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1-06-29 15:56:02 教案 我要投稿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案

          一學習愚公移山精神,用頑強的艱苦奮斗精神去戰(zhàn)勝困難。

          二了解文言文表疑問的幾種句式;正確解釋下列詞語:加、亡、且、焉、諸、以。

          教學重點

          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運用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

          二從討論思想內(nèi)容,帶動對詞語句子的深入研究,解決詞語句子的譯釋。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愚公移山

          2.簡介《愚公移山》的體裁、出處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則長期在民間流傳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湯問》篇里。《列子》相傳是戰(zhàn)國時期鄭國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節(jié)比較簡單,篇幅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指導預習。

          1.對照注釋閱讀全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畫出表疑問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脈絡,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問題?

          (2)什么地方寫“移山”斗爭?

         。3)什么地方寫“移山”的結果?

          三研習新課。

          1.教師朗讀全文。

          正音,將課文注釋中的有關拼音讀一遍。

          2.教師提問:課文題目是“愚公移山”,為什么文章一開頭不落筆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寫“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學生先理解第1段的兩句話,明確:這兩句話寫了“山”的廣度、高度和所處位置,在明確句子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提出的問題:文章一開頭寫兩座山的情況,實際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寫了存在的困難,為寫愚公作了鋪墊。

          3.學習第2段。教師啟發(fā)提問:愚公為什么要發(fā)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會議”開得怎么樣?

          (1)引導學生學習“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謀曰”,重點學習“且”(將)、“懲”(苦)、“之”(主謂之間助詞)等詞的解釋。

         。2)分析“家庭會議”。

         、儆薰岢龅摹耙粕健蹦繕舜砹恕氨鄙健比说墓餐竿,首先就是“雜然相許”。

         、谟薰蕖矮I疑”是:第一,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學習“以君之力”句,重點掌握:“以”(憑)、“曾”(并)、“如……何?”(把……怎么樣?)、“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體問題,完全是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務。

         、垡庖娨恢,立即行動。重點掌握:“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動)、“箕畚”(用箕畚裝石)。

         。3)教師發(fā)問: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幾個人?啟發(fā)學生回答。學生可能回答“四個人”(三夫加一“遺男”),把“愚公”漏掉了,說明:在“遂率子孫……”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語,主語應該是“愚公”。

          (4)教師繼續(xù)發(fā)問:寫愚公及其子孫們移山,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節(jié)?

          啟發(fā)學生討論,教師歸納明確:一、“遺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鄰居的支持,連小孩都來了,說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從表達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避免了單調(diào),“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態(tài)寫出來了。(這一段文字中,著重掌握:齔,動詞,換牙;始,才,說明路程之長;“反”同“返”)

         。5)歸納第2段,回答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課文第2段一開頭的兩句話是故事的開端,提出了“移山”問題;第2段的最后三句話寫了“移山”勞動,這是與自然界的斗爭。至于“移山”中的與人斗爭,則要在下面第3段講到。

          四布置練習、思考。

          1.完成“朗讀·背誦”一、二。

          2.思考:課文寫了兩場論爭,一場是愚公與家人的論爭,一場是愚公與智叟的論爭,說說這兩場論爭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

          學生背誦課文第1、2段。

          二研習新課。

          由檢查上課時布置的思考題入手提問。

          1.提問:課文寫了兩場論爭,一場是愚公與家人的論爭,一場是愚公與智叟的論爭,比較這兩場論爭,說說有哪些不同?

          2.轉入讀講第3段,由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智叟的有關內(nèi)容,一位讀愚公的有關內(nèi)容。要求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3.討論,由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歸納:

         。1)“其妻獻疑”與“笑而止之”性質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雜然相許”當然包括“其妻”),智叟卻首先是反對,他的“笑”是譏笑,特別是一個“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說話的語氣也很強硬,“甚矣,汝之不惠”這個倒裝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對情緒!吧跻印薄疤^分了”,是脫口而出。

         。2)“其妻獻疑”與“笑而止之”的出發(fā)點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對丈夫的關心,出于對完成移山任務的關心,重點是商討移山的具體問題,句子的著重點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時也著重在這一點)。智叟則不同,他是譏笑,壓根兒反對。正因為這樣,所以他的說話存在著不切實際的故意夸張!耙詺埬暧嗔,曾不能毀山之一毛”(還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這與“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不同。

         。3)與家人的論爭氣氛熱烈和諧,與智叟的論爭是理直氣壯,針鋒相對——氣氛不同。反復朗讀愚公的一席答話,要求讀出氣勢。而愚公與家人的論爭,實際上是一次“民主討論會”,統(tǒng)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動。

         。4)這場論爭反映了什么呢?討論,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反映了對待困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智叟是逃避困難。愚公呢?他具有:①艱苦奮斗精神;②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③發(fā)展變化的觀點。(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問:太行、王屋兩座山究竟是給誰搬走的?

          先理解、翻譯第4段,掌握難詞:厝、隴斷。討論,要求同學回答問題。

          然后明確:從表面上看,兩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這僅僅是停留在問題的表面。實質上不是這么回事。要求學生抓。骸懊薄案小薄皯帧比齻詞,“命”是誰“命”?主語是“帝”!暗邸睘槭裁础懊?“帝”是“感其誠”,“誠”是誠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這個“誠”的內(nèi)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暗邸睘槭裁磿案小?是因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為什么“告”?因為“懼其不已”。特別是這個“懼其不已”,說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長期堅持不斷。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兩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這最后一段既是寫了事情的結果,同時也是著力寫了愚公精神的偉大。從寫作角度看,作者這樣處理顯得高明超脫,具有神話色彩,符合寓言文體的特點。

          5.提問:作者把歌頌的人物稱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稱為“智叟”,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討論,然后明確:這兒的“愚”,沒有諷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實則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會上有些人說“雷鋒傻”,雷鋒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實際上他是崇高偉大,愚公也是如此。這兒的“愚”不但沒有諷刺意味,還有“貶詞褒用”的作用,從“愚”字中透露出頑強、堅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勁。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謂的“小聰明”,自以為“智”,實則是“愚”,他沒有克服困難的智慧,目光短淺,“智叟”的“智”有諷刺的意味,是“褒詞貶用”。

          6.總結歸納。

          提問: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歸納為:它就是克服困難的精神。要點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氣;(2)具有堅持不懈、長期艱苦奮斗的精神;(3)具有遠大的目光和發(fā)展變化的觀點。我們就是要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說”,意思是說愚公“移山”不合算,還是“移屋”合算。其實提出這個問題已經(jīng)是一種詭辯,不合理的。我們知道寓言的設譬寄寓總是有其特定的范圍和特定的含意!队薰粕健分械摹袄щy”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澤東同志曾引用這篇寓言作過類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說:“現(xiàn)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泵鎸勺笊皆趺崔k?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大眾一齊起來和我們一道挖這兩座山”,并不是“移屋”。試問中國人民要回避這兩座大山能搬到哪兒去呢?這是一樣的道理!耙莆荨钡膯栴}連智叟也不提。

          三課堂練習。

          1.說說下列句子中的“子”“孫”的含義是否一樣,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要求學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個“子”是愚公兒子,與第二個“子”意思相同;第三個“子”是愚公孫子的兒子,與第四個“子”意義相同;第五個“子”是愚公孫子的兒子的兒子;第六個“子”是愚公后代的總稱,直到現(xiàn)在,以至將來。其中的“孫”也跟“子”一樣加以類推。

          2.歸納疑問句。

         。1)設問: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不為,……。

         。2)反問:何苦而不平?

         。3)疑問: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詞義的區(qū)別,解釋帶點詞:

         。1)雖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應(無)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無隴斷焉(山岡高地)

          四課后練習。

          完成“理解·積累”三、四。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愚公移山》教案11-05

        課文《愚公移山》教案模板11-30

        愚公移山這篇課文的教案10-03

        語文課文《愚公移山》優(yōu)秀教案設計09-07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11-09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11-07

        《愚公移山》課文教案范文07-12

        課文《愚公移山》教案設計07-01

        課文《愚公移山》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11-0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