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11-22 15:10:49 古籍 我要投稿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哪里知道世事艱難,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氣概有如高山。

          贊賞劉锜等曾乘著高大的戰(zhàn)艦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吳璘等也曾騎著披甲的戰(zhàn)馬在秋風中大敗金兵于大散關。

          我白白地自認為是邊防上的長城,對鏡照看衰老的頭發(fā)早已花白。

          《出師表》這篇文章真是舉世聞名,千載以來誰能與諸葛亮差不多?

          注釋:

         、艜鴳崳簳鴮懽约旱膽嵑拗椤,寫。

         、圃鐨q: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

         、恰爸性本洌罕蓖性諒凸释恋暮肋~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取皹谴本洌捍藭r作者三十七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親率水兵乘樓船往來于建康、鎮(zhèn)江之間。但不久兵敗符離,收復故土的愿望化為泡影。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伞拌F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謀劃恢復中原之事。陸游人其軍幕,并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赴南鄭(今陜西漢中)。其間,他曾親臨大散關前線,研究抗敵策略。但不久王炎調回京城。收復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

         、省叭稀本洌阂鉃樽髡咄饺坏刈栽S為是“塞上長城”。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赌鲜贰ぬ吹罎鷤鳌份d,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⑺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斑: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

         、坛鰩熞槐恚菏駶h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

          ⑼堪:能夠。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五稱贊諸葛亮說:“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賞析

          此詩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于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xiāng)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詩的前四句是回顧往事!霸鐨q”句指隆興元年(1163)他三十九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歲在南鄭任王炎幕僚事。當時他親臨抗金戰(zhàn)爭的第一線,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以下兩句分敘兩次值得紀念的經歷:隆興元年,主張抗金的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樓船橫江,往來于建康、鎮(zhèn)江之間,軍容甚壯。詩人滿懷著收復故土的勝利希望,“氣如山”三字描寫出他當年的激奮心情。但不久,張浚軍在符離大敗,狼狽南撤,次年被罷免。詩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憶往事,怎不令人嘆惋!另一次使詩人不勝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當時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積極擘畫進兵關中恢復中原的軍事部署。陸游在軍中時,曾有一次在夜間騎馬過渭水,后來追憶此事,寫下了“念昔少年時,從戎何壯哉!獨騎洮河馬,涉渭夜銜枚”(《歲暮風雨》)的詩句。他曾幾次親臨大散關前線,后來也有“我曾從戎清渭側,散關嵯峨下臨賊。鐵衣上馬蹴堅冰,有時三日不火食”(《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的詩句,追寫這段戰(zhàn)斗生活。當時北望中原,也是浩氣如山的。但是這年九月,王炎被調回臨安,他的宣撫使府中幕僚也隨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皹谴寡┕现薅,鐵馬秋風大散關”,這十四字中包含著多么豐富的憤激和辛酸的感情。

          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但是詩人,他還是以戰(zhàn)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層長材。“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里心,執(zhí)戈王前驅”,(《夜讀兵書》)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許為“塞上長城”,是他畢生的抱負!叭祥L城”,典出《南史·檀道濟傳》,南朝宋文帝殺大將檀道濟,檀在臨死前投憤怒叱:“乃壞汝萬里長城!”陸游雖然沒有如檀道濟的被冤殺,但因主張抗金,多年被貶,“長城”只能是空自期許。這種悵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懷才不遇之感大有區(qū)別的.。

          但老驥伏櫪,陸游的壯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干一番與伊、呂相伯仲的報國大業(yè)。這種志愿至老不移,甚至開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歲的高齡時,當韓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膽尚輪囷”(《觀邸報感懷》),他還躍躍欲試。

          《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郁,氣韻渾厚,顯然得力于杜甫。中兩聯(lián)屬對工穩(wěn),尤以頷聯(lián)“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xiāng)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于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膼蹏髁x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書憤

          陸游〔宋代〕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注釋:

         、僭鐨q:早年,年輕時。

         、谀:同“哪”。

          ③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路途艱辛。

         、苤性蓖:北望淮河以北淪陷到金人手中的地區(qū)。是“北望中原”的倒裝(倒文)。

         、輾:氣概。

         、迾谴: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

         、吖现: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⑧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

         、岽笊㈥P: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

         、馊祥L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脛⑺蚊麑⑻吹罎氖论E《南史·檀道濟傳》載,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自許:自夸;自我評價。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

          斑:斑白,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

          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

          名世:名顯于世。

          堪:能夠。

          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前四個分別為伯(孟)、仲、權、季。這里指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

          書憤-陸游拼音解讀

          shū fèn

          lù yóu 〔sòng dài 〕

          zǎo suì nà zhī shì shì jiān,zhōng yuán běi wàng qì rú shān 。

          lóu chuán yè xuě guā zhōu dù,tiě mǎ qiū fēng dà sàn guān 。

          sāi shàng zhǎng chéng kōng zì xǔ,jìng zhōng shuāi bìn yǐ xiān bān 。

          chū shī yī biǎo zhēn míng shì,qiān zǎi shuí kān bó zhòng jiān!

          相關翻譯

          年輕時我就立志北伐,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艱難,即使現(xiàn)在,北望中原,我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依然堅定如山。

          記得當年在瓜洲渡痛擊金兵,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自己當年曾以萬里長城來自比,可到如今垂垂老矣鬢發(fā)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想起了諸葛丞相,他的《出師表》真可謂千古流傳,有誰像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相關賞析

          《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書憤,即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這首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此時他已是6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在家,賦閑了五年,直到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為朝奉大夫、權知嚴州(今浙江省西部)軍州事。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閑在鄉(xiāng);分明是想在戰(zhàn)場殺敵報國卻離戰(zhàn)場越來越遠。想起那破碎的山河,有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的現(xiàn)實,郁憤之中寫下此詩。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分為兩部分。前兩聯(lián)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zhàn)斗生活情景,后兩聯(lián)抒發(fā)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yè)難成的悲憤之氣。

          首聯(lián)“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追敘自己早年的宏圖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陸游青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宏愿。孝宗即位后。主戰(zhàn)派暫居上風,陸游開始嶄露頭角。但隨后張浚北伐失利被罷免,陸游也受牽連而免了官職。乾道八年,陸游投奔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開始八個多月的從軍生涯,這陸游一生中身臨前線最寶貴的時光,他身穿戎裝,斗志昂揚地馳騁在抗金戰(zhàn)爭的第一線,當時他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在主和派的策劃下,王炎被召回臨安,幕府撤散。陸游殷切收復中原的主張成為泡影。他的內心非常失望和苦悶,所以才發(fā)出“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這樣的感慨。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是陸游親歷的兩次難以忘懷的抵抗金兵戰(zhàn)斗。1163年,張浚都督江淮諸路軍馬,北上收復了靈壁和虹縣當時陸游37歲。任鎮(zhèn)江府通判,參與到了這次北伐之中,還多次給張浚上書建言獻策。1172年,王炎從四川沿秦嶺北上進軍中原。48歲的陸游,在王炎幕府中任職,曾親臨大散關強渡渭水與金兵交戰(zhàn)。這兩句詩所寫的兩次戰(zhàn)爭,跨度從陸游37歲到48歲,整整11年;從空間上講,從東南到西北縱橫數千里:從作戰(zhàn)方式上講,從艦船水戰(zhàn)到騎步陸戰(zhàn),樓船夜雪,鐵馬秋風,氣勢宏大雄壯。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戰(zhàn)生活中流露出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叭祥L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本身是一個書生,但“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他一直把自己當成戰(zhàn)士,一直期望自己能捍衛(wèi)國家,揚威邊地,但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一個空字就寫盡詩人之憤懣。歲月蹉跎,攬鏡自照,衰鬢先斑,皓首皤皤,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這樣悲劇的現(xiàn)實怎能不讓陸游憤懣呢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愴便為郁憤。

          尾聯(lián)“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千載而下,無人可與其相提并論。詩人在現(xiàn)實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至此,陸游突破了憤懣,上升到了悲壯的理想主義。

          回看整首詩歌,的確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只是陸游的詩在憤懣之中飽含著壯士的滿腔熱情和至死不渝的戰(zhàn)斗精神,感情濃郁,氣勢渾厚。很能體現(xiàn)陸游的風格。梁啟超這樣評價陸游“亙古男兒一放翁”,可謂是恰如其分。

          作者介紹

          陸游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

          陸游自幼就受到愛國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戰(zhàn)復仇的壯志。29歲參加進士考試,因名居秦檜孫子秦塤之前,觸怒秦檜,遭到黜落,秦檜死后三年

          才被啟用。孝宗時,被賜給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65歲罷官后,一直在老家山陰閑居,86歲離世。

          陸游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tǒng)一,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于創(chuàng)作,一生寫詩60年,保存下來的就有9300多首。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樓船”句:此時作者三十七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親率水兵乘樓船往來于建康、鎮(zhèn)江之間。但不久兵敗符離,收復故土的愿望化為泡影。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拌F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謀劃恢復中原之事。陸游人其軍幕,并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赴南鄭(今陜西漢中)。其間,他曾親臨大散關前線,研究抗敵策略。但不久王炎調回京城。收復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叭稀本洌阂鉃樽髡咄饺坏刈栽S為是“塞上長城”。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赌鲜贰ぬ吹罎鷤鳌份d,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斑: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堪:能夠。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五稱贊諸葛亮說:“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爸性本洌罕蓖性,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樓船”句:此時作者三十七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親率水兵乘樓船往來于建康、鎮(zhèn)江之間。但不久兵敗符離,收復故土的愿望化為泡影。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拌F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謀劃恢復中原之事。陸游人其軍幕,并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赴南鄭(今陜西漢中)。其間,他曾親臨大散關前線,研究抗敵策略。但不久王炎調回京城。收復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塞上”句:意為作者徒然地自許為是“塞上長城”。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南史·檀道濟傳》載,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斑: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埃耗軌。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五稱贊諸葛亮說:“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爸性本洌罕蓖性,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樓船”句:此時作者三十七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親率水兵乘樓船往來于建康、鎮(zhèn)江之間。但不久兵敗符離,收復故土的愿望化為泡影。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鐵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謀劃恢復中原之事。陸游人其軍幕,并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赴南鄭(今陜西漢中)。其間,他曾親臨大散關前線,研究抗敵策略。但不久王炎調回京城。收復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叭稀本洌阂鉃樽髡咄饺坏刈栽S為是“塞上長城”。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赌鲜贰ぬ吹罎鷤鳌份d,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斑: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堪:能夠。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五稱贊諸葛亮說:“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譯注參考:

          1、 程千帆.古詩今選:鳳凰出版社,20xx:532-533

          2、 何小顏.豪放詩三百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152

          3、 鄒志方.陸游詩詞選:中華書局,20xx:106-108

          4、 張永鑫.陸游詩詞選譯:巴蜀書社,1990:150-152

          譯文及注釋

          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顯示全部

          賞析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后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碑敃r他親臨抗金戰(zhàn)爭的第一線,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金戈鐵馬的記憶里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 顯示全部

          藝術特色

          詩的開頭寫的是年青時的認識和志向!澳闹朗缕D”,即不知道世事的艱難。事實上要恢復中原,就會受到投降派的阻饒、破壞。因此,一個“艱”字就飽含著對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憤,也包含著報國無門的無奈。然而,在那時,詩人渴望恢復中原的豪氣卻像山一樣。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貼切,可以從山之高聯(lián)想到豪氣萬丈,壯志凌云,也... 顯示全部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xiāng)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于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顯示全部

          作者介紹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創(chuàng)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4

          作品原文

          書憤⑴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⑵,中原北望氣如山⑶。

          樓船夜雪瓜洲渡⑷,鐵馬秋風大散關⑸。

          塞上長城空自許⑹,鏡中衰鬢已先斑⑺。

          出師一表真名世⑻,千載誰堪伯仲間⑼!

          作品注釋

         、艜鴳崳簳鴮懽约旱膽嵑拗。書,寫。

          ⑵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yè)屢遭破壞。

          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取皹谴本洌捍藭r作者三十七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親率水兵乘樓船往來于建康、鎮(zhèn)江之間。但不久兵敗符離,收復故土的愿望化為泡影。樓船,指采石之戰(zhàn)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zhàn)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zhèn)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伞拌F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謀劃恢復中原之事。陸游人其軍幕,并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赴南鄭(今陜西漢中)。其間,他曾親臨大散關前線,研究抗敵策略。但不久王炎調回京城。收復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

          ⑹“塞上”句:意為作者徒然地自許為是“塞上長城”。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南史·檀道濟傳》載,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⑺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fā)。斑:指黑發(fā)中夾雜了白發(fā)。

         、坛鰩熞槐恚菏駶h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

         、涂埃耗軌颉2伲涸感值荛g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yōu)劣高低。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五稱贊諸葛亮說:“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作品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zhàn)艦。秋風中跨戰(zhàn)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fā)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創(chuàng)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xiāng)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xiāng)蟄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感于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于是詩人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作品鑒賞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后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碑敃r他親臨抗金戰(zhàn)爭的第一線,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金戈鐵馬的記憶里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的壯心豪氣,有如山涌,大有氣魄。詩人未曾想過殺敵報國之路竟會如此艱難。以為“我本無私,傾力報國,那么國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于屢遭罷黜?”詩人開篇一自問,問出幾多郁憤。

          “樓船”二句,寫宋兵在東南和西北抗擊金兵進犯事,也概括詩人過去游蹤所至——作者三十七歲在鎮(zhèn)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他四十八歲在南鄭任王炎幕僚。陸游在軍中時,曾有一次在夜間騎馬過渭水,后來追憶此事,寫下了“念昔少年時,從戎何壯哉!獨騎洮河馬,涉渭夜銜枚”(《歲暮風雨》)的詩句。他曾幾次親臨大散關前線,后來也有“我曾從戎清渭側,散關嵯峨下臨賊。鐵衣上馬蹴堅冰,有時三日不火食”(《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的詩句,追寫這段戰(zhàn)斗生活。當時北望中原,也是浩氣如山的。但是這年九月,王炎被調回臨安,他的宣撫使府中幕僚也隨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這兩句概括的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傲紩r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想今日恢復中原之機不再,詩人之心如泣血。從詩藝角度看,這兩句詩也足見陸游浩蕩詩才!皹谴迸c“夜雪”,“鐵馬”與“秋風”,意象兩兩相合,便有兩幅開闊、壯盛的戰(zhàn)場畫卷。意象選取甚為干凈、典型。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睔q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但是詩人,他還是以戰(zhàn)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層長材!扒形疠p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里心,執(zhí)戈王前驅”(《夜讀兵書》)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叭祥L城”句,詩人用劉宋名將檀道濟典明志。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wèi)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然而,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于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這一結局,非詩人不盡志所致,非詩人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愴便為郁憤。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尾聯(lián)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并論。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xiàn)實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郁憤也就只好傾泄于這無奈了。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

          《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郁,氣韻渾厚,顯然得力于杜甫。中兩聯(lián)屬對工穩(wěn),尤以頷聯(lián)“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膼蹏髁x精神。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膼蹏髁x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書憤陸游原文翻譯及賞析12-02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01-18

        書憤-陸游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書憤》陸游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書憤陸游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11-05

        陸游《書憤》原文及賞析03-03

        《書憤》原文及翻譯賞析03-10

        《書憤》原文翻譯及賞析09-07

        陸游《書憤》原文翻譯及鑒賞09-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