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6、7》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09 12:23:5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6、7》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6、7》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7》教學反思

        《6、7》教學反思1

          這部分內容教學得數是6、7的加法,它是在學生了解加法的含義和學習了6、7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從前面的“一圖一式”過渡到“一圖兩式”,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之間的聯系。

          在教學時,想通過例題讓學生學習、感受“一圖兩式”,并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教學中通過學生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使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同時又動嘴,注意力更集中。得數是6、7的加法算式的完善,是想通過6、7的分與合遷移過來,也要體現出有次序。想直接通過大問題的提出,充分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都交給了學生。孩子的天性是愛玩,用做游戲的發式進行練習,不僅能使他們學會合作學習,又能再次激發學習興趣。

          練習設計具有基礎性、趣味性、開放性。在現實的情境、趣味的游戲、開放的活動和務實的作業中綜合練習,進一步強化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再次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有趣、有用和挑戰性,讓學生再次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聽童話故事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在乏味的練習之后出現“青蛙練習跳傘”這樣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感,頓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再次被激發。

        《6、7》教學反思2

          對于“6、7的加減法”,大部分學生都已能口算,教材編者可能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而在這一課時的編排中體現上述這些意圖。整節課都是“看圖寫算式”而沒有“算”的感覺。我想,雖然大部分學生已經知道有關6、7的加減法的得數,但他們只是根據家長教的憑記憶或直覺,我覺得這樣是不夠的,我們的數學課上應引導學生從加、減法的意義出發,借助數的組成知識來解釋,要使學生不僅知道得數更能說出算理,在此基礎上再使學生理解“一圖兩式”滲透“一圖四式”。本節課我重點引導學生看圖列式,具體做法如下:

          一、由易到難,逐漸深入

          為了讓學生順利的理解一圖四式,我首先讓學生做一圖一式,課件出示了動畫的小狗,學生很感興趣,在1-5看圖列式的基礎上復習了簡單的看圖列式,效果很好。隨后我又給學生出示了一圖兩式,水到聚成,學生很好理解。最后出示了一圖四式,我讓學生自己先寫2道加法算式,學生很容易就寫完了,但是接下來寫2道減法算式,有的學生就寫成了用多的數減少的數,而不是用一共的得數減,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有的學生仍然這樣做,這種情況在以前也出現過,我知道學生的理解誤區來了,雖然在之前的練習中有了充分的鋪墊,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只好第二天再練習。

          二、繼續鋪墊,加深理解

          第二天數學課,我在黑板上畫了和課本上一樣的6朵花,讓孩子練習,并且給孩子們強調,列減法算式是用一共的數減紅花,就是綠花,減綠花就是紅花,那些好出錯孩子們才有了好轉。

          總之,6、7的加減法學生理解很好,唯一的不足就是沒有讓學生動手擺小棒,以后要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

        《6、7》教學反思3

          一、滿意:

          這節課設計是先讓學生通過蘋果圖,列出一圖四式,復習上學期學習的知識,對這節課用想加算減法進行計算做鋪墊,然后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學習了用四種方法解決問題,老師通過對方法的總結,讓學生感受想加算減法在解決這道題的優勢。最后通過練習,讓學生知道什么情況下用想加算減發計算更方便。

          學生上課期間在練習本上做題,在班級釘釘群里踴躍發言,課堂上通過看視頻講解和老師講解相結合,通過做練習題鞏固這節課學習的知識。

          二、不足:

          1.這節課堂上視頻播放時中間出現畫面不同步卡的的現象。停下來讓學生重新進入直播,調節清晰度。

          2.課堂講解以老師為主,總結也是老師進行總結。

          3.講課語言不夠簡潔。

          4.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想加算減法在計算中的簡便,講解中雖然提到了想加算減法的優點,但是習題中學生還是以破十法進行計算為主。

          5.缺少與學生連麥互動,應該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自己總結想加算減法的在哪種情況下用更簡便。

          6.下午上課以復習上午學習知識,講解習題為主,和學生連麥次數多,用的時間較多。

          三、措施:

          1.出現卡等問題時,及時停下來和學生進行溝通。

          2.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規律。

          3.認真備課上課,做好上課準備,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4.多與學生進行連麥互動,多讓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

        《6、7》教學反思4

          本節課在前面學習十幾減9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雖然書本上提供了三種不同的口算方法,但是孩子們似乎對前面兩種方法很難理解,所以,課堂上當有學生列出15-8這一算式后,我就讓孩子們說說是怎樣想的,發現許多孩子知道答案是7,但說不上來是怎么計算的。能說上兩句的,是這樣兩種方法:一是15可以分成8和7,所以15減8等于7;二是想到了8加7等于15,所以15減8等于7,這也就是書本上的第三種方法。至于書本上的前兩種方法沒有一個孩子提出來,于是我就結合書本上的情境圖,引導孩子們理解,但是盡管如此,許多孩子還是不能接受,在后來的'《一課一練》的練習中就暴露出來了。

          總之,本節課孩子們掌握得不好,計算的正確率很低,而且口算得相當慢,令人疑惑的是:相加法算減法是孩子們樂于用的一種方式,并且在上學期對求加法中的未知數練習得也比較多,但是為何現在計算減法就那么難呢?可能對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還沒真正地理解。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退位減法的練習,希望在練習中孩子們的計算能力和水平均有所提高。

        《6、7》教學反思5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說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數出數量6、7的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想讓孩子們做到規范書寫,能夠把寫數落到實處,所以在這節課中我沒有教學寫數這一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教材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教材,有師生進行打掃教室的情境圖,計數器,尺子圖,數金魚圖,還有利于學生從圖像抽象出數的點子圖。

          教材呈現的`內容相對來說較多,相互之間缺乏聯系,對于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課呈現內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題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一個教學情境把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生在認識6、7后,我讓學生數形結合,用6和7來表示圖形,接著用6根或7根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不得不說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可小覷,認識數序、比較大小,這部分教學內容很輕松的完成,在練習時以游戲活動的形式呈現,并給予鼓勵,使學生學習的熱情再次高漲,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整節課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由于在前面畫圖、擺小棒的教學環節占用時間過多,在基數和序數的意義區別這一環節,時間緊張導致通過數金魚圖,來滲透基數和序數的含義不夠扎實,學生對此的區別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感知,有的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出現錯誤,在下一節課要進行專項強化練習。反思教學,如果我能在語言上再精煉易懂,更貼近學生富有激情,更加注重數學語言的敘述準確到位,我想學生會更明白,更理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著這一前提,在今后教學中要對教參、教科書內容的理解再度加強,教學設計更加深思熟慮,給學生們上出一堂堂毫無遺憾的課。

        《6、7》教學反思6

          上了《6和7的認識》后,我更加體會到興趣對于孩子們學習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我以“趣”為中心,設計課堂教學。

          一、創設新穎、有趣的童話情境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來說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序數、比較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序數意義及6、7的組成。其中知道6、7的組成是教學的重點。

          由于教材呈現內容相對來說較多,相互之間缺乏聯系,對于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如果我們在一節課內呈現的內容、形式、太多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了“昆蟲王國運動會”這個主題情境,將書本中的一系列相關知識點用這個虛擬的童話情境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并將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成功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學習《6和7的認識》。

          二、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钡湍昙壍臄祵W教學除了使學生正確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外,關鍵的一點是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1、猜數、寫數的樂趣。為讓學生建立良好的數感和符號感,能用數學符號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我讓學生們觀察情境圖,從“昆蟲王國運動會”里,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昆蟲運動員,用小棒把它的數量擺一擺。擺好之后,請一個學生到黑板上擺出他喜歡昆蟲運動員的數量,讓其他的學生們猜一猜,他喜歡的昆蟲可能是什么?低年級的學生們好奇心很強,很想知道同伴們喜歡的是什么,非常感興趣地到教學中來。寫數時,讓學生聯系生活說一說這6根小棒還可以表示生活中數量是6的物體個數,并與寫數相結合,讓學生邊說邊寫,將枯燥的寫數過程變得有趣。

          2、動腦的樂趣。在學生已經擺出6根小棒的情況下,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擺出7根小棒。讓學生們猜一猜,擺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樣擺的。通過學生動腦操作、敘述,使他們充分感知6與7的聯系。

          3、合作的快樂。同桌兩人擺一擺6、7的分成或組成,要求一人擺一人登記,完成后將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展示,從中讓學生明白有規律擺法的好處。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輕松快樂,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整節課時在時間安排上有點緊張;少數學生不能有規律地寫出6、7的分成。

        《6、7》教學反思7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來說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他幾個知識點相對于學生較簡單,但也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系。

          學生們已經有了1-5的數的認識基礎,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用學具擺出6和7。教學中在學生已經擺出6根小棒的'情況下,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擺出7根小棒。讓學生們猜一猜,擺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樣擺的。通過學生動腦操作、敘述,使他們充分感知6與7的聯系。從過程中歸納得出6和7的大小關系。并通過一把斷尺,讓學生知道7后面還有數,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關系。想象生活當中還存在哪些物體可以用6和7來表示,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數字之間的聯系。

          而對于重難點6、7的基數序數意義,這節課我設計了一系列分小組動手操作并結合游戲的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起了學生學習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學習一個個新知識,學生體驗到了成功,同更大膽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取得較好的效果。結合班級學生的座位左數第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第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從左數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這個游戲中,來把這個重點突破。達到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的目的。但從叫學生回答問題時根據他們座位對應的做法,在我看來是對基數序數的滲透,而對于學生來說卻是麻煩。他們并不理解老師這么叫的意圖,而且也不熟悉自己的組里的位置,因此在課堂上浪費了不少的時間,最終有部分學生也沒弄清楚“6位同學”和“第6位同學”的本質區別。我想在本環節中,我應該減少這樣叫學生的次數,但可以先讓6位同學全體站起來,在弄清基數的基礎上,再強化序數的概念,這樣學生的理解就有了層次性,掌握也會更扎實。在做書中的練習從左數第6個魚缸里有幾條小魚,右數第5個魚缸里有幾條小魚等,由于時間的關系,練習的太少,致使這個環節沒有落到實處,在課后反饋中發現學生掌握不夠扎實。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也較輕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基數序數意義這一環節。雖然我運用了各種方法去滲透基數與序數的含義,活動的頻繁安排有時也會使課堂顯得雜亂。在今后教學中我一定多動腦既節約了時間,又豐富了活動的形式,讓知識的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

        《6、7》教學反思8

          今天上了6和7的認識這一課時,我即時對于這節課進行了反思。這節課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幾點:

          1、各個環節之間的連接不是特別的自然,感覺是把每塊知識點硬湊得湊在一起。還有發現自己上課心比較急,就像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他幾個知識點相對于學生較簡單,但也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系。因為早上在1(4)班上課時發現知識點太多,時間感覺非常的緊湊,再加上我在4班上課的時省略了用小棒來擺圖形。致使我下午在3班上課時就急著把每個知識點上完,而沒考慮到學生是否學的很扎實。導致這個發生可能是因為我對教材吃的不夠透徹,今天張老師說了等你以后對課本看了能看出什么來了你也就知道怎么上課了。但是我看著書本沒多大感覺的?纯匆荒昙壍膬热莺唵。但是要怎么把知識教給學生確實是難啊。

          2、對于上課的內容需要層次感,其實練習也是需要的,而且要知道每個練習你是為了解決什么知識點,你這個練習放在這步驟是什么目的。一年級學生很多練習是需要老師扶著做的,就像課本里的金魚圖,先要學生找準點,是從左邊數還是右邊數,然后再來判斷,叫學生回答的時候也要學生說清楚是從哪邊開始數的。還有的練習就是讓學生觀察自己說出題意的,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放”了。

          3、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年級上課最主要的是課堂的調控,學生沒在講話但是沒有參與到其中也是沒有用的。(學生的積極性調動還不夠)還有就是課堂語言的提高拉!數學課老師講的每幾句話都要簡略,把該表述的意思盡可能的簡單。學生能聽明白即可。還有就是課堂評價語言的提高拉!一年級學生需要哄,這個哄還是需要技巧的。總之這方面還是需要好好的加強。向其他老師好好的學習學習。討教討教,向別人取點經來。

          怎么說我在教師這個舞臺上以后的日子是漫長漫長的,希望自己慢慢的成長。不要求自己有多出色,但是我希望我能盡早的合格。

        《6、7》教學反思9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嗎?

          課件出示七個小矮人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師:你們看他們是誰?你能拍手表示他們有多少人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7。

          師:從這幅畫里,你還觀察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有6個小矮人有胡子。)板書:6。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6和7。(出示完整課題:6和7)

          [設計說明: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童話故事“7個小矮人”導入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數數和認數。

          師:(出示主題圖)圖上有些什么?

          生:圖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圖上有多少人?

          生:……(學生報得數)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里的人數的?

          生:先數教室里面打掃衛生的同學和老師,5添上1是6。再數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7人。

          師:還可以怎樣數?

          生:先數學生6人,再數一位老師,是7人。

          師:數一數,有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你們是怎樣數出椅子的數量的?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數又搬來的1把。6個再添1是7

          師:同學們這樣的數數方法真好,我們大家一起再來數一數吧。(結合數數過程,課件閃動被數的對象,使學生更清楚地發現5、6、7之間的關系。)

          師(小結):小朋友,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我們剛才按順序數數的。在數數中我們發現:數5以后再數1個就是6個,接著6再數1個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設計說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資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數。對學生進行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2.根據6、7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課件相應演示)

          b.擺一擺:小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不同的圖形,并上臺展示,說一說用了多少根小棒擺出了什么圖形,進一步加強認識。

          c.說一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教室里有那些物體的數量是6,那些物體的數量是7?”,“再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保ㄋ娜诵〗M)

          [設計說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可以用6、7表示的事物從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的用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6、7的.寫法。

          師:這么多東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們會寫6、7嗎?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長得像6、7的形狀。你們想到了什么?說說看(哨子、鋤頭等)

          教師示范,學生在書上描紅,每個數字描寫兩個。

          4.教學數序。

          a.出示計數器:讓學生上臺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子再添上幾顆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b.通過直尺圖,直觀教學數序。

          課件展示直尺圖:0、1、2、3、4、5、()、()

          師: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應該寫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寫在5的后面,7寫在6的后面。

          師:誰能從0正數到7,從7倒數到0?

          學生活動:指名數,拍手數。

          師:5的后面是誰?6的后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

          學生活動:6、7、6(搶答)。

          5、比較5、6、7的大小

          師:秋天到了,果實都成

          熟了。你喜歡吃哪種水果?(學生發言)

          師在黑板上畫出5個橘子,6個蘋果。

          學生說出數量,并進行比較。

          師在畫出7個梨,引導學生比較。

          師:從這三個數中任意選出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用“>”“<”連接起來。

          要求每個學生獨思考記錄,再同桌合作,使自己的答案盡量完整?茨囊恍〗M寫出的答案最多。(強調就從這三個數字中選擇)

          匯報:7>6、7>5、6>5、5<6、5<7、6<7

          [設計說明:結合實際生活,以“你喜歡哪種水果”為線索,引出對5、6、7大小的比較,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使學生明白了數學在生活中是處處有的,只要認真觀察,就能發現。]

          6.6、7的序數意義

          a、游戲。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請7個小朋友上來。游戲的名稱是:按要求做動作。(如果對了,大家表揚他們;如果錯了,舉手告訴老師他們錯在哪里?)

          師:第7位小朋友蹲下來,6個小朋友蹲下來,第6個小朋友到講臺桌上拿6支粉筆,后面7個小朋友把手舉起來……

          [設計說明:這一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如果只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所以此處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有利于學生對6、7的序數意義的理解。]

          b、出示金魚圖,學生看教科書第44頁,學生口頭回答。

          師:像這樣的問題你會提嗎?指名提問,回答。同桌互問互答。

         。ü膭钔瑢W們好學的精神。)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41頁做一做1、2題;

          2、練習九1、2、3、4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了些什么知識?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墼O計說明: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所學的知識做一個回顧和整理,并通過自我評價,增加學習的自信心。]

          板書設計:6和7的認識

          67

          7>67>56>5

          6<75<75<6

          剖析:數學源于生活,更要應用于生活,雖然小學生年齡小,但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也會有數學因素的內容。因此在教學時讓數學貼近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挖掘出數學因素,并充分運用于教學,就能化難為易,使學生樂于接受。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以他們熟知愛聽的童話故事導入,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運,喜歡做游戲,教學中我以活動貫穿始終,有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還有培養觀察能力、協作精神的游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學習氣氛,讓知識的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到鞏固,在活動中學會應用。本節課學生開開心心的掌握了知識,學生的活潑、天真、聰明也讓我體會到了教數學的樂趣。

        《6、7》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上課伊始,我采用“快速填數”、“快速搶答”的復習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所復習的內容是本節課知識的?奎c,有利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來探索學習8、7、6加幾的進位加法。接著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探索出8+5和5+8的計算方法,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思考過程,體會“湊十法”的簡便性。然后鼓勵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完成8加幾的其他式題和7、6加幾的一些式題。之后我引導學生回憶如何“湊十”,再教他們唱“湊十歌”!皽愂琛钡慕坛,不僅把課堂活動氣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學生在活潑愉快的學唱中掌握了“湊十法”的關鍵。在鞏固練習階段,我設計了幫動物園的阿姨找小動物和送小螞蟻回家的情境,將“做一做”的3、4題由簡單的計算,變成助人為樂的事,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復習了8、7、6加幾的計算方法,更在此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了德育滲透。

          本節課有如下幾個特點:

          1、注重知識的遷移

          首先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具體情境的問題中初步感知“湊十法”。然后借助已有經驗,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湊十”的表象,并通過交流理解和掌握“湊十法”。最后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數。

          2、注重創設生活情境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為了能夠吸引學生,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在設計本課時,我注重創設一些學生喜歡而又熟悉的生活情境來吸引學生。如在復習時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設計了“快速填數”、“快速搶答”的復習形式;在新課開始創設了去公園玩要先買票的情境;在鞏固練習時設計了“找小動物”和“送小螞蟻回家”的情境,這些情境的設計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3、注重學生初步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關鍵處、在學生有話想說的地方,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如,根據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后,讓同桌小朋友互相說一說怎樣解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在學生獨立操作學具計算8+5后,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擺的,怎樣算的。通過相互交流,學生不僅能相互啟發,體驗算法多樣化,而且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與傾聽能力。讓同桌互相交流,這是學生合作學習的起始環節,學生在相互交流將逐漸形成合作意識。

          4、注重德育滲透

          在鞏固練習時,設計了“找小動物”和“送小螞蟻回家”的情境,滲透了助人為樂的德育教育。

        《6、7》教學反思11

          《6、7的分成》教學反思為了讓學生理解并掌握6的分與合,我進行以下幾個層次的教學:觀察第一幅圖,讓學生說說:一共有幾個氣球,小朋友的兩只手上分別有幾個氣球?通過交流認識到6可以分成5和1或者1和5,比較發現這種兩種數的組成兩部分交換位置而已,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對。

          觀察第二幅圖,讓學生怎樣對數的分與合來表示。第三層次觀察第三幅圖后說說怎樣對數的分與合來表示,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里只能把6分成3和3呢?在學習7的分與合時,我讓學生動手去把7個方塊,自己去分一分,說一說,并通過板書寫出7的分與合,學生由于受到經驗與思維的限制,學生不可能有序地說出所有的分成,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有序地排一排,讀一讀。

          學生已經懂得6、7的分成,還要教學生讀與記。在引出7的分成后組織排一排,并引導學生讀一讀,在此基礎上我擦除了7的分與合的`一些數字,在分的部分中僅留下6、5、4這些數字,根據留下的數字去記一記;然后把這些部分中的數字全部擦除,再讓學生記一記;最后讓學生說說除了這樣一對一對記,還可以怎樣來記呢?通過三個不同層次的記憶,感受到有序的重要性。

          但在作業反饋時,發現小朋友對于6、7分成的應用(6、7的加減法)掌握得不錯?磥斫虒W一定要多點注重細節,再簡單的問題也要認真研究,深度挖掘知識間聯系,這樣學生就學得很輕松。

        《6、7》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我做到了數學活動不單純的依靠模仿和記憶,因此,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大膽動手、實踐、推想、合作與學生在不斷探索中去體會新知識的那種成就感;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課后,我對本節課教學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結合上課和對本課新的理解,說說我本課的不足。

          1、課堂中對學生學習情況沒有及時掌握和關注。課堂中有個別學生沒有及時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我沒有關注到,影響了學生學習效果。

          2、時間分配不太合理,有些前松后緊。由于時間緊,鞏固練習比較匆忙,練習不到位,沒有體現出層次性。如果在教學6時,在節約出時間分配給后面7的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

          3、俗話說“十指連心”、“心靈手巧”。為了使學生對數的組成產生更深的記憶,我試圖想通過手、口、腦三者的結合,從而使教學得到良好的'效果,但因為我考慮不周,學生在說6和7的組成時手勢各有各的方法,我當時也沒有指出說明。

          4、在課快結束時,我看到其他班有的學生出來活動了,就以為停電了,已經下課了,所以后面游戲快速結束,也沒有全課小結。

          本節課,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我緊緊抓住知識的系統結構,通過逐個突破有效地解決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因本人水平有限,在上課的過程中,肯定存在許多不足,這有待我以后繼續努力,不斷探索。

        《6、7》教學反思13

          本節課在教學用“湊十法”教學9加幾的基礎上同時教學8、7加幾,由于計算時的思考方法是相似的,所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比上節課要稍多一點,但計算起來有困難,因為孩子沒有學習過類似的計算方法。所以在方法上學出現了點數的算法,和接著數麻煩的方法,還有直接列出加法算式計算的,體現了算法多樣化。教學過程設計以中山體育館開展體育活動為主線,熟悉的情節,喚起學生興趣,使之產生學習動機,然后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新知,組織學生交流,再進行反饋評價。如果本節課單一是為鞏固掌握所學的知識的基礎練習,會很枯燥,因而設計趣味練習,具有參與的廣泛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找汽車和打氣球,幾乎全班參與了活動,同學們都很積極。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備課和設計教學過程。由于這節課是在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對用“湊十法”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在第一個班級教學時,由于學生普遍處于接受新知識是屬于慢熱型,所以主要以老師引導為主,在教學設計完全按照課本的設計上課,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反饋的信息和課本所設計的'學習過程一致。但在另外一個班級,學生接受新知識比較快,在表達和思維邏輯能力非常好,學生主體性比較強。所以我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適時充當老師的角色,讓學生講解,質疑比較吸引其他學生的學習。且在反饋時,我發現所有的學生用的都是湊十法,多數的學生是拆5湊8,看來學生能運用原有的知識順利的進行知識的遷移。

          本節課課堂氣氛沒有平時常態課堂那么活躍。存在的原因:老師沒有常態課時放得開。在提問和評價反饋學生過于死板,處理學生的回答和教學環節不夠靈活。學生第一次拍錄像課也有點緊張,課堂常規要求沒有到位。學生存在著個性差異,他們對數學知識有著不同的理解,對數學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課堂也因此而五彩繽紛、富有個性色彩。我因課堂中害怕學生沒跟著教學設計走或者害怕“收”不緊、導致學生在課堂上過于拘束。

        《6、7》教學反思14

          《6,7的認識》是小學數學第一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熟練的數出6,7兩數,會讀這兩個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并會用這兩個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我在教學“6、7的認識”時,創設了很多情境,引導同學們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起6、7的數概念。同時,在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首先,我創設學習情境:用提問的方法出示五只小松樹圖讓學生復習以前學習過的數字寶寶1—5,這樣,不僅復習了舊知識,而且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接下來,讓學生在情景圖中找找我們學習的數字,培養學習一一對應數數的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在6和7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別拿出6、7根小棒,在課桌上任意擺圖形,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們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跟同桌一起擺出了各種漂亮的圖案。這項活動不僅讓學生從圖抽象到了數,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思維。 在區分基數和序數時,通過魚缸圖學習基數和序數,然后讓學生根據像老師一樣提問加深鞏固基數和序數知識。這樣,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區分了幾和第幾的意義,突破了學習的'難點。同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通過學生提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我思考,其實在這個環節,我可以利用課堂上現有資源,即限定在某一排的同學中,(其他同學觀察)從左數第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第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從左數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這個游戲中,來把這個重點突破。達到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的目的。

          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會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改進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了,但是發現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了有部分愿意說的學生說不完,而沒學會的學生不張嘴的兩級分化現象。在后邊的教學中對這些“后進生”多鼓勵、關注他們的需要,提起他們學生數學的興趣,以期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6、7》教學反思15

          這節課相對來說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意義。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教材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師生打掃教室的情境圖、尺子,還有利于學生從圖像抽象出數的點子圖。由于教材呈現內容相對來說較多,相互之間的缺乏聯系,對于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如果我們在一節課內呈現的內容、形式、太多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差 。為了讓學生能更輕松地學到知識,我做了許多教具,想了許多方法,但是一節課下來,存在的問題有許多,現談談自己的感受。

          本課中,我利用了一個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面“師生打掃教室”來開展學習,這雖是一個普通的情景,但蘊涵著濃烈的師生之情,以及講衛生,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齊心協力互相幫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讓學生體會這種和諧的氛圍,再進入主題,數出圖中人、物的數量,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從不同角度地去數圖中的事物的過程中體驗并抽象出數字6和7,并體會它們之間的關系,這一環節收效較好。接下來利用點子圖比較大小學生掌握也不錯。

          這節課也存在很大問題:本節課的重點是能正確數出6和7物體的個數,書寫6和7以及比較大小,我認為這都比較簡單,所以忽略了學生書寫時檢測,其實有的學生書寫6和7時還是存在問題的。其次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及時組織學生,這對一年級學生來

          說很不利,還有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讓學生說完整話。今后教學中我會更加注意的,相信通過不斷的磨練自己,自己會不斷的進步,給自己加油。

        【《6、7》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6、7》教學反思04-09

        6、7的認識教學反思12-20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02-24

        《得數是6、7的加法》教學反思04-10

        6和7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9-19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09-22

        認識6和7教學反思12-07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05-30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11-11

        《6、7的分成》教學反思范文07-0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