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西湖的詩句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音樂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西湖》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wù)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湖》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湖》教學反思1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西湖秀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我很喜歡本文,但是我也很擔心,文章是否比較難,學生能否理解,并體會到其中的美麗。那教師怎樣把難文上的簡易,讓學生理解。我是這樣做的:
一、利用多媒體
正好有一堂信息技術(shù)課,于是我事先準備了許多關(guān)于西湖景色的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比如:三潭印月、柳絲輕拂、銀鏡一樣的湖面、綠樹鑲邊、白堤蘇堤、夜晚西湖……學生非常喜歡看,覺得他和我們的瘦西湖有些像。
在講解課文的時候,遇到這些景點,我直接可以讓學生回憶課上看到的,學生有了印象,對課文的描寫能夠欣欣然點頭。
二、類比
江南的景色是想相的。瘦西湖與西湖比起來,一點也不差。為了讓學生能夠把自己多次看到的景色內(nèi)化,我提到了瘦西湖。比如柳絲輕拂,我讓學生說說以前秋游時候看到的,學生立刻能夠說出那隨風飄蕩的綠葉。
又如月光下的西湖,我親眼看過月光的瘦西湖,有同樣的美麗。我也試圖讓學生回憶。不過學生大都沒有看過。后來我想,其實風光帶也有同樣的效果,而學生應(yīng)該都是看過的,以后可以用此來引導。
不過,我還是覺得這課上得不輕松,學生對第三段的描寫學了個半懂不懂。讀起來不美,說起來也不熟練?磥砭拔锩鑼懙恼n文,是否要等學生到一定時候才能內(nèi)容比較深。
《西湖》教學反思2
《西湖》這一課語言優(yōu)美,詞匯豐富。四類字與二類字各有十個,文中還有11個注拼音的字。所以學生在讀通課文時遇到了不小的障礙。為此,第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我先是領(lǐng)著學生把課文讀一遍,然后把一些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教學生讀了一遍,之后讓學生自由練讀。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時,學生基本能讀通課文了。文中難懂、難理解的詞句較多,為了分散難點,第一課時,我把一部分新詞隨著句子認讀,并理解。如學“素”,我出示了句子,讓學生先讀通句子,然后在語境理解字義。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我就讓學生查字典理解。而學“猶”“格”“般”“初”時,我讓學生把句中的“猶如”“格外”“一般”換一個詞來說一說,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同時把這些句子讀好。這樣在課上,也就教了學生兩種解詞的方法,一是查字典理解;二是通過換詞來理解。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一點一點的提高。
教后感《西湖》教學反思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為了讓學生對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陶冶學生情操,我設(shè)計了“西湖簡介”、“西湖傳說”、“西湖詩詞”、“西湖景點”四個版塊,作為對課文學習的延伸。
教學本課時有以下幾點體會與收獲。
一、自主探究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shè)計的。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決問題。在與同伴的互助中學會合作。這樣充分挖掘?qū)W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在學習“西湖簡介”與“西湖傳說”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板塊來自學,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尋找答案。
在學習“西湖詩詞”與“西湖景點”時,我也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首古詩,自己喜歡的一個景點來朗讀,來自學。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思維得到了訓練,探究意識得到了發(fā)展。
二、學會合作
新課程理念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可以極大地促進師生、生生的互動與交往。實際上合作交流也是一種課程資源,在合作交流中,可以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性特長。交流是認識升華的階段,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拓展思路,增長知識,啟迪智慧。合作能促進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悅,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學習“西湖景點”時,我讓學生同桌一起學習一個景點,兩人一起讀,一起學習用導游的形式向大家介紹。這一過程,就是合作的過程,這樣,既可發(fā)揮學生間的互補作用,發(fā)展合作、交往的能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21世紀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能力,從而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奠定了基礎(chǔ)。
三、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yīng)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yīng)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yīng)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痹谡谜n的教學中,我處處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為目標。導入時,讓學生回顧課文內(nèi)容,來進行說話訓練,并進行背熟練習,注重積累。“西湖簡介”這一板塊,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讀懂的基礎(chǔ)上來填空!拔骱䝼髡f”這一板塊,對學生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在學習“西湖詩詞”時,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朗讀能力。而“西湖景點”則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既要讀懂文章,又要學會用語言來表達。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課程應(yīng)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lǐng)域,注重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綜合能力。整堂課的學習都離不開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學生在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wù)。最后,還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體會、感想記錄在留言板上,課后還可以進行討論、學習,讓課堂又延伸到課外了
《西湖》教學反思3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我上完這節(jié)課的感受,那只能用“陶醉”這個詞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陶醉在這迷人的景色當中,陶醉在這優(yōu)美的詞句當中。讀著讀著,自已仿佛已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中,看著碧澄澄的水嘩嘩地流著,有一種驚奇自在心中。
在這節(jié)課當中,我的教學手段只是朗讀加想像。讓學生美美地讀,讀出自已的感受,讀出自已的韻味,然后再去深深地回想,想像著自已已置身于這獨特的美景當中,那可愛的古怪的樹綠得發(fā)光,綠得發(fā)亮,真是一種沉醉,一種迷戀。學生們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去交流。感悟大家筆下的西湖的綠。
上完這節(jié)課,讓我深深地感悟到語文教學本身應(yīng)是很簡單的,重要的是能否在這簡單當中讓學生有深深地感悟,一直深入地孩子們的內(nèi)心發(fā)中,連同自已也被這種情景所感動,跟著他們一起來享受這神奇的語言文字帶給我們的幸福與快樂!
其實,我想語文教學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外,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們在這學習當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西湖》教學反思4
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磁帶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法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lián)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yōu)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二、朗讀體驗法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fā)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一、調(diào)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而西湖就是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shù)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4]
3、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huán)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讓同學們看圖,通過優(yōu)美的圖片把同學們帶入情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了交流的機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讀讀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因此,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為什么,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這樣設(shè)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shù)一數(shù)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jīng)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xiàn)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組織而又比較自由的學習方式。它營造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
這一段的學習,我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悟、體驗月光下西湖的美。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總結(jié):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jié)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讓學生說說最想說的一句話,既是對全文的歸納,又讓學生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六、作業(yè)
把你喜歡的一段背誦下來。
《西湖》教學反思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guān)就化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在詞語的理解上,,因為西湖離孩子太遙遠了,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只有借助遠程教育資源,于是,在理解詞語時我采用了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辦法就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借助戒指來理解的,鉆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鉆石就是西湖,即把鉆石鑲嵌在鉆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里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只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32和33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郁郁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本文內(nèi)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孩子親眼看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后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復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再一次領(lǐng)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教學反思5
我總是覺得描寫得越美的文章有時越不容易教。所以在教學西湖時,我就覺得難度有些大,不僅是因為文中有很多難寫難讀的生字詞而且課文用非同尋常的語言文字描寫了西湖的美。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 具體描繪了西湖的主要景點。而課文對孤山、白堤、蘇堤、湖心的三個小島的文字描寫卻不多,但融進了柔柔的江南之美,對這樣的美可以利用文和圖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生總體說來還是缺少感性認識,讓他們選擇一個景點進行想象性描述,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說做導游式的介紹了,那肯定是難上加難。在第一課時,我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資料,使學生能全面直觀地了解西湖的美?墒潜M管我精心設(shè)計了,學生在課堂中卻仍然表現(xiàn)平平,少有深層次的體驗。反思課堂教學,我想到,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西湖還是個比較陌生的地方,從課堂的表現(xiàn)來看,很多學生是一無所知,所以在面對課堂如此精彩的描寫顯得是無動于衷。這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與教師、文本產(chǎn)生共鳴的原因。如果對學生的原有認知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那就可以從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出發(fā)來設(shè)計學生的學習活動。如在教學前先播放有關(guān)西湖的圖片。所以,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準備了不少西湖美景圖,讓學生能沉浸其中,再來體會文章中語言文字的靈動描寫。這些圖片也許與課文內(nèi)容有出入,但通過一系列的圖片,可以讓學生對西湖有個初步認識,蘇堤春曉、平湖秋月、花港觀魚、斷橋殘雪、三潭印月,一張張圖片足以讓學生嘆為觀止。就在學生驚嘆不已時,讓學生帶著這些初步印象去讀文,讓語言文字與圖片形成對應(yīng),從而構(gòu)畫出西湖的輪廓。此時,教師就不必多說,讓學生帶著這種喜悅之情讀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很順利地開展,接著再分別給予相應(yīng)的圖片,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練習說話,再給予較多的練習、準備的時間,效果可能會好些。
其次,反思整堂課我還發(fā)現(xiàn),由于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因此不少環(huán)節(jié)都沒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來到西湖邊最想干什么?”那也許學生的回答會絢麗繽紛,表現(xiàn)出無限的欣喜和激動。如果我設(shè)計一個說話練習:“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如果你想畫畫,那么在你的畫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作首小詩,那么在你的詩中會有什么?如果你想當小導游,那么你會介紹西湖的什么?”也許用了這樣一個結(jié)果,能夠更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能引導學生作廣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磥磉@些遺憾,我得再用上一節(jié)課進行訓練了。以后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說話訓練。
總之,通過教學《西湖》這一課,讓我感受頗多,也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才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fā),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西湖》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西湖“綠”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體驗西湖的“綠”。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體驗西湖的“綠”。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指導感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西湖的綠》。誰能說一說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游覽西湖的。(靈隱、蘇堤、花港)好!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再次走進這美麗的人間天堂,一同飽覽西湖的綠色之美。
二、自主探究:
。ㄒ唬⿲W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來體現(xiàn)靈隱的綠的,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然后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能抓住重點詞語來感悟就更精彩了。
匯報:
1、雨中去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語速慢,看都看不過來)
滿眼都是綠色,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綠的。)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撲眼而來)
2、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是綠的。(輕輕地、柔柔地、落到臉上涼絲絲的)
“古木參天”:古老的樹木枝繁葉茂異常高大。
“蒼翠欲滴”樹木長得茁壯,枝葉深青碧綠,水靈靈的都要滴落下來似的。
在古老樹木的映襯下,就連空中飄落的雨絲兒都是綠的,)
是呀!樹木長得那樣茂盛,那樣高大挺拔,直插云霄。你能讀一讀嗎?
3、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fā)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fā)藍,淺極了,亮極了。層層疊疊說明飛來峰上樹很多,很茂密,有深的,郁郁蔥蔥,也有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亮,呈現(xiàn)出淺綠色。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里的綠,那就是-------多彩。板書:多彩
(由于樹木種類繁多,由于陽光的照射,所以飛來峰上的綠的可真是有層次,不單調(diào),那深淺不一的顏色可真美呀!誰來讀一讀把這種美展現(xiàn)出來。
4、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石頭縫里。(布滿、直綠要重一些)
。ㄇ嗵Χ奸L到石頭的縫里了,可見處處都是綠的,可能掀開石頭你會看見石頭縫下面也長滿了青苔)
你把這句讀讀,讓大家體會一下這種隨處可見的綠。
5、亭旁溪水淙淙,說是溪水,其實表達不出那奔流的氣勢。平穩(wěn)處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一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讀出變化)▼碧澄澄的,寫出了溪水綠得清澈透明的感覺
作者在描寫溪水時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比喻。把水花比喻成飛滾的珠玉。
樹木是綠的,小徑是綠的,在“綠”的映襯下,連溪水也是碧澄澄的,這真是綠滿西湖。作者每走一步,綠色都在變化著。所以作者坐在冷泉亭上的感受是——心曠神怡。
“心曠神怡”是什么樣的感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6、那么誰能通過朗讀來體會作者的這種感受,讓同學們也心曠神怡。其他同學閉上眼睛看看能否看到作者所描繪的景物。
看到了嗎?其實我們不是在看,而是在——想象
對!太重要了!我們讀書時一定要一邊讀一邊想象,想象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這樣就讀懂了。
現(xiàn)在同學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學習第一自然段的?
首先認真讀一讀課文
然后想一想作者是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景點的綠的
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
和同桌說一說你的感受
你們已經(jīng)能總結(jié)學習方法了,老師相信你們也能運用這種方法自學。(3分鐘)
過渡語:靈隱綠意濃濃,撲眼而來,直往你的眼睛里鉆呢!同學們,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呢!那么漫步蘇堤,作者又感受到了怎樣的綠呢?誰來匯報一下
。ǘ⿲W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
。ā懊n蒼”是什么樣的感覺?深綠色的草木茂盛的樣子。)
為什么說十分古怪呢?(因為樹干應(yīng)該是深褐色的,而文中說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
2、走近一看,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油油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
綠茸茸:形容碧綠而稠密。就像小動物身上的毛又細又密,那樣可愛。
當作者發(fā)現(xiàn)是樹上長滿了青苔時,她的心情怎樣?(驚喜)讀一讀
3、有的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一幅青綠山水。
“宛然” 一詞換一個詞是 —— 仿佛,好像。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排比)
比喻:(作者把青苔的形狀作了比喻,有的-------排比:這說明青苔的形很多,
這些形狀不一的青苔,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它嗎?(形狀各異、千姿百態(tài)、千奇百怪、多姿)板書:多姿
4、這么美的綠苔給作者的印象是?(堅忍不拔:意志堅強,不可動搖。)
5、作者在寫蘇堤的綠時,主要寫了什么?(青苔。)
6、作者在寫青苔時是按著怎樣的順序來寫的?(由遠及近。)
總結(jié)寫法:同學們,我們以后習作時描寫景物可以由遠及近地寫,這樣更有順序。此外,在這一段中,作者對蘇堤的綠的描寫是詳細的叫——詳寫,作者略寫了那幾處勝景呢?
填空:(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溪十八澗綠得閑。)
蘇堤的綠,綠得多姿,綠得堅忍不拔,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過渡:靈隱的綠和蘇堤的綠各有千秋,在花港觀魚作者又看到了怎樣的一種綠?誰能來繼續(xù)匯報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1、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玉立與水上,或宛轉(zhuǎn)靠在水面,直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
。ā巴ねび窳ⅰ保盒稳菖由聿募氶L。在這里形容荷葉形體挺拔。)這句也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荷葉的美。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除了你看到的畫面,你還能想到哪些畫面?
(微風一吹,滿池的荷葉都在舞蹈,還有蜻蜓落在上面呢。
評價: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想得可真美,這讓我想起了宋朝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古詩:(《小池》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誰想讀,讀出這種蓬勃的生機。
2、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的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
。δ菢涌蓯,幼稚,向人們報春,這句也是擬人的手法)
2、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xiàn)出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在加上葉面上的水珠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荷葉都要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
(1):與初春的柳枝相比,作者更愛這初夏的荷葉,因為在作者的眼里,這荷葉怎樣?(成熟,穩(wěn)重一些)
(“裙袂飛揚”:裙擺被風吹起的樣子。“翩然”形容動作很輕快。)
。2)“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一般都是用來形容人的,在這里卻用來形容荷葉,這又是擬人的手法,這說明荷葉在作者的眼里怎樣?(充滿活力,表現(xiàn)出茁壯的生命力)
看!那滿池的新荷在微風的吹拂下已經(jīng)裙袂飛揚,翩然起舞了,她在抒發(fā)著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所以說花港的綠是綠得——多情(充滿活力,生機勃勃)板書:多情
3、:你能把這種活力讀出來嗎?
讀到這,文章就要結(jié)束了,但作者卻意猶未盡,甚至在歸來的路上仍舊在回味西湖的“綠”,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體會作者那意猶未盡的感覺。
三、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從靈隱到蘇堤再到花港,作者帶領(lǐng)我們一路欣賞了這些景物,感受到靈隱綠得多彩、蘇堤綠得多姿、花港綠得多情,我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與贊美之情。西湖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說過寫過。作者選取的許多作家詩人反復用過的題材,但在她的筆下,依然那樣新鮮動人,這是為什么呢?
是因為作者選取一個獨到的角度,又以自己細膩的筆觸盡力渲染。所以我們學習本文就是要學習作者選取獨到角度,寫出景物獨特美的做法。
四、拓展延伸師總結(jié):西湖的美是多面的,不同人去游覽西湖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課下請同學們搜集有關(guān)描寫西湖的詩文讀一讀,我想你的收益會更多。
板書設(shè)計:
靈隱 :樹木 小徑 溪水綠得多彩
西湖的綠 蘇堤 :青苔 綠得多姿喜愛 贊美
花港 :新荷 綠得多情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游記,節(jié)選自《西湖漫筆》。作者選取一個自己獨特的視角,又以自己細膩的筆觸,讓我們領(lǐng)略了西湖的“綠”。文中用了近20個“綠”字,酣暢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與活力,使讀者通過“綠”領(lǐng)略到西湖的美麗,從而激發(fā)起對祖國壯美河山喜愛之情。
一、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教學
在導課時,課件展示西湖的美景圖片,引出課題——《西湖的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品味語言匯報時,相機出示各景點的圖片,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身臨其境的目的。
二、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感悟語言之美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擁有學習的自主權(quán)。我們要把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地努力去探索,去感悟。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景點,細讀品味,找出認為美的句子并說說美在哪里?只有細心去欣賞、體會,才能說出美在何處。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讀中悟情
這是一篇語言精美的散文,應(yīng)該在學生感悟景物特點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yǎng)語感。學生選擇景點并體驗?zāi)莾旱摹熬G”的特點,再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種“綠’。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感悟、積累,讓他們讀得明白,讀得清楚,讀得帶勁,讀得入情。從而,把文章讀美了。
《西湖》教學反思7
《西湖》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課文運用大量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人間天堂——西湖如詩如畫的美景。語言清新、生動,是培養(yǎng)中年級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語言、學習表達的好素材。
針對課文語言文質(zhì)兼美的特點,對照中年段閱讀教學的重點,我把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內(nèi)化文本語言、學習作者生動形象的表達作為教學的重點。
教學伊始,我先讓學生回顧:初讀課文之后,西湖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由于三年級學生詞匯的貧乏,他們除了說“西湖很美!痹僖矝]有其他的表達了。我很失望。課后,我想:當時,我可以引導學生選用文中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自己的印象。這樣學生的回答可能會出現(xiàn)多:如西湖是鑲嵌在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又如西湖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等等富有個性化的表達。
在精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重點指導學生品讀課文2.3.4節(jié),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會西湖的美麗。第二節(jié),重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觀察了山巒、湖面、白鷗等景物,抓住“層層疊疊、連綿起伏”讀出山巒的多,抓住“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讀出山巒的美麗;抓住“碩大的銀鏡”讀出湖面的寬闊和明凈。
第三節(jié)課文比較長,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作者主要寫了哪些景物?他們美在哪里?讓學生自主讀書、圈畫,充分的走進文本,與文本展開對話。交流后,為了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興趣,進一步內(nèi)化文本優(yōu)美的語言,我采取介紹的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感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
第四節(jié)描寫的是月光下的西湖。我采用范讀的形式,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老師的朗讀邊想象畫面,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把學生帶入到美妙的情境中去,讀完之后,我問學生:“聽了老師的描述,你們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仿佛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正緩緩地從東方升起,有的說我仿佛聽到了悠揚美妙的琴聲,我仿佛感受到了輕柔的風吹過我的臉龐.......從學生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完全進入了課文描繪的意境中去了。
可能在這三節(jié)的教學上,我平均使用力氣,耽誤了較多的時間,所以下課了,教學任務(wù)還沒有完成,如當堂背誦精彩課文,體會課文比喻表達方法的好處,并學習運用等等。另外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學生回答問題不夠積極,課堂參與度不高。
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yīng)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抓住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講在重點處、必要處,使學生一課一得,另外在教學中還應(yīng)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發(fā)言,使課堂師生對話在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西湖》教學反思8
這一課因為景美,所以作者所用的詞匯也相當豐富與華麗,這就帶來了生字多的弊端,課前我布置了學生預(yù)習并查找相關(guān)資料,但忽視了學生才剛剛進入三年級,“預(yù)習”對他們來說要求不具體,他們還不清楚怎么才算是預(yù)習了。布置了課前朗讀,更忽視了學生之間的朗讀差異性,導致部分學生第一課時學完,文章也沒讀流利,有些句子讀不通。反思這些問題,主要是兩個原因?qū)е碌摹?/p>
一是課前預(yù)習時,預(yù)習的要求不明確,有些學生認真的,自學了生字詞,讀了很多遍課文,讀流暢了。而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卻連文中的字詞都沒讀準。
比如第三小節(jié)中的幾個景點,“孤山”、“白堤”、“蘇堤”、“小瀛洲”、“阮公墩”等詞,很多同學都要讀錯。發(fā)生這種問題的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第一課時設(shè)計中的漏洞,是一個不應(yīng)該忽視的錯誤,就是漏掉了最重要的一點,關(guān)注學生的課文朗讀。因為詞語多,難理解,教學設(shè)計時只想著要把一些難的詞語融入課文,讓學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過程中,在文章中學詞語。想著如何把這些詞語串起來,反而引起了反效果。因為沒有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認真地讀課文,沒有整體把握文章,所以詞語學得也那么生澀和別扭。通過這堂課的教學,讓我明白了,課上安排適當?shù)臅r間給學生朗讀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容麻痹大意而忽視的,有了這個教訓,以后在進行教學設(shè)計時這個朗讀的環(huán)節(jié)我會特別注意,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西湖》教學反思9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上課時,我把一部分新詞隨著句子認讀,并理解。如學“素”,我出示了句子,讓學生先讀通句子,然后在語境理解字義。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我就讓學生理解。而學“猶”“格”“般”“初”時,我讓學生把句中的“猶如”“格外”“一般”換一個詞來說一說,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同時把這些句子讀好。這樣在課上,也就教了學生兩種解詞的方法,一是理解;二是通過換詞來理解。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一點一點的提高。
在學習段落時,我仍重視對字詞的理解。我采用了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如:“鑲嵌”,就借助戒指來理解的,鉆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鉆石就是西湖,即把鉆石鑲嵌在鉆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里的!按T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只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把谟场币辉~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插圖上,一片片樹林郁郁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至于西湖美景,則是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讓西湖的美麗風景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后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西湖》教學反思10
《西湖》以它優(yōu)美的文筆、清晰的層次、豐富的詞匯描繪了人間天堂的美景,如畫的風景令人深深陶醉,詩一般清新的語言同樣讓人沉醉,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贊美。這么美的文章該如何教呢?
因為教過,深知這一課對學生來說不是一般的難,因此,三天前開始讓學生回家每天讀5遍,家長簽名,第一次讀后逐個檢查了學生注音、劃詞的情況,一一落實。短信中告訴家長讀書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督促孩子認真讀書。北大荒一課的背誦告訴我落實得還是不錯,個別同學沒按時背出全文,其余的還算令人滿意。三五十五遍讀下來,再加上早讀的朗讀,《西湖》在孩子們眼中已不陌生,讀熟了,也就可以開講了。
昨天的第一課時,本擬在初讀課文知大意后,學習生字詞,再弄清描述了哪些景物,學習第一自然段。結(jié)果,字詞關(guān)還是用了大部分時間,三十個左右的詞語,小黑板出示,用各種方式讀后,開火車游戲時,還是有同學打疙瘩,擦去拼音后,兩位同學讀錯音,因為不太放心的緣故,又花了時間讀詞、理解、學生字、組詞,課文也就讀了兩遍:自讀、指名分節(jié)朗讀學生點評。
時間過得飛快,一節(jié)課大半用來讀詞了,課前預(yù)設(shè)沒完成,這也在預(yù)料之中。這是本冊最難的課文了,學生由二年級上來一下接觸此類美文,也是有點懵的吧。
今天的兩節(jié)課,一課時講讀1-3節(jié),以朗讀為主線,找出描繪的景物,想想作者以怎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因為有北大荒一課的鋪墊,學生很快正確找到答案。朗讀第一節(jié),整體感知西湖是人間天堂里的一顆明珠。第二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句子,品讀、感受山巒的連綿如畫般的美,湖面的平靜及白鷗掠過的動態(tài)之美,在朗讀、賽讀中,學生的情感投入,讀得不錯,幾個平時不舉手的也躍躍欲試。
第三節(jié)的教學,重點品味湖堤的美和小島在明凈的湖水中晃動的美!熬拖駜蓷l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品悟比喻的貼切、優(yōu)美,感受湖水的蕩漾使湖堤如在漂動一般,更增西湖的旖旎秀麗,中間穿插了蘇堤、白堤的得名由來及古今文人墨客對西湖的贊美,朗誦了《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學生聽了很感興趣,之后的朗讀就看見他們搖頭晃腦的,感受到西湖的美,我的講述也就可以省略了,沒有什么言語比文本更美的了。
之后的一節(jié)課,品味月光下的西湖之美,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擁抱,找出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感情朗讀,品讀其中的詩情畫意!耙鼓怀醮,明月東升,輕風徐來,湖水蕩漾”,四個詞語組成的佳句中,明月輕風湖水相得益彰,那種幽然的意境,那份月夜賞景的怡然,只有朗讀才能感受。華燈如銀蛇,學生體會比喻的妙處,更品讀出是西湖使景如仙境,若是沒了西湖,便沒了靈氣與活力。琴聲悠揚飄來,使人更如癡如醉,流連忘返。最后一句的教學,讓學生進入角色,有了以下的師生對話:
師:月光下,如果你正泛舟湖上,盡情觀賞這如畫美景,心曠神怡的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我想用照相機拍下很多很多的照片,把這么美的西湖拍下來,給朋友們觀賞!
生:我想寫一篇作文,把西湖的美描繪出來,讓沒來過西湖的.人也感受到他的美,如同作者一樣!
生:我想畫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涂上自然的色彩,讓西湖永遠留在我的畫中!
生:我想跳進那明凈的湖水中,痛痛快快地游泳!
生:我想寫一封信,告訴人們西湖有多美,讓他們都來看看!
生:我想唱一支歌,贊美一下西湖的秀麗!
生:假如我會彈琴,我一定會在月光下彈一支曲子,讓游覽的人們更陶醉!
不管是質(zhì)樸的向往,還是神馳的贊美,孩子們的話語都發(fā)自內(nèi)心,只要真正領(lǐng)略到西湖無窮的美感,教學也就達到了目的。
之后,在反復的朗讀、背誦第四節(jié)后,對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其貼切、生動、自然、優(yōu)美,進行造句練習。
雖然準備了圖片與一段錄像,但因網(wǎng)絡(luò)故障,未能呈現(xiàn)現(xiàn)給孩子們,未能給他們提供感性的畫面,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改日再讓他們一飽眼福吧。
《西湖》教學反思11
《西湖》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湖那秀麗的景色, 可謂句句是景, 字字都美。 可《西湖》一課上下來卻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教完以后感觸還真是頗多。
感觸一:文中有著較多的比喻句。這篇課文中有四個用得十分巧妙的比喻句,這些比喻句生動準確的體現(xiàn)了西湖景色的美麗,也反映出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妙處。于是我讓學生在第一課時就挑出文中最打動人的多處比喻句去細細體會:“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感觸二:文章至美,但這還需要學生對西湖有深刻的直觀了解和一定程度的語言積累才能達到這種境界!笆锩骱薄ⅰ靶忝赖溲拧薄ⅰ把谟场、“輕風徐來”、“湖水蕩漾”、“泛舟”這些詞是多么精練,多么抽象,又豈是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能感悟得出的? 再加上一類兩類生字共有31個, 更給課文增加了難度. 因此這篇課文雖美是美極了, 但難又是難極了。第一課時上的時候雖說課前布置了學生預(yù)習,但是學生初讀讀得并不盡人意,所以又花了一些時間指導學生如何將長句讀好,如何將文章讀流利。文章篇幅較長,幾次指導,就占用了本節(jié)課的不少時間,最后也就只能簡單地學了課文第一小節(jié),并沒有按計劃學到第二小節(jié)。
感觸三:每一個自然段的重點各不相同。由于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的變化,我又重新設(shè)計了《西湖》一課的第二課時。我試著引領(lǐng)學生看著圖,在西湖邊走一圈,讓學生對西湖的全景有了大致的了解,并通過朗讀、說話進一步去感悟西湖獨特的美麗。課文的每一段落都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側(cè)重點,第一自然段換詞造句,第一課時已經(jīng)訓練過了。第二自然段在看圖基礎(chǔ)上進行讀的練習,剛通過朗讀來體現(xiàn)西湖山水的美。第三段自然段在讀的基礎(chǔ)上做導游式的介紹,清楚地了解西湖的幾個著名景點及其特點。第四自然段在美麗的圖片引導下練習想象說話,感受西湖夜景的美。應(yīng)該說這節(jié)課教學的層次和目的相當清楚,如果能比較完整地按要求上完這堂課,那學生的語文能力就可以得到一次比較好的培養(yǎng)。我讓學生多次品讀,然后配上清雅的音樂去朗誦,由始至終,我想帶給學生一種令人深深陶醉的“美”——課文美、音樂美、課件美、朗讀美,帶著學生到“人間天堂”去走一走、看一看。
感觸四:理解感悟過后,學生在背誦練習上還不夠深入。文章美,就應(yīng)當引導學生積累,背誦便是最好的積累方法。課后的要求是背誦其中的一段,但是,文章的第三自然段由于方位詞多,好詞佳句也多,但這些好詞佳句和學生平時說的話有些不同,學生背起來就有些吃力。例如:蔥綠的孤山顯得十分秀美典雅。幾個好詞在一起了,學生反而覺得難了,只有讀得滾瓜爛熟才可以達到熟讀成誦。課堂的時間有限,怎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呢。我思考著。
《西湖》教學反思12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因為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肯定很陌生,為了讓學生對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陶冶學生情操,所以我設(shè)計了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先從從視覺上感受西湖的美,讓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能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更好去學習課文,這樣活動的設(shè)計能為教學目標服務(wù),從而達到目的。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品讀。
品讀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在第二段中通過“綠”、“青”、“濃”、“淡”等詞想象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的美妙意境。再通過對“銀鏡”、“掠過”、“一閃一閃”等詞語的品讀,感受“平靜的湖面”那獨特迷人的景色。第三段中的“綠色鑲邊”、“蔥綠的孤山”、有如“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白堤和蘇堤,有湖心三個小島“掩映”在綠樹叢中,其倒影與白云的倒影一起在湖水中“晃動”,給人以朦朧的感覺,“仿佛仙境一般。”邊讀邊看著課件想象,感受描寫畫面之美麗,體會作者遣詞造句之準確,就如同親臨西湖走一走,看一看,一樣會令人心曠神怡。在第四段中配上優(yōu)雅的音樂進行范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最后給學生配上音樂,讓學生的聲音與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品味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的美妙和迷人。
三、在課文中進行文本訓練。
本課中一個重點就是打比方。這對于剛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我先讓他們品讀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讓他們找出比喻詞、喻體、本體等(方法),弄清用來比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有哪些相同之處,在指導他們用“猶如”、“像”、“仿佛”、“宛如”進行口頭造句。
事實證明,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才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fā),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教完本節(jié)課,我覺得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分析。朗讀,沒有落在實處。以后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朗讀訓練。
《西湖》教學反思13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jù)文中所描繪的景物,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盡可能透徹地體會語言文字的意蘊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意趣,達到身臨其境的目的。這樣才能正確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提高鑒賞能力。
二、采用多媒體,形象直觀教學
在導課時,在大屏幕上展示三幅優(yōu)美的畫面,引出課題——西湖的綠,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品味語言之前,先觀看三個景點的錄相,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身臨其境的目的。只有設(shè)身處地去感受、體驗,才能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相會、交流、撞擊。
三、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感悟語言之美
以往的語文教學,教師往往先設(shè)計好問題,領(lǐng)著學生賞析。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找出認為美的句子并說說美在哪里?只有細心去欣賞、體會,才能說出美在何處。所以,在教學中,只有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還給學生,他們才會努力去探索,去感悟。
正是采用以上教學方式,所以達到了教學的良好效果。
值得探討:
在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們該講究課程內(nèi)容的完整性呢,還是只側(cè)重某一點,只要學生思考了,說了,或是寫了,就算是有所得呢?
《西湖》教學反思14
本文以詩化的語言來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表達出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
班級里大多數(shù)學生都去過西湖,或者對西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知識背景方面有一定的積累,對于文本中的湖光山色較之完全沒有接觸過西湖的學生來說,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但由于本文的語言比較優(yōu)美,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要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美的情趣是令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首先,這是一篇寫景文,因此在課前我進行了課件的制作,希望通過圖片來拉近學生語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西湖美景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以此來將文中抽象的語言變得具體化。接著,通過看課件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親眼見到西湖勝景。通過品味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課文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有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出西湖的秀麗景色,景美、語言美。在教學中,我著重進行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知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領(lǐng)略文章的韻味。在我看來,本文的重點之一就是本文的比喻句,比喻的運用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除了讓學生找出本體喻體,訓練也是必不可少。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句子中的成分才能在以后準確的找出比喻句,學會運用比喻句。
課程一開始,我在課件出示了三幅圖,分別是遠景西湖、近觀西湖、西湖夜景,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三者觀察角度和觀察時間的不同,并且對應(yīng)到文章中去。之后圍繞觀美景、學描繪、悟情感進行教學。在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很多地方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尋不到恰當?shù)脑~匯,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找到恰當?shù)姆椒ㄈソ鉀Q,在以后的教學,特別是美文的教學中,我還得要更多的去感受學生的體悟進而尋找適合學生理解的好方法。
《西湖》教學反思15
課文詞匯豐富,語句優(yōu)美,把西湖的美麗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教學本課,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文字,體會西湖之美。課文第一節(jié)中的“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是貫穿全文的中心句。課堂上我向?qū)W生提問:你見過的明珠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晶瑩剔透、閃閃發(fā)光……在人們的心目中西湖就是這樣的“一顆明珠”,可見西湖是多么美麗!課文第二節(jié),描寫西湖周圍的山巒,用了“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這兩個詞語。我在黑板上畫連綿的群山高低起伏,學生很容易就分清了“連綿起伏”與“連綿不斷”的區(qū)別;然后,我在群山的背后又畫上了高低錯落的山巒,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就叫“層層疊疊”。課文中值得思考品味的語言實在很多,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就先讓學生圈劃出優(yōu)美的詞句。學生讀書很仔細,圈劃很認真,交流也很踴躍。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匯、生動的比喻句都被找出來了。在學習“月下美景”這一段時,我抓住文中的“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边@一句重點請學生思考:月光下的西湖與白天有何不同?學生抓住“華燈”、“琴聲”、“月色”等體會到月光下的西湖同白天相比真是別有情趣。當學生說到“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shù)的銀蛇在游動!边@一句時,我就追問:倒映在湖水中的燈光怎么會像銀蛇一樣“游動”呢?有學生說,湖面波光粼粼的,燈光的倒影就像在“游動”了。這里還有一個插曲,一位調(diào)皮的男孩說,把石頭扔進水中,燈光就會動的……他的表達不是很清楚,其他學生對他的發(fā)言都不以為然,而我完全理解他的想法:投石擊水,水波蕩漾,燈光的倒影也就隨著水波“游動”起來了。當我說出他的想法時,那位男孩笑瞇瞇地朝著我直點頭。這個時候,我把學生的目光又拉回到課文之上,上文已經(jīng)說到:“輕風徐來,湖水蕩漾”——這就是“銀蛇游動”的原因啊。課文最后一句:“人們泛舟湖上,會覺得天上人間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這真是神來的點睛之筆。我嘗試著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天上人間怎么會溶化在月色里呢?我本以為,學生理解這一句會很困難,沒想到的是,學生的解釋振振有辭:月光灑落在西湖上,水天一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整個世界都溶化在月色里了。在課堂上遇到這樣的學生,就是教師最大的幸福了。如此心靈相通的教學場景恰似月光下的西湖美景,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