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人民幣》教學案例與教學反思

        時間:2021-01-24 13:49:4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人民幣》教學案例與教學反思

          《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睂W生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應(yīng)當表現(xiàn)為一個探索與交流的過程——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對數(shù)學的理解,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課堂交流是學生課堂學習、交往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交流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在蘇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73頁“想想做做”第6題的教學中,從實踐、反思到再實踐、再反思,真正領(lǐng)悟到有效的課堂交流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

        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人民幣》教學案例與教學反思

          第一次教學:熱鬧的交流過程和出乎意料的交流效果 問題:一盞臺燈52元,買這盞臺燈可以怎樣付錢?在學生明確題意后,展開了以下教學過程。

          師: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你準備怎么付這52元錢?你有幾種不同的付錢方法呢?想好后在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想法,看誰想的方法多!

          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的基礎(chǔ)上,進行全班交流。

          在學生交流時,教師及時板書并以“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付就是52元”來引導學生表述思路,以“還有不同方法嗎”來組織學生進一步交流,同時對表述清楚且有理有據(jù)的學生加以表揚。在教師的鼓勵下,整個交流過程相當熱鬧,學生得出的方法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得出了用各種分幣來付52元錢。

          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這說明你們都非常肯動腦筋,老師感到很高興。在這么多種付錢方法中,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呢!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

          課后,筆者對此題的教學比較滿意,因為在這題的教學中,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問題的開放性,學生思路開闊,交流充分。在當天的家庭作業(yè)中,筆者設(shè)計了一道同類型的練習題:小明買一只書包要48元錢,他可以怎樣付錢?請你寫出三種不同的付法。在筆者看來,從那么多種方法中寫出三種,要求應(yīng)該不高。然而,在第二天交上來的作業(yè)中,居然有較多學生寫不出三種,尤其是一些學困生,只寫出一種甚至連一種也沒寫對。問題出在哪兒呢?筆者立即找學生談話,這才了解到較多的學生只記得自己想出的付錢方法,對別人的那么多方法“當時好像知道,但過后便忘記了”。

          反思

          一、熱鬧≠有效

          在學生熱鬧的交流中,教師聽懂了每個學生的想法,學生呢?事實上,除了幾種常規(guī)的付錢方法外,其余的付錢方法幾乎就是幾個優(yōu)秀生的'“專利產(chǎn)品”,他們你爭我搶地進行發(fā)言,使課堂氣氛顯得很熱鬧。而大多數(shù)學生卻成了“配角”,他們聽得一知半解,于是就有對別人的那么多方法“當時好像知道,但過后便忘記了”的情況出現(xiàn)。個別學困生在課堂上根本就是一個看客,連最基本的方法都不理解,更何況其他的方法呢!熱鬧的交流過程只是表面現(xiàn)象,事實證明大部分學生沒有真正參與交流,這樣的交流也談不上有效的交流。

          二、累積≠建構(gòu)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的匯報結(jié)果全部羅列出來,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這些方法。事實上,學生想出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重復(fù),這種雜亂無章地羅列出來的知識只是量的累積,而不是質(zhì)的建構(gòu);不僅不能幫助學生合理建構(gòu)知識體系,也不利于學生應(yīng)用知識時對信息的提取。如果教師能及時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歸類將各種方法整理溝通,并通過板書表現(xiàn)出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肯定能加速實現(xiàn)“量的累積”到“質(zhì)的建構(gòu)”的飛躍。

          三、正確≠合理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要求是答案越多越好,于是學生挖空心思去想不同的方法,導致出現(xiàn)了用各種角幣去付52元錢的答案。應(yīng)該說,這些答案是正確的,但仔細想想:這些答案與現(xiàn)實生活貼近嗎?合理嗎?有沒有推廣的必要呢?還有,在交流結(jié)束后,教師說“在這么多種付錢方法中,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呢?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看似尊重學生的選擇,卻與實際生活不符合。生活中人們的付錢方式不是因為喜歡就用固定的某一種,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簡便的付錢方法,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存在著不合理的因素。

          第二次教學:巧妙地引導交流和高質(zhì)量的交流效果

          在另一個班級改進了該題的教學。以下是全班交流時的教學過程。

          生1:我付一張50元和一張2元。

          師:他的付法對嗎?誰來說說原因。

          生2:他的付法是對的,因為50元加2元等于52元。

          師:和他付法一樣的小朋友請舉手。(絕大多數(shù)小朋友舉手了)有沒有和他差不多的付法?

          生3:我的付法和他差不多,一張50元不變,把一張2元換成了兩張1元。

          生4:一張2元還可以換成四張5角呢! 師:為什么一張2元可以換成四張5角?誰會幫他說明原因?

          生5:因為四張5角是20角,所以就是2元。

          生6:(迫不及待地)那我的方法就更多了,一張50元不變,把一張2元換成二十張1角或者四十個5分。

          生7:還有一百個2分、二百個1分呢!

          師:這兩位同學的付法都正確嗎?(學生通過計算,肯定是正確的)大家對他們的付法有沒有意見和看法呢?

          生8:我有!現(xiàn)在我們都不用分幣付錢了,再說就算用分幣,數(shù)得很麻煩!所以我覺得這幾種付法不太好!

          師:說得很好!因為生活中我們已經(jīng)不用分幣來付錢,所以這幾種付法雖然正確,我們卻不提倡。還有沒有和上面幾種不一樣的付法?

          生9:我付五張10元和一張2元。

          師:有誰知道他的付法和上面的付法在哪里不一樣了

          生10:上面都是付一張50元和各種不同的2元,他卻付了五張10元和一張2元,是將上面的50元換成了面值小一點的人民幣。

          師:用這個方法,你還能得出不同的付法嗎?

          生11:我付兩張20元和一張10元,再加一張2元。

          師:請大家算一算他付得對嗎?(學生都認真地算起來,并肯定是對的)

          生12:我付十張5元和一張2元,或者付五張10元和一張2元。

          師:同桌之間相互算算他的兩種付法對不對。(學生口算)

          生13:我付五十張1元和一張2元,還可以付五十二張1元,也可以都付2元,要二十六張。

          師:他這幾種付法對嗎?(學生口算)

          生14:對是對,我就是覺得麻煩,這樣付錢要數(shù)到什么時候!

          師:是呀!那么你們覺得剛才這么多付法中哪種付起來最簡便呢?

          生:(齊)第一種!

          師:為什么呢?

          生15:因為它只要拿出兩張人民幣就行了,多快!

          師:對!第一種方法付的人民幣的張數(shù)最少,所以最簡便。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付錢時,也要根據(jù)自己手頭人民幣的實際情況,選擇簡便的付錢方法。到現(xiàn)在,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么多的付法是怎么得來的?

          生16:我發(fā)現(xiàn)只要確定一個最簡便的付法,然后將它的各部分換成和它面值不一樣的人民幣,這樣就能得出很多種付法來。

          師:你們理解他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嗎?請同桌之間相互說說看。(學生互說)

          課后,筆者同樣用“小明買一只書包要48元錢,他可以怎樣付錢?請你寫出三種不同的付法”一題來檢測,學生的正確率較高,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所寫的付錢方法比較簡便,符合生活常規(guī)?梢,本次的交流是有效的。

          反思

          學生有效的交流,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給了筆者很多啟發(fā)。

          一、有效的交流過程是引導學生思維相互溝通的過程

          課堂上學生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僅僅是讓每個學生將自己的思維過程展示給老師聽嗎?僅僅是為了體現(xiàn)課改“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嗎?筆者認為,有效的交流過程應(yīng)該是學生的思維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溝通的過程,是學生思維成果共享的過程。在第二次教學中,教師多次讓學生對同伴的方法進行解釋、質(zhì)疑、評價、補充,不斷把學生的交流引向縱深,使學生在思維交鋒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拓展、有所創(chuàng)新。另外,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啟發(fā)、互相幫助,不同智力水平、認知結(jié)構(gòu)和思維方式的學生實現(xiàn)了“互補”,實現(xiàn)了共同提高,從而取得交流的實效。

          二、有效的交流過程是幫助學生合理建構(gòu)知識體系的過程

          學生交流的過程,往往是個體思維結(jié)果呈現(xiàn)的過程。倘若教師聽之任之,那么諸多的交流結(jié)果就會雜亂無章地堆砌在學生的頭腦中,這種狀況只能混淆學生的思路,增加學生思維的負擔。那么,在此時的教師到底應(yīng)該充當什么角色呢?筆者認為,教師應(yīng)時刻關(guān)注并及時捕捉學生交流中產(chǎn)生的有價值的信息和問題,引導學生重組、整合各類信息,幫助學生在理解、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知識體系。在第二次教學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對眾多方法進行比較、歸類,將各種方法整理溝通,并讓學生自己悟出是如何得到多種付錢方法的,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知識脈絡(luò),合理建構(gòu)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也不斷閃現(xiàn)。在課后應(yīng)用知識時,學生能迅速正確地提取所需信息,真正體現(xiàn)了交流的有效性。

          三、有效的交流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優(yōu)化意識的過程

          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索問題,各自對問題有了不同的看法,這時教師應(yīng)給學生提供充分的交流機會,讓學生了解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因為學生的各種方法有是否合理與簡便的區(qū)別。筆者認為,引導學生在諸多方法中通過比較、分析,體會方法的合理性,找出簡便的方法是有效交流的必要條件之一。在第二次教學中,教師通過“對他們的付法有沒有意見和看法呢”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得出不應(yīng)提倡用分幣來付52元錢的方法;同時還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到第一種付錢方法是眾多方法中最簡便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付錢時,要根據(jù)攜帶人民幣的實際情況,選擇簡便的付錢方法。這樣,在學生解決問題方法的優(yōu)化意識得到培養(yǎng)的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自我認識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學生在有效的交流中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如此緊密!

          可以肯定的是:有效的課堂交流必然會產(chǎn)生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或喚起認同,或觸動聯(lián)想,或產(chǎn)生爭議,或激發(fā)疑慮……從而使交流的內(nèi)容更趨于豐富、生動、全面、準確和深刻,進而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我們呼喚有效的課堂交流!

        【一年級數(shù)學《認識人民幣》教學案例與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認識人民幣》的數(shù)學教學反思02-08

        《人民幣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11-15

        《人民幣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08-28

        《認識人民幣》的數(shù)學教學反思范文07-14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反思05-01

        《人民幣的認識》教學反思09-02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11-17

        《認識人民幣》教學反思01-07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反思01-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