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集錦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
為了趕課時,每天都是匆匆忙忙的上課,其實學生沒有扎實的掌握好課文,只是囫圇吞棗的粗粗把課文理解了下,但實在也沒什么辦法,因為時間太緊張了,再說一年級新課標的內(nèi)容太多,只好抓緊時間上新課,以至于今天在上《一次比一次進步》時,重視了朗讀而忽略了詞句的教學。
其實本課的詞語容易懂,個別詞語可以通過指導學生看圖和聯(lián)系句子,幫助他們理解。例如,學生看圖上燕子做窩的地方,自然就懂得“屋檐下”的意思。但從今天的作業(yè)來看,學生的“什么”“仔細”并沒有真正懂進去,只是停留在表面。準備明天抽個時間再鞏固下。
明天教學內(nèi)容思考如下:
“什么”是疑問代詞,表示疑問。“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意思是冬瓜和茄子哪些地方不相同。在學生理解了“什么”的意思后,可以啟發(fā)學生口頭造句。如,“這是什么顏色?”“你在找什么?”等。
“仔細”就是細心,指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來理解,使學生懂得正是小燕子細心去看,才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芍笇W生用“仔細”口頭造句,如,“媽媽做事很仔細!薄拔易鐾曜鳂I(yè),又仔細地檢查一遍。”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2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跟小燕子和燕子媽媽打招呼。這節(jié)課,同學們要要去看看小燕子到底有哪些發(fā)現(xiàn)。不過,我們先要跟“生字寶寶”打聲招呼。大家還記得它們嗎?(出示課件)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自由小聲朗讀一遍課文,說說小燕子有哪些發(fā)現(xiàn)?
2、“小燕子”(學生)向“燕子媽媽”(老師)匯報到“菜園里”(課文)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冬瓜 躺 大 綠 細毛
茄子 掛 小 紫 小刺
3、指導朗讀小燕子說的話,讀出高興得語氣。
“媽媽,媽媽,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4、引導學生說說為什么小燕子每次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
5、出示冬瓜和茄子的實物,引導學生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去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同之處(掂量輕重,切開來聞聞、嘗嘗等)
6、觀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師指眼、耳鼻口等部位,讓學生總結(jié))
(三)拓展延伸
老師總結(jié):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很認真,每一位同學都像是聰明伶俐的小燕子;丶乙院笳埻瑢W們也學學小燕子,去觀察一下黃瓜和辣椒有什么不一樣,可以把它們不同的地方畫下來,也可以寫下來,告訴你的家人和同學。
2、完成課后“說說讀讀”
板書設計: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青 紫
第三次 皮上有細毛 柄上有小刺
教學反思:
一、這一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烈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教學這篇課文,我并沒有遵循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讀讀找找畫畫,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而是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好玩好動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大家都是可愛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須認真讀好課文,學生覺得新鮮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讀課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當他們當“小燕子”來回答媽媽的話時,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讀文后的收獲。
二、面對低年級學生,又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我通過巧妙地引導發(fā)現(xiàn),用燕子媽媽的口氣引導他們感受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興,從而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應該怎么來讀小燕子的話。
三、在教學中,我注重生活體驗,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冬瓜與茄子切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懂得,觀察事物不但可以看,還可以摸,可以聞,可以嘗。同時注意對教材的拓和延伸,讓學生回家去觀察黃瓜與辣椒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在生活中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去關(guān)注生活,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了課外。相信通過《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的學習,認真觀察事物的這一道理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已經(jīng)深深地、鮮活地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3
課改的大潮洶涌澎湃。 沐浴課改的陽光,我們的教學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的教學觀念、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與以往有所不同。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更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更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學科的整合;注重聯(lián)系生活調(diào)動生活體驗等等。作為新課改浪潮下的一名小學老師,我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課的教學中,為實踐這些課改的新理念做了一些的努力。
片斷一:
。▽W生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之后)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生字,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拿出燕子媽媽的頭飾)我是燕子媽媽,你們都是“小燕子”。
(學生覺得很有趣,都哈哈笑了起來,有的還展開雙臂,撲起“翅膀”來。)
師:孩子們,請你們趕快飛到菜園里,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媽媽”吧!可以一個人練讀,也可以幾只小燕子一起討論討論。
。ㄉd奮地、熱烈地邊讀邊找有關(guān)的句子)
師: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讀給媽媽聽?
生1:媽媽,媽媽,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生2: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生3:(搶著讀)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師:哎呀,我的小燕子們可真聰明呀!你們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這么多不同的地方,心里高興嗎?
生:當然高興啦!
師:(故意皺眉)那我怎么沒聽出來呀??
生:(歪著頭,眨著眼想了一會兒)我知道了!我們應該要讀得很高興才行呀!
師:(笑著點頭)那你們就試著用興奮、高興的語氣讀一讀吧!
(生練讀后,用多種方法讀)
片斷二:
師:小燕子們,為什么你們第一次、第二次都沒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第三次卻發(fā)現(xiàn)了呢?
生1:這次我看得特別認真。
生2:因為我一次比一次看得認真呀。
生3:(調(diào)皮地)這一次我還用手摸了,才知道有小刺,粗粗的。
師:你們真是媽媽的好孩子,不但會用眼睛看,還知道用手摸。真是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呀!
師:(出示實物冬瓜和茄子)你們知道它們還有什么不同嗎?
(生有的搖頭,有的在小聲議論,有的在思考)
師:讓我們一起切開冬瓜和茄子,你們可以看一看,可以聞一聞,也可以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生1:(興奮地)老師,我看到了!冬瓜里面的的籽是扁扁,白白的,茄子的籽很小很小,比芝麻還要!
生2:(高高地舉起了手)我聞到它們的氣味不一樣。
生3:(迫不及待地補充)吃起來也不一樣!
生4:我用手摸的,冬瓜硬硬的,里面滑滑的,茄子是軟的。
生5:我把冬瓜和茄子拿起來,發(fā)現(xiàn)冬瓜比較重,茄子比較輕呀!
生:…….
師:(開心地笑了)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啊,我真佩服你們!
看來我們觀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除了用眼睛看,還可以用(師指眼、耳鼻口等部位,讓學生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很認真,每一位同學都像是聰明伶俐的小燕子;丶乙院笳埻瑢W們也學學小燕子,去觀察一下西紅柿和蘿卜有什么不一樣,可以把它們不同的地方畫下來,也可以寫下來,告訴你的家人和同學。
反思與研究
這一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列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下課鈴響以后,還有很多孩子嚷嚷著:“老師,我還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高漲的情緒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更好地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在上述教學片斷中,我并沒有遵循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讀讀找找,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而是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好玩好動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大家都是可愛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須認真讀好課文,學生覺得新鮮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讀課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當他們當“小燕子”來回答媽媽的話時,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讀文后的收獲。
面對低年級學生,又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我通過巧妙地引導發(fā)現(xiàn),用燕子媽媽的口氣引導他們感受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興,從而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應該怎么來讀小燕子的話。
在教學中,我注重生活體驗,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冬瓜與茄子切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懂得,觀察事物不但可以看,還可以摸,可以聞,可以嘗。提供給學生學習和發(fā)現(xiàn)的平臺。同時注意對教材的開發(fā)、拓展、延伸,讓學生回家去觀察西紅柿與蘿卜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在生活中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去關(guān)注生活,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了課外。上第二課時的時候,很多學生帶來了他們對蘿卜和西紅柿不同之處的認識,個個興高采烈地要求展示,有的畫,有的說,興趣盎然,相信通《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的學習,認真觀察事物的這一道理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已經(jīng)深深地、鮮活地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再不是老師強迫灌輸,一遍又一遍地口頭復述所帶來的書面印象了。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4
教學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童話故事。小燕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的一次比一次認真細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這篇童話將“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這篇文章淺顯易懂,我指導學生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課文,了解課文隱含的道理。分角色朗讀更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找出小燕子的三次發(fā)現(xiàn)后,我對同學們說:“小燕子經(jīng)過三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冬瓜與茄子的不同點。老師相信你們比小燕子更認真、更仔細。請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紛紛說:“冬瓜的花是黃的,茄子的花是紫的”“冬瓜的葉子象手掌,茄子的葉子比較長”“在吃冬瓜的時候要把里面的瓤取出來,而茄子可以整個吃”……
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很認真,每一位同學都像是聰明伶俐的小燕子。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列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下課鈴響以后,還有很多孩子嚷嚷著:“老師,我還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高漲的情緒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教材分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爸挥姓J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北疚牟捎猛挼男问剑堰@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瞧,小燕子真是好孩子!燕子媽媽讓它到菜園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它一連去了三次,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分析:
雖然他們都是剛?cè)雽W不久的新生,但他們都具觀察事物、洞悉問題、善于發(fā)表見解的潛在性意識。所以,引導學生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認真、細致、深入的觀察至關(guān)重要。因為這一階段正是學生形成認知能力的關(guān)鍵時期,引導得法,將促使學生逐步掌握認知方法,形成認知能力,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習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充分發(fā)揮師生在教學中的主動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在上這一課時,以朗讀、表演等活動成為學習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為今后在生活中認真觀察事物架起了一座橋。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5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上完之后頗有感觸。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小燕子三次觀察菜園中冬瓜和茄子的區(qū)別來告訴孩子觀察要認真,做事要仔細的道理。
我原本在三班的上法是按步就班型的(給三班代課)。從課文的第一段一直下來,讓孩子在讀上感悟,在讀中感受小燕子的觀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樣的上法,孩子進入文本比較慢,也是老師牽著孩子一步步走進文本。沒有把文本的情趣充分挖掘出來。課后,我反復思考和總結(jié),給三班上時,我準備不夠充分,因此只能按部就班完成教學,實踐證明效果不顯著。于是我改變思路,先讓孩子自己讀課文,直到讀熟,然后分小組朗讀課文,檢查了一下朗讀情況。接著,就問孩子課文的內(nèi)容都記住了沒有,孩子各個都表現(xiàn)地比較興奮,都說會了。于是,讓孩子把書背面朝上,考一考孩子?嫉倪^程就是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學習的一個過程。我利用多媒體打出問題,孩子們填空式的去回答,同時又在規(guī)范學生的說話:小燕子一共去了幾次菜園?每一次分別觀察到了什么?第一次,觀察到冬瓜大,茄子;第二次觀察到冬瓜綠,茄子紫;第三次觀察到冬瓜皮上有細毛,茄子柄上有小刺。然后分別板書:
三次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綠 紫
第三次 皮上有細毛 柄上有小刺
我想,讓孩子在讀熟文本以后,脫離文本進行問答,給了學生內(nèi)化的時間和復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機會。這樣的方法比從第一段學到
第二段的效果要好很多。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之后再回到文本中,讓學生找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話,用不同的符號勾下來,再進行對話朗讀訓練。這樣課文上起來比較簡單,又充滿童趣。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6
這節(jié)課,在講《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課文之前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思考,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去了幾次,小燕子回來后都分別看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問題提出后,同學們立刻行動起來。我呢!也像往常一樣,在同學們之間,來回巡視著,觀察著,想看看同學們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開始孩子們都認真的讀著課文,可是讀完一遍課文后,有的同學卻拿出文具當玩具玩了起來;而有的同學東瞧瞧,西看看,不知道在干什么好;還有的同學干脆就和同學聊起天來,根本沒有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粗瑢W們的表現(xiàn),我不免有些生氣,心想:這些孩子們不好好讀文,怎么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呢?正在這時,我忽然看見吳兆盟同學在書上畫著什么?吹酱饲榫,我心里更生氣了,心想:“不認真讀書,還在書上畫小人兒。我邊想邊怒氣沖沖的走到他身旁,想以他為典型,好好批評批評全班學生。而當我來到他的身邊,卻發(fā)現(xiàn)我錯了。只見他一手扶著書,一手拿著鉛筆正在把課文中描寫的這樣的句子畫上了橫線:“小燕子飛去了;小燕子又飛去了;小燕子又一次飛去了”等三條橫線,看到他畫的句子,我欣喜的想:這不正是我所要的問題的答案嗎?
想到這兒,我立刻撫摸著孩子的頭,輕聲的問:“孩子,你畫的是什么呀?”“老師,我把您剛才提出的問題的答案,畫了下來,一會兒回答問題時,我就知道怎么回答了!薄澳阏媸且粋會學習的孩子!
說完我立刻拿起吳兆盟的書,回到了講臺前,把他畫上橫線的句子,在實物投影上展示給大家看,并對同學們說:“瞧,吳兆盟同學多會學習、多會思考問題呀!他知道在一邊讀書時一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而且還能在書上找出答案,并把它畫了下來?靵頌樗麜䦟W習、會思考問題的這種做法,鼓鼓掌,希望同學們都來向他學習。”聽了老師的話,孩子們不由自主的把頭轉(zhuǎn)向吳兆盟,用羨慕的.目光望著他,并向他豎起大拇指?粗⒆觽兊谋砬,我接著又說:“老師相信你們,也能真正做到邊讀課文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把老師提的問題的答案用鉛筆在書上畫下來,因為老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都在書上呢,只要你是個有心的孩子,一定也能找出問題的答案!蓖瑢W們聽了老師的話,再次向吳兆盟同學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接下來的學習,老師在提出問題時,同學們都會認認真真的一行一行、一句一句的讀著,并真的在書上邊找著邊畫著答案。此時看到同學們認真學習的情境,我會心的笑了。
通過吳兆盟同學這個小小的舉動使我認識到兩點:一是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往我們總覺得教給學生邊讀書邊在書上圈圈點點,尋找答案,那是高年級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學習方法,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根本做不到這一點,或者說不需要低年級老師去培養(yǎng),去訓練。而吳兆盟同學的這種學習表現(xiàn)卻使我扭轉(zhuǎn)了這個錯誤的想法。記得新課程倡導下的學生觀寫到:學生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它要求教師應努力學習,熟練掌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理論,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從而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這就說明只要我們教師能夠熟悉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掌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理論,大膽的、有意識的開展教學活動,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并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的去培養(yǎng)去訓練,相信學生確實能存在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艿,學生也一定能獲得應有的學習方法。
二是使我真正領(lǐng)會到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培養(yǎng)者,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記得新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也就是說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師為了不教。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他就會主動的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新的信息以及提出的新問題,這不正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學習嗎?
如今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知識經(jīng)濟時代,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到社會上已遠遠不夠用。人們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了。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7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筆者曾撰文論述中國當代小語名師那極富激勵性的課堂教學語言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個性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作用。如今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在新課程的語文課堂上,許許多多的小學語文教師也正運用著極富激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喚醒、鼓舞我們的學生。
教學一年級上冊第15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時,由于課文篇幅一下子比前面的課文長了許多。一部分學生在讀通課文時遇到了困難。是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關(guān)鍵在于教師是否能用上恰如其分、富有激勵性的語言。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指名讀時,一位學生第一遍讀成:“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茄子有什么不一樣?”有兩個地方讀錯了。老師說:“別著急,看仔細,請再讀一遍!钡诙危瑢W生讀成:“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老師說:“真棒,有一個地方改過來了,再看仔細,老師相信還有一個地方你也能改過來!睂W生第三次讀,一個字也沒有讀錯。此時,全班同學都情不自禁地為他鼓起掌來。老師說:“你真是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相信此時此刻,這個場景,這句與課題密切聯(lián)系的鼓勵語,將銘刻在這位學生的心中,也會伴隨著全班同學共同成長。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8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認真”乃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zhì)。如果一個人干什么都總是馬馬虎虎,那么必將一事無成。
二 教材簡析:
本課主要是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的良好品質(zhì),課文的內(nèi)容生動有趣,用故事的形式告訴學生深刻的道理,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還安排了關(guān)于識字,寫字,句式練習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三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本課的課文及生字、規(guī)范正確的書寫本課的生字。
四 教與學活動過程:
。ㄒ唬┱勗捯,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篇童話故事,名字是《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請同學們翻書,看誰先找到。
。ǘ┏踝x課文,認識生字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吧。一邊聽一邊用手指著書。認真聽,仔細看。播放朗讀錄音,學生專心聽故事看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讀習慣)。
師:喜歡這個故事吧,你們能不能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圈出來,看生字表上的注音,也可以查字表。
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
生:還要把這個字多讀幾遍。
師:好!大家互相幫助,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我們剛才說的這些辦法來解決。同時,給每一段標上序號。
。▽W生讀書積極主動,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個別精力不集中的同學。大多數(shù)學生讀過兩遍后,教師叫停,總結(jié)表揚學生讀書認真、仔細。)
師:課文共有幾段?
生:共有八段。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
找四名同學每人讀兩段課文?茨膫小組的同學認真聽,并用手指著字,讀到哪兒,指到哪兒。
學生開始讀,遇到讀不順的地方,教師學生一起幫忙,順利讀完。
教師小結(jié),并總結(jié)學生讀書認真,聽講認真。
。ㄈ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
師:大家一起讀課文好嗎?已經(jīng)會讀的同學,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來讀,還不太會讀的同學,只要用手指著,把每個字讀對就可以了。
學生一起讀,出現(xiàn)困難,讓學生把這一句連讀兩遍,課文讀完后,教師再小結(jié),表揚學生學習認真、仔細。
師:再自己讀讀課文,讀熟的同學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讀得還不熟的同學,只要能繼續(xù)練習把課文讀會就可以。 (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讀書要求,滿足了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讀書中。)
學生認真讀完書。
教師小結(jié)后,學生發(fā)言,說出自己的讀書收獲。
生:我知道了,小燕子認真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教師板書‘認真’兩字。及時總結(jié)每個學生的發(fā)言,表揚學生讀書認真,肯定學生的回答。)
師:同學們讀課文很認真,課文中的詞語不知道大家認得怎么樣了,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你們可以讀讀試試。
出示詞語卡片,學生齊讀,然后了幾組同學“開火車讀”,其他的學生跟讀。
師:大多數(shù)同學能認出這些詞語。那么,把課文中的字拿出來,你能讀出來嗎? 請小組長幫助老師一起來檢查一下大家認字的情況。小組長用每個同學的生字卡片來檢查認字情況。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再告訴他怎樣讀。然后我們來匯報各小組的檢查情況。
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教師巡回,了解各小組的情況,及時提醒個別貪玩的學生投入學習。各組檢查完后,各小組組長匯報堅持檢查情況,包括匯報他自己的認字情況。教師肯定小組長工作認真負責。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讀這些字的同學,能不能幫助你們組中那些還不會讀的同學把這些字都讀會?怎么教?
學生開始學習。
教師繼續(xù)巡回檢查,了解學習情況,組織學生都投入到學習中。
小組長說說自己小組中有哪些同學進步了。
教師用卡片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會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讀。
師:同學們學習很努力,老師很高興。我想和大家一起讀讀課文,好嗎?
老師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二四六段女生讀,三五七段男生讀。
師:大家讀得很好。你們同桌分段讀好嗎?男生讀一三五七單數(shù)段,女生讀二四六八雙數(shù)段。讀完以后,說說誰讀得好。
學生開始練讀,讀完后,教師讓學生說說同學讀得哪些地方好,學生積極說出同學朗讀的長處。
(認完生字的基礎上,師生一起再次盡情朗讀,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
師:課文讀完了,我們知道小燕子認真觀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許多不同。我們也把自己準備好的西紅柿和黃瓜拿出來看看,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不同?
師:現(xiàn)在你們有什么想法想說一說嗎?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觀察到的和忽略了的地方。
(四) 課堂小結(jié)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這說明大家確實認真讀書了,能把書讀明白。以后希望你們做事情也能像小燕子一樣認真。
五 作業(yè)設置:
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個童話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聽。
六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上完以后,反思一下,我覺得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學生通過初讀、細讀、美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幾個層層深入的環(huán)節(jié),從整體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在最后一個摸黃瓜和西紅柿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親身實踐,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認真”二字。在進行識字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互教互學,對生字有了初步的感知,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受到了如何正確對待朋友的熏陶,師生感情融洽。
不足之處在于:朗讀的辦法由教師決定,這又限制了學生的喜好。
改進措施:朗讀的方法應當繼續(xù)放手給學生,由學生自己選擇讀書的方法,這樣會更加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和朗讀的愿望。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9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很簡單易懂的童話故事。小燕子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認真仔細的觀察,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欢鲜蔷G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讓學生明白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好玩好動的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大家都是可愛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須認真讀好課文,學生覺得新鮮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讀課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當他們當“小燕子”來回答媽媽的話時,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讀文后的收獲。一年級的學生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我通過巧妙地引導發(fā)現(xiàn),用燕子媽媽的口氣引導他們感受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興,從而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應該怎么來讀小燕子的話。
這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他們的高漲的情緒深深感染了我。我覺得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但是,我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首先是教學過程中在進度的把握上顯得有些著急,學生緊張起來的時候我應該慢下來,才能更好的掌控好課堂氛圍。其次是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應由易到難,分好層次,才能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繼續(xù)學習,不斷改進,突出重點,做到得義得言,根據(jù)生情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真正教出語文味來,使課堂教學更加優(yōu)化。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0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燕子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的一次比一次認真,一次比一次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與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這篇文章淺顯易懂,我指導學生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讀課文,學生在讀中了解了課文所隱含的道理——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更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注重生活體驗,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冬瓜與茄子切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懂得,觀察事物不但可以看,還可以摸,可以聞,可以嘗,提供給學生學習和發(fā)現(xiàn)的平臺。同時注意對教材的開發(fā)、拓展、延伸,學完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我讓學生回家后進一步觀察冬瓜與茄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西紅柿與蘿卜有什么不一樣。。。。。。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在生活中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去關(guān)注生活,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到課外。
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紛紛說:“冬瓜的花是黃的,茄子的花是紫的”“冬瓜的葉子象手掌,茄子的葉子比較長”“在吃冬瓜的時候要把里面的瓤取出來,而茄子可以整個吃”……很多學生帶來了他們對蘿卜和西紅柿不同之處的認識,個個興高采烈地要求展示,有的畫,有的說,興趣盎然。
通過《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的學習,認真觀察事物的這一道理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已經(jīng)深深地、鮮活地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再不是老師強迫灌輸,一遍又一遍地口頭復述所帶來的書面印象了。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的,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的,這樣,能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擴大知識面,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會不斷地得到提高。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1
今天上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上完之后和學姐做了一個交流,感覺迸出了一些新的想法,趕緊記錄下來。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小燕子三次觀察菜園中冬瓜和茄子的區(qū)別來告訴孩子觀察要認真,做事要仔細的道理。
我原本的上法是按步就班型的。從課文的第一段一直下來,讓孩子在讀上感悟,在讀中感受小燕子的觀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樣的上法,孩子進入文本比較慢,也是老師牽著孩子一步步走進文本。沒有把文本的情趣充分挖掘出來。
而項老師的上法就充滿情趣多了。她先讓孩子自己讀課文,直到讀熟,然后分小組朗讀課文,檢查了一下朗讀情況。接著,她問孩子課文的內(nèi)容都記住了沒有,孩子各個都表現(xiàn)地比較興奮,都說會了。于是,讓孩子把書背面朝上,考一考孩子。考的過程就是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學習的一個過程。小燕子一共去了幾次菜園?每一次分別觀察到了什么?第一次,觀察到冬瓜大,茄子;第二次觀察到冬瓜綠,茄子紫;第三次觀察到冬瓜皮上有細毛,茄子柄上有小刺。然后分別板書: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第二次 綠 紫
第三次 皮上有細毛 柄上有小刺
我想,讓孩子在讀熟文本以后,脫離文本進行問答,給了學生內(nèi)化的時間和復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機會。這樣的方法比從第一段學到第二段的效果要好很多。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之后再回到文本中,讓學生找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話,再進行對話朗讀訓練。這樣課文上起來比較簡單,又充滿童趣。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2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童話故事。小燕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的一次比一次認真細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欢鲜蔷G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這篇童話將“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這篇文章淺顯易懂,我指導學生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課文,了解課文隱含的道理。分角色朗讀更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這一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認真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烈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下課鈴響后,還有很多孩子嚷嚷著:“老師,我還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高漲的情緒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面對低年級學生,又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課堂上,我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領(lǐng)悟,感受到小燕子的進步,學習通過仔細觀察去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文章共4個自然段,其中第2、3、4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了扶放的教學方法,先一步一步地組織學生學習第2自然段,再帶領(lǐng)大家總結(jié)學法(讀讀這一小節(jié)、畫畫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話、讀讀它們的對話、找找小燕子的發(fā)現(xiàn)),接著讓學生按上面的方法學習第3自然段。在學習第4自然段時,引領(lǐng)孩子們比較一下,燕媽媽第三次讓小燕子去觀察時,有什么不同(再去仔細看看)。當孩子們找出了小燕子的三次發(fā)現(xiàn)后,我說:“小燕子經(jīng)過三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冬瓜與茄子的不同點。老師相信你們比小燕子更認真、更仔細。請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紛紛說:“冬瓜的花是黃的,茄子的花是紫的!薄岸系娜~子象手掌,茄子的葉子比較長。”“在吃冬瓜的時候要把里面的瓤取出來,而茄子可以整個吃”。
整個設計重視語言的實際運用,由扶到放,讓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語言遷移運用,從而完成了由書本語言到自我語言的讀書內(nèi)化的過程。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3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童話故事。小燕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的一次比一次認真細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這篇童話將“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這篇文章淺顯易懂,我指導學生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課文,了解課文隱含的道理。分角色朗讀更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找出小燕子的三次發(fā)現(xiàn)后,我對同學們說:“小燕子經(jīng)過三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冬瓜與茄子的不同點。老師相信你們比小燕子更認真、更仔細。請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紛紛說:“冬瓜的花是黃的,茄子的花是紫的”“冬瓜的葉子象手掌,茄子的葉子比較長”“在吃冬瓜的時候要把里面的瓤取出來,而茄子可以整個吃”……
這一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列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下課鈴響以后,還有很多孩子嚷嚷著:“老師,我還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高漲的情緒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更好地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在上述教學片斷中,我并沒有遵循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讀讀找找,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而是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好玩好動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大家都是可愛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須認真讀好課文,學生覺得新鮮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讀課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當他們當“小燕子”來回答媽媽的話時,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讀文后的收獲。
面對低年級學生,又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我通過巧妙地引導發(fā)現(xiàn),用燕子媽媽的口氣引導他們感受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興,從而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應該怎么來讀小燕子的話。在教學中,我注重生活體驗,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冬瓜與茄子切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懂得,觀察事物不但可以看,還可以摸,可以聞,可以嘗。提供給學生學習和發(fā)現(xiàn)的平臺。同時注意對教材的開發(fā)、拓展、延伸,讓學生回家去觀察西紅柿與蘿卜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在生活中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去關(guān)注生活,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了課外。上第二課時的時候,很多學生帶來了他們對蘿卜和西紅柿不同之處的認識,個個興高采烈地要求展示,有的畫,有的說,興趣盎然,相信通過《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的學習,認真觀察事物的這一道理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已經(jīng)深深地、鮮活地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再不是老師強迫灌輸,一遍又一遍地口頭復述所帶來的書面印象了。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4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改變了一般一年級的教學思路。沒有一開始就著手識字,而是先讓學生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拼音,不理解的詞可以問同學、可以問老師。
我逐個自然段檢查課文朗讀是否通順、流利、有感情,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lǐng)讀,學生都很踴躍,大家都讀不好的地方,老師范讀,直到整篇課文大家都讀得較為通順了,才結(jié)束閱讀,到此為止用了一堂課的時間。
第二節(jié)課,我出示問題讓學生在讀課文,并在課文中找的問題的答案,比如:小燕子幾次飛去菜園觀察?
每次觀察到的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同?
小燕子用什么方法觀察的?
等等問題,而且問題逐步加深難度,孩子們讀得很來勁,這種帶問題讀課文的學習方法效果很好,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課文內(nèi)容都處理完了,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本課的生字,去讀,去理解,就簡單多了。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5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童話故事。小燕子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欢鲜蔷G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這篇童話將“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教學這篇課文,我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好玩好動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大家都是可愛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須認真讀好課文。學生覺得新鮮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讀課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當他們當“小燕子”來回答媽媽的話時,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讀文后的收獲。一年級的學生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我通過巧妙地引導發(fā)現(xiàn),用燕子媽媽的口氣引導他們感受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興,從而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應該怎么來讀小燕子的話。
這一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列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下課鈴響以后,還有很多孩子嚷嚷著:“老師,我還有發(fā)現(xiàn)!”他們的高漲的情緒深深感染了我,我忽然明白,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生活體驗,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冬瓜與茄子切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懂得,觀察事物不但可以看,還可以摸,可以聞,可以嘗。提供給學生學習和發(fā)現(xiàn)的平臺。同時注意對教材的開發(fā)、拓展、延伸,讓學生回家去觀察兩種水果或蔬菜的不同之處,學生在課堂上學,在生活中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去關(guān)注生活,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了課外。上第二課時的時候,很多學生帶來了他們對兩種水果或蔬菜的不同之處的認識,個個興高采烈地要求展示,有的畫,有的說,興趣盎然。相信通過《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的學習,認真觀察事物的這一道理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已經(jīng)深深地、鮮活地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再不是老師強迫灌輸,一遍又一遍地口頭復述所帶來的書面印象了。
但是,我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首先是教學過程中在進度的把握上顯得有些著急,學生緊張起來的時候我應該慢下來,才能更好的掌控好課堂氛圍。其次是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應由易到難,分好層次,才能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以后還要多注意語言的精準,聲調(diào)的起伏,評價語也要具體、詳細。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改進,真正教出語文味來,使課堂教學更加優(yōu)化。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集錦15篇)】相關(guān)文章: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2-18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5篇)12-18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5篇12-18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參考模板12-16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模板12-16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說課稿11-04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設計(15篇)12-21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教案課件05-09
小學語文教案:《一次比一次有進步》01-13
記一次比賽小學作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