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精選18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
一、對比+板書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螞蟻和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的道理。為了讓孩子們更清楚地記住課文的內容,我采用了“對比+板書”的方法,扎實有效地推進。
1、夏天的行為態(tài)度對比,分步板書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們回憶夏天的炎熱,說說自己在夏天最想干嘛,孩子們給出了“想睡覺”、“想吃冷飲”、“想躲在空調間里”等眾多答案,以此說明在炎熱的夏天,讓很多人變得懶惰。在此基礎上提問:“在炎熱的夏天,螞蟻和蟈蟈他們又是怎么過的呢?”讓孩子自己讀課文,從文章中尋找答案。孩子們一讀就找到了,“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薄八麄兌愕酱髽湎鲁藳,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彪S即板書:“搬糧食滿頭大汗 乘涼 自由自在” 這樣的對比+板書,讓孩子們很清楚地了解了螞蟻和蟈蟈的不同表現,對長久記憶很有幫助。
2、冬天的結果對比,完成板書
有了不同的過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讓孩子們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螞蟻和蟈蟈不同結局的句子,相機出示句子:“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比缓舐(lián)系上文,對螞蟻和蟈蟈的夏、冬表現進行對比朗讀。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感受到螞蟻在炎熱的夏天,搬著沉重的糧食,付出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幸福的生活;蟈蟈在夏天貪圖享樂,到了冬天只能自食其果。明白了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有幸福生活的道理。學生在反復練讀、對比朗讀的基礎上,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fā)出由衷的贊揚。以此鞏固,勤勞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地位,引領孩子們更扎實地記住本篇童話的主旨,向螞蟻們學習。這樣的對比+板書,也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這一點出發(fā),我在教學《螞蟻和蟈蟈》這一課時,采用情境教學法。借助生動的導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螞蟻和蟈蟈的形象,去評價他們的優(yōu)和劣。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生動的意境中,引導學生讀、想、說、演,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產生主動閱讀的要求。同時我還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悟讀、演讀文本。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且讀出螞蟻和蟈蟈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
三、營造樂讀的氛圍
《課標》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放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梢姡覀兊恼Z文課堂要采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孩子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努力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營造著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采用老師范讀、指名讀、自由讀、小組賽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形式進行讀的訓練,用激勵性、挑戰(zhàn)性的話語,對學生的朗讀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學生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和渴望。
并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時我運用形象直觀的動作,加以多媒體輔助,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四、啟發(fā)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就是: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性想象對于小學生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他們思維的具體性、形象性,具備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教材的情境更識于學生發(fā)展想象。《螞蟻和蟈蟈》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chuàng)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像這樣的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fā)展,也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課標還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授課時,我就抓住了重點詞語的理解,進行了說話的訓練。
五、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學生讀了一篇課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讀準確,句子讀得通順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會認、會記、記得牢,會寫并寫得漂亮。這些應是一年級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課時,我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記生字、寫生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住字形,又通過看筆順圖,動手在田字格里描了描,從中悟出怎樣寫才好看,并在課堂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較好地落實了識字、寫字的內容,并堅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寫字、朗讀、背誦相結合的原則。
通過本課教學,我堅信:只要以敬業(yè)精神點燃執(zhí)著的火把,平凡的人生就能閃爍出美麗的靈光!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2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好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比較,也有蟈蟈本身前后狀況的比較。寓褒貶于比較之中,含諷刺于描述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貼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能夠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資料。
課標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潛力。本課透過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yōu)和劣。同時新標準強調低年級的閱讀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這一點出發(fā),我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悟讀、演讀文本。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而且讀出人物不同的表現,不同的結果。在本設計中我抓住了文本中的空白部分,大膽設計,讓學生扮演花兒采訪、老師扮演草兒采訪,感悟人物形象。還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模擬蟈蟈神態(tài)、語氣,演繹一段精彩的生活。
上這節(jié)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寫寫、演演、說說中,學的比較扎實,比較簡單。最大的收獲是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潛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潛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潛力。以下是我這節(jié)課的幾點收獲和體會:
一、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在教學《螞蟻和蟈蟈》這一課時,第一步就是激趣:透過現代教育的多媒體手段展示全課文的動態(tài)畫片,設置了新異的情境,到達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生動的意境中,獲取豐富的表象,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產生主動閱讀的要求;第二步:將夏天螞蟻勞動、蟈蟈休息;冬天各自得到不同結局的畫面,配合課文出示,激發(fā)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
二、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自主探究。
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請學生觀察畫面上的,邊讀邊指出畫面上螞蟻的背、拉動作。再讓學生邊做小螞蟻搬糧食的動作邊讀句子。在學生反復練讀的基礎上,給一部分學生戴上了螞蟻的頭飾,請他們上臺來學一學,演一演小螞蟻搬糧食的樣貌。學生進行表演體,情境豐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獲得了鮮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機突了破教學重點。透過自己的主體體驗,學生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著重重的糧食十分辛苦,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fā)出由衷的贊揚。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潛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探求拓展學習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力方面,擔負著重要的主角。課程標準總目標之一就是:在發(fā)展語言潛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潛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性想象對于小學生具有必須的優(yōu)勢,他們思維的具體性、形象性,具備了良好的基礎,而語文教材的情境更識于學生發(fā)展想象!段浵伜拖X蟈》一課中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那里帶給了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余地。教師抓住契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啟發(fā)想象。學生根據課文已有的線索,將片斷和隱含的東西連接在一個場面中,從場面出發(fā)來創(chuàng)造組合出新的視野。有的說:蟈蟈會邊打哈欠邊對螞蟻說:你們,大熱天還搬糧食,不明白休息,真是傻瓜。有的說:蟈蟈會指著螞蟻笑:真是一群傻瓜,搬糧食多累,瞧,我們在大樹下乘涼、唱歌,多快樂。∵@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chuàng)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兩次想象比較,相異而豐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受到自主教育求得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這類發(fā)展
創(chuàng)造想象訓練,促使學生的思維縱深發(fā)展,有益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口頭表達潛力。
四、積累運用語言文字,加深內心體會
教學到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根據課文資料自編了一篇三字經,資料如下:
烈日下,小螞蟻,搬糧食;綠蟈蟈,忙乘涼。
北風吹,勤螞蟻,多幸福;懶蟈蟈,被餓死。
小朋友,學螞蟻,愛勞動;展未來,生活美。
學生在學習三字經的同時再次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還注重成語的積累,借助生動搞笑的童話故事,我結合《練習七》教學了幾條成語,“有備無患,防患未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利用故事情節(jié),學生簡單地懂得了成語的意思,也加深了對課文內涵的理解。如果平時的教學注重語言積累,對于學生說話、寫作都是有幫忙的。
隨著課程標準頒布和實施,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盡其所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學、善學,在課堂上透過師生交往,構建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3
以“我要爭奪聰明花”這一激勵手段為切入點而設計的這節(jié)識字課,充分體現。
、拧敖處,放心地放手吧!”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教師必須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教學中甘于寂寞,學會等待,懂得賞識。把點撥、啟發(fā)、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質疑、理解、感悟、探究還給孩子們。
、啤昂⒆觽儯茨愕!”陶行知先生說過:“只要把兒童解放出來,小孩能辦大事!闭n堂是孩子們的。他們不再是被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主動探索知識的主人。只要有機會讓他們自主選擇、自讀自悟,他們就能自主地獲取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問題,體悟情感。
、恰罢n堂,越發(fā)開放了!”課堂的開放除了在師生觀念上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也體現在課內向課外的開放。社會是大課堂。在識字這一小課堂上,憑借一雙“慧眼”。把識字與生活之間 “契合點”挖掘出來,將識字與“鏈連”起來,使孩子們的學習進入更加開闊的天地。如:當生字寶寶學會了,讓孩子們到課外書中,到社會中去尋尋他們的蹤影,跟他們聚聚舊情。孩子們在“尋”的過程中獲得比教材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取凹,你真神!”“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奮。”“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币浴盃帄Z聰明花”為線索貫穿整堂識字課,充分利用低年級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營造了鮮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孩子主動積極參與到識字活動中去,點燃思維的火花,開啟心靈的智慧,培養(yǎng)競爭意識,感受成功的快樂。再加上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優(yōu)美自然的體態(tài)語,來一個滿意的微笑,贊美的眼神,默許的點頭,溫柔的撫摸,使孩子們感到器重、關切、愛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充滿賞識,充滿愛的識字課堂里,孩子們的識字熱情怎能不高漲呢?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4
課文淺顯易懂,蘊含的道理卻很深刻。教學時,我設計了幾處句式和說話訓練點。
其一為:“螞蟻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笨纯磮D,用“螞蟻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個個滿頭大汗!边@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學生借助于課文中的圖片,仔細觀察和自己的想象后說出了:“螞蟻有的扛,有的拖,個個滿頭大汗!薄拔浵佊械耐,有的拽,個個滿頭大汗!睆闹胸S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其二:“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闭归_你的想象,蟈蟈會怎么取笑螞蟻呢?答案很快就有了:有的說“哈哈!小螞蟻,你們真是傻,這么熱的天,還搬什么糧食呀?”有的說“螞蟻呀,看看我們多舒服呀!你們真是不會享受呀!”學生的答案可真有意思。
其三:學完課文第三自然段后,引導學生思考:此時此刻,你想對蟈蟈說些什么呢?學生說:“蟈蟈,誰讓你夏天時不搬糧食呢,現在神氣不起來了吧!”有的說:“蟈蟈呀,還記得夏天時你取笑螞蟻嗎?其實你才是傻瓜呢!边有的說“蟈蟈,現在你后悔了吧,可已經晚了呀!”學生的回答正是指明了課文主題: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在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讓學生會思考、討論、想象……借此來充實螞蟻和蟈蟈的語言和行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5
《螞蟻和蟈蟈》是蘇教版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配合上直觀的圖片從而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課的開頭我設置了兩則謎語導入,謎底分別是:螞蟻和蟈蟈,揭示了本文的課題,并請他們發(fā)現這四個字有什么特點。學生首先對謎語很感興趣,猜完再觀察這幾個字都有蟲字旁,說明都是昆蟲,增加他們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課堂的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到了最佳狀態(tài),產生主動閱讀的要求。
在初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讓學生熟知課文內容。首先我讓學生先看課文配套的光盤,既聽了一遍課文,又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低年級學生很容易被吸引,在他們被光盤上的動畫吸引了時,再去讀課文就會很主動的了,不會很被動的、機械的去讀。讀完課文,我首先采用的是指名分段朗讀,把課文先疏通一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接著就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再讀,并把它讀好,其他同學當小評委。這樣讀書就不會太單一,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想讀的段落。而且在別人讀的時候,其他人也不會沒事做,想著怎么評價,同時也是在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這其中,我滲透著指導學生朗讀,幫助學生讀好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把課文讀好了,才是學課文的前提條件。
精讀課文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表演和充分想象來完成對課文的學習和理解的。比如第一段:我先是出示夏天火熱的驕陽,讓學生感受到熱,接著讀好“夏天真熱”。由“這么熱的天,一群螞蟻在干什么呢?”這個問題切入到第一段的教學中去。指導學生看圖,知道螞蟻在背糧食,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接著讓學生來做做勤勞的小螞蟻,也來背背糧食,也就是朗讀并表演。因為表演使情景更豐富而逼真,使第一感知獲得了鮮明的印象,把握住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有機突破教學重難點。學生通過自己主體體驗,感受到炎熱的夏天,螞蟻搬糧食的辛苦哭,加深讀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感染,對勤勞的螞蟻發(fā)出由衷的贊揚,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表演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的活躍。
在讀到“個個滿頭大汗”的時候,老師適時教學“滿頭大汗”這個詞。可以問什么情況下會滿頭大汗?通過學生自己舉例,既理解了這個詞,又做了說話練習。第二段我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因為低年級的教學不適合用一個問題套著一個問題下來,那樣會太煩瑣,而且會減少學生讀的時間。所以,一年級的課文都非常的簡單,直接可以從讀中去理解,去感悟。這一段我主要是讓學生讀和想象“蟈蟈可能會小螞蟻什么?”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因為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這個問題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可以邊看圖邊做動作,配合著想象。學生說得很好,充分的發(fā)揮了想象。在讀到“自由自在”的時候,重點講一下這個詞。問學生是否知道“自由自在”的意思,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蟈蟈想乘涼就乘涼;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覺就睡覺,真是“自由自在”。引導學生把這一段又記憶的一遍,加深印象,知道蟈蟈過得很舒服。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請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稍加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便會對結局再創(chuàng)想象。學生的想象既有蟈蟈的直接感受,又有蟈蟈的內在心理。兩次想象對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明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本課的教學中也有遺憾:
(1)、教學中,我雖然注重了朗讀的指導,留出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朗讀,但如何讓他們去觀察、去體會,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讀,切實把“要我讀”變?yōu)椤拔乙x”,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上我今后要努力去探索的。
(2)、寫字教學和閱讀教學聯(lián)系得不夠緊密。我教的是“糧”和“呼”兩個字,在閱讀到寫字的環(huán)節(jié)中沒有很好的過渡,感覺有點突兀。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有遺憾才會有不斷的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經驗,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進一步地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6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本文圖文并茂,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小結課堂教學過程及各位老師的點評,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一、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時我充分運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加以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比如夏天螞蟻辛勤地搬糧食,蟈蟈自由自在地玩樂;冬天螞蟻們在洞里安然過冬,蟈蟈們又冷又餓,下場悲慘等等,都已圖片示之,幫助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加工,使學生的感情與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會,進而在讀出感覺的基礎上,讀出感情,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又反過來以悟促讀,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
二、抓住教學重點,有目的進行教學,多種形式朗讀
課文主要通過螞蟻和蟈蟈的對比展開,特別是對于夏天里螞蟻和蟈蟈的對比,應該成為教學的重點。本課中我圍繞此部分,進行讀相關段落,找相關語句,做相關動作等方式幫助學生感悟螞蟻的勤勞和蟈蟈的懶惰。并且將語言文字的理解與相關語境相結合,如理解“自由自在”時,我讓學生找出蟈蟈的相關動作,再想象還會有什么樣的動作,這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就是——自由自在。
本節(jié)課中,學生進行了多樣的朗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齊讀,表演讀,教師范讀等,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提高了朗讀水平,理解了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找出課文中的留白,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多處情境可拓展學生思維,如:課文中描寫螞蟻搬糧食的動作的詞只有“背”、“拉”,寫蟈蟈自由自在樣子的也只有“唱歌”、“睡覺”這兩個,事實上,圖中所畫或者它們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因此,教學時,我讓學生動腦筋去想一想,螞蟻還會用什么動作搬糧食?蟈蟈還會干什么?如: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你還能想出它們會有哪些動作,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在學做螞蟻的背、拉動作后,再讓學生邊做小螞蟻搬糧食的動作邊讀句子。我讓學生來夸夸小螞蟻,有的孩子說勤勞,有的說吃苦,有的說勇敢,不懶惰等。同樣我在教學完蟈蟈夏天的表現以及學完全文后也安排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尤其在學完全文后,我設計了這樣的說話練習:你想對螞蟻、蟈蟈或是自己說點什么?孩子們不僅有對螞蟻的夸獎,對蟈蟈勸說,還有對自己的鼓勵——向螞蟻學習,做一個勤勞的好孩子。
教學中也還有一些地方沒有進行設計或處理不當。
1、沒有完全抓住教材中有重點詞語進行教學
《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這樣幾句話“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苯虒W中我沒有引導學生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以此來感受蟈蟈夏天里的神氣,所在直到課文學完后,仍有學生不能明白為什么課文結尾會說蟈蟈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鄙駳狻币辉~也是文是比較重要的詞語,而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進行思考。
2、對學生的評價要用鼓勵性的語言
進行小組賽讀時,我有這樣的話:你們小組的螞蟻能讀得更勤勞些嗎?我的語言表面上是在激發(fā)這組同學,讓他們讀出相關語氣,可是對沒有關注到其他同學的感受。
3、語言不夠簡練
教學中對于學生回答聽問題,我總是在不斷地進行重復,不管學生說得準確與否,準確的,我會重復,不準確的我也重復,不斷地重復學生的回答,這樣做會讓學生更加關注到老師的話,而忽視了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4、對于有難度的問題,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教學中我進行了幾次語言的訓練:如這是一只()的螞蟻。進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訓練,這些問題學生能夠通過思考進行回答,但是教師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教學中我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思考急于讓學生回答。雖然孩子勉強回答了出來,但是是在我的提示下進行的。相信如果孩子的足夠的時間,他們會說得更好!
5、學生的學習方法訓練不足
教學蟈蟈在夏天的表現時,我讓學生進行自學。在此之前,我沒能對螞蟻的表現部分的學法進行小結,只是簡單的借助黑板上的幾個字進行了要求,有的學生沒有完全領會老師的意思,沒有按要求進行學習。以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進行細致地訓練,幫助他們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以,促進他們的學習。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7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中的課文《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全文共分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本文篇幅雖短卻很有特色。尤其突出的是文中“有的……有的……個個……”的句式描寫,使全文十分生動。文中的對比也很鮮明:有兩種動物不同生活方式的對比,有季節(jié)特點的對比,也有兩種動物不同命運結局的對比,這些都增強了課文的可讀性,使課文成為了學生愛讀的好教材。課文的插圖也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針對本文特色,我設計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的自學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文感受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懂得只有像螞蟻一樣勤勞,才會有幸福的生活。第二課時的自學目標:背誦課文,并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今天這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課上下來,專家評委給予了點評,我感觸頗深,具體總結如下:
一、要踏踏實實抓好學生預習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我根據平時的預習要求,特地設計了《預習記錄本》,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習,相對完成。雖然形式較好,設計也較新穎,可無形中加重了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負擔,也難以真正落實,其效果也不甚佳。在“引導自學”型課堂結構“個人自學”環(huán)節(jié)上,我自信地認為學生已在家預習過了,無需再在課堂上給予學生預習時間。結果,有不少學生沒有完成預習作業(yè),對課文中生字詞的理解囫圇吞棗,文章讀得也不熟。課后,經過專家的指點,我進行了深刻地反思:一年級學生不應留書面的家庭作業(yè),要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老師的監(jiān)督與指導下當堂完成預習作業(yè),一方面給學生減負,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閱讀;另一方面,老師也便于監(jiān)控,實實在在地抓好預習,逐步培養(yǎng)其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要把課文備透,讓學生一課一得,不能流于形式
“引導自學”型的課堂,雖是讓學生自學,可實質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抓住自讀自學的“精髓”,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讓學生有效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把教材吃透,從一個很高的層面去把握課文,設計教學思路,針對每一課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提出自學重點,一課一得。
自學重點的出示方式可以多樣,如小黑板、幻燈片等,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清楚地知道。另外,課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在自學重點中出示,而應該是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自學方法,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和集體交流之后,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所感悟到的,其感受則因人而異。
此外,在教學《螞蟻和蟈蟈》時,我想通過表演,讓學生在評價中在充分讀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語,進一步理解課文。結果,學生草草讀完課文后,就開始演了,有的小組為了角色還爭了半天,導致表演時間過長,也難以組織,流于了形式。整個過程看起來熱熱鬧鬧,可學生并不是真正深入課文去揣摩。
三、要切切實實按照“引導自學”型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準備“痛苦”地轉型
說來慚愧,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并沒有扎扎實實地按照“引導自學”型課堂模式進行授課。教學《螞蟻和蟈蟈》時,一堂課下來,深有感觸: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整堂課下來,學生沒有真正沉下心來進行有效自學,往往是停在表現,淺嘗輒止。學生的“引導自學”型課堂結構學習模式還沒有形成規(guī)模,小組合作分工未很好明確,但基本做到輕聲細語。學生小組交流自學情況的有效性也未得到較好的體現。由于學生未能真正融入課本,真正進行思考,課堂缺少了學生思維的跳躍和智慧的火花。針對這些問題,以后我會進一步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把“引導自學”型課堂模式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
總之,在自學的課堂上,我要擅于引導,留給孩子充分的自學時間,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激發(fā)學生自我教學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8
蘇教版第二冊第二十課《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課文篇幅雖短,但卻富有教育意義。
針對教材的特點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心理,我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生主動的參與、感知中,發(fā)展他們的能力。在設計本課時,我努力營造一個“入境悟情”的氛圍,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在“演”中悟。還結合本單元的“讀讀背背”,設計了“四季成語猜猜看”等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走下課堂,我有以下幾點頗深的感受:
一、朗讀是感悟文本的最佳途徑
“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笔紫,我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朗讀。如指導學生讀好“背”、“拉”、“滿頭大汗”等詞語,讀出螞蟻那種勞累的感覺,讀出對螞蟻的贊美之情;指導學生讀好“唱歌”、“睡覺”、“自由自在”等詞語,讀出蟈蟈那種自由自在的感覺,讀出對蟈蟈貪圖舒適的鞭撻感情。根據課文內容,我還設計了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表演讀等不同的讀法,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特別是配上了動作的表演讀,同學們都以逼真的動作和飽含情感的角色語言,讀得入情入境,效果很好。
二、即興幽默的評價語言對課堂氛圍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以前在評價學生的朗讀時,我總是單純以贊揚和鼓勵為主;在執(zhí)教這節(jié)課時,我即興地加入了幽默“因子”。如在學生朗讀“夏天真熱”這句話時,我在一旁自言自語地插話:“真熱啊,可以吃冰淇淋了!好熱呀,要扇電風扇了!更熱了,快開空調吧!”沒想到幾句很簡單的話,不僅引發(fā)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還意外地促使他們飽懷激情地投入到課文所營造的氛圍中去體驗和感悟。幽默、風趣的語言成為課堂教學的潤滑油,激活了學生的興趣,點燃了他們的激情。
三、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闭n文中沒有具體描寫螞蟻和蟈蟈是怎樣搬運糧食的,描寫螞蟻時只用了“背”、“拉”兩個詞,寫蟈蟈自由自在的樣子時也只用了“唱歌”、“睡覺”兩個詞,事實上,圖中所畫或它們實際所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因此,我讓學生動腦筋去想一想,螞蟻還會用什么動作搬糧食?如果你是蟈蟈,你會怎么樣笑話螞蟻?還要求學生用“有的。有的!本涫胶捅菊n中的重點詞句來描述螞蟻和蟈蟈的話語和行動,訓練、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我還精心設計了一個問題:“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陽仍然火辣辣地烤著大地,這時候,蟈蟈們會怎么說怎么做呢?”用延續(xù)情節(jié)來引導想象,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學生對課文主題的認識。
四、教師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成為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的重要保證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感受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理解。我在引導學生理解“這么炎熱的天,小螞蟻為什么還要背糧食?”時,有的學生說:“從中可看出小螞蟻的勤勞、可愛》”有一個孩子卻說:“我覺得螞蟻真可憐!”他的“獨樹一幟”的回答立刻惹得全班孩子哄堂大笑。聽到這樣的回答,我不免有些意外,但我沒有批評、責怪這個學生,而是引導他再讀前文,讓學生逐步體會到小螞蟻非但不可憐,而是非常的勇敢、勤勞。不僅使學生正確理解了文本所蘊含的深刻內涵,而且尊重了學生的認識差異,保證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暢所欲言,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保障了學生個性的多元發(fā)展。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9
前幾天,書記來聽我的課,我選擇了《螞蟻和蟈蟈》,全文一共三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描寫了炎熱的夏天,螞蟻不辭勞苦地搬糧食;第二小節(jié)講述了蟈蟈自己貪圖享樂,還嘲笑螞蟻;第三小節(jié)介紹了冬天里螞蟻和蟈蟈截然不同的結局。文章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十分適合低年級小朋友閱讀。
該如何教好這一課呢?當時我的想法是:除了要讓學生讀通、讀懂課文之外,要適當加強說話的訓練——在文章的一、二兩小節(jié),都用到了“有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于是,在學生解決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并指導他們細讀了一、二兩個自然段之后,我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小節(jié)有什么共同點,很快就有學生發(fā)現了這個句式。就這個句式,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說話訓練:先讓學生用文中的句子說一說“一群螞蟻在搬糧食,有的……有的……還有的……個個……”,“一群蟈蟈躲在大樹下乘涼,有的……有的……還有的……個個……”;接著用前面《識字2》中學習到的體育項目說一說“運動會上,運動員們有的……有的……還有的……個個……”;最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再說一說“下課了,同學們在院子里活動,有的……有的……還有的……”通過這三個層次的說話訓練,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對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回顧,還結合實際學會了靈活運用這一句式。
第二課時教學文章第三自然段,我仍然緊緊抓住這個句式,先讓學生用口頭填空的方式回憶了一、二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再讓學生對第三自然段進行擴充:“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螞蟻躺在堆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個個……)蟈蟈(有的……有的……還有的……個個)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當這四組句子一起放在學生面前時,給學生的震憾是強烈的,這個故事中所包含的哲理也不言自明。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我緊緊抓住“有的……有的……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說,再以說來促進學生的朗讀與理解,起到了“牽一發(fā)以動全身”的效果,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成功的。在這里和盤托出,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示,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0
四月十六日,聽了倪老師的一課《螞蟻和蟈蟈》,倪老師教學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巧妙自然,也給了學生充分的說話訓練的機會。從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出老師的精心設計,細心準備,對于課文的解讀很細致,但是,因為對每個細節(jié)都很關注,面面俱到,所以感覺有些瑣碎。張校長對此提出了“大開大合”的教學理念,從整體入手進行教與學。在同組老師的共同幫助下,我對《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的教學重新進行了設計,把目標精簡為兩個:一個朗讀,一個表演,舍棄了零散的枝節(jié)。
在教學過程一開始,我就從一個大問題入手,讓學生聽示范錄音,思考“螞蟻在干什么,蟈蟈在干什么?”學生在聽的時候也受到了任務的捆綁,讓他們有事可做。這個大問題正好引出課文中的兩個重點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睂τ诘湍昙壍膶W生來說,必要的講解還是需要的,所以我對這兩個重點句子進行了講解,讓學生對這兩個句子的留白處進行補足,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表演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在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圖片,讓他們的想象有一個方向。他們能看著圖片說出“推、扛”等動作,能想象出螞蟻會搬米粒、搬蟲子等。經過提醒,注意到是夏天搬糧食,食物很重,學生能說出螞蟻可能會說“天氣真熱呀”,“好累啊”,一邊說,一邊還加上了擦汗的動作。在討論蟈蟈會怎么嘲笑螞蟻的時候,學生也很起勁,說出了會嘲笑螞蟻“你們真傻啊”,“真是一群傻瓜”等句子,邊說還邊加上了動作。我又及時讓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學生基本上把講到的動作都表演出來了,看來,學生真的是理解了這兩個句子。蟈蟈的結局讓蟈蟈很后悔,學生也能說出他們后悔當初沒有和螞蟻一起搬糧食等。
接下來,我讓學生做一回小演員,表演故事。學生愛表演,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我先讓學生討論怎樣演好螞蟻和蟈蟈這兩個角色。在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提前給每一組設了一名組長,負責分配角色,指導表演的任務,避免出現分組表演時候因為角色不清,或者幾個學生爭演某個角色而出現的混亂。通過討論,我們得出了表演的幾條評價標準,給學生表演和評價提供了依據。第一組表演完,我讓觀看的學生做評委,提出改進意見,我給學生及時總結這些不足:比如,第一自然段雖然只講到螞蟻,但是螞蟻在搬糧食的時候蟈蟈已經到大樹下乘涼了,他們是同時的;蟈蟈在嘲笑螞蟻的時候,螞蟻應該繼續(xù)背著糧食往前走,不應該停下來;做旁白的學生也應在適當的地方停一下,給小演員自己發(fā)揮的空間,把螞蟻和蟈蟈的對話加進去。接著,又針對這些意見進行小組練習。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表演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了。在此基礎上,我又請一組學生上來表演,這一次比第一組有了進步。螞蟻和蟈蟈的表演同時進行,表演中也能加上一些自己的語言。說明剛剛的學習是有效的。在表演過程中,我也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音樂,學生伴著音樂進行表演,興致頗高。在表演中體會到夏天,螞蟻和蟈蟈對待勞動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冬天他們不同的結局。
這篇課文中蘊含著一個道理: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但是直接把道理灌輸給學生的方式并不理想,課文內容淺顯,我覺得學生通過上面的學習和表演,能夠自己把這個道理領悟到了。于是,我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找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各一名上來續(xù)演故事:第二年夏天,螞蟻和蟈蟈遇到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學生的表現比較理想。螞蟻說:“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毕X蟈說:“謝謝你提醒我,小螞蟻,我們一起去搬糧食吧!弊詈,我讓螞蟻代表和蟈蟈代表分別對小朋友們說一句話。蟈蟈代表說得比較深刻:“小朋友,我們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就要像蟈蟈一樣挨餓。如果你現在改過來還是來得及的。”她已經把課本中的道理遷移到了學習中來。那我們老師什么都不用多說了,學生自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1
《螞蟻和蟈蟈》是蘇教版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通過描寫在炎熱的夏天,螞蟻辛勤的搬運糧食,而蟈蟈在大樹下乘涼;到了寒冷的冬天,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而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課文屬于童話故事,內容淺顯,道理清楚。因此學生在理解內容和論理方面不難。
首先,在教學本文時,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直觀有趣的動畫片導入課文,此環(huán)節(jié)先聲奪人,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為了讓學生有效的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動腦思考,參與學習。在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充分練讀“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說說“滿頭大汗”是什么意思(通過動作來檢查學生是否理解)。接著出示句型“有的……有的……”讓學生用這一句型說說小螞蟻還用什么方法搬運糧食,最后由課內拓展到課外,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話,先個人說再同桌說,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由讀到悟再到練,學習積極性很高,不僅動腦思考,參與學習,而且思維得到啟迪,語言得到發(fā)展。如有學生拓展學習時說話:下課了,有的小朋友在操場上玩球,有的小朋友在操場上跳繩。
但是由于是新教師,經驗不足,在備課時忽略了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不盡如人意,應該改進的地方。
新課程標準強調:
低年級教學,要注意學生在情景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這樣做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促進合作互動。如本節(jié)課的識字教學,在檢查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每一組選一個代表找出一張共同認為學起來困難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其他小組的小朋友互助學習。這種看似活躍的“自主”,在實際操作時,由于考慮不周全,大部分學生在預習時已學會了生字,導致教學失控,此教學環(huán)節(jié)雖熱鬧,卻無效。即使是參與活動的學生不過是隨意找一個字貼在黑板上,匆匆而過,期間沒有過多的思考和選擇。這樣就變成了熱鬧的游戲,沒有達到檢查預習的效果,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又沒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自主學習。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只有學生的思維總量大了,才有可能啟動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形成,必須有他們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沒有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沒有思考的存在,當然也就不會有創(chuàng)新意識。因為本節(jié)課容量較大,包括識字、詞,學習課文,指導寫字。在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考慮不周全,致使我為了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還停留在表層,就匆忙把學生領到另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去了。特別是在提問時,幾乎沒有等待的時間,學生的思維還沒有展開就要求回答問題,這樣做大多數學生可能還來不及思考,只有個別思維敏捷的學生能作出反應。
新課程標準強調:
給每個孩子以同樣的表現機會,表現是人實現發(fā)展的途徑,讓學生獲得生動表現的機會,他們的學習熱情會被調動起來,自信心增強了,也就會走向成功。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課,對學生的了解不充分,怕發(fā)生冷場的情況,導致面向全體不足,有的學生回答了很多次問題,而大部分學生一次機會也沒有。
因此,我想,如果把識字熟悉課文放在第一課時,第二課時重點講解課文,可能教學效果更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合作學習,那么他們的表現將會更精彩。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應該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結束以后做到認真反思,一課一得。多向老教師學習,多聽課,多請教。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多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技能,爭取做得更好。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2
本學期的實踐課算是完成了,但也應靜下心來好好的反思反思,在星期三的語文小小組活動中,對于我上的《螞蟻和蟈蟈》這一課,各位前輩也作了批評指正,讓我這個新教師是受益匪淺,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這是低年級小朋友最喜歡的課型,所以這節(jié)課我主要從趣味性入手,在課堂中通過唱歌、表演等手段來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氛圍。出于種種原因,原先設計的在真正的教學實施中未能有很好的體現,主要存在問題:
一、情境創(chuàng)設不明顯
在設計中我抓住了中要語句要學生感悟,體驗,但在真正實施起來還是不夠理想,例如在剛開始的時候“夏天真熱!边@個句子的教學,我是先出示課文插圖,并講述:“瞧,夏天到了,(語文 課 堂 網)太陽公公火辣辣的照著大地,一絲風都沒有,樹上的知了一個勁的叫著,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說是說出熱了,可總感覺我所創(chuàng)設的這個情境學生根本沒有體會到,圖上的太陽光很柔和,也許應該加上知了的叫聲點綴一下,和同學在課前去曬一曬火辣辣的太陽感受一下,或許學生在這時就會有更好的體驗。
二、動作有些亂
例如在教學第二小節(jié)的時候,我最后讓學生拿起書本齊讀本節(jié),并要求讀出蟈蟈的懶和神氣,舒服的不得了,要讀出三種語氣要求過多了,其實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讀出來就可以了,也能夠體會到蟈蟈的品質了。
三、評價不夠
教師總說好是不能調動其積極性的,必須根據學生說話的程度和水平給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評價。好的固然是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并根據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矯正。
四、做的不夠
不可包辦代替,應引導學生共同參與,形成教師評學生、學生評學生、學生自評的局面。這一點我做的是遠遠不夠的,有待與進一步的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3
教學本課,我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抓住課文中“有的——有的——有的———,個個”這個句式,先讓學生說說螞蟻是怎樣搬糧食的?再讓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螞蟻勞動時還會有哪些動作?并表演這些動作。這樣學生既可以練習說話,又真切感受到螞蟻在夏天搬糧食是多么辛苦和艱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但是學生的表現還是不夠好,就只有表演蟈蟈的王祖毅表演得比較好。不足之處:
。1)教學中,雖然我注重了朗讀地指導,留出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朗讀,但如何讓學生去觀察、體會,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讀,切實地把“要我讀”變?yōu)椤拔乙x”,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去探索的。
。2)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聯(lián)系得不夠緊密。生字的教學應隨課文進行,而不是學完課文后才來學習生字。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有遺憾才會不斷有新的起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不斷地吸取更多的經驗,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進一步地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4
經過多次磨講《螞蟻和蟈蟈》,坐下來想想,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去反思,讓自己從中找出不足之處,以在以后的教學中便改進。
一、“三步導學”引領整個課堂。
整堂課圍繞“三步導學”這一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有了這理論基礎,使整堂課上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二、采用適當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年級的孩子更喜歡直觀的感官刺激,根據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用他們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一棵“智慧樹”的成長貫穿全文的教學,這樣既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給學生一定的自然知識,還很好地解決了第一課時要求瑣碎,不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我在這堂課中設置了新異的情境,達到聲光同步,視聽結合,給學生的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刺激,把學生帶入生動的意境中,獲取豐富的表象,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之始就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
三、切實過好認讀關,高度重視識字、寫字
因為我上的是第一課時,所以特別注意了這一點。學生讀了一篇課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讀準確,句子讀得通順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生字會認、會記、記得牢,會寫并寫得漂亮。這些應是一年級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課時,我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開火車檢查詞組、長句子的認讀情況。在記生字、寫生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住字形,又通過我的寫字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從中悟出怎樣寫才好看,并在課堂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較好地落實了識字、寫字的內容,并堅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寫字、朗讀相結合的原則。
四、注重課堂評價。
一年級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激勵性的評價,他們剛剛進入小學學習,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最怕的是在學生最開始學習就給他大的受挫性打擊,這樣會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激勵性的評價不僅會使他在這一堂課上更加積極,而且也會鼓勵他在今后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和熱情。所以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及時通過運用適當的激勵語言適時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
不足的地方:
駕御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課堂生成的東西還是有限。
總之, 隨著課程標準頒布和實施,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盡其所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學、善學,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交往,構建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立見解的氛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對于課堂的駕馭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積累,對“有效教學”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我相信只要有一顆不斷向上的熱情和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會越來越好的!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5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我圍繞朗讀和說話組織展開教學。
一、在情境中朗讀
本文是一個情境性很強的童話故事,低年級的孩子往往通過感性認識獲得表象,運用表象進行“形象思維”,因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在教學中十分必要,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從感受形象開始學習,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能有效的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情緒,使學生進入角色,興趣盎然。如課文開頭第一句“夏天真熱!蔽依枚嗝襟w結合課文展示了一個夏天野外太陽火熱照著大地的鏡頭,通過“從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通過朗讀讓人感受到夏天的炎熱嗎?”兩個小問題,學生自然而然的在指讀、賽讀和互評中讀好了這句話。
又如讀“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边@句,我邊描述:“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炎熱的夏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來到了,聽,西北風呼呼地刮起來。”邊出示冬天的畫面播放西北風的錄音,當學生都沉浸在情境中時,我出示句子順勢說:“能讀好這句話讓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嗎?”學生的感情很容易就讀出來了。
二、在想象中說話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象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他們的思維具體形象,而語文教材的情境性更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象點,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如課文中“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
蟈蟈會怎樣嘲笑螞蟻?這里提供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我抓住契機,多媒體出示畫面,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蟈蟈的表情、動作,啟發(fā)想象。
學生說:“你們這么熱的天還搬糧食,不知道休息,真是傻瓜。”“真是一群傻瓜,搬糧食多累啊!瞧,我們在大樹下乘涼、唱歌,多快樂!”這個故事的結局“冬天到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也出示了畫面,讓學生觀察蟈蟈此時的表情和動作,提示:這時蟈蟈又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學生說:“真冷啊,我快冷死了!”“我好餓!”“我不該嘲笑螞蟻。要是我也在夏天搬好糧食就好了!
兩次想象對比,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使學生明白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6
上這節(jié)課時,我覺得學生興趣很高,在讀讀、演演、說說、寫寫中,學的比較扎實,比較輕松。最大的收獲是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摘蘋果復習詞語;聽聽風聲感受冬天的寒冷。在生動、形象、逼真的環(huán)境下使學生有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探索語言的熱情,對學習課文有著極其重要的情緒影響。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去說、去思、去讀,給予他們思維、說話、讀書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運用多媒體手段再 現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學學螞蟻搬糧食的樣子,實現了“讓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愿望,有效的喚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纯磮D片,再引導交流,使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為師生、生生與文本之間的相互對話奠定了基礎,從而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感情朗讀也水到渠成。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從課文和 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有效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提高了學習效率,也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機。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7
教后記這篇課文通過螞蟻冒著炎夏烈日搬運食糧,蟈蟈則乘涼、唱歌、睡覺,待到嚴冬來臨時螞蟻安然越冬,蟈蟈又冷又餓的對比描寫,深入揭示了只有辛苦勞動,才干換來幸福生活的道理,既富有教育意義,又適合學生表演。
開始設計時,我原想讓學生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從說清圖意中,自然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句子,但真正學習課文時,我發(fā)現孩子們反而更善于、更愿意用肢體語言去表現,于是我利用課文中的幾處空白讓他們做一做文章,如:“幾只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闭n文一語帶過,所以我領導學生先看第二頁圖上蟈蟈的神態(tài)和動作,想象蟈蟈可能會笑話螞蟻什么?想想它們會說些什么?學生們有的說:“幾只蟈蟈看到了,譏笑螞蟻說:這么熱的天,還在搬食糧,真傻!”還有的說:“螞蟻啊螞蟻,瞧我們,多舒服呀!”又如:“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闭n文也沒有具體描寫,所以我知道學生再翻回第一頁看圖上蟈蟈的神態(tài)和動作,相象螞蟻在洞里安然過冬,那么蟈蟈過得怎么樣?這時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學生們有的說:“真冷啊,我快冷死了!”有的說:“我好餓!”還有的說:“我不該譏笑螞蟻。要是我也搬好食糧,就好了!边@些既充實了課文內容中蟈蟈的話語和舉動,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當然,還一些有遺憾之處:如學生光注意表演、說話,甚至玩了起來,卻沒能很好地進入課文情境,有聲有色地朗讀。所以我認為在“要我讀”變?yōu)椤拔乙x”這方面做得還不夠,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去摸索的。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 篇18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叭嫣岣邔W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是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學《螞蟻和蟈蟈》一課,細細品讀課文,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后情況的對比。寓褒貶于對比之中,含諷刺于描寫之中,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童話故事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可以很自然地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配上直觀的圖片更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內容。這些是編者的意圖,初讀文章,我就很明白的把握了這點。
基于以上對文本的解讀,在教學設計時,我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訓練,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合,朗讀品悟,去理解人物的形象,去評價人物的優(yōu)和劣。激發(fā)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悟讀、演讀文本。教學中,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為說話訓練搭建平臺
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螞蟻是怎樣搬糧食時,首先請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小螞蟻怎樣搬糧食?再出示句子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請學生觀察畫面上的,邊讀邊指出畫面上螞蟻的背、拉動作。再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想象小螞蟻們還會怎樣搬糧食?推、拉、抱、扛等詞都學生都說了出來,我順勢出示“有的……有的……,個個……”的句式,讓學生練說。在說話練習之后,讓孩子們親自表演出來,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體驗,感受到在炎熱的夏天,螞蟻搬著重重的糧食非常辛苦,加深了對作品語言的理解,深受作品的感染,對勤勞的螞蟻們發(fā)出由衷的贊揚。
在后面理解蟈蟈們在炎熱的夏天休息時也是一樣。在說話訓練中讓孩子們充分明白蟈蟈自由自在、懶惰的本性。
接著,我還結合孩子日常的活動,讓他們練習“下課了,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和“大掃除時,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的說話。就這樣,在觀察、練說、表演、朗讀中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為語言積累創(chuàng)造環(huán)境
在本單元的讀讀背背中,讓孩子積累的是“有備無患 防范未然”、“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這恰好是對本課中螞蟻勤勞身影的真實寫照。在學生的讀、思、議、說之后,我適時地出示以上及“未雨綢繆 得過且過”等詞語,讓孩子在語言環(huán)境中積累、豐富語言,這樣的積累,他們很容易在具體生活中調動積累。其實,不止這一課,在《三個小伙伴》中積累“人心齊、泰山移”、“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等諺語。
三、為想象力插上翅膀
為了讓孩子們的思維得到訓練,我抓住課文最后一處: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而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補充文本: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到了第二年夏天,蟈蟈又見到螞蟻在搬糧食……在孩子們的想象中,有不思悔改,終于沒能熬過第二年冬天的蟈蟈;有知錯就改,也開始儲存糧食的蟈蟈;還有沒有儲存糧食,但和螞蟻成了好朋友,與朋友一起溫暖過冬的蟈蟈……
我很欣賞: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語言訓練的平臺。我一直在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搭建學習的平臺,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反思11-29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反思06-12
教學《螞蟻和蟈蟈》的反思06-12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6-17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10-3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1-03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8-21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8-03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范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