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5-08 08:07:2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本課時學習的是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學生用“湊十法”進行口算的開始,為了學好本課時的內(nèi)容,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我在教案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重視新課前的鋪墊孕伏。

          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復習數(shù)的組成和10加幾,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使新舊知識間的過渡更加順暢。

          2.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實踐出真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可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湊十法”的計算過程,從而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正確計算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打好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若干根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復習題。

          1.填一填。

          2.在( )里填入適當?shù)臄?shù)。

          ( )+10=13 10+5=( )

          10+( )=12 11=1+( )

          14=10+( ) 17=10+( )

          3.9和幾能湊成10呢?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復習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

          師:勝利小學在開運動會,學校為了讓同學們增加能量,補充體力,讓后勤部給全校的同學每人發(fā)一盒飲料。

          (1)提問:箱子里面有幾盒飲料?箱子外面有幾盒飲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飲料,該怎樣列式?(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9+4)

          (3)你會計算這道題嗎?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會很快算出答案。(板書:9加幾)

          動手操作,探究算法

          1.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9+4,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擺出來。

          2.組織學生班內(nèi)交流,說說自己的算法。

          預設 生1: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數(shù),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

          生2:我先擺9根小棒,然后接著往后數(shù),數(shù)一個數(shù)擺1根小棒,數(shù)到13時正好擺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

          生3:我先擺9根小棒,再擺4根小棒,然后從4根小棒里拿出1根,與前面的9根小棒湊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

          生4:從9數(shù)到13。

          師:同學們,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簡便呢?為什么?

          3.小結(jié):同學們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確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簡便,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探究的“湊十法”。

          4.課件演示“湊十法”,學生仔細觀看。

          5.動手擺小棒,親身體會“湊十”的過程,然后填寫下面的思維圖。

          6.總結(jié)“湊十法”。

          (1)計算加法時,把其中的一個較小的加數(shù)分成兩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與另一個加數(shù)相加湊成“十”,再與另一部分相加,這種方法就是“湊十法”。

          (2)順口溜總結(jié):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湊成十,算得數(shù)。(學生齊說后同桌拍手說順口溜)

          7.反饋練習:完成教材89頁“做一做”1題。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出算式的得數(shù),加深了學生對“湊十法”的直觀認識,有助于學生理解計算方法。

          實踐應用

          完成教材90頁2、5題。

          全課總結(jié)

          在計算9加幾時,用“湊十法”可使計算變得簡便、快捷,希望同學們多加練習,把“湊十法”熟練地運用到計算當中。

          布置作業(yè)

          教材90頁1、3、4題。

          板書設計

          9加幾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周長》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41的。它是一節(jié)數(shù)學概念課。它是在學生掌握認識各種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以學生最大程度參與為基本原則,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和學會學習的過程,真正的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因為周長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而且在我們整個小學階段,大部分概念沒有下嚴格定義,而是從學生所了解的實際事例或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幫助他們感悟概念的本質(zhì)屬性。所以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了大量實物和圖形,通過學生的感知、動手操作來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目標

         、僦R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②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矍楦心繕耍和ㄟ^探究合作的學習運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周長的含義,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小朋友們,國慶節(jié)快到了,你們開心嗎?有哪些事情值得開心?哇,想起來感覺真不錯。那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幾張卡片,表達表達高興的心情,愿意嗎?

          ①感知周長:出示做好的賀卡,這是我做的祝你們國慶快樂的賀卡。你們喜歡什么圖形來做賀卡?

          出示各種圖形:美術(shù)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在賀卡周圍圍一圈彩帶會很漂亮,那我需要多長的彩帶得先知道什么?

         、陟柟讨荛L概念:你愿意舉著自己喜歡的圖形,大聲告訴別人它的周長在哪里嗎?(生演示,指出周長)

         、鄢橄笾荛L概念:誰能說說周長到底是什么?

          2、出示一圖形,請學生指出它的周長在哪里?

          二、探究求周長的策略

          1、請你獨立想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的周長怎么算?告訴我你的辦法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的圖形太簡單,也可以選一個難的。

          2、告訴你的同桌你的想法。

          3、反饋,匯報

         。1)生:只要量出各邊的長,再全部加起來就可以了。

          師:同意嗎? 生:同意。 (這兩個圖形方法同上)

         。2)探究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生:只要量出一條邊就可以了,然后加4次。

          生:只要乘以4就可以了,比較簡單。

          師:有沒有意見?(3)生1:用尺子量每條邊,再加起來就好了。

          生2:用尺子量一個角的兩邊長度之和,再乘5就好了。

          生3:用尺子量一條邊,再乘10就好了。(4)師:長方形的周長呢?

          生1:量出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好了。。

          生2:只要量兩次就可以了,量一個長再乘2,量一個寬再乘2就行。

          生3:行。

          師:什么理由?

          生:有兩個(長+寬)。

          師:這幾種求長方形周長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個方法?

          生1:第一種。

          生2:第二種。(5)生1:用尺量

          師:(給一根米尺)你量給大家看。

          生1:不行,不行。

          生2:拿根繩子先圍一圍,再量繩子的長度。

          師:(給一根繩子)你圍給大家看。

          生2:(簡要操作)

          師:這個辦法行嗎?

          生:行。

          生3:我用米尺也能量。

          師:你量量看。

          生3:我在圓上做一記號,再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師:(示范)是不是這個意思?行嗎?

          生:行。(6)生1:在尺子上滾一滾。

          師:(示范)行嗎?

          生:不行。

          師:有向里的凹面就不能滾,那怎么辦?

          生2:用繩子先圍,再量量吧!

          師:(略作示范)行嗎?

          生:行。(7)生1:用繩子圍,再量的方法。(生略作示范)

          生2:彎的地方用繩子圍,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加起來就可以了。(8)生1:這個圖形很簡單嘛,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就行了。

          生2: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只要量兩條邊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說說看

          生3生4: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

          把有的線段移動一下就可以變成一個長方形,像這樣......

          師:我發(fā)現(xiàn)大家都很了不起,已經(jīng)學會把一個比較復雜的圖形轉(zhuǎn)化成簡單圖形進行計算,這樣的圖形以后我們還會碰到很多,大家要繼續(xù)加油!

          三、鞏固練習:算出以下圖形的周長

          四、小結(jié):用一句話說說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等方法得出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

          2、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培養(yǎng)學生猜想與驗證、觀察與概括的能力。

          4、讓學生經(jīng)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收獲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難點: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準備:投影片、練習紙

          三案設計:

          學案

          一、自學質(zhì)疑

          [探究任務一] 比例的意義

          1、投影出示幾組比,讓學生寫出各組的比值,

          二、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教案

          一、回顧舊知、孕伏新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比的許多知識,說說你已經(jīng)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識?

         。ㄉ穑罕鹊囊饬x、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zhì)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嗎?

          2、 師板書題目:

         。1)4:5 20:25 (2)0.6:0.3 1.8:0.9

         。3)1/4: 5/8 3:7.5 (4)3:8 9:27

          [評析:開門見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漸進,為新課做好準備。因為這些題目還要用到,所以不惜費時板書——有效的呈現(xiàn)方式]

          二、絲絲入扣,深挖比例的意義

         。ㄒ唬┱J識意義

          1、 指名口答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寫上比值。

          師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三組比值相等,一組不等)

          2、是啊,這種現(xiàn)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4:5=20:25

          師:最后一組能用等號連接嗎?為什么?

          數(shù)學中規(guī)定,像這樣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板書:比例)

          [評析:通過口算求比值,不經(jīng)意間學生就有了發(fā)現(xiàn),有三組式子比值相等,一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有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像這樣做好新舊知識的完美銜接。]

          3、同學們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內(nèi)容呢?

         。ㄉ穑合胙芯勘壤囊饬x,學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點……)

          4、那好,我們就先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觀察黑板上這些式子,你能說出什么叫比例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點板書:兩個比 比值相等)

          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shù)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板演: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學生議一議,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5、質(zhì)疑:有三個比,他們的比值相等,能組成比例嗎?

          [評析:比例的意義其實是一種規(guī)定,學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為什么”。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觀察,再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比例,學生都能說出比例意義的關鍵所在——兩個比且比值相等,教師再精簡語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在總結(jié)得出概念之后,教師沒有嘎然而止,而是繼續(xù)引導學生議一議,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認識比例,加深了學生對比例的內(nèi)涵的理解。讓學生像一個數(shù)學家一樣真正經(jīng)歷知識探索和形成的全過程,無時無刻不享受成功的快樂!]

         。ǘ┚毩

          1、投影出示例1,根據(jù)下表,先分別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shù)和本數(shù)的比,再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明確: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完成練習紙第1題。

          一輛汽車上午4小時行駛了200千米,下午3小時行駛了150千米。

          (1)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2)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的比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評析:這兩道練習題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又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一環(huán)節(jié),一學生對于“為什么”設計到了正反比例的知識,教師也不失時機予以評價,不但使該生興致勃勃,也引得其他學生投來艷羨的目光,生成地精彩!]

          3、剛才我們先寫出了比,然后再寫出了比例,你覺得比和比例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

         。ㄒ龑W生歸納出:比例由兩個比組成,有四個數(shù);比是一個比,有兩個數(shù))

          4、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板書出示: 4 : 5

          前項 后項

          (2)板書出示:4 : 5 = 20 : 25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內(nèi)、外項嗎?

          課件出示:4/5=20/25

          [評析:由練習題中先寫比、再寫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區(qū)別,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稱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5、小結(jié)、過渡:

          剛才我們已經(jīng)研究了比例的意義及其各部分名稱,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規(guī)律或者性質(zhì),大家有興趣嗎?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1、投影出示:

          你能運用3、5、10、6這四個數(shù),組成幾個等式嗎?(等號兩邊各兩個數(shù))

          2、 獨立思考,并在作業(yè)本上寫一寫。

          學生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相機引導并板書: 3×10=5×6 3:5=6:10

          3:6=5:10

          5:3=10:6

          6: 3=10:5……

          3、 引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還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嗎?(沒有,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還是一樣)

          乘法算式只能寫一個,比例卻寫了這么多,這些比例一樣嗎?(不一樣,因為比值各不相同)

         。2)那么,這些比例式中,有沒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或規(guī)律呢?仔細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比例的性質(zhì)或規(guī)律嗎?

         。3)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guī)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項的積。)

          [評析:“運用這四個數(shù),你能組成幾個等式”,不同的學生寫出的算式各不相同,也會有多少之別,這里充分發(fā)揮交流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的思考都變成有用的教學資源?紤]到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學生會有困難,教師作了適當?shù)囊龑,通過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橫向聯(lián)系,讓學生在變中尋不變,從而探究出性質(zhì)。]

          4、驗證猜想:

          師:這是你的猜想,有了猜想還必須驗證。

         。1)請看黑板上這幾個比例的內(nèi)項的積與外項的積是不是相等?(學生進行驗證,紛紛表示內(nèi)項積等于外項積)

         。2)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并驗證。師巡視指導。

          師:有一位同學也寫了一個比例,他認為這個比例的內(nèi)項積與外項積是不相等的,大家看看是什么原因?

          板書:1/2 ∶1/8 = 2∶ 8

          眾生沉思片刻,紛紛發(fā)現(xiàn)等式不成立。

          生:1/2∶1/8 = 4,而 2∶8 =1/4,這兩個比不能組成比例。

          師:看來剛才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前要加一個條件——在比例里(板書),這個規(guī)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評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們多方面驗證,從個別推廣到一般,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

          5、思考4/5=20/25是那些數(shù)的乘積相等。課件顯示:交叉相乘。

          6、小結(jié):剛才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再驗證)

          [及時總結(jié)評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而且可以讓他們感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樹立學習的信心。尤其是教師的評價:科學家也是這樣研究問題的!更給了學生無上的榮耀!]

          四、反饋提升

          完成練習紙2、3、4

          附練習紙:2、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并說說判斷的理由。

          14 :21 和 6 :9 1.4 :2 和 5 :10

          讓學生明確可以通過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兩個途徑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判斷下面哪一個比能與 1/5:4組成比例。

         、5:4 ②20:1

         、1:20 ④5:1/4

          4、在( )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5:3=( ):4

          12:( )=( ):5

          [評析:習題的安排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第4題中第②題屬于開放題,答案不唯一,意在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數(shù)學的“變”與“不變”的美妙與統(tǒng)一。]

          五、課后留白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人高1.5米,影長2米;樹高3米,影長4米。

         。1)人高和影長的比是( )

          樹高和影長的比是( )

          (2)人高和樹高的比是( )

          人影長和樹影長的比是( )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為什么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兩個不同物體高度與其影長的比可以組成比例?請大家課后查找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數(shù)學服務于生活,在生活中能更好地檢驗數(shù)學學習的成色!“帶著問題離開教室”是新課程的理念,沒有完美的課堂,缺憾不失為一種美!]

          六、全課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ㄗ詈蟮臋C會仍然給學生,學生通過清晰的板書總結(jié)的很到位)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cè)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ń處熥寣W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

          板書: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 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4、教學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shù)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 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 求出這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 圓柱的側(cè)面積等于多少?

         、 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③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jié)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板書: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Sh

          教學目的:

          1、通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819頁的例1,完成第19頁的練一練和練習五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能看懂圓柱、圓錐的平面圖。

          2.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cè)面和高,并會測量高。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從整體上體會圓柱和圓錐的特征,了解圍成圓柱或圓錐的各個面。2.認識圓柱和圓錐的高,并會測量高。

          教學難點

          認識圓錐的高。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圓柱體、圓錐體的物體,讓學生收集一些圓柱體、圓錐體的實物。同時讓學生將教科書第125、127頁上的圖沿邊剪下來做成圓柱體、圓錐體。

          一、激趣引新

          1、師出示準備的模型圓柱,圓錐,提問,這是什么形體?

          師指出:圓柱體簡稱圓柱,圓錐體簡稱圓錐。

          2、舉例: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學生舉例)

          3、師出示掛圖,提問,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這張圖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直圓柱和直圓錐。(板書課題: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1、認識圓柱

         、耪勗,請看掛圖,剛我們看到的圓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還有這么扁的,同學們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圓柱,仔細觀察這些圓柱,你發(fā)現(xiàn)這些大小不一的圓柱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發(fā)表意見,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適當板書)

         、乞炞C發(fā)現(xiàn):上下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剛才同學說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請你想辦法證明一下,這個猜想是否正確?

          學生可能:a把茶葉筒的蓋頭拿下來比劃b用線繞c用尺亮圓的直徑

          側(cè)面是彎曲的:把你手中的圓柱摸一摸,滾一滾,你發(fā)現(xiàn)它的這個面與桌面有什么不同?側(cè)面滾一滾,滾出一個什么形狀?

         、菐熤赋觯哼@是沿著圓柱形物體的輪廓畫下來的圓柱的平面圖

          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板書底面,圖中標出底面)

          圍成圓柱的曲面叫做圓柱的側(cè)面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板書,在圖中標出)

          提問: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師出示裝滿牙簽的牙簽盒讓學生體會)

          驗證圓柱的高都相等:把圓柱放在桌角量高,變換角度量高,量出的結(jié)果一樣嗎?

          ⑷練習:說說師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圓柱,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圓柱的各部分名稱,指出下列圓柱各部分名稱

          2、認識圓錐

         、耪勗挘耗承┙ㄖ锏捻敳浚缘牡巴,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體,請你觀察這些圓錐,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學生自由交流,師適當板書)

          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形,側(cè)面是一個曲面

         、瓶磿鴮φ漳愕陌l(fā)現(xiàn)是否正確

          ⑶師指出:圖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圓錐的側(cè)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邊說邊在圖上標出來)

          提問,圓錐的高有幾條?

          滾動圓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辨析,這是圓錐的高嗎?那你認為怎樣測量圓錐的高?師出示圖

         、戎赋瞿闶种袌A錐各部分名稱

          3、比較:觀察圓柱和圓錐有什么不同之處?

          師可引導提問:圓柱和圓柱都有一個側(cè)面,側(cè)面都是一個曲面,為什么圓柱滾動側(cè)面時與圓錐滾動側(cè)面的感覺不一樣?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判斷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柱,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

          2、練習五第二題,連一連。

          3、練習五第三題:先讓學生根據(jù)題意轉(zhuǎn)一轉(zhuǎn),想象一下,再交流。

          圓柱的底面半徑與高與長方形小旗有什么關系?

          4、拿出硬紙做的圓柱和圓錐,想辦法量出它們的底面直徑和高,記錄再自備本上,

          四、全課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圓的數(shù)學教案04-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3-08

        關于小學數(shù)學教案10-17

        實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7

        小學數(shù)學教案【推薦】11-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