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3-04 18:28:1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集錦15篇

        小學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及整理過程。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初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重、難點:數據的收集及整理

          教具準備:統計圖若干張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從幼兒園到現在,你們參加過哪些比賽呢?

          師:小朋友們個個多才多藝,老師真為你們有這樣的幸福生活而高興。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學校將舉行一次大型的文體活動,我們班也準備組織一項活動比賽,大家高興嗎?應該組織哪一項活動比賽好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生自由發言

          師:剛才,同學們都積極地給老師提出了建議,都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你們都是提問能手。但是我們只能舉行一項活動,你們說老師應該怎么辦呢?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不少啊!這一節課我們就繼續來學習統計。(板書課題:組織比賽)

          二、調查統計,解決問題

          1、調查準備 明確要求

          師:我們先以小組單位進行調查,請小組長把1號信封里面的統計圖拿出來,大家仔細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這是一張最喜歡的活動統計圖,有5個直條,下面寫著跳繩、踢球、其他,還有兩個括號。

          師:是。∮刑K、踢球,還有兩個項目沒有告訴我們,你們說應該填什么活動項目好呢?其他是什么意思呢?

        小學數學教案2

          內容: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為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計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踐問題。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今天,我們要借小紅“整理書”的具體情境,來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般應該怎么計算。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29頁,認真審視問題情境,弄清楚解決的是什么問題,他已知是什么,求什么,要列什么樣的算式來解決它,請你獨立列出這個算式。

          1、學生列式。

          2、讓學生不計算估算一下這個算式的結果。學生先在小組討論,再讓學生對自己的各種想法在全班交流。

          生1:把11看成10,18×10=180,所以結果應大于180。

          生2:把18看成20,20×11=220,所以結果小于220

          生3:20×10=200,可以知道正確結果大約是200。

          引導學生關注以上三種不同的估算過程及其特點,讓學生質疑,充分發表不同的意見。

          師:根據以上三種結果,能判斷“這個書架能放下200本書“嗎?

          讓學生通過討論這個問題,體會解決這個問題僅靠估算還不行,要進一步探討如何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

          3、讓學生獨立找一找有什么辦法計算:18×11=?與同桌交流各自的算法后,再打開書思考:

        小學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測量活動(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準備]

          學生、老師準備尺子。

          [教學過程]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后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6頁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

          四、作業:

          第7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填一填中的表格 試一試中的題目

        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進行試商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一些靈活試商的方法,對除數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

         。ǘ┡囵B學生的分析、比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除數是14,15,16,24,25,26的除法題的靈活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知識,能較快地求出一位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口算卡片)

          15×4 16×5 16×6 4×25

          60÷4 80÷16 96÷16 100÷25

          60÷15 80÷5 96÷6 100÷4

          14×8 24×7 26×5 24×5

          2、先說出思維過程,再說結果、

          15×6+15 25×8—25 24×5+24

          14×7—14 26×4+26 16×8—16

          3、下面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15×( )<76 16×( )<120

          25×( )<204 24×( )<124

          26×( )<158 14×( )<121

          二、學習新課

          (一)啟發談話:我們已經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的試商方法、請你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獨立完成下面例題,并通過思考還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方法試商、

         。ǘ┙虒W例1

          1、出示例1:70÷14=

          (1)學生獨立解題、老師巡視、個別指導,有目的地了解各層次學生的不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

         。2)學生討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師深入各個小組,掌握學生實際情況、

          2、師生共同小結

         。1)當學生充分討論后,老師組織學生集中,先請一名用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同學講述試商過程、(把除數14看成10試商)(老師板書)

          同學回答后,老師可以請同學評議一下,同學們可以說出,用這樣的試商方法,需要調商好幾次,比較麻煩,影響計算速度、

         。2)老師請用不同方法試商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解法、

          生:把14看作10來試商,商7后和14相乘,積是98,98比70多28,28是2個14,所以改商5、

          老師可以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老師給予鼓勵,并補充說:很好,調商一次、

          生:我是用口算,14和5相乘,積是70,所以我直接商5、

          老師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給予肯定,非常好,一次確定商、

          生:把14看成10來試商,商7一定大,先試商6, 6和14相乘,積是84,還大,改商5、

          老師出示投影片,(與這個同學講的思路一樣)老師表揚:也很好,肯動腦筋,調商一次、

          生:14接近15,我把14看成15,5個15就是75,所以商5、

          老師肯定這個學生,平時注意口算練習,這樣,試商的速度能提高、

         。▽W生回答不同的解法,不一定按老師準備好的順序,教師要有應變能力)

          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最佳試商方法、今后自己在做題時可以靈活選用、

          3、做一做:

          訂正時,請說明自己試商的過程、

         。ㄈ┙虒W例2

          1、出示例2: 240÷26=

          看題后,思考片刻,理順思路

          2、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試商方法、通過啟發,比較后,你認為哪種方法好,自己嘗試一下,寫在自己的作業本上、

          3、集體匯報、按照例1的做法,學生回答哪種試商方法,老師出示哪種事先準備好的投影片、

          生:把26看作30來試商,商8,8和26相乘,積是208,240減208,余數是32,比除數大,說明商小了,改商9、

          師:看哪些同學的思路與這種方法相同、(老師要重視這種反饋信息)

          生:我是這樣想的,因為10個26是260,比被除數240多20,所以商9合適、

          師:給予肯定,看看哪些小組有這種思路是誰說出的,應該表揚、

          生:把26看作25來試商,4個25是100,8個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還有1個25,所以可以商9、

          師:真不錯,肯動腦筋、再了解一下,哪些小組討論到這種方法,是哪個同學提出的、啟發是否還有其它的不同想法,充分給時間讓學生發表、

          4、做一做:

          獨立完成后,同桌同學可以交換一下,自己用什么試商方法、

         。ㄋ模┬〗Y

          今天我們講的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除數有什么特點?(除數的個位數是4,5,6)通過學習和練習題,你能說一說,這樣的題目怎樣試商簡便嗎?(同桌位同學可以互相說一說)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歸納:

          當除數是14,15,16,24,25,26時,可以用靈活的試商方法,采用口算直接乘的方法,還可以選擇其它能減少調商次數的方法、

          三、鞏固反饋

          1、說出下面各題各應商幾?(逐題出示)

          2、判斷,下面各題的商是否準確,不準確的調整過來、

          3、說出下面各題應該商幾、(逐題出示,誰先看出來立即搶答)

          4、計算下面各題、(一、三、五組做上面4道題,二、四、六組做下面4道題、做完本組題,可做另一組題)

          88÷16 128÷14 165÷24 128÷16

          91÷15 150÷25 113÷15 194÷26

          四、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象

          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

          3、逐步發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利用鏡子進行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說會更有趣味。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后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里也有一輪,猴子以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

          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

          (1)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

          (2)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倒映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E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王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

          B、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

          2、試一試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

          (1)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2)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

          A 8

          (4)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題

          (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本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對比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象。

          第(3)題

          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現在是5時”對嗎?

          猜一猜:現在是幾時?

          (4)實驗證明

          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字)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

          D、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比較課文里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

          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

          (5)練一練

          A、教師將時間調至3時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

          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現在是幾時?

          E、反轉時鐘,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一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并打上對號

          (2)用鏡子來試一試,進行驗證。

          第2題:

          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如果對稱圖形能對折,那么折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無法對折,那么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辦法也是明智的。

          2、實踐活動

          3、(1)讓學生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

          (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

          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數學教案6

          認識直角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和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和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和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和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和含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學會正確計算。

          2、通過學習,養成認真審題,規范書寫,仔細計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括號的四則運算。

          三、教學設備:

          幻燈片、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購買一張成人票需要24元,兒童票半價。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同桌兩人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總結運算順序。

          新課教學

          1、(小黑板出示)先讀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120—144÷18+35(58+37)÷(64—45)

         。1)學生口述運算順序,教師用框線圖表示順序。

         。2)集體校對,說明注意點。

          2、教學例1。

         。1)把準備題

          ①中的144改寫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問這道題中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認為應當怎樣計算?

         。3)全班同學統練,一生板演,集體校對,講評。

          3、教學例2。

          (1)把準備題②中的45改寫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

         。2)比較例2與準備題的異同,確定運算順序。

          (3)獨立完成并自我評價,指名讓一名學生向全班作匯報。

          4、練習“試一試”。

         。1)板書:1515—15×(94+54÷9)

          (2)同桌同學互相交流,并獨立進行計算。

          (3)用投影校對典型錯例,歸納并作出鼓勵性評價。

          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讓全體學生做填空題。

         。1)280—43×6+540÷36可以同時計算的是x和x。

          (2)120+(28×5—120)÷10第一步應該算x。

          (3)100—(80+480÷24)×8第二步應該算x。

         。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應該算x。

          2、課本“練習”第1題,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請每位學生首先認真對4個小題進行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各題。

         。3)全班集體校對,指出錯誤原因并訂正?偨Y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特別是再看例1、例2使我們明白,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我們應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確。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算式的特點,引出倒數的意義,并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學習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倒數的意義及互為的含義。

          2.正確地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興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個同學和老師比賽?誰說得快?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說得這么快嗎?這兩個因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嗎?這節課老師就要把這中間的奧秘告訴你們,相信你們得知后比老師說得還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倒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2.同學認真觀察每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板書:乘積是1 兩個數

          3.你還能很快說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嗎?你為什么說得這么快,有什么竅門嗎?

          生:兩個數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就可以了。

          師:說得好,因此我們把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把板書補充完整)

          4.舉例說明,什么叫互為倒數?

          師:3是倒數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你們說得對,誰能說出幾組倒數?

          同桌互相說,每人說兩組。(指名說)

          問:怎樣判斷他們說得是否正確?

          生:看這組數的乘積是否是1。如果乘積是1,這兩個數是互為倒數;如果乘積不等于

        小學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教材第3-4頁例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過程與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推導算理,總結法則。

          【新知探究】

          明確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圖,說說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兩個問題并請學生先看第一個問題)

          (一)探究幾分之一乘幾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我們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從上節課的整數乘分數的意義進行類推)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我們可以用乘法來計算。

          3.學生進行嘗試(可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式來解釋自己的想法)。

          4.進行交流反饋

          重點反饋描畫涂色的想法,并在學生講解后,教師再利用課件進行講解鞏固:

          5.得出結果

          6.猜想計算方法

          觀察這幾個算式,說說你發現了什么?你覺得幾分之一乘幾分之一可以怎樣計算?這個方法可以推廣到所有分數乘分數的計算中嗎?

        小學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引入

          1、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活動記憶。

          四、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學數學教案1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7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六第1、2、5、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出示)

          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的秘密,這節課老師看看哪位同學發現的秘密最多。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2)帶著學生做風車,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紙的每一步變化,從面體會到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

          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

          2、教學例2

          師:用幾個相同的圖形能拼出什么圖形呢,請同學們拼拼看。

          (讓學生分組拼,拼完后組內交流,后教師引導全班交流。)

          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三、鞏固練習

          (1)按P28上的“做一做”減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練習六的第2、5、6題。

          四、全課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目的:

          1、 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2、 教師尊重學生獨特的思考,并促進學生的擔出問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有自己學數學的興趣。

          3、 理解湊+法的含義。

          4、 在游戲中培養與人合作的觀念,并且有互相謙讓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湊+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小棒,教師的牛奶瓶及數學游戲中卡片。

          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是增加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思考和計算。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況,提出問題

          教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 小芳家很窮,小華送給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 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

          1、9+5 (1)數數法

          (2)9+5=14

         。ǚ中禍惔髷担

         。ㄅD唐勘硎荆

          (3)9+5=14

         。ǚ执髷禍愋担

         。ㄅD唐勘硎荆

         。4)9+5=14

          看見9就-1

          2、8+9 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說說你的理由。9+5的計算,是組織交流后共同解決,7+9的教學層面就在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嘗試后接受了交流的結果,一些機靈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匯報后就進步,進一步嘗試,也就是鞏固階段。

          3、試一試。

          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學板演,不是機械段,而且學生對方法最終選擇的體現和最佳方法的呈現,對湊+法要進一步落實。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在此階段是學生自主實踐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

          1、p73 完成書本內容。

          題2,原有金魚9條,現又有8條,一共有幾條?

          看圖應用題(仔細觀察,說一說圖示,然后獨立完成)

          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9+1+2 9+1+0

          鞏固湊十法

          3、數學游戲:

          游戲可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4、課外作業:

          繼續上課的數學游戲。

          課后評析:

        小學數學教案13

          一、自學導航

          活動一:認識簡單的橫向條形統計圖

          1.○□○〓△□〓□〓□△○□△○△□△〓〓△

          2.畫一個統計圖

          3.○有( )個

          □有( )個

          〓有( )個

          △有( )個

          4.( )最多,( )最少,( )與( )同樣多。□比△多( )個,□比○多( )個,○比□少( )個,○比△少( )個。

          活動二: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調查全班同學喜歡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各有多少名同學?

          2.學習小組四個同學比較一下,哪個同學的記錄方法你最喜歡?

          3.在數學書P86上的表格涂一涂。

          4.說一說,你一共調查了( )名同學,

          喜歡( )色的人數最多,喜歡( )色的人數最少。

          活動三:

          1.你喜歡什么電視節目?

          A.喜洋洋灰太狼

          B.家有兒女

          C.貓和老鼠

          D.天線寶寶

          2.調查你們大組成員,喜歡這四種節目的同學有哪些?

          3.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說說你的方法。

          4.喜歡哪種節目的人數最多,哪種最少?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經歷數據的收集及過程,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2.能力目標:體驗通過統計結果,進行判斷與決策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3.情感目標: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合作交流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預習、質疑,看書買氣球內容,完成學案活動一至活動三,教師下組指導看書,了解各組學習情況,重點指導學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鐘,重點交流不會的知識點。

          展示25分鐘,每組根據任務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學展示學案的活動一至活動三的內容,其他同學認真聽、認真評,教師對重點問題進行點評。

          注意,點評時關注易錯點:

          1.

          2.

          3.

          4.

          完善導學案2分鐘。

          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初步同學認識分米、厘米、毫米,知道這些單位的實際長度,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以和它們之間的進率。

         。2)掌握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用尺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3)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概括等方法,培養同學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同學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體觀念,這也是難點所在。

          課前談話

          1.談話(出示直尺):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直尺)對,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直尺,那你們知道人們為什么要發明直尺呢?

          過渡:人們為了準確的知道物體的長度發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過什么信息告訴我們物體的長度的呢?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直尺。

          2.同學觀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學觀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長長短短的線,有數字,大格,小格。)

          指導并板書:直尺上這些長長短短的線有個名字叫做刻度線。(板書 刻度線)

         。2)找一找:數字和線是怎么排列的?

          指導并板書:數字0對的長刻度線取名叫0刻度線,你知道這個0表示什么意思嗎?(這里的0不是表示沒有,而表示起點)你也能學著給數字1對長刻度線取名嗎?(1刻度線),數字5對的長刻度線就叫( )?

          (3)描述:相鄰的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小格的長度怎樣?相鄰的長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大格,數一數你的直尺一共有( )個大格。一個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結:直尺就是通過這些刻度線和數字告訴我們長度的。

        小學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測量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

          2、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

          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

          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交流測量的結果,引出毫米。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探究體驗

          1、了解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提問:“從尺中,你發現毫米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嗎?”。

          (2)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后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讓學

          生多說發現這個關系的過程。

          2、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在尺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的東西!

          先在組內說,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一數看有多少張。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說出填寫的結果。

          2、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3、師生共同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

          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或寬),再用尺子進行測量。完成

          后,讓學生對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分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集錦15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

        小學數學教案5篇02-2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25

        小學數學教案(通用15篇)02-25

        小學數學教案匯編15篇02-25

        小學數學教案(合集15篇)02-2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四篇02-20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5篇02-25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02-24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02-2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