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小小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大的,小小的》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大的,小小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大和小的關系并懂得區(qū)分。
2、學習運用“小小的xx,大大的xx”說話。
3、激發(fā)幼兒學習新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演示貼圖一張
2、大書《小小的和大大的》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出示貼圖
1、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演示貼圖讓幼兒觀察并說說貼圖上有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對比圖片的大小并說說哪個?哪個大?
3、引出大和小的式“小小的xx,大大的xx”
二、與幼兒共同閱讀大書
1、導入語:“老師把這幅美麗的畫變成了一本大書,想不想看呀?”
2、出示大書封面,告訴幼兒這本書的名字并指圖。
3、逐頁展示圖畫,引導幼兒閱讀。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大和小的式。
三、聯系生活中的大小
1、啟發(fā)幼兒聯想生活中的大小說說什么是小小的?什么是大大的'?
2、引導幼兒說出小小的寶寶,大大的爸爸。
3、展示大書的最后一頁“小小的寶寶喜歡坐在爸爸的肩上!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找找看哪些是小小的、大大的?然后告訴給小朋友和老師。
《大大的,小小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感知大和小的含義,并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
2、利用肢體語言感知表現“大”、“小”,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大書、PPT課件、“大大的和小小的我”的作品圖片、四種不同大小的呼啦圈、生活中的物品和小寶藏箱若干、大樹、房子、草地
活動過程:
一、圖片引入,回顧《大大的,小小的》的故事。
1、播放“大大的和小小的我”的作品圖片,以談話的形式引入《大大的,小小的》的故事。
教師:你們還記得這是什么?看見這幅作品,你會想到哪個故事?
2、翻閱大繪本,教師和幼兒共同講述故事。
邊看繪本邊講述,引導幼兒回憶和說一說故事中寶寶和寶寶的物品。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回憶爸爸和寶寶的物品都有哪些,感知故事中物品的大小概念,為接下來的情景游戲做鋪墊。)
二、操作PPT感知體驗理解同類物體大小的概念。
1、郊游情景導入,幼兒在電子白板上操作感知故事中那些大大的物品是爸爸的,那些小小的物品是寶寶的。
在建立已知繪本內容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給爸爸和寶寶穿衣服》的游戲,讓幼兒觀察、尋找PPT中大大的和小小的物品給爸爸和寶寶匹配。教師引導幼兒用相應的語言進行描述表達。
教師:爸爸和寶寶要去郊游,他們找不到自己的東西了,請小朋友幫忙,大大的什么東西是爸爸的,小小的什么東西是寶寶的。
2、引導幼兒想想和說說生活中郊游需要的物品,幼兒再次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操作感知同類物體大小的概念。
。ㄔO計意圖:通過理解繪本中物品的大小,建立經驗后遷移到生活中的物品,再次操作感知同類物體大小的概念。)
三、利用肢體語言和游戲感知、比較區(qū)分同類物體的不同大小。
1、游戲《吹泡泡》,利用肢體語言表現感受大圈和小圈。
玩法:郊游前,爸爸和寶寶邀請請幼兒聽“吹泡泡”的音樂一起玩“變大變小”的游戲,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大膽表現“大、小”,圍大圓圈、縮成小圓圈,并同時會說出“大泡泡、小泡泡”。
2、郊游路上,玩《過小河》游戲比較同類物體的不同大小。
利用2組不同大小的的呼啦圈代替小河中的大小石頭。
玩法:每次過石頭前,幼兒要先觀察區(qū)分大石頭和小石頭。音樂起幼兒出發(fā),音樂停時聽教師口令迅速站到相應的圈內。(如:音樂停,教師說:大石頭,幼兒就迅速站到大圈里。小石頭,就站到小圈中。)
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再換另一組大小不同的呼啦圈。游戲繼續(xù)。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讓幼兒邊聽指令邊親身體驗、感受同類物體相對比較的大小。)
四、玩《寶臧》游戲,尋找比較生活中不同類物體的大小。
1、在郊游場景中,幼兒到大樹、草地等場地中去尋找2個大小的物體。
玩法:每名幼兒分別找一個大寶藏和一個小寶臧裝到自己的寶箱里。
2、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尋找到的大小寶藏。
。ㄔO計意圖:通過尋找生活中不同的物體,進行2個相對比較能區(qū)分出物體的大與小。)
五、總結教師小結:今天郊游找到了這么多大大小小的物品,回到家里,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那些東西是大大的,哪些東西是小的。
【《大大的,小小的》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寶寶03-03
大大班語言教案02-09
大大小小造句07-13
小小的夢想詩歌02-22
小小的夢想的作文02-12
小小的心愿的作文12-16
小小的如果小小的驚喜-初一-議論文01-08
“小小的船”教學反思12-24
小小的船課件設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