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以“小熊吃西瓜”這個有趣的教學情景為主線,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這是在學生認識分數及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首先,學生要明確:
。1)“小熊吃了這個西瓜的23,大熊吃了這個西瓜的”是什么意思?
。2)小熊吃的多還是大熊吃的多?這就是必須具備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和簡單分數比大小的基礎知識。
其次根據教學情景,要求學生提出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1)大熊和小熊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3)這個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
在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首先要求學生拿出圓形卡片,與同桌相互討論,尋求答案。然后我再利用課件展示,這時要求學生帶著自己的想法,仔細觀察演示過程。最后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并解釋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從而揭示它的運算規(guī)律,最終擺脫對圖形的依賴,使學生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被減數是“1”的減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之一,學生通過對單位“1”的認識,就能很順利地將“1”化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
對于本節(jié)課的內容而言,學生掌握比較順利。從課堂效果上看,課堂氣氛活躍。然而在本節(jié)課的處理中,有學生用紙片平均分成了16份,涂出其中的4份242表示,我雖肯定了他的做法,但并沒有抓住機會向學生展示為什么“?”
錯失了讓學生對分數的進一步的認識的機會。另外設計的題型中只強調了寫法,并沒有單獨地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等于0,讓學生加深印象。 鑒于以上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自己要不斷地學習,經常反思教學得失,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2
——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數加減法 本節(jié)課所教學的是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法的學習,教材中結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并歸納出基本的計算方法,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
在教學時我始終以教材中小熊一家吃西瓜的有趣情境為主線,用直觀圖形來揭示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法的運算規(guī)律,根據三年級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我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素材。
如在證明2/8+3/8是否等于5/8的環(huán)節(jié)里,我讓學生在紙卡片上“擺一擺”“想一想”,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的數學活動中理解數學、體驗數學。最終達到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使學生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悅和成功。
被減數是1的減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之一,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理解“1”表示的意義后,就能夠很順利地進行運算了。在教學中,我還注重把學習分數加減運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數加減的實際意義,體會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我在課堂開始就創(chuàng)設小熊、大熊吃西瓜的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的同時也灌輸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這堂課的教學內容而言,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從課堂效果上來看,還是不錯的。
然而在本節(jié)課中我錯失了一次可以精彩的機會。在課堂證明2/8+3/8=5/8過程中,學生已經在小組內完成了證明過程,但在集中講解時我沒有交給學生來完成,我只是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而沒有讓學生到前面來一邊動手擺一邊講解她證明過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完全相信學生的能力,沒有放手。課后,我想了想,發(fā)現(xiàn)這個處理不夠妥當。自主高效的課堂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把這個提高他們表述能力的機會浪費掉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逐漸的去相信學生的能力,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得到更大的鍛煉。
課堂就是個給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場所,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這樣才能發(fā)揮高效課堂的最大潛能。
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3
《吃西瓜》是北師大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內容,在本單元學習之前學生已經認識分數及意義,并能比較分數大小。教學中以“小熊吃西瓜”情境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貫穿起來,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是三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第一次接觸分數計算,在得數方面容易掌握,但是理解算理和抽象出算法會比較困難,因此,教學中在探索的結果時,先猜一猜得數后動手操作驗證,再展示計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計算過程,并由此抽象出同分母分數相加規(guī)律。
然而在動手操作這一過程,由于擔心時間不夠,只讓兩個學生來展示驗算方法,其實,當我巡視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學生有多種驗證方法,加之三年級學生愛表現(xiàn)的年齡特點,若能夠多讓幾位學生上臺展示,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享受承購的喜悅,也能夠帶動全部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驗證活動,我只提供了2種圖形,要是能夠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驗證,學生會更有興趣,對其思維的發(fā)展也有幫助。
教學中有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生按照要求提出了諸多數學問題,這一過程,我將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重點板書到黑板上,鼓勵學生解決。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的氣氛。
總觀整堂課,教學目標能夠落實到位,學生能夠理解算理并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然而教師仍存在很多不足,需繼續(xù)努力,再接再厲。
。1)在評價學生語言方面,雖然本節(jié)課的評價性語言較多,但仍較多的停留在“很好”“非常棒”等字眼上,評價性語言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有待提高。
。2)教師個人教態(tài)需要多加練習,同時上課的激情不夠,有待加強,如此才能更加投入到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探索知識。
面對各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我要以更加積極、認真的心態(tài)投入到教學中,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聽名師的課堂,不斷學習,經常反思,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在學習中進步,于反思中成長
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4
本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認識分數中的《吃西瓜》一課。主要以“吃西瓜”為情境,學習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數的加減法,這是在學生認識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通過有趣的情境和直觀的圖形,揭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規(guī)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本課學習的重點是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其中探索用“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是學習的難點。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guī)律。
教學流程分析與教學得失
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我以老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談話交流,化解緊張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并以與學生做永遠的好朋友為條件,向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每個人要一心一意地學習,積極主動地動腦思考,勇敢大方地舉手發(fā)言。讓學生在上課之初就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導入新知之前,老師用老朋友見面后敘舊的方式帶領學生復習舊知;再以小熊吃西瓜的`故事引出本課的主題:探索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在探究分數加法的運算方法時,放手放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涂一涂、說一說的操作活動探究算理。在此環(huán)節(jié),我處理得很不好,主要表現(xiàn)在:
。1)我在向學生陳述活動要求時,沒考慮到學生普遍不善于認真傾聽的現(xiàn)狀,只說了一遍,就讓學生開始操作。操作活動費時較多,效果很不好。有的同學竟然像在美術課上畫畫一樣,涂色時涂得很詳細,盡管我及時調控,但或許是他們年齡較小的緣故,根本不聽使喚,依然我行我素。如果我把活動要求打在課件上,先讓學生集體齊讀操作要求,明白意圖后再動手可能效果會好得多。
。2)我自己對本課的準備還是不充分。本來預設讓學生用手頭準備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紙片代替西瓜,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圖片進行活動,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同分母分數加法的運算規(guī)律。但由于一時緊張,又怕那樣做會很費時間而影響整節(jié)課的進程。于是我臨時調整教學方案,要求學生統(tǒng)一用老師發(fā)給他們的正方形紙動手操作。這樣就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受到了固定活動要求的限制,反而不利于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和訓練。再者,本來是讓他們把正方形紙折一折平均分成八分,再用彩筆把折痕畫出來,結果我把這一點給忘了。這也極大地影響了整個活動的質量。盡管一些基礎好的同學也順利地完成了操作探究任務,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就只是瞎玩了一會兒,沒達到預想的學習目的。
。3)在交流活動結果時,由于動手操作環(huán)節(jié)費時較多,我一時著急,就只找了一位同學上前說探究結果。其實在巡視時,我還發(fā)現(xiàn)了其他幾種比較好的折法,卻苦于時間有限,最終沒讓他們展示出來。如果此時能多展示幾種,不但可以讓那些同學體會到學習探究的樂趣,還能調動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探究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我及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算理,并學以致用,馬上進行少量的熱身練習,鞏固算理,效果比較好。
在教學同分母分數減法時,本來是想讓學生再次經歷比一比、撕一撕的操作活動。但在探究加法算理環(huán)節(jié)學生已有一定的經驗和基礎,我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利用知識的正遷移獨立完成,雖然時間顯得有點倉促,但從學生反應來看效果還不錯。
在突破難點“1”減幾分之幾環(huán)節(jié),雖然對“1”和“8/8”的意義和關系作了分析,但還是不夠系統(tǒng),估計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會比較吃力,如果再結合分數的意義多舉幾個例子來分析、練習,可能效果會比較好。
練習的設計雖然能緊扣本課主題和知識重難點,但在注重它的基礎性,層次性、趣味化和生活化方面還比較欠缺。如果能有效地結合教學的實際,靈活地把握教材,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充分放手,才能讓課堂成為放飛學生思維的舞臺。在課堂上,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探究,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由于已經臨近下課,處理得有點粗糙。應該多找?guī)讉同學談自己的收獲,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再次讓他們在回顧交流中理解本課的重難點,升華記憶。在下課前再次讓全班同學口述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可能比較穩(wěn)妥一些。
總體看來,我這節(jié)課還存在很多不足:
。1)在師生雙邊活動方面,教師講的偏多,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較少。沒有真正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老師教學的主導性。
。2)教師本身上課的激情不夠,組織教學不得力。整堂課氣氛不夠活躍,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不足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
鑒于以上各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遇到疑難問題一定要多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自己也要不斷地學習,經常反思教學得失,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5
本節(jié)課所教學的是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法的學習,教材中結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并歸納出基本的計算方法,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分數加減法的必要性。在教學時我始終以教材中小熊一家吃西瓜的有趣情境為主線,用直觀圖形來揭示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法的運算規(guī)律,最終達到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使學生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運算,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悅和成功。被減數是1的減法算式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之一,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理解“1”表示的意義后,就能夠很順利地進行運算了。在本課的教學中使我感受到只有結合教學的實際,靈活地把握教材,找準學生“最近的發(fā)展區(qū)”充分放手,才能讓課堂成為放飛學生思維的舞臺。
同時,我找到了不足之處:
1、對新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把握得還是不夠準確,所以教學內容安排過多,導致后面練習的時間比較緊張。
2 、利用圖形進行操作與探究算理還是沒能很好的聯(lián)系起來,所以學生在交流時只能在教師反復引導后才能說出同分母分數的算理。
3、對提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預設得太死板,所以臨時生成的問題就沒能做出很好的處理。應該乘機板書出來,并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重要問題進行研究。
4、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很重點的強調涂色部分是整體的幾分之幾或者他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到最后沒有突出強調。
5、在突破難點“1”減幾分之幾環(huán)節(jié),雖然對“1”和“8/8”的意義和關系作了分析,但還是不夠系統(tǒng),估計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會比較吃力,如果再結合分數的意義多舉幾個例子來分析、練習,可能效果會比較好。 改進方法: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尤其是“進一步深化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實施意見”,做到精心預設每一堂課,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環(huán)境中積極主動、全面發(fā)展;
2、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自信地說話!讓學生多“說”;
3、把探究的空間留給學生,重視學生的“質疑” ;
4、讓學生通過做數學知道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6、多一分寬容,少一分埋怨 。
【數學吃西瓜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下冊吃西瓜的教學反思范文12-18
吃西瓜的作文(通用15篇)02-15
童年吃西瓜02-17
夏天吃西瓜作文通用7篇01-21
小猴吃西瓜的故事07-16
小老鼠吃西瓜作文300字-西瓜12-22
數學教學反思(通用8篇)12-27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
吃西瓜的作文精選15篇02-15
童年吃西瓜作文(9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