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桂花雨》教學反思三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桂花雨》教學反思三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桂花雨》教學反思三篇1
很榮幸在學校和教研組的關注下,十二月初我參加了三校聯(lián)誼研討課的執(zhí)教。雖然課文上完了,但留給我的卻不僅僅只是一堂課后的感覺。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課與預設的會出入那么大?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為什么我會接受不了這樣的教學?難道真的是我的教學理念不對嗎?等等疑問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直到最近才覺得有了些許明朗。
一、學生永遠是主角
首先我想我的課與預設的出入這么大關鍵就是我沒有備好學生的課。雖然試教時分別上了四年級與五年級,感覺也不錯,但我沒估計到正式上課時學生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他們很緊張,而我恰恰沒有很好地舒緩他們這種情緒。在課始的閑聊中,學生談家鄉(xiāng)給他們留下的記憶時我就沒有很好地引導他們說具體說生動而是匆匆走了一個過場,以至于自己就開始對整堂課沒有底了。如果那時我能放松地引導學生好好聊聊,輕松聊聊,相信學生不但會徹底放松還會更容易進入整堂課的情景中。就如王紅校長點評時所說的“學生是活的,不可能與你預的那樣一成不變的!笔堑模瑢W生是鮮活的,怎么可以用我試教時得來的經(jīng)驗套呢?我真的忽略了這堂課的主角了,所以把學生永遠把在第一位,讓你的學生永遠是主角這對于上好一堂課至關重要。
二、散文的形散教學
其次《桂花雨》是一篇散文,從沒嘗試過散文教學的我現(xiàn)在想來那堂課其實可以用更開放的形式教學的。不管課前怎么備課其實上的時候完全可以放開上,特別是本課,既然是散文,何不學學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呢?讓學生質(zhì)疑,在解惑的時候抓住干線——桂花雨為什么能牽動我和母親的情思,這到底是是什么?或許學生在質(zhì)疑解惑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理出那條線——我的搖花樂和母親的思鄉(xiāng)情。但很遺憾我只是在開頭讓學生質(zhì)疑,然后又是走過場一樣趕緊引到我預設的步驟中來,我怕學生的開放會漫無邊際,會讓我點不了題結不了尾。說白了我不敢放手教學,依然是循規(guī)蹈矩地按教學設計上,所以才會上得連自己都感覺很生硬很牽強,感覺我在拉著學生走完整堂課,F(xiàn)在想來真的是慚愧啊!其實無論學生怎么理解我只要抓住主線不就是讓自己的課也與文本結合起來了嗎?那才是真正的散文教學!
遺憾也是一種收獲,雖然這種收獲有些苦澀,但這樣的收獲會更長久,一堂研討課讓我看到了自己關于語文教學的薄弱點,也讓我明白了我的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前進方向,相信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研究會讓我在語文這條道路上成長得更快!
人教版《桂花雨》教學反思三篇2
《桂花雨》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思鄉(xiāng)”。學生在學習了前兩篇文章《古詩詞三首》和《梅花魂》的基礎上,再學習第三篇略讀文章《桂花雨》,難度應該不會很大。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主動性明顯增強,并且敢于表達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在本節(jié)課上,我將課堂充分還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默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先獨立思考喜歡的原因,再和小組進行討論,集思廣益,最后進行分享。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可以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用課件幫助學生提升感官感受。
由于學生所處環(huán)境所致,學生根本就沒有見過桂花,更不要說搖桂花、喝桂花茶和吃桂花糕餅了。那如何才能提升學生的感官感受,調(diào)動他們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課件的強大功能。在重點講解搖桂花的樂趣的時候,我設計了動畫效果,讓桂花的花瓣紛紛飄落,樹下面的小姑娘和小蝴蝶隨之舞蹈,孩子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效果感到很新鮮,并且立即就身臨其境,覺得自己也站在桂花樹下一樣;在講解桂花的用途,可以泡茶做糕餅的時候,我運了希沃5軟件里的橡皮擦功能,當教師一邊擦拭展示屏,屏幕上一邊出現(xiàn)桂花茶和桂花糕的時候,孩子們別提有多興奮了。這些現(xiàn)代化多媒體功能的運用,實在為我的課程助力了不少。
當然,除以上兩點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之外,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針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桂花的幾件事情?”這個答案不應該給學生硬性規(guī)定是四件。畢竟文章中除了“搖桂花”這件事情講的比較具體之前,其他的都是一帶而過。
其次:在講解品桂花茶和吃桂花糕餅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運用了希沃5軟件的橡皮擦功能。課堂上,這個效果的展示是我來操作的,F(xiàn)在想想,這個操作如果是學生來做的話,應該會更加增強學生的興奮度。
最后:在課堂練習的環(huán)節(jié),我應該給學生做些適當?shù)奶嵝眩嵝褜W生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你可以從景色、人物、事件等多方面來寫。家鄉(xiāng)之所以稱之為家鄉(xiāng),那一定是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只要寫出來,就是最好的。經(jīng)過這樣的提示,學生的思路應該會變得更加開闊,下筆應該會更加容易一些。
我一直都認為,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字詞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對文字的感受力和表達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語文服務于學生的生活,也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的魅力。
人教版《桂花雨》教學反思三篇3
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桂花雨》是一篇自瀆課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淡淡的思鄉(xiāng)情緒和對故鄉(xiāng)美好的回憶,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
新課程提倡,教師應遵循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并思考相應的對策。
所以在設計《桂花雨》的教案時我盡量以學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為主線,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和理解,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讀書、思考、討論和交流中解決問題,掌握學習方法。并通過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一說自己不能忘記的人和事,在閱讀學習中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搖桂花”這一段既是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這部分的教學我注意了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了“搖桂花”時的快樂心情。我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利用評讀來滲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從中感受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的學習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然后從學生從讀懂的地方入手,因勢利導,然后步步深入,漸入佳境。對于作者盼望“搖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搖桂花”的快樂,我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從領會對話和動詞入手,用分角色朗讀和讓學生說說這樣讀的理由,在閱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樂之情。
在引導學生感受“桂花雨”的時候,開始我就設計了一個問題;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樂的大事?學生發(fā)言熱烈,覺得很開心,這時學生融入課堂中間,結合淋雨的生活經(jīng)驗來體驗其舒服的感覺,接著讓后學生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特別是學生扮演小作者,直接來喊一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體驗喊時的心情,然后帶著這種感悟和體驗再次進入文字,讀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說說難以忘懷的人和事,進行情感和能力的遷移。
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在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設計了一個辯論題:到底是作者家鄉(xiāng)的桂花香,還是杭州的桂花香?學生一小組為單位展開熱烈的討論,在各種觀點的交流過程當中自然的體會到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深情。
教學反思:教學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也就是說教學要從重視教師“教”的構思,轉向重視學生“學”的引導。相信學生,讓學生在充分自學中思考、記憶、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點,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獲得知識,這樣所獲得的知識才扎實牢固。給學生的理解與表達留有足夠的空間,學生自然就會碰出智慧的火花。
【人教版《桂花雨》教學反思三篇】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學反思(集合15篇)12-19
《桂花雨》教學反思匯編15篇12-17
四年級語文《桂花雨》教學反思12-16
《貓》教學反思人教版12-22
《貓》教學反思人教版12-22
人教版《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2-16
雨巷教學反思總結11-13
戴望舒《雨巷》教學反思11-13
雨巷優(yōu)秀教學反思11-12
《桂花雨》課件設計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