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20 09:03:28 教案 我要投稿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讀準字音,明確字義:慍、罔、殆、謂、哉、焉等。

          能力目標:準確誦讀課文,并在理解每一則語錄的基礎上背誦及默寫課文。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會十則語錄的深刻內涵,帶領他們學習古人高尚的品格。

          【教學重點】

          1、字詞。鼓勵學生課前預習,借助課文注釋及工具書等自行理解、記憶。

          2、語句。引導學生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翻譯并準確表達每則語錄,學習古人可貴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或為人處事等。

          【教學難點】

          在理解字詞,懂得翻譯的基礎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樣。

          【教學課時】

          兩個課時

          【教學方式】

          黑板教學

          【課文脈絡】

         、-③-④-⑤-⑦-⑨-⑩-②-⑥-⑧

          【整體板書】

          學習方法:①②③⑥⑦

          學習態(tài)度:④⑤⑥

          個人修養(yǎng):①⑧⑨⑩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語文第二單元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了。

          問1:還差哪一篇課文沒有講呢?(讓同學生回答《論語》)

          問2:沒錯。那大家看一下課本,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篇課文與我們一二單元學過的課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樣?(讓學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

          問3:對,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學很怕文言文啊,覺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講什么,但是,要知道,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可不是白白度過的,我們那些先輩,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厲害著呢!要是能學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們吧?

          所以,我們今天就好好學一些我們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說的話,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下面,大家跟著我來朗讀,同時把自己不會的字詞畫下來,邊讀邊思考:到底論文中《論語》十則都講了些什么呢?

          第一課時

          二、集體誦讀,整體感知。

          以領讀的方式,由老師帶領全班同學一則一則地讀,讀完繼續(xù)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三、孔子及《論語》簡介

          好的,課文讀完了,不過,在正式進入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他還被尊為“圣人”,他的學說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甚至被認為“半部《論語》治天下”,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論語》十則的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語言也很有特色——語錄體,對吧?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語錄體嗎?

          當然,大家一定還有很多疑問,比如還是有些字詞的注音和解釋不懂,還是不太理解古人說的話到底有什么深刻含義對不對?沒關系,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來解答。先看第一則。

          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1、疑難字詞

         、賹W: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跁r習時常地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叟竺~,朋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苷f(yuè)通“悅”,愉快。

         、萑瞬恢橇私獾囊馑。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⑥慍(yùn)生氣,發(fā)怒。

         、呔舆@里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

          2、“而”的用法

          ①“學而時習之”:“而”是連詞,表順接。

         、谝啵▂ì):同樣、也是。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凇叭瞬恢粦C”:“而”表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

          3、翻譯

          孔子說:“學了以后而又時常復習,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會,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會惱火,不也是君子嗎?”

          4、講解

         、佟皩W而時習之”中,孔子特別強調“習”的重要和樂趣!傲暋辈粌H指鞏固所學,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第一則完后,跳到第三則先講)

         、凇坝信笞赃h方來”,為何而“樂”?(“樂”因:切磋學問和修養(yǎng)道德。)

          ③“人不知而不慍”句中,怎樣理解“君子”的內涵?(我們聽過“君子動口不動手”這句話,由此可見君子有一個特點,那是什么呢?——有修養(yǎng)。問學生:什么樣的人才會動手打架?孔子所說的“君子”很顯然是有修養(yǎng)的,“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理解他,他也不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這種做人的態(tài)度,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呢?)

          5、小結

          這一則語錄中,“學而時習之”講的是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切磋學問和修養(yǎng)道德;“人不知而不慍”講的是個人修養(yǎng)的問題。

          6板書(簡要提醒學生記下破折號右邊對應的即可)

          學而時習之——學習方法

          有朋自遠方來——學習樂趣

          人不知而不慍——個人修養(yǎng)

          第三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剛才我們講了“習”的方法,不僅指鞏固所學,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則談到的意思很相近,我們就先看第三則。

          1、疑難字詞

         、佟肮省保骸芭f”,與“新”相對,此處引申為“舊有的”、“原來的”。

         、谥侯I悟。

          ③可:可以。

         、芤裕簯{借。

         、轂椋鹤鳛。

          2、翻譯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卻能有新的領悟,這樣的人便可以做老師了!

          3、講解

          大家知道嗎,外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叫艾賓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隨后趨于平穩(wěn)。所以,我們同學復習時最好能在遺忘大量開始前進行,這樣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課文,幾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這個原理,還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舊的知識掌握牢固了,還不容易領悟出新的知識嗎?所以啊,同學們在能力范圍內,最好反復思考、定期復習,這樣容易有所心得,有所體會。這么好的一個方法,大家如今學了一定要會運用才不浪費哦。

          4、小結

          這一則說的還是學習方法,指出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能領悟新的知識。在這里,“溫故”和“知新”并重,強調新舊交替的連續(xù)性。

          第四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大家猜一下:把一塊鐵放在門口,那么鐵就會生銹;那如果把一塊金子放在門口,金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答案是:被偷走。┻@是一個笑話,但通過這個笑話我們也能看出:鐵放久了不用,甚至任憑它風吹日曬,后果將會怎樣呢?沒錯,只能生銹,沒用了。有一句老話說:“刀不磨不生銹,人不學會落后!焙呛牵斎,現(xiàn)在我們有不銹鋼刀啦。不過,這老話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腦就像刀一樣,不開動腦筋,就會生銹呀。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可他為什么能發(fā)明那么多東西呢?答案很簡單:他積極思考!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現(xiàn)在我們看第四則論語。

          1、疑難字詞

          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②殆(dài):有害。

          2、翻譯

          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3、講解

          這兩句都包含了“學”和“思”兩個字!皩W”當然是指學習,“思”則是指思考。我們從孔子這句話必須認識到“學”與“思”的關系。我們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趕緊思考,然后想辦法解決,千萬不能越積越多,否則日子久了,想不迷惑都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學而不思則罔”。

          那“思而不學”呢?愛迪生在青年時候,曾經流浪過一段時間,可是他并沒有放縱自己,不理世事。相反,他一直努力讀書、做實驗、研究和工作。倘若他空有滿腦子奇思妙想,卻不懂實踐操作,又怎么能做出奇妙的發(fā)明呢?流浪期間不再思考,不再動腦,對他個人,還是社會都是有害的,是不是?把愛迪生的例子套到孔子另外半句話上,就是“思而不學則殆!

          這樣說,大家理不理解了呢?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說明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在學習上,必須注重“學”與“思”的關系,不能只偏重其一,光“學而不思”,或“思而不學”。

          第五則子曰:“由誨汝(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保ā稙檎罚

          1、疑難字詞

         、僬d(hùi)教導

         、谂╮ǔ)同“你”,人稱代詞。

         、壑▃hì)通“智”,明智。

          ④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莺酰赫Z音助詞。

          2、翻譯

          孔子說:“由!教導你的內容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 

          3、講解

          為什么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我不知道可別人知道,我多不好意思說出來!一說別人就知道我比別人笨啦!所以自己不知道的,不能說不是不更好嗎?可孔子為什么教導我們要老實承認自己“不知為不知”呢?

          明確:所以我們要“不恥下問”(下:指任何行業(yè)、任何人,只要在某一方面比我們強,向其請教能使我們有所裨益的都行)。那么,對于我們知道的東西呢?是不是要大家一起分享呢?嗯,“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互相交換,那我們就有兩個思想。”別人不知道,我們更要把自己知道的東西教給別人對不對?好東西就是要一起分享!

          好,按照這個意思,孔子另一句話怎么表達呢?我們來看第七則。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說明言行要謹慎,不要太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誠實謙虛,不要不懂裝懂。

          5、板書

          不知:不懂裝懂——不恥下問

          ×√

          第二課時

          第七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1、翻譯(先解釋一半)

          孔子說:“三人同行,必有我可師法的人在其中;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照著去做,借鑒他們的缺點注意改正!

          2、講解

          問①:大家怎么理解“師”這個字呢?——這個老師當然不是指真正站在講臺上講課的老師,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旁邊的人。只要他們任何人的'身上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那他們在那方面就能夠教我們,可以像老師一樣,對不對?

          看看你們周圍,說說,誰可以做你們的老師呢?(隨意點出來,借機夸一下一些同學)

          問②:這樣我們就可以學習別人的長處了對不對?用孔子的話是怎么說的?全班一起把第七則后半句讀完好不好——引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ㄟ@時開始以下釋義)繼續(xù):最后一句怎么理解呢?對于別人身上的缺點,我們應持什么態(tài)度?比如,我很愛睡懶覺,睡到日上三竿還不起床,你們要不要學我?(學生肯定答“不要”)那你們怎么做呢?引孔子的話:其不善者而改之——借鑒別人的缺點注意改正(自己)。

          3、疑難字詞

         、偕浦干瞄L的(方面),優(yōu)點,長處。

         、诓簧浦溉秉c,不好的(地方)。

         、垩,相當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艿谝粋“之”: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莸诙䝼“之”:指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個人修養(yǎng),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向某一處長于自己的人學習。

          5、板書

          善:從之

          不善:改之

          第九則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保ā蹲雍保╤ǎn)》)

          1、疑難字詞

         、贇q寒嚴寒時節(jié)。

         、诘虻蛑x。

          ③然后(古今詞)然,后。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后,以后。

          2、翻譯

          孔子說:“時到嚴寒時節(jié),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葉的!

          3、點析常識

          松柏并非不落葉,只是經得起風霜,落葉晚且新舊交替無間斷而已。

          4、講解

          毛澤東主席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毛澤東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好事,不做壞事!睘槿吮阃砂匾粯,松柏久耐霜寒,撐到最后,獨做天地間最盎然挺立的綠樹。君子亦是如此,混跡于濁世,才知道君子之正不與人茍容。我國開浪漫主義先河的人是誰,大家知道嗎——屈原。他死了,抱石投江而死,這是為什么呢?他說:“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傲然的品格。人如松柏,松柏如人。我們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正直,是否是君子,短期交往恐怕不能將一個人的品質看清,因此,我們只有像松柏那樣,歷經考驗才能得出結論。

          5、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個人修養(yǎng),借松柏之后凋來比喻一種“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君子品格,告訴人們修身做人的道理。

          第十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wèi)靈公》)

          1、疑難字詞

          ①言在這里指“字”的意思,“有一言”即指“有一個字”。

         、谛兄裾账。

          ③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許。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2、翻譯

          子貢問道:“有一個字可以終生遵照它去做嗎?”孔子說:“大概就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3、講解

          問①:這一則的中心是“恕”字。同學們可以想出哪些含“恕”字的詞語或成語呢?(讓大家說,然后寫在黑板上)寬恕、饒恕、恕罪、恕我直言、恕不奉陪等等。

          問②:看這些詞,“寬恕、饒恕、恕罪”等,都包含一種什么態(tài)度呢?——有寬廣的胸懷。儒家上指“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再看“恕我直言”——說話人的態(tài)度開始轉變,變得不高興了是不是?“恕不奉陪”——說話人已經要拂袖而去,要走了對不對?(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恕”字,擦掉字上半部分的“口”字,改為“女”字,變成“怒”。讓學生理解“恕”與“怒”的轉換,其實很簡單)

          我們重新看孔子說的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正理,但如果,“己所不欲,硬施于人”,導致的結果便很有可能是——“怒”了。

          由此引出結論: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人與人之間相處,應該遵循平等待人原則。

          4、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個人修養(yǎng),強調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在人際交往中遵循平等待人的原則。

          回到第二則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1、疑難字詞

         、偃」糯谟袆幼餍缘膭釉~前加上數(shù)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謀謀劃、籌劃事情。

          ②)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③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guī)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軅鳎╟huán)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老師傳授的知識。

          2、點析

         、佟岸钡挠梅ǎ罕眄樈印

          3、翻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進行自我反省:替人謀劃事情有沒有盡忠竭誠?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信實相待?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有沒有認真復習?”

          4、講解

          問①:有人知道曾子是誰嗎?請同學起來回答(曾子,即曾參,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孔子的學生)

          問②:由此可見,《論語》的確不只記錄了孔子,還記錄了他弟子的言行。孔子學識淵博,教育弟子時循循善誘,教出的弟子當然有不少他的得意門生,曾參就在其中,因而他講的言論也值得我們學習。

          在這句中,他為什么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呢?誰能告訴我,古語中哪個字表示“多次”,哪個字表示“自我檢查”的意思呢?(提示注意“省”的讀音)

          5、小結

          這一則講的是為人處事和學習應有的三種態(tài)度,其中,“為人謀而不忠乎”講的是做事的態(tài)度,“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講交友的態(tài)度,“傳而不習乎”講學習的態(tài)度。

          第六則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ǐng)也。”(《里仁》)

          1、講解

          問①:大家讀這一則的時候,有沒有立刻想到哪個人的名字?(任賢齊,學生不懂也可提出來)不論是古人還是今人,仍有不少人喜歡引古語來給孩子起名字。當然了,“任賢齊”這個不一定由此而來,但我們因此想想,以古語起名,是不是能夠寄托父母和長輩對孩子的美好愿望呢?毛澤東主席有個女兒叫“李敏”的,名字含義就來自孔子另一句名言:“君子欲訥于言必敏于行”。

          問②:大家看課文注釋便可知道,“賢”指的是什么?(指賢人,做名詞使用)“齊”呢?(向某人看齊,像他學習的意思)所以,名字叫“賢齊”的,結合孔子說這話的意思,我們給他解析一下他名字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語錄的意義。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能融入學習態(tài)度、方法及品德的養(yǎng)成之中。

          3.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4.學習分類整理筆記的方法;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

          2.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提問:影響幾千年中國思想文化的書是什么?有可能出現(xiàn)各種回答。老師分析后可揭示答案:是《論語》。漢武帝時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它成了中國正統(tǒng)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師還介紹了《論語》的另兩個“最”:中國兩千年來最重要的.課本,出成語最多的書。(對初一學生來說,這是新鮮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預習提問:(1)大家預習課文后一定會發(fā)現(xiàn),每一則都有一個“子曰”。誰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子曰”呢?(2)《論語》的“論”,習慣上讀lún。誰知道《論語》是一部怎樣的書?(3)孔子是怎樣的人?為什么人們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

          (師生合作,共同完成,對孔子和《論語》進一步的認識。體現(xiàn)了新課標要求學生“初步具體搜集資料的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全新概念。此外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這為進一步學習課文作了鋪墊。)

          三、整體感知、誦讀

          (1)提出要求:我們學習文言文,有三條基本方法:

          一是誦讀,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誦的課文都要背得爛熟,不要求背誦的也要讀得十分流暢

          主旨的基礎上,熟讀背誦。培養(yǎng)學生大膽質疑、共同探究的好習慣。

          六、自由背誦課文

          七、探究性學習。

          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你有疑,特別是“無疑之疑”嗎? 老師適時候提出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有可能沒有聯(lián)系嗎?

          先對學生交代,這個問題,是許多人不解的問題,幾個語文網(wǎng)站的“論壇”中都有人提出和討論這個問題,可惜結論都不能讓人信服。你若能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一種創(chuàng)見。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使教學內容向課外、向生活的延伸。由于能擴展視野,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沒有必須完成的作業(yè),它備受學生歡迎;顒诱n還能密切師生關系,加深師生感情。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論語》十二章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論語》十二章的教學設計07-31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12-06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12-06

        《論語》十二章教學設計01-05

        《論語》十二章教案教學設計(精選6篇)09-30

        《論語》十二章教案及教學反思07-29

        《論語十二章》最新教學設計12-13

        論語十二章的教案02-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