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5-03 12:09:56 古籍 我要投稿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古詩簡介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是北宋詞人魏玩所寫的一首詞。此詞上片著重寫景,亦以起興,水上鴛鴦,墻頭紅杏,俱足以觸起其對丈夫曾布的思念;下片著重寫情,直抒離愁。寓時序變遷于景物硬化之中,暗示離思與日俱增。全詞語淡而情深,意婉而不俗,不似花歸派詞人寫離情必用艷語。

          翻譯/譯文

          溪水和山峰都籠罩在夕陽余暉之中。微風(fēng)吹拂下,溪水蕩起層層綠波,倒映在水中的樓臺也仿佛在晃動,驚起了水面上的鴛鴦。溪水的兩岸,只住著兩三戶人家,一枝嬌艷的杏花從院墻上探出頭來。

          在楊柳掩映的溪邊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觀望。年年看柳絮飄飛,已經(jīng)看了三次,離人為什么還不還鄉(xiāng)?

          注釋

         、牌兴_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茦桥_影動:表明溪水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蕩起綠波,而樓臺的影子也如同晃動一般。

         、区x鴦:一種情鳥,雌雄相依,形影不離,如同良侶。

          ⑷出墻紅杏花:出自宋·葉紹翁《游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⑸柳綿:成熟了的柳葉種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隨風(fēng)飄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在古代水邊楊柳往往是送別的場所。

         、孰x人:離別的人;離開家園、親人的人。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相傳曾布出仕在外,連赴秦州、陳州、蔡州、慶州等地,三年未歸,魏夫人有感而寫下這首詞。

          賞析/鑒賞

          此詞寫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繪了思婦盼望遠(yuǎn)行丈夫歸來的情思。全詞緊緊圍繞一個“溪”字構(gòu)圖設(shè)色,表情達(dá)意,寫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饒有情韻,耐人尋味。

          首句“溪山掩映斜陽里”寫斜陽映照下的溪山,側(cè)重點于“溪”字。次句“樓臺影動鴛鴦起”,補足上文,進(jìn)一步寫溪中景色。夕陽斜照之下,溪中不僅有青山的倒影,而且還有樓臺的倒影,還有對對鴛鴦溪中嬉水。上句專寫靜景,下句則動中有靜。“樓臺影動”,表明溪水微風(fēng)吹拂之下,蕩起層層綠波,樓臺的影子也仿佛晃動一般。再添上“鴛鴦起”一筆,整個畫面就充滿了盎然生趣。

          三、四兩句寫兩岸景色,這條溪水的兩岸,只住著兩三戶人家,人煙并不稠密,環(huán)境自然是幽靜的。至此,上面所說的樓臺原是這幾戶臨水人家的住宅,全詞意脈連貫,針線綿密。這句為實寫,下一句便是虛寫,如此虛實相生。深院高墻,關(guān)不住滿園春色,一枝紅杏花,帶著嬌艷的姿態(tài),硬是從高高的圍墻上探出頭來。此句的妙處于一個“出”字,詞以“出”字形容紅杏花,寫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意味雋永。

          詞的下片,轉(zhuǎn)入抒情,但仍未脫“溪”字。溪水旁邊,有一道長堤,堤上長著一行楊柳,暮春時節(jié),嫩綠的柳絲籠罩著長堤,輕拂著溪水,而魏夫人作為臨水人家的.婦女,是經(jīng)常從這里走過的!霸缤怼币辉~,并非指時間的早和晚。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云:“早晚,猶云隨時也;日日也!逼淞x猶如舒亶《鵲橋仙》詞“兩堤芳草一江云,早晚是西樓望處”。

          古代,水邊柳外,往往是送別的場所。據(jù)《宋史·曾布傳》,曾布于神宗元豐中,連知秦州、陳州、蔡州和慶州。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七也說:“曾子宣丞相,元豐間帥慶州,未至,召還,主陜府,復(fù)還慶州,往來潼關(guān)。夫人魏氏作詩戲丞相云:‘使君自為君恩厚,不是區(qū)區(qū)愛華山!边@期間,曾布告別家人,游宦外,可能連續(xù)三年。此處,當(dāng)指魏夫人填詞述懷。結(jié)尾二句說明她溪邊已徜徉了三年,年年都見過一次柳絮紛飛。從柳絮紛飛想到當(dāng)年折柳贈別,這是很自然的!叭娏d飛”是實語,而著一“猶”字,便化實為虛了,這樣,哀怨之情,離別之恨,便隱然流于言外。

          此詞聲律上極具特色,八句中兩句一葉韻,如“里”與“起”、“家”、與“花”、“路”與去、“飛”與“歸”,均押韻工整;且兩句與兩句之間又平仄交錯,如上片四句“里”與“起”是仄聲韻,“家”與“花”是平聲韻;下片“路”與“去”是仄聲韻,“飛”與“歸”是平聲韻,讀來十分諧婉,再加上語言曉暢,詞句清麗,較好地抒寫了貴族婦女溫柔敦厚而又婉曲纏綿的感情。

          全詞所寫之景緊緊圍繞溪水,勾勒出一派溪山園景,清新自然。對行人的思戀,耐人尋味又不落俗套,顯示出鮮明的個性。

          名家點評

          清·張宗橚《詞林紀(jì)事》:“深得《國風(fēng)·卷耳》之遺。”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2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更短亭 一作:連短亭)

          賞析

          這首詞上下兩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觀景物的渲染,下片著重主觀心理的描繪。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卻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主觀心理的描繪又糅合在客觀景物之中。因而從整體上來說,情與景、主觀與客觀,又融成一片。

          “平林漠漠煙如織”,是寫游子眼中之景物!捌搅帧,不是“平地的樹林”;而是山丘上的樹林。林木依山而生,高低錯落,本不會“平”,而著一“平”字,不僅準(zhǔn)確地寫出了游子自高樓下視所見之遠(yuǎn)景,而且表現(xiàn)了闊大而高遠(yuǎn)的意境。“如織”二字,一言煙霧密度之大,一是襯托游人離愁之濃。如果說這一句僅僅是情景交融的話,那么下一句詞人便把自己的主觀色彩盡情地涂抹于景物之上,似乎已把大自然人格化了。這里的“傷心碧”,語義雙關(guān),一是極言寒山之碧,一是說寒山似乎因傷心而碧透。山猶如此,人何以堪。秋天,本是文人墨客傷感的季節(jié),又加上寒山日暮,煙鎖霧封,所以游子的思?xì)w之情已達(dá)極致。因此,接下二句“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中的“愁”字的逼出,自是水到渠成!瓣陨保茨荷。暝色本不會動,而曰“入高樓”,不僅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夜色漸近的過程,而且似乎暗示隨著夜幕的降臨愁意也闖入了游子的心頭。以上是上片,主要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先寫自然之景,后寫人工建筑,最后寫樓中之人,由遠(yuǎn)及近,極有次第。

          這首詞通過描寫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象家人盼歸的形象,抒發(fā)了游子思婦的兩地相思之情。此詞層次清晰,跌宕有序。移情于景,情景相生。既有鮮明的形象描寫,又有細(xì)致的心理刻畫。句子簡約而不晦澀,文字質(zhì)樸而不平板,可為唐代文人詞中上乘之作。

          下片立足于主觀的感受上。在暮靄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階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翱铡币彩巧掀串嫷木拔锔腥鞠碌谋厝唤Y(jié)果。主觀情緒并不是孤立存在著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鳥歸飛急”。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飛的宿鳥與久立之人形成強烈的對照。一方面,南宿鳥急歸反襯出人的落拓?zé)o依;另一方面,宿鳥急歸無疑地使抒情主人公的內(nèi)心騷動更加劇烈。于是,整個情緒波動起來。如果說上片的.“愁”字還只是處于一種泛泛的心理感受狀態(tài),那么,現(xiàn)在那種朦朧泛泛的意識逐漸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鳥急歸導(dǎo)發(fā)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處是歸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尋求自己的歸宿,來掙脫無限的愁緒?墒菤w程在何處呢?只不過是“長亭連短亭”,并沒有一個實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連綿不斷的落拓、惆悵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長亭短亭之間。征途上無數(shù)長亭短亭,不但說明歸程遙遠(yuǎn),同時也說明歸期無望,以與過片“空佇立”之“空”字相應(yīng)。如此日日空候,思婦的離愁也就永無窮盡了。結(jié)句不怨行人忘返,卻愁道路幾千,歸程迢遞,不露哀怨,語甚醞藉。韓元吉《念奴嬌》詞云,“尊前誰唱新詞,平林真有恨,寒煙如織!倍潭痰囊皇自~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傳情,手法極為嫻熟,展現(xiàn)了豐富而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觀現(xiàn)實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歷來解說此詞,雖然有不少論者認(rèn)為它是眺遠(yuǎn)懷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卻說它是羈旅行役者的思?xì)w之辭。后一種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所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一語的影響。以為既然題于驛樓,自然是旅人在抒思?xì)w之情。其實,古代的驛站郵亭等公共場所以及廟宇名勝的墻壁上,有些詩詞不一定是即景題詠,也不一定是寫者自己的作品。

          細(xì)玩這首詞,也不是第一稱謂,而是第三稱謂。有如電影,從“平林”、“寒山”的遠(yuǎn)鏡頭,拉到“高樓”的近景,復(fù)以“暝色”做特寫鏡頭造成氣氛,最終突出“有人樓上愁”的半身鏡頭。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場景變換。下片的歇拍兩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擬出畫中人的心境。而且詞中的“高樓”、“玉階”,也不是驛舍應(yīng)有之景。驛舍郵亭,是不大會有高樓的,它的階除也決不會“雕欄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畫棟雕梁”形容一樣。同時,長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蒼茫中視野所能及。何況“長亭更短亭”,不知凡幾,當(dāng)然只能意想于心頭,不能呈現(xiàn)于樓頭人的眼底。

          譯文

          遠(yuǎn)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夜色彌漫進(jìn)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注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抖抨栯s編》說:“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dāng)時倡優(yōu)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 詞!焙髞,《菩薩蠻》便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但據(jù)《教坊記》 載開元年間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

          漠漠:迷蒙貌。煙如織:暮煙濃密。

          傷心:極甚之辭。愁苦、歡快均可言傷心。此處極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階:玉砌的臺階。這里泛指華美潔凈的臺階。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著等候。

          歸:一作“回”。

          長亭更短亭:古代設(shè)在路邊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賦》云:“十里五里,長亭短亭!闭f明當(dāng)時每隔十里設(shè)一長亭,五里設(shè)一短亭。亭,《釋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連”。

          創(chuàng)作背景

          本首詞的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據(jù)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說:“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復(fù)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輔泰見而愛之。后至長沙,得古集于子宣(曾布)內(nèi)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3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jiāng shuǐ

          郁孤臺下清江水,

          zhōng jiān duō shǎo xíng rén lèi

          中間多少行人淚。

          xī běi wàng cháng ān

          西北望長安,

          kě lián wú shù shān

          可憐無數(shù)山。

          qīng shān zhē bù zhù

          青山遮不住,

          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畢竟東流去。

          jiāng wǎn zhèng chóu yú

          江晚正愁余,

          shān shēn wén zhè gū

          山深聞鷓鴣。

          作者背景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在今山東)人。21歲參加抗金起義,后率軍南歸,屢遭打擊,郁郁而終。他的詞多寫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憤,慷慨縱橫,雄渾豪放,與蘇軾并稱“蘇辛”。

          注詞釋義

          菩薩蠻:詞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萬安西南。

          郁孤臺: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

          清江:指贛江,它經(jīng)贛州向東北流入鄱陽湖。

          長安:漢唐首都,在今西安市。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

          可憐:可惜。

          愁余:使我憂愁。

          鷓鴣:鳥名,傳說它的叫聲像“行不得也哥哥”。

          古詩今譯:郁孤臺下這贛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見到無數(shù)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浩浩江水終于向東流去。江邊日晚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傳來聲聲鷓鴣。

          名句賞析——“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的畢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fù)大宋江南的統(tǒng)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fā)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后,辛棄疾途經(jīng)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復(fù),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后勝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歸后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huán)宛曲之美;善于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賞析

          菩薩蠻

          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辛棄疾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拍手笑山鷗,一身都是愁。

          這首詞寫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當(dāng)時,辛棄疾任江東撫司參議官,是江東留守葉衡的部屬。葉衡對辛棄疾頗為器重,后來他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立即推薦稼軒為“倉部郎官”。寫此詞時,葉衡尚未作“丞相”,題目云“為葉丞相賦”,是后來追加的。

          開篇即用擬人手法,說“青山”想和“高人”說話,“聯(lián)翩戰(zhàn)馬來無數(shù)”,是說“青山”心情迫切,象千軍萬馬一樣接連不斷地向人跑來。山頭的云霧飛跑,看去似乎是山在跑,稼軒造句,堪稱奇絕。“細(xì)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边@兩句說,山間云霧在徘徊,(人)盼望降雨卻始終沒有盼來。這里描寫山間煙云滾滾,山雨欲來的情景,但雨沒有盼到,他不免失望。這里顯然是借“青山”、“煙雨”來表達(dá)自己的思想。詞人壯志未酬,盼望與志同道合的“高人”共商國事,希望抗戰(zhàn)高潮到來……這一切最終并未實現(xiàn),他不免悵然若有所失。

          下片緊承上片,集中寫“愁”。

          “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边@兩句大意說,人們都說頭發(fā)是因為憂愁而變白的?梢韵胍,詞人因憂愁國事,此時頭發(fā)可能白了不少,雖然他這一年不過三十五歲!芭氖中ι锄t,一身都是愁!苯Y(jié)尾兩句,詼諧有趣,而寓意頗深。他看到那滿山雪白的沙鷗,由白發(fā)象征“愁”,想到沙鷗“一身都是愁”,乃至拍手嘲笑,這或者有“以五十步笑百步”之嫌。事實上當(dāng)抗戰(zhàn)低潮之際,有些人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完全絕望,而辛棄疾對敵斗爭的信心始終并未泯滅,這就難怪他嘲笑那“一身都是愁”的沙鷗了。

          本詞設(shè)喻巧妙,想象奇特,寫“青山”、“煙雨”有雄奇的色彩和奔騰的氣勢。作者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負(fù)和憤懣,都在寫景中委婉含蓄地表達(dá)出來。(王方。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西風(fēng)吹散云頭雨,斜陽卻照天邊樹。樹色蕩湖波,波光艷綺羅。

          征鴻何處起,點點殘霞里。月上海門山,山河莽蒼間。

          翻譯

          秋風(fēng)吹來,雨過天晴,斜陽遠(yuǎn)照,可以看到遠(yuǎn)處天邊的樹林。青青的湖波蕩漾著樹影,粼粼波光閃亮,比那些華貴的衣服還要艷麗。

          漸漸消退的殘霞里,有幾只大雁飛來。月亮從?谀沁叺纳缴仙,整個山河都沉浸在沒有邊際的蒼茫之間。

          注釋

          波:一作“青”。

          綺羅: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

          征鴻:大雁于秋天南來。

          海門:指江水入海之口。

          賞析

          詞牌“菩薩蠻”下標(biāo)明詞名為“越城晚眺”,按習(xí)慣思維,此詞該是劉基在紹興所作。湘湖有古跡越王城,又叫越王臺,詩詞中為順口押韻等原因,偶亦有稱越城、越臺的.,李白在《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中的“西陵繞越臺”即指此;而作為越國古城,紹興同樣有相同名稱的勝跡。但《誠意伯文集》中收入的這首詞,確實為劉基在游蕭山湘湖越王城時所填。

          秋風(fēng)吹來,雨過天晴,大地明凈,斜陽照遠(yuǎn),可以看到遠(yuǎn)處天邊的樹林。青青的湖波蕩漾著樹影,粼粼波光閃亮,比有花紋的綺羅還要艷麗。漸漸消退的殘霞里,有幾點大雁飛來。月亮從?谀沁叺纳缴仙,整個山河都沉沒在沒有邊際的蒼茫之間。這首小詞寫雨后黃昏到日出的景色變化,生動傳神。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5

          菩薩蠻·木棉花映叢祠小

          木棉花映叢祠小,越禽聲里春光曉。銅鼓與蠻歌,南人祈賽多。

          客帆風(fēng)正急,茜袖偎墻立。極浦幾回頭,煙波無限愁。

          注釋

          木棉:熱帶喬木,初春時開花,深紅色。

          叢祠:荒祠野廟。

          祈:求。

          茜:草,可做紅色染料。茜色即紅色。

          墻:一本作“檣”,桅桿。

          極浦:遠(yuǎn)水。

          注釋

          木棉:熱帶喬木,初春時開花,深紅色。高士奇《天祿識余》卷上:“南中木棉,樹大盈抱,花紅似山茶而蕊黃,花片極厚!

          叢祠:荒祠野廟。

          越禽:《本草·釋名》:“孔雀,越鳥!袄顣r珍曰:”陵晨則鳴聲相和,其聲曰都護(hù)!袄畹略!稁X南道中》”紅槿花中越鳥啼!霸健薄盎洝薄肮抛滞。

          祈:求。

          茜:草,可做紅色染料。茜色即紅色。

          墻:一本作“檣“,桅桿。

          這兩句與杜牧《南陵道中》:“南陵水面漫悠悠,風(fēng)緊云繁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意境相近,而詩詞寫法不同。

          極浦:遠(yuǎn)水!冻o·湘君》:“望涔陽兮極浦“,李善注”極,遠(yuǎn)也。浦,涯水也。

          賞析

          木棉花開,春光大好。銅鼓蠻歌聲中,忽見一帆,飄然而來,船上紅袖偎檣,頃刻間消失在煙波江上。幾番回頭,令人不勝悵惘。這首詞生動逼真地描繪出南國風(fēng)光,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6

          菩薩蠻·富陽道中

          春潮曾送離魂去。春山曾見傷離處。老去不堪愁。憑闌看水流。

          東風(fēng)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覓春痕。紅疏桃杏村。

          鑒賞

          詞以“春潮曾送離魂去,春山曾見傷離處”兩句起筆。這兩個“曾”字,詞人把自己的思緒沉浸到對往昔的回憶中了!半x魂”這里借指女友的離情。正是眼前的山水,詞人過去曾在此與女友分手;而今山水依舊,人事已非,當(dāng)時的“傷離”情景只存于記憶中了。這樣,開頭兩句就為全篇定下了感懷的情緒基調(diào)!袄先ゲ豢扒铮瑧{闌看水流”二句,承“春潮”、“春山”而來,把思緒從往昔的回憶拉回到現(xiàn)實中,而現(xiàn)實又是如何呢?春山依舊青青,流水依舊潺潺,而自己卻已走入人生之秋了,置身昔日與女友分手之地,只能目送流水陣陣流向遠(yuǎn)方。詞人內(nèi)心功業(yè)未就而年歲已高的哀怨借“看水流”三字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看”字極富意蘊,耐人尋味。上片在寫法上為抒情的需要,打破慣常的時空順序,借“春潮”、“春山”和兩個“曾”字沉入對往昔的回憶。這種手法使詞的感懷情調(diào)更為濃郁,同時也為下片作好了鋪墊。

          “東風(fēng)留不住,一夜檐前雨!币庵^東風(fēng)無法挽留,像年華一樣逝去,留下的只是漫漫長夜檐前滴也滴不完的雨滴。這二句承上片“憑闌”句,借此暗示自己的“永夜不寐”,流露出環(huán)境帶給孤寂的客居者的一種心理重壓。寫法上,這二句忽然宕開一筆,以景托情,這又反過來連接上片,與上片所渲染的感懷情調(diào)相承,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歇拍二句:“明日覓春痕,紅疏桃杏村。”這二句承上二句“東風(fēng)”、“雨”,指明經(jīng)歷風(fēng)吹雨打的紅花慢慢地凋零、飄落,留下的將是一幅殘春圖景。顯然,這也寄寓了濃郁的身世之感。至此,詞雖已結(jié)束了,卻留下濃厚而久遠(yuǎn)的回味。

          《人間詞話》開篇云:“詞以境界為最上!泵柽@首詞,正由于對詞境作了開掘,才留給我們無窮的`回味。這首詞的“境界”,表現(xiàn)在時空的浩渺遼遠(yuǎn)和有盡語言所傳達(dá)的無窮意味。詞以回憶往昔開始,然后轉(zhuǎn)回現(xiàn)實,又由現(xiàn)實指向未來!斑^去——現(xiàn)實——未來”組成全篇“放——收——放”的開放結(jié)構(gòu),使詞在有限的篇幅中包蘊了豐富而悠遠(yuǎn)的內(nèi)涵。空間上,此詞還成功地運用了繪畫藝術(shù)中的空白技巧。清人戴熙說:“畫在有筆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見《習(xí)若齋畫絮》)。這首詞之“妙”正是字外的空間所蘊含的意味,例如“老去不堪秋,憑闌看水流”二句就有使讀者的思緒隨著潺潺流水而漂向遠(yuǎn)方,隨著詞人的目光而向遠(yuǎn)方延伸的效果?傊髡呓栌邢薜恼Z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空框結(jié)構(gòu)”,使我們在這一“結(jié)構(gòu)”中得以填充自己的理解,這也就是這首詞歷久不衰的秘密所在。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7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唐朝

          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譯文

          今天晚上勸您務(wù)必要喝個一醉方休,酒席上不要談?wù)撁魈斓氖虑。感謝主人的深情厚意,酒喝多了,表現(xiàn)出的友情也是深厚的。

          應(yīng)愁時光短促,不要再推辭斟滿杯的美酒。人生能有多長呢?不如多喝點酒,勉強作樂一番。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注釋

          尊前:酒席前。尊:同“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痘茨献印罚骸笆ト酥溃q中衢而設(shè)樽耶,過者斟酌,各得其宜!

          “須愁”句:應(yīng)愁時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時間。

          莫訴:不要推辭。

          呵呵(huōh(huán)uō):笑聲。這里是指“得過且過”,勉強作樂。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鑒賞

          這首詞頭兩句說“勸君今夜須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下半首又說“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四句之中竟有兩個“須”字,兩個“莫”字,口吻的重疊成為這首詞的特色所在,也是佳處所在,下面寫“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又表現(xiàn)得冷漠空泛。有的選本因為這重疊和空泛而刪去了這首詞,葉嘉瑩教授認(rèn)為這實際上等于割裂了一個完整的生命進(jìn)程,都是未能體會出這首詞真正好處的緣故。

          “勸君今夜須沈醉,尊前莫話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勸客之語,一個“今夜”,一個“明朝”具有沉痛的含義。這兩句是說:你今夜定要一醉方休,酒杯之前不要說起明天的事情。人是要有明天才有希望的,明天是未來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現(xiàn)在用了一個“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千萬別提起。“莫話明朝事”,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有不可期望,不可以訴說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這里反映了非常沉痛的悲哀。這是主人勸客之詞,如果聯(lián)想到他的“紅樓別夜”的美人勸他早歸家,則當(dāng)時他的希望原當(dāng)在未來,在明天,明天回去可以見到他“綠窗人似花”的美人,而現(xiàn)在主人勸他“尊前莫話明朝事”,是明天絕無回去的希望了!罢渲刂魅诵,酒深情亦深”,意思是說:縱然是對紅樓別夜的美人還是這般的鍾情和懷念,但是沒有再見的希望,我就珍重現(xiàn)在熱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為主人敬給我的酒杯是深的,主人對我的情誼也是深的。李白有首詩是這樣寫的:“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贝笠馐牵禾m陵的美酒散發(fā)著郁金花的香氣,白玉碗中的酒漿閃泛著琥珀般的光澤,只要主人能使我沉醉,我就忘記了什么地方是他鄉(xiāng)。一般人只知道欣賞李白詩瀟灑飛揚的一面,其實李白詩也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李白寫飲酒的詩最多,而且多與“悲愁”聯(lián)系在一起,像“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都屬此類。在韋莊這二句寫的`主人勸酒之情中,也隱含了深重的悲哀。

          下半闋的“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葉嘉瑩認(rèn)為此處乃是客人自勸之詞:我憂愁的是像今晚這般歡飲的春夜非常短暫,而不會以你把酒杯斟得太滿作為推托之辭。“遇酒且呵呵”,“呵呵”是笑聲,如果讀者認(rèn)為是真的歡笑就錯了。因為“呵呵”兩個字只是空洞的笑的聲音,沒有真正歡笑的感情,韋莊所寫的正是強做歡笑的酸辛。他說:如果你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的光陰,今天的歡笑,今天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會再存在了。唐朝滅亡,當(dāng)時的韋莊已經(jīng)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了,所以他說“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創(chuàng)作背景

          根據(jù)中國古典文學(xué)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這組詞的寫作時間是在韋莊離開江南之后,當(dāng)是韋莊晚年的追憶之作,而寫作地點則很可能是其晚年羈身之蜀地,具體創(chuàng)作時將不詳。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8

          原文

          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fēng)鳴絡(luò)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譯文

          白得叫人心驚的月光,映照在水晶簾上;我倆遙遙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發(fā),嗅不到你似霧的濃香。想問候一聲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卻毫無辦法;月掛西天,梧桐的樹陰已經(jīng)拉得很長。

          西風(fēng)起,蟋蟀聲聲鳴響;不讓憂愁的人兒睡下;秋天還是去年的秋天,可為什么面對秋景,淚水總想流上我的`臉龐?

          注釋

          “晶簾”:水晶簾。傷心,極言之辭。傷心白即極白。李白詞:“寒山一帶傷心碧”,皆類于此。此句謂在月光的映襯下水晶簾看上去一片白。西風(fēng)鳴絡(luò)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云鬟香霧”句:語出杜甫《月夜》:“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這是杜甫寫給妻子的詩,容若用此亦代妻子。此句謂頭發(fā)烏黑如云,香氣似霧濃,以此代指所愛所思的女子!盁o語”句,承上句,謂所思的人不再身邊,即使天氣寒冷,也無法問她要不要加衣裳,照應(yīng)了前句的“成遙隔”。“添衣”兩字,平淡深情。“桐陰”:梧桐樹陰,此句謂月已西沉,即夜色已深。“絡(luò)緯”:蟋蟀

          “桐陰”:梧桐樹陰,此句謂月已西沉,即夜色已深。制衣,如斯似是習(xí)以為常,總覺得天長日久,手中好光陰無從消磨。你我似陌上戲春的孩童,看見花開花謝都惘然歡喜心無凄傷。只是今日,你離開我以后,再沒有人為我添衣,管我寒暖,而我亦失去照顧疼惜你的機會?吹靡妴幔渴且粯拥那锷。秋風(fēng)月夜,我佇立在桐陰之下。仍似去年秋,你知我為何淚欲流?生死相隔,我如此地?zé)o能為力。

          “絡(luò)緯”:蟋蟀。一說紡織娘。

          “只是”句:謂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

          去年秋時人尚在,今年秋時,風(fēng)景不改,人已不在。這闋小令所截取的,不過是生活中“添衣”這么一個細(xì)小的事。除卻“云鬟香霧”的指代,言語極平實,上下闋折轉(zhuǎn)之間也是從容淡定,然而于小處極見真情,凄婉動人之處,似是眼前梨花飛舞,細(xì)碎地散落一地,讓人心意黯然。此詞當(dāng)是康熙十六年秋之作。亦是容若小令中的經(jīng)典之作!爸皇侨ツ昵,如何淚欲流。”的“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處,“欲”是將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將那種哀極無淚的情狀寫地極精準(zhǔn)。一說紡織娘。“只是”句:謂秋色和去年秋天相同。

          賞析

          李白《菩薩蠻》詞有“寒山一帶傷心碧”,指日暮之時,山色轉(zhuǎn)深。傷心是極言之辭。傷心碧即山色深碧,傷心白即極白。后人之詞多類于此。在月光的映襯下水晶簾看上去一片白。水晶簾內(nèi)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全詞除卻“云鬟香霧”的指代略露艷色之外,言語極平實。如果知曉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杜甫藏在“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只有艷麗之后掩飾的惘然。

          細(xì)讀“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薄坝弊指怯玫那〉胶锰,“欲”是將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將那種哀極無淚的情狀寫地極精準(zhǔn)。

          年年秋日,看時光流轉(zhuǎn),如習(xí)以為常,總覺得日久天長,看見花謝都心無凄傷。待得一日光陰流盡,才醒轉(zhuǎn)過來。秋風(fēng)蟲鳴月色深濃,仍似去年秋,你知為飄渺孤鴻?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襯的。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9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唐代·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眉妝漫染,額上的額黃半明半暗的閃耀著,鬢邊發(fā)絲散漫將掩未掩那雪白的面頰。懶懶地?zé)o心去描彎彎的眉,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對了前鏡,又對后鏡,紅花與容顏交相輝映。剛剛穿上的嶄新綾羅短衣,上邊繡貼著一雙雙的金鷓鴣。

          注釋

          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另外一種理解為:小山是指屏風(fēng)上的'圖案,由于屏風(fēng)是折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xiàn)明滅的樣子。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fēng)上金光閃閃的樣子。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涂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

          鬢云:像云朵似的鬢發(fā)。形容發(fā)髻蓬松如云。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云影輕度。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

          蛾眉:女子的眉毛細(xì)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一說指元和以后叫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

          弄妝:梳妝打扮, 修飾儀容。

          羅襦:絲綢短襖。

          鷓鴣:貼繡上去的鷓鴣圖,這說的是當(dāng)時的衣飾,就是用金線繡好花樣,再繡貼在衣服上,謂之“貼金”。

          賞析

          這首《菩薩蠻》詞以精致的構(gòu)思,精美的語言,寫典中思婦獨處的情懷,刻畫出一位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小山,眉妝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于《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大約“眉山”一詞,亦因此起。眉淡小山,也時時見于當(dāng)時詞中,如五代蜀秘書監(jiān)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臉(臉,古義,專指眼部),不語檀心一點(檀心,眉間額妝,雙關(guān)語),小山妝!闭感∩矫级浴S秩缤瑫r孫光憲《酒泉子》云:“玉纖(手也)淡拂眉山小,鏡中嗔共照。翠連娟,紅縹緲,早妝時!币嗾龑懗繆y對鏡畫眉之情景?芍∩奖局^淡掃蛾眉,實而韋莊《荷葉杯》所謂“一雙愁黛遠(yuǎn)山眉”同義。

          舊解多以小山為“屏”,其實未允。此由不知全詞脈絡(luò),誤以首句而下無內(nèi)在聯(lián)系;不知“小山”為眉樣專詞,誤以為此乃“小山屏”之簡化。又不知“疊”乃眉蹙之義,遂將“重疊”解為重重疊疊。然“小山屏”者,譯為今言,謂“小小的山樣屏風(fēng)”也,故“山屏”即為“屏山”,為連詞,而“小”為狀詞;“小”可省減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為屏,又以“金明滅”為日光照映不定之狀,不但“屏”“日”全無著落,章法脈絡(luò)亦不可尋矣。

          重,在詩詞韻語中,往往讀平山而義為去山,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為定。此處山平而義去,方為識音。疊,相當(dāng)于蹙眉之蹙字義,唐詩有“雙蛾疊柳”之語,正此之謂。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故詩又有“八字宮眉捧額黃”之句,其良證也。

          已將眉喻為山,再將鬢喻為云,再將腮喻為雪,是謂文心脈絡(luò)。蓋晨間典中待起,其眉蹙鎖,而鬢已散亂,其披拂之發(fā)縷,掩于面際,故上則微掩眉端額黃,在隱現(xiàn)明滅之間;下則欲度腮香,——度實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構(gòu)為一幅洗曉圖,十分別致。

          上來兩句所寫,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緊接懶起,起字一逗——雖淡懶起,并非不起,是嬌懶遲遲而起也。典中曉起,必先梳妝,故“畫蛾眉”三字一點題——正承“小山”而來!芭獖y”再點題,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鬢之腮雪而來。其雙管并下,脈絡(luò)最清。然而中間又著一“遲”字,遠(yuǎn)而“懶”相為呼應(yīng),近而“弄”字互為注解!芭弊肿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遲”字,多少層次,多少時光,多少心緒,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盡矣。

          梳妝雖遲,終究須有完畢之日,故過片重開,即寫梳妝已罷,最后以兩鏡前后對映而審看梳妝是否合乎標(biāo)準(zhǔn)。其前鏡,妝臺奩內(nèi)之座鏡也;其后鏡,手中所持之柄鏡也——俗呼“把兒鏡”。所以照者,為看兩鬢簪花是否妥恰,而兩鏡之交,“套景”重疊,花光之而人面,亦交互重疊,至于無數(shù)層次!以十個字寫此難狀之妙景,盡得神理,實為奇絕之筆。

          詞筆至此,寫梳妝題目已盡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兩句,又不知為何而設(shè)?新貼,新鮮之“花樣子”也,剪紙為之,貼于綢帛之上,以為刺繡之“藍(lán)本”者也。蓋言梳妝既妥,遂開始一日之女紅:刺繡羅襦,而此新樣花貼,偏偏是一雙一雙的的鷓鴣圖紋。典中之人,見此圖紋,不禁有所感觸。此處之所感所觸,乃而開頭之山眉深蹙,夢起遲妝者相應(yīng)。由此一例足見飛卿詞極工于組織聯(lián)絡(luò),回互呼應(yīng)之妙。

          全篇內(nèi)容是寫一個女子早晨自嬌臥未醒,宿妝已殘而懶起梳妝,而妝畢簪花照鏡,而穿上新羅襦之 過程。結(jié)構(gòu)亦循此次序作直線型之描敘,極清晰明了。此詞寫典怨之情,卻不著一字點破,而是通過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動作、服飾,讓讀者由此去窺視其內(nèi)心的隱秘。尤其是詞的末二句“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溫庭筠詞密麗濃艷的風(fēng)格,而且以詠物襯人情,更見蘊藉。

          在格律上,詞作采用了仄韻和平韻交錯變換的調(diào)式來表現(xiàn)曲折細(xì)膩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二句,不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個響亮的去山字:“照”“后”“鏡”“面”“映”,置于換頭之處,吟唱時,就更加顯得跌宕飛動,抑揚頓挫。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

          菩薩蠻·夏景回文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古詩簡介

          《菩薩蠻·夏景回文》是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上片,寫少婦揮汗如珠、輕紗裹體的夏日容貌。下片,描繪了少婦午睡美和晚妝美。全詞,采用渲染、比擬的手法,描寫了夏日少婦的體態(tài)美、午睡美和晚妝美。

          翻譯/譯文

          火云夏熱凝聚著的汗水散成珠粒,顆粒珠子般的揮汗凝聚成火云。玉石般的身上,天暖得只穿碧色的輕紗。輕厚、碧色的衫衣,裹著如玉般的肌體。

          臉頰上泛出的紅暈,怕是被枕頭印出來的。印在枕頭上的是討厭的臉上胭脂?臻e時,對照鏡子,一看晚妝殘散了。卸了妝,對著夕陽,也覺得輕閑無享。

          注釋

          ①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②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huán)往復(fù)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

          ③瓊:透明的玉石,代指少婦的肌體。

         、芟樱号。

          ⑤嫌:討厭。暈(yùn):代指胭脂。

         、揲e:空閑。

         、邭垼盒锻。晚照:夕陽。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十一月,蘇軾詩情高漲,作該詞詠暮春閨情。

          賞析/鑒賞

          上片,以比擬的手法,寫少婦揮汗如珠、輕紗裹體的夏日容貌!盎鹪颇箵]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渲染了少婦臉部的熱汗如珍珠般的美。動靜結(jié)合,神韻飛舞,光彩照人。上句突出“夏”之意,下句突出“汗”之美。“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寫少婦綠中透白的'肌體美。第三句突出“碧紗”的“輕”飄美,第四句突出白玉般的朦朧的體態(tài)美。諸多群像巧妙組合,造成了一種宛如仙女飄逸、分外妖燒的意境美。

          下片,采用渲染手法,進(jìn)一步描繪了少婦另外兩種美:午睡美和晚妝美,即突出寫了少婦午睡之后和晚照卸妝的體態(tài)美。“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將紅臉與紅枕互為因果,映襯出少女午睡而生的“暈”、“羞”的“紅顏”美。“閑照晚妝殘”句中“晚”字,點明少婦“閑”與“妝殘”的時間!皻垔y晚照閑”句中“晚照”,則渲染了少婦“殘妝”后的“閑”適生活氛圍。這種側(cè)面描寫具有極好的審美效果,頗有迷人的魅力。

          為表現(xiàn)少婦的體態(tài)美,全詞總是選擇與之相適應(yīng)的、同質(zhì)同構(gòu)的客觀物象,來創(chuàng)造符合自己審美理想和審美趣味的意象。通過“火云”、“碧紗”、“瓊暖”、“暈腮”和“晚照”等色彩詞語,塑造了“火云凝汗”,碧紗瓊裹、暈腮枕印、晚照殘妝等少婦特有的體態(tài)美和閑適美的睡美人形象。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人語。斗帳抱春寒,夢中何處山。

          卷簾風(fēng)意惡,淚與殘紅落。羨煞是楊花,輸它先到家。

          注釋

          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

          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卷簾:卷起或掀起簾子。

          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注釋

          斗帳:小帳。形如覆斗,故稱。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卷簾:卷起或掀起簾子。

          殘紅:凋殘的花,落花。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人在愁緒中,雨是借以訴請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壓蕊絲絲雨”,真切地寫出春雨的綿長輕潤。但這絲雨“困”花“壓”蕊,原來也像是了解了閨中女子的愁腸,一任默默地飄灑相伴!岸穾けТ汉,夜深了人在紅羅繡帳里卻不能成寐,便更覺得春夜的清寒!氨А,寫出閨中人之孤單無助,惟有抱“春寒”而已。“夢中何處山”,獨自尋夢,夢里山重水遠(yuǎn),并不能遇見自己所思念的人。下片,“卷簾風(fēng)意惡”,因心事凄迷,便覺得連吹卷起珠簾的'風(fēng)也欺悔人。這是以“我”之眼觀物的寫法,此語看似極無理,實則極含情。惟究詞人心緒何以如此之壞,“淚與殘紅落”拖出了并不難猜的謎底:原來是看流水逝花,嘆歲月流轉(zhuǎn),恐年華不再,故而淚與殘紅落。結(jié)句乃把一段心事,付與自由飄舞的楊花,盼著遠(yuǎn)人也如楊花般早日回家。全詞格調(diào)清新秀雅,雖寫一般閨情,而不一味抑郁不歡,能于詞中獨賦一種綿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長。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濕云不動溪橋冷。

          嫩寒初透東風(fēng)影。

          橋下水聲長。

          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

          花比人應(yīng)瘦。

          莫憑小欄干。

          夜深花正寒。

          譯文

          潮濕的云彩凝滯不動,溪橋清冷,輕寒剛剛穿透東風(fēng)的'身影。橋下水發(fā)出長長的聲響,河畔的梅枝正揉和著月光發(fā)出香氣。

          人愛花好似見了舊友,花與人比較起來該是俊秀清瘦。獨自一人寂寞靠著那小小的欄桿,殊不知夜深正熬受著寒冷哩!

          注釋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

          濕云:天空中凝聚的濃云。

          嫩寒:輕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賞析:

          此詞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冬至。是時,東坡從泗洲(今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過楚州(今江蘇省境),登蔡景繁西閣,與王元龍晤,和楚守田待問,賦此詞以嗔贈侍女。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觴,臨風(fēng)淚數(shù)行。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凄清照鬢絲。

          翻譯

          催促春花盛開的鼓聲一直還沒有停,酒醒之后已經(jīng)看見落花紛紛揚揚。不忍傾杯一飲而盡這酒杯中殘余的薄酒。面對秋風(fēng),離情別緒頓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可愛的人兒阿,如今這離別又出現(xiàn)在眼前,寂空無所依,只留下一輪圓月,獨立天際,甚至就連這月亮也與當(dāng)時我們在一起時不同,你看這凄涼的清光縷縷地照在我的青絲上,如何不催人淚下。

          注釋

          花奴:唐玄宗時汝陽王李琎的小字。

          殘紅舞:指花落。

          覆:傾翻酒杯,指飲酒。

          馀觴:杯中所剩殘酒。

          粉香:代指鐘愛的女子!霸乱病

          二句:如今的月光也與當(dāng)時不同了,只照著我的鬢發(fā)。

          賞析二

          這首詞通過臨別前和臨別時的`環(huán)境以及心理描寫,來渲染相思之情。上片通過臨別前飲酒與心緒不寧的矛盾心態(tài),下片更進(jìn)一步,通過寫馬上要離別時,突然感到物非人非的強烈情感,表達(dá)了面對離別而無法自禁的劇烈情感變化。

          上片情感表現(xiàn)還在自控的范圍內(nèi),最多是愁腸百結(jié)而“不忍覆余觴”,實在不能忍受心中痛苦也只是“臨風(fēng)淚數(shù)行”,或許情人問起,她可能還會忍住說是眼中吹進(jìn)了沙子。

          下片就顯然增強了情感。眼看馬上所愛的人就會很難再看見一次,情感上難以忍受,原本物是人非都已是催人肝腸寸斷的了,她卻說就連物也并非原來的物了,天上那輪見證過你我二人愛情事實的圓月也突然冷酷無情起來,這營造了一種極大的內(nèi)心恐懼感、寂寞感、空虛感。

          這首詞中“催花未歇花奴鼓”句引了唐代玄宗時人物李璉的典故。他是大唐睿宗皇帝嫡孫,是唐朝宗室讓皇帝李憲的長子,正由于他是讓皇帝的長子,所以被封為汝陽郡王。他小名叫花奴,是個長得面容俊美姣好的美男子,并且音樂能力很強,可謂才貌雙全。他還擅長弓和羯鼓,聰明敏捷。眾所周知,唐玄宗也是歷史上一個極富藝術(shù)修養(yǎng)的皇帝,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是行家,身邊有個多才多藝、才貌雙全的美男子花奴,玄宗當(dāng)然對他很是喜歡,并曾親自教他音律,據(jù)說玄宗還親自教授他羯鼓。

          這首詞寫思戀、寫離別,本身用詞也巧,典故也大有可玩味處,真可讀可感:花奴不鼓,唯見殘紅飛舞,前歡不再,而其悲則無窮,讀之慘然,起身無緒,悵然若有所思。

          賞析

          這詞要從唐朝說起,《菩薩蠻》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據(jù)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不是菩薩也發(fā)脾氣耍蠻的意思。

          唐玄宗時汝陽王李琎小字“花奴”。奴是昵稱,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就叫“寄奴”,李白也稱自己的兒子為明月奴。李琎善羯鼓,羯鼓,一種樂器,狀如漆桶,下承以牙床,鼓之兩頭俱擊。據(jù)說此樂器出自匈奴。

          玄宗也善羯鼓,因此對李琎特鐘愛之,曾說:“花奴姿質(zhì)明瑩,肌發(fā)光細(xì),非人間人,必神仙謫墮也!保ㄒ姟遏晒匿洝罚┯,玄宗嘗于二月初一晨,見宮中景色明麗,柳杏將吐,遂命高力士取羯鼓臨軒縱擊一曲《春光好》,曲終,花已發(fā)坼。玄宗笑言:“此一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玄宗以鼓催花的狂妄自豪和祖母則天大帝以詩催花的做法一脈相承。

          唐朝人的任性縱情總帶著天親地近的色彩,有新石器時代對著紅日高山叢莽舞蹈的肆意。后來達(dá)官貴人筵席之上常擊鼓為樂,以助酒興。然而后來人少有那種肆意無畏的興頭,多了不忍覆馀觴的小心翼翼,越是想留存好景越是容易多愁善感,臨風(fēng)淚數(shù)行的氣質(zhì)所為就有刻意的蕭瑟和黯然了。

          容若這首詞由離筵寫起,用羯鼓催花之典實,花開即落,暗語好景不常。用盛筵將散,離別在即的情景,表達(dá)了傷春傷別的惆悵。下闋承上闋情景情緒再加點染,進(jìn)一步刻畫今日空自對月的寂寞凄清。結(jié)二句落在了此刻的實處,寫月下的癡情思念,無法排解的愁苦幽傷。

          容若詞集中另一闋《菩薩蠻》曰:“夢回酒醒三通鼓,斷腸啼鴃花飛處。新恨隔紅窗,羅衫淚幾行。相思何處說?空對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團圞照鬢絲!绷⒁鈽(gòu)思乃至遣詞用句,都與此闋雷同。評家多認(rèn)為可能一是初稿,一是改稿,然改易處甚多,結(jié)集時就兩首并存。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原文:

          菩薩蠻

          舞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

          門外柳花飛,玉郎猶未歸。

          愁勻紅粉淚,眉剪春山翠。

          何處是遼陽,錦屏春晝長。

          柳花飛處鶯聲急,晴街春色香車立。

          金鳳小簾開,臉波和恨來。

          今宵求夢想,難到青樓上。

          贏得一場愁,鴛衾誰并頭。

          玉釵風(fēng)動春幡急,交枝紅杏籠煙泣。

          樓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熏爐蒙翠被,繡帳鴛鴦睡。

          何處有相知,羨他初畫眉。

          畫屏重疊巫陽翠,楚神尚有行云意。

          朝暮幾般心,向他情謾深。

          風(fēng)流今古隔,虛作瞿塘客。

          山月照山花,夢回?zé)粲靶薄?/p>

          風(fēng)簾燕舞鶯啼柳,妝臺約鬢低纖手。

          釵重髻盤珊,一枝紅牡丹。

          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

          故故墜金鞭,回頭應(yīng)眼穿。

          綠云鬢上飛金雀,愁眉斂翠春煙薄。

          香閣掩芙蓉,畫屏山幾重。

          窗寒天欲曙,猶結(jié)同心苣。

          啼粉涴羅衣,問郎何日歸。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

          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煙漠漠,低鬢蟬釵落。

          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

          譯文:

          華貴的香爐旁,清涼的竹席上,鴛鴦錦被下蓋著一對情侶,像并枝的連理同眠共枕,脂粉和著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響起轆轤的聲音,驚醒了溫柔鄉(xiāng)里的春夢一場,微整的眉間有幾分驚怨,含笑的相視里羞見晨光。

          濃濃的柳蔭里,淡淡的晨霧迷迷茫茫,殘亂的縷縷鬢發(fā),好似青云飛掠過臉龐。蟬釵已簪不住飛亂的流云,三三兩兩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歡暢。

          注釋:

         、牌兴_蠻:原為唐教坊曲名,《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并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diào)”。其調(diào)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以后。但開元時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為詞調(diào)中之最古者,屬小令,共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組成;通篇兩句一韻,凡四易韻,前后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zhuǎn)。

         、朴駹t:香爐的`美稱,一作“玉樓”。冰。褐駴鱿。鴛鴦錦:織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巧秸恚褐竷啥送黄鹚粕降陌夹握眍^。

         、绒A轤:井上汲水所用滑車的聲音。

          ⑸漠漠:彌漫的樣子。

         、氏s釵:蟬形的金釵。

         、艘簧眨荷釛壱簧。拚,舍棄,不顧惜,一作“拌”。

          賞析:

          此詞寫艷情。它以秾麗的語言描繪艷情,沒有絲毫的隱晦,冶雅俗于一爐可謂極小詞之能事。這一點,也可算是牛嶠自己的風(fēng)格。

          詞中以男女幽會為主要內(nèi)容,側(cè)重寫幽歡過程中的情景和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詞風(fēng)大膽潑辣,淋漓盡致。首句寫室內(nèi)陳設(shè)的華麗:玉爐,狀香爐之華貴;冰簟,狀竹席之晶瑩涼爽;鴛鴦錦,狀錦被之華美。此詞通過首句景物的描寫,為一對情人的幽會安排了特定的環(huán)境,而且第二句緊接著寫幽會,詞意徑露,不避淺宿,在《花間集》中也是罕見的。然而寫歡情也只是到此為止,詞人在筆下還是注意分寸的。一下二句。他便宕開一筆寫外在因素的侵?jǐn)_和女主人公細(xì)微的心理變化。當(dāng)他們歡情正恰時,簾外傳來一陣轆轤聲,劃破了長夜的寧靜,報道了拂曉的來臨。這好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池塘里,立即引起強烈的反應(yīng)!皵棵己@”,就是轆轤聲在女主人在感情上激起的波紋!皵棵己Α,正爾歡濃,早汲水聲傳,頓驚曉色,所謂“歡娛嫌夜短”也。簡單五個字,概括了女主人公剎那間復(fù)雜的感情變化,用筆何其精煉而準(zhǔn)確。

          換頭一句,從室內(nèi)寫到室外,化濃艷為疏淡。細(xì)玩此篇詞意,“柳陰輕漠漠”一句并非寫一對戀人在柳蔭下相會。蓋由夜至?xí),初日斜照,窗外的楊柳已投下一片陰影。柳陰非但表現(xiàn)了時間的轉(zhuǎn)移,且與起句的“冰簟”相呼應(yīng),說明季節(jié)已屆夏天。何以得知并非寫柳蔭相會,下面一句可以為證!暗汪W蟬釵落”,語本李商隱《偶題二首》之一:“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笨梢娙詫懻磉吳槭。

          由于下闋仍寫室內(nèi),故結(jié)尾二句便有了著落。一般小詞均以景語作結(jié),給讀者留下想象余地,此詞卻以情語取勝。其實如果從嚴(yán)要求的話,這兩句不免過于狎昵,作艷語者無以復(fù)加,卻能備受前人稱道,主要是因為它大膽地描寫了女子感情生活的熱烈追求,直抒胸臆,毫無掩飾,也毫無假借,更沒有其他小詞中那種欲吐還吝、扭捏作態(tài)樣子。用今天的話來講,它還打破了幾千年來溫柔敦厚的詩教,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愛好個性自由、反抗封建禮教的精神。一句話,它塑造一個生活中真實、人性未被扭曲的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性格特點的人。就詞風(fēng)而言,則于婉約中具豪放之筆,在唐五代詞中極為少見。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

          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古詩簡介

          《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作品。這首詞寫駐留塞外的征夫在風(fēng)雪之夜對妻子的思念。上片首先描寫塞外之夜風(fēng)雪交加的典型物候特征,接著寫夢中的情形。夢境的溫馨綺麗和現(xiàn)實的苦寒荒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突出了詞人內(nèi)心的悲苦!叭焙汀疤一ㄔ隆保粚嵰惶,哀樂畢現(xiàn),自然而然地引出三四兩句對虛幻幸福的渴望。下片緊承上片,繼續(xù)寫夢,但卻跌宕曲折,生出新意。即使是夢境也不能久長,令人心煩的畫角聲無端地驚醒了好夢。淚流成冰,既形象地寫出了詞人對妻子的思念之深,同時也進(jìn)一步渲染了塞外的苦寒。最后以景語作結(jié),塞馬嘶鳴,殘星大旗,和朔風(fēng)飛雪首尾相應(yīng),為痛苦低沉的詞境注入了蒼涼壯闊的質(zhì)素,具有一種特殊的美感。

          翻譯/譯文

          凜冽的北風(fēng),將三更天還在飄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飛揚。在夢中,相思之人還在迷戀開滿桃花的明月之夜。夢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讓他在美好的夢境中多轉(zhuǎn)一轉(zhuǎn)吧。

          沒有任何征兆,夢中突然聽見了畫角聲,醒來時,淚水已經(jīng)在枕邊結(jié)成了薄薄的一層紅冰。耳中聽到的是塞馬的嘶鳴,眼中看到的是斜掛著殘星的軍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壯闊的景象。

          注釋

          1、朔風(fēng):邊塞外凜冽的北風(fēng)。

          2、倩魂:少女的夢魂,典出唐人小說《離魂記》。此處指作者自己的`夢魂。

          3、桃花月:即桃月,農(nóng)歷二月桃花盛開,故稱。此處代指美好的時光。

          4、由他:任他,聽?wèi){他。

          5、好處:指美夢中的景象。

          6、無端:平白無故。

          7、畫角:古代樂器,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

          8、紅冰:淚水結(jié)成的冰,形容感懷之深!堕_元天寶遺事》:“貴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車,時天寒,淚結(jié)為紅冰。”

          9、塞馬:邊塞的戰(zhàn)馬。

          10、大旗:軍中的旗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執(zhí)行軍事偵察任務(wù)的途中。是一首以紀(jì)夢的藝術(shù)手法,表達(dá)離情別恨的詞。

          賞析/鑒賞

          文本賞析

          第一句描寫呼嘯的朔風(fēng)吹起了滿地的落雪,雪雖然停住了,但繼之而來的狂風(fēng)卷起了滿地雪花,這風(fēng)如刀似割,它比下雪更冷十倍,它的來臨使寒冬落雪的氣溫更加凄冷;“三更雪”點明是在夜里下的雪,塞外苦寒,風(fēng)雪之夜,思念故鄉(xiāng)的軍旅之人這時還不能人睡。

          第二句“倩魂猶戀桃花月”,“倩魂”意思是帶著笑意的夢魂。這一句寫軍旅征夫進(jìn)入夢境,外面呼嘯的寒風(fēng)還在凄緊地吹著,一直思念故鄉(xiāng)的人終于帶著微笑進(jìn)入了夢境;他仿佛看到,窗下月色溶溶,窗外桃花耀眼,閨中旖旎溫馨的氛圍與風(fēng)光叫人無限依戀。夢境與現(xiàn)實是如此懸殊,作者以“三更雪”與“桃花月”對舉,把風(fēng)雪交加的塞外寒夜與閨中的溫情作了鮮明的對比!蔼q戀”兩字承接上句的“朔風(fēng)吹”,表明盡管強勁的朔風(fēng)吹散了滿地的雪花,但吹不散軍旅征夫的思鄉(xiāng)之念,在寒風(fēng)刺骨的深夜,思念之情更加強烈。

          下片,第三、四句,以“夢好”承“桃花月”而發(fā),訴說了遠(yuǎn)離故鄉(xiāng)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馬勞頓,巡邊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靜靜地思念故鄉(xiāng)的親人,但寒夜中的夢,有惡夢,也有好夢,今夜正做著好夢,就讓他做下去吧。讓他在夢中多得到一些歡聚的幸福和快樂。詩人在這里用了兩句非常流暢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卻是真切深刻的,充滿了對軍旅征夫的無限同情。希望他多享受好夢的幸福,誰也不要打斷他的夢,這與唐代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刪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的寫法十分相近。金昌緒寫了思婦夢往邊地,納蘭性德寫征夫夢回故里,他們難相見,就讓他們在夢中多相會吧!為了這,鳥兒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第五、六句,又接出了“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然而,好夢不長,畫角一聲把征夫從歡聚團圓的夢境中拽回到現(xiàn)實。本來,衛(wèi)戍邊地的軍人,對軍旅中的畫角聲聲習(xí)以贊常,但這時對夢回故里,沉醉入幸福歡樂的夢中人來說,這畫角吹稠太“無端”,“無端”兩字透出了征夫?qū)@畫角的惱恨,對軍營生活的惱恨,也隱隱譴責(zé)了制造這悲歡離合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一聲畫角斷送了他一場幸福夢,他長久地盼望著回到故鄉(xiāng)與親人團聚,但卻很難實現(xiàn)。終于,在夢中他回到了故里和親人中間,征夫禁不住流淌下幸福的淚水,待到畫角一聲夢醒回時,歡聚時的幸福淚水已在枕邊凝結(jié)成為一層薄薄的冰。方千里詩曾道:“情淚滴如冰”。“枕畔紅冰薄”中的“紅冰”兩字,這里指凝成為冰。詩人以“夢好”,“畫角”人手,點出最后的一個“冰”字,把夢境中幸福纏綿情景與現(xiàn)實中的塞外苦寒生活做了鮮明的對比,強烈地抒發(fā)出這無聲之慟。

          最后的兩句詞,“塞馬一聲嘶,殘星照大旗”,繼之畫角,這塞馬一聲嘶,又一次打破了周遭的沉寂,把仍然沉浸于夢境的征夫夢徹底打碎了,從迷惘中醒來的征夫,雖然還留戀著剛才的夢境,但睜眼抬頭時,殘星欲曙,曉風(fēng)吹拂著軍旗,迎來了塞外冰冷的空曠的黎明,使征夫完全回到冰冷的現(xiàn)實生活里。

          這首詞中詩人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把邊地軍旅生活的勞苦艱辛和征夫們對妻室故園的魂牽夢繞的思念之情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強烈地抒發(fā)出對衛(wèi)戍邊地的征夫們無限同情。在寫夢醒時,連同畫角、塞馬、殘星、大旗,把塞外寒夜中軍旅生活描繪得格外悲涼寂寞,與詞的上片寫夢回故里時的纏綿格調(diào)形成鮮明的對比。

          名家評論

          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北風(fēng)勁吹,寒威凜烈,征人卻做著溫暖的夢。夢醒了,眼前耳畔呈現(xiàn)的是邊塞的景象!

          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在寒風(fēng)凜冽的冬夜,一位少婦懷念軍中的丈夫,并為之夢魂縈繞,忽而仿佛重現(xiàn)了夫婦在一起時花好月圓的良辰美景,忽而又恍惚身去邊塞,尋找日夜思念的他……這又是一闋寫思婦之情的詞。這類題材的作品容易流于纖弱,但容若此作,用‘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這樣剛勁的句子作結(jié),出人意想,自有其獨到之處!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菩薩蠻的原文賞析及翻譯04-05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04-01

        菩薩蠻·回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1-21

        菩薩蠻·回文原文翻譯及賞析06-04

        菩薩蠻·春閨原文翻譯及賞析06-03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10-10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20篇)03-23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02

        菩薩蠻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2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