延伸

         。、把此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課外搜集、積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

        秋思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揣摩關鍵詞句,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蘊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背景資料。教學過程:課前演講:展示搜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詞。

          一、導入新課。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

          然而,在詩人張籍眼里,秋天卻是樹葉飄零、殘荷片片、蕭條凄涼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一首古詩《秋思》(板書課題)。

          2、張籍,唐代詩人。他出身貧苦,常年過著四處奔波、漂泊異鄉(xiāng)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離家十年的詩人身陷洛陽城,卻不知戰(zhàn)亂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時他在洛陽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給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寫下了這首詩。齊讀課題。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長的,把思讀得長一些。再讀課題。

          二.初讀知意。

          1.請同學們反復讀古詩,要做到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詩)誰能把這首詩正確地讀給大家?

          3、(彈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這些多音字的讀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會怎樣記住這個生字?

          5、這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呢?

          6、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樣的畫面,從中能感悟到什么。

          7、誰來展示你的朗讀?

          三.入境悟情。

          1、請同學們結合注釋再讀古詩,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梢栽谀愕臅蠈懸粚懀M織好語言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中感悟到了什么?現在就將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生自由匯報)

          3、(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內容)

          Δ見: ·古人說“秋風惹愁思,落葉斷人腸”。離家十年的詩人站在瑟瑟的秋風里,他看見的是什么呢?

         。ㄉ卮穑 ·詩人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是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

         。ㄉ卮穑 ·是的,在這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xiāng)親的把酒言歡,他看到只有那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

          Δ意萬重: ·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這是怎樣的一份家書呀!落筆之前,張籍會想到什么?他想表達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張籍,會對親人、朋友寫些什么呢? ·這么多的話想說,真可以說——千言萬語,用詩中的話說,就是什么?

          (意萬重)反復讀“意萬重”。 ·秋風落葉喚起思鄉(xiāng)夢,小橋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這真是(出示前兩句詩指導有感情朗讀)

          Δ恐: ·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從“恐”這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對詩人的心理刻畫入微。而這種并不確切的“恐”,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

          Δ“又開封” ·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 ·詩中還有哪個字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復”在這里是“又”的意思?)同樣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來表達。 ·當家書終于“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古詩“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師指導。)

          四.情感朗讀。

          1、(播放音樂,課件演示。)秋風瑟瑟,秋意濃濃。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黃;ㄖx了,草枯了,大雁南飛了,老槐樹那茂盛的綠葉,也化作片片蝴蝶,飄飄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葉歸根、全家團聚的時間了,可是……詩人心頭泛起一陣酸楚,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親人啊,你們一切都可安好?詩人提筆要寫一封信,給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表達自己思鄉(xiāng)懷親的心情,可是要說的話太多了,竟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后,又擔心匆匆寫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當送信人要出發(fā)的時候又打開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長,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板書“思鄉(xiāng)情”,師范讀古詩。)[教學意圖]:理解詩意,體會詩魂,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讀詩。

          2、請你也來感受張籍這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xiāng)情。自己練習朗讀,把你的體會充分地展示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并評析)

          4、古詩以它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其豐富的內涵,就讓我們記住這精美的語言。合上書,看板書提示齊背這首詩。(生齊背) [教學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與詩人進行情感的對接,從詩句中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呢,進而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5、這首詩作者因見秋風引發(fā)了意萬重,又復恐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整個這個過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見這首詩是通過敘事來抒情的。(板書:敘事抒情)

          五、對比閱讀。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的,何止張籍!那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ㄕn件出示《天凈沙·秋思》)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能體會到什么?我們自己讀讀。(生自由練讀)

          2、誰來讀?(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結合注釋想想這首描寫了什么。你能體會到什么?

          3、這首詩都描寫了什么呢?你體會到了什么?(生回答,說出大概就可以)你能體會到什么?

          4、仔細觀察這兩首詩有哪些異同?(生回答)

          5、異:張籍的秋思是敘事抒情,《天凈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張籍的秋思是七言絕句,《天凈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種詩體) 同:都表達了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6、思鄉(xiāng)的詩寫了千百年,今天還在寫,思鄉(xiāng)的詩讀了千百年,今天還在讀?傆幸惶炷銈冮L大了,也許要遠離家鄉(xiāng),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你們會覺得故鄉(xiāng)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溫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讓我們合上書再讀一讀這首動人的詩篇。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當作練筆。

          3.搜集表達思鄉(xiāng)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秋思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元散曲的有關常識。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朗讀感悟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古代詩歌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的文化。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朗讀感悟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和賞析詩歌的能力。

          教法:朗讀法、情境設置法、比較閱讀法、多媒體教學法。

          學法:朗讀法、評價法、比較閱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畫面)一幅清秋圖,一曲晚秋月,一闋清秋詞,把我們帶進萬里清秋。請同學們帶感情的賞讀詩句:(多媒體)

          讀得好,讀出了秋天的靈動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想到的同學請告訴我。(豐收、蕭條、凄涼等)。

          正所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苯裉炀妥屛覀円黄鹱哌M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簡單介紹文體常識)

          一、 朗讀:

          1、聽朗讀,注意節(jié)奏和情感。

          2、同學們聽的很認真,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試讀這首小令。

          3、全體齊讀。

          4、指導朗讀“斷腸人/在/天涯”這一句。

          5、個別讀,讀出感情。

          6、師范讀。

          三、賞析:

          1、找詩眼。

          一曲小令,一縷情思。你認為《天凈沙·秋思》中哪個詞最能體現這種情思?(斷腸)同學們理解“斷腸”是什么意思嗎?(師:講故事讓學生理解“斷腸”的含義:悲傷痛苦到極點。)

          2、析景物。

          同學們,讀完了這首詩歌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用一個詞概括。(凄涼,蕭瑟、悲傷、憂傷等)請你把憂傷的情調讀一讀。(他讀得如何?是否讀出了你的感受?)讀著讀著這秋意就出來了。可是這首曲子當中并沒有悲涼、哀傷、傷感的字樣啊,你是從哪里讀到的呢?

         。1)賞析哀景: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以哀景襯哀情)

          秋景可以入畫,可以行文的有很多,諸如香山的紅葉,黃山的秋日、中秋的明月、長江的漁家唱晚。為何馬致遠棄而不用,偏偏獨取“枯藤、老樹、昏鴉”呢? 平常生活中“藤、樹、烏鴉”都是些很普通的景物,假如在你開心的時候,你會在這些詞前面加上“枯、老、昏”這些形容詞呢?能舉例子嗎?

          心情愉快時:藤、樹、鴉?

          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

          心情愉快時:藤、樹、鴉?

          (2)賞析樂景:小橋、流水、人家(以樂景襯哀情),(讀時歡快中流露一些哀傷。)

          小結:反襯手法。

         。3)入情入境朗讀。

          3、繪畫面。

          在夕陽的余暉里,在蕭瑟的秋風中,這是怎樣的一種情境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把這些文字幻化成一幅幅圖像,然后再用語言把這些圖像描繪出來。

          4、練背誦。

          通過我們的想和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馬致遠的古道西風瘦馬的情境中去,不知道大家是否體會到了馬致遠創(chuàng)作這首小令的感情呢?

         。1)個人讀。

         。2)比賽讀。

         。3)全班背誦。

          5、說特色。

          1、大家深情地朗讀把老師也帶進了那種意境當中去,可見大家已經領悟了這首小令的妙處。那么它妙在什么地方呢?請大家用:它妙就妙在 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多媒體)

          2、前人的評價:

          譽為元“秋思之祖”。 ——周德清

          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王國維

          “枯藤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之譽。

          小結:一首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游子的凄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讓人讀之而倍感凄苦,詠之而更感其心。

          四、拓展延伸,對比賞析:

          1、《秋詞》劉禹錫

          2、《天凈沙·秋》白樸

          3、《天凈沙·湖上送別》張可久

          五、結語、作業(yè)。

          馬致遠用詩歌來表達感情,歌手滿文軍用歌聲來傾訴思念,在這動聽的歌聲里,同學們,你們可曾有過同樣的思念或思緒呢?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感情呢?用詩、用歌、還是用畫?拿起你手中的筆來完成今天的作業(yè)。

        秋思教學設計13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宋代王安石眼中鄉(xiāng)愁是那春風又吹綠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鄉(xiāng)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張籍寫的《秋思》(板書課題)。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師: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生:自由讀詩。

          師:我看同學們都會讀了,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來當一個最勇敢的孩子。

          生:讀詩。

          師: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還有誰也想來試一試。生讀。

          真棒!老師聽出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jié)奏。(課件出示古詩)

          (講解字音)生再讀。

          師:很好。來咱們全班一齊讀《秋思》。起。

          師:這首詩同學們都讀得字正腔圓了。老師也想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老師讀得怎么樣?(分析師生讀法不同,再練讀。)

          師:老師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準備起。

          現在老師想調換一下,你們讀前四個字,老師讀后半句,敢嗎?好準備起。

          師:真不錯?蓡螁螘x還不夠,還要理解詩意,F在請同學們根據書中的插圖、注釋,也可以借助工具書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讀詩意。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詞語的意思。

          生:2.我知道這是詩的意思。

          師:真厲害知道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見秋風刮起就想家了。

          師: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鄉(xiāng)情呢?

          生:洛陽城里見秋風。(點擊課件出示詩句)

          師:可是秋風看得見嗎?

          生:看不見。

          師:那作者看見的是什么?

          生:是葉子飄落、草黃了、雁子往南飛。

          師: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見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師:站在凄涼的秋風中,作者想——家。

          因秋風而思家的,歷史上還有個典故呢。晉代張翰(點擊課件出示詩句)說:“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翰是張籍的同鄉(xiāng),他寧愿棄官而回家。而張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陽嗎?有誰知道張籍?

          生:交流張籍資料。(課件出示)

          師: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風絞碎了詩人思鄉(xiāng)的心,詩人難以回鄉(xiāng),愁腸百轉,他縱有千言萬語又該如何傾述呢?

          生:寫家書。

          師:可這是一封怎樣的家書呀?你能從詩中找出句子嗎?

          生:欲作家書意萬重。(板書:意萬重)(課件出示詩句)

          師:意萬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換個詞嗎?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年邁的父母、翹首遙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會在信中說些什么呢?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說的話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小練筆)

          師:我看同學們都寫得差不多了,來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

          (師生互動交流,生讀完寫句再讀詩。)

          師:把我們所有的話加起來張籍覺得夠嗎?(不夠)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領悟: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師:信寫好了,我們來看看張籍寄信的畫面。(課件出示詩句)

          同學們張籍寄信時,他心情如何?你能從詩中找出這個字嗎?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擔心什么?

          師:可臨行為什么又開封?“開封”是什么意思?“又開封”呢?

          生:“開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開。

          “又開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開,又合上又打開……

          師:詩人把信打開幾次?

          生:一次,兩次,三次……

          師:第一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

          第二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

          第三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

          張籍呀張籍你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為何呀?——生: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四、回讀,深化情感。

          師:是呀,小小的一封家書怎能承載一個游子濃濃的鄉(xiāng)愁呢!請讀《秋思》

          師: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

          那他還帶走了什么?

          生:帶走了作者的心……

          師:張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寫下: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稓w信吟》(點擊課件呈現)讀詩。

          師:魂去也,空一身哪!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音樂響起)生讀詩;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在故鄉(xiāng)。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請讀《秋思》。秋風乍起,思鄉(xiāng)涌起,寫不完的思念,說不盡的鄉(xiāng)愁,再讀《秋思》

          五、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課前老師讓你們收集有關思鄉(xiāng)的古詩有嗎?

          生交流思鄉(xiāng)的古詩,進一步感受鄉(xiāng)愁。

          師:我看同學們手中還有很多思鄉(xiāng)的古詩,課后咱們班來辦個思鄉(xiāng)的古詩大會好嗎?

          師:老師這里也有思鄉(xiāng)詩句。(課件出示)師生配合讀。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xiāng)。------清。袁枚

          師:這思鄉(xiāng)懷親從唐至清源源流傳,他流呀流,流進當代臺灣詩人余光中的心中,請看課件出示:余光中《鄉(xiāng)愁》)(音樂響起)。

          師:同學們,張籍的鄉(xiāng)愁是思念家中的親人,那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

          (比較鄉(xiāng)愁,提升愛國情懷)

          六、總結。

          師:同學們家鄉(xiāng)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xiāng)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

          《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游子們的'心,讓我們再一次吟詠這首傳世之作吧!

          《秋思》教學反思

          《秋思》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同組的還有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組詩詞反應的主題是:思鄉(xiāng)情。《秋思》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如何在課堂上能與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么?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應怎么教,古詩教學應把握什么?應帶給學生什么?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于古人創(chuàng)造詩詞,無愧于詩詞有別于其它文體,無愧于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和學生一起在讀中感悟詩情。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于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jié)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二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再師生配合讀,讀出這首詩特有的憂傷。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老師的引讀、看意境讀、想像讀,最后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鄉(xiāng)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引領學生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煉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后,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耙馊f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后,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么”“見不到什么”,“風是無形的,看不見但作者卻感受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xiāng)愁生于秋風里”、“鄉(xiāng)思寄寓家書中”、“鄉(xiāng)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詩的重點。當學生感受到張翰能棄官而回,而詩人卻只能通過寫家書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于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意萬重”我讓學生交流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了解后,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類型的想象!耙娗镲L”“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chuàng)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fā)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指導學生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凄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這瑟瑟的秋思,絞碎了詩人思鄉(xiāng)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么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jié)課采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詩人的濃濃的鄉(xiāng)愁后,當捎信人帶走了信時,我及時挑疑:這帶走的僅僅是一封信嗎?它還帶走了什么?學生馬上反應出帶走還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鄉(xiāng)情、作者對家人的祝!壹皶r把學生引入孟郊的《歸信吟》:書去魂亦去,兀然恐一身。讓學生再一次走進了張籍的心中。接著我還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思鄉(xiāng)古詩,進一步感受鄉(xiāng)愁,最后把學生帶進來現代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中,在凄婉的音樂背景下,聽教師范讀,學生自己讀,把鄉(xiāng)愁提升到愛國情愁中。

          課前的設想只是我的一個理想課堂,一堂課下來,遺憾頗多。如:時間的掌握,詩中的挖掘都還欠火候,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

        秋思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 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 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 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5課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二篇古詩?蠢蠋煱鍟n題(板書:秋思),誰來讀?

         。2-3人)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1.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jié)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也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詩)

          2.差不多了嗎?(差不多了)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

          師評: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剛才他把詩中的一個多音字讀準了,你聽出來是哪一個嗎?

          (重)

          為什么這個字讀chóng,而不讀另一個讀音呢,有什么好辦法?(查字典)確實,老師把字典上的意思整理在ppt上,現在你能準確判斷嗎?

          誰還想來讀一讀?

          師評: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jié)奏。

          3.來咱們全班一齊讀《秋思》。起。

          4.讀完后,你知道這首詩大概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詩中的話來說嗎? (作家書。)(板書:作家書)

          5.作家書是什么意思?

          (寫家書。)

          三、再讀故事,品悟詩情。

          1. 這首詩的題目是《秋思》,可整首詩中都沒有出現一個“思”字,那么作者把這份思念藏在哪句詩里?

         。尻柍抢镆娗镲L,欲作家書意萬重)

         。1)秋風看得見嗎?

         。ǹ床灰姡

         。2)看的見的是什么?可以看看插圖,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 (葉子飄落、草黃了、雁子往南飛??)

          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此時的張籍已在洛陽城里漂泊了許多年,這時,詩人看見這瑟瑟秋風會想起誰?

          (父母、妻兒)

         。3)是呀,那么他可能會問候父母些什么?他可能會牽掛妻子些什么?他又可能會叮囑兒子些什么呢?他想告訴家里哪些事情?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交流)

         。4)我們有沒有把張籍想說的都寫下來?

         。]有)

         。5)你是怎么知道的?

         。ㄓ骷視馊f重)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ppt出示: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6)同學們,想象一下,張籍在寫這封信時,會有怎樣的表情?怎樣的動作呢?(苦悶,眉頭緊鎖??)

         。7)這真是(ppt出示: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一起來讀。

          2.張籍的'思念還藏在哪句詩里?

         。◤涂执掖艺f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ppt出示: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1)哪個動作最能表達他的思念?

         。ㄓ珠_封)(板書:又開封)

          你觀察到了這個細節(jié)。

         。2)這里有一個字與又的意思是一樣的?你找到了嗎?

         。◤停

         。3)你覺得,張籍為什么一次又一次開封?

         。ㄒ驗樗麚挠行┰挍]有寫到)

          用詩中的話來說就是——

         。◤涂执掖艺f不盡)

          所以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還有誰想補充張籍為什么一次又一次開封?

         。ㄅ抡f不完)

          也就是詩中的——

         。◤涂执掖艺f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4)(ppt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抬起來,看一看這幅圖,猜一猜哪個是行人?(2-3人)

          (左邊的是行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為他是送信的,旁邊有一匹馬,有包袱)

         。5)的確,古代送信的行人大多是騎馬的。行人即將要上馬送信,可張籍卻還在一遍又一遍地打開信封。這時候,行人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ㄎ铱熳吡耍

          行人都快要走了,可是張籍呢?(ppt出示: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你來讀。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行人還會說什么?想什么?

         。ㄐ腥撕懿荒蜔

          行人是如此的不耐煩,而張籍仍舊是——

         。ㄐ腥伺R發(fā)又開封)

          行人還可能會?

         。ú蛔審埣眯牛

          行人都不想讓張籍拿那封家書了,可張籍還是——

         。ㄐ腥伺R發(fā)又開封)

          (6)此時此刻,行人帶走的僅僅是一封家書嗎?還帶走了什么?

          (詩人的心)

          張籍僅僅用了“又開封”這樣一個細節(jié),就表達出了他對親人的思念。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封信隨著張籍的心不停地漂泊著。此時張籍的心情可以用這句詩來形容。(ppt出示: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7)這首詩呀,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很多人都喜歡這首詩,他們會把詩 寫好后掛在墻上,也會寫在扇面上,看,有人是這樣寫的,(ppt出示草書《秋思》)誰能把張籍此刻的心情融入到這首詩中來,再來讀一讀。

         。8)在學習《秋思》的過程中,其實我們還學習了另一首詩——《歸信吟》。(ppt出示兩首詩)歸信吟,唐,孟郊,起。

          我們來比較下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點。

          (相同:都是思鄉(xiāng)的,唐代的,寫家書給親人。)

          老師發(fā)現,這兩首詩都有細節(jié)描寫,你能找出來嗎?

          (又開封,淚灑)

         。9)魂去也,空一身哪!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卻在(故鄉(xiāng))。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再讀《秋思》。

          四、拓展升華。

          1.同學們這思鄉(xiāng)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xiāng)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老師這里也有思鄉(xiāng)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我們只讀詩句,不讀朝代和作者。宋代王安石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除了王安石,唐代張九齡這樣寫道(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xiāng)情。)唐代杜甫寫道(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六、總結。

          同學們家鄉(xiāng)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xiāng)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

          《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游子們的心,讓我們試著來默寫這首傳世之作吧!

        秋思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3、感受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意境美,自主積累思鄉(xiāng)的詩詞。 重點: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見秋生情,讀題定調。

          1欣賞圖片談感受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們眼中,秋天帶給我們的豐收的喜悅,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痹诠艜r大多詩人的眼中都是這種蕭條肅殺,凄涼的景象,勾起他們很多的思鄉(xiāng)情懷。也留下了很多千古流傳的關于思鄉(xiāng)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走進張籍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一個游子那顆思家念親的心。

          3、補充課題,引導讀題,讀出濃濃的、悠長的味道。

          4.出示學習古詩三步驟,學生齊讀。

          5 .知詩人,解詩題

          二、讀通古詩,整體感知

          1、出示標好多音字的燈片,劃分好節(jié)奏的燈片

          請同學們自由地把古詩讀3遍,前兩遍爭取把古詩讀通順、讀流利,把字音讀準。第三遍爭取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

          2、展示讀

          指名讀古詩,評價是否讀出了節(jié)奏和韻律。

          3、師生合作復沓讀。

          4、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知道詩的意思。請同學們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把這首古詩翻譯一下?(指名說說意思)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出示詩句:洛陽城里見秋風

          1. 秋風是見得著的嗎?那么詩人見到了什么?(漫天飛舞的落葉、瑟瑟搖擺的枯木、風吹落葉遍地翻滾)

          洛陽城里,落葉在秋風中漫天飛舞,打著旋兒,零落遍地;路邊的敗草在風中瑟瑟搖擺;天上大雁南歸而去。張籍站在涼意漸濃的秋風中,他想起了什么?想誰?(指名說說)

          2、此時此刻,詩人面對此情此景,他想做什么?

          可是他在寫家書的時候卻感到意萬重?為什么?請大家從他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中找一找。(離家的時間久,想對家里的人說的話說

          的事多,當時又兵荒馬亂,對家人很牽掛,很擔心)

          他會在家書中說些什么呢? 現在你就是張籍,拿起你的筆把你想寫的話寫下來.分組進行,分別寫給父母,孩子,兒女,朋友。 情境導讀:

          這也想說那也想問,想說的話太多太多,這就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心中的牽掛太多太多,千言萬語,千頭萬緒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這封家書承載了詩人太多思念太多牽掛,所以他在寫家書時才會感到——欲作家書意萬重。

          因“見秋風”而“意萬重”我們再把這句詩連起來讀,讀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3、說不盡,又開封

          (一個“意萬重”體現了詩人對家人濃濃的'思念之情,對么詩人的思念之情在詩中哪里還有更細致的體現呢?一起看看寄信的詩句)

          A 哪個字體現了詩人寄信時的心理(恐),恐是什么意思? 擔心什么?

          B“又”體現了什么?還有哪個字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C 從這幾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說不盡的是什么?(說不盡的是思念,輕輕一開開出的也是思念!)

          D想像對話:我是送信的使者,信給了我你就放心吧,我一

          定會盡快把信交到你的家人手中。什么?你要我把信給回你?這是為什么?(生用自己的話回答再用詩句回答)

          E古代的通訊不像現在這么便捷,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與家人聯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寫信,而這承載著悠悠思鄉(xiāng)情的家書不知要經過幾多輾轉,幾多時日才能到達家人的手中。那么,家書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呢?

          出示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生讀,你讀懂了什么?現在你還覺得家書只是幾張薄薄的紙嗎?那是什么?

          情境導讀:

          抵萬金的家書啊!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這悠悠的思鄉(xiāng)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這家書一封來傳遞,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那悠悠的思鄉(xiāng)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書所能道盡的呀!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小結:1.原來不管是“見秋風,意萬重,或是說不盡,又開封”這些字眼的背后隱藏的是詩人對家人們深深的思念,濃濃的牽掛。請同學們帶著詩人的思念再讀《秋思》

          2.這首詩唱只抓住寫信寄信這么一件小事卻表達出一個游子濃濃的思鄉(xiāng)念親之情,這叫(學生說,師板書:敘事抒情或寓情于事)。

          在表達方法上可謂高明。王安石曾這樣評價張籍的詩.

          出示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他的一個平平常常的又開封卻道出了詩人那無法言喻的思鄉(xiāng)情愁)

          3,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張籍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曾深深地懂得,出示詩句:“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魂也去啊,空一身啊,此時陪伴張籍只有洛陽城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便在張籍的腦海中誕生,這就是《秋思》,請同學們再讀。

          四、讀寫結合,拓展升華

          1、這首千古絕作《秋思》寥寥數字,卻字字飽含一個游子對家鄉(xiāng)對親人濃濃的思念,展開你想象的翅膀,飛進作者寫詩的情境中,一展你的文采,把《秋思》加上時間地點,詩人當時的語言動作及心理,編寫一個小故事吧!記住作家葉文玲的話:有真情、有創(chuàng)造!

          寫前提示:1、又是一年秋風至,詩人獨自一人站在洛陽街頭,心情怎樣?

          2、詩人作家書時,想起了誰,想說什么?他作家書時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他的內心呢?

          3、當行人即將起程,詩人又是怎樣做的,他的內心是怎樣想的,他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它古詩。

          2、繼續(xù)積累其他表達思鄉(xiāng)情懷的詩句,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秋思》教學反思

          當我拿起《秋思》這篇課文,心如千斤重。雖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詩人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如何傳遞給沒有雷同生活經歷的學生,讓學生感受著詩人的感受,想著詩人的所想?除了詩的內容外,我到底要通過《秋思》這個載體教給學生什么?詩的課堂到底應該是個怎樣的課堂?……這一系列的問題不斷呈現在我的腦海中。我不禁自問:古詩教學為何物?直教人寢食難安!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于古人創(chuàng)造詩詞,無愧于詩詞有別于其它文體,無愧于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一、在讀彰顯詩性。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于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一經這樣折騰就會把詩拆得支離破碎,它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整體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jié)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三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理解詩的意思。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最后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豐富詩意。

          古詩詞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是極富魅力的。它講究形象、色彩、韻律,每個字、詞都是作者獨具匠心所在。所謂“十年得一字”、“語不驚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錘煉語言的佳話。在深入備課后,我覺得詩中的“見秋風” 可作為教學這首詩的突破口。“意萬重”是這首詩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個人覺得引導學生想象,豐富學生對“見秋風”的表象,加深對“意萬重”的理解。這樣對學生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當學生對這首詩有了整體的印象后,我馬上抓住詩眼“見”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學生一次次想象“見到什么””“見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我營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對比中,以有形的景來襯無形的思,循序漸進地引領孩子們探究、品味“見秋風”。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讓學生感悟詩人“鄉(xiāng)愁生于秋風里”、“鄉(xiāng)思寄寓家書中”、“鄉(xiāng)心乃在寂寞處”。希望想象到的畫面成為學生通往作者內心的橋梁,讓學生與作者感同身受。

          詩人的“意萬重”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可能只會想到詩人思念家鄉(xiāng),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詩人又豈止是思家呢?于是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意萬重”我先出示張籍的資料,讓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對詩人有所了解后,我馬上又讓學生想象詩人的“意萬重”可能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了。這樣詩中“意萬重”學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課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類型的想象。“見秋風”“意萬重”是聯想,聽誦讀想象畫面是一種表現想象,配樂想象家書是一種創(chuàng)造想象,多維度問作者是一種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發(fā)下,學生的想象豐富起來,說話寫話的訓練就水到渠成。

          三、在寫中深化詩情。

          在《秋思》一課教學中,當學生的情緒被完全調動起來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凄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此時我說:“秋風瑟瑟,鄉(xiāng)思絞碎了詩人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說些什么呢?學生們遐想翩翩,我讓學生拿出筆來寫一寫家書,學生紛紛拿起了筆,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感受,學生的情感在“寫”當中得到了釋放。

          互文印證也是我這節(jié)課采用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學生深入領悟了“見到”與“見不到”后,我及時挑疑:讓詩人朝思暮想的家鄉(xiāng)到底是怎樣的?學生帶著好奇之心細讀詩人另外兩首詩《送從弟戴玄往蘇州》、《南歸》的部分詩句:“楊柳閶門路,悠悠水岸斜!乖录t柑樹,秋風白藕花!薄 骨肉待我歡,鄉(xiāng)里望我榮! ”學生認真細讀后,我馬上問:“你們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回答:家鄉(xiāng)景美;親人對詩人很好,一家團聚,其樂融融……這樣,就引發(fā)了學生對詩人思鄉(xiāng)的深層解讀。

          課前的設想只是我的一個理想課堂,一堂課下來,遺憾頗多。如: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不足之處,希望多提寶貴意見。你們的意見將是我久旱的甘露。

        秋思教學設計16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反復吟詠,熟讀成誦。

         。、細細品味,重點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課型設計]

          品讀課

          [預習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關常識。

          [教學設想]

          馬致遠的這首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復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全文僅5句,28字,純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卻做到了簡約與深細相依,靜景與動景相映,景色與情思相融。教學中為避免空洞、枯燥的講解,宜采用多種形式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讓學生誦讀、配畫、改寫等形式來學習課文,讓學生在讀、畫、說、寫中受到熏陶,培養(yǎng)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就是曲。唐詩、宋詞、元曲互相輝映,成為我國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有誰能說說有關“曲”的常識?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并小結,之后投影關于“曲”的常識。

          關于“曲”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古典詩歌體裁。它是配樂歌唱的詩。

          曲有散曲與劇曲之分。只供清唱吟詠之用,不進入戲劇的散篇作品,叫散曲;進入戲劇的唱詞,稱劇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兩種。

          《天凈沙.秋思》就屬散曲中的小令。

          二、誦讀,整體感知內容。

         。、課題及作者:

          課題由兩部分組成,與詞相似,“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馬致遠,元代戲曲家,有“曲狀元”之稱。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言凝練,是一首需要反復吟詠、細細品味的佳作。

          2、學生自由誦讀。

          提示:朗讀應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象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悲同喜。

         。场z查誦讀情況。

          通過抽讀,小組讀了解情況,并對誤讀的地方予以更正。

         。、聽范讀。

         。、給這首曲配一幅畫。

          激趣:有個詞叫“詩情畫意”,說的是具詩畫的'意境,詩畫這兩種藝術形式往往融會在一起,即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好畫,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筆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間筆畫)。

         。1) 學生動筆繪畫,教師巡回觀察。

         。2) 完成后讓學生互評優(yōu)劣,并對優(yōu)勝者予以表揚

         。3) 出示教師的簡筆畫。(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讀成誦。

          三、品味,體會獨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現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語句寫景?寫了多少種景物?(用“ ”畫出),并用“( )”括出這些景物特征的修飾語。

         。2)文中哪句抒情?抒寫了一種怎樣的情懷?它與曲中的景物描寫有

          何關聯?

          2、品味語言,體會獨特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作者寫景,既不夸張,也不用典,純用白描勾勒,語言凝練,言簡意豐,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請你張開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間。

          讓學生用“從 (詞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 ”的句式說話,品味意境,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或用“我認為 用得好(或寫得好),好在 ”的句式說話,體會其奇特的表現手法。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從“枯藤老樹昏鴉”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時節(jié),藤蔓枯萎了,樹葉飄落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丫,樹梢上烏鴉凄厲的叫聲,更增添了悲涼凄楚之感……

          從“古道西風瘦馬”這句的景物描寫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長途跋涉的游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枯黃連天的野外艱難行進,一陣冷颼颼的秋風襲來,使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倒抽了一口涼氣……

          從“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這位游子在異域他鄉(xiāng)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陽快要落山了,烏鴉也歸巢了,他卻不知家在何處,也不知.該向何處去,任馬追著落日,漫無目的地行進……一股憂郁悲愴的思鄉(xiāng)之情涌上心頭,令他肝腸寸斷,痛苦不堪……

          我認為“枯、老、古、瘦……”這些表現景物特征的修飾語用得好,好在它們表現了深秋時節(jié)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極具表現力。如一個“瘦”字寫出了馬的孱弱。疲憊無力,那騎在馬上的人呢?

          ……

          對于想象力豐富、語言有獨創(chuàng)性的學生要及時表揚。

         。、教師在學生將這首詩的意境和表現手法挖掘夠了基礎上讓學生動筆寫。

          將《天凈沙.秋思》改寫成一篇簡短的寫景、抒情散文。

          要求:緊扣原作,展開想象,盡量填補作者留下的藝術空白。

         。、當堂抽查學生的改寫,并作評價。

          四、課堂練習

         。、比較閱讀

          將本文與劉禹錫的《秋詞》作比較。(學生能說多少算多少,不強求說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從以下三方面比較1體裁不同;2所抒之情不同;3表現手法不同

          2、填空

          獨在異國,面對晚霞中森林的奇異風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確實迷人,但遠離故土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感嘆之中,腦海里浮現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 , ”。

        秋思教學設計17

          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古代詩歌體裁的有關知識。

          2.朗讀并背誦詩歌,感受詩歌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重難點)

          能力目標,體味各首詩歌中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目標,感受詩歌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領會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課時

          1.了解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重難點)

          3.理解情景交融的寫法。(難點)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誰知道在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是哪種文學體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學生回答,教師明確: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發(fā)端,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二、教學新課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一了北方。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

          2.寫作背景。

          《觀滄!愤x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登臨碣石山。他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自讀,把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2.教師范讀,正音解詞。(或播放錄音)

          3.學生齊讀,要求準確整齊,有節(jié)奏感。

          4.學生借助注釋,疏通詩歌內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來寫?

          明確: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

          明確: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這一層全是寫現實中的實景。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的,與詩的內容無關。

          3.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明確:“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詩言志”,詩人寫滄海,抒發(fā)統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

          目標導學二:學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世稱“詩仙”。

          2.寫作背景。

          詩人王昌齡于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尉,當時李白正在揚州,聽說此事,便寫下此詩,寄托對朋友的牽掛。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自讀,把握七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

          2.教師范讀,正音解詞。(或播放錄音)

          3.學生齊讀,要求準確整齊,有節(jié)奏感。

          4.理解大意。

          (學生概述,老師補充指正)楊樹花已落盡,杜鵑鳥在不停地啼鳴,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五條溪水。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邊。

          (三)合作探究

          1.詩中融情于景,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是哪兩句?

          明確: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2.聯系《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寫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詩的開頭寫景為什么選取“楊花”“子規(guī)”來寫?

          明確: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規(guī)”是杜鵑鳥的別名,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

          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擬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三、板書設計

          觀滄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第2課時

          1.學習《次北固山下》,體會敘事寫景的哲理美。

          2.學習《天凈沙·秋思》,理解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鄉(xiāng)之情。

          一、導入新課

          古時交通不發(fā)達,流落外鄉(xiāng)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xiāng)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寫鄉(xiāng)愁的詩,且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而聞名于天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二、教學新課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王灣,唐代詩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

          2.寫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陽,旅于江南,在這座山下停泊,被這里開闊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詩。

          3.文章體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詩。律詩共八句,一二兩句為首聯,三四兩句為頷聯,五六兩句為頸聯,七八兩句為尾聯;每句有五個字,叫五言。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聽讀,把握五言律詩的誦讀節(jié)奏。

          2.教師正音解詞,學生自讀。(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視頻或音頻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譯:我要走的道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一葉白帆高高懸掛。紅日從東海上誕生了,沖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彌漫著溫暖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了舊年。我多么思念故鄉(xiāng),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天空的北歸鴻雁啊,拜托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

          (三)合作探究

          1.這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初春。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江春。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哪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這種感情?

          明確:思念故鄉(xiāng)。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明確:“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皯摇笔嵌酥备邟斓臉幼,風“正”表明順風,同時又是和風,因此帆便端直高掛了。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歷來被人稱道。請選一個角度,做簡要分析。

          明確:(1)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現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

          (一)常識簡介

          1.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1—1321以后),號東籬,一說字千里,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他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

          2.文體簡介。

          從詩歌的體裁看,《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疤靸羯场笔乔泼喈斢诳梢蕴钤~歌唱的樂譜;“秋思”是題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緒。

          馬致遠的散曲,以小令《天凈沙·秋思》最為有名,被譽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xiāng)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僅用28個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的鄉(xiāng)愁。

          (二)朗讀指導

          1.劃分這首散曲的誦讀節(jié)奏。

          明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教師范讀,學生齊讀,整體感知大意。

          翻譯: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疲憊不堪的瘦馬。夕陽已經朝西方落下,思家懷鄉(xiāng)的漂泊人還遠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凈沙·秋思》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明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些都是凄清、悲涼、感傷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懷,可以作為點睛之筆?

          明確:斷腸人在天涯。

          3.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通過凄清、悲涼、感傷的秋景描寫,表現羈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4.根據詩歌內容展開想象,寫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確:深秋,夕陽西下。古道上,一個風塵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獨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馬。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將要歸巢的烏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橋,看到溪水流經的幾戶人家,炊煙裊裊,充滿幸福溫馨,而他此刻卻有家難歸,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處呢?獨自承受漫漫長夜,怎能不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四)比較閱讀

          《次北固山下》與《天凈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異同?

          明確:《次北固山下》和《天凈沙·秋思》都抒發(fā)了游子的鄉(xiāng)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緒不完全一致!洞伪惫躺较隆访鑼懺娙嗽诖系乃娝,表達了他在異地他鄉(xiāng)熱切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短靸羯场で锼肌访枥L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淪落異鄉(xiāng)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書設計

          次北固山下

          天凈沙·秋思

          可取之處,在開始時把這四首詩的閱讀放在古詩的寫作背景下去讀,不為教詩而教;能夠結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學生對曹操在《觀滄!分械暮肋~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向學生介紹強調;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能夠進行比較閱讀。學生學習氣氛比較濃,課堂思維活躍。不足之處,課容量安排太大,課堂各環(huán)節(jié)之間時間安排不科學、不精確,導致授課時間緊張。今后在教學中應該增加學生的課中自由探討時間,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秋思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通過反復誦讀,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3、通過有感情地反復誦讀,抓住詩中所寫的日常生活片斷,體會其寫法的特色。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古詩,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反復誦讀,抓住詩中所寫的日常生活片斷,體會其寫法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引起對風的興趣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風呀風,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鄉(xiāng)之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二、初步感知,了解詩意

          (一)讀準字音

          1、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盡量多讀幾遍,注意詩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讀。

          3、節(jié)奏地讀一讀這首詩。

          4、齊讀 。

          (三)了解詩意

          1、這首詩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釋,邊讀邊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師交流。

          2、學生匯報。

          三、探究詩詞,體會詩情

          (一)探究“見”

          1、秋風可觸卻不可見,但伴隨著秋風,秋景卻處處可尋呀;蛟S這是一個早晨,又或許這是一個傍晚,作者佇立在瑟瑟的秋風中,他看到什么呢?

          2、詩句過渡:“秋風窗下起,旅雁向南。日日出門望,家家行客歸。”。

          3、秋風窗下起, 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歸來了,他還看到了什么人呢?

          4、創(chuàng)境悟情:

          (1)秋風習習,詩人看見的也許還有很多很多,望著,望著,詩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鄉(xiāng)了。(出示三組詩句)

          (2)自由品讀,想像畫面。

          (3)讀中感悟悲傷。

          在洛陽城里,在這瑟瑟的秋風中,紅柑樹,白藕花,楊柳見不到的..他見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讀“洛陽城里見秋風”

          在秋風中,菰菜、莼羹、鱸魚膾見不到了,他見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讀:……

          在秋風中,他家人的歡聲笑語,鄉(xiāng)親們的把酒言歡見不到了,他見到的只是那冷

          (4)再讀詩句悟情。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風呀風,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鄉(xiāng)之情。

          (二)探究“意萬重”

          1、秋風瑟瑟,吹碎了詩人的心,鄉(xiāng)思切切,絞碎了詩人的情!在那個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書以表心聲,可正當詩人執(zhí)筆之際,卻遲遲不能下筆,那是為什么

          2、解釋“意”。

          3、透過資料,走進張籍的心。

          4、情境創(chuàng)設,朗讀中探究“意萬重”。

          張籍,你一人孤獨在外,縱有千言萬語也無處傾訴,此時他鄉(xiāng)遇故人,把你想說的一一向我道來吧!(三個學生)

          5、小練筆:寫給家人的家書。

          雖然”意萬重”,但思鄉(xiāng)之情是無法抑制的,走近詩人,只見在昏暗的燈前,紙鋪開了,在那秋風輕輕呼喚聲中,在那行人陣陣催促聲中,張籍,拿起筆,把你想對家人說的話快快寫下來吧!

          (三)探究“又開封”

          1、換位思考:寫好的信為什么封了又開,開了又封呢?

          2、讀中感悟其說不盡。

          (四)回歸全詩,整體朗讀。

          四、回應前文,探究寫法

          1、自由探究:看似尋常最奇崛”。那這首詩的尋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處?

          2、小結寫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為見秋風所以意萬重,因為意萬重所以說不盡,因為說不盡所以又開封,就是這樣一個個看似尋常的又開封,卻道出了詩人那無法言喻的思鄉(xiāng)情愁。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尋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喚起想象

          1、出孟郊《歸信吟》。與秋思交叉朗讀。

          2、再讀詩句,品味孤獨。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秋思教學設計19

          設計理念:

          這首古詩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本教學設計,在學習方式上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達成上,力求通過讀、思、議,營造出一種濃烈的思鄉(xiāng)氛圍,使學者、教者、作者融為一體。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學生吸納、積淀豐富的文化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秋思》,默寫《秋思》。

          3、通過應用課后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體會作者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背誦積累。

          3、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課件,反復朗讀并背誦古詩,深層次地體會情感,透徹地理解詩意。

          2、學生準備:初讀古詩,搜集諸如作者等方面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2、你能聽出這首歌抒發(fā)了一種什么感情嗎?

          (思鄉(xiāng)之情是古代詩人常常會抒寫的一種真摯的情感。)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新的古詩《秋思》,它抒發(fā)的也是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從歌曲導入,喚起學生的思鄉(xiāng)之情,有利于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二、走進“秋思”

          1、誰能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色?

          在學生描述的基礎上,教師概述:

          春天去了,夏天走了,代表生命的綠色也沒有了。秋風蕭蕭,落葉紛紛,使人平添了無數惆悵。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常常會生出思鄉(xiāng)的情思。

          2、誰能告訴大家:“秋思”是什么意思?作者思什么?

          〔要想很好地誦讀《秋思》,有必要讓學生先“走進”秋天,在這種氛圍、這種情感中學習,有利于學習對《秋思》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初讀《秋思》

          1、出示課件,進行配樂情景范讀,根據范讀的.情況畫出詩的節(jié)奏和著重號。

          秋思

          〔宋〕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ぁぁぁ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

          2、學生試著讀一讀。(試讀2~3遍,也可以互相讀,互相聽)

          3、指名讀,要求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來。

          〔詩要讀規(guī)范,只有在規(guī)范的基礎上才能再談個性,“唱”讀、“拖”讀不利于學生對古詩情感的感悟!

          四、精讀《秋思》

          1、熟讀成誦。

          可采用互讀和小范圍齊讀的方式,豐富閱讀的形式,提高閱讀的效率。

          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秋思》。

         。1)學生獨自邊讀、邊批、邊查、邊悟,試說每句詩的意思。

          (2)同桌之間互相交流獨自理解上的收獲或疑惑。

         。3)全班性交流。

          3、教師對學生交流中的難點、疑點進行點撥。

          (1)抓住重點詞句導讀:

          體會“見”、“意萬重”、“恐”、“又開封”等詞的含義。

          (2)交流詩意。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秋天來了,身處洛陽城,只見秋風乍起,倍感孤獨寂寞,決定提筆給家鄉(xiāng)的親人寫封信,將自己的千愁萬緒告訴家鄉(xiāng)的親人。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書信寫好了,但又擔心由于匆忙該說的話沒有說完,就在送信人即將出發(fā)的時候,又打開了已封好的家書。

         。3)引導學生想象詩中的畫面和蘊含的故事,體味詩中的情感:

          詩人這樣做是因為什么?從他的行為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情感。

          圍繞詩中所表達出的強烈的思念之情進行讀、議,豐富學生的想象,深層次地體會詩的內在情感,努力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1)你是怎樣理解的?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2)讀完此詩,你被什么感動了?你最感動的是哪些詞句?

          老師充分肯定學生的感受,并適度進行精辟的概括。

          5、有感情朗讀。

          〔自主學習體會、合作學習感悟是非常必要的,老師要想方設法啟發(fā)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中,同時老師的適度點撥也是不可少的,這樣不僅有利于將學生零碎的東西串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同時,學生也能從老師的表述中學到一些表達的方法!

          五、拓展“秋思”

          1、把這首詩背給自己的父母聽,順便把你的理解、感悟與父母進行交流。

          2、試著獨自到秋天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在你眼里、心里秋天是什么樣的?

          〔將課堂輻射到課外,升華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尤其是讓學生親自去感悟一下秋天,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釋放和表達情感的空間。〕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

        秋思教學設計2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誦讀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處境和心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味意象、知人論世以及比較閱讀,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反復誦讀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課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是我們民族最值得世代相傳的瑰寶之一。在華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們聽到了遠古傳來的關關雎鳩在水一方唱響,我們聽到了那三百首唐詩和宋詞的余韻至今傳唱,我們聽到了梧桐深院漢宮之秋的旋律蕩漾耳畔。這是中國的詩歌華夏的精華,這是聞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詩宋詞元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元代著名散曲家馬致遠帶給我們的一首小令《天凈沙秋思》

          二、文本解讀,學習新知

          (一)初讀,誦秋詞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教師對學生進行抽讀檢測。

          3.讓我們節(jié)奏分明的齊讀一遍,一詞一頓,一句三頓。

          (二)美讀,賞秋景

          1.聽老師讀,然后說說這首曲子帶給我們什么感覺?

          凄婉、哀傷、悲涼。

          2.要讀出“凄婉、哀傷、悲涼”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樣的語調呢?

          引導學生用“舒緩、低沉”的語調來讀出這種凝重、哀傷的感情。

          3.讀著讀著,這秋的悲涼就滲透出來了,可是這全篇曲子中除標題并無一字為秋,無

          一字為悲,我們又是從哪里讀到的呢?誰來說說看?

          枯藤老樹。

          4.這樣的景有什么特點?

          5.它容易勾起我們怎樣的情?

          枯藤老樹:沒有生機、沒有活力。它營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氣氛容易讓我們的心變得憂郁,沉重。

          6.還有哪些景物也給我們帶來了類似的感受?

          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小橋、流水、人家(共10種意象)

          7.引導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波動我們心弦的十種意象。(孩子們,讓我們閉上雙眼,用心去想象這些撥動詩人心弦的十種意象,有枯藤、有老樹、昏鴉,有小橋、有流水還有人家,古道上,吹著西風,一匹瘦馬夕陽漸漸西沉入山,一個又一個的鏡頭的交疊,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8.這是一副怎樣的圖畫?

          秋日黃昏圖,深秋夕照圖

          9.引導學生逐句品析上述10種意象有什么特征,分別帶給我們什么感受。

          枯藤老樹昏鴉

          樹老藤枯而顯蕭條無生氣,勾起人哀傷心緒,鴉歸巢加重思鄉(xiāng)愁緒。

          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流水、人家表現出的是靜雅、安適、溫暖的境界。

          這句的基調是否與全曲的悲愁基調不和諧呢?這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這樣的景和作者的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勾起了游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襯托(反襯)。通過“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氣盎然而又恬美、安適的景象,襯托出游子還在“古道西風“中騎著瘦馬飄零無歸的悲涼。人貴直,文貴曲。樂景寫愁使愁更愁,使情更傷!

          古道西風瘦馬。

          瘦馬古道行走增加孤獨悲涼之感;西風寒冷添凄冷之意。

          夕陽西下。

          夕陽西下倍添回鄉(xiāng)無望之感傷。

          10.我現在想問問我們的同學,全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11.深情的誦讀最后兩句。

          12.再次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背誦詩文,要求,讀出每一個詞的重音。

          請學生談談為何要這樣處理重音。

          13.老師總結:

          季有春、秋,而選其秋;藤有榮、枯,而選其枯;樹有老、幼,而選其老;時有晨、昏,而選其昏;鳥有鴉、鵲,而選其鴉;馬有肥、瘦,而選其瘦;風有東、西,而選其西;道有新、古,而選其古;陽有朝、夕,而選其夕。全篇既無“秋”字,也無“思”字。但在靜水深流的外表下我們卻能深深體會到了作者傳遞出來的強大輻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場。這都歸功于詩人苦心孤詣精選出來的10個典型的意象。無需濃墨重彩的大肆渲染,無需動詞介詞的連接,只需讓這些意象疊加出一個一個的鏡頭,我們便能觸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研讀,析秋篇

          1.對比閱讀白樸《天凈沙秋》

          體會兩手小令同為天凈沙,同為寫秋,在意象的選擇上有何相同?為何相同?又有何不同?為何不同?

          相同點:同為昏,同有鴉,同取老樹村落

          不同點:馬詩暗淡,凄涼白詩色彩絢爛清新

          2.在情感的抒發(fā)上是否一致?

          馬致遠簡介:

          馬致遠也曾想要積極地求取功名,但它未得賞識,可以說,他一生窮困潦倒,幾乎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于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寫下《天凈沙秋思》。

          白樸簡介:

          白樸,出身于金的一個官僚士大夫家庭,曾有人推薦他為官,他對當時的朝廷充滿著厭惡的情緒。因此,他放棄了官場名利的爭逐。從此寄情于山水之間。

          總結:景隨情生,情隨情起。一切景語皆情語。

         。ǘ┗x,繪秋景

          1.這些景物都是我們在秋天里常見的景物,可是它們在詩人的眼中,卻這般不同。請根據我們剛才所說的所想的,用散文化、詩畫般的語言,把這個蕭瑟的深秋夕照圖勾勒出來吧。(100字左右)

          2.選取10種意象來表達你的憂傷(喜悅)心情,按照《天凈沙》的曲調填寫一首小令參考場景:在操場上,教室里,回家的路上,鄉(xiāng)間小路上,公園里。

          四、結束語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

          孩子們,也許現在的大家對故鄉(xiāng)還沒有特別的感悟,但有一天,你們背上了行囊,走向了遠方,尋找屬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會發(fā)現,無論這世間多么繁華,都比不上家人歡聚時刻的熱鬧;無論走過的旅途有多么美麗,你,最喜愛的還是那條歸家的小路。所以,孩子們,請珍視我們現在的點點滴滴。因為,若干年后,在那個秋風拂過瞬間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這些往事都將成為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傷痛與甜蜜。

          六、板書設計:

        【秋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秋思教學設計06-14

        《秋思》教學設計02-21

        秋思的教學設計10-02

        精選秋思教學設計11-09

        秋思教學設計12-09

        《秋思》教學設計與評析06-12

        《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04-30

        天凈沙·秋思的教學設計07-05

        《天凈沙·秋思》的教學設計08-04

        《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07-1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