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5-15 10:44:54 古籍 我要投稿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zhuǎn)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fēng)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譯文

          九月的江南,百花凋謝,唯有遲開的荷花還在水中的小洲附近絢麗綻放。

          遠(yuǎn)遠(yuǎn)望去,蓮荷迎風(fēng)起舞,依依動人,十分美麗,就像笑容滿面的美人一樣。日落時分,暮色沉沉,使人心生愁緒。

          玉盤似的荷葉上漸漸凝聚顆顆露水,就像把荷葉洗過了一樣;晚風(fēng)吹來,成片的蓮荷隨風(fēng)擺動,就像彩色的羅帶一樣,給附近的小城增添了別樣的秋色。

          眼前蓮荷的清幽景色別具風(fēng)姿,使人看了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產(chǎn)生傷感。

          注釋

          芙蓉:此處為水芙蓉,即蓮花。

          錢氏池:錢家的池塘,錢氏是文徵明拜訪的一位友人。

          玉盤:指荷葉。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xué)書于李應(yīng)禎,學(xué)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2

          池上絮

          池上無風(fēng)有落暉,楊花晴后自飛飛。

          為將纖質(zhì)凌清鏡,濕卻無窮不得歸。

          翻譯

          池塘上沒有什么風(fēng),只有那落日的余輝,楊花在天晴后又各自從池塘上飛起來了。

          柳絮為了依靠它的纖質(zhì)越過這清鏡似的池塘,卻滿身濕透而不能夠歸去了。

          注釋

          暉:日光。

          楊花:即柳絮。

          纖質(zhì):謂纖小的身軀。

          凌:渡過,逾越;

          清鏡:指池水。

          濕卻:濕了。

          鑒賞

          這是韓愈一首描寫柳絮的詩。微風(fēng)不興,柳絮滿天,夕陽之下,詩人坐在明澈如鏡的池塘岸上,靜心地看著柳絮怎樣輕輕地飄落在水中,那纖細(xì)的絨毛又是怎樣被水一點一點地潤濕而再也不能飛起。這樣的觀察和描繪,說明詩人對大好春光是有無限情趣的。

          此詩通過對夕陽湖畔柳絮滿天,楊花飄落水面,被水浸濕再也不能飛起來這個細(xì)節(jié)的描繪,體現(xiàn)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風(fēng)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寫景起興,后轉(zhuǎn)比擬,堪稱鞭辟入里之作。

          此詩前以寫景起興,后轉(zhuǎn)比擬。意在楊花不過為了飛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無復(fù)飛揚了。當(dāng)然有昌黎自況!盀閷⒗w質(zhì)凌清鏡,濕卻無穹不得歸。”一句抓住在池邊欣賞柳絮的情景。楊花飛飛,裝點暮春,時節(jié)必然,為何又要臨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間,自然有命,卻偏要通過榮譽、權(quán)力、財富自見。郭象注《莊子》曰,圣人不對物!安粚ξ铩眲t無我,無我則無須自見。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3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翻譯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

          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注釋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

          對棋:相對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賞析

          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凈,令作者神往!吧缴畬ζ遄,起碼有兩個和尚;“時聞下子聲”,有人在旁邊聽,那么至少是三個人了。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托了真正的寧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xì)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zhǔn)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蓯、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冻厣隙^》就是這樣一組描寫一種平凡生活的小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4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及注釋

          小娃撐小艇(tǐng),偷采白蓮回。孩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里采了白蓮回來。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艇:船。白蓮:白色的蓮花。

          不解(jiě)藏(cáng)蹤跡,浮(fú)萍(píng)一道開。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浮萍被船兒蕩開,水面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水線。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里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浮萍被船兒蕩開,水面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水線。

          注釋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小娃撐船而作下此詩。

          賞析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xì)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后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zhǔn)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

          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蓯、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5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fēng)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古詩簡介

          《清平樂·池上納涼》是清代詞人項鴻祚所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描寫的是夏日的夜晚,詞人在庭院荷塘邊乘涼消暑的閑適場景。上片寫夜的寧靜清幽。下片刻畫乘涼時的心情。夏末納涼,臨水扶醉,聽荷塘一陣雨過,想到過了今夜,這聲音即將變做秋聲。自是詞人體物感時情懷,然于閑適中亦微含愁意。詞人善于以傳神之筆,抓住剎那間的愁情,描繪出如畫的境界。語言風(fēng)格清新自然、爽朗工致。

          翻譯/譯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靜涼爽氣息,庭院中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納涼消夏。門簾高卷清風(fēng)搖動著室內(nèi)的蠟燭,竹影婆娑映照墻上就像一幅美麗的寫竹圖畫。

          醉后躺臥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輕羅紈扇微微煽動涼氣徐發(fā)。荷塘里驟雨一下子就過去了,明天一定會是秋風(fēng)蕭殺。

          注釋

         、偾迤綐罚▂uè):詞牌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兩個樂調(diào)命名。雙調(diào)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

         、谇逶挘呵逍旅篮玫囊馑肌

         、垆N夏:消除暑氣,即納涼。銷一作“消”。

         、芟灳妫合灎T。

          ⑤桃笙:竹簟。據(jù)陳鼎《竹譜》載,四川閬中產(chǎn)桃笙竹,節(jié)高皮軟,制成竹席,暑月寢之無汗,故人呼竹簟為桃笙。

         、奘炝_:絲織物輕軟而有疏孔的叫羅。織羅的絲或練或不練,故有熟羅、生羅之別。

         、咭祸阂粫䞍。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清宣宗道光初年(1821年)。項鴻祚自幼天資聰援,善于著文。他填詞很講究音律,雖內(nèi)容大都是傷春悲秋之作,然卻以古艷哀怨的詞風(fēng)著稱于世,在寫作技巧上也有很多可取之處。這首詞作是詞人借描寫夏夜在庭院納涼的情景,抒發(fā)出幾分對人生的哀怨。

          賞析/鑒賞

          詞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寧靜清幽的畫面。“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二句,勾畫出一幅夏夜寧靜、清幽的畫面。描寫池水、夜空一片清澄,庭院悄然無聲,只有詞人在池畔乘涼!跋灳骘L(fēng)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是寫在庭院乘涼的詞人所看到的室內(nèi)的情景。根據(jù)下片詞首句“醉來”二字判斷,詞人此時是在以酒銷夏,邊飲酒邊觀賞院中的景色,夜風(fēng)吹來,室內(nèi)的蠟燭光炬被風(fēng)吹得搖晃不定,門簾也隨風(fēng)搖動;室外,月光將竹林映照在墻壁上,竹影依風(fēng)搖曳,發(fā)出輕微的聲響。在這里,詞人是以動寫靜,那被風(fēng)吹動的燭光,飄乎不定的門簾和那半墻如畫的竹影,更顯出夏夜的寧靜,雖不一字月,卻使人感到明月朗照。瞑目遐思。一幅清新優(yōu)美的夏夜圖便可在眼前浮現(xiàn)。

          詞的下片著意描寫詞人乘涼時的心情。“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二句,是寫人的動作。詞人醉酒后扶墻走到床邊,躺在竹席上,手執(zhí)熟羅扇,輕輕的扇風(fēng)雖使人略感清涼,但卻難解詞人的醉意,在朦朧的醉意中,詞人由涼爽的夏夜,忽然想到了秋天的景色。“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眼前池塘正是蓮葉碧青,荷花爭奇之時,然而瞬間雨過,一夜間便花凋葉殘,明朝醒來,庭院里便是一片秋聲。最后兩句著似寫景,實則是借寫醉意中的幻覺,寄托詞人自己對人生的感慨。

          全詞勾勒出一幅常見的池邊消夏圖,傳遞了一種閑適、安逸、祥和的氣息。水天清話,夜深入靜,是小令的基調(diào),但不時有風(fēng)中燭曳、墻上竹動、席上人晃、手中扇搖、水中波興,來打破這種靜謐。以動襯靜,對比分明。項鴻祚曾自言“幼有愁癖”,容易觸景生情,任何景物都能勾起他的憂情苦緒。這首詞就是詞人以傳神的筆墨,抓住剎那間的愁情描繪出的如畫的境界。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6

          池上原文

          倚杖池邊立,西風(fēng)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翻譯

          拄杖站在池塘邊,西風(fēng)拂過,托著殘葉的荷柄微微傾斜。

          突然看到這一派秋景蕭瑟中,一枝荷花迎風(fēng)開放。

          注釋

          西風(fēng):指秋風(fēng)。

          賞析

          張光啟生活于明末清初,入清,隱居不仕,享年八十馀。從這首小詩的內(nèi)容來看,寫此詩時,他已是策杖而行的老人,但耳聰目明,身體尚健。

          在一個敗荷零落的秋日,詩人拄杖獨自站在荷塘邊,秋風(fēng)一過,無數(shù)托著殘葉的荷柄隨之鼓斜傾倒。但是,他再舉目遠(yuǎn)望,只見滿目凋零的球景中,卻有一朵新開的荷花突兀的闖進了他的視線,他不眼前一亮,心中激動之情不以言表。詩人不說一朵花而說“一枝花”,這表明他注意到的,不只是花朵,而且還有花枝。在眾芳搖落、荷柄斜倒映襯下,挺直的花枝托著鮮花,不僅美艷,而且顯出一種不為環(huán)境所左右的獨立不羈的精神。詩人直接描畫出的是殘荷中的一枝新花,誰又能說詩人不是在借以歌頌這樣一種不屈不撓、無所畏懼的精神呢?

          本詩前后對照鮮明,如果說,讀前兩句詩,我們心中可能生出對詩人老境凄涼的同情,那么,當(dāng)讀到后兩句時,就只有對作者堅貞不屈、不折不撓的精神的欽佩之情了。張光啟無意于為自己畫像,但這首小詩卻成了詩人晚年極為生動傳神的一幅小照。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鳴,池上細(xì)雨蒙蒙;雨聲浙淅瀝瀝,滴在荷葉上發(fā)出細(xì)碎之聲。不久小雨即停,小樓西角顯現(xiàn)出被遮斷的彩虹。我們靠倚欄桿旁,直等到月亮東升。

          燕子飛回門前,窺伺著飛到畫梁問;我從玉鉤上放下門簾。床上竹席紋路平展,好像清涼的水波,卻無波紋涌動。床頭放著水晶雙枕,她的金釵從發(fā)上墜下,橫放枕邊。

          注釋:

         、佥p雷:雷聲不大。

          ②闌干(lán):縱橫交錯的樣子。

          ③月華:月光、月色之美麗。這里指月亮。

          ④畫棟:彩繪裝飾了的梁棟。

         、萦胥^:精美的簾鉤。簾旌(jing):簾端下垂用以裝飾的布帛,此代指簾幕。

         、蕖皼霾ā本洌褐钢褡幼龅臎鱿秸绮粍拥牟y。簟(diàn):竹席。

         、咚杭此А

         、唷鞍小本洌夯美钌屉[《偶題》:“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墮釵雙翠翹”。墮(duò):脫落。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夏季傍晚陣雨過后,一時之情狀,畫所難到,得未曾有。

          詞的上闋寫室外景色,輕雷疏雨,小樓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斷虹明”三字和“月華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極美的境界。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绷a外、池塘上,陣陣驚雷后,下起了一陣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葉上,簌簌作響。詞人未曾提及柳的遠(yuǎn)近,然而無論遠(yuǎn)近,雷都是來自柳的那一邊,雷聲被柳樹阻隔,聲音愈來愈小,故是輕雷,隱隱隆隆之致,有異于當(dāng)頭霹靂。夏雨潑灑在池上,而雷聲此時已經(jīng)停止了,惟聞沙沙颯颯,乃是雨聲獨響。此處一個“碎”字用得巧妙,細(xì)膩表現(xiàn)出雨打荷葉的聲音蓋過了荷葉本身風(fēng)中相撞發(fā)出的聲音。荷聲者,其葉蓋之聲也。奇又在“碎”,夏季陣雨是轉(zhuǎn)眼即逝的,而因荷承,故聲聲清晰。此為輕雷疏雨,于一“碎”字盡得風(fēng)流,如于耳際聞之。

          詞上片前二句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柳外池塘雨打荷葉的夏日風(fēng)光圖。柳蔭外、池塘上,陣陣驚雷后,下起一陣急雨。雨滴落在池塘的荷葉上,簌簌作響。此處一個“碎”字用的巧妙,細(xì)膩表現(xiàn)出雨打荷葉的聲音蓋過了荷葉本身風(fēng)中相撞發(fā)出的聲音。夏雨來得及、去得快,“小樓”以下三句寫雨后情景。小樓西腳,一道彩虹下,“待得月華生”。這表明她曾長時間佇立在那兒。她或許在等待情人到來,從彩虹生直至月上東山。

          下片描繪了一幅美人夏日 睡覺圖,據(jù)詞意當(dāng)是寫第二天情景。小樓繡閣,玉鉤放下、帷簾低垂,女主人公閣內(nèi)鼾睡。只見她躺著的涼簟紋理平整,不見折皺,而她頭上的釵鈿則垂落在水晶枕旁。詞人巧妙地從燕子的視角,將女主人公夏日晝寢的畫面描摹得惟妙惟肖。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毕挠陙淼眉薄⑷サ每,“小樓”以下三旬寫雨后情景。雨勢本來就不洶涌,一會兒天就放晴了。小樓西角,一道彩虹掛在天空。斷虹之美,令人難以名狀,詞人又只下一“明”字,而斷虹之美,斜陽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已被“明”字描摹得淋漓盡致!懊鳌蹦藢こV郑緹o奇處,但細(xì)思之,卻表現(xiàn)了如此豐富的意境與層次之美。虹一彎,忽現(xiàn)云際,則晚晴之美,在此時顯得更加妙不可言,無可著筆處乃偏偏有此斷虹,來為生色,來為照影。閨中女主人公出現(xiàn)了,她倚著小樓欄桿,看彩虹落下,“待得月華生”。這表明她曾長時間地佇立在此。她或許在等待情人到來,從彩虹生直至月上東山。

          下闋寫室內(nèi)景象,以精美華麗之物又營造出一個理想的人間境界,連燕子也飛來窺視而不忍打擾。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旁有墮釵橫!毕麻犜~的意境在“月華生”的基礎(chǔ)上再上一層。小樓繡閣,玉鉤放下、帷簾低垂,女主人公閣內(nèi)鼾睡。寫到闌干罷倚,人歸簾下,天真晚矣。涼波以比簟紋,已妙極,又下“不動”“平”,竭盡全力渲染清幽處的悲涼。結(jié)尾兩句是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艷而不俗。水精枕,加倍渲染畫棟玉鉤,是用華美的物件以造一理想的人間境界(水精即水晶)。而結(jié)以釵橫,詞人此處,神理不殊,先后一揆。人巧妙地從燕子的視角,將女主人公夏日晝寢的畫面描摹得惟妙惟肖,繡閣的靜謐精美,不附會本事,這自是一幅閨閣妙畫,若附會本事,則本篇雖涉艷情,卻也表現(xiàn)清雅而自然。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8

          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朝代:宋代

          作者:晁沖之

          原文: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wěn)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無。

          一、譯文

          回憶當(dāng)年在西池池上宴飲,每天該有多少的快樂和幸福?勺詮姆质种螅嗷ラg也不再寄信捎書。即使像往常那樣相見,相互間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當(dāng)初。

          安好枕頭,鋪好錦被,今夜要在夢中趁著月明而渡江過湖,去與那些隔絕的好友會晤。盡管相互相思也不要問近況何如,因為明明知道春天已經(jīng)過去,哪里還顧得上花落葉枯。

          二、注釋

          ①西池:指北宋汴京金明池。當(dāng)時為貴族游玩之所。

          ②尋常:平時,平常。

         、郯卜(wěn):布置穩(wěn)當(dāng)。錦衾:錦緞被子。

         、芎稳纾簡柊舱Z。

          ⑤情知:深知,明知。

          三、簡評

          此詞以沖淡隱約的情致,抒寫記憶中的歡娛以及追蹤已逝的夢影而不得的悵惘之情。這是一首寄宴頗深,但文筆淡雅的小詞,頗耐回味啊。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fēng)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譯文

          一場大雨過后池塘里漲滿了水,非常平靜,好像蘸水輕輕磨光的鏡子照映著岸邊房屋的倒影。

          東風(fēng)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裊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葉中間,不斷發(fā)出聲響。

          注釋

          1、池上:池塘。

          2、一雨池塘:一處雨后池塘。

          3、淡磨:恬靜安適。淡,安靜。

          4、明鏡:如同明鏡。

          5、檐楹: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6、舞:飄動。

          7、更作:化作。

          8、荷心:荷花。

          賞析:

          這首詩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圖,從詩中寫到的東風(fēng)、垂楊、荷花等物象來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確切些說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給讀者以清美的藝術(shù)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靜態(tài)美。第一句寫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只淡淡地出一“平”字。如果只讀這一句,會覺得它過于平常,但在這句之后緊接以“淡磨明鏡照檐楹”,卻境界頓出。“淡磨”二字頗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經(jīng)春雨洗滌過的池面,好比經(jīng)人輕磨拂拭過的明鏡,比中有比,比中有擬人,這就使“水如鏡”這一淺俗的比喻有新鮮之感。不僅能使讀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異常平靜、明凈的狀態(tài),并能進而聯(lián)想到前此蒙蒙細(xì)雨隨著微風(fēng)輕拂池面的輕盈柔姿!暗ッ麋R照檐楹”,創(chuàng)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屬的藝術(shù)境界。與此相適應(yīng),這兩句語勢平緩,無一字不清靜,連略帶動感、略為經(jīng)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給讀者以一種輕淡的心理感受,顯得毫不著力。

          三四句由靜而動,進一步寫雨后池上的動態(tài)美。東風(fēng)忽起,舞動池邊的垂楊,吹落垂楊柔枝細(xì)葉上綴滿的雨滴,灑落在池中舒展的荷葉上,發(fā)出一陣清脆細(xì)密的聲響。這里,詩人筆下蕩漾的東風(fēng)、婆娑起舞的垂楊、荷心的萬點聲,無一不具有一種流動的韻致和盎然的生意,與前二句相比,別是一番情趣。與此相隨,語勢節(jié)奏也由平緩而轉(zhuǎn)向急促,字字飛動起來!昂銎稹倍郑紫仍斐赏回V畡,展示出景物瞬息間由靜而動的變化,給人以強烈的動感;隨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應(yīng)回旋,造成一種急促的旋律,從而把上述有形的與無形的、動態(tài)的和聲響的景物聯(lián)貫起來,組成一幅形聲兼?zhèn)涞乃囆g(shù)畫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詩人既寫其靜態(tài),又寫其動態(tài),不僅顯得豐富多姿,而且構(gòu)成對比,收到以靜顯動,以動襯靜,相得益彰的藝術(shù)效果。首句平直敘起,次句從容承之,而以第三句為主,盡宛轉(zhuǎn)變化工夫,再以第四句發(fā)之,本是約句的一般造法(見《唐音癸簽》卷三引楊仲弘語)。詩人用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語言結(jié)構(gòu)形式與內(nèi)容和諧統(tǒng)一,成因勢置景、筆隨景遷之妙。

          賞析二

          詩的第一句,是借時間來寫景的!耙挥辍倍郑墙y(tǒng)率全詩的關(guān)鍵。因為以下三句所寫的自然景象。都因這“一雨”才得以出現(xiàn)的。

          第二句,是借空間寫景。這一句所描繪的內(nèi)容是對第一句中“水面平”的延展和補充。因為“平”只能狀其形而不能顯其色。所以續(xù)以“淡磨”、“明鏡”,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來了。至于“照”,則是在靜中求動的點睛之墨,它使池上的安詳平靜中暗含了動意,其作用不只是為了使寫法上有所變化,更是為了讓人對下兩句所寫的風(fēng)起荷響的動景有精神上的準(zhǔn)備。另外,從意境的創(chuàng)造上來說,它還有這樣的作用:隨著“照”字而出現(xiàn)的池面上的“檐楹”的倒影,無疑擴大了“雨后池上”的空間范圍,因為“檐楹”自然是在池面之外的。當(dāng)然,這里對池岸上的檐楹的描寫是虛寫?墒,這一筆虛寫卻為下面的池面之外的另一景物——垂楊的實寫作了鋪墊,使它的出現(xiàn)不顯突兀,且使“雨后池上”這一標(biāo)題所規(guī)定的空間范圍,不僅限于池面之上,而是包括池岸之上了。

          以上二句,是對雨后的池上靜景的描繪,用語質(zhì)樸自然,結(jié)構(gòu)綿密。

          三四兩句,描繪的是一時平靜之后的動景!案骱尚娜f點聲”一句,是全詩的精華,它使全詩的意境升華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風(fēng)吹樹搖、積雨落入荷心,其實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余響。詩人正是由于動情于這一陣余響,才提筆寫下這首詩的。那末,這陣余響之所令人動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不管詩人是有意還是無意,由于他從現(xiàn)實自然的景觀出發(fā),客觀上卻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靜總是暫時的、相對的,不靜則是永恒的。如果從美學(xué)的角度看,人們在這首詩中所獲得的美感享受,最大的既不是詩人對雨后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寫,也不是在于詩對自然物的形態(tài)(包括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描寫,而是在于詩對自然景物由動到靜,由靜到動,這二者相互轉(zhuǎn)換的關(guān)系上,人們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動的美;蛘哒f,它表現(xiàn)的不是靜止的繪畫的美,而是流動的音樂的美。正是這種美,使人們感到自然界的親切,又正是這種親切感,使物境和人們的心境和諧起來,交融起來。這就是這首詩的藝術(shù)特色。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池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一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譯文二

          池塘中一個個大蓮蓬,新鮮清香,多么誘人!一個小孩兒偷偷地?fù)沃〈フ藥讉又趕緊劃了回來。他還不懂得隱藏自己偷摘蓮蓬的蹤跡,自以為誰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駛過,水面原來平輔著的密密的綠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顯的水線,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注釋①撐(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②蓮:詩中指白荷花結(jié)的蓮蓬。③解:明白,懂得。④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⑤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賞析

          夏天到了,村邊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綠的荷葉,一片連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傘,撐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經(jīng)開放,還有的花已經(jīng)謝了,露出了一個個綠色的小蓮蓬。

          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頭上扎兩個髻,穿一身紅衣褲,蹦蹦跳跳地從家中出來,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興地跳上一條小船,解開船繩,拿起船槳,劃向池塘的深處。小男孩一邊欣賞美麗的荷花,一邊摘了幾個蓮蓬,劃船回來?墒撬恢离[藏自己的行蹤,小船沖開浮萍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痕跡。

          這情景被詩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1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聲,旋即玉灑池塘,雨打荷葉發(fā)出細(xì)碎聲響。雨歇后,小樓兩角掛著半截彩虹。倚著欄桿的地方,等待明月升起。

          燕子飛來似要窺視畫棟內(nèi)的隱秘,而窗簾已經(jīng)垂下。平展的竹席凝著涼意。兩只水晶枕頭,旁邊挨著一枚金釵。

          注釋

         、旁氯A:月光、月色之美麗。這里指月亮。

         、坪熿海╦īng):簾幕。

         、囚。╠iàn):竹席。

         、人杭此А

          解讀

          詞中的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她的心靈卻并不歡快。涼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釵。這就暗示著:她正獨守空閨。她在妝樓倚欄依望。她聽到雷聲、雨聲、雨打荷葉聲,卻聽不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她看到雨后彩虹,夜空的新月,卻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無望的期待中度過一個炎夏的永晝。她只得悵悵的,懨懨的,獨自回到閨房,垂下珠簾,因為她不愿那成雙捉對的燕兒窺見她的縈寞,嘲笑她的孤單,可以想見,睡夢中她一定仍在期待。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2

          登池上樓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yuǎn)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

          衾枕昧節(jié)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初景革緒風(fēng),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古詩簡介

          《登池上樓》是晉宋之際詩人謝靈運的作品。此詩抒寫詩人久病初起登樓臨眺時的所見所感,描寫了自然景物的可愛,抒發(fā)了自己官場失意的頹喪心情和進退失據(jù)的無奈情緒,最終表示了歸隱的愿望。全詩可分為三個層次:前八句為第一層,抒發(fā)作者官場失意的牢騷;中八句為第二層,描繪作者登樓遠(yuǎn)望所見到的景物;后六句為第三層,表達(dá)了作者懷人思?xì)w的情緒。詩中成功地描寫了初春時節(jié)池水、遠(yuǎn)山和春草、鳴禽的變化,顯示出生意盎然的景象,但從全詩的思想情調(diào)來看卻有些低沉。

          翻譯/譯文

          沉潛的龍,姿態(tài)是多么幽閑多么美妙!高飛的鴻鳥,聲音是多么響亮多么傳遠(yuǎn)。∥蚁胍A粼谔炜,卻愧對天上的飛鴻;我想要棲息川谷,卻慚對深淵的潛龍。我仕進修德,卻智慧拙劣;我退隱耕田,卻又力量無法勝任。為了追求俸祿,我來到這偏遠(yuǎn)的海邊做官,兼又臥病在床,面對著光禿禿的樹林。每天蒙著被子,睡著枕頭,渾不知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偶然間揭開窗帷,暫且登樓眺望。傾耳細(xì)聽有那流水波動的聲音,舉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嶺。初春的陽光已經(jīng)代替了殘余的冬風(fēng),新來的陽氣也更替了去冬的陰冷。不知不覺池塘已經(jīng)長滿了春草,園中柳條上的鳴禽也變了種類、換了聲音。想起《采繁祁祁》這首豳詩,真使我傷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這首楚歌,更是讓我感慨。唉!獨居的生活真容易讓人覺得時間難捱、特別長久,而離開群體的處境也真是讓人難以安心。堅持節(jié)操那里僅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謂的“遯世無悶”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經(jīng)驗證、實踐了。

          注釋

          1.池:謝靈運居所的園池。

          2.潛虬(qiú):潛龍。虬:傳說中有兩角的小龍。媚:喜愛,此有自我憐惜之意。幽姿:潛隱的姿態(tài)。這里喻隱士。

          3.飛鴻:能高飛的雁、鴻鵠等大鳥。遠(yuǎn)音:鴻飛得高,所以鳴聲可以傳得很遠(yuǎn)。此喻有所作為的人。

          4.薄霄:迫近云霄。薄,迫近。云。褐父唢w的鴻。

          5.棲川:棲息水中。怍(zuò),慚愧。淵沈:指深潛水中的虬龍。

          6.進德:增進德業(yè)!吨芤住で浴の难浴罚骸熬舆M德修業(yè)。欲及時也!敝撬荆褐橇Σ患。拙,指不善逢迎。

          7.退耕:退隱躬耕。力不任:體力不能勝任。

          8.狥(xún)祿:追求俸祿。狥,謀求。反,同“返”。窮海,邊遠(yuǎn)荒僻的濱海地區(qū),指永嘉。

          9.臥痾(ē):臥病?樟郑阂蚯锒竟(jié)樹葉落盡,故稱空林。

          10.衾(qīn):被子。昧節(jié)候:不明季節(jié)變化。

          11.褰(qiān)開:拉開,指拉開窗簾。窺臨:臨窗眺望。

          12.傾耳:側(cè)耳。聆:聽。

          13.嶇嵚(qūqīn):山嶺高聳險峻的樣子。

          14.初景:初春的日光。景:同“影”。革:清除。緒風(fēng):冬日殘余的寒風(fēng)。

          15.新陽:指春。故陰:指冬天。

          16.“園柳”句:意思是園柳中叫喚的禽鳥種類因季節(jié)變化而不同。

          17.“祁祁”句:《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春日遲遲,采繁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18.“萋萋”句:《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陛螺拢翰菝⒌臉幼。這二句寫詩人由眼前春色而觸發(fā)的離家傷春的情懷。

          19.索居:離群獨居。易永久:容易覺得時間長久。

          20.難處心:難以安心做到。

          21.“持操”句:意思是堅持高尚節(jié)操的人難道只有古代才有嗎?

          22.“無悶”句:意思是自己現(xiàn)在做到了隱居遁世而沒有煩悶。無悶,《周易·乾卦·文言》:“遁世無悶!闭,證明。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作于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初春。謝靈運在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這一年的七八月至次年(景平元年)七八月間擔(dān)任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溫州)太守。這是謝靈運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來永嘉后的第一個冬天,他長久臥病,至次年初春始愈,于是登樓觀景,托物起興,寫下《登池上樓》這一名篇。

          賞析/鑒賞

          全詩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他出任永嘉大守的矛盾心情,懊悔自己既不能像潛藏的虬那樣安然退隱,又不可能像高飛的鴻那樣聲震四方,建功立業(yè)。第二層寫他在病中臨窗遠(yuǎn)眺。第三層寫他的思?xì)w之情。

          前八句為第一層,主要寫官場失意后的不滿與當(dāng)時矛盾的處境。魏晉南朝時代權(quán)力斗爭激烈,仕途風(fēng)波險惡,因此士族文人既有進取之志,又有企羨隱逸之心,而詩人所面臨的,卻是兩者俱無所得的困境。詩一開頭即由此下筆:“潛虬”一句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賞的生活,“飛鴻”一句喻奮進高飛、聲名動世的境界;下面兩句說無論前者還是后者,自己都不能做到,深感慚傀。四句中,第三句緊接第二句,第四句遠(yuǎn)承第一句,詩意連貫而有變化。以上四句用形象的比喻寫出自己的困境,但為何會這樣,并未交代清楚,所以又有后四句把前四句加以落實。“進德”謂進取功業(yè),施恩德于世人,與“飛鴻”一句相應(yīng)!m有此志,卻是才智不及。這句實際的意思,是說自己耿直守正,乃至受人陷害。“退耕”謂退隱田園,以耕作自資,與“潛虬”一句相應(yīng)。——但徒懷此愿,卻是力所未能。以謝氏的富有,當(dāng)然談不上“退耕力不任”的問題。這句實際的意思,是說自己頗有退隱之心,只是為形勢所格,無法實現(xiàn)。因為當(dāng)時謝靈運如果拒絕赴任,就是公開表示與當(dāng)權(quán)者對抗,極可能招致更大麻煩。下面進一步寫自己于無奈中來到這偏僻的海隅,入冬后久臥病床,所對唯有蕭索枯瑟之空林。全詩由虛入實,由遠(yuǎn)及近,氣氛漸漸降到最低點。

          自“衾枕”以下八句為第二層,寫登樓所見滿目春色!棒勒砻凉(jié)候”緊承前一句”臥疴對空林”而來,寫臥病中不知不覺,已是冬去春來,同時自然而然引出下旬“褰開暫登臨”!皶骸敝^短時間,有抱病強起之意。“傾耳”、“舉目”兩句,寫出詩人對自然風(fēng)光的極度喜愛。池塘水波輕拍,在傾耳細(xì)聽之際,令人慮澄意解;遠(yuǎn)山參差聳立,于放眼遙望之中,使人心曠神怡。眼前是一派景色:“初景”即新春的陽光,正在革除“緒風(fēng)”即殘冬的余風(fēng),“新陽”即春代替了“故陰”即冬的統(tǒng)治!俺蹙啊、“新陽”寫出總體的感受,是虛筆,下面“池塘”、“園柳”兩句,轉(zhuǎn)為近景的具體描繪!俺靥辽翰,園柳變鳴禽”,是謝詩中最著名的詩句之一,曾引起很多人的贊賞,甚至引出一些帶有神秘性的傳說。但也有人提出:這二句實在很平常,沒有什么可夸耀的。究竟應(yīng)如何看待,頗可稍加分析。

          看起來,這一聯(lián)詩(特別是前一句)確實很平常,毫無錘煉之功,所寫景色亦并無特別之處.但應(yīng)該注意到,它很好地表現(xiàn)了初春之特征及詩人當(dāng)時的心情。池塘周圍(尤其是向陽處)的草,因為得池水滋潤,又有坡地?fù)踝『L(fēng),故復(fù)蘇得早,生長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別的鮮嫩,有欣欣向榮的生氣。但它委實太平常,一般人都注意不到。謝靈運久病初起,這平時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觸動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萬物勃發(fā)的生機,于是很自然地得到這一清新之句!皥@柳變鳴禽”,寫柳枝上已有剛剛遷徙來的鳥兒在鳴叫,這同樣是細(xì)微而不易察覺的變化。兩句詩表現(xiàn)了詩人敏銳的感覺,以及憂郁的心情在春的節(jié)律中發(fā)生的振蕩。再有,宋初詩壇,以謝靈運其人為代表,有一種追求佳句的風(fēng)氣,而通常的佳句,都以反復(fù)雕琢、精于刻畫取勝。在這樣的風(fēng)氣中,此種自然生動而富有韻味的詩句,更顯得特出?傊,放在特定的文學(xué)環(huán)境和具體的詩篇之中來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確不失為佳句,單獨抽出來加以評論,就沒有多少意義了。從全詩來看,寫到這里,情緒漸漸轉(zhuǎn)向開朗欣喜的暖色調(diào)。

          第二層是全詩最精彩的部份。詩人在病榻上度過了一個冬天,現(xiàn)已是初春時節(jié)了。他憑窗而坐,傾耳細(xì)聽遠(yuǎn)處波濤拍岸之聲;舉目遠(yuǎn)望群山起伏之影。而近處所見的景致則是:“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痹娙藦亩ゴ夯氐谋姸嗑跋笾羞x擇了一個細(xì)小而典型的鏡頭:不知不覺間樓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園垂柳叢中禽鳥鳴聲也已變換。正是從池塘小園的變化中,久病的詩人突然意識到,外面已是一派濃郁的春意。這里寫景,有聲有色,遠(yuǎn)近交錯,充滿了蓬勃生氣。“池塘”二句為歷來詩論家交口贊賞。它的妙處就在于自然清新,不假繩削。

          最后六句為第三層。開頭兩句由登樓觀春聯(lián)想到古代描寫春景的詩,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緒又轉(zhuǎn)向感傷!捌钇顐俑琛钡摹搬俑琛保浮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一篇,詩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寫春景之句!皞俑琛,按照《毛詩序》《詩譜》等傳統(tǒng)的解釋,《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xùn)|都以避讒害時作的,謝靈運用此典故,帶有暗喻的意思!拜螺赂谐鳌钡摹俺鳌保浮冻o·招隱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謂“感楚吟”,是說有感于隱士的生活。這兩句回復(fù)到第一層的內(nèi)容,但并非單純的重復(fù),而是表示要從困窘的處境中擺脫出來,決心走隱居的道路。接著“索居”“離群”兩句,寫隱居生活令人難以接受的一面,意思是:離群索居的生活,使人容易感到歲月漫長,枯索無味,難以安心。這兩句從詩意上說,是指一般人的想法,并非說自己。但在潛在心理上,這種被否定的想法,也隱約透露了他自己的某種疑慮。謝靈運出身華胄,為世人所重,且驕縱自負(fù),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對于他確非易事。但不管怎祥,他歸隱的決心已下。全詩結(jié)束兩句說:“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無悶”語出《周易·乾卦》,意謂大德之人,避世而無所煩憂。這兩句意思是:堅持節(jié)操豈止古人能夠做到,《周易》所謂“遁世無悶”在今人身上同樣可以得到征驗!這樣,詩的情緒便從進退維谷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以高亢的聲調(diào)收結(jié)全篇。也就在這大約半年之后,謝靈運終于稱疾辭職,歸隱到始寧的祖居。

          在這首詩中,詩人用各種方式來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的郁悶,或是比興,用虬和鴻的進退得所來說明自己進退失據(jù);或是直抒胸臆,訴說獨居異鄉(xiāng)的孤苦;或是以景寫情,用生趣盎然的江南春景,來襯托詩人內(nèi)心的抑郁。

          此詩以登池上樓為中心,抒發(fā)了種種復(fù)雜的情緒。這里有孤芳自賞的情調(diào),政治失意的牢騷,進退不得的苦悶,對政敵含而不露的怨憤,歸隱的志趣等等,雖然語言頗覺隱晦,卻是真實地表現(xiàn)了內(nèi)心活動的過程。詩中寫景部分與抒情結(jié)合得相當(dāng)密切,并且成為詩中情緒變化的樞紐。對景物的描繪,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敏感,而這正是他能夠開創(chuàng)山水詩一派的條件。只是,語言過于深奧、句式缺少變化,因求對仗而造成某些重復(fù),也是顯著的弱點。這些都有待于詩歌的發(fā)展來糾正。

          名家點評

          鐘嶸:《謝氏家錄》云:“康樂(謝靈運襲爵康樂公)每對惠連(謝惠連,靈運之從弟),輒得佳語。后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寤寐間,忽見惠連,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嘗云:‘此語有神助,非我語也。’”(《詩品》卷中)

          葉夢得:“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世人多不解此語為工,蓋欲以奇求之爾。此語之工,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備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之所能到。詩家妙處,當(dāng)須以此為根本,而思苦言艱者,往往不悟。(《石林詩話》)

          嚴(yán)羽: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敝x靈運:“池塘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zhì)而自然耳。(《滄浪詩話》)

          劉履:靈運自七月赴郡,至明年春已逾半載,因病起登樓而作此詩。言虬以深潛而自媚,鴻能奮飛而揚音,二者出處雖殊,亦各得其所矣。今我進希薄霄,則拙于施德,無能為用,故有愧于飛鴻。退效棲川,則不任力耕,無以自養(yǎng),故有慚于潛虬也。夫進退既已若此,未免徇祿海邦,至于臥病昏昩,不覺節(jié)候之易。今乃暫得臨眺,因睹春物更新,則知離索既久,而感傷懷人之情自不能已。蓋是時廬陵王未廢,故念及之,且謂窮達(dá)離合,非人力所致,唯執(zhí)持貞操,樂天無悶。豈獨古人為然,當(dāng)自驗之于今可也。(《選詩補注》)

          方回:此詩句句佳,鏗鏘瀏亮,合是靈運第一等詩。(《文選顏鮑謝詩評》卷一)

          謝榛:謝靈運“池塘生春草”,造語天然,清景可畫,有聲有色,乃是六朝家數(shù),與夫“青青河畔草”不同。葉少蘊但論天然,非也。(《四溟詩話》卷二)

          黃淳耀:謝康樂“池塘生春草”得之夢中。評詩者或以為尋常,或以為淡妙,皆就句中求之耳!俺靥辽翰荨保瑔文榇司,亦何淡妙之有!此句之根在四句之前。其云:“臥疴對空林,衾枕昧節(jié)候!蹦似涓;“褰開暫窺臨”下,歷言所見之景,至于池塘草生,則臥疴前所未見者,其時流節(jié)換可知矣。此等處皆淺淺易曉,然其妙在章而不在句,不識讀詩者何以必就句中求之也?(《陶庵全集》卷二十一)

          胡應(yīng)麟:“池塘生春草”,不必苦謂佳,亦不必謂不佳。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如“清暉能娛人”之類,雖非鍛煉而成,要皆真積所致。此卻率然信口,故自謂奇。(《詩藪》外編卷二)

          沈德潛:虬以深潛而保真,鴻以高飛而遠(yuǎn)害。今以嬰世網(wǎng),故有慚虬與鴻也。薄霄,頂飛鴻。棲川,頂潛虬。……“池塘生春草”,偶然佳句,何必深求,權(quán)德輿解為王澤竭,侯將變,何句不可穿鑿耶?(《古詩源》)

          何焯:謝靈運《登池上樓》,只似自寫懷抱,然刊置別處不得,循諷再四,乃覺巧不可階!俺靥痢币宦(lián),驚心節(jié)物,乃爾清綺,惟病起即目,故千載常新。(《義門讀書記》)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3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譯文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鳴,池上細(xì)雨蒙蒙;雨聲浙淅瀝瀝,滴在荷葉上發(fā)出細(xì)碎之聲。不久小雨即停,小樓西角顯現(xiàn)出被遮斷的彩虹。我們靠倚欄桿旁,直等到月亮東升。

          燕子飛回門前,窺伺著飛到畫梁間;我從玉鉤上放下門簾。床上竹席紋路平展,好像清涼的水波,卻無波紋涌動。床頭放著水晶雙枕,她的金釵從發(fā)上墜下,橫放枕邊。

          注釋

          輕雷:雷聲不大。

          闌干(lán):縱橫交錯的樣子。

          月華:月光、月色之美麗。這里指月亮。

          畫棟:彩繪裝飾了的梁棟。

          玉鉤:精美的簾鉤。

          簾旌(jing):簾端下垂用以裝飾的布帛,此代指簾幕。

          “涼波”句:指竹子做的涼席平整如不動的波紋。

          。╠iàn):竹席。

          水精:即水晶。

          “傍有”句:化用李商隱《偶題》:“水文簟上琥珀枕,旁有墮釵雙翠翹”。

          墮(duò):脫落。

          賞析

          此詞寫夏日傍晚,陣雨已過、月亮升起后樓外樓內(nèi)的景象,幾乎句句寫景,而情盡寓其中。

          柳在何處,詞人不曾“交待”,然而無論遠(yuǎn)近,雷則來自柳的那一邊,雷為柳隔,音量減小,故曰“輕雷”,隱隱隆隆之致,反異于當(dāng)頭霹靂。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難分彼此。雨來池上,雷已先止,唯聞沙沙颯颯,原來是“雨聲滴碎荷聲”。奇不在兩個“聲”字疊用。奇在雨聲之外,又有荷聲。荷聲乃其葉蓋之聲。又著“碎”字,蓋為輕雷疏雨,雨本一陣,而因荷承,聲聲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樓西角斷虹明”。斷虹一彎,忽現(xiàn)云際,則晚晴之美,無以復(fù)加處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斷虹之美,斜陽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寫盡,因為它表現(xiàn)了極其豐富的光線、色彩、時間,境界深遠(yuǎn)。

          斷虹現(xiàn)于小樓西角。由此引出上片聞雷聽雨之人。其人獨倚畫闌,領(lǐng)此極美的境界,久久不曾離去,一直到天邊又見了一鉤新月,宛宛而現(xiàn)!霸氯A生”三字,繼“斷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筆致溫麗明妙,匪夷所思。

          下闋繼月華生而再進一層,寫到闌干罷倚,人歸簾下,夜深了。涼波比簟紋,已妙極,又下“不動”字,下“平”字,寫透靜處生涼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畫棟玉鉤,是以精美華麗之物寫理想的人間境界。而結(jié)以釵橫,則寫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狀。

          詞的上闋寫室外景色,輕雷疏雨,小樓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斷虹明”三字和“月華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極美的境界。下闋寫室內(nèi)景象,以精美華麗之物又營造出一個理想的人間境界,連燕子也飛來窺視而不忍打擾。結(jié)尾兩句是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艷而不俗。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中的這位女主人公,她的生活無疑是華貴的,她的心靈卻并不歡快。涼席上,玉枕旁,陪伴她的只有她自己金釵。這就暗示著:她正獨守空閨。她在妝樓倚欄依望。她聽到雷聲、雨聲、雨打荷葉聲,卻聽不到丈夫歸來的馬蹄聲。她看到雨后彩虹,夜空的新月,卻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她又在無望的期待中度過一個炎夏的永晝。她只得悵悵的,懨懨的,獨自回到閨房,垂下珠簾,因為她不愿那成雙捉對的燕兒窺見她的縈寞,嘲笑她的孤單,可以想見,睡夢中她一定仍在期待。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4

          如夢令·池上春歸何處

          宋代: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孤館悄無人,夢斷月堤歸路。無緒,無緒。簾外五更風(fēng)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池上到處漂著落花柳絮,春天到哪里去了?孤寂的旅館內(nèi)悄無人聲,夢中的我正行走在灑滿月光的湖堤上,突然夢斷人醒。傷心至極,只好坐聽窗外五更時分的風(fēng)雨。

          「注釋 」1、夢斷:夢醒。

          2、無緒:沒有興致。

          賞析

          詞的開篇兩句是作者對春去的嘆息。“池上”一問橫空而來,充滿了惋惜、無奈和迷惘。接著作者描寫漫天的“落花飛絮”,背景也正是在“池上”。這些漫天的落花飛絮,飄灑下來,紛紛揚揚,墜落往池面上,隨水流逝。而對這樣一幕場景,滴居、漂泊多年的秦觀,內(nèi)心自然會涌起無限的春愁。這種“春愁”,不再是某些婉約詞人所抒寫的閑愁,此時在他心中的”春愁”,不僅有對歲月流逝的哀嘆,更有對功業(yè)無成而生命漸漸走到盡又的無限悲涼!肮吗^”“夢斷”二句,正是表現(xiàn)這種悲涼!皦魯唷倍贮c明開篇兩句描寫的景象是作者從夢中醒來時一瞬間的所見。從下文還可以知道,作者醒來時才剛剛“五更”,天方微亮,“悄無人”正符合此時的場景。詞人從“月堤歸路”這一重回故鄉(xiāng)的美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仍舊是在“孤館”之中,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放眼望去,屋外一派春去的落莫,此情此景,引發(fā)作者無窮的哀傷。

          于是詞人孤寂地坐著,靜靜地感受著哀傷,”無緒,無緒”四個字,把這種哀傷如吟唱一般地表達(dá)出來!盁o緒”是“無奈”,是“無計”,是“無情”,是“無聊”,種種復(fù)雜的感情都包容在這兩句簡單嘆息之中。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九:“東坡言《如夢令》曲名,本唐莊宗制。一名《憶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夢令》。莊宗作此詞.卒章云‘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詾橹。”《如夢令》這一詞調(diào)的命名,正是因為下闋這兩句,因此詞家用這一詞調(diào)時,往往在這兩句上費盡心機,比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fēng)驟》用“知否,知否”,形象地寫出疑問與感傷的語氣,為人所激賞。秦觀的《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作“無寐,無寐”,非常警醒、精練。而此詞中,“無緒,無緒”同樣極為含蓄深沉,絲毫不遜于前人后人。

          “簾外五更風(fēng)雨”具有象征意義。作者在美夢破碎之后心緒不寧,聽著簾外的風(fēng)雨,預(yù)感到更壞的厄運將要到來。全同以此作結(jié),顯得極為絕望,可見這一時期秦觀的思想。這一句同時也交代了整首詞發(fā)生的時間、背景,讀者因此可以知道,上文所描寫的“落花飛絮”等場景,都是在五更時候,都是在風(fēng)雨之中,更添一份落寞悲涼。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作于紹圣四年(1097)春末作者謫居郴州之時。

        【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4篇】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池上原文翻譯及賞析05-06

        池上_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池上》白居易古詩原文翻譯和賞析12-22

        池上二絕_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白居易《池上》翻譯賞析09-30

        斷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海棠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春曉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日射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大田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