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教學設計物理

        時間:2022-06-17 12:09:2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教學設計模板物理(精選9篇)

          教學設計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具有引領作用,它具有預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的作用,教學設計的目的就是啟發教師明確自主學習,給大家分享了物理教學設計題模板,歡迎借鑒!

        教學設計模板物理(精選9篇)

          教學設計物理 篇1

          一、教學思想:

          《杠桿》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的內容。在教學中從活動"比賽拔釘子"引入,通過"你能用手把它拔出來嗎?"來激發學生的動手愿望。在活動中認識人類對工具的了解與依賴。然后給學生提供羊角錘、螺絲刀等工具,讓同學們自己選擇工具參加比賽。在活動中引導學生交流討論"哪一種方法更方便、省力",從而引出簡單機械的使用,杠桿的定義、認識杠桿的幾個要素,并通過觀察實驗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然后步步深入教學。

          二、教學任務:

          “杠桿”一節在本教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前面“力”內容的延伸,又是后續內容“其他簡單機械”探究學習的開始,本節的學習任務我把它分成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是完成對杠桿的初步認識,主要是認識有關杠桿的五要素,第二部分是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本節的學習重點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難點是實驗數據的處理、歸納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思維發展的階段,已經具有一定觀察、思考分析能力,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進步。尤其是通過一段時間對物理的學習對物理實驗充滿著好奇心和興奮感,并能利用已有知識積極主動交流、討論,同時他們對新事物又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樂于參與活動,許多學生已經能較熟練地應用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圖表法、歸納法)等來解決實際問題,再加上他們自己已積累了一定的的探究經驗,比較注重小組成員間的合作,這樣的“學情”較利于本節的學習任務驅動。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杠桿,認識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杠桿,繪制杠桿示意圖,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

          2、過程與方法:經歷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觀察和操作杠桿;經歷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并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心生活、生產、自然現象中杠桿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為自己提供方便的強烈意識,更進一步認識探究活動中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重要性。

          五、 教學準備:

          1、學生:自帶生活常見工具,如:羊角錘、開瓶器、螺絲刀、老虎鉗、剪刀、核桃夾等。

          2、教師:課件、黑板、自制簡易杠桿、彈簧測力計、釘釘子及螺絲釘的木板、設計數據分析記錄表及三維目標評價表。

          六、教學過程:

          1、在簡單介紹人們對杠桿的初步認識后教學從學生活動開始,老師先把同學們分配為幾個學習小組,給每組同學發一塊木板,釘上九個普通釘子和一個螺絲釘,并與同學一起準備羊角錘等生活中的常見工具,讓同學們參加拔釘子比賽。借以考察同學們對簡單工具的使用情況并引入杠桿的教學,活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欲、探索欲。

          2、用“講授”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杠桿的概念,杠桿的五要素,杠桿的示意圖,為下一步的實驗探究打好基礎,并在“認識生活中的杠桿”的活動中,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3、用教師提供的帶刻度尺的簡易杠桿以及彈簧測力計等工具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設計實驗: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桿的左右加掛鉤碼充當動力與阻力,讀出大小并記錄,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動力臂與阻力臂并記錄。

          進行實驗: 改變鉤碼的個數與力臂的大小,多次進行實驗并交流討論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交流討論:評估、交流各小組的實驗過程的異同、出現的問題、得出的結論,并選出代表上臺展示該小組的成果。通過交流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體會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展示讓學生體會成功感。

          4、課堂小結:了解學生在這節課上學生知識的收獲、了解學生在這節課上收獲了那些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各方面匯報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并通過學生的回答及時捕捉相關信息,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

          七、教學反思

          本課在設計上采用了實驗探究性學習模式,在新課引入環節創設了學生的日常認知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在課堂一開始的比賽中,大家在拔出9枚普通釘子和一枚螺絲釘時,大家拔釘子的方法都一樣,用的的都是羊角錘,不同的只是在于對工具使用的熟練程度上,但在對待最后一顆螺絲釘時大家的方法出現了差異:有同學根據平日的經驗選擇了螺絲刀,有的同學卻直接用羊角錘拔出了螺絲釘,且用羊角錘更有力、更高效,但對木板有一定的'破壞性。這就有效地刺激了學生們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探索欲。關注學生學習的每一環節,既有學生所想又有學生未想到的,引領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把課堂變成師生相互傾聽的場所,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探究活動的全過程,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多關注課堂的動態生成,不要完全拘泥于自己的設計思路。反思這節課讓我越來越多的感受到物理教師不能墨守陳規,而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方法、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熟悉物理學發展史不斷的與時俱進。

          教學設計物理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簡單電路在生活中的運用實例、

          2、會根據串聯、并聯電路的特點,分析簡單電路的結構、

          3、通過簡單電路的設計和線路連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養、

          二、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簡單電路設計的思路和具體方法,設計電路是難點,實驗中的難點是如何正確地連接電路。

          三、教學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討論和交流生活中采用簡單電路的實例、

          四、教學儀器

          天鵝城堡電路模型學生實驗電路元件(包括兩節電池、兩個單刀開關、一個燈泡和燈座、一個蜂鳴器、六根導線)

          五、教學程序設計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聽說過吧?!它的原型取自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新天鵝城堡,這是新天鵝城堡的模型。這么龐大的建筑,要看管起來相當困難,為此,我們今天就來為新天鵝城堡設計一個報警系統。

          2、主要內容:報警電路設計和學生連接實驗電路圖

          例題:設計報警電路

          閉合報警系統的開關S時,指示燈亮,報警鈴不響;當不速之客進入大門時,報警鈴響。

          以天鵝城堡報警電路為例,介紹簡單電路設計的步驟分為五步:

          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電路元件;

          第二步是分析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

          第三步是判斷開關和用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

          第四步是畫出電路圖,再連接電路圖;

          第五步是對照檢查。

          在學生畫出電路圖后,對電路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對稱性和對應性為原則,對學生電路圖進行優選和評價。還應對例題的設計思路重新梳理,彌補學生設計電路時思維和認識上的不足。

          在學生實驗前,應先強調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龠@是一個蜂鳴器,紅色導線這端是正極;

         、谶B線的過程中開關要一直處于斷開狀態;

         、劢泳時,先擺位,再順次連接;若遇到并聯時,先連接其中一條支路;要試觸。

          在學生實驗中應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可以讓已完成實驗的同學去幫助實驗未完成的同學完成實驗,使學生課堂上的時間能夠充分利用。

          3、課堂練習: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

          45秒的公益廣告《Heaven can wait, belt up!》講述了安全帶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帶未系提醒電路具有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駛時,駕駛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未系提醒功能電路的原理是:

         、偎緳C坐在座位上,相當于閉合開關S;

         、谙岛冒踩珟,相當于閉合開關S1;

         、郛斔緳C坐上座位,若未系好安全帶,指示燈亮;若系好安全帶,指示燈熄滅。請根據以上要求畫出電路圖。

          六、小結

          對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和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結。

          七、思考題:

          車門未關提醒電路

          汽車儀表盤上都有一指示燈,用它提醒司機車門是否關好.四個車門中只要一個車門沒有關好,該指示燈就會發光,請設計電路圖。

          教學設計物理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會同時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

          2、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部分電路的電壓。

          3、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理,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用“變量控制法”來研究物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3、嘗試用圖象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視學生對物理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和科學性的認識,注意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教學重點】

          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及其表達式、變換式的物理意義。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中,用圖像法分析實驗數據和對實驗結果的評估。

          【教學準備】

          電源(干電池)、開關、導線、定值電阻(5Ω、10Ω、15Ω)、滑動變阻器(20Ω、1。、電壓表、電流表、學生實驗報告單(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教學法、分層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和類比教學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及創設情景

          1、播放多媒體課件放一段優美的音樂,教師調節聲音的強弱。

          2、[教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教師是通過什么方法改變聲音的強弱的?

          [學生]:老師是通過旋動音量開關改變聲音的強弱的。

          [教師]:你知道為什么通過旋動音量開關可以改變聲音的強弱嗎?

          [學生]:可能是旋動音量開關改變電流的大小改變了聲音的強弱。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進行新課

          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教師]:請同學們先回憶電流是怎樣產生的?電源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源是提供持續電流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教師]:請同學們再回憶電阻的概念。

          [學生]:電阻就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教師]:請同學們對比水流的大小與落差和阻力的關系猜想電流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板書]

          猜想1:“電流大小可能與電壓有關,可能是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猜想2:“電流大小也可能與電阻有關,可能是電阻越小,電流越大!

          猜想3:“電流大小可能與電壓和電阻都有關,可能是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教師]: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科學探究的下一個環節是什么?

          [學生]: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教學設計物理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2)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會利用公式η=W有用/W總進行有關計算,知道機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意義和主要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際出發,培養探究物理學的有關知識,深入認識事物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讓學生關注生產、生活中各種機械的機械效率,具有用機械效率來評價機械的意識。

         。2)通過探究活動,進行充分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

          學生分析

          學生在前一節的學習中已對“功”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也體會到“效率”的問題,為這節教學的開展和知識的理解奠定一定的基礎。

          重點難點

          1、重點: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概念教學和對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探究;

          2、難點:在實例中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確定,對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方法

          W=F·S

          二、新課教學

          1、思考:

          有什么辦法可以將建筑工地上的一堆沙子運上三樓?

          通過比較三種做法哪些是有用的功,哪些是沒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引出機械的三種功,并總結出三種功之間的關系。引入機械效率。

          2、有用功的定義:

          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Gh

          3、額外功:人們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W額=W總—W有

          任何機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對運動的零件間又存在磨擦,所以使用任何機械,不僅要作有用功,還不得不作,不可避免的要做額外功,這時動力所做的總功等于有用功加額外功。

          4、總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W總=FS

          5、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之比。

          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數表示,例如總功是500J,有用功是400J,機械效率就是400J/500J=0.8=80%。

          6、了解一些常見機械的效率。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一般是40%—50%,滑輪組的效率是50%—70%,抽水機的機械效率一般是60%—80%。

          7、例題:

          用一個動滑輪,將20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高,拉力F為120N,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解:W有=Gh=200N×2m=400J

          W總=Fs=120N×4M=480J

          η=W有/W總×100℅

          =400J/480J×100%=83.3%

          8、如保提高機械效率

          通過對例題進行改動得出使用同一動滑輪提起的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及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額外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從而得出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出示幻燈片,對本課內容進行檢測

          四、小結:讓學生說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

          五、作業:同步練習

          教學設計物理 篇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有用功、額外功、總功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解機械效率的定義和公式,能夠利用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2、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通過參與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3、本節課注重與生活的聯系;關注生產、生活中各種機械的機械效率,具有用機械效率來評價機械的意識,從而增強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1、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意義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機械效率的概念。

          2、影響機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提出問題:生活中聽過關于效率的詞語,學生能夠回答出:工作效率,學習效率等。根據學生回答引出課題《機械效率》。

          環節二:新課講授

          【生成概念】

          組織學生完成書中“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這一實驗。

          提出問題:學生猜想定滑輪和動滑輪拉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做的功是否相同。

          實驗:

         。1)讓一位同學到講臺上,一位同學用彈簧測力計將鉤碼緩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并計算拉力所做的功。

         。2)再讓另一位同學到講臺上,用彈簧測力計并借助一個動滑輪將同樣的鉤碼緩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在做這個演示實驗之前,提問兩次拉力做的功是否相同,然后開始實驗,再次計算拉力所做的功。

          提問,兩次實驗中拉力做的功為什么不同?提問后總結:盡管使用動滑輪會省力,但由于滑輪本身所受的重力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通過動滑輪拉動鉤碼,拉力做的功要多一些。

          環節三:鞏固提高

          【深化理解】

          學完本節課的新內容之后,讓學生小組討論,機械效率是否能夠達到100%。

          通過總結學生回答得到機械效率不能達到100%。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總結,梳理本節課知識點。

          作業:如何提高生活中常見機械的工作效率。

          教學設計物理 篇6

          學習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定義進行計算。

          2.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3.知道重力勢能的相對性,知道重力勢能是物體和地球系統共有的。

         。ǘ┻^程與方法:用所學功的概念推導重力做功與路徑的關系,親身感受知識的建立過程

         。ㄈ┣楦小B度與價值觀

          1.滲透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象的觀察,得到物理結論的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探索自然規律的興趣。

          2.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防止高空墜物。

          學習過程:

          一、重力的功

          試求下列三種情況下重力的功:

          圖7.4-1:重力做功=

          圖7.4-2:重力做功=

          圖7.4-3:本圖中小球做曲線運動,怎樣來求解呢?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這三個運動重力做功有什么關系,我們得到的結論:。

          練習1:如圖表示一個斜拋物體的運動,當物體由拋出位置1運動到最高位置2時,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運動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時,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運動到位置3呢?

          二、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的定義 重力勢能是矢量?還是標量?重力勢能的單位: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之間的關系 。

          思考與討論:閱讀課本說一說,并回答上面有關問題。

          練習2.質量是100 g的球從1.8 m的高處落到水平板上,又彈回到1.25 m的高度,在整個過程中重力對球所做的功為多少?球的重力勢能變化了多少?(g取10 m/s2)

          三、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和系統性

          討論歌詞:“山上有棵小樹,山下有棵大樹,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這是說高度具有 。

          重力勢能與高度有關,重力勢能也有 。在研究重力勢能是應該選擇 。參考平面的選擇是任意的,選不同的參考平面重力勢能是否相等?重力勢能的差值是否相同?例如根據圖,m=0.5kg,.完成下列表格:

          參考平面的選擇

          小球在A處的重力勢能

          小球在B處的重力勢能

          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的功

          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的變化

          桌面

          地面

          5.重力勢能是 具有的。

          教學設計物理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掌握電功率的概念,會利用電功率的公式解題.

         。2)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

         。3)通過“測量小電燈的電功率”,能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了解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之間的關系.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測量,體驗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區別。

          (2)鍛煉學生根據公式P=UI設計試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討論和交流,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態度。

          教學內容:

          電功率的概念,電功率的公式,理解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測量小電燈的電功率。

          課前準備:

          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標有“2.5V”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

          重點難點:

          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之間的關系。設計實驗測量小電燈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學法指導:

          觀察體驗電能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通過科學探究電功率與用電器中電流的關系(或與用電器電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電功率概念的教學

          電路中單獨接入電燈和電爐,觀察電能表的轉動的快慢情況怎樣?

          討論:電燈和電爐的家用燈泡誰消耗電能更快?你認為應該怎樣衡量消耗電能的快慢?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

          生:接入不同的用電器,電能表的轉速不一樣。

          師:這一現象說明什么?

          生:不同的用電器,電流做功有快有慢。

          師:在物理學中引入一個物理量來表示用電器中電流做功的快慢,這就是——電功率

          (板題)電功率

          師:我們把電流做的功用W表示,所用的時間是t,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怎么求?

          生:P=W/t(師板書)

          師:前面我們又學習了電功的計算公式,W=UIt,把這兩個公式結合起來,同學們有什么發現?指名學生上黑板推導,其他學生在紙上推導。P=W/t=UIt/t=UI

          師:今后計算電功率大小,我們可以有幾種方法?公式?

          生:P=W/t 和 P=UI。

          【單位】瓦特 簡稱: 符號:

          還有那些其他單位?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閱讀小資料,找出空調、電冰箱、計算器的功率是多少?并說明其物理意義?

          下面我們來看一道例題:

          一個小燈泡接在2.5V的電路中,通過的電流為0.3A,問小燈泡的電功率是多少瓦特?若通電一分鐘,電流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指名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完成,師巡視,收集下面的學生存在的問題。

          注:1千瓦時指的是 。 請你算一算:1千瓦時= J

          二、用電器的額定功率的教學

          師出示一只燈泡,指名學生上臺觀察上面的銘牌匯報,生板書。

          【額定功率】

          額定功率指的是什么?

          【額定電壓】

          額定電壓指的是什么?

          “PZ220 15”的含義“220V 400W ”

          指名回答:額定電壓

          220V,額定功率15W

          什么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呢?

          生答后出示投影:額定電壓是指用電器或電學儀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額定功率是用電器在額定電壓時正常工作的功率。

          【合作探究】STS:收集下列電器的銘牌,了解它們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

          再出示幾個常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的值。

          三、活動15.2 探究: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你想過嗎,在用電高峰時,電壓較低,燈較暗,夜間開燈,燈較亮。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法呢?

          猜想:

          你認為當電壓變化(變大或變。⿻r電功率如何變化呢?你的依據是什么?(請寫在下方)

          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如何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請同學們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我們從銘牌上可以知道一些常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我們能不能測量某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呢?

          生:能。

          師:依據什么來測?

          生答后板書。P=UI(若有學生回答P=W/t,教師則追問方法,作適當引導) 師:那我們需要測出哪些物理量?

          生:小電燈兩端的電壓和小電燈中的電流

          師:需要哪些器材?

          電流表、電壓表等(生答不全師作適當補充,特別是滑動變阻器)

          師:同學們能不能設計出實驗的電路圖。

          指名一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設計。

          投影電路圖。

          教學設計物理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升華和凝華

          2、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語言進行解釋。

          3、知道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

          二、教學重點

          1、了解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語言進行解釋。

          2、知道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

          三、教學難點

          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條件,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

          2、用物理語言進行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欣賞雪景、霧凇、霜景,并思考問題。

          1、雪是怎樣形成的?霧是怎樣形成的?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2、復習物態變化“三角形”,引入新課。

          3、展示學習目標

          二、學習新知

         。ㄒ唬┥A和凝華現象

          1、根據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出問題,解釋現象。

          北方嚴寒的冬天,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這是為什么?

          這是固態冰變成氣態水蒸氣的升華現象。

          2、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會有冰花。思考:窗花出現在玻璃窗的內側還是外側?

          答案:內側。并解釋:室內水蒸氣遇到冷玻璃凝華成固態冰晶。

          3、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1)樟腦丸越來越小是什么物態變化現象?學生答:升華。

         。2)鐵絲網上的霜是什么物態變化現象?學生答:凝華。

          4、總結:升華是物質有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現象。

          凝華是物質有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現象。

         。ǘ┪飸B變化過程中的吸熱、放熱

          1、觀看實驗視頻:碘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總結,升華和凝華的條件。升華需要吸熱,凝華需要放熱。

          2、分析某晶體的物態變化過程

          3、從分子角度來看,吸放熱使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發生變化,分子間距發生變化,從而使物質實現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之間的變化。

         。ㄈ┙忉屔钪械纳A和凝華現象

          1、解釋雪、霜、霧凇的物態變化過程

          2、解釋燒黑的燈泡的物態變化過程

          3、解釋飛機播撒干冰降雨中的物態變化過程

          4、解釋舞臺上“霧”的形成過程中的物態變化過程

         。ㄋ模┻_標訓練

          1、請指出下列物態變化名稱

          2、請指出下列物態變化和吸放熱情況

         。ㄎ澹┱n堂小結

         。┗A試題

          三、課堂測試

          四、布置作業

          1、課后作業

          2、基礎訓練

          教學設計物理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②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壑郎钪械纳A和凝華現象

          2、能力目標

          觀察實驗,認識物體變化,形成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3、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索一些自然現象奧秘的興趣及培養學生關心環境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培養其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察實驗,認識物體變化,形成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2、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索一些自然現象奧秘的興趣及培養學生關心環境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哪幾種物態變化?發生這些物態變化的條件是什么?

          學生:思考想一想,然后填寫下列空白。

          教師:培養復習的好習慣且可以“溫故知新”

          二、引入課題

          教師:除了以上四個物態變化,還有沒有其它變化嗎?

          學生:討論:還有沒有其它物態物態變化?

          教師:引導學生思維的方向,培養學生的聯系實際和探索思維。

          學生:觀看新舊燈泡的實物投影,觀察、對比燈絲的粗細。

          教師:創設問題的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質疑。

          提出問題:為什么用久的燈絲會變細?

          學生:思考、分析、小組討論,回答:物體不需要經過液華過程,直接變成了氣體和固體。

          教師:直接引出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物體由固體直接變成氣體的過程叫升華;物體由氣體直接變成固體的過程叫凝華。

          三、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教師:通過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讓學生想想“升華和凝華”過程需要什么條件?是要放熱還是要吸熱?引導學生觀察物態變化條件。培養學生的聯系對比思維。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互逆過程現象,回答:升華過程中需要吸熱;凝華過程需要放熱。

          四、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教師:播放霧松、冰箱內結霜的圖片及冰凍的衣服變干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物態變化現象和過程。

          學生:觀察、思考、判斷,進一步了解現實生活中的升華、凝華現象。

          教師:讓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升華凝華提出實例。

          想一想: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屬“升華和凝華”,同學們可根據課前收集的信息回答。

          學生:感受、思考、分析、討論收集到的信息并綜合應用聯系發散思維,回答:“樟腦丸”變小、“干冰”制冷、燈絲變細等是升華;霜的形成、燈泡發黑、玻璃窗的冰花等是凝華。

          教師: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感受物理來源于生活。加深對“升華凝華”的認識。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科學世界》。讓學生閱讀“科學世界”的內容,學生根據所學的“物態變化”知識來對此現象做出解釋。

          學生:分析、小組討論。

          教師:培養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現象中的物理學道理,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五、小結

          教師:請學生對照板書進行小結。

          學生:思考,總結歸納本課的主要內容,談談學生學習感受。

          教師: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

        【教學設計物理】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設計07-12

        物理教學設計08-18

        物理教學設計:透鏡07-14

        物理教學設計:電壓07-15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10-19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10-19

        物理質量教學設計12-02

        物理《電壓》教學設計07-08

        物理功德教學設計08-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