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1
預習,正越來越被更多的小學數學老師所青睞,它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預習方法的掌握,對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終生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不容置疑。
可有些老師提出:教材中一些需要推導算理、計算公式以及需要探究后才得出結論的內容不必安排預習。理由是抹殺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就不具備探究學習的條件了。而我恰恰認為,這類課,預習過后,合理組織教學,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或者說反而具有更高的思維含量。
例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策略――替換》一課,我是這樣組織預習的:
。1)布置閱讀書上P89-90頁的內容;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幾個小杯,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幾個大杯?你是怎樣想的?
。3)在解決例題時,你是怎樣替換的?
(4)在探究過程中,你還遇到什么問題?
第二天,我這樣檢查預習并組織新課,分為這幾個層次:
1.開門見山,檢查預習情況,指名學生解答預習要求;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9個小杯,9個小杯是怎么來的?
3.同樣720毫升,全部倒入大杯需要3個大杯,3個大杯是怎么來的?
4.小結兩種替換方法(大杯換小杯,或小杯換大杯);
5.組織驗證;
6.質疑:預習中你還遇到了什么問題?
7.改變條件拓展提升:把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改成大杯容量比小杯容量多160毫升,讓學生思考如何替換,組內交流。
8.對比總結:這兩題有什么不同?
9.鞏固訓練:如何用替換這一策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反思:這樣的課堂把原來要通過探究,最終得到的“替換”這一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預習感知,并通過預習反饋,延續(xù)下面的探究活動,解決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可謂單刀直入,不拐彎抹角,學生的思路清晰,思考方向明確。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我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思考時間,有自由的活動空間,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促進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誰又能說抹殺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就不具備探究學習的條件了呢?反而,我認為:
1.這樣的課堂,高度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地展現(xiàn)了多樣化的見解,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說,都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思考,不至于跟不上教學的節(jié)奏,能讓他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這樣的課堂,學生不滿足于課本知識的獲得,敢于向課本挑戰(zhàn),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長此以往,還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達到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
3.課堂中教師可以重點點撥預習中產生的疑惑,圍繞重點難點組織合作交流,拓展、創(chuàng)新。而不至于課堂中平均用力,突不出重點難點,造成會的學生不愿聽,不會的學生聽不懂。這樣的課堂,充分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加快了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有效課堂。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2
上周周三下午第二節(jié)課時,我在六(2)班上了一節(jié)數學課《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同年級組的高教導在前幾天也上過這一課,我們六年級的三位數學老師將這一課作為同題研討,輪流上這一課,進行集體研討。
記得去年六月份時曾經聽我校陳敏娟老師上過這一課,當時的感覺就是這一課時內容不好上,因為它與其他教學內容不同,并不像其他課那樣,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能讓學生學到一個具體的知識。這一課沒有教給學生什么新的知識,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數學思想,即轉化,教材借助一些具體的數學問題來向學生傳達這一數學思想。聽課時的我當時只是站在教師的角度在想不好上,現(xiàn)在輪到自己也要執(zhí)教這一課了,就還需要思考很多問題。在初步構思這一課的教學預案的那幾天里,經常縈繞腦海的一個問題便是什么是轉化?。我想如果教師自己都不是十分清楚的話,如何給學生上這一課呢?
轉化是解決問題時經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的問題,把新穎的問題變成已經解決的問題。轉化的手段和具體方法是多樣而靈活的,既與實際問題的內容和特點有關,也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fā)展。
我想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不是以學生能夠解決教材里的各個問題為目的,而在于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與主動應用。一旦學生們具有初步的轉化意識和能力后,對以后的學習與解決問題就會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分析本節(jié)課,縱觀全程,既把平移,旋轉運用到圖形等積變化的問題中,又蘊涵探索圖形面積公式的轉化,還有計算小數乘法的和分數除法時的轉化,還有數量關系之間的轉化等。通過回憶和交流,意識到轉化是經常使用的策略,從而主動應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诖,于是采用以下步驟解決。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策略。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三、拓展運用,提升策略。
應該說整節(jié)課的設計都是圍繞讓學生去感知、探索、體驗轉化的策略,但上完這一課后,我自我感覺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主要問題是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不夠,課堂上我沒有很好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時需要用到轉化的策略?在運用轉化策略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教師的我在唱獨角戲,一個人在那兒說著轉化的優(yōu)點,我的每一次的小結只有化為每個學生的真切體驗才是有效的'教學。
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一、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轉化的過程。
轉化的策略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在過去解決問題中學生有過運用轉化的策略的經歷,只是雖然應用并未提升到策略這一高度,學生對轉化策略的應用應該說是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因而,學習這一策略先必須對這一策略的應用過程重新又一個清晰的感知。借助例題1的學習,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探索并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運用轉化策略的關鍵步驟。第一步,放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產生困惑。如例題1中的兩個平面圖形是不規(guī)則圖形,無法直接計算出它們的面積。第二步,如何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困惑,即引導學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不規(guī)則圖形轉化為規(guī)則圖形。第三步,思考為什么可以運用轉化的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即讓學生體驗當問題較復雜時可以運用轉化的策略使問題變得簡單。在隨后的練習過程中,教師仍應該不時地組織學生來體驗轉化的過程,思考每次通過轉化將什么問題轉化成了什么問題,為什么需要運用轉化的策略,對轉化的策略你又什么新的認識------
二、在復雜變式的應用中領會轉化的方法
在明白并領悟轉化的實質是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之后,對于具體如何運用轉化策略而言,關鍵是針對每一個具體的問題究竟如何尋找到轉化的突破口,如何去實現(xiàn)轉化。教材安排的練習中有些問題涉及到較為特殊的轉化方法,如例題1后的試一試及練習十四中的第2題的第3小題等。教學中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較大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充分思考,去主動探究如何轉化,還需要教師及時組織學生反思運用轉化的策略后解決問題時有什么優(yōu)勢,使學生充分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
總而言之,轉化的策略不同于假設、枚舉等這些運用于特定問題情境的策略,也不同于畫圖、列表這些一般策略,作為一種廣泛運用的策略,它蘊含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因而,教學這一策略時,教師不能著眼于學生會運用這一策略解決問題,應努力使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數學思想的魅力。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3
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以及列舉、到推、替換和假設等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我直接出示例題圖,讓學生感覺到原來的圖形面積難以直接比較,從而想到把圖形分割之后通過平移和旋轉轉化成長方形后再比較,這樣容易比較出大小。這部分內容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與嘗試轉化的過程,使學生完整地體驗轉化的應用過程。接著在教學完例1后,通過對過去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回顧,讓學生感受轉化策略是一個得到廣泛應用的重要策略。 讓學生在明白轉化的實質是化復雜為簡單、轉未知為已知之后,就是如何具體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在運用轉化策略時,關鍵是針對每一個具體問題如何進行轉化,為了讓學生體驗轉化策略方法的多樣性,設計了一些練習,一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練習,這部分內容在計算圖形的面積與周長時主要采用分割法,通過平移與旋轉實施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這是解決復雜圖形面積或周長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方法。二是數與代數領域的練習。練習中的題目都是比較特殊的轉化方法,可以在學生將異分母分數加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法的基礎上,介紹借助圖形的計算方法,讓學生知道根據算式可以轉化為數形想結合的計算,從而找到另一種解答方法。在練習中讓學生通過這些變化的圖形和變化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靈活性,選擇最優(yōu)的轉化方法,充分感受轉化策略的價值。
通過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感覺:
1、例1的教學太過倉促,怎樣用“轉化”這一策略去把不規(guī)則的圖形轉變?yōu)橐?guī)則圖形。學生不是很明白。
2、在回顧學生以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例子時,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方法不適合,應該采用講授法將如何轉化說得再明確一些,,然后具體說說是怎樣運用“轉化”這一策略,運用“轉化”后有什么價值。
3、練習題的處理也缺乏指導。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4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以及列舉、倒推、替換和假設等策略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轉化這一常見的、極其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轉化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的問題,把未知的問題變成已知的問題。而轉化的手段和具體方法是多樣而靈活的,既與實際問題的內容和特點有關,也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fā)展。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不以學生能夠解決教材里的各個問題為目的,而在于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與主動應用。
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例1,學生在比較兩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時產生困惑,我及時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困惑,即引導學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不規(guī)則圖形轉化為規(guī)則圖形,初步體驗轉化思想。并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練習紙進行轉化驗證。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回顧運用,感知轉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從圖形轉化和計算轉化兩個方面回憶以前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把以往學習的一些具體的數學方法上升到轉化策略的高度來認識,以增強策略意識。感知轉化無所不在,真正體驗到了轉化的好處。在練習中,我把練一練和練習十四第2題的前兩小題作為及時練習內容,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解決問題,鞏固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熱情。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觀察思考,深入轉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學“試一試”部分,把一個復雜的分數加法計算題結合圖形從而轉化為一個簡單的計算,初步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探究轉化。
課前設想總是美好的,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雖然整節(jié)課的設計都是圍繞讓學生知、探索、體驗“轉化”的策略,但上完這一課后,我感覺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收獲偏重于教材和我所提供的一些關于轉化的問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很難再以后的學習中把轉化這一策略應用到新的問題上面。主要問題是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不夠,課堂上我沒有很好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時需要用到轉化的策略?在運用轉化策略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教師的我在“唱獨角戲”,一個人在那兒說著“轉化”的優(yōu)點,而學生并沒有所想的那樣對轉化有認同感。并且課堂上我對學生的啟發(fā)提問,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過渡語言,對學生回答完問題的評價語言顯得貧乏蒼白。
總之就本節(jié)課而言,增強學生的轉化意識,提高學生轉化的技能,讓轉化思想扎根學生心田,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更靈活開放。符合就是成功,不符合就是失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5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內容是第71-72例一、試一試、練一練及練習十四的1-3題。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以及列舉、倒推、替換和假設等策略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轉化這一常見的、極其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轉化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的問題,把新知的問題變成舊知的問題。而轉化的手段和具體方法是多樣而靈活的,既與實際問題的內容和特點有關,也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fā)展。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不以學生能夠解決教材里的各個問題為目的,而在于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與主動應用。
基于此,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例1,學生在比較兩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時產生困惑,我及時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困惑,即引導學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不規(guī)則圖形轉化為規(guī)則圖形,初步體驗轉化思想。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回顧運用,感知轉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從圖形轉化和計算轉化兩個方面回憶以前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把以往學習的一些具體的數學方法上升到轉化策略的高度來認識,以增強策略意識。感知轉化無所不在,真正體驗到轉化的好處。 隨后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觀察思考,再探轉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學“試一試”部分,把一個復雜的分數加法計算題結合圖形從而轉化為一個簡單的計算,初步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探究轉化。第四環(huán)節(jié)“及時練習,運用轉化”中我改變了教材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把練一練和練習十四第2題的第(3)小題作為及時練習內容,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解決問題,鞏固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熱情。第五環(huán)節(jié)“應用遷移,拓展深化”中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利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應用和進一步體驗轉化的目的。第六環(huán)節(jié)是“總結轉化,深化思想”,本環(huán)節(jié)包含兩個部分,首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再讓學生欣賞“曹沖稱象”和“司馬光砸缸”兩個古代智慧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應用興趣,使他們對使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充滿信心。
課前設想總是美好的,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 雖然整節(jié)課的設計都是圍繞讓學生去感知、探索、體驗“轉化”的策略,但上完這一課后,我感覺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收獲偏重于教材和我所提供的一些關于轉化的問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很難在以后的學習中把轉化這一策略應用到新的問題上面。主要問題是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不夠,課堂上我沒有很好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時需要用到轉化的策略?在運用轉化策略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教師的我在“唱獨角戲”,一個人在那兒說著“轉化”的優(yōu)點,而學生并沒有所想的那樣對轉化有認同感。并且課堂上我對學生的啟發(fā)提問,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過渡語言,對學生回答完問題的評價語言顯得貧乏蒼白。此外,對課件的操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從我操作中的“蛛絲馬跡”中獲取了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不是通過思考主動利用轉化策略去解決。這是對整個教學流程的把握不夠自信和熟悉的表現(xiàn)。
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 ,積累成功的經驗,思考失敗的原因。總之就本節(jié)課而言,增強學生的轉化意識,提高學生轉化的技能,讓轉化思想扎根學生心田,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更靈活開放。符合就是成功,不符合就是失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6
本節(jié)課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第一課時,內容是第71-72例一、試一試、練一練及練習十四的1-3題。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和列表,以及列舉、倒推、替換和假設等策略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轉化這一常見的、極其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轉化能把較復雜的問題變成較簡單的問題,把未知的問題變成已知的問題。而轉化的手段和具體方法是多樣而靈活的,既與實際問題的內容和特點有關,也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掌握轉化策略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益于思維的發(fā)展。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不以學生能夠解決教材里的各個問題為目的,而在于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與主動應用。
基于此,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例1,學生在比較兩個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時產生困惑,我及時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困惑,即引導學生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將不規(guī)則圖形轉化為規(guī)則圖形,初步體驗轉化思想。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回顧運用,感知轉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從圖形轉化和計算轉化兩個方面回憶以前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把以往學習的一些具體的數學方法上升到轉化策略的高度來認識,以增強策略意識。感知轉化無所不在,真正體驗到了轉化的好處。 隨后在第三環(huán)節(jié)“及時練習,運用轉化”中我改變了教材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把練一練和練習十四第2題的前兩小題作為及時練習內容,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解決問題,鞏固知識的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熱情。 第四環(huán)節(jié)是“觀察思考,再探轉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教學“試一試”部分,把一個復雜的分數加法計算題結合圖形從而轉化為一個簡單的計算,初步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探究轉化。第五環(huán)節(jié)“應用遷移,拓展深化”中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利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應用和進一步體驗轉化的目的。第六環(huán)節(jié)是“總結轉化,深化思想”,本環(huán)節(jié)包含兩個部分,首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再讓學生欣賞“曹沖稱象”和“司馬光砸缸”兩個古代智慧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應用興趣,使他們對使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充滿信心。
課前設想總是美好的,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 雖然整節(jié)課的設計都是圍繞讓學生去感知、探索、體驗“轉化”的策略,但上完這一課后,我感覺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收獲偏重于教材和我所提供的一些關于轉化的問題,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很難再以后的學習中把轉化這一策略應用到新的問題上面。主要問題是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不夠,課堂上我沒有很好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時需要用到轉化的策略?在運用轉化策略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教師的我在“唱獨角戲”,一個人在那兒說著“轉化”的優(yōu)點,而學生并沒有所想的那樣對轉化有認同感。并且課堂上我對學生的啟發(fā)提問,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過渡語言,對學生回答完問題的評價語言顯得貧乏蒼白。此外,對課件的操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多時候學生從我操作中的“蛛絲馬跡”中獲取了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不是通過思考主動利用轉化策略去解決。這是對整個教學流程的把握不夠自信和熟悉的表現(xiàn)。
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 ,積累成功的經驗,思考失敗的原因。總之就本節(jié)課而言,增強學生的轉化意識,提高學生轉化的技能,讓轉化思想扎根學生心田,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更靈活開放。符合就是成功,不符合就是失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7
成功點滴:
1.直觀演示,激發(fā)尋求策略的內需
有效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合適的數學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的,五年級學生在以往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積累了不少“轉化”的體驗,但這種體驗基本上處于無意識的狀態(tài),只有合理呈現(xiàn)學習素材,才能促使學生對轉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認知。為此,在課的一開始,我便呈現(xiàn)了一個直觀性和操作性極強的素材圖“哪個圖形面積大?”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通過平移和旋轉把這兩個圖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這樣以典型而具有直觀性的圖形轉化為切入口,既使學習內容鮮明生動,很快調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又能喚醒學生原有認知中的“轉化”體驗,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開始進一步感悟“轉化”策略。
2.回顧整理,在復習舊知中感受轉化策略
對轉化策略的理解不能僅僅依賴直觀的演示與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親身經歷策略的形成過程,尤其是思維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教學時,加強了對知識的學習進行系統(tǒng)分類,以逐步建構學生對轉化策略的深層理解,讓學生經歷轉化策略的形成過程:(1)圖形面積、體積方面的應用;(2)數與計算方面的應用。通過喚醒經驗——回顧整理——體會應用,分類讓學生經歷轉化策略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
3.學以致用,體驗運用策略的價值
在學生經歷策略的形成過程后,精心設計一些富有變化的問題是必要的,這對于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催化”的作用。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我針對性地設計了一些練習題,這些習題的練習,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分散了教學的難點,增強了教學的有效性。學以致用,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會更加透徹,學生對策略的價值所在會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運用策略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夠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4.注重反思,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機
反思問題往往容易為人們所疏忽,但它是發(fā)展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數學思維過程辯證性的一種體現(xiàn),即一個思維活動的結束包含著另一個思維活動的開始。因此,在解決問題后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策略,反思策略的運用過程,對具體采用的策略進行分析、加工、整合,從中提煉出應用范圍廣泛的一般方法,使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到不斷提升,并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總結學習的收獲,然后出示數學家的名言,讓學生從今天學習轉化策略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理解,力圖增強數學學習的文化性、歷史性,讓學生在與數學家的對話中,充分感受轉化價值的魅力所在。
些許遺憾:
1.時間把握不準。由于學生還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復習,對于知識的掌握不牢,(如:公式的推導、計算能力等),加之教師缺乏及時、有效的引導,導致了部分環(huán)節(jié)浪費了時間。
2.語言尚需錘煉。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有時啰嗦。
【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教學反思04-20
《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教學反思04-20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范文12-23
《能量的轉化和守恒》教學反思04-15
解決問題的策略說課稿11-16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2-23
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1-17
電能轉化成了什么教案課件教學設計反思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