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范文(精選1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
小敏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fā)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但是她又不內(nèi)向,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她就會跟幾個好朋友嘰嘰喳喳聊起來,在家更是又會表演,又是指揮家長做游戲。家長和許多老師都覺得只要鼓勵小敏多發(fā)言就可以了,但是老師嘗試過很多方法,幾乎沒有效果?紤]到小敏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是不是可以忽略她的這個問題呢?如果您遇到這樣的幼兒會怎么辦呢?
為孩子營造適宜表現(xiàn)的空間
表達與表現(xiàn)是人類不可忽略的社會性行為。知道而不愿表述,那是沒有表達的欲望。小敏能在家庭、同伴中表現(xiàn),卻不能在老師和集體面前表現(xiàn),那是缺少信心和勇氣。對此,老師不僅要鼓勵,還要為孩子營造適宜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氛圍和空間。
寬松的環(huán)境――幼兒園像我家。從情感上拉近距離,以老師的行為感染幼兒,使其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依戀感、信任感,讓幼兒在幼兒園有如同在家一樣的安全感、溫馨感、自由感。有了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使其感到和老師在一起是歡樂和愉快的,她才會有情不自禁的表達和不由自主的表現(xiàn)。
溫馨的氛圍――由結伴到獨立。以自由活動的形式,讓喜歡表達的幼兒與小敏結伴,老師給予恰當?shù)墓膭詈捅頁P,使小敏充分體驗到在老師面前表達的自豪與快樂,而逐漸過渡到愿意獨立地表現(xiàn)。
激勵的空間――變被動為主動。在孩子為是否回答問題和表達想法而猶豫不決時,老師示以鼓舞性的語言和體態(tài)語,孩子會有“老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跨過猶豫、徘徊的門檻而主動地表達自己。
尊重孩子選擇沉默的權利
小敏不愛舉手回答問題可能有這樣的原因:不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問題太簡單,懶得舉手回答;答案可能不夠準確,自己沒有十分的把握;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吹叫∶,我就像看到了兒時的自己。如今,我也當了老師,常常會想: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各自不同的氣質(zhì)、性格,為什么要強求他們每一個人都一樣熱情、大方,一樣出類拔萃,一樣愛自我表現(xiàn)呢?既然舉手發(fā)言只是幼兒積極表現(xiàn)的一種手段,是老師了解幼兒的一個途徑,那我們大可不必讓孩子們?yōu)榱伺e手而舉手。老師過分的關注也許會引起幼兒的不安與焦慮,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對其今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不如讓我們帶著一顆寬容的心,尊重孩子選擇沉默的權利,期待她在其他方面的精彩。
小敏的問題不是行為問題,而只是個性發(fā)展的弱項,所以,我認為對于她不愿在老師面前回答問題的事情可以忽略。
家長和老師對小敏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十全十美、全面發(fā)展對于成人都很難做到,而將成人眼中的完美強加在孩子身上,更是不可取。小敏個性發(fā)展中的弱項并沒有影響她與小朋友的交流和她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我認為對于這種個體差異、個性發(fā)展的問題,不需要過多干涉,而應更多關注她的身心能否繼續(xù)健康發(fā)展。作為教師要做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fā)展,除了適當?shù)年P注,還需要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更多的認識世界和學習的機會。對小敏的發(fā)展,順其自然遠勝于“揠苗助長”。
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小敏不愿意在集體前發(fā)言的問題,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解決。
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關注孩子的興趣點。比如,自由活動時老師應該聽聽孩子們在討論什么,觀察一下小敏是怎么與小伙伴交流的,在全班的談話活動中,請小敏說他們的話題。
循序漸進,由少到多。開始時,老師可以允許小敏少說,并在簡短的回答后給予她積極的肯定,讓她下次還有在大家面前發(fā)言的欲望,然后再將談話的內(nèi)容逐漸豐富、擴充。
適時采納孩子們的好的意見和建議。如,確定班級活動的主題時,讓像小敏一樣的孩子參與進來,使他們感到自己的意見是寶貴的,能為班級和小伙伴帶來好處。
走進孩子的心靈
幼兒園工作事無巨細,孩子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小敏總是不愿意舉手回答問題,就是不容忽視的大事,也許這正是小敏有了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老師可采取以下的措施。
、儆H近孩子,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像小敏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非常敏感。不愿意回答問題,可能是因為她對環(huán)境和老師不熟悉。這時老師要主動與她交流、談心,增進彼此的感情,使其盡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消除緊張感和陌生感。
、谟掠趧(chuàng)新,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幼兒園的孩子年齡雖小,欣賞水平可不低。孩子在家都有電視、電腦、vcd,接觸到各種媒體,對舊的教學模式可能不喜歡。作為老師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變化教學模式,用各種方法引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③積極評價,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越是敏感、自尊的孩子,越怕在同伴面前說錯話。老師要經(jīng)常積極地評價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增強積極的自我暗示。
、軣釔酆⒆樱哌M孩子的心靈。也許老師表揚或批評其他孩子的時候,無意中傷害了她;也許是孩子看到有些小朋友總和老師有說有笑,因而斷定老師可能不喜歡自己。老師要認真觀察、關注每一個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同樣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與溫暖。
總之,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走進孩子的心靈,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愉快地成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的孩子就是脾氣倔強,不喜歡順從和循規(guī)蹈矩,小敏就屬于這種情況。針對這種現(xiàn)象,家長和老師不能勉強,要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還要善于引導、啟發(fā)、等待,否則,會助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她更不愿意發(fā)言。
小敏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錯,這可以從小敏與好朋友聊天和在家的表現(xiàn)中看出來?谡Z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xiàn),在集體面前發(fā)表意見是其中的一種,但不是唯一一種,所以教師和家長不必為小敏的語言發(fā)展和表現(xiàn)能力擔憂。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表達習慣和情感需要,鼓勵孩子在非正式場合盡情表達自己的見解。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2
公開課于一名觀摩者來說,大多數(shù)時候就如“管中窺豹”一般,透過竹管的小孔,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所見的并不全面,略得一二而已。但是,如何發(fā)揮觀摩活動的最大價值,從“管中窺豹”到“一目了然”,我有以下三點想法。
減少表演,回歸本真
一方面,社會心理學中,有學者提到,“當一個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現(xiàn)時,他總有某種理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diào)節(jié),以便這種行為對其他人傳遞一種對他有利的印象”。從這個層面來說,授課教師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事先精心地準備,適度地打磨,所謂公開課中存在的“表演”是正常的。這樣的準備和“表演”猶如抽絲剝繭般,更利于觀摩者捕捉到授課者期望傳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但是,過猶不及,如果教師僭越了他所擁有的權限,偏離了教師的定位,把準備變成“粉飾”,那么公開課就站在了促進教學的對立面,徒留形式化。
另一方面,目前評價公開課的維度幾乎都圍繞教師展開——教態(tài)、指導語言、環(huán)節(jié)設計等都被列為重要指標。但是,在評價指標中鮮有涉及幼兒的發(fā)展和感受。這樣的評價機制很容易讓作為發(fā)展主體的幼兒淪為公開課的配角。若要呈現(xiàn)更為真實的公開課,讓教師更好地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那么把幼兒的表達、表現(xiàn)和發(fā)展納入公開課的評價體系尤為重要。
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
公開課往往凝聚著授課者的心血,甚至是一個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一節(jié)公開課大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小到提問方式無一不經(jīng)過反復的斟酌和考量。觀摩者如果沒有側重,僅僅就課論課,往往收效甚微。若能從一個點進行切入,由點帶面進行分析,往往能有很大的收獲。如何找觀摩切入點,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針對授課者的特點和特色進行切入。每位教師尤其是名師,都有其擅長的“點”。在公開課中著重觀摩授課教師擅長的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會更有收獲。
二是針對自身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切人。除了少數(shù)情況,大多數(shù)觀摩者對授課者都不太了解,很難從授課者的特點、特色這個點切入。這時,不妨從自身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人手。觀摩者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發(fā)現(xiàn)自己薄弱的“點”,在觀摩公開課中有針對性地觀摩,培養(yǎng)專業(yè)發(fā)展的自主意識和自我反思能力。比如,筆者入職之初,發(fā)現(xiàn)自身對于幼兒的語言回應簡單重復居多,形式單一,在公開課的觀摩中就有意識地記錄教師和幼兒的言語互動,從最初的鸚鵡學舌到之后的靈活運用,收獲頗豐。
半日活動觀摩
目前在幼兒園的公開課的呈現(xiàn)形式中以集體活動為主。但不同于中小學以集體教學為主的課程,幼兒園的課程是融入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集體活動僅僅是幼兒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倡導幼兒自主學習的今日,集體教學活動的局限性日漸凸顯。顯然將集體教學作為公開課的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有待改進的。
半日活動除了集體活動之外,還包括晨檢、戶外活動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更有利于讓觀摩者了解授課者對于半日活動的安排,從而發(fā)現(xiàn)幼兒自主選擇和師幼互動的情況,讓授課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同時,幼兒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相對更為自然,可以讓觀摩者了解授課教師對于突發(fā)狀況的處理。這些更容易讓觀摩者運用到教育實踐中。
總之,需要授課者、觀摩者和組織者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發(fā)揮觀摩活動的最大價值,從“管中窺豹”變?yōu)椤耙荒苛巳弧薄?/p>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3
本學期我擔任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三年級教授的是計算機入門知識,四年級講授的幻燈片制作內(nèi)容。根據(jù)三、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學習特點,我現(xiàn)將本學期以來的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一、打好扎實基礎,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本學期剛開始系統(tǒng)的學習計算機知識,(大部分學生接觸過電腦但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覺得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開展教學工作。
對于剛開始接觸計算機的學生來說,他們一般都有較濃厚的興趣,積極性較高,但較迷茫,不知從何處學習。此時,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計算機的發(fā)明、發(fā)展過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接受計算機基礎知識。然后,我以打比方的方式介紹計算機的組成原理,用我們?nèi)松眢w的各個部分來類比計算機的組成部件,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接下來,我用玩游戲的方式介入鍵盤的操作知識的講授。對于剛學習計算機的學生來說,練習鍵盤本來是一件單調(diào)枯燥乏味的事情,如何保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我選擇了金山打字通軟件,該軟件里面有打字練習游戲。從此入手,學習變得輕松有趣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鍵盤操作。
二、合作探究學習,體驗學習樂趣
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本學期的幻燈片制作課程教學中,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各自的主題制作項目。每個小組選取一個主題制作項目,自己搜集制作所需的圖片、聲音、動畫等素材,完成各自的創(chuàng)意設計,然后制作完成各自的主題項目。在此過程中,我主要是講解關鍵的制作技術,同時輔助各小組,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根據(jù)各小組的完成情況,學生基本上能制作圖文并茂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掌握各種幻燈片制作技術,而且提高了大家互相協(xié)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精神。當然,項目完成的質(zhì)量還不算太高,諸如創(chuàng)意設計還有待提高,我相信經(jīng)過進一步努力學習,學生會有長足的進步。
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如何進一步組織好學生、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我長期值得研究的課題,我將一如既往的扎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標準的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4
段時間我們一直沉浸在對《圓》這一節(jié)課的研究中,通過不斷地琢磨、仔細地推敲,反復地修改,對這節(jié)課的認識越來越深,教學設計的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關于導入的設計
本節(jié)課的導入分四個層次進行,首先通過老師用線繩工具在空中旋轉,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軌跡是一個圓。接著介紹含有圓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圓;再讓學生舉例生活中見到的圓;最后通過摸一摸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區(qū)別,從而認識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圓在日常生活中到處可見,學生對它也比較熟悉,在課的一開始我們就讓學生在老師的演示和圖片的觀察中清晰地看到這是圓,借助這樣的表象,讓學生在頭腦中搜索自己曾經(jīng)見到過的圓,從而初步地感知圓。最后通過摸一摸的游戲活動,讓學生感受圓與其他圖形的不同,在比較中,進一步感知圓。通過這樣有層次的感知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圓的興趣。
二、關于對圓的認識和特征的處理
在研究圓的認識與特征這一知識點時,我們比較了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第一種,把介紹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它的特征結合起來,即認識半徑以后,馬上研究同一圓中有無數(shù)條半徑并且長度相等等特征;另一種:是先介紹圓的各部分名稱再研究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我們覺得第一種方法比較傳統(tǒng),由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研究幾個知識點的方法雷同,這樣老師的講解就比較繁瑣,學生缺乏研究的興趣。所以我們就選擇第二種方法,先讓學生通過自學書本,找到圓各部分的名稱,并認識它們,能在自己畫的圓中標出。接著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探究活動,討論交流半徑的特征、直徑的特征、半徑和直徑的關系以及圓是軸對稱圖形等相關知識。這樣的設計避免了教師冗長的講解,學生學習方式的單調(diào),而且通過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有興趣的,主動的進行探索。
三、關于數(shù)學史料的運用
本節(jié)課中我們兩處引用到數(shù)學史料。這些凝聚著智慧的數(shù)學研究史料,我們不僅僅把它們作為引語或欣賞,而且還力求讓史料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的素材、發(fā)揮其數(shù)學的文化價值。
首先在學生對圓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聯(lián)系古希臘的一位數(shù)學家曾說過:在所有的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以此引發(fā)學生研究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在探究圓的特征結束之后,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墨子的一句話:圓,一中同長。讓學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識解釋這句話的含義。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古代關于圓的史料記載,還可以鞏固對圓的特征的認識。引用《周髀算經(jīng)》中關于圓的記載,圓出于方,方出于矩,拓展對圓的認識。在播放錄象,理解意思以后,進一步引導思考:如正方形的邊長是16厘米,你能從中獲得關于圓的哪些信息?讓學生進一步關注圓與正方形之間的關系,為后繼學習埋下伏筆。
四、關于媒體的處理
隨著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為核心的現(xiàn)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越來越多的運用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這節(jié)課我們把多媒體和其他傳統(tǒng)手段有效結合,力求找準最佳作用點進行有的放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導入新課時,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先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帶有圓形的實物圖片,利用這些學生熟悉的,色彩鮮艷的圖片,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的興趣。接著運用動態(tài)演示,從實物中勾勒出圓,使學生清晰看到圓是有曲線圍成的。
在教學畫圓時,運用多媒體播放兩段錄像。第一段在學習用圓規(guī)畫圓時播放,通過展示一個完整的畫圓過程,為學生提供清晰地、正確的畫圓方法,為學生獨立用圓規(guī)正確畫圓奠定基礎;第二段在介紹用線繩畫圓時播放,通過體育老師在操場上畫圓的過程,重現(xiàn)生活場景,讓學生體會到用線繩畫圓的實用價值。
在研究圓的半徑、直徑的特征時,當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知道在同一圓中半徑可以有許多條,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同一圓中,從圓心到圓上可以發(fā)散出無數(shù)條線段。通過強烈的視覺刺激,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圓中半徑有無數(shù)條,感受初步的極限思想。
在研究車輪為什么是圓的?車軸應裝在哪里?這兩個實際問題時,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結合媒體的動態(tài)演示,讓學生隨著畫面和聲音效果的逐步展示,體會當車輪不是圓時或者車軸不在圓心位置時,車子行駛的感覺是不穩(wěn)當?shù)。從而體會到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要裝在圓心位置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價值。
五、關于細節(jié)的處理
1.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摸一摸游戲中,為了使全體學生參與這個游戲。我們考慮裝的器皿應該是透明的,而摸的同學蒙住眼睛。其他同學通過觀察摸的過程,共同感受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不同。另外為了讓學生的探索活動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我們在器皿中裝的就是用硬紙板剪成的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和圓。
2.整節(jié)課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知識的呈現(xiàn)是逐步完成的。為了完整地展示這一節(jié)課的重點,我們準備跟隨課堂流程,在黑板上板演各個知識點,一步一步地完成板書。這樣的設計避免了多媒體展示的不足,使得學生在全課小結之時,能根據(jù)板書,迅速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wǎng)絡。
3.在探究圓的基本特征時,組織學生借助圓規(guī)畫出任意大小的圓進行探索。在認識半徑以后,學生通過量一量,量出半徑的長度。在學生的交流反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量出的所有的半徑都是一樣長的,但自己量出的半徑和別人量出的半徑長度是不一樣的,從而體悟出只有在同一圓中,所有的半徑長度才相等。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5
活動前的反思:
選擇這個活動一是來源于孩子,從上學期開始我們在點心和午餐后讓孩子玩挑花繩,時間長了有些孩子不在挑而是將繩子拋接和甩動。我發(fā)現(xiàn)繩子在下落中自然而然形成圖案?赡芎⒆又皇怯X得好玩,我卻得到啟發(fā)何不用其來開展活動呢?既然選擇這個開展活動,我就自己來玩線,發(fā)現(xiàn)挑花繩的線條比較硬,甩動時不容易形成圖案,還有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我用毛線來嘗試,比線繩更容易形成多變的圖案。于是我借助于小小的毛線,設計了本次活動《有趣的線條》。
我觀察和分析了孩子的具體情況,他們的語言發(fā)展教好,但是能運用描述性詞語的不多,單一的思維和從他的模式頻率教高。所以在開始部分就引導孩子通過轉動線條圖,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想象。目標也定位在“對線條圖展開想像,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想像能力”上。
第一次活動后的調(diào)整:
第一次的活動中開始的圖片我是提供了兩張,一張是高低差異很大的線條圖,另一張是比較平直的曲線圖。在請孩子觀察時,小朋友將兩張圖混在一起講述,特別是轉動后將的老師也不明白是哪一張。對于還的思考和想象有障礙,這兩張的作用是一樣的,只是形式上有點區(qū)別。為讓孩子思考的點更明顯,講述的內(nèi)容更集中,我就把另一張取消了,只提供一張線條圖。在第二次活動中我覺得這樣的改動是明智的,小朋友講述和思考的點集中了,更容易發(fā)散思維,從多角度思考。
本次活動后的反思:
為孩子提供的材料“毛線”是孩子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強,所以幼兒在的活動中的興趣始終是很高的,他們能積極投入甩繩、觀察、講述和從不同的方位來觀思考和想象。這是對我對孩子的能力和興趣的充分了解,同時在每次活動中都給予了孩子明確的操作要求,讓他們明白要做些什么。在活動中提供的氛圍是寬松的,孩子可以隨意地找地方,或是坐、或是站、或是爬著,我沒有制止,也沒有用理想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這讓孩子就有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這樣孩子無拘無束那么就更能激發(fā)孩子講的的意愿。在每次孩子操作中我給與孩子的時間也是足夠,尤其是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小故事中,滿足了幼兒講述的需要。整個活動都是幼兒的自主活動,既動手又動腦,孩子們玩得高興,說得積極,全體幼兒都能在主動的活動中獲得發(fā)展。
另一個原因是運了的現(xiàn)代技術的手段,將不能保留的線條圖用照片的形式拍下來進行保存,并讓孩子有了更多觀察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在電腦上這些圖還可以轉動,也是發(fā)展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想象。這激發(fā)了孩子觀察和想象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
對這個活動的一些思考:
1、由于毛線是在地板上操作的所以在拍攝照片時有反光,一些深色毛線形成的線條圖孩子觀看不清晰,如果為每個孩子提供一張白紙那么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2、孩子在操作中教師應該提出讓孩子相互講述,或是讓小朋友拿了毛線到客人老師那里甩動和講述,不進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也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傾聽的對象,滿足他們講述的愿望。
3、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原來的提問是第一次只要孩子說出“像什么?”然后在此基礎上運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說什么樣的xx,可在活動中孩子的講述沖已經(jīng)大部分的在運用描述性的語言了,于是我就省略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即使調(diào)整了計劃。這也是我對孩子能力的估計不足,小看了我們的孩子。這也再次提醒我孩子能力的差異很大,對于不同的孩子運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是不同的。
4、在活動中孩子中出現(xiàn)了相互合作的意愿,我及時給予了肯定,如果在集體中的及時推廣就更佳。這也為我今后深入開展此活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可以讓孩子來嘗試雙人、多人合作甩線條圖進行講述活動。
本次活動雖然結束了,可是這樣的活動還將繼續(xù)開展,如用毛線來制作、用毛線來繪畫、用毛線運動等等。這些我將把毛線提供在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讓孩子來探索,根據(jù)需要再組織相應的活動。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6
觀察實錄:
區(qū)角活動時間到了,我向孩子們介紹完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后,孩子們有序的插好進區(qū)牌,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去玩了。文文一開始選擇的是手工活動:剪紙雪花;可是沒玩了不一會兒,她又去拿畫紙和蠟筆進行畫畫。后來她又來到了建構區(qū)進行拼搭游戲,跟佩琪玩得不亦樂乎。玩了一會佩琪不想玩了離開了,文文卻不讓佩琪走,只聽見文文說:“快點過來坐好,不許去其它區(qū)角活動,把你玩的玩具收拾好了沒?坐得不神氣的小朋友我下次就不和他玩了!”我聽了禁不住笑了起來。
分析與思考: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相比,有其顯著的年齡特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好動但還缺少技巧,特別愛游戲而問題不少,非常喜歡模仿,并且模仿出色,語言學習能力大大提高等。
文文是一個比較受歡迎的小女孩,在班級中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和她玩。最近文文的媽媽來跟老師交流的時候也說過,文文最近在家里面一直喜歡模仿老師,讓爸爸媽媽在家里面當小朋友,她當老師上課。文文剛才在區(qū)角活動說的那些話,其實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無意間經(jīng)對小朋友說的。中班的孩子喜歡模仿,他們是天生的模仿專家,平時老師、家長一言一行都是他們追隨的對象。你平時無意間的一句話,他們都記在心里了。
雖然表面上看幼兒模仿老師的語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得仔細深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師表,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對我們敲醒了警鐘。幼兒沒有分辨好壞的自控能力,他們需要成人正確的引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時都是一樣的沒有好與壞之分,關鍵是后天的引導,良好的教育能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誤了孩子的成長。這樣一來給我們教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應該人人反思。良好的教育語言是平時教育的一種支持手段。改掉自己平時的口頭禪,改掉粗魯?shù)恼Z言,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這樣幼兒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更好地得到發(fā)展。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7
對于公開課,大部分人傾向于從教學活動形式或目的來判斷是否屬于公開課。有學者指出判斷幼兒園公開課應該綜合三個方面:是否有他人在場;是否以觀察與評估為目的,是否是正式組織的教學活動。按照這三點來辨別,則觀摩課和園內(nèi)研討活動也是公開課。
公開課的主要作用是教學的指導與示范、教研,教學是基本,教學產(chǎn)生教研,二者又相互促進。公開課除教學教研的作用外,還承載著一些功能。如,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教學實踐與研討;促進幼兒發(fā)展;促進幼兒園的發(fā)展,其中包含著選拔與考評的功能,也包含于教師發(fā)展中。
裴娣娜指出,公開課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當時開設公開課的目的和對象都很明確,即請中小學骨干教師、特級教師為高師院校學生作學科教學的示范課,屬于職前培訓的性質(zhì)。當然幼兒園公開課本應也是培訓青年教師,開展研討交流,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進而促進幼兒發(fā)展,但是當前幼兒園公開課面臨的問題卻不容樂觀。
一、幼兒園公開課
異化現(xiàn)象分析
越來越多的人在開展幼兒園公開課的同時也開始積極反思公開課的問題,并且指出公開課已經(jīng)違背了其主旨,偏離了其主要正向功能的軌道,被異化了。幼兒園公開課本身沒有什么問題,問題在于參與的人從形式和評議等方面使得它的價值取向逐漸發(fā)生偏離。
教學內(nèi)容上刻意追求學科領域整合
綱要中指出各領域內(nèi)容要相互滲透,有機聯(lián)系,注重綜合性。幼兒園各領域的綜合、滲透最佳方式是以主題活動的方式進行。但是在幼兒園公開課中我們也經(jīng)常見到學科領域整合的教學。有整體觀念很好,但是如果刻意追求,并沒有真正融合,讓人看起來,就只是一堂散亂,沒有重點,花樣繁雜的教學活動。并且為了完成準備好的教學,就很會延長時間,本來幼兒的注意力時間有限,如果教學時間超過幼兒注意力時間,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加重幼兒負擔。
教學形式的異化
。1)“示范”、“展示”課的異化
公開課本來一方面是要促進上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另一方面提供觀摩、研討的機會。但是在公開課中我們只看到教師的“完美”教學,教學過程沒有出現(xiàn)任何問題,教學過分“打磨”,孩子也許早已失去興趣,只是成為教師的道具,而教師的表現(xiàn)有作秀之嫌。在公開課中,基本都會用到多媒體,多媒體是輔助工具,運用好了能為教學增色,但是常常能看到幼兒園教師用多媒體只是形式,并沒有真正結合教學內(nèi)容或自己的教學風格,多媒體有時就只是一個表演的背景,卻顯得很突兀。
。2)表揚幼兒形式化
在常規(guī)課中,一些幼兒的表現(xiàn)不一定能得到老師的表揚與鼓勵,并且表揚的頻率也沒有在公開課中大。在公開課中我們隨時都能聽到!澳阏姘簟敝惖谋頁P聲。雖然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培養(yǎng)幼兒園的自信心,不能隨意否定,但是這種“隨口”的肯定,對于幼兒園的發(fā)展沒有新的幫助。因為這種評價過于模糊,過于籠統(tǒng),不能讓幼兒明確自己是哪里做的好,事實上此時幼兒并沒有獲得確切,具體的信息,以加強幼兒某方面的優(yōu)勢發(fā)展,而只是讓幼兒“高興”,久而久之就會要么使得幼兒認為這種表揚太過于廉價,失去一個發(fā)展的外在動力,要么就會滋生驕傲的情緒。
教學評議的異化
幼兒園公開課應該既重教學,又重研討,教學的中心應該是幼兒,研討的終極目標也是幼兒。但是在教學評議時,教師個人的自我評價,他人的評議都沒有用正確的理論、思想來觀摩、分析、反思公開課。
“因為公開課上得成功不成功,涉及到對一個教師的評價,所以,許多非客觀因素、非科學因素就必然地滲入到公開課中,尤其是公開課的評課環(huán)節(jié)當中。也就是說,公開課評價不能過份強調(diào)教學方式和手段,公開課更應成為當時各種新的教學方法或教學理念的實驗場!
上課教師在自我評價的時候,往往覺得整堂課只要順利按照教學準備上完就算是一堂成功了。雖然作為公開課就含有“優(yōu)秀”的成分,但是順利不代表優(yōu)秀,而是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引導孩子解決他們的問題,把孩子需要和應該具有的知識傳達給他們,這種傳達的過程是生命之間的相互影響。教育本就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我們想要祛除這種影響都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他人對教師的評價,往往空而泛。例如,“教學目標明確”、“教態(tài)好”等等籠統(tǒng)含糊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沒有針對性,沒有達到公開課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目的。這樣反而使教研后續(xù)不足。
公開課中存在教育公平問題
“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幼兒的發(fā)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幼兒,要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已有經(jīng)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shù)姆绞浇o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但在公開課中卻存在不公平現(xiàn)象。有的老師指出,為了上好公開課會把平時平時搗蛋不聽話的孩子剔除。最常見的是在公開課中,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孩子都是老師喜歡的或是平時表現(xiàn)好的孩子。那些所謂表現(xiàn)不好的孩子完全被忽視。這樣的公開課沒有把孩子放在中心,已經(jīng)丟棄了教學的終極目標。
對幼兒園公開課的反思
幼兒園公開課存在的問題已經(jīng)阻礙了公開課正向功能的發(fā)揮,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與反思。
追求功利化
幼兒園和教師在考慮公開課時也許更多出發(fā)點不在于教學相長,而在與通過公開課的形式獲得更多的優(yōu)勢資源與利益。
價值取向的偏差
教學包括教和學,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不教。幼兒園的所有一切作為都應是以促進幼兒健康而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公開課也應該是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公開的目的不應僅是教師的教學,還應有幼兒所呈現(xiàn)的。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終極目標是孩子的發(fā)展,所以公開課如果只是圍繞教師進行,而忽視幼兒,把幼兒當做配合教師的道具是本末倒置的。
教育理論掌握不夠深入
在幼兒園公開課中究竟是要反映什么教育理念,什么教育思想,有什么新的教學方法產(chǎn)生,在公開課進程中有什么教育契機可以值得我們研究,等等問題,教師和聽課人員都沒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公開課就只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幼兒園公開課常態(tài)化的重構
價值取向的轉變,以幼兒為本,防止教育不公平現(xiàn)象
教育不僅是要有效率、效益,還要有生命,教育應該是生命在場的互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在公開課的舞臺上教師應該是導演或只是幼兒的配角,而不是主角。為了孩子的發(fā)展要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為了每一個孩子成長,教師要公平對待,給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不把公開課功利化,把公開課當成研究課,就不會回避問題,而是直面問題,進行問題分析,進而解決問題。應該始終堅持教學相長這句話。
加強幼兒教師教育機智素養(yǎng)修養(yǎng)
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有“哲學智慧”的孩子,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學習多方面知識,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時才不至于為不“尷尬”高控制幼兒,或不讓幼兒提問。教育機智是要在豐富的知識及教育經(jīng)驗中形成的。我們不能苛求幼兒教師什么都會,但是我們可以運用教育機智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始終懷著這樣的信念:不要只做教書匠,而要做教育家。教育家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而這種個人魅力來源于教育實踐的豐富經(jīng)驗,善于處理問題的機智。擁有教育機智的教師,上公開課前就會對上課內(nèi)容了然,不斷“打磨”的是自己,而不是“磨”上課對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為了一堂好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蔽覀儜摫羞@樣一種專業(yè)精神。
完善評價標準
“公開課既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平臺,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示舞臺;公開課既是切磋研究、生發(fā)集體智慧的機會,也是合作分享、打造團隊精神的空間;公開課既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照,也應是對學生作為‘人’的關懷過程。”對幼兒園公開課的評價不要只看到教師的發(fā)展,還要看到幼兒在其中的展示,教學的目的是否達到。并且要細化評價標準,不能只是籠統(tǒng)、模糊的評論。多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交流,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注重教學有效性
“教師的教學必須要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和幼兒實際,在融入幼兒經(jīng)驗的教學中幼兒的參與性才能得到提高。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惫_課異化,只流于教學形式,忽視了幼兒,忽視教學的目的。事實上重復出現(xiàn)的教學材料或教學情境會使幼兒失去興趣,幼兒參與度就不高,教學就達不到本身的目的。我們有時只為追求公開課的“完美無缺”而費事費力的打磨了一堂公開課,但實際上,只要是教學中幼兒有收獲,生命對生命發(fā)生了影響的,這樣的教學就是有效的。并且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jīng)]有完美的教學,只有不斷改善,反思的教學,只有認識到了自己不足之處,我們才能進步,認識到別人的不足才能借鑒經(jīng)驗。我們應該回歸公開課的本色。公開課雖然在于示范引領,但是它也應該是真實而富有魅力的,它不能作假作秀,它所要展示的是師生之間的有機互動。所以幼兒園公開課應以幼兒為中心,注意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認識到了幼兒園公開課的作用及其問題,但是只有讓公開課發(fā)揮其正向功能,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功用,體現(xiàn)其價值。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8
從上周開始我們大班進入了《拜訪大樹》這個主題,因此每次帶孩子們出去散步時,他們都喜愛把玩葉子。有些孩子揀拾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葉子,有些孩子拿葉子當面具,有些孩子用葉子玩拉力游戲……
在游戲中,我們感受到大自然有奇妙的魅力,使我們的孩子們陶醉其中。因此,我們在實施這個主題的過程中,覺得樹葉隨手可得,很容易收集,家長也非常積極地參與進來,利用雙休,帶孩子到戶外走一走,找一找不同的葉子,還讓孩子把采摘的葉子帶來和同伴們一起分享。同時,我們區(qū)域游戲也增設了茶館游戲, 在茶葉店里,琳瑯滿目的茶葉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他們知道了茶葉是一種葉子,茶有許多種,顏色、外形、味道和功用都各有不同,茶是中國人愛喝的飲料。每當游戲開始時,我為他們沖上一壺茶,讓他們看看茶葉舒展的樣子,品嘗一種茶的味道,當然每到這時茶館游戲也是最熱鬧的。小顧客們還說:下次再給他們品嘗其它的茶葉。
我們和孩子開展的活動就更豐富了,在聆聽了《葉子鳥》的故事以后,孩子們展開想象,創(chuàng)作出不同姿態(tài)、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葉子鳥在空中翩翩起舞,我們還將孩子的作品放在作品袋里,孩子們不時地圍在那里看看講講,指指點點,看看自己的作品同時也欣賞一下同伴的作品;在和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樹葉以后,一起制作了樹葉粘貼畫、樹葉拓印畫;一起演唱了《小樹葉》、《大樹媽媽》等歌曲,還能聽著音樂用身體來表現(xiàn)葉子飄動和小種子成長的過程。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相信我們的孩子們會收獲更多,也能更深地領會到大自然中植物與人的密切關系。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9
我作為一位新教師在12月11日上午理解了園長和各位年級組長及班主任教師的半日活動考核。半日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很好的反映了一個幼兒園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不管是班級管理、日常教育教學,還是語言表達本事等等都是一個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所應具備的。經(jīng)過各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和園長的點評指導,我深知自我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這些天我不斷地在反思自我的工作,也不斷的在領悟。各位教師和園長給我的提議,現(xiàn)反思如下:
1.教師像一個班的總導演,孩子們則是演員。孩子們應當在教師的引導下收放自如的活動游戲,做為導演的教師不能被孩子們牽著走。在這方面我還不是一個合格的導演,似乎是一個配角,對于孩子拋過來的球還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反饋。當讓也不能忽視孩子的自主性。教師不能過多的控制孩子,在必須的規(guī)則基礎上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教師也要學會去傾聽孩子。在以后的的活動中,我要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教學活動,不僅僅是備教材,更要備孩子,同時加強自身的弱項。
2.每一個活動在心中都應有明確的目標,清楚重點在哪里,我圍繞重點如何展開。哪怕只是晨間戶外活動的一個小小的團體游戲,都應當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本次半日活動中的晨間團體游戲《龜兔賽跑》主要是訓練孩子的爬和跳的本事,結果在活動開展中我把重點誤導在“圈圈路”上,其實“跳”才是重點,應把孩子的注意引到“跳”這個點上來。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中要及時應變,給與孩子正確的引導。此外,作為戶外活動應當研究孩子運動量的把握和個體間的差異。
3.小班孩子由于年齡特點決定生活環(huán)節(jié)也是孩子們的一門課程。在頻繁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能學會很多本領,生活環(huán)節(jié)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作為教師不僅僅是要上好一個教學活動,生活環(huán)節(jié)也是馬虎不得。比如像盥洗、點心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也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必須要讓孩子們事先明確要求,他們才能按要求去做,所以常規(guī)往往在瑣碎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而成的。
4.教學活動顯然是幼兒園生活的主體部分,也是教師教學本事的體現(xiàn)。關于《嗶嗶啵啵爆米花》的反思如下:環(huán)節(jié)層次不夠清晰,語言組織不夠簡練,活動的重點把握不明確。在備課時要多研究孩子的反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研究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圍繞活動目標展開。如何讓孩子進取地參與活動,不僅僅看活動資料本身是否能吸引幼兒,也要看教師會不會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并適時引導,讓孩子堅持高度的熱情。此外,教學活動設計要充分研究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處于直觀思維時期,讓幼兒比較玉米粒和爆米花的區(qū)別,應當讓幼兒一手拿一樣東西進行觀察比較。
5.幼兒園教師與其它的教師不一樣,因為我們應對一群可愛的孩子。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如何用語言的藝術,體態(tài)的藝術來吸引孩子們是我需要好好學的一門學問。
在此,十分感激各位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和園長給我的指導,作為新教師我有很多的不足,期望能在不斷的磨練中有提高,有收獲。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0
在《切水果》此次活動中,我們選擇的水果都是一些幼兒十分熟悉的水果。在這次活動中,經(jīng)過讓幼兒觀察各種水果的外形特征以及教師的引導,使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游戲,并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奔跑、追逐的樂趣,所以,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征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盡可能的為幼兒供給思考、嘗試的機會,不斷開展他們的想象空間,發(fā)展他們的智力水平。
孩子們玩得很盡興,運動量也到達了小班年齡段的標準,在游戲中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活動目標完成得比較順利。
在活動中部分孩子有點放飛自我,沒有遵守必須的游戲規(guī)則,這對體育活動而言是很危險的,幼兒沒有必須的規(guī)則意識,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幼兒對這方面的引導滲透。讓幼兒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必須的規(guī)則。使的以后進行其它游戲活動也更順利安全。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1
前一陣,我們在大三班已經(jīng)上過聽大樹唱歌這個活動了,因為有了一次經(jīng)驗,我們覺得,這個活動可以在進行一次,于是今天我們就在大五班再次上《聽大樹唱歌》,根據(jù)在大三班課后的反思,我請許老師幫我剪輯音樂,以便使節(jié)奏變換更加明顯。同時準備了舊畫報、塑料袋、積木等。
活動的開始,我仍舊是直奔主題,請孩子們說說“大樹會怎樣唱歌”。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故作神秘地把手伸進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包包里,用手將畫報揮動,發(fā)出“嘩嘩嘩”的聲音,請孩子說說這像大樹什么時候唱的歌?接著,我分別用塑料袋、積木、沙球模擬出大樹唱歌的聲音,要求孩子說出這是大樹在什么時候唱出的歌?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完整地欣賞音樂,為了能全神貫注地傾聽音樂,我要求他們閉上眼睛,認真聆聽,聽完說說大樹是怎樣唱歌的?聽到了什么?有個別孩子能聽出音樂中節(jié)奏的變換,于是,我再次讓孩子傾聽音樂,并邊進行講述,并b段的講述改成,“突然間,刮起了大風,小鳥嚇得躲進了窩,大樹的樹枝也在不停地搖晃,樹葉飛舞,但是大樹不怕大風和大雨,使勁地挺直了腰。風漸漸地停了,大樹又靜靜地睡著了”。第三遍欣賞音樂時,我讓每個孩子都扮演大樹,邊聽音樂邊進行表演。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用各種物品根據(jù)音樂模擬演奏。我先將準備好的畫報、袋子等發(fā)給孩子,請部分孩子示范表演,第二遍,我要求每個孩子在教室內(nèi)找一個可以模仿大樹唱歌的物品,進行演奏,當我從一數(shù)到十,所有的孩子都找到了一樣可以發(fā)出聲響的東西,全班孩子跟著音樂進行演奏,一遍下來,意猶未盡,于是讓他們重新再找一件物品,再次演奏。
反思:
1.這節(jié)課將用物品模擬大樹的聲音這個環(huán)節(jié)提前,這樣可以為孩子后面的演奏打下基礎。
2.將音樂重新剪輯后,故事內(nèi)容也做了相應的調(diào)整,使得音樂形象更加鮮明,更適合孩子。
3.讓幼兒自己尋找物品進行模擬演奏,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想像和創(chuàng)造空間,有孩子出人意料地找來了文具盒,用鐵皮文具盒不停地開關發(fā)出聲音來模擬樹枝唱歌,讓我大開眼界,相信孩子,給孩子空間,孩子會給我們精彩。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2
情景再現(xiàn)
下午又到了戶外活動時間,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是玩報紙球;顒娱_展前,我對孩子們說:“我們今天玩報紙球。小朋友們可以玩趕小豬(把報紙球當成小豬),也可以玩投籃游戲(把報紙球當成籃球),好不好?”小朋友聽到后,都無精打采的樣子,紛紛說:“老師,這個不好玩,我們已經(jīng)玩膩了!
臨場應變
戶外活動時間,由于幼兒園本身材料有限以及活動場地的限制,教師不可能每天都呈現(xiàn)新的玩具,這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開發(fā)這些舊玩具的新玩法。把新玩法的任務交給孩子們可以發(fā)揮孩子們的智慧,讓他們參與到活動的思考過程中來,又能提高他們活動的積極性。于是,我問:“那么你們想怎么玩呢?”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們拋球,看誰丟的遠!庇械恼f:“老師,我們夾著球,看誰跑得快!薄袄蠋,我們踢這個球,看誰踢得遠!边@下子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看來這個活動的相應還是很不錯的。
見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我綜合了大家的意見,指出了游戲方法:“大家從這個起點把球帶到小白兔這里,每次兩個小朋友,每次方法不同,但是不能用手,速度最快的小朋友能得到一個五角星!薄昂茫 毙∨笥褌円恢峦馕业慕ㄗh。于是,我把小朋友分成兩組,每次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看誰的動作最快。只見孩子們有的把球夾在兩腿中間,有的用腳踢,有的用頭頂,各種姿態(tài),各種方法,層出不窮。最后,大家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最好的辦法是夾著球跑。最快的孩子也順理成章地得到了我獎勵的五角星。
溫馨提示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經(jīng)常會遇到教具資源有限的情況,此時,教師就要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新的玩法。對于幼兒的建議,教師的采納以及鼓勵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幼兒體會到參與的快樂和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同時,教師要發(fā)現(xiàn)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深入引導幼兒學會如何分析問題。此外,教師可以放下姿態(tài),融入到幼兒的創(chuàng)新游戲中,把指揮權交給幼兒,正如《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互為轉換的關系,教師對幼兒的支持與完善是體現(xiàn)了教育與發(fā)展的融會貫通!本C合案例,當孩子們厭倦了游戲的玩法時,教師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處理呢?
。1)鼓勵幼兒開動腦筋開發(fā)游戲的新玩法。幼兒的智慧是無窮的,引導幼兒一起想辦法不僅能調(diào)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同時也能鍛煉幼兒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以采納的方式保持幼兒的創(chuàng)新興趣。當孩子們對一個已經(jīng)熟悉的活動產(chǎn)生新的游戲玩法的時候,教師應該認真采納并肯定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想法,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現(xiàn)實中面臨的這些問題,用新的方式去思考。
(3)以實踐的方式鼓勵幼兒進一步創(chuàng)新。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用觀察和引導的方式,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能所在,并以實踐的方式鼓勵幼兒進一步創(chuàng)新玩法。教師應以支持者的身份,為幼兒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分為,鼓勵幼兒將自己的創(chuàng)新想法付諸于實踐,這不僅保護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想,還推動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還是幼兒的玩伴,應以玩伴的身份加入幼兒的創(chuàng)新行列,隱形地推動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向深層次方向發(fā)展。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3
情景再現(xiàn)
在一次大班繪畫活動“升國旗”中,我將活動重點定位在畫人物的側面或背面形象。我通過講述經(jīng)驗——欣賞范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欣賞講評等環(huán)節(jié)依次開展活動,但在幼兒作畫環(huán)節(jié)問題出現(xiàn)了。我觀察到大部分幼兒所畫的看升國旗的人都是正面畫,并非實際看見的側面或背面形象。這與這次活動的要求完全不同。
臨場應變
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作畫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自己的生活實際。于是,我先暫停了幼兒的現(xiàn)場繪畫,然后挑選了幾張畫得比較完整的幼兒正面形象作品,并表揚了這幾個畫得比較快而且畫面形象比較好的幼兒。然后,提問:“你們在升旗時可以看見別人的哪些身體部位?”孩子們紛紛回答,有的說可以看見一只眼睛,有的說可以看見一只耳朵,還有的說看見半個鼻子……于是,我又問班上個子最高的天天:“在升旗時,你看見了別人的哪些身體部位?”天天回答說:“我看見了別人的后腦勺,還看見了別人衣服后面的圖案呢!”“那么在升旗時,我們可以看見別人身體的哪一面的形象?是正面形象、側面形象還是背面形象?”孩子們都說看見的只有側面形象和背面形象。
在幫助孩子們回憶了實際生活之后,我又請他們重新開始繪畫。最終,孩子們的作品完成得非常不錯。
在美術活動中,幼兒的作品與教師的要求不一致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更多地考慮自身的原因,比如:活動前,教師對活動的目標是否明確;活動時,教師對重難點是否把握恰當;繪畫前,教師對作畫的要求是否闡述得清晰、明確、到位,等等。如果做到了這幾點,相信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然而,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除技能技巧培養(yǎng)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內(nèi)容,如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等。那么,在開展有關這些內(nèi)容的活動是,如果出現(xiàn)幼兒的作品與教師的要求不一致的問題,教師又該如何處理呢?
。1)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愿望和能力。在幼兒自由作畫時,教師應該允許幼兒的作品與教師的要求“不一樣”,比如:可以引導幼兒畫得跟范畫不一樣,或跟別的小朋友畫得不一樣,但這個“不一樣”也不要作為必須的要求,因為幼兒畫的都是他們親眼所看到的東西。讓他們自由地畫,千萬不要用“像”或“不像”來評價他們的畫,我們要做的是看到他們點滴的進步,表揚他們,及時給予肯定。在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重視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教師還要恰當?shù)貛椭變禾岣邔γ佬g作品的表現(xiàn)技巧,比如指導他們?nèi)绾稳ビ^察事情,幫助他們認識到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作畫順序,一幅畫的整體與局部的布置,等等。
(2)繪畫后的作品評價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評價首先要建立在對幼兒了解的基礎上,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觀察、對話,了解幼兒的活動意圖及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發(fā)現(xiàn)幼兒獨特的創(chuàng)意、個性化的表現(xiàn)方法和表達形式。特別是當幼兒的作品“離譜”時,教師更應站在幼兒的視角努力理解其意圖;當幼兒本身也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圖時,教師應能善意地給予詮釋。如果在每一次繪畫創(chuàng)作后,教師都能看到孩子作品中色彩的體現(xiàn)、對線條的把握、想象的奇特之處,那么孩子會增加繪畫的信心、激發(fā)參與的熱情,喜歡繪畫,喜歡創(chuàng)作。
。3)分析問題原因,適時介入。出現(xiàn)“幼兒的作品與教師的要求不一致”這個問題并不可怕,也不難解決。教師要分析問題原因,把握教育時機,適時介入活動,并引導幼兒討論,嘗試讓幼兒自己解決問題。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4
“愛磨牙的老虎”講的是一節(jié)音樂活動,其實我給小朋友們上這節(jié)課的原因,主要就是為了讓小朋友么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妙。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感受音樂為重,通過手、耳、眼、想象等多種感官的參與,用不同方式、嘗試多種形式,達到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并拓展學生對民族打擊樂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緊緊吸引在音樂作品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想象力,去感受作品呢?
首先,我先讓學生認識打擊樂器,并了解其音色特點。在導入部分,我突出性的出示了鼓的圖片,并通過聆聽,將老虎的形象與鼓建立起關聯(lián)。這樣學生既認識了樂器,又了解了其音色,還知道了樂器可以描述某種事物的形象;接著,有明確介紹了鈸、鑼、木魚、響板、鼓這五種打擊樂,并示范了其打擊方法、聆聽了他們的音色,為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其次,在課堂上,第一次全曲欣賞,設計意圖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聆聽的習慣和能力,對樂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分段欣賞旨在細化知識點,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第二次的全曲欣賞,是一次直觀的感受體驗,讓學生真正了解到音樂背后的音樂人,在打擊樂操作水平上是一次提高的過程。
再次,在編創(chuàng)活動中,立足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從模仿、嘗試到創(chuàng)編,構思自己的打擊樂作品,步步深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高。音樂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了很多環(huán)節(jié),通過兒童化的語言、游戲的形式,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鼓勵學生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并給學生提供了探索、嘗試的平臺,讓學生充分去體驗、表現(xiàn),學生的反應比較積極,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比較全面,創(chuàng)造精神得到了肯定。
總的來說呢,經(jīng)過這節(jié)課的進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認識到了很多不足,之后經(jīng)過不斷地努力,也提高了不少,當然,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從我自身的角度上來說,對欣賞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難易程度的把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更加的腳踏實地,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業(yè)務水平。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5
孩子剛來園時,由于家庭的包辦,致使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師的幫忙,那個階段,每當孩子們來求助時,我們的要求是:請你有禮貌地對老師說,老師,請你幫幫我。到現(xiàn)在,他們的這句話已經(jīng)說得很順口了,但我卻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孩子們自己能做的事,也習慣性地要求得到老師的幫助,有時候很多孩子圍著你,等著你一個個地為他們卷袖子、整理衣服。我思索著:必須逐漸改變孩子對老師的依賴,他們才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首先,我要讓孩子認同同伴的能力,懂得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好朋友,都愿意、也能夠幫助我們。于是,我處處留心孩子們求助的信息,并及時地發(fā)出信號:凱凱的拉鏈不會拉,哪位本領大的朋友愿意來幫助他?誰來幫鑫鑫穿大衣?被求助者的對象有了變換,于是,“老師,請你幫幫我”被取而代之的是:好朋友,請你幫幫我,孩子也非常踴躍地去幫助需要幫忙的朋友。在午睡前后的穿脫衣服時,我們還引導能力強的孩子,去關心周圍的朋友,由此,我們會聽到這部分孩子們熱情地詢問聲:誰要幫忙?我來幫助你。在孩子們的互動中,增強了他們的交往能力,也讓他們體驗到了互相關愛與協(xié)作的快樂。
對孩子們不能取代的事情,老師則仍然會歡迎他們對我說:“老師,請你幫幫我”。但,我對他們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我要求小朋友說清楚,你需要老師幫你做什么,這樣,可以發(fā)展孩子對事情的敘述、表達的能力;其次,在幫忙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方法,從老師的幫忙,逐漸轉換為協(xié)助,既而讓孩子自己練習。
孩子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不斷地發(fā)出挑戰(zhàn),才會給予孩子更大繁榮發(fā)展空間。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 篇16
本活動是一節(jié)語言活動,目標是學習兒歌,體驗新年帶來的歡樂氣氛;感受量詞并嘗試正確使用。作為一節(jié)語言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應是首要的。
在活動中我先請幼兒回憶新年到來時我們會做的事情,并對幼兒做出了肯定而又積極的回答,讓幼兒在想想說說的過程中體驗新年的歡樂氣氛。我根據(jù)幼兒拜年的回答引出兒歌的主人公布娃娃,并用布娃娃的口吻向幼兒打招呼拜年,引起幼兒的興趣的同時引出兒歌。
兒歌《新年好》憑借其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愛。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對兒歌做了一定的調(diào)整,刪減和更改了部分歌詞。我伴著一定得肢體語言向幼兒展示了整首兒歌。但是念兒歌的過程中,我過于得在乎幼兒對兒歌的理解力,并且看輕了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總擔心幼兒無法很好的理解兒歌,因此在念兒歌的時候賦予過分的肢體語言,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得幼兒沒有很好的體會兒歌。幼兒能熟練地念誦兒歌是許多教師在開展語言活動時所希望達到的一個主要的教學目的,也是兒歌教學的一個比較顯性的結果,更是很多教師作為教學成功的重要標志,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誠如王老師所說的更為重要的應該是其中的隱性結果——一個主動學習的意識。因為語言活動學會兒歌,理解一個故事等等都并不是活動最終的目的,而應是作為一個媒介、一個過渡點,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學習語言的一個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引導幼兒一個自主去學習的意識。從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作為一個新教師,顯然我對于這些的理解做的還不夠到位,要更加的努力。
在活動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兒歌中,我通過逐句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新年好》這首兒歌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兒歌主要講述的是新年送禮以及送禮者和收禮者之間的回應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引導幼兒學念兒歌的過程中,我提問的主要線路就是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在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植入新的知識點,幫助幼兒新舊經(jīng)驗融合,從而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發(fā)展相關能力。本周的主題活動為《新年快樂》,在活動之前,幼兒已有著豐富的與新年相關的經(jīng)驗。在提問的過程中我選中重點的字眼提問,引起幼兒的共鳴的同時引導幼兒回憶剛剛所聽到的內(nèi)容,在適當時用動作語言去提示幼兒,選用兒歌中的字句回應幼兒,加深印象的同時再一次的念兒歌。并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根據(jù)幼兒的回應情況,適當?shù)恼堄變杭w念個別歌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重視兒歌中的每一句,顯得沒有主次,沒有重點。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優(yōu)秀】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06-25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08-04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09-27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1-13
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08-10
幼兒教師教學的反思06-22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10-26
讓幼兒教師在教學反思中成長的教學反思06-29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集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