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2-08-04 14:23:13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通用15篇)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是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考點分析:

          能根據具體情況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新知講授——鞏固總結——練習提高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三角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我們學校有一批小朋友要加入少先隊了,學校為他們做了一批紅領巾,要我們幫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幫學校解決這個問題?(屏幕出示紅領巾圖)

          師:同學們,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

          生:三角形的

          師:你們會算三角形的面積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探索這個問題。

          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新知探究

          1、課件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計算?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得到的?

          生說推導過程

          師:在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我門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來研究的,那三角形的面積你打算怎么研究呢?

          生1:我想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生2:我想看看三角形能不能轉化成長方形或平行和四邊形。

          2、動手實驗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學具: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一個長方型,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可以利用這些圖形進行操作研究,看哪一組能用多種方法發現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生小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成果,推導公式

          師:同學們經過猜想,驗證,已經推導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請展示給大家看。

          生展示

          匯報一: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匯報二: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匯報三: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除此之外,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還可以拼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2

          =長×寬÷2

          =底×高÷2

          4、例題講解

          紅領巾底是100cm,高33 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鞏固提升

          1、一種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單位:厘米)

          2、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們的面積。 (單位:厘米)

          3、上圖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看圖填空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4 、思考題你能在圖中再畫出與涂顏色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

          四、 總結結課

          1、學生總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小組說--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2、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2

          =長×寬÷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底×高÷2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具準備:各種梯形各兩份,剪刀,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主題

          1.生活中我們能找到許多平面圖形,這個教室里有嗎?

          2.請大家看看這組圖片,看看你發現了誰?找到了就立刻喊出它名字!出現次數最多的是……?(梯形)板書2.梯形,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它了,誰來介紹一下它。

          3.今天,我們來更深入地了解這位朋友,研究梯形的面積。(板書)

          二、回憶舊知,建立聯系

          1.面積,我們現在已經會計算哪些圖形的面積了?他們計算方法你們還記得嗎?(課件)

          2.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我們是怎樣推導出來的?還記得嗎?

          3.同學們,我們在研究它們面積的計算時候,都用到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板書)把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而推導出面積計算的公式.這種思想,這節課我們也要用到。

          三、轉化梯形,推導公式

          (一)應用的需要引出猜想1.同學們喜歡什么體育運動?喜歡籃球嗎?(課件出示籃球場地)你們知道這一處是什么區域嗎?這是3秒鐘限制區,是限制對方隊員在這個區域內停留不能超過3秒鐘。

          2.但是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還沒有學過,你猜想梯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你想怎樣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

          3.同學們都很有想法,那到底是不是像同學們想的那樣呢?讓我們來動手驗證一下。在動手操作之前,老師提出三點建議:(1)想想能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什么圖形。

          (2)根據轉化圖形與梯形的關系,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3)填寫好匯報單,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快。明白了嗎?開始吧!

          (二)小組活動十分鐘

          (三)匯報

          1.剛剛同學們把梯形轉化成了多種圖形!現在讓我們請這幾個小組的同學說說他們的想法。大家注意聽,你們的意見相同嗎?你還有補充嗎?匯報:平行四邊形:兩個怎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還有的同學拼成的是長方形,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拼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那你們的推導的結果應當是一樣的。是嗎?

          2.師:同學們,觀察這些圖形,無論長方形還是正方形,都是……。再看,(移動圖形)你發現什么了?過渡:看來,只要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就能拼成一個…….(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學過:……(板書)然后我們就可以根據兩種圖形間的聯系來推導梯形的面積了。誰來幫老師梳理一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平形四邊形的高就是……,所以梯形的面積……為什么除以2?

          3.剛才展示的都是拼組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只用一個梯形就完成了任務,他們用了分割的方法。你們都看懂了嗎?請這個小組的同學來簡單說說你們是怎么推導的。你們小組的方法真獨特!方法不同,那你們推導的結論呢?

          4.總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有共同點。誰來說說?

          5.是不是這樣啊?那大家就一起把我們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的梯形面積公式讀一讀吧!(課件)如果用字母表示你會嗎?

          6.在這個公式中,哪里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呢?在計算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四、加深理解,鞏固新知。

          1. 總結:好了,同學們,剛剛大家用學過的知識,通過拼合,分割,旋轉,平移等方法,把梯形轉化成了學過的圖形,根據圖形間的聯系就推導出了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這個方法你們記住了嗎?那老師可要考考你了!(判斷題)

          3.通過剛剛的研究和辨析,相信大家對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吧!這個三秒限制區到底多大呢?你會求嗎?需要什么條件?(課件出示)動筆試試吧。

          4.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生活中經常用到,你們想用新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嗎?

          5.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小到…..大到…..都會用到它。

          五、結語

          轉化在數學當中是一種非常重要而又常用的思想。在圖形的學習中,同學們多次用到了轉化的策略,(課件)其實在學習計算時我們也用到了。那我們轉化的目就是化未知為已知。以后你再遇到一個未知的新問題,你會怎樣想呢?是不是任何未知的問題都可以轉化呢?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去思考。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圖案,小組交流,感受圖案的美,并為自身以后創作圖案提供借鑒。

          2.通過欣賞圖案,發展同學的審美意識和空間觀念。

          3.自身經歷創作實踐的整個過程,感受創作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同學的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1.進一步利用對稱、平移、旋轉等方法繪制精美的圖案。

          2.加深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培養同學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課件、方格紙、正方形白板紙、手工紙三張和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展覽導入

          課前讓同學收集圖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考慮:這些圖案是怎樣設計的,它有什么特點?

          指名介紹本組中最美的圖案,并結合考慮說一說它的特點。

          二、學習新課

          (一)嘗試發明:

          讓同學做第8頁第1、2題。

          1、鼓勵同學用學過的圖形設計圖案,對不同的同學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時,教師對有創意、繪圖美觀的同學給予褒揚和激勵。

          (二)設計圖案:

          做第10頁“實踐活動”7題。

          1、提出三個步驟:

          (1)先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

          (2)再確定你選用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的方法;

          (3)動手繪制圖案。

          2、分別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創作一個圖案后,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制作“雪花”:

          取一張正方形紙,按書上所示的方法對折和剪裁?梢越涍^多次練習,直到會剪一朵美麗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獨立觀察并嘗試做第9頁第5題。

          四、全課總結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選出好的作品互相評價,全班展覽。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4

          簡易方程

          教學內容分析:

          簡易方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以后教學的,在解方程式,學生可以根據等式的性質進行教學,也可以根據四種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3、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難點】的值,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六、布置作業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和思考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專用,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出示例3的主題圖

          談話:四年級的男、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套15個圈。你想了解他們的比賽情況嗎?

          第一輪:

          課件出示空白的男、女生套圈成績統計圖,談話:我們來看這兩個小組同學的套圈情況,第一個出場的男生是小剛,女生是小燕(分別出示表示兩位同學套中個數的直條),他們各套中多少個?(6、4)誰套的準些?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談話:這數字6可以代表男生組的水平,那么女生組的水平可以用?來代替。

          第二輪:

          談話:第二個出場的男生分別是小明(課件出示直條6),女生是小娟課件出示直條4),(結合手勢,表示整體)比較每組中同學的比賽成績,你認為是男生套的準還是女生套的準些?你是怎樣比較出來的?(預設:生1,比總數,生2,比每個人套中的個數)

          提問:這時,你能用哪個數來表示男女生的水平嗎?(預設:生1,6、4,生2,12、8)讓學生說說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第三輪:

          談話:第三、四個出場的男生是小宇和小杰(7、9),第三、四、五個出場的女生分別是小敏、小蕓和小芳(7、5、10)(完整出示條形圖),現在,你能比較是男生套的準些還是女生啊?你想怎樣來比較呢?學生討論

          提問:我們先來想想,你能用哪個數來表示男女生的一般水平?

          生交流,總結出(28、30)來表示不合適,也就是比較總數不合適。

          那你認為要找哪個數,才能代表男生組的一般水平呢?(這個數要基本反映一組數的一般水平,在數學上,我們把這種數叫做平均數)(板書課題)

          二、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

          1、探究男生求平均數的方法

          談話:我們先來仔細找一找男生組的這個數,男生的得分各不相同。我們怎么來找這個數呢?套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能代表整體水平嗎?那你覺得這個數應該在什么范圍呢?

          給大家3分鐘,在練習紙上想辦法找到男生組的那個數。(練習紙)

          交流:

          方法一:移多補少(課件演示)

          方法二:先合后分(說說各數表示的意思)

          預設:

          如果只答出方法一:除了像這樣局部調整,得出平均數,還有其它調整方法了嗎?給大家一個小提示:可以把所有男生的個數先看成一個整體,然后再把這些個數平均分配給他們。

          如果只答出方法二:除了像這樣,把他們的得分先加起來,再重新平均分配給他們。還有其它調整方法了嗎?給大家一個小提示:能否只移動其中一小部分個數,使得男生的個數一樣多。

          交流。

          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能表示男生組的這個數7,我們來回顧一下。

          一種方法,通過移動來局部調整,把多的一部分,移給少的,從而得到男生的平均個數,你想幫它取個名字嗎?(板書“移多補少”);

          另一種方法,通過整體重新分配,先把所有的個數先加起來,再平均分給他們,也得到了男生的平均個數,你也能取個名字嗎?(板書“求和平分”)。

          2、揭示課題

          談話:兩種方法都得到了一個新的、能夠反映男生組整體情況的數據,就是7個。沒錯,這個數就是男生組(6、6、7、9)的平均數。

          用課件顯示圖中平均數畫線,直觀感知平均數的范圍。

          讓學生也在練習紙上畫線。請你用一條線把這個數7表示到圖上來

          提問:得到的這個數7表示什么含義?你覺得這個數是一個怎樣的數?能不能說男生組中每人都套中了7個?這個數7與小宇套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平均數比最厲害的個數?比最差的呢?

          3、遷移類推,感悟意義

          談話:現在,請你們也來找一找女生組的平均數吧。(學生在練習紙上操作并交流)

          說說“6”的意義

          交流,提問:現在可以比較出哪組套的準了嗎?(完整板書)

          提問:仔細觀察這兩組的平均數,你想說些什么?原來的數據和平均數的大小,有什么發現?高于、低于平均數的有幾個?(其中的個數有的比平均數高,有的比平均數低,初步感受平均數的范圍)

          感受平均數的優勢:老師啊覺得平均數真厲害,因為它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也能公平的比較出男生和女生哪組的水平高,老師說的對嗎?

          三、鞏固練習,應用平均數

          1、書本練一練。(課件逐個出示筆筒)

          第1個筆筒有( )枝,第2個有( )枝,第3個筆筒有( )枝。

          怎樣移動筆筒中的鉛筆,找到平均每個筆筒有多少枝鉛筆。(課件動態顯示移多補少的過程,然后逐步變化為條形圖)我們也可以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這樣更直觀。(顯示移的過程)

          交流:當然,你還可以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求和平分)

          如果用求和平分,怎么計算?綜合算式?

          2、第一題

          出示絲帶圖,提問:這時你能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一下子找出它們的平均數嗎?

          估一估,平均長度到哪兒?

          想一想,應該在多少厘米到多少厘米之間?(平均數在最小數和最大數之間)

          算一算,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交流

          提問:如果每條絲帶都增加1厘米,平均長度會有什么變化?(相當于每條絲帶的長度增加了1厘米,也就是平均長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厘米)

          如果把其中一條絲帶的長增加3厘米,3條絲帶的平均長度是多少厘米?如果減少3厘米呢?(剛剛每條絲帶增加1厘米,總體增加了3厘米,那么現在呢?)

          指出:一組數中有一個數據變化了,這組數據的'平均數也會發生變化,平均數很敏感。

          3、第4題(假如我當經理)

          先估計一下蘋果和橘子平均每天賣出的箱數,再同桌分工計算,然后畫出表示平均數的那條線。

          提問:如果你是水果店的經理,看到這樣的數據和平均數的情況,你會有什么想法?

          4、第3題(籃球隊員的身高)

          提問:李強是學習籃球隊隊員,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嗎?學;@球隊可能有身高超過160厘米的隊員嗎?

         。ǔ鍪净@球隊5名隊員的身高統計表)

          小結:同學們,平均數是反映一組數據整體情況的數,如果只知道平均數,要去推測其中一個數據是多少,這個數據會有很多種可能性,這就體現了依據平均去推測其中一個數據的(不確定性)。

          但是,知道了一組數據的每一個數據,可以用“移多補少”或者“先合后分”明確地得到平均數是多少,體現了求平均數的(確定性)

          思考:如果姚明加入學;@球隊,平均身高會如何變化呢?(圖片顯示)

          出示現在的平均身高,提問:這時得到的平均身高,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增加了姚明,小隊員的身高都在平均數一下了?(太高的人,對平均數的影響很大,所以姚明的身高在這組數據中屬于極端數據,具有極端數據的話,平均數就變得不一樣了)

          介紹: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像這種不一樣的平均數,你想知道嗎?課件出示“你知道嗎?”(生讀)

          談話:通過xx的介紹,我們對平均數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那么我們就帶這這個新認識去看看吳萌的詩朗誦比賽吧。

          完成練習八第9題。(口答綜合算式)

          四、總結經驗,感悟平均數。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平均數有那些認識?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平均數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愿大家能帶上今天的學習內容,更好地認識生活中與平均數有關的各種問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解方程:教材P69例4、例5。

          教學目標

          1.鞏固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知識,學會解ax±b=c與a(x±b)=c類型的方程。

          2.進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和寫法。

          3.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在解方程過程中,把一個式子看作一個整體。

          教學難點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上節課學習了解方程,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4。

          師:(出示教材第69頁例4情境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盒鉛筆和4只鉛筆,一盒鉛筆盒中有x支鉛筆。

          師:你能根據圖列一個方程嗎?

          生:3x+4=4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盒鉛筆盒有x支鉛筆,3盒鉛筆盒就有3x支鉛筆。據此,可列出方程。

          師:說得好,你能解這個方程嗎?

          學生在嘗試解方程時,可能會遇到困難,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困惑。學生可能會疑惑:方程的左邊是個二級運算不知識如何解。也有學生可能會想到,把3個未知的鉛筆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沒有,教師可提示學生這樣思考。)

          師:假如知道一盒鉛筆盒有幾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鉛筆,你會怎么算?

          生:先算出3個鉛筆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師:在這里,我們也是先把3個鉛筆盒的支數看成了一個整體,先求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時,也就是先把誰看成一個整體?我們可以先把“3x”看成一個整體。

          讓學生嘗試繼續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解題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再說一說解方程的過程。

          2.教學例5。

          師:(出示教材第69頁例5)你能夠解這個方程嗎?

          生1:我們可以參照例4的方法,先把x-16看作一個整體。

          學生解方程得x=20。

          生2:我們也可以用運算定律來解。

          師:2x-32=8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生: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把2x

          看作一個整體。

          學生解方程得x=20。

          師:你的解法正確嗎?你如何檢驗方程是否正確?

          生:可以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計算,看看方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69頁“做一做”第1、2題。

          第1題的形式、內容都與例4基本相同。第2題的4個方程在兩道例題的基礎上略有變化,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

          這兩道練習要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提醒學生解一題,代入檢驗一題,以促進檢驗習慣的養成。

          四、課堂小結

          1.在解較復雜的方程時,可以把一個式子看作一個整體來解。

          2.在解方程時,可以運用運算定律來解。

          五、布置作業

          教材第71頁“練習十五”第6、8、9.題。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新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九冊中的《鋪一鋪》一課是一節充滿了生活氣息,充滿了數學美的好教材。本節課是新課標實驗教材所新增設的實踐活動課。在這節課中學生通過鋪一鋪的實踐活動,探索密鋪知識。密鋪也稱鑲嵌,它是指一種或多種圖形沒有重疊,沒有空隙的鋪在平面上的現象。生活中的地板,地磚,墻壁,拼圖,裝飾畫中都存在著密鋪。密鋪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密鋪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 本節課教材主要分為兩個層次:首先呈現出學生所熟悉的幾種基本的幾何圖形(如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一擺,鋪一鋪等實踐活動探索發現哪些圖形可以進行密鋪。然后,再讓學生綜合運有所學的知識,用幾何圖形在方格紙上創作出新穎美麗的密鋪圖案,并計算它們的面積。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對于五年級的孩子說有很強的探索性和趣味性。一方面,學生對于密鋪現象并不陌生,對于密鋪已經積累較深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對于一些基本的幾何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正五邊形、圓形等等)也是非常熟悉的。

          三、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基礎,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使學生通過鋪一鋪、擺一擺等實踐活動,探索發現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密鋪,并感受密鋪圖形的美。在設計密鋪圖案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圖形之間的轉換,感受到數學知識與藝術的密切聯系,經歷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的全過程。

          四、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十分重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習基礎,通過幫助小區選擇地磚鋪地面的模擬情境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鋪一鋪。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思考如何鋪地面,引導他們把注意的問題總結出來就得到了密鋪的理性認識。當然也有可能會有學生用圓形或五邊形這些單獨不能密鋪的圖形來鋪,這時又可以讓學生比較分析出只用一種圖形圓。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運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自主的設計一些活動方案。

          2、 對實際生活中的事件和現象,學生能運用可能性的知識進行合理地解釋。

          教學重點:

          在學生學習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礎上,提出自主設計方案。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主設計活動的方案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教師做自我介紹。(生自由介紹)

          你們學校五年級有幾個班。吭郯啾贿x中和老師一起來上課的可能性是多少?(生答)嗯,很難得!

          這次講課活動啊,共有55位數學老師參加,那老師被抽到給你們上課的可能性是多少?(五十五分之一)是啊,在可能性這么小的情況下,老師有幸為你們上課,這個機會更難得!所以老師覺得,我和你們真的很有緣分,你們覺得呢?那么,就讓我們好好的珍惜這份緣分,好好的利用這一節課的時間,可以嗎?

          二、創設情境

          同學們啊,你知道馬上就要到什么節日了嗎?(生:圣誕節)圣誕節這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收到禮物)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想要嗎?只可惜,老師準備的禮物不夠,那我們不如玩個幸運摸獎游戲,試試你的運氣,怎么樣?摸到紅球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準備的禮物哦,誰愿意來試一下?(生摸球)

          老師這個盒子里放入了1個紅球、兩個白球、三個紅球,通過游戲想一想,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生答)怎么想的?

          師:在游戲中我們運用上節課所學的知識知道了“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六分之一,像這樣好玩又有趣的游戲你能設計嗎?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當一次小小設計師。

         。ò鍟O計活動方案)

          三、探究新知

          設計活動一

         。1)剛才只有x位同得到了禮物,可是老師很想把這些禮物都送給大家,那么怎樣往盒子里放球,會使你們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一些呢?(生陸續舉手)看樣子,有的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把你的想法與小伙伴們交流,看你們能設計出什么樣的方案?開始吧!

          (2)小組活動,師巡視指導。

         。3)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來匯報一下你們的設計方案?

         。4)生分組匯報。

          設計活動二

         。1)為我班學生設計節目表演活動方案。師出示要求,生讀題。

          (2)學生同位合作填表格,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師匯總。

         。4)觀察這些方案,你有什么看法?

          設計活動三

         。1)為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凡是參加活動的30名同學都可以得到一份紀念品,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我準備了食品、學習用品和小型玩具三種紀念品,要使同學們得到學習用品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二,該如何設計呢?你能幫我設計一個活動方案嗎?

         。2)獨立設計活動方案,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教師匯總,那對于這些方案,你又有什么發現?

          那你能不能根據他們的共同點,對這些方案進行總結一下?

          四、鞏固應用

          現在很多商場超市在節日期間,都想出了很多別出心裁的促銷活動。

          1、下面是老師的調查情況(出示課件)學生讀題。

          2、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設計。

          3、匯報想法,實物投影總結活動情況。

          4、看看另外一個商場的促銷活動吧。ㄕn件)學生讀題

          五、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你有什么體會?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給班里或學校圖書角的圖書編上書號這一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讓學生體會用字母也可以進行編碼,進一步探索編碼的方法,經歷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過程。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簡單方法

          教學具準備:課前到圖書館進行實地調查,在圖書館借閱圖書,怎樣方便快捷地查找圖書?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同學們,課前到圖書館去調查了嗎?圖書館那么多圖書,怎樣方便快捷地查找圖書?(用字母和數字給圖書編碼),對了!圖書編號、車子牌號都是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

          二、 新知學習:

          1、生交流課前各自調查的收獲。

          2、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對圖書的檢索號進行簡單的介紹:

          圖書的檢索號一般包括分內號和書次號,分內號是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標準對圖書進行分類,用字母來表示圖書的種類,中文圖書共分為22大類,分別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數字表示進一步細分。一般來說,數的位數標志類名的級別,多一位數碼表示細分一層。書次號則表示同一類圖書的序號,這里也可以考慮作者、出版日期等。

          3、 提出問題:我們教室圖書角里也有很多書,為了方便我們查書,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給圖書編號,整理出圖書角的圖書目錄)

          4、分組為圖書角的圖書編排號碼,并整理出目錄。

          ①、討論并確定好圖書的書號要包含的信息:圖書的類別、作者、捐書人等。

          ②、討論每個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數字進行編排。比如用字母表示類別,用A表示童話故事書,還可以用序號代表捐書人的信息。

         、、設計好方案后,全班同學對每個小組匯報的方案進行評價。

          ④、挑選出大家最滿意的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再分工完成圖書角的目錄登記表。

          三、鞏固練習:

          1、書P118第2題是讓學生體會汽車車牌號中的編碼,除了數字還有漢字和字母的應用,用各省的簡稱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書P118第3題向學生介紹圖書的“身份證”——國際標準書號。

          3、獨立完成書P119第4題。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在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到過編碼?舉例說一說。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運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舉一反三的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3、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養成遷移類推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按比例分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合理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紙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教師談話

          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有關人體奧秘的知識,除了我們學過的,你還了解到那些有關人體的知識?(學生根據課前調查交流回答)

          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那請你們仔細觀察情境圖。

          2、提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1)學生觀察回答,教師適時板書相應的信息條件

          明明體重30千克,體內水與其它物質的比是:4:1;

          爸爸的體重70千克,體內水與其它物質的比是7:3

         。2)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出問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解決第一個問題:明明體內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1)你想解決那個問題?可以根據那些信息解決?

          (明明體內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體重30千克,體內水與其它物質的比是:4:1)

         。2)體重30千克與4:1有什么聯系?

         。3)線段圖或折紙的方法表示出他們之間的聯系嗎?

          學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

          2、展示交流

         。1)學生展示交流線段圖,結合信息說明圖意。

         。2)教師引導口述信息并畫出線段圖

          如果用一條線段表示30千克體重,水和其他物質應該怎樣表示?為什么?

          求的問題是什么?怎樣表示?

         。3)要求體內的水和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會計算了嗎?請同學們在本子上獨立完成。

          明明體內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爸爸體內的水分及其它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3、探究算理

         。1)教師巡視的過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學到前面板書

          解法一:4+1=5

          解法二:3054=24(千克) 30 4/4+1 =24(千克)

          3051=6(千克) 30 1/4+1=6(千克)

         。2)讓兩種不同解法的學生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義。

         。3)觀察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區別?

          相同點:體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質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質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點: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數,用平均分的方法來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數,轉化成分數乘法問題來解答。

          (4)優化算法:他們的方法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說給你的同位聽一聽。

         。5)小結:像第二種方法,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書課題)

          4、解決第二個問題:爸爸體內的水分和其他物質各有多少千克?

         。1)師:你能用這種方法解決第二個問題嗎?

          (2)學生獨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一學生板演并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怎樣知道我們解答的是否正確呢?誰能口頭檢驗一下?

          5、同學們都很棒,都能靈活的運用剛剛學過的分數乘法解決按比例分配的題目,誰能說說在計算按比例分配的題目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走進生活(看誰能又對又快的解決這些問題)

          自主練習1、2、3 第2、3題要求畫出線段圖分析解答。

          2、課后延伸

          判斷: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厘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 203/10=6(厘米)

          錯,要分的不是20厘米

          四、布置作業

          自主練習3、4、5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8頁例4和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會歸納總結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2.能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進行驗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養成良好的計算、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你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4÷2  4.8÷6  9.09÷9

          8.24÷8  6÷5  1÷5

          2.填空,并說出為什么?

         。◤土暢顺ㄖg的關系,為下面學習驗算做好準備)

          3.列豎式計算(生板演)

          (1)7.44÷4  (2)7.44÷8

         。3)102÷24  (4)4.551÷5

          四道逐漸變難

          二、探究新知

          1.在評價學生的計算結果中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和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解題,你能說出小數除以整數是怎么除的嗎?

          學情預設:學生有的會把步驟在說一遍,有的會講出前面“被除數的整數部分不夠除”和“除到被除數的小數末尾還有余數”兩種特殊情況的小數除以整數的算法,教師一一給與肯定。

          師:做小數除以整數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四人小組討論并歸納

          學情預設:生根據小數乘法經驗說出轉化乘整數除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哪一位不夠商1就商0,然后繼續除。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然有余數,要添0后再除。

          課件出示補充。

          2.在暴露計算錯誤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驗算。

         。1) 師:為了保證我們的計算正確,怎么辦?——驗算

          驗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怎樣驗算黑板上面的小數除法呢?

          學情預設:生根據整數除法經驗能說出用乘法驗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數除以商等。

          師:四人小組,一人選一道進行驗算,算完在組內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門診臺

          課件出示。

          小結:用估算能知道計算有沒有錯;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證計算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馬虎也做了兩道題,請同學們看看他做對了嗎?如果不對應該怎么訂正?

          37.8÷6=63  7.4÷5=1.4……4

          2.計算并驗算

          43.5÷29  18.9÷27

          1.35÷15  207÷45

          3.書第20頁:7、8題

          四、課堂小結

          說說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約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教學準備:

          卡紙、彩筆。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美味蛋糕店”的師傅招收學員時考了這樣一道題目:請你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塊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較均勻。今天老師也想拿這道題目考考你們,看看哪些同學們能被選上。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引導發現,明確概念。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卡紙。表示出這張卡紙的8/24,想一想怎樣做?

          (學生動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說)

          師:從上面這些學生的發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讓生通過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找出一組相等的分數:

          8/24=4/12=2/6=1/3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有選擇地板書。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

         。1)它們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時除以了一個相同的數,所以這些分數的大小都不變。

         。2)是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師:說得非常準確,這里的除數都是什么數?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引導學生歸納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師:還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約分后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越來越小,但分數值都相等。最后一個式子的得數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師肯定:準確地說1/3不能再約分了。誰知道,為什么不能“再約分了”?

          引生答出:因為1和3沒有公因數。所以不能“再約分了”。

          總結并揭示:像1/3這樣的分數,當分子和分母沒有公因數的分數,我們把它叫做最簡分數。約分的最后結果應該是:最簡分數。

          師:誰能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最簡分數?

          生:(舉例說明)。

          2.探索約分的方法。

          請兩個同學來介紹一下約分的過程。

          師:誰能完整的說一說約分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3.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個蛋糕的8/24,其實也就是切出這塊蛋糕的1/3,這樣也就順利地完成了題目要求!

          三、課堂練習,鞏固應用。

          教材第48頁“練一練”。

         。1)學生試做。(2)集體交流。

          四、暢談收獲,全課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探索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了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識遷移,較好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發現的時間與空間,從約分含義的理解到約分方法的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在學生的發現、探究、交流中解決,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動中,讓學生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幫助學生形成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準備:

          梯形紙片、多媒體課件、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回顧平行四邊形、三角新的面積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積的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

          二、探究新知

          實際操作,自主探究。

          電腦演示地24頁的情境圖,啟發學生思考:如何把體型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

          1、獨立操作,自主探索。

          學生用事先準備的學具自己進行剪拼,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小組討論。

          四人小組繼續運用轉化的方法將梯形轉化成前面學過的圖形,進而求出梯形的面積。

          3、交流匯報,發現規律。

          (1)引導觀察,轉化后的圖形與原來的梯形有什么關系?請學生用語言描述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

          (2)聯系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分析理解: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都要除以2?

          (3)經觀察分析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并用字母公式來表示。

          三、看書質疑,交流感想

          閱讀第24頁內容,回顧自己探索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并與同伴談談自己的想法。

          完成課前提出的問題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完成25頁習題

          五、全課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你在學習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植樹問題》,117頁例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方法。

          2. 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的能力。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解決植樹問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栽樹的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蓖瑫r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教學中力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動腦、動手、合作探究,經歷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體會植樹問題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植樹嗎?你植過樹嗎?(生答)植樹能綠化環境,造福人類。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邊、間隔一定的距離植樹,這就需要計算準備多少棵樹苗。還有許多類似的問題:比如在公路兩旁安裝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等等,在數學上,我們把這類問題統稱為“植樹問題”。

          二、揭示學習目標:(媒體出示)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呢?

          1. 能根據相關條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樹苗或計算兩樹間的距離。

          2. 能利用植樹問題,靈活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實際問題。

          三、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生讀題)

          師:你會計算嗎?(讓學生回答)你算的對嗎?請同學們自己動腦來驗證一下。

          學習提示:(媒體出示)

         、偌偃缏烽L只有10米,要栽幾棵樹?如果路長是20米,又要栽幾棵樹?請你畫線段圖來看看。(注意看圖上有幾個間隔和幾個間隔點)

         、谕ㄟ^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規律?和同桌或小組內說說。

         、郜F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嗎?

         、苣氵有別的想法嗎,在小組內說說。

          2. 學生自學探討。(師巡視)

          3. 班內交流。學生回答后,師媒體演示間隔數和間隔點數的關系。

          總結規律:栽的棵數比間隔數多1。

          完成例題。

          四、變化鞏固:

          1. 做一做:118頁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怎么想的,重點讓學生明確先求出間隔數,即36棵樹有35個間隔。

          2. 122頁第2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可一生板演。

          五、檢測反饋:(獨立完成)

          1. 在一條長400米的馬路的一邊,從頭到尾每隔8米種一棵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2. 5路公共汽車行駛路線全長12千米,相鄰兩站的距離是1千米。一共有幾個車站?

          3. 從王村到李村一共設有16根高壓電線桿,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約有多遠?

          學生完成后師批閱訂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六、總結延伸: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植樹問題,并能利用植樹問題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實際問題,解答時要重點分清栽樹的棵數與間隔數間的關系,后面還有一些不同的情況,希望大家開動腦筋,靈活處理。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 篇15

          教學過程:

          1.通過回顧與整理,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建立關于圓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進一步熟練運用圓的有關知識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對本單元所學內容進行梳理,進一步建立關于圓的認知結構。

          教學難點:

          運用圓的有關知識及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具體的知識?將你學到的圓的知識有條理地整理出來。

          2.學生在小組中整理。

          3.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1)圓的基本特征。

          (2)圓的周長計算。

          (3)圓的面積計算。

          (4)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4.根據整理的知識點,指名說說每個知識點具體的內容。

          5.小結:學是為了用,我們對本單元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一些相關的問題。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題。

          (l)學生獨立在本子上完成。

          (2)說說畫圓的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練習與應用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說說是怎樣算的。

          3.完成練習與應用第4題。

          (1)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交流。

          (3)追問: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5題。

          (1)理解題意。

          (2)獨立計算。

          (3)集體交流。

          (4)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與圓有關的自然現象?

          5.完成練習與應用第6題。

          (1)理解題意。

          (2)獨立計算。

          (3)集體交流。

          6.完成練習與應用第7題。

          (1)提問:要求“從小方家到學校大約有多少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據題中的信息,怎樣求有多少米呢?

          (2)學生獨立計算。

          (3)集體交流,提問: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7.作業:練習與應用第7~13題。

          三、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整理與復習,你有什么體會或感受?圓的有關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多不多?

          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與感受,然后教師點評。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5-26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五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12-22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18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15篇05-26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6-13

        數學五年級上冊優秀教案模板02-17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