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吸水嗎的教學反思
評課選優(yōu)終于結束了。雖然有點解放的感覺,但上完課還是有點遺憾,因為自己發(fā)揮得不是很好,總覺得能挑出許多小毛病來。但欣慰的是,經(jīng)過這次上課,我得到了鍛煉,也收獲了許多。下面簡單談談我的一點感想。
一、應用多媒體導入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和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科學課程的教學應盡可能地運用各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如各種音像資料,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廣播、電視、計算機軟件、網(wǎng)絡等)。因為信息技術以其色彩鮮艷的圖像、動畫、音像效果和靈活多變的特點深深吸引著學生。采用幻燈、投影、計算機等多媒體,能使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直觀,方便學生理解;能使《科學》課的教學更形象生動,更富感染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本課教學的導入部分,我就用多媒體出示四張分別由金屬、塑料、木頭、白紙做的物品的圖片,直接提問學生:“你們認識嗎?你知道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學生看見了色彩鮮艷的圖片,興趣一下子就被調(diào)動了起來。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尤其對動畫比較感興趣。而興趣又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動力,是知識的源泉,是成功之路。任何一門學科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尤其是科學課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探究興趣。在科學教學中,要依照學生的年齡特點,緊緊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想盡辦法讓靜止的教材動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變被動的學習接受知識為主動的探究獲取知識。介紹古人造紙,我也不是單純地說教,而是找到一段錄像,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看了以后,非常想自己動手試試造紙,這樣就達到了調(diào)動學生動手探究的目的。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習慣
科學課上,有許多的教學需要在實驗上展開,實驗的成敗取決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由于時間關系和材料的準備,實際操作對于小學生來說總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幾個人的合作?墒恰:献鞯臅r候怎樣確定各個成員的角色分配?成員間如何合作高效率地完成實驗?實驗后怎樣進行匯報?最后怎樣處理實驗器材等等?如果教師組織得不好,學生就不明確實驗目的,不懂得在實驗的時候如何參與集體活動;匯報的時候不懂得傾聽,不會從實驗中引發(fā)思考、得出結論。結果只是為了實驗而實驗,大家只能玩玩就下課了。
但是,習慣的東西不是幾天的時間就能養(yǎng)成的,需要教師將這些滲透在每一堂課上,每次做實驗都規(guī)定學生要按照要求來做,如老師沒有說開始的時候不能動手;每組都選一個組長,其小組成員都要在組長的安排下進行探究;做實驗時不能大聲說話等。這樣學生慢慢地就能習慣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了。而這點,在以前的教學中恰恰是我欠缺的,這是一個細節(jié),是我所忽視的,而長期下來,就會影響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不良習慣一旦養(yǎng)成,再培養(yǎng)就很困難了。我從這學期一開始,就很注重培養(yǎng)三年級學生的實驗習慣。因此,在檢驗材料吸水能力強弱的實驗時,學生能在組長的帶領下,相互配合、合作完成探究。組長操作——滴水,一個同學記錄,而另外兩個學生觀察。
三、學生進行探究后記錄的表格,設計要精心。
本課的教學中有兩張?zhí)骄坑涗洷,一張是《材料吸水能力的觀察記錄表》。一開始,我把猜想和結果分開記錄。但師傅說,分開的話,顯得羅嗦,因為三年級的學生還不要求記錄太多。于是
我把猜想和結果放在了一張表格里面,在中間用兩條豎線分開,就明顯一邊是猜想,一邊是結果,既簡潔明了又可以直接對比。
在紙的觀察記錄表里,原來的觀察方法一欄是讓學生自己寫的,但幾次試教都發(fā)現(xiàn)學生來不及記錄,而且也不會記錄。于是,在實驗時,為了記錄,浪費了許多時間,導致實驗時間不充分,觀察不細致,發(fā)現(xiàn)也不多。后來經(jīng)過商討,決定用多媒體,在學生匯報觀察方法時,只要學生說到的方法,我就演示,并用多媒體在表格里出示觀察方法的圖片,學生只要把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畫或寫下來。經(jīng)過這樣修改以后,學生不但能細致觀察,還能有目的的去觀察了。
原來,要上好一節(jié)課真的很不容易,別說重、難點和教學目標的定位要正確、教學設計要新穎,就連記錄表格的設計也要反復推敲,盡量設計得合理、精致。
兩周的磨課磨出了一種感悟,一種對先進教學理念深切的感悟,這種感悟今后將一直指導我的教學。只有經(jīng)歷了痛苦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幸福,磨課的過程無疑是痛苦的,一次次的顛覆,一次次的重整,讓心靈承受痛苦的煎熬,但磨課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成長歷程,一次次的反思修改,一次次的試教,一次次理念上的沖擊,就像“蠶的一次次蛻變,最終吐絲結繭變蛹化蛾、脫胎換骨”。希望我正處在這一蛻變過程的起點,正面臨著脫胎換骨的過程,讓我逐步從“經(jīng)驗型的教師”實現(xiàn)向“具有先進理念和較高科學素養(yǎng)教師”的轉變,并終將實現(xiàn)‘蠶變蛾’這一本質意義上的轉變。
很多的感悟,零零碎碎地存在在內(nèi)心表達不清楚,或許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以后的教學。只是遺憾的是課太多,又要許多時間準備材料,真的沒有多少時間來鉆研教材,只是成了一個麻木的“教書匠”了,缺乏了成就感。
【它們吸水嗎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它們吸水嗎》的教學反思11-24
《它們吸水嗎》教學反思07-02
科學《它們吸水嗎》的教學反思02-13
科學《它們吸水嗎》教學反思03-30
科學《它們吸水嗎》教學反思范文07-13
《它們吸水嗎》教學設計11-27
它們吸水嗎教案03-28
它們吸水嗎說課稿11-02
它們吸水嗎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