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初中政治教案

        時間:2023-07-06 15:03:48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政治教案模板(通用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政治教案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政治教案模板(通用10篇)

          初中政治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自尊自信與虛榮忌妒、自尊自信與自卑、自尊自信與自傲自負的區別,懂得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并能較正確地看待成功和失敗。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學生表演、朗讀、討論分析等形式,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辨證分析能力以及通過活動自我教育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自覺培養自己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自覺鍛煉提高個人的自尊意識和自信心。

          二、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負

          在這一重點中,講自傲自負不是自尊自信的表現并不難,難在如何向學生講清“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對于自尊自信與虛心的關系是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指導學生確切地理解、把握,才能落實于行動。

          2、自尊自信與虛榮忌妒、自卑自傲有本質的區別

          這是本框教學難點之一。每一個年齡階段的人,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初一學生自身心理發展還不是很成熟,對自尊自信的理解容易有誤會,不能完全理解自尊自信反面的一極是自卑,相對的另一極就是自傲等。本框是換了一個角度,從側面,力圖使學生認識對自尊自信的曲解會導致的不良后果和危害。

          3、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

          這一重點雖然在課文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包含的含義是很豐富的,對于閱歷較淺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赏ㄟ^討論、事例分析等形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學會調節心態,從而保持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教法建議

          1、引導學生準確掌握知識,把握自尊自信的準確含義。運用小品表演、討論、舉例等形式,多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2、由于自卑、自傲、忌妒、自負等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在理解時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注意采取多種形式,直觀、具體,化理性為感性,化抽象為具體。

          3、對于自尊自信和虛榮忌妒、自卑自傲的本質區別,應注意從正反兩方面舉例來對比、學習。啟發引導學生真正地把握自尊不是虛榮、自信不能忌妒、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等命題的'確切含義。從正反兩方面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此框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

          1、學生小品表演

          值日生與值周生

         。ㄇ楣潱褐抵苌玳g查衛生,發現某班清潔區內有紙屑,遂找來值日生指出其不足,并準備扣除班級量化管理分。幾名值日生不同意扣分,圍著值周生吵鬧不休。)

          學生分析值日生這種追求表面光榮的心理是"虛榮心",自尊自信是首先要求自己做好。

          學生朗讀:法國莫泊桑短片小說《項鏈》片段。感受女主人公為自己極強的虛榮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學生小品表演

          兩個同學的對話

          甲:期末你能考第一嗎?

          乙:要不是李揚比我多3分,期中我就第一了

          甲:也難怪,李揚學習那么認真,筆記都特清楚。

          乙:你這話倒提醒我了,趁沒人,把他筆記本拿走,讓他考不好。等我考了第一名,我請你吃麥當勞。

          問:偷拿同學筆記的乙是一種什么心理?

          生答:虛榮心太強,導致忌妒心理。

          3、忌妒與自尊自信有什么區別?你能打個合適的比方嗎?

          學生舉例說明忌妒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自尊自信是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

          4、學生活動:挑戰自卑

          歸納:敢于正視不足,不斷嘗試改進,可以避免自卑情緒的產生。

          5、學生活動:按照課前布置由學生講故事,說明"滿招損,謙受益",虛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現。

          6、討論分析:"我該怎么辦?"

          有一個學生叫王偉,他是一個愛勞動、懂禮貌的孩子,只不過在學習成績上表現一般,因此,王偉總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總覺得自己不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同學心目中的好伙伴。因此他時常感到不自信。請問他應該怎么辦?

          引導學生認識,要持久地保持正確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因遭到失敗而自卑,也不要因點滴成功而自傲。)

          7、學生做課堂小結

          初中政治教案 篇2

          一、目標要求: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競爭與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競爭與合作在激發個人潛能和加快社會進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引導學生鍛煉頑強的毅力和樹立堅定的信心以面對生活中的競爭和挑戰,善于把競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力爭上游,懂得以正當的方式參與競爭;同時學會與人合作,鍛煉合作能力與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具備參與競爭、迎接挑戰的勇氣和信心,鍛煉能夠面對競爭中的挫折與失敗的良好心理素質,形成正當參與競爭的'品質;使學生形成寬容他人、欣賞他人的胸懷,培養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質,形成關心集體、重視集體榮譽、為集體作出貢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三、教學難點:

          面對競爭的壓力

          四、知識要點:

          一)競爭是前進的動力

          1、競爭是個人前進的動力

          2、競爭是集體前進的動力

          3、競爭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動力

          二)面對競爭的壓力

          1、競爭壓力的積極作用

          2、競爭壓力的消極影響

          3、鍛煉適應競爭的心理素質

          4、正當競爭,堅守人格

          5、中學生應善于面對競爭的壓力

          三)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1、社會生活離不開團結合作

          2、團結合作才能成就偉大事業

          3、培養合作的能力

          4、競爭與合作,建設美好集體,創造美好社會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4X100米接力比賽,我想大家都參加過吧,即使沒有參加,也觀賞過吧?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你能說說4X100米接力比賽給你哪些啟示嗎?

          小結:這項比賽就是競爭與合作的結果,無論在校園生活中,還是在廣闊的社會天地里,各種各樣的競爭與合作時時處處在進行著,它們不是為了供人觀賞,而是構成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我們這一課就來學習《競爭與合作》,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一點幫助。

          二)競爭是前進動力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71社會風景區“在馬拉松比賽中”

          思考:落在后面的運動員為什么沒有放松努力?

          觀眾們為什么仍然為后面到達的運動員熱情鼓掌?

          結合剛才的情景,談談你對生活中“競爭”的意義的理解。

          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分組討論后,讓每個小組代表交流本小組的觀點,選出優勝組。

          (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競爭的作用和意義:競爭的意義在于每個人全力以赴地參與和爭取,以實現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競爭是大家參與的活動,名列前茅只能是少數。競爭對于勝利者固然意義重大,對于大多數沒有獲得名次的人意義同樣重要。)

          2、競爭是前進的動力

         。1)競爭是個人前進的動力,

          (2)競爭是集體前進的動力

         。3)競爭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動力

          3、你能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競爭嗎?

          4、辨別:中午我們排隊去食堂吃飯時,我們要走在最前面,因為我們走在前面,才體現我們在競爭中是勝利的。

          通過辨別,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不能事事爭先,斤斤計較。讓學生分辨清哪些事是值得全力以赴去爭取的,而無足輕重的小事就順其自然,不必刻意為之;有些事是不該爭,應該讓的。要有“高尚的競爭”。

          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初中政治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與競爭中合作;

          2.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3.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二、教學重點:

          競爭和合作的關系;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三、教學難點:

          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四、教學過程:

          1、在合作中競爭

          競爭與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比如美國的微軟公司和我國的漢王科技公司,兩者既是市場競爭的對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軟的產品中有漢王的科技,兩家的產品在同一市場競爭,在競爭與合作中都得到了發展。

          其實許多公司在發展自己的業務時,要求員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員工步調一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與此同時,員工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許多員工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業績”,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在合作中競爭”。指導學生劃出“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97頁)。

         、倩顒樱喊嗉w的合作競爭

         、谀康模和ㄟ^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驗,引導學生明白在合作中競爭會使集體更強大,使個人進步更快。

         、垡螅洪喿x材料,歸納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驗,討論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驗歸我們的啟發?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級體中,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系?

          ④教師小結: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是先進集體。這個集體具有良好的班風,有一股永不服輸的精神。在與兄弟班級的競賽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項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班上同學各有自己的目標,大家在學習中開展競賽,你追我趕,各顯神通,互相幫助,成績都很優秀。這一事例使我們明白了,在合作中競爭會使我們個人進步更快,使集體更加強大。

          競爭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對我們來說要善于找準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敢于與他人競爭。下面我們看96頁的材料,每位同學選一個項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會我們全班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學生完成后進行交流。

          競爭并不意味著你死我活,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進步,不以成敗論英雄。勝敗乃兵家常事,其實成功與失敗是相對的,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我們應該正確地對待。面對競爭的成功,我們應再接再厲,更進一步;面對競爭的失敗,我們不應彷徨苦悶,灰心喪氣,而應總結經驗,奮起直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2、在競爭中合作

          美國有一大教堂發生火災,2000名教徒在短短的10分鐘內有序地從4個出口逃生,沒有混亂、擠壓,在求生一剎那的競爭中他們選擇了合作,是合作救了大家。教師講述97頁心理學家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分幾個小組同時做實驗,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用時最少)后提問:(當堂實驗的,讓獲勝者回答前兩個問題)

          (1)你認為要在實驗獲勝最佳的方法是什么?

          (2)這個實驗給我們什么啟示?

          (3)合作與競爭的關系是怎樣的?

          教師歸納:競爭中的合作要體現雙贏的原則,競爭對手不能相互拆臺、相互排斥,這樣會兩敗俱傷,雙反應精誠合作、各盡其職,這樣才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也是在競爭中合作真諦所在。那么,我們如何在競爭中合作哪?

          首先,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板書)

          我們要學會欣賞他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他人學習,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超過別人。我們還要學會理解和諒解別人,學會換位思考,要原諒別人的錯誤,理解別人的難處,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求得共同發展。

          其次:需要我們有團隊精神。(板書)

          團的精神使團的內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群體精神。它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于奉獻,使個人利益服從團的利益。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離不開團隊,團隊精神是我們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

          3、課堂小結:現代社會是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它更需要有合作意識和奉獻精神,也更需要“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精神。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要走上社會,都要面對激烈的競爭,讓我們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欣賞,學會共享,以適應未來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4、課堂練習:見練習冊。

          初中政治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九課的第二框題,在教材第105頁至108頁,計劃一課時。本框內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兩目組成,主要內容是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采取什么方式對待他人,要設身處地地替對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別人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體驗他人的情感世界,與人融洽相處,對他人多一分欣賞,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愛心。所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边@框題內容的.學習,對學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重要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如下:

          1、知識目標:領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

          2、能力目標:在生活中、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對他人多一分欣賞,多一分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態度,學會換位思考。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換位思考的實質。

          2、教學難點:領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四、說教法

          為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情感體驗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做符合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八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好表現,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聯系實際安排教學,有利于形成積極融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學法

          為了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設計的學法指導是:

          1、讓學生結合課本105頁虛框內容和生活中給別人取綽號的現象導入新課,讓學生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和這樣做的危害,讓學生直接進入情感體驗。

          2、讓學生分組準備一個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小故事,在班上交流,并談感受,在活動中去掌握知識,領會做人道理,提高語言表達、分析、理解等能力。

          3、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課本108頁的虛框內容,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欣賞他人,與人為善。

          六、說教學過程

          1、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直接利用課本105頁的虛框內容和學生中給別人取外號的現象導入新課,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集中注意力,形成一堂課的良好開端。

          2、講故事,談感受,學習新課。

          老師或學生講別人把自己不喜歡的事強加給自己的小故事及當時的感受,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及這句話的實質,引起思想上的共鳴。交流幾個準備好的關于“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小故事,并討論主人公的感受,從中掌握課本知識“換位思考的含義、實質”領會做人道理。

          3、自己動手,完成課本所設活動。

          先讓學生朗讀課本108頁的《相關連接》并討論長者的話給大家什么啟示?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感受,完成課本活動內容,懂得如何去理解、欣賞他人,與人為善。

          初中政治教案 篇5

          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如何講禮貌》是北師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3單元第6課第2站的內容。學會如何講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學生在文明禮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課的學習會對學生文明禮貌素質的形成具有正確的引導作用,這將為學生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這一課在全書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講禮貌》的上一站內容主要向學生說明了禮貌是什么?為什么要講禮貌?這一站內容則從不同角度說明如何才能做到講禮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內容。同時,講禮貌也是平等待人,與人為善的前提與基礎。因此,本站內容在教材編排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知道如何從態度、語言、行為、儀表方面做到講禮貌。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講禮貌中對態度、語言、行為、儀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并通過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深刻意識到禮貌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樹立文明禮貌的意識,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三、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課內容的學習及學校、家庭的教育,學生對禮貌知識有一定認識基礎;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七年級學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辨別能力;另外,七年級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過渡時期,思想行為方面具有極大的可塑性。為此,根據七年級學生還具有樂于表現、擅長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我將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較好地掌握本節課內容。

          而七年級學生又存在不定性,所謂不定性包括兩方面:

         、倨吣昙墝W生還未深刻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導致上課時定力不足,容易開小差、走神;

         、诋斀裆鐣嬖谥芏嗖晃拿鞯默F象,加上家長對禮貌教育的忽視,致使一些學生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很難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情,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如何在語言、行為方面做到講禮貌。

          確立依據:語言和行為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易受影響,也是能最快從課堂教學上得到實效的方面。

          教學難點:針對學生在生活中很難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的情況,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就確定為: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在教學中,我將對學生身邊不禮貌的案例進行分析,加強教學的針對性;開展課堂活動,進行情境表演,讓學生獲得切身體會;并通過課后作業,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促使學生在課外生活中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以此爭取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方法

          1、教法:基于本節課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為體現“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學原則,結合學情,本節課我將采用以下教法:

         、侔咐治龇

         、谇榫辰虒W法

         、壑庇^教學法

          2、學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本節課內容,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有以下方法:

         、僮灾魈骄糠;

         、诳偨Y反思法。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3-4分鐘)

          課堂討論——《“變質”的牛奶》

          一名顧客來到餐飲店,要了一杯熱牛奶、一杯檸檬汁。他在熱牛奶中加進檸檬汁,發現牛奶結了塊。他大發雷霆,責問服務員:“怎么是變質的牛奶?”服務員很有禮貌地將“變質”的牛奶端走,微笑著送上一杯新奶。她對客人說:“熱奶加檸檬會起反應,您最好分開喝!笨腿寺犃,面露愧色,連聲道歉。

          提問:①這位客人為什么會面露愧色,連聲道歉呢?

         、谀阆矚g這位服務員嗎?為什么?

         、圻@位服務員從哪幾個方面做到了講禮貌?

          設計意圖:運用有趣的故事導入,在課堂一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

          注意力;也讓學生從故事中感受到禮貌的魅力;通過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得出結論:要從態度、語言、行為方面做到講禮貌;鍛煉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也為后面知識點的具體展開做了鋪墊。

          (二)講授新課(約35分鐘)

          ☆態度應誠懇(板書)

          案例分析——《志強與志輝的.故事》

          志輝因為別人的誤解而郁郁寡歡,為了排解心中的煩惱,他向好朋友志強訴說自己的苦悶,希望能得到志強的幫助,可是志強卻態度冷漠,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幫助志輝解決問題,還不如對他敷衍了事。志輝見他如此態度,只好黯然離去。以后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對志強無話不說了。志強也覺得很委屈。

          提問:①志強與志輝兩人漸漸疏遠,問題出現在什么地方?

         、谌绻闶侵据x,你能接受志強的態度嗎?志強應該是什么態度?

          設計意圖:這個案例貼近學生生活,易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明白態度誠懇的重要性,達到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語言應文明(板書)(重點)

          1.漫畫欣賞——《買書》

          提問:①為什么李明先到書店買不到書,而后到的那位同學先買到了書呢?

         、诶蠲骱秃竺婺俏煌瑢W用的稱呼有什么不一樣?聽的人感受有什么不同?

          2.小品表演——公交車上芳芳同學踩到另一位乘客的腳

          提問:是什么原因導致兩種情況的出現?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設計意圖:漫畫很形象、直觀,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很容易理解;漫畫中的故事可以引發學生思考,設計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馬上意識到語言文明的重要性。再用小品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課堂更加生活化,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及我的點撥,達到對知識點的鞏固與強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行為應得體(板書)(重點)

          1.視頻觀看——你有過這樣的行為嗎?

          提問:①平時生活中,你是否看到過或自己也有過類似的行為?

          ②這些行為對嗎?它們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畚覀儜撛鯓痈恼?

          2.情境演示——遇到以下情況怎么辦?

         、儆鲆娡瑢W時,應該

         、诨卮鹄蠋焼栴}時,應該

         、圻M入別人房間時,應該

         、芗抑衼砹丝腿藭r,應該

         、萃瑢W走上頒獎臺領取獎品時,應該

         、奚险n遲到了,進教室前,應該

         、咴趫D書館看書時,應該

         、嗔⒄龝r,應該

         、嶙鴷r,應該

         、庑凶邥r,應該

          設計意圖:這兩個活動的設計意圖在于通過視頻可以讓學生很直接地看到不得體的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意識到行為得體的重要性;

          情境演示中通過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親身體驗,將意識轉化為行動,從而規范自己的行為。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儀表應大方(板書)

          1.案例分析——《有個性》

          初一學生小強自認為有個性,長時間不理發,不洗澡,牛仔褲穿三個月不洗,甚至連每天刷牙洗臉都嫌麻煩,他認為這才是男子漢的象征?墒钦斔笱蟮靡庥谧约旱呐c眾不同時,卻發現周圍的朋友開始遠離他,班里沒人愿意和他同桌。

          提問:①故事中的小強是真的有個性嗎?

         、谖覀儜撛鯓訋椭?

          2.大家來找茬——錯在哪?

          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儀表規范和不規范的圖片,讓學生對比找出錯誤,再由學生對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學的儀表進行點評。

          設計意圖:這兩個步驟通過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也能從中能得出儀表要大方的知識結論;第二個步驟則是對這個知識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找出圖片中的錯誤,并引起反思看看自身儀表是否符合規范,不符合的要怎么改正,從而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課堂小結:(2-3分鐘)

          以學生為主角,讓他們說說自己在這堂課學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最后,以一首歌曲《我們從小講禮貌》結束本課。

          設計意圖: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知識,同時在總結感

          悟中使知識在學生心中得到升華。

          (四)作業布置:(1-2分)

          ①請自己的爸爸媽媽指出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不文明、不禮貌的地方,把它們記下來,并思考自己將怎樣改正?

         、谟^察生活,分別舉出兩個你所看到的講禮貌的例子和不講禮貌的例子。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課后作業,將課堂延伸至課外,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和對別人的觀察,在生活中學習,從而自覺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也有利于突破本課的難點。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通過板書設計,幫助學生建立起本節課的知識結構,更好地理解教材觀點。也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復習。

          八、教學效果預測

          通過案例分析、觀看圖片視頻、情景表演等多種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通過課堂教學,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應該能學會如何講禮貌,但課后仍有一些學生不會自覺地約束自己。這些可能都需要通過今后的課外實踐來逐步完善。

          初中政治教案 篇6

         。ㄒ唬、教學目標:

          了解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掌握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和作用,懂得法制教育不能離開道德教育而孤立進行

         。ǘ、教學重難點

          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相互作用的具體表現

         。三)、教學方法:

          指導自主學習、案例講解啟發等

          (四)、教學過程:

         。◤土曁釂枺菏裁词欠?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規定權利義務為內容,具有國家強制性和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掌握國家政權的人們管理國家的工具。請同學們先瀏覽今天要學習的框題。 (教師寫板書)

          二、(板書)

          1、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相輔相成(板書)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第12頁第一段回答下列問題

          社會主義道德包括的內容、核心和原則(板書)

         。▽W生回答,教師歸納):社會主義道德包括的'內容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其原則是集體主義。

          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有著密切聯系,一般情況下,法律禁止的,道德也就譴責;法律鼓勵的,道德也就倡導,二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

          2、我國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相互作用的具體表現(板書)

         。1)、我國法律體現并維護社會主義道德(板書)

          請問:我國法律是如何體現并維護社會主義道德的?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對,我國的《憲法》、《婚姻法》、《刑法》等法律中都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這些都體現和維護了社會主義道德。

          然而,再多的法律條款也難以做到巨細無遺,不可能對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和所有的問題作出明確的規定

          展示小黑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教師歸納:

         。2)、社會主義道德補充著我國法律的不足,支持、促進著我國法律的貫徹實施(板書)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15頁小字部分的內容,并思考問題:單錫康的事例說明了什么?為什么?

         。3)、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們自覺做到守法、護法(板書)

         。ㄐ〗Y):正因為我國的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相輔相成,所以我們既要堅持依法治國,又要堅持以德治國,二者相結合。

         。ㄎ澹⑼卣咕毩暎

          見小黑板

         。⒉贾米鳂I:

         。ㄆ撸、板書設計:

         。裕

          初中政治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財產留給誰》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七課第二框題,是在學習了第一框“財產屬于誰”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財產留給誰”,也為第三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于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財產繼承問題,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這方面教育。使學生懂得繼承人繼承遺產,既要遵循法律規定,又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權利和義務”部分:“3.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遺產繼承觀,在遺產繼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識,又要弘揚中華美德;鍛煉學生善于思考、敢于質疑的精神。

          2、能力目標:教師通過適時的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能夠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狀態,通過設問、分組交流討論、對比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繼承權,能夠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繼承權,為以后合法繼承奠定基礎。

          3、知識目標:通過案例的分析、討論及活動的體驗與探究,認識什么是被繼承人、遺產、遺產繼承的條件、方式;什么是繼承人、繼承權、繼承人的范圍、確立依據。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遺產繼承的條件、方式和繼承人的范圍、確立依據。

          教學難點:遺囑繼承的法定條件。遺贈區別于遺囑。

          六、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七、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八、課時安排

          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視頻導入

          著名相聲藝術家侯耀文,于2007年6月23日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遺囑,其身后的遺產引發糾紛。我們一起走近侯耀文遺產糾紛案。

          播放“侯耀文遺產糾紛案”視頻。

          過渡:主持人提到:遺產究竟屬于誰?侯耀文的遺產包括銀行存款、有價債券、住房、汽車、收藏品(名表、珠寶、名人字畫)等。侯耀文在世時擁有的這些東西能稱為遺產嗎?(能或不能)如果不能,稱為什么?(財產)這節課我們共同探討“財產留給誰”。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本節課的課題。

          自學助學合作探究

          教師:既然提到了遺產,什么叫遺產?望文生義,遺是?(遺留)產是?(財產)偷來的、搶來的、貪污受賄的能作為遺產嗎?(不能)必須是?(合法的)它既不屬于集體也不屬于國家,應該屬于誰?(個人)誰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死者)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所以,遺產是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經過分析,作為遺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俦仨毷枪袼劳鰰r遺留的財產;

          ②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

          ③必須是合法的財產。所以侯耀文在世時擁有的這些東西不能稱為遺產,而是財產。

          我這兒有幾個問題,請閱讀教材P77—78,快速完成。

         、偈裁词抢^承人?什么是繼承權?

         、诶^承人的范圍?確立的依據?

          繼承人的順序?遺產份額分配的原則?

         、劾^承方式有哪些?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閱讀教材尋找答案的能力。學生能夠對教材有一個感性認識。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通過共同學習來解決。

          侯耀文遺產糾紛案例環節一

          侯耀文去世后,侯耀文的.哥哥侯耀華、侯耀文的大女兒侯瓚(29歲)和小女兒侯懿珊(12歲)為分遺產爭得不可開交……

          請思考:在本案中,你認為哪些人有繼承權?依據什么關系確立的?

          學生回答后,歸納:

          我國繼承法在第二章“法定繼承”中規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因此,本案中的侯耀華、侯瓚、侯懿珊都有繼承權。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本案中的繼承人,是依據血緣關系、撫養關系確立的。

          本案中的侯耀華、侯瓚、侯懿珊都有繼承權,但是,他們都能繼承侯耀文的遺產嗎?我這兒有三種觀點,請你判斷:

          觀點一:侯瓚認為父親的遺產應該由自己和妹妹侯懿珊繼承。

          觀點二:有人認為侯懿珊還小,不應該分得遺產。

          觀點三:有人認為侯耀華不具備分配弟弟遺產的條件,所以,勸他不要摻和此事。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代表發言。

          我們來梳理一下觀點: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要按照繼承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侯瓚和侯懿珊都屬于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而且是第一順序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權。因此,侯耀華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所以他不能繼承弟弟的遺產。

          侯懿珊雖然是未成年人,但是屬于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因為侯懿珊尚未成年,所以其繼承權應由她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繼承案件,應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和受遺贈權。

          我們再聽聽律師的觀點。(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討論,質疑交流,在互助合作、觀點碰撞、認知與迷茫兩難中解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確定依據、繼承順序等。師生及時歸納總結,對觀點的梳理,律師的印證,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初中政治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原因、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

          教學重點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社會主義根本任務。

          教學難點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我們已學過的社會形態有哪些?

          我國經歷的社會形態有哪些?

          二、新授:

          學生看書P64—67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

         。1)含義

          第一: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

          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

         。2)起止時間

          開始:1956年底(20世紀50年代中期)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結束:本世紀(21世紀)中期(建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很長歷史時期,上百年時間。

          (3)性質

          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2、我國的社會主義為什么還處于初級階段

         。1)歷史原因

          我國的社會主義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在社會經濟極端落后的基礎上建立起來。

          (2)現實原因

          第一: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農業、工業、總體上),地區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差距大,參照P65表格)。

          第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勞動者的.受教育水平還不高(參照P65最后一段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第三: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體制還不夠健全。

          我國的社會主義正處在初級階段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1)是什么?——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復習階級社會的主要矛盾。

         。2)全面認識這一主要矛盾

          第一,既反映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階級關系的變化(階級矛盾已不再是社會主要矛盾,但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還長期存在)。

          第二,也反映了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狀況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

         。3)怎樣解決?——大力發展生產力

          4、社會主義本質

         。1)根本任務——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2)根本目的——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現在所處的歷史階段(這是我國現階段最基本國情)。

          承上啟下:我國現階段基本國情有哪些?

          初中政治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1、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教學目標:

          1、認清我國面臨的嚴峻的環境形勢

          2、樹立并強化環境問題的憂患意識

          3、積極宣傳自覺履行保護環境國策

          教學重點: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教學難點:怎樣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教學課型:活動課

          教學時數:1 課時

          教學方法:舉例—討論—比較

          教學過程:

          一、導 入

          1、回憶: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國情包括哪些方面?(人口、資源、環境)

          各方面的形勢怎樣?

          2、揭題:面對我國嚴峻的人口形勢國家制定了什么政策?(計劃生育)面對我國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國家又制定了什么國策呢?(“環保”)這些基本國策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呢?

          ——— 守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二、活 動

         。ㄒ唬、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提示:默讀教材第一自然段后思考——

          1、把“保護環境”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的'依據是什么?

         。ㄡ槍Α,從……出發)

          2、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有何重大意義?

          (直接關系……的成敗和……復興)

          提示:齊讀教材第2—3自然段后回答——

          3、怎樣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1)、加強資源和環境法規,資源和環境知識的教育,提高全民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

          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記得多:

          —— 我國已制定的“環境保護”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ǜ剑骸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等等。)

         。2)全面規劃,科學布局,保持生態平衡,防治環境污染

          憶一憶: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的第一條基本原則是什么?(初二《思想政治》上冊)

          提示: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有四條——

          ①、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凇㈩A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

         、、依靠群眾保護環境

          師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就是要求我們要做到:“全”“科”“!

          “防”。要做到“全”“科”“!薄胺馈本鸵_處理好“三建設”、“三同步”、“三效益”、

          “三觀點”的關系:

          “三建設” “三同步” “三效益” “三觀點”

          要求→ 收到→ 反對→

          經濟建設 同步規劃 經濟效益 先污染

          城鄉建設 同步實施 社會效益 后治理

          環境建設 同步發展 環境效益 零增長

         。3)、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

          憶一憶:我國保護環境的“三同時制度”是什么?(初二《思想政治》教材 上冊)

          “三同時制度”:指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制度。

          師述: “防”是著眼于產生環境問題的根源(如:“三同時制度”)

          “治”是著眼于解決已經產生的環境問題(如:排污收費制度)

         。ǘ⒈Wo環境 人人有責

          1、保護環境,中學生怎么辦?(閱讀教材第4自然段后思考)

          2、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怎樣為建設“綠色家鄉”做貢獻?(瀏覽本框小字閱讀材思考)

          比一比,看誰發現得多—— 說出你所了解的我們家鄉或其他地方存在的環境問題的一些現象?

          舉例: 工廠排污 磚廠占地 亂砍濫發 垃圾成山 圍湖造田 亂扔廢電池

          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 亂丟果皮紙屑 工廠廢氣污水 毀林開荒

          河水污染 捕捉青蛙 墳墓占地 贈送賀卡 使用含氟冰箱、空調……

          賽一賽,看誰想得多——你想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

          舉例:搞好學校和家庭環境衛生 種植花草樹木 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青蛙

          參加義務植樹 不隨地吐痰 不亂扔垃圾 保持校園、教室衛生

          愛惜莊稼、花草、樹木 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提倡婚喪,重大活動等植樹留念 提倡“樹葬”(骨灰埋入樹下)……

          三、結 束

          1、概括:怎樣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小結:我國目前年年遭受“洪水”“沙塵暴”襲擊“白色污染”嚴重等現象,其實質還是一個環境問題。這與有些地區的人們目光短淺是有直接關系的。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注重經濟而忽視生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ㄅe例:日本人早在10多年前就提防中國環境破壞對他們的影響。這些年來,日本每年都有大批人前往我國西北沙漠地區義務植樹,可我們中國人自己又有多少人在前些年想到西北義務植樹搞綠化呢?)

          環境保護應有長遠目光,未雨綢繆。為什么非要等黃土把我們家門口都淹沒了才行動呢?!同學們呀!趕快行動起來吧。

          考考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把每年的?月?日確定為“世界環境日”?(6月5日)

          初中政治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的本質區別;石器的使用、金屬工具和手工業出現的意義;原始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氏族組織發展概況;生產力的含義及其因素;生產關系的含義及其具體內容;私有制的產生和原始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決定原社會的生產關系。

          2、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的意義;奴隸和奴隸主出現的過程表明階級的產生與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明確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通過奴隸制國家的產生過程,說明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階級產生以后才出現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階級的含義;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奴隸制是最野蠻地剝削制度;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奴隸社會后期,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3、封建剝削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剝削和壓迫的基礎;封建社會兩大對立的基本階級和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人類進入封建社會后生產力有了明顯的發展;中國封建時代的科學文化成就,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封建統治,今天仍面臨著艱巨的清除封建殘余思想的任務;封建制度的沒落和資本主義的萌牙。

         。ǘ┠芰δ繕耍

          1、培養閱讀能力。通過閱讀課文,找出主要知識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2、歸納和整理知識的能力。能從課文的闡述中把握要點,在課后的復習中能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其系統化。

          3、比較鑒別能力。能夠對不同社會制度的生產力、生產關系、階級關系等進行比較和分析。

          4、綜合分析能力。能基本弄清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與生產力發展之間的關系。

          5、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的能力。能夠全面評價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既要看到它們建立之初,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一面,又要看到發展到后期,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一面;能夠全面評價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既有歷史進步性,又有歷史的局限性;既肯定腦力勞動者對古代科學文化地巨大貢獻,又要認識到腦力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脫離體力勞動者的活動。

         。ㄈ┧枷胗X悟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社會的產生,應該認識到生產勞動的重要作用,從而初步樹立勞動的觀點,培養勞動的習慣。

          2、通過了解私有觀念的產生過程,應該認識到私有觀念不是從嚴就有的,從而克服自私自利的觀念,樹立大公無私的思想。

          3、通過了解是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歷史進步,應該認識到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為以后學習和理解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打下思想基礎。

          4、通過了解階級的產生,國家的產生,應該認識到只要存在階級,就必然存在階級斗爭,從而樹立階級的觀點。

          5、通過了解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在古代科學文化發展方面的作用,應該認識到任何科學文化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體力勞動者的勞動,這些勞動者就是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從而樹立群眾的觀點。

          6、通過對三種社會的發展變化過程的了解,應該學會科學地、歷史地評價社會制度的變更方法,不管出現何種情況,都應該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從而樹立發展的觀點。

          7、通過了解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封建統治,應該認識到今天我們仍然面臨著艱巨的清除封建殘余思想的任務,從而樹立科學的思想,反對封建迷信思想。

          知識結構圖

          教學方法:歸納法、分析法、列表法、設疑法、對比法、討論法、角色置換法。

          教學課時:11課時

          第一課時 人類社會以生產勞動為基礎

          知識點、重難點

          1、什么叫做生產勞動

          2、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重點)

          3、什么叫人類社會

          4、遠古人類從事生產勞動的歷程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通過前言的學習你認為對理想的追求,要建立在什么基礎上?

          2、你認為學習這門課程主要目的是什么?

          3、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學習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首先應懂得:生產勞動既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導入新課

          第一課 古代社會的發展歷程(板書)

          第一節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板書)

          第一框、人類社會以生產勞動為基礎(板書)

          一、生產勞動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板書)

          閱讀教材:第5頁第1行至第6頁第5行(教師分析)

          上溯人類社會的起源,我們知道,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勞動也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在動物中間,利用自然物進行本能活動的情況是存在的。但是,它們都不會對自然物進行加工改造,都不會制造工具;因此,它們的這些活動也就不能算作勞動。恩格斯指出:“勞動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

          1、什么叫做生產勞動(板書)

          2、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這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板書)

          提問:人們從事生產勞動是怎樣進行的?人們之間發生各種關系的基礎是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人類使用工具從事勞動,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動物則不可能這樣做。這種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勞動的能力,就是人類特有的自覺能動性。

          3、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板書)

          人類社會自下而上的首要條件是物質資料的生產。因為,人們要生存,就必須創造出各種各樣折物質資料來。為了獲得這些物質資料,就必須進行生產,就必須勞動。同時,人們從事生產勞動,必須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而這種結合,就成為人們之間發生各種關系的基礎。人類社會是以生產勞動為基礎,按照各種關系結合在一起的人們的總體。

          提問:人類最早的社會是什么社會?在那個社會里人們主要使用什么工具進行生產勞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二、遠古人類從事生產勞動的歷程(板書)

          1、石器的制作,宣告了人類的誕生(板書)

          如果從現已發掘出的年代最早的石器算起,人類社會至少已有二三百萬年的歷史了。其中,絕大部分時間屬于原始社會。石器作為人類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會有長期的決定意義,人們用它來抗擊敵人、取得食物、制作服裝、建造信所和繪畫雕塑。

          提問:遠古人類是何時學會使用火的?火的發明和使用對遠古人類生產生了什么影響?(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2、摩擦生火的發明(板書)

          火的使用,特別是摩擦生火的發明,對遠古人類的生產了重大影響;鸬陌l現和使用,是舊石器時代原始的人的一項特別重大的成就。對于火的使用,他們經歷了一個從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長過程。

          火的發現和利用,對于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意義。人類認識并掌握了火,就增強了同寒冷氣候做斗爭的能力。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提問:原始畜牧業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原始農業是怎樣產生的?它們有哪些重大影響?(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3、畜牧農耕的產生和發展(板書)

          畜牧業、農業的產生和發展,是原始社會生產勞動的又一重大進步,并在人類生產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原始畜牧業是從狩獵中發展起來的。

          原始農業是采集中逐漸產生的。人們在采集過程當中,通過長期的觀察、摸索,他們終于發現了一些野生植物的種籽經過栽培,就試著把它們引種到住地周圍,于是便有了原始的農業。原始農業的出現,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課堂小結 鞏固新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確了什么叫做生產勞動;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遠古人從事生產勞動的歷程等問題。初步認識了生產勞動對人類的重要性,同學們應該對勞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作業

          1、什么是生產勞動?

          2、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3、什么是人類社會?

        【初中政治教案】相關文章:

        2022初中政治教案基本政治制度教案09-05

        2022初中政治教案08-19

        初中政治教案優秀03-02

        初中政治教案(精選20篇)11-01

        初中政治廉潔教育教案(精選8篇)10-17

        初中政治說課稿02-17

        政治初中教學設計07-29

        初中政治實習報告09-26

        初中政治論文02-25

        初中政治考后反思06-2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