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不開心的小樹》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總是不開心的人會受冷落,樂觀、開朗的人會受人歡迎。
2、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嘗試進行自我情緒調控。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心情樹葉人手一份
2、開心樹和不開心樹各一棵
3、幼兒不開心時刻PPT|
4、課前游戲“撓癢癢”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剛才我們玩了撓癢癢的游戲,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開心、真開心、非常開心)
二、第一次選擇
1、有兩棵樹,你們想跟他們一起去玩一玩嗎?(教師帶幼兒繞兩棵樹一周),請你選擇一棵喜歡的樹,并坐在它前面的椅子上。)
2、交流:為什么你喜歡這棵樹?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三、第二次選擇。
。P于這兩棵樹還有一個故事呢)
1、教師講述故事“不開心小樹”,現在你還是喜歡原來那棵樹嗎?為什么?
2、交流:為什么你喜歡開心樹,不喜歡不開心樹?(總是不開心,皺著眉、板著臉的人是不會受別人歡迎的,總是笑瞇瞇樂觀開朗的人受歡迎。)
3、請小朋友再次變換位置。(聽了這個故事后你喜歡哪棵樹?并坐到它前面的椅子上)
四、情感遷移
。ń處熤v述故事下半段:不開心樹每天都不開心,朋友們都不找它玩了,蚯蚓繞過不開心樹到開心樹下松土,小鳥也繞過不開心樹,到開心樹上唱歌,怎么辦?不開心樹也著急了?)
1、如果你是不開心樹你怎么辦?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改變自己)
2、情境游戲:幫不開心樹變開心,(請幼兒幫不開心樹想一個辦法讓它變開心成為一棵受歡迎的樹,并將開心樹葉送給不開心小樹。)這樣不開心樹也慢慢變開心了,大家又都重新喜歡它了。
五、情緒聯想PPT。
1、人總會遇到不高興的事,說說平時遇到不開心的事。
2、看看他們怎么了(播放PPT),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讓它變成開心的事?
課后反思:
1、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兩次自由選擇活動,第一次僅憑兩棵小樹的外形特征,第二次通過理解故事內容來選擇。這樣的兩次選擇,孩子們經過兩種認知的碰撞,經驗內化后成為自己的行動——他們真切地體會到經常皺著眉、板著臉不開心的樣子,就不會受到朋友們的歡迎,會變得越來越孤單,于是紛紛選擇了開心樹,達到了我預設中的目標。
2、選擇性地修改教材,根據活動預設的需要,我刪掉了故事的后半段(不開心樹在冬天晚張開樹枝迎接小雪花,讓自己成為了一棵受歡迎的樹,也使自己成了一棵開心的樹。)將這一過程設計成為幼兒設置一個問題情境“怎么樣才能讓不開心樹成為一棵受大家歡迎的開心樹?”通過孩子們想辦法,并要求將每一個辦法對小樹說出來,然后給小樹貼上綠色的笑葉子。這一打破常規(guī)的環(huán)節(jié)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也使我從幼兒的`回答中了解了孩子們的認知經驗,孩子們原先認為可以通過別人的幫助來讓小樹變得開心起來(這是幼兒的原有經驗),但通過教師的引導,知道了小樹必須得靠自己讓自己開心起來,所以思維有了指向性,而且為小樹想辦法的過程恰恰就是自身經驗的拓展,為自己以后的情緒調控提供了經驗。我覺得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得比較成功。但是孩子說得不多(辦法不多),體現出教師的這個指向違背了孩子們原有的思維定勢,要孩子隨著這個方向發(fā)散思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我課前沒有預測到這一點,沒有做到充分的準備,導致我在活動中沒有能力為孩子提供更多或更好的支架而匆促收場。
3、教具的制作需更完善,兩組椅子擺放時各組應多放幾把,不能幼兒每人一把,這樣使第一次選擇許多幼兒都選擇了開心樹,選擇不開心樹的小朋友是因為那邊椅子坐不下了,無奈才坐這邊的,有的坐在不開心樹這邊卻說不出原因。
4、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上完整。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請小朋友幫不開心小樹想辦法時我沒有進行及時的小結,使幼兒的新經驗沒有得到提煉。
【幼兒園大班《不開心的小樹》教案】相關文章:
《不開心小樹》大班教案10-19
不開心的小樹大班教案11-09
幼兒園大班教案《不開心的小樹》含反思04-07
不開心的小樹大班社會教案09-25
小樹葉大班教案11-13
小樹的新衣大班教案11-03
小樹的朋友大班教案12-03
《不生氣》幼兒園大班教案12-29
大班歌唱教案小樹葉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