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感悟優(yōu)秀(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常常會因為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啟迪,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你知道寫感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
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40首文質兼美的古詩,其語言凝煉含蓄,意境深邃優(yōu)美,不僅給人以藝術的熏陶,更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新課標》的頒布無疑是為古詩教學打開一個新的天地,使古詩的學習回歸了本真。新課標注重的是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感受優(yōu)美語言”,提倡讓學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對詩句的本身意思只需要“大體把握”即可。所以古詩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整合增強學生感受
入選小學教材的古詩在文字上比較通俗易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本的注釋來理解詩句應該說不難,但要學生較好地體驗詩人的思想情感,領悟深遠意境,就比較有難度。因為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大多是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是需要學生自己從中去感受,去反復體會的。限于小學生的閱歷和經驗制約了學生對美好情感、意境的體驗和領悟。我們在古詩的教學中可以將多種方式進行整合應用,如把圖畫、音樂、散文甚至是相關的生活場景整合到古詩的教學中去,這對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幫助的。如我在教學《春日》中“無邊光景一時新”一句時,學生對“景物一下子煥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們缺乏相關的感受,不能在大腦中形成景物“一時新”的表象,也就是學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體驗到欣賞美好事物帶來的愉悅情感。我就出示多幅圖片,讓學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時新”的圖。于是有的同學從茵茵綠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煥然一新”,有的同學從大片金黃的菜花中感受到“煥然一新”。又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時,因為學生對“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兩句中詩人借景物抒發(fā)依依惜別的情感難以體會,所以也整合了圖畫和音樂,以幫助學生體會情感。再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送別的情景,想想李白此時的`心情,學生自然能強烈地感受到“李孟”之間的深厚情誼了,感受到李白送別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最后回過頭讀讀這兩句詩,其借景抒情之妙自然也領悟到了。
二、設疑引導學生探究
古代賈島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賈先生為何茶飯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們在學習古詩時進行“推敲”了。賈島和尚反復琢磨“推”和“敲”哪個更好,他也是在進行探究。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我們積極倡導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和能力。有的一首詩之精、神、韻就體現(xiàn)在一兩個字詞中,如《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句中一“綠”字,《江雪》“獨釣寒江雪”句中一“釣”字,《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句中一“裁”字,等等,在學習中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詩句時,應該抓住這些字詞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如《泊船瓜洲》中我們可以問問學生,這“綠”是否換成“到”、“過”等詞,想想為什么呢?在《詠柳》中讓學生想想:“裁”是否用錯了?樹葉能是“裁”出來的嗎?在問題的刺激下,學生的心智高度集中,通過反復讀、悟,體會到“綠”不但是寫出了春天來了,更是讓人仿佛看見了江南大地一下子鋪上了一層綠色的地毯;體會到了“裁”字不僅寫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tài)美,更是讓人感覺到春風就像一位心靈手巧的小姑娘,在裝扮著美麗的春天。這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不光是為了讓學生領悟詩句中字詞的精妙,更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三、活動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古詩具有簡潔而意境深遠的特點,注重詩句的言外之意,這對于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能不說是一個有益的契機。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創(chuàng)造力是沒法教的,所謂創(chuàng)造力教學,指的是學生要真正有被鼓勵并發(fā)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如此才能發(fā)展他們富于創(chuàng)造的才能。所以在古詩教學中引入活動,給了學生一個自由想象、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幫助。
(一)演中創(chuàng)新
這里所講的“演”是指老師用表演的手段鼓勵學生體悟詩句的言外之意,進行聯(lián)想、補充和創(chuàng)造,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送孟浩然之廣陵》時組織指導一位學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樣送別老朋友的。這位學生在久久注視“天邊”之后,忽然用袖拂面,并作舉杯喝酒狀,還以指代筆在空中“畫”了起來。老師問他在干什么?他解釋說李白送別老朋友時,想起這一別后不知何時方能相見,心中自然傷感,會忍不住流下眼淚,所以用袖子擦眼淚。又因為李白是個豪放的詩人,心中有感,自然馬上要喝酒寫詩了。師生都不禁為他鼓起了掌。這樣的表演不是好看,而是讓學生對詩句進行深入地閱讀,展開了聯(lián)想,繼而進行了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真正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畫中創(chuàng)新
課堂上畫古詩是指以“畫”為手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一位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草》時,就引導學生畫一畫詩中描述的“草”。學生在細讀詩句后,有的畫了嫩黃色的草,說從“春風吹又生”這句中看出來這草剛長出來,應該是這種顏色;有的畫的草是斜著的,說是詩中寫“春風吹又生”,肯定當時吹著風,那么草肯定是斜的。學生在畫畫中主動地讀悟詩句,并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這自然是一種創(chuàng)新。
(三)寫中創(chuàng)新
在學生學習了古詩,對其形式、意境、構思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再加以適當?shù)狞c撥、誘導,觸發(fā)學生的靈感,讓他們學習詩中的寫作手法,對古詩進行改寫。例如,在《贈汪倫》一詩教學的最后,老師進行這樣的啟發(fā):詩中送別的場面是如此感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離別的場面,同學轉學、親人遠行……在依依惜別之時,大家一定會有許多心里話想說,讓我們都來學學作者,把心里的話寫成一首送別詩贈給他。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的靈感得到激發(fā),興趣盎然,躍躍欲試,紛紛模仿古詩書寫出自己的詩篇。我們不強求學生的詩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這樣的學習過程,不正是他們一個自我超越、自我創(chuàng)新的過程嗎?
古詩的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整合、設疑、探究、創(chuàng)新四者緊密相聯(lián),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不要死搬硬套。讓我們的學生在整合、設疑、探究、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古詩的樂趣,體會擁用幾千年文化積淀的古代詩歌的韻味,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2
這是一部涉及基礎教育全領域、涵蓋所有學科的帶有普遍指導意義、明理解惑的大型叢書,由上百人團結協(xié)作、殫精竭慮、克服各種困難,歷時三年才得以完成的書籍。編著團隊中既有課程專家、大學教授,也有學科教研員,更有一線的名優(yōu)教師。他們本著求真務實、切合實踐的態(tài)度,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十多年來各學科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全部收集起來,統(tǒng)一梳理,分門別類,集中研究,聯(lián)系實際認真分析。這部書最讓我感受良多是關于識字、寫字教學以及閱讀教學這兩塊。下面簡單說說自己的一些讀書心得。
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曾對他的女兒說:"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個字,都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的確,漢字作為符號文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智慧的縮影,是維系我們這個多民族、多語言國家的紐帶,領悟和傳承漢字文化是每一位炎黃子孫的使命。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識字教學往往被忽視。語文教學三年來,結合本校低段語文教學的一些實際,我認為我們學校在識字教學中存在二個突出的問題:一是識字與閱讀分離,不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煩瑣地分析課文,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課文的理解,輕處理識字教學;二是教法單一,學生靠反復機械地練習識字,死記硬背,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枯燥無味、興趣不高,從而造成了識字教學"少、慢、差、費"的狀況。
在這本學中有很多案例角,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現(xiàn)在開始》的教學設計,教師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在活動中識字。采用活動識字方法,讓學生直觀理解什么是"輪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了一句話(句子1):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然后點生詞誰得準確的孩子先來帶大家讀生字詞,并相機出示"輪流",再請一組小朋友來讀"輪流",并解釋說像這樣一個接一個的讀,就叫"輪流",并組織學生用"輪"組更多的詞。這樣學生在活動中既知道了"輪流"的意思又學會了很多的詞語。
二、創(chuàng)編兒歌識字。舉例"第""弟"兩個形近字的比較。(句子2):誰是第一個上任的呢?編寫口訣:。ǖ艿埽,真聰明,摘掉點和撇,戴上小竹帽,漂漂亮亮得(第)一!
三、利用偏旁識字。采用換偏旁識字的方法,加深學生對足字旁生字的積累和記憶。(句子3):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要跳著走路。第二個星期,輪到誰上任了?引導學生讀:第二個星期,輪到袋鼠上任了。瞧,它來了。它是怎么來的?跳著。它激動地說—引導學生齊讀: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要跳著走路。然后觀察字形,用腳走路,引出足字旁。
四、自主識字。利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這兩種方法也是我在低段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現(xiàn)在三年級了有時候我在識字教學的時候也會讓學生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怎樣才能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呢?我們不妨設置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在"玩中學".比如:開火車、變字游戲、歡樂對對碰、猜字謎、"我大你小,我小你大"、"看口型猜字"、找親戚、"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貼膏藥"、"過河"等各種識字游戲。有效的識字游戲,能夠使學生對識字保持濃厚的興趣,從而使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造字規(guī)律識字,比如: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形聲法,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識字法,比如:動作法、實物法。最后還可以用連詞造句法,不僅可以加深對字詞的記憶,而且可以豐富詞匯、開發(fā)智力。這樣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終身難忘。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正確、規(guī)范、流暢、美觀地書寫漢字,應該成為每個中華兒女必備的技能與素養(yǎng)。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好識字的同時還要引導、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每天在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示范作用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為我們的小學生關于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筆一畫都可能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它是最形象、最直觀、最生動的指導,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寫字教學質量。"人寫字,字也寫人".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也正因為如此,"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的個性化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潛心會文""切己體察",學習把握文本內涵,得到情感熏陶和智慧啟迪,而不是追求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教的內容實在太多,字、詞、句、篇,語法、修辭、邏輯、文采,工具性、人文性……于是我們在課堂中,內容理解多,問題提得多,資源拓展多,課件使用多,"貪多"成了我們的一大詬病。先哲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因此在一堂課中我們的教學目標要少些單純些,精練簡潔。讓教學活動服務于教學目標,教學流程服務于學習過程,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的活動為中心轉變,備課時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反思時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樣本,同時理解教材,選擇內容。
從教十余年,我一直覺得教學是個慢的過程,如果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成績,是有點過的行為。作為老師,在教授學生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多讀書,多積累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同時也要注意教學方法,才能讓你的課堂變得更生活。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3
假期翻閱了《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第一篇介紹于永正老師的文章,深深地被于老的教學技巧折服了。提到課堂教學的藝術,于老首先指出:教學藝術來自于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大到一篇課文的結構,小至一句話、一個詞,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則就不能教,也無法教。拿到課文,首先讀,哪怕教過好幾遍,朗讀課文是備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讀的同時查字典、詞典,把拿不準的字的讀音,一一落實,絕不想當然。每個新詞都查查詞典,不能有半點含糊。他還說,只看教參,沒有自己的思考,是從來沒上過讓他滿意的課的。最后指出:這法兒那法兒,不鉆研好教材就沒有法兒。反思我們的老師有多少在教學前下過如此的功夫呢?是否舉行教師朗讀專項訓練,先讓老師朗讀過頭才能更好的上好課呢?于老師是這么做的,我們也能夠如此做的。
如《水上飛機》一課于老師指導學生理解“究竟”,他在課前先仔細查閱了詞典,弄明白了“究竟”的兩個含義之后,先讓學生讀書中的句子:“小海鷗想:貨輪,客輪啥樣的我都見過,就是沒見過這種長翅膀的船,它決心去看個究竟!苯又寣W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想“看個究竟”的事,說完,將“看”擦掉,先后換成“問”、“探”,讓學生再說說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問個究竟”、“探個究竟”的事。學生很活躍,發(fā)言也精彩。
于老師又指出教學藝術來源的第二點: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他指出:課堂的精彩常常不是(或者說基本上不是)因為老師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為學生的精彩而精彩。在很多情況下,掌聲不是送給老師的,而是送給學生的。理解,就是要承認差別,尊重差別;理解,就是要發(fā)現(xiàn)平時只能舉起50公斤杠鈴,而今天他卻舉起了50.01公斤的微小進步。在于老師的課堂上,時時能夠看到他對學生真誠的期待、深情的教誨、默默的關懷,這一切融化了孩子的'心,也使于老師的課上師生和諧融洽,氛圍濃厚。不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才會理解孩子。于老師多次提到第斯多惠的一句話--那就是“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喚醒 、激勵與鼓舞!
教學藝術的第三點來自于老師的藝術修養(yǎng)?纯从诶蠋煹恼n前準備吧:把課文讀好了,讀得有聲有色、聲情并茂,把文字讀活了,可以胸有成竹地走進課堂;備課時,總忘不了備“字”--把每個生字,照著書上的正楷字,認真臨寫,直至自己滿意。再看看課上的技巧吧:肯定學生的朗讀,籠統(tǒng)地說“讀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說“聽了你的朗讀,我們的心情很--”、“你把--讀活了”、“你仿佛把我們帶到了--地方”。
以上的一些內容只是淺淺讀了一會的感受。名師許多東西需要我們真的多多擠時間來學習呀!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4
“人間四月天、相聚在山高”。xxxx年4月20日,由省培訓院組織的“海南省xxxx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山高學校拉開的序幕。
這次的評比分為習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兩個板塊。分三個階段進行。每一個階段的展示都非常的精彩。來自瓊海和東方的選手以精彩的習作課換來了陣陣掌聲。課堂的情境非常的豐富,句式訓練到位,妙趣橫生。老師一形象的物品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用生動準確的詞語描述處各種水果的外形,顏色,味道等。趙老師的引導非常的到位。
來自?诘泥嵠计祭蠋熛蛭覀冋故玖艘惶没铎`活現(xiàn)的寓言故事《鷸蚌相爭》。鄭老師以親切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語言和孩子們一起把該堂課演繹得酣暢淋漓。如何把久居城里的孩子帶到美麗的鄉(xiāng)下農家,讓孩子們也感受鄉(xiāng)下農家的美麗?來自洋浦的`陳老師用精彩的課堂告訴了我們。
此次比賽的選手帶給了我很大的收獲。高效的課堂講”全員、全程“活動,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寫話教學的寫和改是重要保證。
最后邢會長向我們廣大語文老師提出了一下建議:
聽說讀寫以學定教。
字詞句段學以致用。
堅守規(guī)矩美麗課堂。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5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位語文教師,在備課時會花大量的時間把每一處細節(jié)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反復推敲教學方法;每一次教研活動,基本也離不開閱讀教學的研討。我也如此,透徹解讀教材,只不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暑假期間,我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課本配合著劉小波老師的《小學語文功能性閱讀教學研究》一起學習教材和閱讀教學策略。
整本書,劉老師都圍繞著語文課程標準和統(tǒng)編教材對功能性閱讀教學作出了自己的解讀。他闡述功能性閱讀教學是素養(yǎng)本位下高效閱讀教學新思路,介紹了三種功能性閱讀教學。雖然有的部分專業(yè)論述性強,有點枯燥且難懂,但是在統(tǒng)編教材的分析上和一些教學實錄的分析,讓前面深奧的道理一下子豁然,也從中找尋到了共同觀點和新方法。確實不下苦功夫,那就只能停留在閱讀理解的基本層面。下面我將從本書內容逐一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學習策略,找準定位
針對功能性教學,劉老師把它分為三類:理解取向的閱讀教學、策略取向的閱讀教學、寫作取向的閱讀教學。這樣一看,側重點也就出來了。那么多的課文,我們根據(jù)每單元的語文要素大致能把這篇課文定位。然后再從課文內容來看用哪種策略適合本班學生有效學習。理解取向的閱讀教學有:誦讀感受策略、聚焦要旨策略、分層解讀策略、切記體察策略。策略取向的閱讀教學有:“柔化教學”策略、“導學—用學”策略、對話互動策略、大聲思維策略。寫作取向的閱讀教學有:“以終為始”策略、讀寫知識轉化策略、尋悟“言語秘妙”策略、言語圖式仿創(chuàng)策略。這些策略,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也用到,只是看了劉老師的教學案例后,才知道要用到細微精致之處。而,有的.策略,確實自己從未聽過,也從未嘗試過,甚至在讀了劉老師的講解后,也還是很難理解,這只能在實踐中一點點嘗試。
二、學習整合,深入研讀
在介紹策略中,劉老師也還以單元整體教學為例進行解讀。他用人教版和統(tǒng)編版作比較,用學段的課標要求解析,用每篇文章的課后習題對比分析……在學習中,我也拿出語文課本,就劉老師所講的內容認真翻閱,自己的思路特別清晰。頓時,我覺得自己對教材確實把握不透,對一篇課文是認真解析,也知道重難點,但就是在教學中不能突出,成了胡子眉毛一把抓,造成學生也學不到閱讀技巧,導致閱讀理解偏弱。所以,通過劉老師的介紹,還是要嚴格要求自己,深入研讀教材,一定要注重單元語文要素,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
三、學習新課標,統(tǒng)籌方法
書中,劉老師也多次提到語文課程標準,我自己在教學中對課程標準的要求不熟記于心,需要時再去翻閱。在劉老師身上我知道了,要做好語文教學,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今年,出了新的課程標準,之前也是大略翻閱過,知道其中的改動,只是沒有打算付諸行動。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那我也得先提高自己閱讀教學能力,那就更得用心把新課標學習好。結合課文內容、單元語文要素、人文主題,試著運用劉老師的閱讀教學策略,統(tǒng)籌教學目標和方法,讓教學思維系統(tǒng)化。
在閱讀這本書時,前一部分為專業(yè)性太強讓我有了放棄的念頭,但想想自己只是閉門造車的教學總走不出閱讀教學的困境,還是堅持讀下去,到了用課堂實例為例解讀時,興趣一下子提了起來。就在這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雖然還有一些不解的地方,我想在實踐中能慢慢積淀起教學經驗,也能突破傳統(tǒng)教學。這本書,確實很適合我這樣渴望專業(yè)成長的青年教師讀一讀。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6
最近,一口氣讀完借來的《有效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和策略》一書,時時受到書中案例的啟發(fā)而豁然開朗!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讀書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將書讀薄,能和大家產生一點共鳴。
“有效教學”的提出是針對許多教學低效、無效提出來的。但“有效”的程度空間卻是無限,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無限可能地接近理想目標,追求最大化的有效度。在一段時間里,學校、教師積極踐行新課改的先進理念,我們的課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改變,課改煥發(fā)了學校、教師、學生的生命活力!但是我們也同時看到,與之俱來的許多問題的矯枉過正,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度。我們一線教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誰來幫助大家解決這些實踐中的問題呢?《有效教學》叢書,及時搜集捕捉了教師們亟需解決的難題,從不同角度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們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本書的問題來源涉及四大板塊: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口語交際教學。選取的問題具有典型性,一些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遇到的,還有一些在我們自己的教學中已經潛滋暗長了,可是我們至今卻并沒有發(fā)覺。
比如寫字教學,從開始的要求寫正確,到現(xiàn)在指導學生寫美觀,要求上和評價上的變化反映了教師觀念的深刻變化,貫穿其中的審美教育、藝術教育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漢字作一種文化符號,是一種生命的'符號,蘊含著智慧和文明,蘊含著圖畫和節(jié)奏,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對于這些東西的傳達,我們做得很不夠。四大板塊中的重頭戲是閱讀教學部分,分別從課內閱讀教學、多媒體影響下的閱讀教學、閱讀教學的評價、課外閱讀教學等方面來闡釋的。其中“朗讀:是不是老師發(fā)出的簡單指令?”“扁平化:‘形象’解讀的瓶頸”“資料搜集:意義與效果的追問”“多媒體:是飾品還是手段?”“課外閱讀如何進行有效指導?”等,讀后覺得受益匪淺。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都提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于是在教學中,語文課常常淹沒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也常常聽到老師民主的聲音:“誰能給大家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誰能夠帶著美麗的春天的感覺讀讀‘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那么這些做法是不是都合適,都有效呢?答案:不一定!朗讀在閱讀教學中承擔著多種功能,如線索功能、手段功能、訓練功能、評價功能以及多種功能的合一。我們強調朗讀的不可或缺,但是對于每一遍朗讀的作用或者什么時候朗讀,采取什么形式的朗讀的安排目的可能不甚明確,處理有些簡單化、隨意化了。閱讀教學中“形象”的扁平化主要是指閱讀教學過程中,師生對作品的“形象”的把握過于單一,浮淺的一種傾向或做法。出現(xiàn)這種傾向的原因,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教師受到了教學用書的制約和影響所致。課標中明確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等等,都帶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可是我們再去閱讀教參,又具有明確的規(guī)定性。如果我們的教師不去獨立的解讀文本,不去進行深度的思考,僅僅以教參作為依據(jù),我們怎么能打開學生的思維領域,怎么能正確評價學生的多元解讀呢?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明確課文的教學任務,心中有數(shù),才能聆聽并及時評價來自兒童的不同聲音,有效捕捉課堂上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教學信息并把它們作為資源,在生成中豐富提升學生對“形象”的理解和解讀。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研究的重點、難點。在閱讀《有效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一書時,編者又向我們提出了問題: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學為什么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有時還起了反作用?為什么在作文訓練中孩子表達的興趣一點點消失?是啊,這些不正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嗎?
日常教學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一到作文課,學生就愁眉苦臉,交上來的作文許多是七拼八湊、無病呻吟,更有許多學生的作文存在著驚人的相似。如:一次布置大家寫一篇關于親情的文章,為了防止學生“無米下鍋”,課前還組織大家談親情、感受親情,誰知道,作文交上來以后,寫媽媽雨中送傘、深夜送“我”上醫(yī)院的竟還有好幾個。不少學生的作文不是為表達需要,而是為了作文編作文、抄作文,這樣的作文誰愿意寫呢?
在專家的指導下,我發(fā)現(xiàn):原來可以這樣做!
在指導思想上我們要認識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老師引導出來的,學生只有細致地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生活,在生活的過程中思考、表達,在思考、表達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為寫好作文做好條件準備。
在寫作教學中,我們應確立為生活寫作,而不是為考試寫作。必須引導學生“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所以,習作訓練不要急于用文本的框架去束縛學生,不要急于教他們審題、立意、開頭、結尾,而首先要引導他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觀察,領悟思考,獲得知識。然后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講真話,抒真情。寫什么,怎么寫,可以給學生充分的自由。
在指導學生直接進行生活積累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注重間接生活的積累。例如,通過閱讀課外書籍、觀看電影電視、參加校內外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7
綠葉婆娑,驕陽似火。5月26日,xx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xx省xx市xx隆重舉行。來自七大地區(qū)的名師新秀聚焦閱讀、彰顯教藝,給與會教師、專家提供一場鮮活的課堂盛宴。整整兩天活動時間,分享14節(jié)課及專家點評。本次活動特色,正如全國小語會理事、xx省小語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xx省教科院教研員吳福雷總結大會時感慨,本次活動內容呈現(xiàn)“代表多樣、課文多樣、風格多樣、教者多樣、精彩多樣”的豐富性,活動追求“主體更凸顯、語用更充分、過程更美妙、成長更迅速”的實效性。徜徉一節(jié)節(jié)賞心悅目的課堂,聆聽大師高瞻遠矚、旁征博引的詮釋,一股股綿甜醇厚的佳釀不斷豐盈心靈的酒杯,啟迪心智,開啟密碼:還原生活場景,煥發(fā)語言生命。
做課教師扎實、高超、個性的教學基本功素養(yǎng)以及顯赫的個人教育經歷令人折服、艷羨。她們形象優(yōu)美、衣著大方、表情豐富,解讀文本意蘊深厚,駕馭課堂行云流水。在充分研讀學段目標、依據(jù)班級學情的基礎上展開課堂互動,演繹“基于表達的語文實踐”的精彩。
一、引生活,創(chuàng)文境。
匠心獨運的導課活動,利用地域資源鋪陳烘托,親近人物、步入文境。來自xx的林藝鴻老師執(zhí)教《慈母情深》的開場白“同學們,你們喜歡唱歌嗎?哪些會唱小時候媽媽教過的童謠?”學生個唱后,教師用閩南方言演唱。這一另類的閩南語立刻激起全場極大地興趣!是啊“媽媽”一詞的發(fā)音幾乎全世界都是相同的。多么親切的字眼,多么溫暖的親情,師生重溫童年的純真美好,懷著濃情蜜意走進文本,走向母親。再如來自江西南昌的熊忠雄老師執(zhí)教的《北京的春節(jié)》,師生聊開“過年”的話題,一句“你們xx人是怎么過年的”?將學生置身于春節(jié)的情景,點數(shù)了當?shù)氐牧曀住=處熅o接著出示福建的《“圍爐”圖》,敘說當?shù)剡@一習俗;又出示自己家鄉(xiāng)的《“!备䦂D》簡述;自然過渡到《北京的春節(jié)》,教師板題、揭題的技藝猶如是小橋流水、水到渠成,為課堂奠定了“熱鬧、喜慶、祥和”的年味。
二、品語言,習章法。
從寫作的角度解讀閱讀是做課教師凸顯的課堂思路。大家循著“走進去,出得來”的語文規(guī)律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曼妙,習得表達的方法。
1、人物的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xx徐xx老師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老師從“鳳辣子”的外貌描寫入手,一讀她的珠光寶氣,二讀她的美中藏威。三讀人物語言,扣準關鍵詞“只管……只管……”以及一連串三個問號,讀出她的話中話、弦外音,此刻一個傲慢無禮、野心勃勃、能說會道、八面玲瓏的“鳳辣子”躍入眼簾。四回讀人物語言,在《枉凝眉》樂曲伴奏的映襯中,學生將自己的體驗糅合字里行間,品味到深刻的“辣”字。再如江西贛州鐘永剛老師執(zhí)教的《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一文,一讀對話,初感吝嗇;再讀對話,品味人物病重、著急、絕望的心理;三品寫法,在對比、夸張中感嘆吝嗇“這一莖燈草比命重要”!篇章短小,僅僅三百余字,沒有吝嗇、小氣、摳門這些詞語,作者運用夸張、對比、諷刺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畫得入目三分,一個可笑可悲的吝嗇鬼活脫脫立在眼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xx的林xx老師執(zhí)教《慈母情深》一文,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關注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更著重研讀環(huán)境、旁邊女人、“我”的側面烘托這一寫作特點,更加豐富和提升了主題,值得賞析與借鑒。
2、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與拓展。依據(jù)文本特點,使用閱讀支架,這也是長文短教的優(yōu)化策略。在xx吳xx老師執(zhí)教的《“故事一組”群文閱讀》共4篇,這一批量的閱讀課堂,令人耳目一新。由第一篇《一件運動衫》,跳讀相關描寫,師生交流故事四種情節(jié),“注意——想買——穿上——退還——收到”出示三種情節(jié)梯,讓學生對照選擇符合故事內容的一項。學生在揣摩提煉中感悟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接著教師出示故事二《一塊錢》,要求學生根據(jù)“我”的態(tài)度變化畫情節(jié)梯,學生很快根據(jù)一系列心理活動詞語準確畫出了。采用這種關注文本“變”與“不變”的量,能捕捉有效信息理解文章大意,課堂上更便于師生交流重點、難點。如此教學通過群文篇章感受一類故事的基本特點,把握閱讀感受;通過比較閱讀體會故事反復的細節(jié)描寫方法;通過支架策略引領了解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與寫法上的內在聯(lián)系。這一閱讀模式是浙江省小語會“基于教材的群文閱讀”課題研究之“橋梁閱讀”課例成功展示,能在高效課堂實踐課內到課外的延伸,實現(xiàn)“教閱讀對于小學階段更重要”的閱讀理念。讀得深、讀得廣,定會厚積薄發(fā)、遷移運用,形成語文素養(yǎng)質的飛躍。
總之,分享如此優(yōu)質大餐猶如穿行智慧的叢林覓得寶藏。在名師的課堂邂逅自己,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攀升專業(yè)化成長之路。且行且思,如何在閱讀中優(yōu)化學習策略、汲取語言素養(yǎng),一路踐行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生長、表達的生長、精神的生長,從而影響他們終身的文化素養(yǎng)?抵達于漪老師“學習的課堂決定學生生命的課堂”美麗彼岸。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8
今年寒假,我讀完了《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一書,在作文教學方面,我的感觸極深。
小學生作文內容以記敘文為主,主要是寫人、記事和描寫景物。小學生由于見識小,課外閱讀量少和知識不豐富,導致了怕寫作文,厭寫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來總是咬著筆桿苦思冥想,覺得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總是流水賬式的幾句,只是事情或事物的簡單羅列,空洞無物,或是瞎編爛造,沒有真情實感。作為教師如何調動小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yǎng)小學生對作文的興趣,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是只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寫作教學的幾點問題:
1.封閉式教學,學生沒有生活體驗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仿襲用舊有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大多側重于命題作文的指導,重形式,輕內容,習慣于教師,學生寫,導致學生“舉一”有余, “反三”不足,學生僅限于會寫這篇文章,但一旦換個題目,換張面孔,要求學生換個材料,學生就手足無措。這樣的作文教學模式,無異于“閉門造車”,學生只會依樣畫瓢,奉命而作,無論是選材主意,安排結構,還是語言特點,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這樣狀態(tài)導致學生產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機械的思維定勢,當然談不上作文的興趣。
2.缺乏適時鼓勵,學生喪失信心
對于小學生,特別是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學習寫作有一定的艱苦性,但是一旦發(fā)生興趣,學生就會“樂此不!保淇斓貙W習,對寫作產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找到他們打開寫作這扇大門的金鑰匙。這一時期的我們正培養(yǎng)學生由口頭表達向書面表達過渡,這段時間對小學生不是很容易度過,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給他們多一點的耐心、幫助和鼓勵。如果教師對剛接觸寫作的學生的習作求全責備,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顧地去挖苦譏諷,那么學生就會覺得無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多次消極的體驗就會發(fā)展為對作文的怨恨,原先的興趣或是掌握的一些技能也會自行消退。特別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學生,他們對作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教師若再不給他們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產生一種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對寫作完全喪失興趣,失去信心。
3.批改缺少反饋交流,學生缺乏寫作積極性
學生每次寫作文,只要一寫完,就上交給老師,似乎這就是任務完成了,不管它好還是不好,自己不會再去修改,只是等著老師說通過或是不通過。如果通過了就欣喜若狂,但不會思考為什么我這次作文能一次過關呢,是我哪里寫得比較好呢,我下回寫文章時也應該注意這點,學生沒有這方面的思考,只是交差了事。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更多是因為教師在批改作文時缺少專業(yè)的點評,學生的不到任何教師在寫作上與他們的交流、反饋,久而久之,學生只把寫作看成是一項任務。如果是不通過的學生,他們則是等著,等著老師給他們改,即使自己改,也是添個只言片語了事,根本就沒有在本質上做大的修改。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作為教師的我們沒有針對每一篇學生作文,作出有針對性點評,給學生一個明確具體的修改文章的方向,更多的是概括地說說存在的普遍問題,說說大概怎么去改,而這樣的指導對小學生而言。我想說,這是無意的,因為他們只是剛接觸寫作的孩子,這樣的泛泛而言,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而現(xiàn)實是我們大部分教師對交上來的作文只是打個成績,大概地寫幾句評語,發(fā)還給學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學結束了。學生面對作文的單一讀者——教師,得到的反饋僅僅是一個分數(shù)和一些模棱兩可的評語,如果我們是學生也會提不起寫作的的興趣,每一次的作文教學都不可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蛟S,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更要采取一些相應措施去消除學生作文的懼怕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
二、結合《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中的作文教學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
1.廣辟渠道,引來源頭活水
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寫作興趣的源頭在于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認識事物。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拓展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活動、社區(qū)活動等,同時鼓勵學生多寫日記,記錄生活點滴,多讀好文章,多做摘抄。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各人收集的材料、感受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交流學生讀到的好文章,好句子,談談自己讀文章是的體會感受等等,以擴大活動效果,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到“處處留心皆文章”從而對寫作產生興趣。只要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那么他們就會對作文產生好感和熱愛,會主動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自覺地、勤奮地吸收好文章的精華,并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從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因此,教師進行作文教學,理當充分地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以此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并要充分挖掘利用興趣這一巨大動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2.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獲得成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fā)人們的奮斗精神,成功是興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盡可能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鼓勵和幫助學生去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學習興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個不生作文的成功點、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學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會是一無是處!皵(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師的評判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點滴的成功,會使學生心理立即興奮,激起喜悅之情。這樣就能調動大多數(shù)學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寫作積極性。如果在作文訓練中學生總是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感,就會產生焦慮、自卑,從而失去學習作文的興趣。
3.雙邊批改,增加反饋交流
學生作文完成后,可以采取師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興趣,作文本收上來后,或先由教師大概批改,對每遺篇文章都指出一些較明顯的缺點,并明確給予學生修改的方向和建議,再讓學生精細批改,斟酌字、詞句的用法是否妥帖;或先由學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師進行檢查性批閱,雙向交流,對交流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別點評,集體評講。這樣做,對全班學生來說都是大有好處的,大家都要經歷一個復雜而細致的思維過程,諸如:遣詞造句是否合理準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敘事是否完整具體,都得動腦筋分析推理,然后做出判斷,并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寫得差的同學改到寫得好的作文可能學到方法,得到啟發(fā);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差的作文,也會從中得到教訓。每互改一次,無異于一次觀摩和交流。
作文教學需要老師用心教,花心思、花時間指導學生改,指導鼓勵學生多積累、感受。作文教學需要學生用心學,用心感受、體驗,要投入,需要入情入境感受好文章,需要入情入境寫出真感受,需要十足耐心改出好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9
撇開繁忙的工作,帶著一份對與大師同一課堂的期盼,我和同事一起來到了杭州,走進了“千課萬人”的會場。整整兩天,雖然一直坐在聽課會場,沒有時間出去領略杭州這個現(xiàn)代城市光彩的一面,沒有時間去那為世代文人所稱頌的西子湖畔走上一圈,但并沒有留下遺憾。因為,在會場,我目睹了王崧舟、孫雙金、竇桂梅、薛法根、虞大明、孫雙金等著名特級教師的風采,我的收獲滿滿。
短短兩天的聽課學習,可以說是累并快樂著:每天坐在體育館硬凳上,一聽就是10節(jié)課,高密度的課堂讓人休息的時間很少,長時間的坐姿讓人感覺有些疲乏;但我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那課堂教學堂堂精彩,那大師風采個個讓人折服。這樣精彩的課堂教學,讓我走近了大師,再次領略到了大師的風采!
短短兩天的聽課,卻是對我的一種歷練。領略名師風采,并從中汲取經驗。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周一上午王崧舟老師的課。
像去年一樣,王崧舟老師還是進行同課異構——《望月》。同樣一篇課文,同樣的一個人,卻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課堂設計,走了兩條完全不相同的路,卻達到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地。這一點讓我很是佩服。
王崧舟老師的課堂向來以清新出名,如詩的感覺充溢著整個課堂。王老師的課,如一首清新的詩,一幅淡雅的畫,一股潺潺流淌的清泉,我們聆聽著,沉醉著,仿佛經歷了一種心靈的洗禮。當王老師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從紅地毯上走入課堂時,全場的教師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望月》的第一課時,緊緊圍繞“讀月”而展開,把長的課文讀短,讀通!锻隆芬晃模742字,但在王老師的演繹下,已不僅僅局限于這幾個字了。在王老師引導下,學生們從這742個字中讀出了三個不同層次的月:“江中月”、“詩中月”、“心中月”,這既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也是文本解讀的過程。在“江中月”、“詩中月”、“心中月”的教學中,又聚集在“千江有水千江月”這一終極指向,讓學生在王老師的引導下品味著“千江有水千江月”這一美景。借著美妙的背景音樂,在王老師和學生互相配合的朗讀聲中,整個會場的老師們共同欣賞了“千江有水千江月”這一美景。通過學習“月下交談”這件事,王老師又帶著孩子們一道去找尋了一回那帶著童話般夢幻的“心中月”。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啊,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風景!
第二課時,王老師將課堂緊扣“寫月”來展開。王老師另辟蹊徑,向學生展示了各名家寫月的名句,讓學生進行欣賞,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寫月,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寫作練習落到了實處。在這之后,師生共同總結,課文寫景與寫事相交融,得出“望月還是月”。
兩個課時雖相對獨立,而又渾然天成,應和著獨有磁性的語言,欣賞著文、韻、情一體的課件,體驗著王老師人如其課、課如其人的境界。
另外,在王老師的課堂中,我和同事發(fā)現(xiàn)了那久違了的練習聽寫,久違了的背誦品味。但王老師所運用的聽寫又和傳統(tǒng)有些區(qū)別,有所創(chuàng)新。比如在聽寫的時候,王老師采用老師讀“江中月”部分,讓生在聽得過程中把這部分的關鍵詞摳出來這樣的方法。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聽寫的目的也達到了,而且形式不像傳統(tǒng)的那樣死板。
總之,王老師的課堂讓我學到了很多,對語文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當然,除了王老師的課堂,其他名師的課堂也是讓人叫絕。名師的每一堂課都在體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這樣的教育理念,我想,這應該是“生態(tài)課堂”的實踐吧!這次聽課活動,時間雖然短,但是收獲卻是滿滿的!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0
寒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特級教師李吉林所著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一書,似飲瓊漿玉液,沁人心脾。李吉林老師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學生的愛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她創(chuàng)立的情境教學理論,似一盞明燈,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李吉林老師依據(jù)南朝文學批評家劉勰的《文心雕龍》關于“情境”的論述,結合現(xiàn)代心理學的理論,經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創(chuàng)立了情境教學理論。
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情境教學的出現(xiàn),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的生機,那豐富有趣的內容,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動人的情意,寬闊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尋味的哲理,使教學變?yōu)榫哂绪攘Φ、有趣而有意義的活動。
情境教學有四大特點:
一、形真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因此,教學首先必須有鮮明的形象性,使學生如入其境。
李吉林老師歸納了六種把學生帶入情境的方法:
1、 以生活展現(xiàn)情境;
2、 以實物演示情境;
3、 以圖畫再現(xiàn)情境;
4、 以音樂渲染情境;
5、 以表演體會情境;
6、 以語言描繪情境。
在課例講解中,用得最多的是第三種方法。
例如教學《草原》時,展現(xiàn)一片綠色的畫面,上面點一些草叢,再剪貼上羊群或馬群,就是草原。又如教學寓言《刻舟求劍》時,可以用硬紙剪一只船,船上再貼一個坐著的人的剪影,然后在船上別上兩根回形針,上課前在教室黑板上拉一根鉛絲,教學時即將鉛絲穿進船上的回形針的空隙里,這樣船就可以在鉛絲上移動。
多么生動、傳神!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情境的.最主要的方面,并且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的余地,從而達到展示形象的目的。
“形真”以簡化的形體,暗示的手法獲得與實體在結構上對應的形象,從而給學生以真切之感。
二、情切
情境教學抓住促進兒童發(fā)展的動因——情感,以教師的真切情意去感染兒童,從而激起兒童的相應的情感,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
關于這一特點最典型的課例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到剎那間的溫暖,教學時,老師啟發(fā)孩子們想象小女孩可能說什么,老師說:“讀到這里,我仿佛聽見了小女孩的聲音,你們聽到了嗎?那么輕,那么細,你們好像聽到她在說什么?”孩子也是那樣輕輕回答著:“我們仿佛聽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好像在說‘好暖和呀!’‘多好的火爐呀!’‘我的手和腳已經凍僵了,讓我多烤一會兒吧!’”這樣的補白使已經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真切、更感人。同樣,在小女孩第四次劃著了火柴,仿佛見到了奶奶時,讓孩子進一步想象:“現(xiàn)在,假如你們就是小女孩,當那么溫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現(xiàn)在你眼前時,你會怎樣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又會怎樣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帶走?”孩子們都動情了,他們深情地喊著“奶奶——”,激動的眼淚都涌出來了。
情境教學情真意切,情感參與認知活動,充分地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學習情緒。
三、意遠
劉勰云:“文之思也,其神遠矣。”道出了作者著文時,已置身于廣遠的意境之中。情境教學便是順應作者的思路,體驗作者情感的脈搏,創(chuàng)設有關情境,從而把學生帶入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處的情境之中,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境深遠。
教學中,情境往往成為學生想象的契機。教師便可憑借學生的想象活動,把教材內容與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聯(lián)系起來,從而為學生拓寬了廣遠的想象空間。隨著課文學習或觀察活動,帶學生一同進入廣遠的意境中,可以飛向藍天,潛入大海,越過崇山峻嶺,跨過歷史長河,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如此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今昔以至未來……
情境教學所提供的廣遠意境,發(fā)展了兒童的想象,兒童的想象又豐富了情境。意境的廣遠,不僅促使學生更深地理解教材內涵,而且促進兒童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四、理蘊
情境教學所蘊含的理念是課文的中心。通過各種形式及活動場景的轉換,一步步地展現(xiàn),引導學生去琢磨、領悟。
情境教學“理蘊”的特點,決定了兒童獲得的理念,不僅是感性的、事物現(xiàn)象的認識,而且是對事物本質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
在課例《落花生》中,這一特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當學生已經進入和爸爸一起吃花生、贊花生、談做人的情境時,學生的思維活動表現(xiàn)得相當活躍,老師由此而拓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像落花生一樣,不喜歡外露,而喜歡內藏,樣子不好看,但對人有用?”孩子們心領神會,暢所欲言:“藕。它雖然埋在烏黑的淤泥中,但它可以供人們食用!薄懊骸km然埋在深深的地里,它卻可以燃燒,帶給人們熱量和溫暖!薄笆沂km生在山里,但對人的用處很大,經過烈火的焚燒,把清白留給人間。”“駱駝。雖然樣子丑陋,但是它能長途跋涉,行走在干旱的沙漠上,為人們服務!薄靶Q吃的是桑葉,樣子并不好看,但是它把體內所有的潔白的絲全部獻給了人類,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薄
說得多好!孩子們在情境教學中,領悟了文章的精髓,道出了驚人之語,美哉!妙哉!
兒童蘊藏著無限的潛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情境教學為兒童提供了一個寬闊而又貼近的最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以拓寬教育空間,縮短心理距離,促使他們以最佳的情緒狀態(tài),帶著與日俱增的主體意識,投入教育教學過程中,使自身的潛能得到盡可能大的發(fā)展,讓智能、創(chuàng)造性、高級情感諸方面獲得充分發(fā)展,從而保證語文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1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自從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后,由于這職業(yè)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并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
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良師。書中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我今后的教學幫助很大。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chuàng)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缎W語文教師》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認識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薛法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從他們的教學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手段,慢慢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小學語文教師》滋潤了無數(shù)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她的百家講壇特吸引人,教學點評忠懇,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沖鋒號。
《小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chuàng)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獲,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年輕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一本書刊或雜志,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缎W語文教師》一直與我相伴了好些年。據(jù)了解,《小學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shù)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
《語文教師》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致、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先鋒。
閑來無事時,我喜歡拿一本《小學語文教師》細細品讀,在讀這本書時,經常會看到一個人的文章,那就是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竇桂梅。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這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在小學教育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竇老師來自東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中等師范學校畢業(yè),不到30歲就被評為了全國特級模范教師,這里面有多少汗水。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竇老師講的課,每一次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她教學的底氣,特別是洋溢在課堂上的新意與靈感。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的故事:一位教師的一堂歷史課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聽課者嘆為觀止。下課后大家請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老師說,我是用我的一生來備這一節(jié)課的。這句話正道出了教師備課的境界。比如她上《秋天的雨》一課,僅一個導入環(huán)節(jié),就讓人聯(lián)想到了,在那楓葉飄落的秋天,一場秋雨沐浴著大地,讓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著感覺到課本內容是那樣的接近。這些除了竇老師課前辛勤的備課外,肯定還有許多平日生活中的備課,比如,讀書、寫作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等等。而竇老師就是這樣,她也是把自己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在為教學做準備。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竇老師這種精神,這種永無止境追求教育事業(yè)的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百年育人的神圣職業(yè)!
假期里閱讀《小學語文教師》這本雜志,認識了一個新的名詞
“比較閱讀”。所謂比較閱讀是將兩個或多個材料對照閱讀,比較、辨別其中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分析、綜合、概括、重組,形成新認識的過程。
閱讀教學需要根據(jù)文本特點和具體學情來精準確立教學目標。通過比較閱讀教學策略能夠遷移運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他們從“會讀一篇”走向“會讀一類”。
比較閱讀帶來的創(chuàng)新和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教學內容上實現(xiàn)聚焦。單篇文本的教學,教學內容往往過于龐雜,教師什么都想教,結果什么都沒有教好。比較閱讀通過兩或多個文本或語段的異同比較,能集中、聚焦教學內容。
第二,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上凸顯自主,倡導發(fā)現(xiàn)。比較閱讀的重要目的是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在比較閱讀的課堂上,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活動就是獨立閱讀、比較閱讀,教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同學們,通過比較,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自主閱讀,主動探究,有所發(fā)現(xiàn),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快樂、發(fā)現(xiàn)的快樂、獲得閱讀、表達、思維等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這是比較閱讀的重要特征。
比較閱讀有三大價值。
第一,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讀寫規(guī)律。要從單一語段或單篇文本中發(fā)現(xiàn)讀寫規(guī)律比較困難,學生發(fā)現(xiàn)不了,怎么辦?教師只能講給學生聽。但是,如果把兩個語段或兩篇文本放在一起,學生就容易發(fā)現(xiàn),就能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是傳統(tǒng)教學不具備的優(yōu)勢。
第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考。語文課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智慧。我們學校倡導智慧教育,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思維。讓學生在兩個甚至多個相同或不同的觀點中比較、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肯定有利于發(fā)展他們的思維。
第三,能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從“教的課堂”轉向“學的課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2
感謝雷玲老師主編了這本《小學語文名師教學藝術》,是她讓我得以坐在家中便能夠沐浴在名師的陽光下,徜徉在名師的風采中。
雷玲老師在這本樸素無華的書中,為讀者介紹了八位小學語文界的名師。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于永正的“藝術人生”,孫雙金的“情智課堂”,王崧舟的“詩意課堂”,趙景瑞的作文課堂魅力,閆學的語文之道,吉春亞的濃濃語文味的課堂,盛新鳳的“和美語文”,周益民的詩化語文教學。八位名師各具特色、匠心獨運的教育教學藝術,令人拍案叫絕,閱讀此書,我充滿激動、感慨、欽佩,同時更有深深的自責。
當讀到王崧舟老師的《兩小兒辯日》的情景對話時,我激動不已。
【附教學片斷】
教師把學生分為兩大組,分別扮演兩“小兒”要求學生在老師引讀后只是忠實地讀好課文中對話的語句,不要添加任何詞語。
師:“好,劍拔弩張,開始辯斗。(念讀課文)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
甲組:“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師:一兒曰——
乙組:“我以日初出遠二日中時近也。”
師:一兒曰——
甲組:“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部位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師:一兒曰——
乙組:“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ń處熯m當添加提示語,但要求學生仍然只是讀課文的內容)
師:一兒不服曰——
甲組:“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師:一兒爭辯曰——、
乙組:“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師:一兒扯著嗓子曰——
甲組:“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師:一兒以教跺地曰——
乙組:“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師:一兒以手相指曰——
甲組:“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師:一兒不甘示弱,也以手相指曰——
乙組:“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學生身心投入,辯斗漸次激烈,全場掌聲響起)
教師開始時讀課文的提示語,進而又逐漸地設置新的提示語,不斷地反復引讀層層遞升。在老師的不斷“挑撥”下,兩大組的“小兒”們辯斗的`越加火熱激烈,最后發(fā)展到指手跺腳、互不相讓。場面激烈,效果斐然。書中像這樣精彩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當讀到于永正老師用充滿深情的筆觸寫下《給女兒的20條貼心建議》時,我感慨萬千。這是一位多么令人敬佩的人民教師!“教師要在上課鈴聲未落之前到達教室門口;一旦進入課堂,就要像京劇演員一樣精氣神十足;要盡快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要注意教學形式手段的變化:要細心觀察學生,全面了解學生,
傾聽學生的談話?”讀了這20條建議,我仿佛聽到了一位老教師對年輕一代的諄諄教誨,仿佛看到了于老師那滿懷期待的眼神。這可是老先生一輩子的寶貴財富。∥倚疫\的學到了可能一輩子也悟不到的教育細節(jié),頓時覺得如于老師的女兒一樣幸福。
當讀到趙景瑞老師的累累碩果:?在全國教育報報刊公開發(fā)表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近400多篇約70萬字。我充滿欽佩。同樣作為長期伏案的教師,我深知這些成果是花費了無數(shù)日日夜夜嘔心瀝血的結晶。
讀了這本書,我更多的是自責。在前輩大師面前,我是何等渺小,教書育人又是一項多么博大精深的事業(yè)!孫雙金老師為了講好《只揀兒童多處行》整整半個月沉浸在冰心的世界里,他說“很純凈,也很幸福。”《萬里長城》是王崧舟的成名作,據(jù)他回憶,此課的創(chuàng)作數(shù)易其稿涉及傷筋動骨的構思調整就不下七八次。于永正老師反復強調“這法兒那法兒,不鉆研好教材就沒有法兒”?而我呢?雖然也曾像孫老師那樣為講好一節(jié)課,主動閱讀相關書籍資料,但那只是臨時抱佛腳,為了需要而讀書;雖然也曾像王老師那樣為講好一節(jié)課絞盡腦汁,但下功夫的程度顯然不夠,甚至有時別人指出缺點還不虛心接受;雖然也曾像于老師那樣為講好一節(jié)課潛心鉆研過教法,但并沒有堅持每節(jié)課都那樣做?值得慶幸的是,我還很年輕,今后的教育之路還很漫長,人生的畫卷更多的是空白,我愿學習名師的執(zhí)著、勤奮、刻苦?潛心研究教育教學,使自己的人生絢麗多姿。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3
我反復地閱讀了《小學語文》,心中感觸頗深,原來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智慧,語文課堂就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tǒng)、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還應注意學生閱讀時的心理衛(wèi)生和用眼衛(wèi)生。
在教育教學中,要用心評價每一個孩子,激勵和引導每個孩子走向成功,運用引導激勵的方式,達到樹立自信心。老師的一句巧妙的'話語,包含了老師的愛,包含了與學生平等的觀念,包含了老師發(fā)展評價觀,通過激勵和引導,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布魯納說:“評價,最好是一種智慧!比绻@位老師有“唯我獨尊”的觀念,認為這種學習態(tài)度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從而對孩子進行一種不恰當?shù)脑u價甚至責罰,那么,這個孩子就永遠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機會。讓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愛孩子吧,何樂而不為呢??讀了《小學語文》,我有如下幾點感悟:從教師來講,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第一:要轉變教學觀念,要相信學生是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不必事事聽老師的;教師要具有創(chuàng)造意識和民主意識,就會去營造一種適合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師生和諧的民主環(huán)境,使學生敢于、善于表達自己的意見。
第二:要改變機械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在積累遷移中教會學生運用語言,才能發(fā)展學生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要善于解除教學參考和標準答案的束縛,要給學生留出發(fā)表自己觀點的余地。
第三: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表達能力上。
要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訓練。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不能脫離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訓練,要在創(chuàng)造性語言訓練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在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方面,可從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入手,以發(fā)展學生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發(fā)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訓練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在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訓練方面,可進行擴展性、重組性、變換性的語言訓練等。
第四:一篇課文要設計出多種教學思路,采用多種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根據(jù)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多種課的類型。例如,以感知、理解為目的的觀察課、精讀課;以理解和欣賞為目的的朗讀訓練課、朗讀欣賞課;以訓練速讀為目的的默讀課;以運用讀寫方法為目的的讀寫練習課、課外閱讀作品報告課;以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為目的的說話課、演講課;以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為目的的探究課。特別是在高年級,探究課要大大提倡,目的在于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第五,語文教學要向生活開放、向課外閱讀開放。要把學生帶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學習生活中鮮活的語言;要引導學生進入課外閱讀的大課堂,豐富知識,開闊思路,積累語言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關鍵是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而教師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體現(xiàn)于教學的個性上,我們每位教師的教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4
近年以來,我一直想在小學語文比較閱讀教學方面做些實踐研究,為此我不斷地在教學中大膽的摸索,利用網絡,不時的搜索學習別人在一個方面刊登的文章。因為這些知識都比較零散,加之本人的能力有限,總覺得在大腦中對比較閱讀缺乏一個系統(tǒng)的架構。
一天,我在當當網上無意中看到《小學語文比較閱讀微格教學設計》這本書,當即買了一本。等書到了后,我便急忙的閱讀了起來。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比較閱讀概說、指導比較閱讀教學技能、微格教學課的設計、比較閱讀微格教案的編寫、比較閱讀課案例、比較閱讀研究成果這六個方面。讀罷此書,讓我對比較閱讀教學有了清晰的認識,F(xiàn)把我閱讀后的感受梳理出來,以便和大家分享。
一,對研究比較閱讀教學的認識。
語文比較閱讀教學,可以指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比較。其中在小學階段更偏重從微觀方面比較,到了高段或初高中時偏重宏觀比較。微觀比較,可以在教學中從文章標點符號、詞語、句段和情感等方面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宏觀比較,可在教學中從文章體裁、寫法、題材等方面指導學生進行比較。在比較閱讀教學中最好要遵循發(fā)展性、協(xié)同性原則、選準比較點,在教學中要不斷激勵表彰學生,讓他們體驗到學習中的成功,只有這樣,比較閱讀教學才能夠持續(xù)有效的開展下去,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才能穩(wěn)步提高。
二、對團隊課題研究的認識。
課題研究,一定要合理組建團隊,只有真正的做到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三結合,才有可能把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一定要長期持久的進行,絕不可能追求短期速成。課題研究,要注重資料的積累和成果的提煉,課題成果的呈現(xiàn)形式不僅僅限于教師的論文、課例、教學設計,教學敘事,還有學生記錄學習感受和收獲的習作,這本書中最后一個版塊——學生講故事,就呈現(xiàn)的很有新意,一方面充實了課題研究呈現(xiàn)結果的豐富性,另一方面也印證了課題研究的真實性,此外見證了課題研究的有效性。
三、對學?蒲邪l(fā)展的認識。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研是學校發(fā)展的法寶。哪個學校的科研發(fā)展領先,其教育教學工作必定領先;沒有高水平的`科研技術,其學校的高位發(fā)展是難以持久的。學校的科研發(fā)展,從最早看學校教師發(fā)表論文的篇數(shù),逐漸發(fā)展到看學校課題研究的數(shù)量,現(xiàn)在已漸漸看的是學校課程研究的水平。也就是說科研已從論文、課題,發(fā)展到了課程階段。要做課程,就得整個學校一盤棋,所有教師一條心,在學校整體發(fā)展的框架下協(xié)同進行。必要的時候,學校還要和高校的教授或是當?shù)氐慕萄袉T合作,獲得人家額支持。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5
我閱讀了《浙江省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規(guī)范和建議》,現(xiàn)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
一、識字、寫字教學。
低年級要牢牢抓住識字、寫字教學這個重點,幫助學生認記生字,認真地做好寫字的指導。并逐步過渡到中年級學生的自主識字,加強識字的交流,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作為低年級的語文老師更應該把寫字的起始教育抓好,重視寫字教學,低年級要利用課內時間指導學生寫字,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的基本筆畫,掌握漢字的筆順規(guī)則和結體規(guī)律,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筆畫、筆順、結構難以把握的字,教師要范寫。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寫字的興趣。
這是我的一些做法: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格子。為了讓一二年級的學生更好地把握漢字的結構,因此都在田字格里進行書寫。有的學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田字格的重要性,覺得只要放入田字格內就行,至于怎樣放,就無所謂了。其實,把字放入田字格放得合不合適、大小規(guī)格是否合適,也是極其重要的,這關系到以后寫字能否寫均勻、寫美觀。那么,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讓他們如何處理字與格子之間的關系呢?我總是生動地把“田字格”比喻成“字寶寶”的家,告訴學生,每個生字寶寶都很漂亮,它們也有自己美麗的家,我們怎么樣才能讓它住得安穩(wěn)呢?你想不想讓這個字寶寶住得舒適呢?聽到這些話語,孩子們就會有意地去觀察,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此時,我覺得遠比教師講解更易于接受。有時,孩子會把字寫得太靠上,我會提醒他:“瞧,字寶寶都頂住天花板了,多難受。 焙⒆涌倳邼匾恍,悄悄地擦了,認認真真地再一次進行書寫。經常性地這樣提醒,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明白了,字應該放在格子中間,而且四周應該留出一定的空隙,才是最合適的。
2、引導孩子觀察字的結構。漢字是方塊字,分類后不外乎那么有限的`幾種結構形式,每種結構形式的漢字在布局上有其各自的特點。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筆畫結構,看字的大小、高矮、寬窄,觀察得越仔細,寫字就越有把握,寫出的字才能結構勻稱,搭配合適,端正整潔。一開始由教師講解,然后慢慢扶著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一類類不同結構的漢字在布局上的特點,因為只有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才能是學生已經消化認識的。例如在分析上下結構的“罷”字,除了引導學生說出上窄下寬,上短下長,我還讓學生觀察“下面部分”為什么寬,靠哪一個筆畫寫寬的,學生一目了然地就看到“去”的第二橫,學生也就很容易地把下面部分寫得協(xié)調了。有的時候,筆畫之間的相互避讓,老師也可以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講給學生聽。通過這樣不斷地引導,學生的自我觀察能力就越來越強,漸漸地,學生就能獨立寫好一個個漢字了,隨著年級的升高,教師的指導也就逐漸減少,讓學生在自悟中提高。
3、引導學生進行字的比較。在練習寫字時,老師可以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放在一起寫,讓他們找出字的不同點,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字寫漂亮。如學過“日”、“口”、“中”字后,學生比較“口”與“日”、“中”三個字后,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字的共同點都是方框兒,但“口”是上大下小,“日”是長方形框,“中”也是長方形框。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比較深的印象,寫字時就能胸有成竹,筆聽使喚。對小學生來說,寫好一個字,都是有一個由不好到好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地將自己寫的字與范字進行對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進步。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08-08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05-21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5篇11-02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20篇)04-18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精選(15篇)05-22
(優(yōu))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5篇05-21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15篇[優(yōu)]05-22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范例15篇)05-22
小學語文教學感悟匯總【15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