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時間:2022-04-17 19:16:5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

          今天,帶領學生們學習了新的知識——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計算,在上課之前對于課程設計,整節課的思路有了詳細的設置。但講課之后,發現自己存在了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用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判斷學生,我以為混合運算是比較簡單的沒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2.在導入環節設計不太合理,我設置了一個第一級運算的兩步計算和一個第二級運算的兩步計算,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梢該Q成二年級學過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更能銜接例題的教學。

          3.在計算過程中,沒有告訴學生,計算哪一步寫出結果,不計算的話要抄下來,導致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少寫。另外就是混合運算格式的要求還需要給學生強調。

          4.三步混合運算盡量用三步計算,對于中間是加減號,兩邊是乘除號這一類算法,可以把兩邊同時計算出來,再相加減這種做法,剛開始學生會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慢慢引導,不操之過急。

          在教學中沒有完美的藝術品,正是如此,才能讓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秉承初心,認真探索,努力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2

          一、考慮學生已有知識,合理安排復習內容

          在學習《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之前,學生已有加減混合、乘除混合、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的學習經歷,加減混合是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的,只需要學生把第一次運算的結果記在心中,再完成第二次運算,寫出結果;乘除混合是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的,學習過程與加減混合相似,直至四上,學生才正式學習用遞等式完成兩步混合運算的計算。為了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本課的學習內容,我在復習環節設計了10道兩步式題(4題含有同一級運算,4題含有乘(除)和加(減)、2題含有括號的兩步式題),試教中發現安排含有括號的兩步式題對新課中學生列綜合算式可能有一定的干擾(好多學生列出的綜合算式中前后兩個乘法都加了括號,當然出現這樣的算式也很好),因此在后來的課堂中刪除了這兩題,并且也調整了上面8題的出現順序。離學生思維最近的是乘(除)和加(減)的混合運算,因此先出示了4題乘(除)和加(減)混合的,而后出示含有同一級運算的, “試一試”的教學用到這部分內容,這樣的出現順序與教材的編排相吻合。更多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二、注重“算”與“用”的結合

          新教材沒有單獨編排應用題,除了有側重地安排“解決問題的策略”外,大部分解決問題的教學都結合在其他內容的學習中進行,因此,在計算教學中要注重“算”與“用”的結合,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本課的練習中,我安排了兩個解決問題,即“想想做做”的第4、5題。第4題與例題較相似,求兩商之差,一是鞏固所學的列綜合算式,按正確的運算順序計算,二是訓練學生從問題想起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引導學生理解“人均居住面積”后,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但是我又讓學生說說數量關系,顯得過于羅嗦,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以致第5題未能解決。我們平時計算的教學和練習,倘若能結合實際情境,學生就能真正理解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這樣就能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算”和“用”和諧交融。

          三、正確對待和合理利用課堂生成

          課堂是個充滿未知的場所,每一刻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或尷尬。在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后,要求學生能列綜合算式的盡量列綜合算式計算,課堂中出現了這樣三種算式:12×3+15×4,(12×3)+(15×4),(12+15)×4-12。前兩種都在我的預設中,第三種在兩次試教中都未曾見過,我默默地告訴自己要冷靜,處理不當,會出現科學性的錯誤。我觀察學生的反應,一臉茫然,看來把這個問題拋給當事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請韓黎說明自己的想法,先算一副象棋和一副圍棋的總價,乘4是都看做買4副,然后在總的價錢中減去一副象棋的價錢就是李老師一共要付的錢,多好的想法啊,這個算式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也讓我臨時調整了課堂總結,本打算到 “想想做做”第3題直接說說運算順序就下課的,但覺得何不妨用這個算式開啟下一節課的學習呢,于是便有了:課后請大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完成韓黎的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既尊重了學生,又順利地過渡到后續的學習。

          至于(12×3)+(15×4),我采用了迂回的戰術,允許學生有這樣的想法,順勢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聯系實際情境學生想到先算括號中的,再把兩部分價錢相加,何況計算的結果和分步算式一致,有括號的綜合算式暫告段落,回到12×3+15×4,在此觀察算式,揭示課題,探究運算順序,算出結果,沿著我既定的方案進行,再折回,兩式比較,沒有括號的算式中先算了乘法,有括號的算式中也是先算了乘法,那括號就可以不用了,也說明了數學的簡潔性。

          當然在本節課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如對學生的評價比較單一,未能營造出應有的課堂氛圍,教學中幾個的細節處理還不夠細膩,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摸索、嘗試。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計算課,如何在平凡的計算中體現教師的`新意,發展學生的能力,是設計中的一個重點。

          在開始的例題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臺,通過討論、互動、板演、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在合作交流中探索出先乘除后加減的規律,在匯報交流中教師十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法,并學會賞識他人,完善自己,不斷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的情感和體驗。

          要掌握計算的算理并不難,可是真正讓學生明白其中的算理卻是難事。因此從情境中提煉數學知識并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決,從而得出算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這樣的教學自然、貼切、學生樂于接受,學習的效果也比學生死記硬背強多了。本節課教得輕松,但從作業反饋來看,不是很理想。有的學生竟然連65+120也不會做了。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4

          非常巧合四年級上學期我所上教研課的內容也是《混合運算》,感覺這兩節課在編排上有許多的類似之處:從生活情景入手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試一試、改錯中體會混合運算的注意點、對比練習中明白運算符號不一樣引起運算順序的不一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混合運算的價值等等。明顯感覺四下的混合運算雖然計算的步數比較多,但是學生有遞等式書寫格式和兩步計算的經驗,新課學習非常輕松。 教學中我從復習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入手,讓學生說出熟悉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為教學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掃清知識障礙。然后直接出示一道三步的混合運算,讓學生觀察與原先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樣,該怎樣算?這一環節讓學生體會到新學習的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與兩步計算有著內在的聯系,可以把三步運算轉化為兩步運算;直覺意識到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與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都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不含括號)。

          教材中新課的學習研究就是從商店購物這一學生熟悉的場景開始的。中國象棋每副12元、圍棋每副15元,李老師買2副中國象棋和3副圍棋一共用了多少錢?教材中只給了一個問題,多數學生列出12×2+15×3后能夠結合情境理解計算的順序,但是這時候引導學生總結計算的順序感覺特別地單薄,所以我又增添了兩道混合運算:12÷2-15÷3、12×2+15÷3這兩道算式,并給學生提供了多條信息:中國象棋每副12元、圍棋每副15元、中國象棋一共12元、圍棋一共15元、買2副中國象棋3副圍棋。讓學生根據算式選擇合適的信息,看看能夠解決什么問題。學生能夠很快說出每道算式先算什么,但是通過討論才比較勉強地說出了算式的含義。一方面感覺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強,另一方面覺得這樣的設計是不是徒增了學習的困難,如果沒有豐富的素材該怎樣引導學生來總結運算的順序?

          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基本都掌握。想想做做的第一題有4小題,學生出現的典型錯誤是第4小題,當三步計算轉化為兩步計算后出現了“減在前、加在后”的情況,學生習慣于加減的口頭表達順序,計算時不由自主地就先算加后算減了。課中我沒有完成書中的改錯題而是結合學生此處的錯誤進行了重點評講。

          這一環節我還引導學生做了一個梳理,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按什么步驟來解答:一、看(觀察算式中有哪些運算)二、畫(把先算的一步畫出來)三、寫。不能讓學生的觀察流于形式,一定得讓他們經歷這樣一個畫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才能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家庭作業中發現學生的錯誤比較多,計算的順序不存在問題,多數是一步計算或口算不過關,與眾多的計算教學一樣的,需要在提高計算的正確率上下功夫。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5

          教材簡析: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0頁的例題,完成第31頁的“想想做做”。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過含有同一級運算(如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兩步式題,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如乘加、乘減但都是乘在前面的)兩步式題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知道在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例題呈現的是簡單的購物場景,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引導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使學生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并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嘗試計算,理解運算的順序;第二個問題,則引導學生直接列出綜合算式,幫助學生聯系數量關系理解其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練習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錯題和比較題幫助學生整合已學過的混合運算的各種情況,提高運算技能;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后反思:

          教完這節課后,我覺得學生知識點已掌握,感覺還可以?墒钱斘腋牡揭晃粚W生的作業時,我發現他出現了這樣的錯誤:

          25+18×6

          =43×6

          =258

          50-20×3

          =30×3

          =90

          這些錯的地方不就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嗎?上課時,不是總結得很清楚了?我努力回憶我的教學過程,我的確在兩方面有了疏忽了。

          第一、練習題的單一。比較一下今天學生所接觸的練習題,大部分題都是從左到右的計算方法,如:32÷4×8、18×6+25、20÷4+5等,只有少量的類似38+4×15的題,難怪學生會做錯了?磥黼m然我在備課時知道這節課的重點是什么,但在實際操作時,我沒有把握好重點,類似25+18×6、50—20×3這些題練習太少了,學生在遇到這些題時,還是根據已有的經驗,不能熟練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墒钱斘一仡^又把想想做做中的題看一遍時,在第4題,“比一比,算一算”中,這類題可以鞏固學習的要點,但在實際上課時,我沒有時間讓學生去做這道題,那我的時間又用到什么地方呢?我想是在這節課的第一個環節,為了結合書上的情景圖,聯系生活實際,我把書上的例題,變成了生活情景,說老師去買東西,我的學生也非常可愛,當我說到“我買了4本筆記本,每本5元,”話還沒落,就聽見“老師你買得太貴了,一本筆記本最多2元…”“不對,最多3元”…學生們就開始爭論起來了,等到這個爭論停止時,我真正提出這節課討論的地方時,又成了他們不太關心的話題了。在這些地方為了將學生的注意轉移,我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些可都是我在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

          第二,太高估學生了。在講完例題,練習時我出了“3×5+50、20-3×5”這兩題,大部分學生都會做,并有學生說出了“先乘除,后加減”。我肯定了他的說法,還重復了一遍。在總結算法時,我也說出了先乘除,后加減。于是在作業中就有學生這樣算:

          60÷2×3

          =60÷6

          =10

          這真的是先“乘”“除”。看來,我的數學語言真的是值得仔細斟酌推敲了。

          針對以上情況,我覺得在下節課首先要明確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第二,針對出現的錯誤情況展示,進行糾錯;第三,算法強化練習。

          透過學生作業,仔細分析錯誤的原因,就可以看到自己課堂中的不足之處了,看來今后再改學生作業時,不要一味的圖批改速度了,還要仔細分析一下,從中找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失誤點。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6

          教材簡析: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0頁的例題,完成第31頁的“想想做做”。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過含有同一級運算(如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兩步式題,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如乘加、乘減但都是乘在前面的)兩步式題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知道在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例題呈現的是簡單的購物場景,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學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礎上,引導把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成綜合算式,使學生體會綜合算式的含義,并根據數量之間的關系嘗試計算,理解運算的順序;第二個問題,則引導學生直接列出綜合算式,幫助學生聯系數量關系理解其運算順序。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練習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再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錯題和比較題幫助學生整合已學過的混合運算的各種情況,提高運算技能;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后反思:

          教完這節課后,我覺得學生知識點已掌握,感覺還可以?墒钱斘腋牡揭晃粚W生的作業時,我發現他出現了這樣的錯誤:

          25+18×650—20×3

          =43×6=30×3

          =258=90

          這些錯的地方不就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嗎?上課時,不是總結得很清楚了?我努力回憶我的教學過程,我的確在兩方面有了疏忽了。

          第一、練習題的單一。比較一下今天學生所接觸的練習題,大部分題都是從左到右的計算方法,如:32÷4×8

          18×6+25

          20÷4+5等,只有少量的類似38+4×15的題,難怪學生會做錯了。看來雖然我在備課時知道這節課的重點是什么,但在實際操作時,我沒有把握好重點,類似25+18×6

          50—20×3這些題練習太少了,學生在遇到這些題時,還是根據已有的經驗,不能熟練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墒钱斘一仡^又把想想做做中的題看一遍時,在第4題,“比一比,算一算”中,這類題可以鞏固學習的要點,但在實際上課時,我沒有時間讓學生去做這道題,那我的時間又用到什么地方呢?我想是在這節課的第一個環節,為了結合書上的情景圖,聯系生活實際,我把書上的例題,變成了生活情景,說老師去買東西,我的學生也非?蓯郏斘艺f到“我買了4本筆記本,每本5元,”話還沒落,

          就聽見“老師你買得太貴了,一本筆記本最多2元…”“不對,最多3元”…學生們就開始爭論起來了,等到這個爭論停止時,我真正提出這節課討論的地方時,又成了他們不太關心的話題了。在這些地方為了將學生的注意轉移,我耽誤了一些時間,這些可都是我在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

          第二,太高估學生了。在講完例題,練習時我出了“3×5+50

          20—3×5”這兩題,大部分學生都會做,并有學生說出了“先乘除,后加減”。我肯定了他的說法,還重復了一遍。在總結算法時,我也說出了先乘除,后加減。于是在作業中就有學生這樣算:

          60÷2×3

          =60÷6

          =10

          這真的是先“乘”“除”?磥,我的數學語言真的是值得仔細斟酌推敲了。

          針對以上情況,我覺得在下節課首先要明確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第二,針對出現的錯誤情況展示,進行糾錯;第三,算法強化練習。

          透過學生作業,仔細分析錯誤的原因,就可以看到自己課堂中的不足之處了,

          看來今后再改學生作業時,不要一味的圖批改速度了,還要仔細分析一下,從中找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失誤點。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7

          今天開始教學三步混合運算,在設計中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運算順序,還特意設計了:12×3+15×4=36+15×4=51×4=204元的錯例分析,然而在課堂上,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反而在如何解決例題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方法一:12×3+15×4;方法二:(12+15)×(3+4)。為了明確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就重新調整了教學環節,重點引導學生對兩種解題方法進行辨析。

          第一步:了解學生對兩種算法的態度,通過統計發現大部分學生贊同第一種解法,有部分學生不置可否,還有3個同學堅持第二種方法也是正確的。

          第二步:分析每一步計算的意義。第一種方法很快就被全體學生認可。第二種方法還是有不少學生表示困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借助了簡圖幫助學生理解。(△+○)表示一副象棋和一副圍棋的價錢,(△+○)×(3+4)=(△+○)×7,這時表示的是什么?學生經過思考得出這樣計算得到的結果表示7副象棋和7副圍棋的總價,和題意不相符,所以是錯誤的。

          經過這樣的調整,學生基本對這個數量關系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在后面的教學中,又發現學生對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不是很清楚,所以在數量關系的分析上又花了不少的時間,例如人均居住面積等。

          所以這節到底突出了什么重點似乎很難說了,似乎數量關系的分析倒成了重點了。計算課中計算能力的培養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有時真的很難調整好,困惑之中。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8

          本堂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兩步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避免計算與實際引用的割裂,我將運算順序與具體場景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充分理解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讓學生思考先算什么,然后列出綜合算式,并總結出運算順序,感悟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基本上沒有出現運算錯誤的情況,但是計算錯誤比較多,看來對于計算能力的訓練還需進一步加強。還有,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薄弱,特別是“想想做做”的第4題,很多同學不理解“人均居住面積”的含義,因此都用乘法來求,其實我應該在學生解題之前就應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

          今天教學了不含括號三步混合運算,重點讓學生理解運算順序。例題出示后,學生都能列出綜合算式,對于如何計算?學生中出現了兩種計算,雖然都正確。但引導學生先同時算出兩個積,既先算出象棋和圍棋的錢,這樣計算比較簡便。當時,我讓學生先算的部分劃出來,這樣下面就出現了150+120÷6×5把后面的除法和乘法都一起畫,一起算,沒有過程的。我發現后及時指出:在計算時,要把沒有參與計算的部分照寫下來,把每一步的計算過程要寫出來。又讓學生練習了45—20×3÷4,學生把過程寫得很清楚了。最后,大部分學生能歸納出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后面教學中,我補充了2組把3道一步計算的題目合并成一道綜合算式。有點難度,錯的也比較多。書上的幾道解決實際的問題沒來得及講評完。我想,運算順序沒問題了,本節課目標基本上已達成了。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15篇12-26

        《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反思范文05-14

        《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9-17

        《簡便運算》教學反思04-16

        《同級混合運算》說課稿范文03-29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11-04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 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1-16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03-03

        手拉手(小數的混合運算)說課稿11-05

        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