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時間:2023-07-06 13:16:26 志鎧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通用8篇)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品味詩歌精彩的語言。

          2、學習想象、夸張等藝術手法。

          重點難點:

          品味鑒賞詩歌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時間穿越千年,而今唐詩依然被我們吟唱。這燦爛的詩園中,有一個人曾為唐詩樹起一面獵獵大旗,引領唐詩走上了浪漫主義的高峰。他就是詩仙——李白。

          因為李白有顆狂放之心,所以他只須把胸中那口氣噴出便成就華美的篇章。

          于是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壯闊;

          于是有“仰天大笑出門去”得意;

          于是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

          他的詩中更有如席的雪花,三千之飛瀑;以及他的危樓摘星,他的夢飛吳越無不讓我們感受到想象之奇妙。

          所以也只有狂放的李白,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文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被人稱為“奇之又奇,然自騷人以還,鮮有此調也”的詩篇《蜀道難》,體會李白浪漫主義的詩風。

          展示教學目標。(課件展示目標)

          1、品味詩歌精彩的語言。

          2、學習想象、夸張等藝術手法。

          二、向大家介紹三種讀詩方法:

          (1)響讀——放聲朗讀,初感文意。

          (2)品讀——領悟語言、學習寫法。

          (3)吟誦——入情入境,審美體驗。(課件展示方法)

          三、響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感知詩歌大意。

          標出自己讀不準的字詞。

          明確字詞的準確讀音。(課件展示字詞學生讀)

          2、請大家簡單說說詩歌寫了什么內容,談談對印象最深的詩句的理解。

          (學生交流展示)

          ——大家初讀此詩,感受到了蜀道的雄奇險峻,體會到作者對朋友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勸誡。詩中想象、夸張的大氣,讓人讀之難忘。

          四、下面老師范讀課文,初步體會詩歌的情感。

          3、找出詩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走向的詩句,并解說。(學生交流)

          (在文中三次出現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句子。)(課件展示)

          ——大家對這幾句詩歌感情的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這一唱三嘆的句子,讓我們有一種獨特的體驗。“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開篇感嘆詞連用,直抒胸臆,極力夸張。蜀道之高盡現眼前,讓人驚嘆不已;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蜀道之險,讓人又驚又怕,畏懼不敢前行;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面對地勢兇險,戰禍慘烈,人只有嘆息之情,作者也只能為朋友擔憂了。

          讀至此大家已初感詩文用語之奇。

          (明確嘆:高(驚)

          嘆:險(懼)

          嘆:兇)(憂)(板書)

          學生再讀該段,體會一唱三嘆所表達的情感。

          五、品讀課文:

          4、北宋歐陽修《太白戲圣俞》詩云:“太白之精下人間,李白高歌蜀道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落筆生云煙!币仓挥欣畎啄荛_篇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先聲奪人,那么蜀道到底有何難呢?

          讀第一段,請找出具體描寫“難”的詩句,說說詩人怎樣把抽象的“難”展現在你我面前。(可以從:傳神的詞語、表現手法、寫作角度等方面點評。)

          (給出一個賞析范例)

          (如: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前一句運用絕妙的夸張,“捫”“歷”兩個動詞的連用,顯出行人出沒在星宿之間,山高之狀就顯現出來,更讓人感覺行走的艱難。后一句中通過“撫膺”“長嘆”的動作表現出行人的心驚膽戰,以及無法繼續前行時無助的嘆息之情!拔歉甙俪,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敝械拿鑼懪c此處有異曲同工之妙。)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足見其與世隔絕之久;“地崩山摧壯士死”更見辟路之難;終于“天梯石棧相鉤連”。世上本沒有路,開辟出來了,也便有了路。路有了,可是這路好走嗎?神龍至此仍要回轉,善飛援之“黃鶴”“猿猱”面對奇絕之蜀道尚且不得過,就反襯人行之更難。

          又以“縈巖巒”山之高危,“捫參歷井”“撫膺坐長嘆”人之無助的神態、動作,正面慨嘆。如此行道能不難乎?這一切不僅讓行人無助,讓我們讀者也不禁膽戰心驚。

          讓我們在驚心動魄中再讀第一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作者濃郁的情感和奇妙的筆法。熟讀成誦。

          (梳理出:隔絕之久——辟路之難——奇絕難行——撫膺嘆難)

          5、請同學們總結把抽象之難化為具體可感的方法有哪些。

          (極度夸張;奇幻神話;他物反襯;正面描。荷駪B、動作。手法變換,語言便在排空而來的氣勢中展現的大氣磅礴,音韻回環,同時又不失細致、精準。

          6、第一段中蜀道之難已至極點,詩人還能怎樣寫難,你對詩人下文的描寫又會有怎樣的驚嘆呢?

          請大家跟著老師讀這一段(師大聲讀,生低聲跟讀)

          通過讀我們初步感受了這一段的描寫側重于意境的營造,請你從語言、手法、意境等角度,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說說自己的賞析,然后交流。

          (學生品讀、鑒賞、交流)

          ——詩人憂君入蜀,更因深山絕境中有如此之景:一“悲”一“號”,一“啼”一“愁”,于是古木參天,氣象森嚴,凄厲鳥聲,回蕩其間。豐富的想象,把人引入一個悲涼、慘淡的境界,詩人忍不住詢問友人何日歸還。

          “連峰”“枯松”之靜,“飛湍”“瀑流”之動相互映襯,雄偉壯闊的群峰,絕壁倒掛的枯松,擊崖震響的水石,萬壑雷鳴的音響。既充滿詩情畫意,又令人聞之色變。這排山倒海的力量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不由生畏。至此對蜀道之難的真切駭人的描寫似已達到登峰造極之境。詩人不由質問——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以蜀人口吻勸阻“西游”之人不要來蜀地。

          在悲凄中變色,在震響中生畏,讓我們再審視這畏途,審讀詩人用語之神妙,詩歌意境之奇也盡顯眼前。

          再讀,背誦該段。

          7、風光變換,險象環生,在這樣驚險的氛圍中,我們隨詩人的思緒飛往劍閣,生讀其地勢險要的句子

          (生讀,自由交流該段傳達的詩人的情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

          ——勸誡友人,憂安居之難,嘆仕途坎坷,對國事之隱憂。)

          8、回觀全文,詩仙三次感慨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蘊涵著不同的心理體驗。第一次,初入視野,驚呼其高。由隔絕之久,驚呼開辟之難,第二次由山勢之危,詩人以鬼神莫測的筆法展示度越之難,憂懼之情溢于詩間,第三次由地勢之險、戰禍之烈,憂安居之難,憂朋友之行,憂國事之艱!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一句,在文中反復詠嘆,內容逐次加深,產生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詩歌從語言、寫法到風格、意蘊無不顯奇。至此蜀道之難在作者奇妙的筆法中展現在我們面前。

          六、吟誦詩文:

          9、現在,讓我們在深刻的體悟中吟誦這首極盡想象與夸張的“奇之又奇”的千古絕唱——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配樂生讀)

          10、一曲蜀道難行之悲歌,既有個人之憂情,又有國家之怨情。中國詩壇上最瀟灑飄逸、狂放不羈的詩人——李白,他以獨特的個性,滿懷的抱負,傲岸的反抗,在這里奏一出了最強音。天才極至,似乎沒有任何約束,似乎毫無規范可尋,一切都是沖口而出,隨意創造。這首詩語言奇,意境奇,風格奇,意蘊更奇。正可謂“奇景奇語發奇調,千古奇詩耐思量”。我們不僅讀李白的詩,還要讀更多的經典,讓這些優秀人物的文字涵養我們的性靈,讓文化的驚魂永遠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本詩的創作背景和創作目的。

          (2)體會詩人夸張、想象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學習誦讀詩歌的技巧、背誦的要領。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鑒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3、思想情感目標

          (1)整體感知全詩的感情基調,疏通大意,把握全詩的行文脈絡。

          (2)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仔細品味詩人奔放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新奇大膽的夸張和生動活潑的語言,用心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2)認識、理解學習的意義、作用和正確態度。

          2、教學難點

          (1)領悟詩中想想奇特、豐富,氣勢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2)深入理解浪漫主義創作手法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啟發法、點撥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用具:

          幻燈機、黑板、板擦、粉筆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內容:

          1、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解題;

          3、疏通文句

          (1)學生閱讀注解,理解重點文言實詞、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2)教師訂正并講解重點文言實詞、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4、試譯難句、難段或全文

          (1)、口譯

          (2)、筆譯

          (二)預習要求:

          1、作者和作品的簡述,整體把握文章。

          2、生字詞的讀音字形和意義。

          3、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粗通本詩,并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初步感悟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

          (三)具體步驟:

          1、導入新課: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最高峰,唐詩是中華藝術園地的瑰寶,歷經千年,至今仍以它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絢麗多彩的藝術風格閃耀著耀眼的光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仙李白的《蜀道難》。

          2、作者、寫作背景簡介:

          (1)作者介紹: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于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于安徽當涂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2)寫作背景簡介:對《蜀道難》的寫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說法:甲、此詩系為房(王官)、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并無寓意。這首詩最早見錄于唐人殷(王番)所編的《河岳英靈集》,該書編成于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公元七五三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岳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王官)、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說顯然錯誤。至于諷刺章仇兼瓊的說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雖然盤剝欺壓百姓,卻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結朝中權貴,以求到長安去做京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后一種說法比較客觀,接近于作品實際。

          (3)基礎積累:

          噫吁嚱(yīxūxī) 魚鳧(fú) 秦賽(sài) 石棧(zhàn) 猿猱(náo) 縈(yíng) 捫(mén)參(shēn) 撫膺(yīng)崢嶸(zhēng róng) 崔嵬(wéi) 喧豗huī) 砯(pīng)崖

          轉(zhuàn)石 萬壑(hè) 巉(chán)巖 吮血(shǔn xuè) 咨嗟(zī jiē)

          3、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認識字音,讀準詞語。

          (2)初步醞釀朗讀時的感情,整體感知全詩的感情基調,疏通大義。

          4、解題:

          《蜀道難》樂府舊題,李白以舊題出新意,他所說的“蜀道難”到底有多么難行呢?作者是如何表現蜀道難行的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聽一聽這首詩歌的'朗讀錄音(多媒體放映朗讀錄音,配以巴山蜀水的畫面)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自由梳理詩歌內容,并在理解有難度的地方做上標記。(同學在梳理完之后找出問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解答。)

          5、課文分析、歸納以及賞析:

          (1)結合課文中的注釋以及要求認知詞義,請學生疏通詩句的意思。

          (2)學生對難以理解的詩句進行質疑,師生共同解決疑難,有助于把握詩句內容。

          (3)分析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蜀道難》這首詩以驚人的藝術夸張,豐富的想象和雄偉磅礴的氣勢,描寫了蜀道的雄奇、險峻、壯麗,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同時也流露出了詩人對當時軍閥割據局面的深刻憂慮。

          (四)小結新課:

          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誦讀李白的作品,體會李白詩風雄奇豪邁,語言自然奔放,詩里溢著一股涵蓋天地的雄渾之氣。李白的眼光可以說是凌駕于寰宇之上的,它的心胸可以容納整個宇宙,并且以這種氣魄看待社會和人生。這種博大壯闊的情懷可以說是唐代詩歌的基調。盛唐造就了詩人們昂揚的姿態,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是當時社會氛圍中的主旋律。

          (五)布置作業:

          1、課后背誦這首《蜀道難》。

          2、收集李白的一些短小經典作品并背誦、分析。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1、鑒賞、研討重點語句。

          2、分析《蜀道難》的雄奇險峻的具體體現。

          3、分析這首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風格以及表現出來的感情基調。

          (二)復習要求:

          1、溫習全詩的大意,注意重點詞語的意思。

          2、請學生背誦全文。

          (三)具體步驟:

          1、導入:

          本文是李白最富浪漫主義色彩的代表作。詩中充分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情感、飛動的靈魂和廣闊的胸襟。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蜀道難》的大意,這節課我們來探討一下詩歌是通過哪些詩句來具體表情達意的呢?

          2、課文教學:

          (1)鑒賞、研討重點語句。

          A文章開頭用“噫吁嚱!危乎高哉!”有什么作用?

          明確:“噫吁嚱”三個字都是驚嘆詞,是蜀地的方言。“噫吁嚱!危乎高哉!”連用了驚嘆詞,它包含著巨大的感情力量,所以才能感覺到蜀道的高峻、艱險,充分表現詩人吐納山川的寬廣胸懷。

          B“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這句的用典有何用?

          明確:這里詩人把我們引向了一個悠久迷茫的歷史時間領域。一方面,從時間的悠遠上加強了詩的感染力量;另一方面,經過這番渲染,激起讀者對蜀地情況的好奇心。人們會從時間悠久的觀念中,這是一種奇險幽深、神秘莫測的地方,并產生一種探求的欲望。

          C“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边@句詩該如何理解?是否有迷信色彩?

          明確:秦蜀兩地間本來只有鳥道而無人路,是古代的大力士用她們的雙手拽倒了險惡的高山,才給我們打開了一條道路,消除了秦蜀地長久隔絕的局面。詩人對于壯士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及其壯烈犧牲的精神,表示了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歌頌。這個神話故事的運用沒有絲毫迷信色彩,而是有力的、信服的歌頌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

          D“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是全詩2的主旨,為什么詩人要在最后寫蜀地戰禍一段?這樣寫與詩的寓意有什么關系?

          明確:從詩的內容看,此詩應是詩人在長安時為送別友人入蜀地而作的。全詩及言“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意在為友人此去路途的艱險而擔憂,“問君西游何(幾)時還”,人還未去卻已問歸期,詩人不忍故人離去,依依惜別之情自現。最后一段寫蜀地戰禍,意在告訴友人蜀地并非久留之地。而劍閣是蜀中要塞,由“蜀中之險甲于天下,而劍閣之險尤甲與蜀”可見,寫劍閣之險引出蜀地戰禍,既是寫蜀道之難的繼續,也是惜別之情的升華。去蜀難,留蜀亦難,“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這樣的詩“諷人之義”便顯的水到渠成,自然而完美。

          (2)分析歸納:

          《蜀道難》的主旨是什么?

          明確:全詩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為主線貫穿始終,是全詩嘆詠基調的重要體現。統觀全詩,詩人的感嘆思路是:先嘆蜀道之高,在嘆蜀道之險,最后感嘆蜀地戰禍之烈。

          (3)能力提升:

          A詩人是怎樣來表現蜀道的奇峰險峻的呢?

          明確: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鸝不得飛度,猿猱欲度愁攀援——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收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恐——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的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的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薄獦O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李白正是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的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的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一副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B說說這首詩的感情基調?

          明確:這首詩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為主線貫穿始終,顯示了它的詠嘆基調,統觀全詩,詩人詠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禍之烈。這三嘆其實蘊含了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边@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能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边@是嘆蜀中戰禍之烈,詩人用具體描寫方式,再現了“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圖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這首詩,我們充分領略到了氣勢縱橫、氣象闊大的雄壯美、傾瀉而出、率直豪爽的形象美。讀其詩有一種情感搖曳的感覺,有一種不的不伴詩人情感變化而怒的感覺,有一種凈化靈魂,提升境界的感覺。這就是名篇的成功之外。下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誦這千古名篇。

          (五)布置作業:

          1、課后自由誦讀《劍閣賦》。

          2、思考并完成課后的練習題。

          (六)板書設計:

          一嘆蜀道之難

          嘆高 蜀道的來歷 蜀道自古難行

          蜀道的高峻

          二嘆蜀道之難

          嘆險 蜀道上環境凄涼 蜀道之難 蜀道難

          蜀道上山水險惡

          三嘆蜀道之難

          嘆戰禍之烈 劍閣險要 早還家

          慘象環生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

          2.結合詩歌內容講解誦讀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達。

          【教學重點】

          指導誦讀、指導學生欣賞散文化詩句。

          【教學難點】

          詩歌內容的鑒賞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名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1.學生朗讀,指出作者。

          ……

          李白

          2.回憶李白詩中的一些名句。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3.簡介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

          4.教師補充:

          “詩仙”來歷,源自他寫《蜀道難》。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的命運開始于漫游,也結束于漫游。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到來。但到了長安,得了個侍御閑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當時的最高封建統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不甘趨炎附勢,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難》寫于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當時著名詩人賀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見到了《蜀道難》,贊嘆不已,連連稱贊說“謫仙呀謫仙!”

          后人就開始稱李白為“詩仙”。

          縱觀李白的詩歌創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張,使詩歌氣勢磅礴,后人稱贊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關于這點我們已經在已經學過的詩句中感悟到,如: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蜀道難》,再來感受他這種恣肆汪洋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濟世救民”的思想。

          ——板書:蜀道難 李白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先讓一個同學朗讀。

          ……

          教師指導以下幾點。

          1.正音。給下列詞語注音并注意寫法。

          噫吁嚱 yīxūxī 魚鳧 fú 石棧 zhàn 猿猱 náo 縈巖巒 yíng 捫參 ménshēn

          撫膺 yīng 巉巖 chán 飛湍 tuān 喧豗 huī 凋朱顏 diāo 砯崖 pīng

          崔嵬 cuīwíi 咨嗟 zījiē

          2.再請一個同學朗讀。

          ……

          從李白豪邁磅礴的寫作氣勢上看,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

          ……

          文章主要是運用多種手法,從多個角度突出蜀道的難,這個“難”指行走艱難,出入不便,應該在詩句中已經反復表達出了作者著這“難”的感嘆,大家說,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感嘆之情?

          ……

         、汆嬗鯂剑:醺咴!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②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凼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3.指導朗讀。

          這三句話采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蜀道之難的感嘆之情。但是這三次感嘆對蜀道艱難的表達角度(特點)卻是不一樣的,請同學們結合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

          第一句感嘆蜀道的“高危”,在全詩的`開頭,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調,也領起下面四句神話傳說。所以要讀得很有聲勢,特別是“噫吁唏”三個感嘆詞重疊,更加重的驚異之感,所以要讀得高亢。

          教師讀: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學生讀(反復讀):……

          第二句感嘆蜀道的“驚險”!笆谷寺牬说蛑祛仭,聽了這些內容后,不禁使人紅潤的容顏都為之凋傷憔損,它總結前面7句,要讀得慢而傷感,要低調。

          教師讀: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學生反復讀:……

          特別是:尚不得、愁攀援、何盤盤、坐長嘆、何時還、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

          第三句感嘆蜀道的“兇險”。它總結了上面8句,要讀得緩慢、深沉,讀出感嘆來。

          教師讀: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學生讀:……

          4.聽課文錄音朗讀。

          ……

          5.學生齊讀。

          三.小結。

          詩人襲用樂府古題,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

          詩人表面寫了蜀道的艱難,其實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

          詩風氣勢磅礴,風格豪放,險中見奇,展現了詩人杰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朗讀時應讀出這樣的氣勢。

          第二課時

          主要是對詩歌內容進行賞析,并體會李白豐富的想象力,夸張渲染等恣肆的手法。同時感悟詩歌寓意。

          一. 復習回顧。

          昨天我們初步感受李白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夸張等手法描述了蜀道之難,感悟了詩人一嘆三詠(又稱反復)的藝術手法。這并非簡單的重復,大家來看,主旨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每一次出現,或前或后總有一個提示內容的“副句”伴隨著它:

         、汆嬗鯌颍:醺咴!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寫詩人仰望蜀道時發出的感嘆,突出地表現了蜀道的高不可測,正是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日、捫井歷參等張本。

         、谑竦乐y,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副句“使人聽此凋朱顏”頗有“談虎色變”之嘆,意在說明蜀道是“驚險”,不可輕易前往;

         、凼竦乐y,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副句“側身西望長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說的劍閣形勢之險和蜀中戰禍之烈,又跟開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應,更顯得意味深長,以此結束全詩,可以使讀者興無窮之嘆,將“蜀道之難”的全部內容概括無余。

          詩人在繼承前人創作的基礎上,有了自己的發展和創新。

          二.探索作者豐富的想象,運用夸張渲染的手法。

          讀這首詩,如從畫廊經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你的眼前,它們那闊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氣勢,使你怵目驚心,嘆為觀止。

          接下來我們來探索作者這種獨特的“大氣”。

          1.我們先看第一節(朗讀):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這一節里,詩人主要是運用豐富的想象,突出蜀道的“高危”。那么,他又是怎樣進行想象的呢?

          ……

          這一層寫蜀道來歷:蠶叢魚鳧開國,五丁開山兩個神話傳說寫出了蜀道悠遠的歷史和神奇的來歷。寫出歷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

          2.再看第二節(朗讀):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一節里,詩人虛實相映,通過摹寫神情、動作以及感覺突出了蜀道的驚險。那么詩人又是用什么有映襯?摹寫了怎樣的神情、動作和感覺?

          ……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摹寫感覺: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3.再看第三節(朗讀):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

          胡為乎來哉!劍閣崢嶸而崔嵬。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這一節中作者再運用了夸張和聯想,突出了蜀道的兇險。那么,作者運用了哪些夸張和聯想呢?

          ……

          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運用聯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極言蜀道的兇險。

          4.學生朗讀,再體會李白這種恣肆汪洋的寫法。

          ……

          5.教師小結:

          李白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觀賞,而是熱情地贊嘆,他或夸張或想象,虛虛實實,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我們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岳,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這就是李白,一個“大氣”的李白!

          三.簡單探索詩歌的寓意。

          結合之前講過的背景: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中心句梳理思路的方法,感受蜀道雄奇險峻的特征,理解詩歌的意境和主旨。

          2、鑒賞詩歌描寫蜀道的多種手法,品味李白詩歌雄奇瑰麗的浪漫主義風格。

          3、熟讀成誦,陶冶情操。

          二、過程與方法

          朗讀含吟法、集體討論法、賞析品味法。

          二、教學重難點

          1、分析蜀道難的具體體現。

          2、賞析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難點)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1、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2、疏通字詞,初讀感知課。

          3、找出全反復出現的中心句,整體感知蜀道難的原因,理清章的思路。

          4、學習第一詩節。

          一、導入課

          唐朝詩人中有很多人有別號,例如:

          詩圣

          詩佛

          詩豪

          詩囚杜甫王維劉禹錫孟郊關注人民疾苦和國家命運,有儒家的圣人情懷篤信佛教,詩中有佛理堅強不屈,遇挫彌堅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元問嘲笑他是“詩囚”

          詩魔白居易“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寫詩“口舌成瘡,手肘成胝”詩鬼李賀想象新奇,意境怪誕,迷離恍惚,詭譎多姿。

          詩仙

          “詩仙”是誰他為何被稱為“詩仙”翻譯下段言,了解“詩仙”稱號的來歷:李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

          本原是贈給一個入川的朋友的,后來轉送給賀知章,得到賞識和引薦,42歲時被玄宗皇帝禮聘入朝,做了三年翰林,也就是學侍從,但他不甘心充當御用人,為皇帝風花雪月的生活唱贊歌,于是上書請求辭職,這就是后來的“千金放逐”。

          二、聽錄音,對照注釋,疏通生字詞。噫吁戲yīxūxī四川表示感嘆的方言

          魚鳧fú

          猿猱náo捫參歷井mén巉巖chán

          喧豗huī砯崖轉石pīng崢嶸zhēngróng崔嵬cuīwéi

          吮血shǔn

          三、集體朗讀課,邊讀邊畫出全反復出現的中心句,整體感知蜀道難的原因,理清章的思路。

          1、全反復出現的中心句是什么三次反復,字稍有不同,聯系前后句,比較三個句子意思的差別。

          第一次:“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第二層次:“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第三次:“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常咨嗟”。

          差別:提一次側重:蜀道難,難在其高而曲折,難以翻越;第二次側重:蜀道難,難在其險,令人恐怖;第三次側重:蜀道難,難在其亂,令人不敢居住。

          四、精讀第一段,討論本段是從幾個方面來寫蜀道難的明確:從兩個方面寫蜀道難。

          第一方面:寫蜀道修筑難。

          兩個歷史傳說,一是蠶叢和魚鳧,開創蜀國歷史悠久,但因為山高無路,對外隔絕;二是五壯士拉蛇開山,形成天梯石棧。寫五力士開山的傳說,是為了表現蜀道修筑難。第二個方面:寫蜀道行走難。

          蜀道難行,因為山高水險!吧嫌辛埢厝罩邩耍掠袥_波逆折之回川”,神話傳說太陽神羲和每天駕車行走于天空,遇到蜀地的高山也要繞道行走,水波到了這里也被阻擋倒流;“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善于飛翔攀援的動物都無法翻越蜀道,何況人呢“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蜀道不僅巍峨,而且“百步九折”,何等曲折

          因此,行走于蜀道的人,在山巔上“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登上頂峰,手捫星辰、撫胸長嘆,步履多么艱難。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5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掃除字詞障礙,初步品位詞語的妙用

          過程與方法:理清課文思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重點難點

          重點:掃除文字障礙

          難點:理清課文思路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蜀道難

          李白,浪漫主義詩人,讀李白詩,我們驚詫于他才思的綺麗,字里行間,帶有一股飄忽飛逸的神仙氣息。在他的詩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塵土,完全恢復了他仙人的姿態:上窮碧落下黃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時空中毫無拘束地游行。今天,讓我們再次追隨詩仙,一起神游《蜀道難》

          活動2【活動】檢查預習

          魚鳧fú 石棧zhàn 猿猱náo 縈巖巒yíng 捫參mén

          撫膺yīng 飛湍tuān 喧豗huī 凋朱顏diāo 砯崖pīng

          活動3【講授】講授

         。ㄈ┪膶W知識

          1、作者: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官至供奉翰林,性格豪放,感情奔放。形成了他飄逸、奔放、雄奇壯麗的藝術風格。

          詩仙李白從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離開四川之后,便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時仙逝。一生在中華大地留下了不少足跡。所到之處,留下了不勝枚舉的動人華章。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復雜,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肮Τ缮硗恕笔侵渌簧闹鲗枷。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報負。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

          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征是:

          滿腔的熱情傾注于描寫的對象中

          意象常常超于現實

          大膽的夸張

          2、后人評價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杜甫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飲中八仙酒》

         。ㄋ模┱w感知

          1.字詞正音

          2.聽朗讀帶

          3.誦讀課文

          4.蜀道方位圖

          長安——陽平關(洛陽)——劍閣——程度(錦都)

          古蜀道:蜀道北起陜西漢中寧強縣,南起四川成都,全長450公里,入川經廣元、劍閣、梓潼、綿陽、德陽等地,沿線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

         。ㄎ澹╄b賞第一自然段

          重點字:開國何茫然:……的樣子

          爾來四萬八千歲:那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回旋、倒流

          青泥何盤盤:形容山路曲折盤旋

          百步九折縈巖巒:圍繞

          捫參歷井仰脅息:摸

          以手撫膺坐長嘆:胸口

          詞類活用: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回轉/調頭c

          猿猱欲度愁攀援:形容詞的意動用法,為……發愁

          古今異義:可以橫絕峨眉巔:古義:渡、越;今義:斷絕、窮盡、走不通

          特殊句式: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狀語后置句)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詩人李白的生平

          2、明確詩歌的基本內容及行文脈絡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習給詩歌劃分節奏,反復誦讀,體會詩歌情感、

          2、重點賞析詩歌的主要詩句的深刻含義,把握詩歌的主旨、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品味詩歌的特色,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調,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高中階段學生對詩歌的正式接觸是必修三的第二單元,學生對古典詩歌有一定的了解,但僅停留在機械的記憶層面。學生對詩歌的文體特征、時代特點、及創作背景都比較陌生。另外學生對詩歌的賞析知之甚少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從學習詩歌的朗誦入手,領會詩歌循環往復逐層深化的情感節奏和豪邁飄逸的氣勢

          2、把握詩歌的基本內容

          二、教學難點:

          探究本課的情感主旨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多媒體影音(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國的盛唐時期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仙”。他是誰?(明確:李白)李白在文學上取得了后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詩圣”杜甫對他極為傾服,稱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難》。

          二、誦讀感知風格之奇

          1、朗讀詩歌的技巧

         。1)節奏

          劃分節奏,一般有兩種依據:音節劃分或語意。在朗讀時停頓的一般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音節或語意。

          例: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語速:

          在表達憂郁、悲傷、痛苦的情緒時,語速應該比較緩慢;而快速的動作、緊張的場面、或表達興奮、激動的情緒時語速應快。

          例: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3)語調:

          表達高昂激動的感情或疑問、命令的語氣,用升調;表達低沉平緩的感情用降調;僅是敘述的話,用平調。

          例:噫吁嚱,危乎高哉!

          問君西游何時還?

          2、下面先請大家聽一遍范讀,正字音。

          3、生誦讀,通過誦讀和聽讀感受這首詩歌有怎樣的風格?

          [明確]雄渾、豪放

          三、品讀詩歌意境之奇

          1、詩歌的三次詠嘆在哪里?

          [明確]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zī)嗟

          2、這三次詠嘆重復嗎?角度有何不同?哪些句子可以體現?

          [明確]:不重復

          一嘆:高

         、偕嫌辛埢厝罩邩耍掠袥_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龍回日”的神話故事,作者還用了上下對舉的方式說明蜀道難行寫出了山勢之高,綿延接天萬仞之深,極望回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寫得令人心驚肉跳

          ②“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攀緣”——按理說黃鶴飛得很高,連黃鶴都飛不過去,可見蜀道山勢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緣技術比較好,這種山連猿猱都攀不過去,可見山勢的險峻通過黃鶴和猿猱都飛不過去或者攀不過去來側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實際上是一種以虛襯實的寫法

          [小結]主要用了神話,突出了蜀道的高峻,連太陽神見了它都要繞道行駛,意象可謂闊大雄奇

          二嘆:險

         、佟暗姳B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這是詩人設想游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凄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②“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砯崖轉石萬壑雷”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砯崖轉石,都會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云“其險也如此”運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小結]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確非他人之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潛云“起雷霆于指顧之間”,絕非虛言!

          三嘆:亂

          [明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表現了蜀道易守難攻,地勢的險要

          所守或匪親,……殺人如麻變現了蜀地兇險

          [活動]生讀這幾句話,感受蜀地的兇險讀出緊張的語氣

          [小結]蜀道如此的高峻,如此的險阻,猛獸如此的兇惡

          3、[討論]這三次詠嘆的感情強度一樣嗎?為什么?

          [明確]不一樣,感情越來越強烈,在最后一次詠嘆達到詩歌感情的最強音、

          因為:第一,語氣上越來越強烈、

          第二,內容上,從神話到現實,從自然環境的高險到社會環境的亂,最后詩歌的情感達到最強音,主題升華,表現了對家國社稷的憂思。

          四、作業:背誦本詩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7

          【文本解讀】

          《蜀道難》是雜言古體詩,格律不拘,形式靈活。這首詩想象奇特,筆意縱橫,境界闊大,集中體現了李白詩歌豪放飄逸的創作特點。誦讀時,一方面要感受雜言古體詩的參差錯落之美,另一方面要想象作者筆下蜀道的雄奇險峻,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素養目標】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

          2.品味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體會其詩作的藝術風格。

          3.走近激情、浪漫、詩性和放達,探究詩歌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鑒賞李白激昂俊逸的詩風,探究本課的情感主旨。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導入

          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人們尊稱為“詩仙”。他是誰?(李白)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往訪,看到了李白寫的《蜀道難》,他看完了之后,大嘆一聲:“李白不是人,你是天上的仙人被貶謫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們尊稱為“詩仙”,那么這首給李白帶來“詩仙”美譽的《蜀道難》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知人論世

          1.了解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平生有“大濟蒼生”之志,但不被重用,加之個人的傲岸不羈,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詩酒逍遙,最后客死安徽當涂。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

          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詩作《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藝術特色。

          2.相關背景

          從詩的內容來看,此詩很可能是詩人在長安時為送別友人入蜀而作。詩中的“君”有人說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說僅是一種虛擬方式,即實無其人,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詩中,詩人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告誡人們不要只看到“錦城”的“樂”,應該“早還家”,因為這里的道路奇險無比,且隨時可能發生戰亂。后來的“安史之亂”足見詩人政治預見的正確。

          3.解題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蜀道,蜀地的道路。難nán,艱難。﹙進入﹚蜀地的道路艱難(難行)。

          4.了解古體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體,主要是指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們的體式而寫的詩歌。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表現在詩題上,有歌、行、引、吟等體裁!妒竦离y》就是一首典型的古體詩。

          二、初讀感悟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噫吁嚱(yīxūxī)鳧(fú)棧(zhàn)猱(náo)

          捫參(ménshēn)崢嶸(zhēnɡrónɡ)巉(chán)湍(tuān)

          咨嗟(zījiē)豗(huī)砯(pīnɡ)崔嵬(cuīwéi)

          2.解釋下列詞語

          ①何:多么。

         、诋敚簩χ,向著。

         、郾P盤:曲折回旋的樣子。

         、軖校河檬置。

         、葩撸盒亍

         、拮和剑。

         、叩姡褐宦犚。

         、嘈Y:喧鬧聲,這里指急流和瀑布發出的巨大響聲。

         、岢f崖:水撞石之聲。

         、夂鸀椋簽槭裁。

          9322;崢嶸、崔嵬:都是形容山勢高大雄峻的樣子。

          9323;咨嗟:嘆息。

          三、文本研究

          【思考1】梳理脈絡

          明確第一段:先總寫蜀道之難,然后寫蜀道的歷史、地貌、來由,最后寫蜀道的高危。

          第二段:蜀道之險。

          第三段:蜀中戰禍之烈。

          【思考2】主旨句是什么?

          明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思考3】詩人是怎樣來表現蜀道之難(雄奇險峻)的?

          明確①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險阻。

         、趥让嬗骋r: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③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芙杈笆闱椋汗拍净臎觥ⅧB聲悲凄(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蜀道上空寂悲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葸\用夸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了驚險的氣

          【思考4】詩中多次出現“西”字,如“西當太白有鳥道”“問君西游何時還”“側身西望長咨嗟”,這表明詩人的立足點在秦。這與“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是否沖突?

          明確不沖突。“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詩人借用蜀人的口氣,對歷險而來的游者深表嘆息!昂鸀楹鮼碓铡辈皇窃儐,而是慨嘆,它暗含“何苦而來”之意。

          【思考5】主旨句三次出現,所在位置和具體內容都有變化,體會這三句話的具體作用。

          明確開頭一句,領起全文,嘆蜀道之高,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調。

          中間一句,嘆蜀道之險,再次強調蜀道之難行,把詩歌推向高峰。

          尾一句,嘆蜀中戰禍之烈,照應題目、開頭,給人強烈的感嘆。

          【思考6】“蜀道難”本來是一個難以描述的心理感受,李白卻描繪得非常動人。那么,你認為李白是如何把這一難述感受描繪得如此生動的呢?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 (示例)(1)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借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詩中描寫的事物被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因而才呈現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

          (2)詩人善于把想象、夸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

          (3)詩歌句式靈活,形式多變。運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參差錯落、長短不齊的句式,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韻腳也不斷變化,適合表現自由不羈的氣魄,描寫蜀中險要環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

          【思考7】你認為本詩的主旨是什么?

          明確觀點一:此詩即事成篇,為送別友人入蜀而作,表達對友人的擔憂和關心。

          觀點二:表面寫蜀道的艱難,實則寫仕途坎坷,表達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

          觀點三:寫蜀道艱難,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

          【思考8】對比與思考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ㄗⅲ偬拼诖髿v元年(766)春,岑參作為僚屬隨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入蜀平亂,途徑五盤嶺時作。五盤嶺:秦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巔。

          問題:蜀道歷來以艱險著稱,為什么詩人卻說“不覺蜀道難”?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①詩人入蜀是為報知己,為平蜀亂,雖然途中山巒重疊、險灘暗藏,但不覺艱險。②詩人登上山頂后,心曠神怡,因此所觀之景雖奇險但他感覺富有情趣。

          四、明晰主旨

          本詩襲用樂府舊題,借助豐富的想像,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強烈的熱愛之情,揭示出當時太平景象后潛在的危機,透露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關切。

          五、拓展閱讀

          李白與宇宙處于平等的地位,他是它的朋友。也可以說李白心里裝著整個宇宙,并以這種氣魄看待社會與人生。他仿佛有一種神秘的感覺,覺得自己不是世間的凡人,這種感覺又因賀知章對他的稱呼(謫仙人)而強化了,這種氣魄和感覺,以及由此形成的境界是前人的詩里從未有過的`,當屈原以其《九歌》對諸神頂禮膜拜的時候,他不過是匍匐于地上的一個微小的生靈。當曹操“東臨碣石”,歌詠那吞吐日月之大海時,他不過是宇宙的禮贊者。至于南朝以山水詩著稱的“二謝”,他們筆下就只有山容水態而已。隋唐以來出現了王維、孟浩然這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但他們的境界不過是清遠靜謐。只有李白才開拓出一種全新的境界,即宇宙境界。

          李白的宇宙境界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他往往是從大處把握對象,得其神氣略其形色,李白似乎常常是站在高處鳥瞰世界,能看到大景觀,得到大氣象,其詩:“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本驼谜f明了他自己常取的視角。又如“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薄扒锷珶o遠近,出門盡寒山!薄疤扉T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边@些詩句都是因宏觀的視角而形成宏偉的境界。如果以杜甫、孟浩然與李白比較,李白的這個特點就更顯然了。杜甫以體貼入微筆觸細膩而見長,他能刻畫別人看不到的景物內層的漣漪,表現自己內心深處情感的細微波動。孟浩然的特點是淡。他的心情是淡的,他的筆墨也是淡的,“淡得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他的詩如一杯清茶、一縷清煙、一片月光、一絲云影。對他們我不想有所軒輊,只是想指出,孟浩然的境界是世外境界,杜甫的境界是人生境界,而李白的境界則是宇宙境界。

          其次,李白處理人事的態度往往是極其灑脫的,對其所愛的人他有火一般熱烈的感情,也許因為這火太旺了反而難以持久;更可能是因為他以宇宙之眼光看待人事,反而把常人看重的種種關系看得無關緊要了。家庭、妻子、兒女、父母、兄弟,在他的詩里幾乎沒有地位。李白看重友誼,他寫過許多熱情洋溢的贈友詩,其中有的詩句足以永遠暖人心房,諸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薄翱耧L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钡脑娂锖苌儆袃墒滓陨贤浺蝗说。杜甫有十一首詩贈他或懷念他,但他只有一首調侃詩給杜甫。他比杜甫年長十一歲,杜甫近乎他的后輩,這也許有點關系,可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他那灑脫的氣質。對于一個自視可與宇宙等量的人,這情形并不奇怪。

          第三,最重要的是李白既然感到自己與宇宙等量,遂亦能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我就是我,既不必為某種現實的目的而取媚于人,也不必因某種外界的壓力而改變自己。李白既然可與宇宙等量,當然也就可與帝王齊觀,而視權貴如草芥了。李白雖欲躋身于廟堂,但并不肯為此而折腰。他雖曾因玄宗的幸遇而自鳴得意,也曾偶爾寫過幾首干謁之作,但總的看來他是堅持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態度。李白目無權貴,但對蒼生百姓卻是親切的。且看《宿五松山下媼家》,“……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睂ξ逅缮较逻@位荀老太太,李白是何等謙遜、何等體貼。而這與笑傲王侯的那個人正是同一個李白!李白的偉大與可愛于此可見,這首詩的境界看似平凡,其實是極其宏偉的。倘若沒有一個寬廣的胸襟,怎能寫出這樣的詩歌?這首詩從另一方面展現了李白的不凡境界。

         。ㄟx自袁行霈著《中國詩歌藝術研究》,有刪節)

          六、素材積累—李白名句

          1.一水牽愁萬里長。

          2.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3.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4.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5.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6.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8.奸臣欲竊位。樹黨自相群。

          9.綿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10.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11.吾觀自古賢達人,成功不退皆殞身。

          七、作業

          完成配套練習。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生平及創作。

          2.了解七言詩、樂府詩、歌行題等文體常識。

          3.領會詩歌的藝術風格、表現手法,提高詩歌欣賞能力。

          4.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背誦全詩。

          5.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詩的意境、風格、章法、氣象和基調等藝術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對詩歌主旨及寓意的理解、探討、評析。

          【教學方法】

          合作與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起詩歌大家酒會想到唐詩,說到唐詩大家就會想到李白。請大家跟我一起回憶背誦高二學過的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中通篇記述夢境中的山水。作者靈動飛揚,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神游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的馬。在他的詩里,在他的夢中,李白抖去凡世的塵埃,完全恢復了他仙人的姿態,上窮碧下黃泉。他的神思在時空之中毫無拘束地暢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他的《蜀道難》,領略一下作者為我們描繪的蜀道上的奇麗險峻的山水,感受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二、簡介蜀道,圖片、音樂欣賞

          蜀道北起陜西漢中寧強縣,南到四川成都,全長450公里,入川經廣元、劍閣、綿陽、德陽等地。沿線地勢險要,山巒疊翠,風光峻麗,關隘眾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形容。

          棧道為無路可通之處,人工鑿壁插以木枋,上鋪木板而成的古代懸空通道。遠望仿佛懸空小閣,故稱棧閣。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險絕艱難與古人堅韌頑強的毅力。

          劍門關,是蜀道上最重要的關隘。這里山脈東西橫亙百余公里,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霄漢。連山絕險,獨路如門,素有“劍門天下雄”之說。

          三、聽錄音朗讀

          聽其聲、悟其情

          四、詩題解說: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初詩人在長安之時,從詩的內容來看,很可能是詩人在長安時為送別友人而作。詩歌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詩的意圖很可能是嚴防野心家發難。

          五、字詞

          噫吁嚱yīxūxī,魚鳧fú,石棧zhàn,猿猱náo,捫參ménshēn

          撫膺yīng,巉chán,巖號háo,古木飛湍tuān,喧豗huī

          砯Pīng,崖崢嶸zhēngróng,吮shǔn,血崔巍cuīwéi,咨嗟zījiē

          六、賞析課文

         。ㄒ唬┱b讀

          1.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4.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5.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ǘ┲赋鲎值囊饬x。

          1.尚

         、冱S鶴之飛尚不得過尚且

         、谏匈t使能崇尚,尊重

         、圳w王使使視廉頗尚能飯否還

          2.危

          ①危乎高哉高

         、谖H缋勐盐kU

         、壅笪W,端正

          ④上屋騎危屋脊

          3.去

         、龠B峰去天不盈尺距,距離

         、陉柣⑷R走趙離開

         、鄢龤埲シx除掉,去掉

         、苡懈胰チ录緣哦砷哉,死不赦前往,到…去

         。ㄈ┲赋霎嬀字的意義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為…發愁,為動用法

          2.使人聽此凋朱顏使…凋謝,使動用法

          3.砯崖轉石萬壑雷使…滾動,使動用法

          4.側身西望長咨嗟向西,名作狀

          5.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比

          6.西當太白有鳥道面對

          7.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溝通相連

          8.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使動用法,使……回轉;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越過

          10.青泥何盤盤多么

          11.但見悲鳥號古木只

          12.雄飛雌從繞林間跟隨

          13.連峰去天不盈尺離滿

          14.枯松倒掛倚絕壁靠

          15.飛湍瀑流爭喧豗急流

          16.砯崖轉石萬壑雷擬聲詞用如動詞,沖擊

          1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人擋

          18.所守或匪親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長蛇互文見義

          20.錦城雖云樂雖然

          21.側身西望長咨嗟深深

         。ㄋ模┱w把握

          1.這是一首樂府詩,詩人一開篇“噫吁嚱,危乎高哉!”便奠定了全詩的詠嘆基調。詩歌主要在詠嘆什么?請找出詩歌的主旨句。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此句在文中反復出現三次,含義有什么不同?作用如何?

          一嘆蜀道高而難行——去之難

          二嘆蜀道險而可畏——境之凄清險惡

          三嘆蜀道戰禍之烈(防)——居之難

          以夸張的語調點出主題,奠定雄放的基調;內容層層深入,有一唱三嘆之效

         。ㄎ澹┰姼杞庾x: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風格

          1.詩的開頭分幾層敘述蜀道的來歷?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么作用?

          蜀道的來歷——長期閉塞、重山疊嶺、五丁開山——歷史悠久

          表現人與自然間的斗爭及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贊揚神力和開路者的勇力。

         。1)點染神話色彩,引人入勝

         。2)開辟蜀道的艱難

          2.細讀“上有六龍回日……坐長嘆”這幾句,說說詩人用了哪些寫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1)點面結合!吧嫌小彼木涫恰懊妗保词竦赖恼w形象;“青泥…”四句是“點”,即青泥嶺的情況,是細節描寫。

         。2)想象和夸張!包S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以虛襯實,夸張地寫出了蜀道之高危;“六龍回日”“捫參歷井”是詩人的想象,說蜀道的高危難行。

          3.詩人給這個蜀道“畏途”營造了怎樣的氣氛?(讀第2段)

         。1)“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渲染了悲涼凄清的氣氛,寫出了旅途的孤寂可怕。

         。2)“連峰去日不盈尺……萬壑雷“渲染了驚險的氣氛,詩人用夸張的手法,由靜而動,寫蜀道山水險惡,讓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

          4.詩歌最后一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聯系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

         。1)極言劍閣易守難攻的險要形勢。

          (2)殺人如麻的殘酷現象。

          (3)勸友人早還家。

          意圖:要嚴防野心家據此造反(發難),搞地方割據。

          在風云變幻,險象叢生的驚險氛圍中,最后寫到了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30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目的在于勸人引以為鑒戒,警惕戰亂的發生,并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這既是描寫蜀道猛獸,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雙關語句,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為詩篇增加了現實的內涵、深厚的意蘊。

         。┤姷慕Y構總結

          七、詩歌小結

          1.一個主旋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兩處用典:①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語出漢代楊雄的《蜀王本紀》)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語出晉代張載的《劍閣銘》)

          3.三種主要情感:①表達對國事的深切憂慮和關切。②表達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③表達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4.四種主要的寫作手法:

          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險阻!_辟之難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于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度越之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夸張渲染:“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夸飾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古木荒涼、鳥聲悲凄,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簿又y

          八、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旁姼璞憩F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坪喴u析一下本詩的表現手法?

          參考答案: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戍邊戰士的贊揚和戰士殺敵報國的決心。

         。2)手法是反襯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謂反襯,在本詩中有兩處:

         、儆铆h境的荒涼來反襯戰士的殺敵報國的英勇精神。

         、谟脩鹗康乃监l之情來反襯戰士的戍邊為國的情操

        【李白《蜀道難》優質教案】相關文章:

        李白《蜀道難》教案03-30

        李白的蜀道難07-20

        李白《蜀道難》03-23

        《蜀道難》李白03-23

        解讀:李白《蜀道難》03-24

        李白 《蜀道難》評析04-17

        李白《蜀道難》學案04-17

        李白唐詩蜀道難03-13

        李白《蜀道難》原文04-0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