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教學反思(通用1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行教學反思(通用1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山行教學反思 篇1
教學片斷
上課前,我把《山行》這首詩寫在黑板上,但是在上課時卻發(fā)生了我沒想到的事情。一位學生突然說:“老師,你寫錯了一個字!逼渌瑢W也說:“是錯了一個字,白云深處的深寫錯了,應該是生活的生。”我的臉微微的紅了起來,靈機一動,我首先承認自己確實寫錯了,隨后又問:“為什么詩人用生而不用深呢?”學生熱烈的展開討論。
反思: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很少寫錯字的,可是今天老師卻寫錯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叫學生去討論這個問題,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
生:“白云生處”的意思是“白云升起來的地方”,所以用生,而深是很深的意思。
生:我不同意!這個生應該是生活的意思,就是“白云生活的地方”,所以用“生”。
生:我不同意他們倆的意見!我覺得應該是“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
……
師:你們真棒,經(jīng)你們這么一說,老師以后再也不寫錯字了。我想,說“白云生活的地方”的同學,是把白云給說活了,有想象力!說“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的同學,說出了白云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善于觀察!古詩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精妙簡練,言已盡而義無窮!
。ㄎ业脑拕傉f完,又有學生舉手)
生:我覺得“白云生處有人家”這句詩還應該讀得很高興,因為詩人坐著車沿著彎彎曲曲的石頭小路上去,而且又是在深秋的山中,肯定很少有人,現(xiàn)在看到有人家了,心里一定很歡喜。
師:你怎么知道是在深秋?
生:從“寒山”一詞看出是深秋。
生:從“霜葉”也可以看出,因為秋天才有霜!八~”就是被霜打過的葉子。
師:那么你認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意思是?
生:被霜打過的葉子比二月的花還要紅。
師:楓葉太美麗了,詩人看著看著就——
生:停下車來欣賞。
師:那么,“停車坐愛楓林晚”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詩人在小路上走,看見傍晚路邊的楓葉太美了,就停下車來。
師:說得真棒!詩人用幾句短短的詩句寫出了深秋時美麗的景色,使我們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時節(jié)生機盎然的景色。讓我們也來贊一贊這美麗的深秋,好嗎?
引導學生朗讀背誦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學生,他們呈現(xiàn)在課堂中的喜怒哀樂、言行舉止,都應該成為最珍貴的教學資源。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如果我只是表揚了那個學生認真看書,敢于說出老師不對的地方,然后把錯字一改,接下去上課,我想這節(jié)課也許不會出現(xiàn)這么精彩的一幕,學生的體會也許不會這么深。課堂上我抓住這一寶貴的時機,提出了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并鼓勵學生表達各自的見解。因為有效地利用了這一動態(tài)資源,所以課堂上便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給學生一片天空,他們就會自由的翱翔。
山行教學反思 篇2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边@是我們?nèi)昙壣蟽缘谝粏卧械囊皇坠旁姡m然是七律詩,但我們班的學生依然能做到熟讀成誦,有一定的語感,并且知道一些常規(guī)的停頓。在這樣的基礎上,我沒有像以往那樣進行逐詞逐句解釋,而是抓住本詩畫面感很濃的特點做了如下嘗試:
抓住“生”字,感受意境:
在詩人杜牧眼中,這山中的美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說到“白云生處有人家!崩蠋熛氚阉嬒聛恚瑧撛诤诎迳袭嬌夏男┚拔?生:我覺得首先要畫一座很遠的山,要畫白云和人家。隨著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座遠山。白云應該畫在人家的哪里呢?有的學生說:“畫在房子下面”,有的說:“畫在山頂上”,有的說:“應該圍繞在房子上,因為山很高,云在飄浮,房子只是隱隱約約而見!薄笆前,作者從飄浮的白云里隱隱約約地看到人家,所以作者用了“生”而不是“深”,要不就完全看不見了!蔽医又f到。在后來的默寫中沒有學生寫錯字。
山行教學反思 篇3
《山行》的作者是杜牧,這首詩意境優(yōu)美,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對幼兒進行這首詩的教學時,我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感受故事的意境。在幼兒了解、感受古詩的意境后,我直接將此首古詩背誦下來,部分幼兒跟誦,緊接著幼兒開始誦讀這首古詩,最后我們?yōu)檫@首古詩配上動作,便與幼兒記憶;顒咏Y束時,幼兒在進行自主談話,一個小朋友跑到我的跟前問:“老師,什么是人家?”我一愣,這才想起古詩中的內(nèi)容“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痹瓉硇〖一飭柕氖窃娋渲械膬(nèi)容,我微微一笑說:“寶貝,人家就是住有人的意思!薄袄蠋,那里的人怎么那么有意思,居然住到白云上,他們不害怕嗎?”這句話讓我哭笑不得,同時,我也讓我有機會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行為。
為古詩配上動作一種便于幼兒記憶古詩的方法。當時只考慮便與幼兒記憶,沒有考慮到詩的意境,致使出現(xiàn)今天的笑話,在以后的古詩教學中一定運用多種辦法讓幼兒在背誦古詩時,也感受到詩的意境!
山行教學反思 篇4
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第一步:感悟美景,創(chuàng)設情境。
運用多媒體設計精美的深秋圖片,營造出濃郁的深秋氛圍,讓學生感受濃濃的秋
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接著設計了問題:自由觀圖,用學過的表達秋天的四
字詞語來形容秋天的美景,表達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總結時,導入對描寫秋景古詩的了解,進而導入課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反復誦讀,體會詩意。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學生學習中的合作伙伴。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引導學生互相評議,教師鼓勵性總結,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
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沒有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根據(jù)詩句大膽想象,沒有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遠處發(fā)展。
山行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教學《山行》,開始時按課前預設,前兩步都很順利。第一步,出示楓葉的圖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吹矫利惖臈魅~,學生熱情一下子就上來,紛紛說“啊,真美!”當我問他們:“看了這些楓葉,你有什么感受時?”學生的小手舉得老高,有的說:“這楓真是太美了,我真想去旅游,親自看一看!庇械恼f:“我想把這些楓做成書簽,把它珍藏起來!庇械恼f:“我想在上面美美地睡一覺!钡诙剑鍪驹娢,學生自己練讀,要讀正確,讀流利,再讀出節(jié)奏。
但第三步出了問題,按照預設,是出示圖片,先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再說說詩句中寫了哪些景物,然后讓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詩句。圖上有什么景物,詩句寫了哪些景物學生都能說出來,但是讓說詩句的意思的時候就沒幾個人舉手了,與第一步讓學生說看了楓葉后的感受時的那份興致、興趣、熱情相比,這一步就冷清了很多,只有一兩個學生舉手。
面對這種情況,我只能放棄原先的預設,耐心地給學生逐字地講解起來。從“徑”的意思到“石徑”的意思,從“斜”理解到“遠上”的語序,從“生”的“產(chǎn)生”意到詩中的“飄浮”意,最后再讓學生將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說。就這兩句詩的意思前前后后就花了十幾分鐘,導致后面還有幾個教學步驟沒有完成。
三年級古詩教學要達到何種程度?
山行教學反思 篇6
《山行》是一首描寫秋景的詩,明麗、充滿生氣。作者的觀察力很強,以豐富的想象,凝煉的語言把這首詩寫活了,意境之美讓人心曠神怡。由于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學習能力不是很好,“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今后古詩的教學打下基礎。在教學《山行》這首古詩中,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主要體現(xiàn)三點:
1.讀說整合,感知詩意:
留出充足的時間,發(fā)揮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使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2.讀聽訓練,感知韻律: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使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3.讀演交融,領悟情趣:
興趣很多時候表現(xiàn)直觀性,旨在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還可加以音樂渲染,讓學生戴著頭飾,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nèi)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邊讀便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學生自然進入情境,呈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行教學反思 篇7
1、古詩教學,要求學生讀讀背背,在讀中消化和吸收。首先我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而后,又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并鼓勵學生不受詩句約束,大膽想象除了詩人描繪的景物外還可能看到的景物,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為廣闊的大自然中去,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春光以及更深地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既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在無形中理解了詩意,內(nèi)化了語言。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小組合作為古詩配畫。適當?shù)慕o予點撥和引導,增強了學生作畫的信心。學生作畫的過程,正是理解和感悟詩意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他們的畫再現(xiàn)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畫后的展示、說畫、賞畫更讓他們由畫之美自然地體味到詩之美。這樣,學生至始至終置身于濃濃的詩情畫意之中遐想著,體驗著,感悟著,徜徉著……
教學古詩,教師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今后我還要多閱讀,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增強文化底蘊,從而豐滿自己的課堂。
山行教學反思 篇8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边@是我們?nèi)昙壣蟽缘谝粏卧械囊皇坠旁,雖然是七律詩,但我們班的學生依然能做到熟讀成誦,有一定的語感,并且知道一些常規(guī)的停頓。在這樣的基礎上,我沒有像以往那樣進行逐詞逐句解釋,而是抓住本詩畫面感很濃的特點做了如下嘗試:
抓住“生”字,感受意境:
在詩人杜牧眼中,這山中的美景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說到“白云生處有人家!崩蠋熛氚阉嬒聛恚瑧撛诤诎迳袭嬌夏男┚拔?生:我覺得首先要畫一座很遠的山,要畫白云和人家。隨著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畫出了一座遠山。白云應該畫在人家的哪里呢?有的學生說:“畫在房子下面”,有的說:“畫在山頂上”,有的說:“應該圍繞在房子上,因為山很高,云在飄浮,房子只是隱隱約約而見!薄笆前。髡邚娘h浮的白云里隱隱約約地看到人家,所以作者用了“生”而不是“深”,要不就完全看不見了。”我接著說到。在后來的默寫中沒有學生寫錯字。
山行教學反思 篇9
《山行》這首由晚唐詩人杜牧所寫清新俊逸的小詩描繪了由寒山、石徑、白云、楓林構成的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熱愛之情。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讓我們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這是一首秋的贊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教學中,我以尊重學生獨特的心靈體驗,尊重學生自身的知識構建以及多元認識為出發(fā)點。利用學生已有的古詩學習經(jīng)驗,再加上詩畫相通的特點,大膽讓學生想象畫面,說畫面,將片段的意象展現(xiàn)出來,再讓學生加以綜合,展示媒體圖片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讓他們在情境中發(fā)揮想像,引導孩子登寒山,仰望白云,欣賞火紅的楓林,走進夕陽西下,雞犬相聞,炊煙裊裊的溫暖人家,真切感受自然之美,激發(fā)熱愛生活之情,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水到渠成的完成了全詩的理解和意境的體會。
在拓展方面,既有基于內(nèi)容的寫景詩,又有基于作者的寫景詩,達到了由課內(nèi)到課外的延伸,有效增加了學生的積累,豐富了自身的文化積淀。
另外,時時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氣氛活躍,達到了快樂學習的目的,這是值得我欣慰的地方。
其實,還有一點是我想探索的地方,那就是基于詩畫相通的特點,讓繪畫成為理解古詩,體會意境的方法,F(xiàn)在看來,這種方法可行,但還需完善。
山行教學反思 篇10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煉、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痹趯嶋H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提問后就馬上叫學生回答,不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去討論。如回答不出,教師或是不斷重復問題,或是忙著啟發(fā)。試想,在這極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嗎?更何況是對古詩文的體會、感悟。根據(jù)“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山行》的教學中,正因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nèi)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給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要使學生通過學古詩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從情感上、思想意識上得到美的體驗,這就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1)多層次的誦讀!昂迷姴粎挵倩刈x”。朗讀和背誦在古詩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2)要求學生質(zhì)疑。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現(xiàn)代心理學也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啟發(fā)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學生對“寒山”“霜葉”的理解,他們用自己的話表述自己對詩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已百花凋零,然而“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教學反思 篇11
《望廬山瀑布》及《山行》這兩首七言絕句都是寫景類的古詩,所以只要讓學生了解是的大意,不要求逐字講解,應該大部分地讓學生賞讀,感受作者對祖國山河的喜愛與贊美。
《望廬山瀑布》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渡叫小访鑼懥松钋锷介g的景色,“霜葉紅于二月花”是全詩的詩眼,也點明了作者喜愛楓葉的原因。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豐富學生古詩的積累,從唐詩的音韻和諧、用詞精煉中受到熏陶感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想象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愛祖國的教育。
課前,我準備了電腦課件,但因特殊原因未能在課上使用。于是采用了課文掛圖,但我想效果肯定比不上flash動畫那樣生動、形象、有吸引力。
我設計,以回憶學過的古詩導入,以次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授課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兩首詩的詩意,特別是個別字的理解,如“生——產(chǎn)生”“川——河流”“坐——由于,因為”等,能準確地匯報;學生還能體會詩中的好詞佳句,如“掛”字化靜為動,“飛”字描繪急流飛奔,“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瀑布壯麗、勢不可擋的氣魄,等等。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是放手讓學生在組內(nèi)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探究合作學習:你喜歡哪首詩?或者喜歡詩的哪部分?喜歡就多讀讀,并讀出自己的感受。但是,我的引導不到位。當學生已經(jīng)回答出詩句好在哪里市,教師就應順著這個線路,讓學生充分地讀,結合讀再來講講詩寫得好在哪,體現(xiàn)賞讀的過程。
在擴展教學時,我讓學生展示自己積累的寫景類古詩,以豐富學生的古詩積累。但“多而不精”,即某生泛泛地讀詩,沒有更進一步的對詩意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只要匯報3-4首有代表性的詩,讓學生了解詩的內(nèi)容,感受詩的情感或意境,這樣會給學生更深刻的印象。
在最后,我設計了一個互相積累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在速記是未記全的,或?qū)δ辰o學生的某首詩感興趣的,可以下位來互相補充,充分達到積累的完整準確性,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創(chuàng)作的過程,值得在講授其他課文中繼續(xù)恰當應用。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的大塊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很好,基本符合新課標精神。但細節(jié)上還須認真加工、雕琢,這也需要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學習、摸索、積累經(jīng)驗。
山行教學反思 篇12
對于古詩,我一直有著恐懼的心理,學生時代時對古詩的態(tài)度就是跟著老師學,自己從來不會去挖掘領會,但是現(xiàn)在不同了,自己要站在三尺講臺上把曾經(jīng)我認為最頭痛的內(nèi)容講給學生聽,因此,我不敢怠慢,很用心地準備。
《山行》是我教師生涯教的第一首古詩,我想我會終生難忘吧,這是一首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展現(xiàn)美麗的秋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是教學這首古詩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為學生平時接觸古詩不是很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也就不夠強,因此“欣賞意境”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有些字詞的解釋和現(xiàn)在大不相同,例如:斜,坐。針對這些特點,我采用圖文結合的教學方法,沒想到第一次教學古詩,效果還是可以的,起碼在理解意境的環(huán)節(jié)達到了之前的預設效果。根據(jù)每句詩,我一次出示圖片: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出現(xiàn)幾戶人家,滿山的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艷,詩人停下馬車,駐足在楓林邊,仔細欣賞這美好的景色。然后邊看圖邊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例如:我問:“在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條小路。師:仔細看看是什么小路?生:哦,是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師:那你能在詩句中找到表示石頭小路的詞嗎?孩子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地就進入了古詩的意境中。
第一次教學古詩,感觸還是很多的,我第一次感受到古詩的意境是那樣的深遠,看來要想教好古詩,還得多多挖掘其中的知識!
山行教學反思 篇13
今天教學第三課《古詩兩首》中的《山行》。
《山行》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所作,它以豐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和精煉的語言而流傳至今。所以,本次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感悟,體會意境,這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體會古詩意境的前提,必須讓學生熟讀甚至背誦古詩,爛熟于心以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會水到渠成,那么詩中的意境自然而然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所以,我對本次課文教學的安排首先是這樣的:
一、熟讀古詩,讀中體會。
首先是讓學生自由朗讀:你是怎么理解的就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然后,再讓學生聽范讀,學生從老師的朗讀和課文錄音的朗讀中感受古詩的朗讀節(jié)奏,并把自己聽到的節(jié)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標出來,再模仿范讀的節(jié)奏反復讀詩,直到熟讀成誦。學生通過熟讀,對古詩有了一定的理解,這時,再進行個別難懂字詞的理解。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古詩。
古詩中的有些字詞跟現(xiàn)在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讓學生能真正弄懂這些詞的含義,我想了很多辦法。
一是結合圖畫:畫面上一條小路彎彎曲曲一直向山林深處延伸,有一個人站立在楓林旁,抬頭遙望……學生被眼前的畫面所吸引,這時老師再配上一段旁白。
二是引導想象: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在一個充滿涼意的山林里,有一條石頭小路彎彎曲曲地伸向了遠方,在那白云漂浮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山路的兩旁是火紅火紅的楓樹林,那楓葉的顏色真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艷,實在是太美了,于是詩人杜牧就把車子停了下來,細細地欣賞著美麗的景色……通過剛才的引導,老師在這時再讓學生逐字逐詞對照理解,例如我問:“你們猜,‘小路彎彎曲曲’是詩中的那個詞?(石徑斜)‘伸向遠方’對詩中的哪一句?(遠上)‘白云飄浮的地方’對詩中的哪一句?(白云生處)‘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鮮艷’對詩中的哪一句?(霜葉紅于二月花)……”孩子們很快就找出了對應的詩句。
三是讓學生身臨其境:我讓全班同學把自己都當作“杜牧”,然后我邊創(chuàng)設情境邊問:“小杜牧,你在這秋天的山林里看到了什么?”有的說看到了美麗如花的楓葉,有的說看到了彎彎曲曲通向遠方的小路,余璇絢同學竟說她看到了白云飄浮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我抓住她的這幾句話追問道:“你怎么看出是‘隱隱約約’呢?”她說:“我感覺是‘隱隱約約’”我鼓勵她說:“你的感覺真好,能說出原因嗎?”這時,戴浩然同學高舉起小手,我請他回答,他說:“我從‘白云生處’這個地方知道是隱隱約約看得到,因為那些人家都被白云遮住了,不能看的很清楚!薄澳阏媸钦f得太好了,這才是會讀書的孩子!”我夸贊道。這時的孩子們完全沉浸在詩的意境中,他們被那美麗的意境所感染,這時,我再錦上添花:“這么美的景,這么美的詩,我們怎么讀出它的美呢?”這時他們讀起詩來,感情全有了。看著他們一個個眉飛色舞,搖頭晃腦,我在心里笑了。
三、提供平臺,爭相展示
賽賽誰說得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對詩的理解。先是同桌互說,然后再選出代表比一比,說得好的同學上臺來說。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水到渠成的事,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理解,都說的比較好。
山行教學反思 篇14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讓學生爭當小老師給大家正音,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切忌逐行分析詩意。此時可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并問“圖中畫的是什么!睂W生們爭先恐后地暢所欲言。其實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3、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但對于剛學習古詩的小學生并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比如: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一行呢?把它讀給大家聽聽,也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好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4、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diào)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拔覀円粔K跟詩人的心情把這首古詩讀一讀,好嗎?”教師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旨在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還可加以音樂渲染,讓學生戴著頭飾,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nèi)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山行教學反思 篇15
《楓橋夜泊》是第三課《古詩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詩。在教學時我先檢查第一首《山行》的掌握情況。
1、檢查背誦。
2、出示填空題,了解重點內(nèi)容的掌握,特別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一名句是“坐、霜葉、于”的意思。
3、檢查默寫。
從這首詩引出另一首描寫秋天的詩——《楓橋夜泊》。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2、檢查朗讀,注重糾正學生中出現(xiàn)的錯音,特別是“眠”字的讀音。
3、圖文對照,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抒發(fā)的孤獨寂寞的感情。
4、指導朗讀、背誦。
5、生字教學。
閃光點:
1、復習導入,檢查學生對上一首古詩中的重點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夯實基礎。
2、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把解決問題的權力交給學生。
不足:
1、檢查古詩的默寫可放在課后,復習舊知的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左右,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新課的教學上,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
2、在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時要放手讓學生各持己見,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課雖然也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了,但“放”的不夠,應不怕學生說錯、說得不到位,這時才能凸顯教師的“導”的作用。所有偏差的看法、說法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中去。
3、對“楓橋夜泊”中的“泊”的理解有點淺嘗輒止,部分學生仍像霧里一樣。另外,詩人寫詩時的背景缺少介紹,學生很難真正走進詩人內(nèi)心、體會詩人情感。
在以后的古詩教學的備課中,還應多備些學生,深挖教材,多方面地搜集些有關古詩及作者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真正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山行教學反思 篇16
《山行》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充沛結合畫圖,以便讓同學更好的進入詩歌意境,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中,我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沒有很好的解釋“寒山”的意思,以至于不能讓同學很好的理解詩歌的意思。
以至于我沒能完成教學目標,這是在教學中的一個嚴重錯誤。原本詩歌就是很美的,教師就要從多方面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有了這次失誤,我會在以后更加的努力鉆研教材,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
山行教學反思 篇17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煉、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一、提供充足時間,引導學生感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倍鴮τ诠旁娢牡捏w會、感悟,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肯定難以理解。在教學《山行》這首詩時,我出示事先抄寫的小黑板,引導學生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解詩題。
。2)抓字眼,明詩意。
。3)想意境,悟詩情。
。4)背詩文,能默寫。向?qū)W生介紹了作者杜牧,讓學生自己解釋了詩的題意。然后我就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結合詞語手冊理解個別難字,再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也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
二、注重課堂生成,調(diào)整教學方式:
學生四人小組學習完畢,我正想讓學生交流小小組學習成果時,學生趙涵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詩中‘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寫錯了,應該是‘深淺’的‘深’!蔽乙宦牼o皺眉頭,心想這首詩我教過多次,有許多孩子曾經(jīng)把“生”寫成了“深”,現(xiàn)在我還沒有提醒,結果有孩子居然說認為詩中寫錯了呢?看到這樣,我想一時回絕,告訴他應該寫“生活”的“生”。但轉(zhuǎn)念一想,這樣不好,扼殺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于是我就把這個問題反拋給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覺得怎樣呢?有沒有其他的看法?”沒想到另一名學生劉子揚又舉手說:“老師,用這個‘深’也可以,我在另一本書上看見過的!泵鎸煞N完全不同的意見,大家各抒己見。贊同用“深”的學生說:“有白云繚繞的地方,山一定很高,是深山老林,所以該用‘深’!庇械倪引用了另一句詩來說明:“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與這里的“白云生處”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說明山很高。贊同用“生”的學生有的說:“用‘深’太死板了,白云繚繞,白云在升騰,在漂浮,好象有生命力一樣。”有的說:“應該用‘生活’的‘生’。因為云很高,這表示產(chǎn)生白云的地方!庇械恼f:“‘有人家’讓人聯(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雖然是深山,但也充滿著生機,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边有的說:“作者看到深秋山林的景色那么美,霜葉比二月紅花更美、更艷,春天是生機勃勃的,此時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也是生機勃勃的!
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后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我想:這節(jié)課孩子們的收獲比我預期的還要大,因為孩子們已經(jīng)學會了分析,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了。
在現(xiàn)實的課堂中,面對“意外”,教師不應固守預設,而應尊重學情,關注課堂生成,充分利用好課堂生成,力求在對話中生成“對話”,這是新理念指導下的教師應有的情懷。對學情的尊重是主體性原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體現(xiàn)。教師面對“意外”,不是避而不見,“讓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時抓住并有效利用學生突發(fā)的疑惑,且適度“放大”,激發(fā)學生“潛心會文”的熱情。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對話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創(chuàng)新文本。
三、巧妙利用簡筆畫,幫助想象意境:
《山行》一詩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就在學生初步交流理解詩意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來畫簡筆畫,一座高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畫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畫了幾座房子)。然后有人經(jīng)過著里,看到了滿山的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涂上一些深紅色的色彩表示楓樹),就這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講,很容易地讓學生進入當時的意境。
山行教學反思 篇18
《山行》一詩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通過描寫寒山、白云、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加深理解,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自讀自悟
合作交流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結合文后的注釋,體會理解詩的大意思;在學生自學基礎上,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理解及不懂的地方。對于古詩的。意思只要求學生大體理解即可。在相互的交流中,學生取長補短,加深了對古詩詩意的理解。
二、結合圖片指導閱讀,加深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在學生初步交流理詩意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圖片想象畫面朗讀詩歌,一座高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直伸向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在白云升騰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然后有人經(jīng)過這里里,看到了滿山的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的鮮花還要紅,就這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讀,很容易地讓學生進入當時的意境。
三、反復朗讀,體會意境。
古語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梢姡首x對于古詩學習很是重要。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接讀、對讀搖頭晃腦讀等,反復朗讀古詩,從讀通讀懂,到學生能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詩的意境。
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第一步:感悟美景,創(chuàng)設情境。
運用多媒體設計精美的深秋圖片,營造出濃郁的深秋氛圍,讓學生感受濃濃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接著設計了問題:自由觀圖,用學過的表達秋天的四字詞語來形容秋天的美景,表達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總結時,導入對描寫秋景古詩的了解,進而導入課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反復誦讀,體會詩意。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使學生學習中的合作伙伴。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引導學生互相評議,教師鼓勵性總結,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不足之處:
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沒有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根據(jù)詩句大膽想象,沒有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遠處發(fā)展。
山行教學反思 篇19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
教學這首詩,我主要引導學生做好以下“三讀”。
一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所以在指導學生初讀古詩時,我除了要求學生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朗讀的這兩個特點。因為學生以前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所以讀了幾遍后還沒有發(fā)現(xiàn)。于是我進行了范讀,由于范讀時停頓比較夸張,有幾個聰明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古詩朗讀的停頓和節(jié)奏。接著,我再讓他們讀讀每句詩的最后一個字,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古詩的押韻。雖然第一次教學時花了一點時間,但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掌握了古詩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律,一定會在以后的古詩學習中加以運用。
二讀,讀出理解,讀懂詩意
理解詩意應該是古詩教學的一個重點。古詩中有些字詞的意思和現(xiàn)在一樣,如“停車”、“楓林”、“白云”、“人家”等。還有一些字詞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理解的字詞,再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那些與現(xiàn)今意思不一樣的詞語。理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畫圖法。在理解“遠上”、“石徑”和“斜”的意思時,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一座高山,一條從山下通往山頂?shù)膹潖澢氖^小路。圖一畫,學生就理解了“石徑”、“斜”的意思,接著我讓一學生上黑板從山腳往上看,讓學生說說看的感受,學生理解了“遠上”的意思。
聯(lián)系前后文感悟。在理解“坐”的意思時,因為意思和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學生很難理解。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后文進行理解。感受“詩人停下車不走”與“喜愛傍晚時候的楓林景色”之間的因果關系,自然而然的,“坐”的意思也就能理解了。
接著,我指導學生用“調(diào)換順序法”和“擴充意思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應該說,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
三讀,感悟意境,體會情境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diào)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后,我讓學生再讀古詩,說說自己看到的情境,學生把自己看到的遠景、近景都描繪得十分具體。我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讓學生受到感染。還適時加以音樂渲染,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nèi)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總之,通過“三讀”,學生基本讀懂了古詩,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得扎實、高效。
【山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山行教學反思11-26
《山行》教學反思01-02
山行的教學與反思01-03
山行教學反思11-03
《山行》教學反思09-07
《山行》教學反思04-03
山行教學反思06-10
《山行》教學反思02-20
山行的教學反思09-04
《山行》的教學反思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